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縣域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1頁
遼寧省縣域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2頁
遼寧省縣域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3頁
遼寧省縣域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4頁
遼寧省縣域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遼寧省縣域重點高中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下表為有關借貸關系的史料記載。這可以用來說明先秦時期(

)記載出處償曶(人名)禾十秭(“秭”是古代谷物數量單位),遺十秭,為廿秭。來歲弗償,則倍秭西周《曶鼎》銘文(戰國時期)魯人曹邴氏“以鐵冶起,富至巨萬……貫貸行賈遍郡國”司馬遷《史記》A.法律保護民間借貸關系 B.借貸關系出現并且發展C.民間借貸加劇社會矛盾 D.市場交易程序較為規范2.東漢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秋,劉秀采取“度田”的措施,“詔下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又考實二千石長吏阿枉不平者”。劉秀“度田”的做法(

)A.確保了東漢政權長期穩定 B.遏制了豪強大族勢力發展C.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基層政府行政效率3.南北朝時期,吃胡食、穿胡服、住胡帳、學胡坐成為中原地區風靡一時的活動。同時,在吐魯番地區的墓葬中出土了草編粽子;吐魯番出土文書中亦有西域民眾在寒食、冬至、臘八等中原傳統節日舉行慶祝儀式的記載。這些現象反映了(

)A.中原節日開始傳入西域 B.華夏認同觀念成為共識C.民族間的隔閡逐步消除 D.區域間文化的交流增多4.《唐會要》記載:“郎官御史,先于縣令三考已上,有政績者取。”唐玄宗也曾經發布詔書,宣稱:“京官不曾任州縣官者不得擬為臺省官。”由此可見,唐代選官(

)A.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 B.摒棄了恩蔭做官行為C.提升了官員文化素質 D.看重基層任職的資歷5.明清小說、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塑造大量忠臣、孝子、節婦、義士等形象,比如明代教化劇《伍倫全備》塑造了伍倫、伍全、伍備等人物,他們踐行五倫之道;在清代宣揚“臣事君以忠”的三國戲、楊家將戲以及岳飛戲等戲曲中,塑造了岳飛、楊家將等精忠報國的忠臣形象。由此可見,明清時期的文學作品(

)A.體現了文學的世俗化傾向 B.推動了儒學正統思想的復興C.具有道德教化的社會功能 D.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文化訴求6.面對外商的競爭,洋務派認為“以本國人攬本國貨,取信利,利便實甚”,輪船招商局規定“招租時,不準夾雜洋商”,而后達成“各省商民無不歡附中國輪運”的效果。1877年,輪船招商局實現對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的并購,競爭力提升。這說明輪船招商局(

)A.具有一定的民族責任意識B.管理機制的弊端已被革除C.運營資本依賴清政府投資D.深受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7.李大釗在《人種問題》中指出:“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上貢獻,大都以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問一問,究竟他果是長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復興嗎?不的!從‘五四’運動以后,我們已經感覺到這民族復活的動機了”。“民族復活的動機”指(

)①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③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1927年2月,江西省農民代表大會宣言指出:“現在我們覺悟了,我們知道了痛苦的根源是帝國主義、軍閥、大地主、貪官污吏、土豪劣紳,而具體的事實就是重租、重息、重稅及其他敲索;我們也知道了解決痛苦的方法是自己組織起來,用自己的力量,求自己的解放!這就是要組織農民協會。”該宣言意在(

)A.用行動回擊國民黨叛變行徑 B.發動農民階級參加革命斗爭C.踐行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 D.推翻農村社會家族倫理體系9.1937年5月,毛澤東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各界各黨派應團結起來為爭取民主權利而斗爭,全國軍人應該擁護民主運動,因為要挽救中國,戰勝日本,避免淪為殖民地的危險,惟有實行民主政治,給予人民以參政的自由”。這一言論旨在(

)A.推翻國民政府獨裁統治 B.發動群眾贏取抗日戰爭勝利C.粉碎日寇全面侵華戰爭 D.踐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0.1951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在全黨建立對人民群眾的宣傳網的決定》,鼓勵宣傳員用通俗的形式,如宣傳性的文字圖畫、編撰墻報等,宣傳國家政策、國內外時事。還要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軍、文化界、教育界、藝術界的工作人員一致參加,形成最廣大的宣傳隊伍。這些做法(

)A.激發了人民社會主義建設熱情 B.配合了中國大規模工業化建設C.為新中國土地改革創造了條件 D.強化了民眾對新政權的認同感11.下圖所示為1978~2008年我國進出口貿易情況。圖中變化反映出該時期中國(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并完善B.增強企業活力的目標實現C.開放型的經濟模式已逐漸形成發展D.計劃經濟體制具有優越性12.亞歷山大遠征期間,在埃及拜謁阿蒙神廟,為女神伊西斯建廟;在巴比倫向當地的主神馬都克獻祭,下令重建被毀的馬都克神廟;在中亞,亞歷山大與當地貴族女子羅克珊結婚。同時,他讓80名下屬用波斯禮儀與當地貴族的女兒通婚。亞歷山大的做法(

)A.掩蓋了對外擴張的本質 B.有利于擴大帝國的統治基礎C.消弭了各民族間的矛盾 D.踐行了民族平等的治理原則13.英王亨利一世頒給城市的特許狀:倫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權力,任命他們所愿意的倫敦市民為市長出出英王亨利二世頒給城市的特許狀:如果戰爭爆發,履行軍事義務的市民必須為我和我的繼承人安排12個武裝人員保衛我的城堡40天,并且所需花費由他們自己承擔。這反映了(

)A.王權加強與城市自治相互促進 B.王權利用城市力量進行擴張C.英國封君封臣制度已徹底解體 D.城市自治導致地方割據嚴重14.一戰后,中立觀念被集體安全思想所取代,倡議集體安全的國聯在盟約中廢除會員國的中立權。國聯成立后所有歐洲中立國都加入了國聯。1936年比利時、荷蘭宣布重返中立。1938年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宣稱中立,并表示“對所有國家友好,保持獨立的堅定決心”。這表明(

)A.國聯“全體一致”原則失效 B.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被邊緣化C.國聯委任統治制度面臨瓦解 D.國聯集體安全機制走向衰落15.自1952年開始法國政府成立各種合法化公私合營公司,由其承擔各地區整治工程和農田水利的興建;由政府統一管理,中央政府在農田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資占到投資總額的60%~75%。1955年修改法令,允許地方政府的農業、工業部門參加投資與管理。這表明當時法國(

)A.產業結構出現大幅調整 B.所有制性質發生巨大變化C.政府強化對經濟的干預 D.國家壟斷了農村基礎建設16.下表為不同經濟體在不同時段占全球GDP的比例統計。這可以用來說明(

)年份七國集團(G7)金磚五國(BRICS)美國中國1990年64.25%7.84%26.32%1.59%1997年60.35%9.04%27.52%3.09%2007年53.95%14.87%25.03%6.15%2017年35.78%24.19%24.89%15.14%A.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開始 B.世界多極化趨勢逐漸加強C.兩極格局瓦解進程加快 D.區域經濟集團化得到發展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初,朱元璋首先開設禮、樂二局,“廣征耆儒,分曹究討”,下詔,命諸儒臣修禮書。朝廷下詔廷臣,命他們參考歷代禮制,更定冠服、居室、器用制度。自明代中期以后,在士大夫精英的倡導下,以“家禮”為典型的民間禮制開始發生變革,所定喪禮大多遵行一種“從俗”“變通”的原則。同時,還將禮簡單化,奉行簡易、切絮兩條準則,以便能順利普及到民眾之中。晚明很多學者主張所謂的“禮”即“道”,而道實在難以離開那些吃飯穿衣的人倫物理,從而使生活更加世俗化。王陽明心學的崛起,也為明人從自己內心深處找到自然之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摘編自陳寶良《禮下庶人:禮教秩序與明人生活變遷》(1)根據材料,概括明朝禮教秩序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朝禮教秩序變化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藝復興雖然是全歐的運動,它的發源地和主要的活動場所卻在意大利。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曾指出,在意大利“資本主義生產發展最早”。意大利在當時把握著地中海以及海上的交通和貿易,工商業和銀行業都占歐洲的第一位。意大利經濟最發達的是北部三個共和政體的較大城邦,這些城邦有著自治的傳統,而當時意大利的文藝活動乃至一般文化活動也主要在北部,特別是佛羅倫薩。同時,意大利是12世紀重要的大學誕生地之一,博洛尼亞大學是當時研習羅馬法的中心。綜合各種因素,意大利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者。——摘編自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材料二

羅馬法復興運動,通常指12-16世紀歐洲各國興起的羅馬法研究風潮,對近代歐洲影響深遠。意大利憑借優越的經濟與地理條件,成為羅馬法復興的絕佳之地。在該運動中,人文主義法學派應運而生。他們回溯歷史,要求回到原始的羅馬法文獻,主張恢復經典文本的原貌,通過考察原作探討羅馬法對當時社會的用途。人文主義法學派承認地方習俗,具有民族意識,重視對習慣法的研究。該學派還認為,法律可以成為一門科學,并以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他們引進哲學、文學、考古學、歷史學等各種科學方法,為法律成為一門科學奠定了基礎。在人文主義法學家的努力下,法律的研究形成了一種相互關聯的綜合性體系。——摘編自何勤華、祝檀吉《羅馬法復興與歐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意大利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者”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人文主義法學派的特點。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紀60年代初,美、蘇兩國就核問題愈加頻繁地接觸,開始著手建立關于防止核武器擴散的國際秩序。1963年出臺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是美、蘇兩國圍繞核利益的博弈,首次達成了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軍備控制協議。《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并不限制美、蘇、英三國繼續核試驗,也不禁止地下核試驗。條約把停止核試驗同全面禁止核武器完全分開,并且使三個核大國繼續制造、儲存和使用核武器合法化。同時,美、蘇兩國不僅可以隨意對本條約提出符合本國要求的修正案,而且能隨時退出此條約。很明顯,條約并不妨礙美蘇進行核擴散、擴充核軍備、實行核威脅,也無法約束美、蘇核訛詐行為。——摘編自王仲春、夏立平《美國核力量與核戰略》材料二

中國主張全面、徹底、干凈、堅決地禁止和銷毀核武器,但是,面臨美、蘇核壟斷和核威脅,發展核武器是實現自身獨立自主的重要舉措。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聽取了李四光、劉杰、錢三強的匯報,研究了中國發展原子能事業問題。1957年7月28日,在周恩來的建議下成立了原子能事業部。1958年,毛澤東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中國要在十年內發展核武器,將制造原子彈、氫彈和洲際導彈。1961年7月,中央委員會通過了《關于加強原子能基礎產業的若干決定》,宣布將更多的資源用于發展支持核力量,積極從人力、物力以及工作安排上優先支援核工業建設。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一朵耀眼的蘑菇云,在新疆羅布泊的沙漠中騰空升起,“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文件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蘇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目的,并分析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核武器研發的特點,并分析“東方巨響”的歷史意義。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國家的東北振興戰略始于2003年,至今已有22年。但眾所周知,在東北振興的路上仍存在很多困難,也面臨很多問題。東北地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建立新中國發揮了重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后對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貢獻奠定了中國改革開放前三十年的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的重要基礎。——摘編自張維達《東北振興戰略的歷史回顧與展望》某課題組擬建立“東北地區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資料庫”,請圍繞該資料庫相關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向該課題組推薦一個專題,自擬專題題目,并闡明推薦理由。(要求:題目明確且包含時間尺度,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參考答案1.B2.C3.D4.D5.C6.A7.C8.B9.B10.D11.C12.B13.A14.D15.C16.B17.(1)變化:明代中期以后,以“家禮”為典型的民間禮制以順應習俗、靈活變通為特征;同時,還簡化“禮”的程序,奉行節儉,以便能順利普及到民眾之中。(2)原因:統治者的重視(或答君主專制的強化);士大夫精英的倡導;政府加強對基層社會控制的需要;理學(或答心學)的影響;明朝國力的衰落。18.(1)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具有深厚的羅馬法積淀和城市自治傳統;城市和大學的興起。(2)特點:回溯歷史,追求經典文本原貌;承認地方習俗,具有民族意識;認為法律是一門科學;形成法系體系。19.(1)目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體現了“美蘇合作,主宰世界”的圖謀,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核壟斷地位,剝奪他國進行核試驗的權利,建立一個以美蘇核壟斷為主導的核秩序。影響:中蘇關系進一步惡化;資本主義陣營進一步分化;直接推動了中法建交。(2)特點:以維護國家安全和獨立自主為目的;從依賴蘇聯援助到獨立自主研發;政府高度重視核武器研發;計劃經濟體制為研發提供了物質保障;從海外回國的科學家發揮了重要作用。意義:打破了美蘇核壟斷;保障了國家安全;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有利于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0.專題題目:東北地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歷史貢獻推薦理由:該專題聚焦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約1945年—1949年)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年—1978年),這兩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明確的時間尺度有助于深入研究東北地區在這兩個關鍵歷史階段的貢獻。東北地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和解放戰爭的重要戰場,為新中國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物質支持。在社會主義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