2025屆山東省泰安市新泰中學高三下學期二輪驗收考前模擬訓練歷史試題(含答案 )_第1頁
2025屆山東省泰安市新泰中學高三下學期二輪驗收考前模擬訓練歷史試題(含答案 )_第2頁
2025屆山東省泰安市新泰中學高三下學期二輪驗收考前模擬訓練歷史試題(含答案 )_第3頁
2025屆山東省泰安市新泰中學高三下學期二輪驗收考前模擬訓練歷史試題(含答案 )_第4頁
2025屆山東省泰安市新泰中學高三下學期二輪驗收考前模擬訓練歷史試題(含答案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泰中學二輪驗收考前模擬訓練歷史試題2025.4.12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地灣遺址,出土了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復合式建筑、大量的石斧等磨制石器,發現了較多儲藏糧食的大型陶甕和陶罐、大量堆放的豬骨。據此可知,此時()A.生產力有一定發展B.私有制度已經產生C.部落出現權貴階層D.國家形態初步具備2.周代傳統的五等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在春秋時期已被有些國家突破。戰國時期的各國君主先后稱“王”,君主常把爵位與招賢納才視為一體,除了軍功賜爵外,還有納粟賜爵等其他途徑。這一變化反映了()A.國家的統一趨勢B.等級觀念漸趨淡薄C.上層建筑的變革D.法家尚功觀念流行3.北魏獻文帝、孝文帝皆年幼繼位,馮太后長期主持朝政。她主張“準古典”,即遵從周漢魏晉傳統制度文化。明令地方政府按規定創立官辦學校:在京城創立培養皇室子弟的專門學校;以歌謠的形式推廣中原文化。這有利于()A.儒學教育的復興B.限制貴族特權C.以德行教化民眾D.北方經濟恢復4.唐太和三年(829年),河南,河北諸道頻年水患而饑荒四起,江淮諸郡所在豐稔,但因地方官吏的遏糴(米禁)而南北“米價懸異”。太和八年(834年),朝廷嚴令地方官吏“許商興販往來,不得止遏”,這使得南方米谷源源不斷北上,淮南一帶米價慢慢漲了起來。朝廷的這一舉措()A.促成了農產品的商品化B.平衡了南北方經濟差距C.維護了長途貿易的發展D.增強了地域間經濟聯系5.明代疆域遠不及元朝,但明朝官修全國性地理總志《大明一統志》卻強調明朝“一統之盛,冠乎古今”(如下所示)。明政府此舉()A.著力弘揚“大一統”思想觀念B.意在借此強化政權的正統性C.表明國家疆土主權意識增強D.表達對前代疆域的合法繼承6.1911年5月8日清廷裁撤軍機處,發布內閣官制章程。該章規定:內閣由國務大臣(十三人)組成,包括內閣總理大臣一人,協理大臣一至二人,各部大臣共十人。當時僅外務部、學部、郵傳部大臣為漢人,其余七部長官皆為滿人。新內閣的設置還剝奪了地方督撫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對的權力。由此可推知,清末的新內閣官制改革()A.主要效法英國的文官制度B.滿足了革命派的政治要求C.使清廷政治處境更加孤立D.致力于重塑中央集權的體制7.如表為1843-1848年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統計表(單位:銀元)。這反映出當時中國()年份茶生絲量(千磅)值(千元)量(千磅)值(千元)184317,728-1,787-184470,47718,9005,0874,200184580,19425,24012,9356,300184684,01619,33018,7465,900184776,68819,89018,4876,900184875,95412,91022,3763,900A.努力融入國際市場B.民族工業得到發展C.外貿呈現半殖民性D.財政危機不斷加劇8.以下是晚清時期關于共產主義及工人運動的介紹。這些介紹()A.準確且系統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B.增強了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效應C.意在將社會主義同改造中國結合D.為馬克思主義傳入做了文化鋪墊9.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赤水縣地主楊運龍將佃農陳三東當年未交租的情況報告給農會主任,請農會幫助其收租。查實后,農會主任勸說陳三東向楊運龍交租。楊運龍十分開心,逢人便說:“農會對地主和佃戶都好,農會真公道。”這說明當時()A.邊區政府工作重心逐漸轉移B.“雙減雙交”政策利于抗日政權穩固C.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擴大D.中國共產黨化解了地主與農民矛盾10.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管理類圖書的出版主要是引進國外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類書籍,后逐步發展到引進關于企業發展、金融危機等反映經濟學新觀點新理論的書籍。進入新時代,在重點引進出版數智化等前沿類圖書的同時,本土經營類圖書大量出版并被國外引進。上述變化主要是由于中國()A.對外開放不斷深入B.國企改革的推進C.圖書出版業的發展D.經濟實力的增強11.約公元前5000年,埃及拉姆拉山丘生活著一個混合了地中海與撒哈拉以南人種的族群。他們有花崗巖工具、陶質烘烤用具和碗盤,有用獸骨做成的配飾,以及女性佩戴的用云母片巖制成的羅非魚式樣的首飾。這可用于佐證當時埃及()A.物質文化豐富多樣B.同西亞文明的交流頻繁C.即將產生階級分化D.處于母系氏族社會階段12.15-16世紀,歐洲城市的公共建筑不僅展現出高超的藝術水準,更彰顯著城市政府對城市空間的全面掌控。同時,城市的軍事設施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防御功能,其設計和布局更多地考慮到對外作戰的需求,呈現出進攻性增強的特點。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歐洲()A.封建割據局面瓦解B.城市經濟結構轉型C.世俗權力明顯增強D.宗教神權統治衰落13.杰斐遜在起草《獨立宣言》的初稿時,根據天賦人權的思想,寫了一大段譴責販賣黑奴的條文。但是,在大陸會議討論時,這些條文遭到了南卡羅來納和佐治亞等南方蓄奴州的反對,因此被全部刪除。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A.南方種植園經濟阻礙了社會進步B.南方奴隸主控制了大陸會議決策C.《獨立宣言》的局限性已日益凸顯D.資本主義人權有時代性和階級性14.19世紀初,獨立后的拉美各國相繼實施以出口初級農產品、礦產品為國民經濟發動機,以西方國家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初級產品出口導向發展戰略”,普遍擴大甘蔗、咖啡、棉花、煙草、可可、香蕉等農產品種植。這一發展戰略的深遠影響是()A.加劇了拉美國家間的經濟競爭B.導致拉美難以融入全球化進程C.使國民經濟存在嚴重安全風險D.削弱了拉美農業的國際競爭力15.當下,面對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以及自身經濟增長乏力的現狀,發達國家在現有全球化發展格局中所能收割的紅利漸趨縮減,由此使得逆全球化在國家層面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逆全球化逐漸從民眾的自發行為發展為以政黨、政府為依托的自覺性行為。這()A.加劇了發達國家的社會分裂B.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自我調整C.導致南北經濟差距不斷擴大D.表明發達國家喪失經濟優勢地位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12分)宋代士大夫將有文化的女子譽之為“女士”。對于宋代女子教育的研究,近年來學界亦多有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宋代的女子教育材料一甲朕(宋高宗)以謂書不惟男子不可不讀,雖婦女亦不可不讀,讀書則知自古興衰,亦有所鑒誡。[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乙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然則為人,皆不可以不學,豈男女之有異哉?是故女子在家,不可以不讀《孝經》、《論語》及《詩》、《禮》,略通大義。[宋]司馬光《溫公家范》丙若女子者,深閨內闥,無所聞見,可不使知書哉?是則教子之所宜急,莫若女子之為甚。乃置而不教,此悍婦戾妻,嬌奢淫佚,狼狽不可制者,所以比比而家道不正。[宋]鄭俠《西塘集》材料二傳統觀念以為,在理學興起的宋代女性受到的壓抑更甚,實際上宋代女子文化呈現出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她們不畏艱難困苦,勤奮學習與創作,為自己時代的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體現出宋代婦女自立自強的可貴品質。(她們)之所以在歷史上如此獨特,就在于宋代女子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程民生《宋代女子的文化水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重視女子教育的原因。(8分)(2)根據你的理解,談談你對上述課題研究意義的認識。(4分)17.(14分)在歷史發展中,個人際遇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圖5是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范旭東(1883-1945年)的個人重大經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從“時代與個人”相互關系的角度,解讀范旭東的成功之路。18.(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數據中的社會變遷社會發展與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等因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互動關系。這些結構既是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年份所有制占比1952195619782008公有制經濟20.6%92.9%幾乎100%60%-65%非公有制經濟79.4%7.1%幾乎為035%-40%--據《中國統計年鑒》等整理提取材料信息,以“結構·變遷”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9.(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不列顛治下的和平材料一在近代早期,傳統體育流行于英國社會。18世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傳統體育的轉型。賽馬、拳擊和板球最先發生質變,現代體育雛形開始顯現。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英國傳統體育多有式微,現代體育迅速崛起。在整個19世紀甚至20世紀初,現代體育建立在英帝國權威、權力與社會等級之上,同時它傳播至英帝國任何地區。現代體育的傳播是英帝國最常見的文化現象之一、特別是板球運動被英國人視為國家的一個象征,哪里只要有20多個英國人,哪里就會出現板球運動。有學者描述:“哪里插著英國的國旗,哪里就有板球運動。板球的地理分布、擴散與英國殖民擴張相契合,板球運動是帝國的一部分。”-據楊松《現代體育在英帝國的傳播及功用》材料二19世紀后期世界不同國家對英國體育運動傳播的反應國家對英國體育運動傳播的反應或應對措施愛爾蘭1884年創建民族體育組織蓋爾運動協會,抵抗英國體育的傳播與文化侵略,保護并培育愛爾蘭文化。印度19世紀80年代中期,板球比賽中擊敗英國統治者,鼓舞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外來體育“本土化”,將它當作一種非暴力手段挑戰英國人并與其統治者相競爭。澳大利亞19世紀中后期,澳大利亞表現自己的民族意識不是在為獨立而戰的戰場上,而是在為自尊而搏的板球比賽中。美國19世紀后期,英國式棒球在美國社會的消亡與本土棒球的崛起。美國嘗試在菲律賓、加勒比地區、日本和中國等地區和國家范圍內傳播和推廣美式棒球運動。-據楊松《19世紀英國體育運動的發展及其在帝國傳播研究》(1)結合材料一概述英帝國現代體育傳播的歷史背景。(8分)(2)結合上述材料,對英帝國現代體育的傳播加以評述。(7分)新泰中學二輪驗收考前模擬訓練歷史答案1-5ACADB6-10CCDBD11-15ACDCB1.A【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出土了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復合式建筑、大量的石斧等磨制石器,發現了較多儲藏糧食的大型陶甕和陶罐、大量堆放的豬骨”可知,復雜建筑、磨制石器、大型陶器的出現,反映出建筑技術的進步,而且人們已經能夠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表明生產力的提高,A項正確;私有制度的產生需要有明確的財產分配不均、貧富分化等現象,材料中并未提及,無法得出該結論,排除B項;大型建筑表明有一定的社會分工和組織能力,但沒有直接證據顯示當時已經出現權貴階層,權貴階層的出現通常需要有明顯的社會分化和等級制度,排除C項;材料中的考古發現僅能說明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有所發展,建筑技術較為先進,但還遠未達到國家形態的標準(階級分化、祭壇等),排除D項。故選A項。2.C【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中國)。通過題干材料可知,戰國時期的爵制與招攬賢才緊密相關,這出于打擊傳統貴族、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統治的需要,體現了上層建筑領域的重大變革,C項正確;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主要體現的是爵位制度的變化,未直接涉及國家統一相關內容,排除A項;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稱“王”以及爵位獲取途徑的變化,更多的是反映了等級制度的變革,而非等級觀念的淡薄,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軍功賜爵確實體現了法家尚功的觀念,但納粟賜爵等其他途徑并非完全體現法家思想,且材料重點是爵位制度的整體變化,并非單純強調法家觀念,排除D項。故選C項。3.A【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魏(中國)。根據材料“遵從周漢魏晉傳統制度文化”、“規定創立官辦學校:在京城創立培養皇室子弟的專門學校;以歌謠的形式推廣中原文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魏馮太后主政時期,推行漢族的傳統制度文化,地方設立學校,推廣中原文化,有利于儒學教育的復興,A項正確;材料不涉及對貴族的限制,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對于民眾的教化,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文化層面,與經濟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4.D【詳解】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題干描述了河南和河北因水患而糧食短缺,而江淮地區糧食豐收,卻因為地方官吏的限制,無法實現糧食的有效調配。在唐政府干預下,南方糧食得以運往北方,這不僅緩解了北方的糧食緊缺問題,也增強了地域間經濟聯系,D項正確;雖然糧食被運往北方,但這是在政府干預下的應急措施,而非市場自發的商品化進程,排除A項;僅根據淮南米價的上漲等無法得出南北方經濟差距平衡,排除B項;雖然題干提到長途貿易,但此舉主要是應急措施,而非對長途貿易的維護,排除C項。故選D項。5.B【詳解】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目的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在論述元朝的政權時認為其作為少數民族政權雖然西北地區疆域超過了前代,但東南地區沒有完成承認其政權的合法性,而到了明朝,不但疆域廣闊,而且政治統一程度超過所有時期,以國家的強盛論證和強化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性,B項正確;弘揚“大一統”思想觀念是其統治的方式,材料設問的是其如此做的目的,排除A項;國家疆域主權意識變現在明確的地理界限和對外關系上,材料雖涉及了疆域的論述,但目的是強調其統治的強盛,而非表明國家疆土主權意識增強,排除C項;材料對元朝的統治是一種不認可的態度,從而論述其政權建立的合法性,而非對前代疆域的合法繼承,排除D項。故選B項。6.C【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1年(中國)。根據材料“當時僅外務部、學部、郵傳部大臣為漢人,其余七部長官皆為滿人。新內閣的設置還剝奪了地方督撫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對的權力”并結合所學可知,清政府建立“皇族內閣”暴露了其維護專制統治的本質,部分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使清廷政治處境更加孤立,C項正確;文官制度指通過考試選拔文官的制度,而材料中沒有涉及文官的考試選拔,排除A項;革命派的政治要求是推翻封建專制統治,而“皇族內閣”的設立是維護專制統治的,排除B項;“皇族內閣”的設立屬于中央權力機構的內部改革,中央集權體制是相對于地方分權基礎上的制度調整,不符合材料,排除D項。故選C項。7.C【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43-1848年的中國。根據材料“1843-1848年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統計表”可知,1843-1848年間,中國的茶葉和生絲出口量顯著增加,但這一增長背后,實際上是中國在鴉片戰爭后被迫開放的屈辱歷史,以及外國列強對中國資源的掠奪。這一時期,中國的對外貿易并非基于自主選擇和工業發展,而是受到了西方列強的控制和影響,體現了中國外貿的半殖民性質,C項正確;表格中的數據主要反映了中國被迫開放市場后的情況,而非中國主動融入國際市場,排除A項;19世紀60年代后,中國的民族工業逐步興起,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表格數據僅涉及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的情況,據此并不能得出政府財政的實際狀況,排除D項。故選C項。8.D【詳解】根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目的題、影響題。根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時期(中國)。根據題干及所學可知,無論是通過報刊、日記還是書籍,這些介紹都在一定程度上讓中國人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內容,為后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認知基礎,D項正確;題干中的內容主要是對巴黎公社,歐美工人運動以及共產主義等的簡單介紹,并沒有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系統傳播,排除A項;這些介紹在一定程度上讓更多人知道了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內容,但基于當時的社會背景,這些介紹并未廣泛傳播到大眾層面,排除B項;題干并沒有提及這些介紹者在主觀上有將社會主義與改造中國相結合的意愿,排除C項。故選D項。9.B【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根據所學可知,“雙減雙交”政策下,地主和農民的關系緩和。據材料可知,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實施“雙減雙交”的政策,該政策在要求地主減少對農民剝削的基礎上,也保證地主的收租權,以此爭取將地主和農民都團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發揮中華民族最大力量參與抗日救亡,B項正確;這一時期邊區政府的工作重心并未發生轉移,主要任務仍然是抗日,排除A項;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排除C項;地主與農民的矛盾會緩解,并不能完全得到化解,排除D項。故選B項。10.D【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進入新時代,在重點引進出版數智化等前沿類圖書的同時,本土經營類圖書大量出版并被國外引進”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國外基礎理論(因國內經濟理論匱乏,需學習西方)。后續階段:引入企業發展、金融危機等新理論(對外開放深化,但國內仍以吸收為主)。新時代:雙向流動--引進數智化前沿書籍的同時,本土經營類圖書輸出海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經濟實力增強,反映中國經驗與理論成熟,國際認可度提升),D項正確;對外開放深入是引進書籍的必要條件,但無法解釋本土圖書的國際化輸出,排除A項;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變革的一部分,但題干變化涵蓋更廣泛的經濟領域(包括民企、數字經濟等,排除B項;出版業發展是技術性因素(如印刷技術、國際合作渠道),但內容生產與輸出的核心驅動力仍來自經濟實踐積累的理論成果,排除C項。故選D項。11.A【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埃及。根據材料“他們有花崗巖工具、陶質烘烤用具和碗盤,有用獸骨做成的配飾,以及女性佩戴的用云母片巖制成的羅非魚式樣的首飾”可知,該族群生產生活用具質地多樣,并且還有骨制、云母片巖等制作的裝飾品,說明當時埃及物質文化豐富多樣,A項正確;根據材料“埃及拉姆拉山丘生活著一個混合了地中海與撒哈拉以南人種的族群”可知,材料涉及到埃及與地中海和撒哈拉以南的區域交流,但材料沒有反映同西亞文明的交流,排除B項;階級分化是指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產品出現,生產資料逐漸集中到一小部分人的手中,從而導致貧富分化,產生了私有制,材料反映的是該族群生產生活用具多樣,女性佩戴首飾,沒有反映階級分化的特征,排除C項;在母系氏族社會中,婦女在生產和生活中起著主導地位和支配作用,材料沒有體現婦女在生產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是提到女性佩戴有飾品,排除D項。故選A項。12.C【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5-16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歐洲城市的公共建筑······彰顯著城市政府對城市空間的全面掌控”“城市的軍事設施······呈現出進攻性增強的特點”可知,城市政府能全面掌控城市空間,軍事設施也更多從城市政府對外作戰需求角度考慮,這體現了世俗權力的明顯增強,城市政府的權力在擴大和強化,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封建割據勢力的情況,沒有相關信息表明封建割據局面瓦解,無法從城市公共建筑和軍事設施的特點得出這樣的結論,排除A項;材料并未涉及城市經濟結構的內容,沒有提到農業、手工業、商業等經濟部門的變化和轉型情況,與經濟結構轉型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關于宗教神權統治的相關描述,沒有體現宗教神權在此時受到沖擊或衰落等信息,無法得出宗教神權統治衰落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C項。13.D【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美國)。據題干及結合所學可知,杰斐遜在起草《獨立宣言》初稿時根據天賦人權思想寫了一大段譴責販賣黑奴的條文,但這些條文因南方蓄奴州反對而被刪除,體現出資本主義人權的局限性和時代性,即受當時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的影響,D項正確;南方種植園經濟雖然有歷史局限性,但不能直接得出它阻礙了社會進步的結論,排除A項;南方奴隸主控制了大陸會議的決策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獨立宣言》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其局限性日益凸顯表述夸張,排除C項。故選D項、14.C【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拉美。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由于拉美國家高度依賴初級產品出口,特別是依賴西方市場,這種單一的經濟結構使得國民經濟極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國民經濟存在嚴重安全風險,C項正確;雖然初級產品出口導向發展戰略可能會導致國家間的經濟競爭加劇,但其不是深遠影響,排除A項;通過出口初級產品,拉美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融入了全球經濟體系,排除B項;初級產品出口導向發展戰略會削弱了拉美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但相比國民經濟存在嚴重安全風險而言,并不是深遠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15.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全球化背景。據題干“發達國家因新興經濟體崛起和自身增長乏力,推動逆全球化從民眾自發行為升級為政府主導的自覺行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政策調整(如貿易保護、產業回流等)應對全球化紅利縮減,本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適應新經濟格局而進行的自我調整,以維護資本利益,B項正確;題干未直接涉及發達國家內部社會分裂的具體表現,排除A項;新興經濟體崛起可能縮小南北差距,而非擴大,排除C項;發達國家雖面臨挑戰,但尚未完全喪失經濟優勢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16、(1)統治階層的倡導;女子教育有助于提升家庭品質,促進家庭和睦;理學興起,女子的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增強;重文社會風尚的形成;城市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壯大。(任答一點得2分,得滿8分為止)(2)從闡述課題研究歷史意義的角度作答,如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國古代婦女群體生活狀況;(2分)從闡述課題研究現實意義的角度作答,如有助于推動女子教育事業發展,激發女性自強精神;(2分)從闡述課題研究對史學研究意義的角度作答,如有助于拓寬史學研究領域推動歷史學科發展。(2分)(任答一點得2分,得滿4分為止,若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4分)示例:時代為個人成功提供機遇。民國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障礙,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條件;政府鼓勵民間興辦實業;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不斷高漲,救亡圖存是當時的時代主題。范旭東抓住時代機遇,先后創辦了久大精鹽公司和永利堿廠,取得了巨大成就。(6分)個人奮斗推動時代進步。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憑借特權、資金和技術優勢,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范旭東帶領工人通過不斷努力,掌握了制造純堿的核心技術,打破了西方列強的技術封鎖,推動了民族化學工業的發展;面對日本全面侵華,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