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蔡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份月考歷史試題一、單選題(每小題1.5分,32個選擇題,共48分。)1.下圖為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造成從甲處到乙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學迎合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B.儒家學者對諸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C.封建統治者采取順其自然的治國之道D.科舉制規定以儒家經典為研習內容2.“迎紫姑”為荊楚等地民俗。南朝《異苑》載,正月十五夜百姓“于廁間或豬欄邊迎之”“占眾事,卜未來、蠶桑”。據此可知,“迎紫姑”習俗()A.呈現政治教化特征B.反映女性地位提高C.具有世俗功利色彩D.推動南方地區開發3.唐以來,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可于門前列戟以示榮耀。宋太祖開文廟列戟之先河,在孔廟兩側列戟16支。這一做法意在()A.彰顯政權的合法性B.貫徹以文御武方針C.傳遞尊儒重文理念D.宣揚武統華夏之功4.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廢除舊歷,普用國歷”。然而普通民眾乃至自命為知識分子的人也“隨俗浮沉,不作除舊布新之念”。各種消費、娛樂、交往、祭祀等活動均依舊歷進行。這主要緣于()A.國民政府政令缺乏強制性B.西學的科學性值得推敲C.民眾文化水平仍有待提高D.傳統文化具有深厚底蘊5.下表是明清時期的相關史料。這反映了當時()崇禎元年進士劉之綸,原為四川貧農,讀書時在座位上銘刻“必為圣人”以清朝水師提督彭玉麟的父親認為窮人要改變社會地位,必須研究儒家經典當一位富裕的商人之子資質不好時,會選擇好學的鄰居孩子做未來的女婿,并給予資助A.政府強化對社會的控制B.社會堅守傳統價值取向C.階級結構發生深刻變化D.商人實際社會地位提升6.下圖為西夏時期甘肅榆林窟中的局部壁畫《玄奘取經圖》。在該圖中,玄身披袈裟,雙手合十,和孫悟空一起做祈禱狀,展示了玄奘西游的故事。據此可知()A.佛教在中原地區備受推崇B.唐后期對外交流頻繁C.《西游記》在西夏廣為流傳D.西夏受中原文化影響7.下圖是大同北魏破多羅氏墓中的“伏羲女媧”壁畫;畫中舍棄了傳統伏羲、女媧本手持“規、矩”的造像,以佛教“摩尼寶珠”替換。該史料可以用來()A.研究鮮卑始祖的喪葬制度B.說明宗教文化與世俗文化的融合C.研究南北朝時期對外交流D.說明民族交融對區域文明的影響8.682年,新羅于首都設立國學,向學生傳授《論語》、《孝經》、《毛詩》、《禮記》、《書》《周易》、《春秋》等儒家經典,地方亦設學以教育民間子弟。史載新羅人“知書喜學”,號稱“君子之國”。這可用來說明()A.中國儒學對朝鮮的影響B.朝鮮堅持重農抑商政策C.朝鮮典章制度仿效中國D.中華文化圈已基本形成9.埃及古王國時期,法老會以免除修建者的賦稅為條件,組織大量平民修建巨大的金字塔作為自己的陵墓。但建造期間每年集中用工的時期通常只持續三個月,一般都在尼羅河周圍不能農耕的“泛濫季”,全年性常備勞動力往往只是少數有技能的工匠。材料表明古埃及()A.統治者重視農業和民生B.農民的社會地位高于工匠C.法老的統治權較為較弱D.政府的組織管理效能低下10.以下表格為《漢謨拉比法典》條例(部分)。這些規定()①強調保護公有財產②維護奴隸主利益③重視保護農業生產④宣揚君權神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中世紀以來,除了堅定的信仰和強大的軍事力量,阿拉伯人給歐洲帶來了新的科學技術和新思想,伊斯蘭的文化遺產在現在通行于英語中的許多詞匯里也有充分的反映,比如ariff(關稅)、bazaar(集市)、sugar(糖)等。材料意在說明,阿拉伯人()A.充當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B.引發了物種和商品的區域流動C.推動了人類文明的交流和融合D.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和進步12.奧斯曼人將君士坦丁堡易名為伊斯坦布爾,城內不少東正教教堂也被改建為穆斯林清真寺,這些別具特色的建筑風格被阿拉伯人采用。與此同時,原拜占庭帝國文學藝術作品里的藝術手法,也紛紛被阿拉伯作家與藝術家所借鑒運用。這一現象的出現()A.體現了拜占庭文化的兼收并蓄B.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發展C.激化了奧斯曼帝國的民族矛盾D.凸顯了阿拉伯文化的實用價值13.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為皇帝撰寫了《建筑十書》。他以對人的關注和研究為設計前提,在論及建筑的均衡性時提到古希臘愛奧尼亞柱與人體的關起的發結。15世紀,此書被意大利學者“重新發現”,成為歐洲建筑師的基本教材。此書可用于研究()①古希臘的人民主權思想②羅馬共和國的文化成就③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載體④歐洲建筑理論的發展歷程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4.史學家對中世紀歐洲有這樣的評價“羅馬覆亡之時,許多羅馬顯貴投身教會,著名的教父,多半是羅馬文化的顯貴”“公元6世紀及以后幾個世紀連綿不斷的戰爭導致了文明的普遍衰竭。教會的諸組織創造了一種穩固的體制,后來,使學術和文化能在其中得以依附。”這些評論旨在()A.說明羅馬文化推動了教會的發展B.指出連綿的戰爭破壞了歐洲文明C.強調教會在中世紀歐洲的影響力D.肯定教會在傳承羅馬文化的作用15.日本奈良皇家寺院東大寺保存著來自唐朝的大量珍貴文物,包括圣武天皇(701-756年)抄錄的中國古詩文《雜集》,以及光明皇后臨摹王羲之的《樂毅論》(如圖所示),光明皇后本姓“藤原”,為模仿唐人的單姓,在卷末落款處署“藤三娘”之名。這反映出()A.唐文化繁榮與輻射B.日本借助唐制強化集權C.唐朝社會開放包容D.中日開始直接文化交流16.如圖為公元2世紀印度地區出現的犍陀羅佛教藝術雕像。圖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一手握金剛杵,一手持拂塵,身著希臘式服裝,以佛教護法的身份出現在釋迦牟尼的身旁。該雕像反映出,人類文明交往()A.促進了文化藝術的交匯融合B.推動了區域文化的統一C.重塑了區域文化的精神內核D.改變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17.古代印度關于犯罪的懲罰規定如下。這可以用來說明古代印度()所犯罪行懲罰方式殺害一個婆羅門應該毀損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或者成為武裝的人戰斗的靶子殺害一個剎帝利應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一千頭母牛和一頭公牛殺害一個吠舍應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一百頭母牛和一頭公牛殺害一個首陀羅應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十頭母牛和一頭公牛A.社會等級矛盾較為尖銳B.懲罰罪犯手段漸趨輕微C.經濟發展以畜牧業為主D.通過法律保護種姓制度18.古代印度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下列哪些文化成就是由古代印度創造的()④莎草紙;⑤阿拉伯數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19.3-6世紀的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改變了亞歐大陸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下列歷史現象的出現與之相關的是()①阿拉伯人征服西亞和北非廣大地區②中國北方形成民族大交融③日耳曼人建立一系列王國④西羅馬帝國的滅亡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公元前18世紀,一些印歐種游牧民開始離開草原,向各文明中心發起進攻,引發了沿途各民族的大遷徙。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一些印歐種游牧民又陸續離開草原,并在文明地區定居下來,建立了新的國家。據此可知,印歐種游牧民的兩次大遷徙()A.破壞了遷入地區的文明B.促進了區域文化的發展C.徹底改變了歐亞大陸的人口布局D.傳播了游牧民族的先進文化21.印歐人的遷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起初印歐人主要居住在中亞地區,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中亞地區的資源逐漸變得稀缺,同時,氣候的變化和自然災害的頻發也使得人們生活變得更加困難,印歐人開始尋找新的定居地。據此可知,印歐人的遷徙A.主要動因是資源的匱乏B.影響人類文明發展進程C.是眾多因素影響的結果D.推動歐亞區域文化發展22.“喝茶直接導致了對糖需求量的增加。糖是從甘蔗汁中提取出來的,最早的甘蔗種植出現在亞洲......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開始在加勒比海地區建立了大量的甘蔗種植園......導致糖的價格急劇下降,糖得以進入千家萬戶......甘蔗的栽培費時且費力,所以,歐洲國家......從非洲運進大量奴隸來進行勞作。”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喝茶使各大洲的飲食趨于同化B.食物物種在亞歐范圍內的流動C.糖價下降引發西歐的價格革命D.糖及甘蔗種植影響人口的遷移23.位于太平洋東岸的舊金山,是華工漂洋過海登陸美國的第一站。1880年《哈潑斯周報》圖繪(見下圖生動再現了舊金山唐人街慶賀新年的場景:其中有數位白人面孔,各商鋪的小伙子競相高挑鞭炮,爭奪頭彩,人們拱手作揖,互相拜年。作為史料,該圖反映了()A.美國政府對華人移民的排斥政策B.赴美華工對美國西部開發的貢獻C.美國社會充斥對多元文化的偏見D.赴美華人保留和傳播著中華文化24.如圖發生在一百年前的美國佐治亞州,黑人被掛在高大的樹杈上,他在垂死掙扎。這樣的悲劇提醒我們()①應該珍惜現在的和平與幸福②法律能讓人具備更高尚的道德③必須堅決反對種族歧視和仇恨④推動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下面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國際人口遷移的大致方向。導致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歐洲自西向東國際人口遷移流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流向西歐、北美、大洋洲等發達國家最貧窮國家向新興國家,尤其是向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遷移海灣地區勞工由非產油國向產油國遷移國際難民,尤其是非洲和南亞國家難民流向北美、歐洲等國家A.冷戰格局的發展演變B.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C.地區沖突和戰爭不斷D.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6.美國亨廷頓教授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1965年希望減少美國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國人口的331977年占1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20世紀90年代的民意測驗持續表明60%或以上的美國民眾贊同減少移民人數。”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在這一時期美國人口增長過快,財政負擔加重B.移民增多導致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并嚴重對立C.大量移民與美國公眾在文化和生活上的沖突擴大D.美國政府推行的歧視性移民政策的必然影響27.經濟全球化對勞動力市場最重要的影響是增強了它的靈活性,引起了人口遷移和勞動力遷移的增長。由此推知()A.經濟全球化是引起人口遷移的唯一誘因B.勞動力遷移是經濟全球化重要表現之一C.在真正全球化之前沒有出現人口的遷移D.經濟全球化進程取決于勞動力是否流動28.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附近發現了9世紀的沉船“黑石號”,船上滿載經由東南亞運往西亞、北非的中國貨物,瓷器有6萬余件;其中湖南長沙窯出產的碗、執壺等瓷器就有5萬余件,許多圖案與紋飾帶有明顯的阿拉伯風格。這些瓷器可用于研究()①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②朝貢貿易的興起③中外的經濟文化交流④阿拉伯帝國的擴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9.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1400多年的寶相花紋月餅實物,吐魯番的先民們以小麥粉為原料,模壓烘烤制成寶相花月餅,直徑6.5厘米,正面壓制有寶相花圖案,制作精致,造型新穎。寶相花紋月餅()A.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經濟文化交流B.印證了農耕地區制度在邊疆的推廣C.反映了邊疆民族向內地遷徙的進程D.與中原傳統面食形態基本保持一致30.下圖展示的是魏晉墓群中鮮卑族步陸孤氏陸丑墓葬出土的文物。這可以用來佐證這一時期正面文字為“我們的主上”“阿納斯塔修斯”“永恒的皇帝”,背面有“君士坦丁堡”及印記A.政府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B.西歐貨幣經濟較為發達C.東西方商貿往來早已開展D.中原文化的影響力巨大31.小明同學在項目化學習中使用了《馬爾代夫來的“寶貝”-先秦時期中原海貝問題新探》《丘比特在東方:漢魏漆器中的羅馬元素》17-18世紀意大利馬約里卡錫釉陶中國風藝術研究》三篇論文,他學習的主題最可能是()A.中華文化的凝聚性B.全球貿易網的形成C.中古世界多元特征D.中外文明交流發展32.1660年,倫敦市場上出現了中國茶葉廣告:“沏上一杯茶,擁有冬和夏。君欲保安寧,請你天天飲。”這表明()A.中國茶葉開始傳入西方B.醫用功效推動茶葉傳播C.政局變動推動經濟發展D.商業發展推動文化交流二、材料題(第33題25分,第34題15分,第35題12分,共52分。)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節,俗稱“過年”,起源于早期人類的“歲首”祈年祭祀。周代正式出現“年”的名稱,“年,谷熟也。”《詩經·周頌·豐年》所記“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說明此時年俗元素已經萌芽。秦朝春節為十月初一、稱為“元上”,皇帝會在此日率文武百官祭天祭祖,禱祝來年風調雨順。漢武帝頒行《太初歷》,將正月初一定為“歲首”,亦稱“正旦”,春節節期至此固定。漢代朝廷通常會舉行儺禮、朝會、獎賞、聚宴等隆重的慶賀儀式,文武百官要在最為盛大的“正朝”儀式上向天子行賀年禮,以此強調禮法、彰顯國威。-摘編自蕭放《節日里的中國:春節》等材料二魏晉以后,春節民俗日漸豐富。唐開元《假寧令》規定:“元日、冬至各給假七日。”朝廷照例舉行早朝大典,民間則闔家守歲,設宴歡慶,晚輩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回禮表關愛之情。宋元時期,年節出游寺廟宮觀的風氣很甚,“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雜耍百戲“奇巧百端,日新耳目”。明清時期,鞭春牛、祭灶神、貼年畫、吃春餅、猜燈謎等活動更加興盛。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地區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摘編自童彥婷《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國傳統春節圖形符號研究》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先秦至秦漢春節禮儀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春節習俗的演變趨勢并分析其背景。(12分)(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政府積極推動傳統節日申遺的意義。(7分)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紀時歐洲的榜樣是中國,如托克維爾所說,對于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們而言,“沒有一個人在他們著作的某一部分中,不對中國倍加贊揚......在中國,專制君主不持偏見,一年一度舉行親耕禮,以獎掖有用之術;一切官職均經科舉獲得;只把哲學作為宗教,把文人奉為貴族。看到這樣的國家,他們嘆為觀止,心馳神往”。那個時期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影響達到了巔峰。-摘編自張西平《儒家文化的現代意義-從啟蒙運動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談起》材料二下表是17-18世紀清廷中的葡萄牙傳教士的部分活動。東堂的建立及其地位、傳教士的教務活動宮廷葡萄牙傳教士對清宮政治的干預宮廷葡萄牙傳教士的科技、文化活動-摘編自吳艷玲《17-18世紀清廷中的葡萄牙傳教士》(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18世紀時歐洲的榜樣是中國”的理解。(8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17-18世紀中西方文化交流現象。(7分)3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維度概述本體每個文明都有核心價值觀念和行為體系,其獨特的本體特征在歷史發展中不斷嬗變、凝練、揚棄和豐富。比較不同文明的特質、發展路徑和模式,深化對文明發展差異性和相通性的認識。互文明通過交通、交往、交流、聯系和競爭等行為來豐富和完善自身,互動對文明的發展可能產生正向或負向的影響。互鑒文明互鑒是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他者文明的過程。成功的文明互鑒能夠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優秀特質,而失敗的互鑒則可能因為未能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摘編自劉景華《文明四論:本體、比較、互動、互鑒》有學者認為,可從多個維度研究文明及文明之間關系。根據材料,任選一個或多個維度,自擬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闡述充分,表達清晰。)歷史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答案ACCDBDCAAB題號答案DBDDAADCDB題號答案CDDCBCBAAC題號答案DD331)特點:起源早,歷史悠久;農耕色彩明顯;與祭祀活動相關;突出政治性;方式多樣。(6分)(212分)趨勢:從以官方為主到民間參與增多;從濃厚政治色彩到明顯娛樂傾向;從強調君臣政治倫理到強調家庭倫理;從神秘化到世俗化、生活化。(4分)背景:政治穩定與大一統國家的持續發展;商品經濟日漸繁榮;儒家倫理觀念不斷向基層滲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提供不斷豐富的養料;人民群眾的探索與實踐。(8分)(3)意義:傳承與保護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傳播中華文化,提升國際影響;推進全球文化多樣性。(7分)341)理解:經濟上,農業經濟高度發達,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政治上,國家政治穩定,行政運作高效,尤其是實行科舉制,對歐洲文官制度產生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廠房轉讓合同協議書下載
- 九年級下冊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及反思
- 三年級下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大小圖形輕松畫-泰山版
- (高清版)DB33∕T 1293-2023 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規范
- 2024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白城分公司勞務派遣項目招聘1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三單元 安全護我成長 7 生命最寶貴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初中外研版 (新標準)Module 9 Friendship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案
- 2024亞馬遜中國校園招聘正式啟動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我們在一起 14 請幫我一下吧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2024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招聘若干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樹木栽植檢查記錄表
- 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臺賬套表
-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說課稿課件
- Q∕SY 1670.1-2014 投產方案編制導則 第1部分:原油、成品油管道
- 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建設方案
- 初中數學知識框架
- 楊福家《原子物理學》答案(共66頁)
- 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模板2
- 《胸腔積液》PPT課件.ppt
- HXD2電力機車電傳動系統和機車網絡控制系統培訓教材
- 2022年技能高考機械類專業知識模擬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