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渤海高中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試卷高二地理考試時間:90分鐘試題滿分:10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生注意: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號、姓名填寫在試題、答題紙和答題卡上,考生要認真核對涂準答題卡上的相關信息。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考試結束,監考員將答題紙和答題卡按對應次序排好收回。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讀圖甲某區域水系圖和圖乙沿漢中西安一線剖面圖,回答1、2題。1.目前,丹江口水庫集水區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丹江口水庫的集水區是漢水和丹江的流域范圍B.漢水流域徑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流域C.集水區的地勢南北高,中間低,且自西向東降低D.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使得集水區的范圍縮小2.關于圖乙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處谷地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B.②處山地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C.③處平原是斷層陷落和流水侵蝕作用形成D.④處黃土地貌經流水搬運和沉積作用形成3.下圖是我國重要的四條交通干線分布示意圖。對四條線路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線路穿越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B.③~④線路穿越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勻C.⑤~⑥線路穿越高原、山脈,少數民族種類最多D.⑦~⑧線路穿越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較大讀長江沿江地帶示意圖,回答4、5題。4.與東北松嫩平原相比,圖示地區①~⑤五大商品糧基地的共同的優勢自然條件是()A.熱量充足 B.水源充足C.耕地廣闊 D.市場廣闊5.圖中a~e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中,區位特點不同于其他且布局類型對應正確的是()A.a—市場導向型 B.b—原料導向型C.c—燃料導向型 D.d—技術導向型小明暑假準備從成都出發去哈爾濱、武漢、昆明、廣州旅游。他在查閱地圖時分別把四個省會城市所在省區的輪廓繪了出來,還將各省最大的河流繪在了輪廓圖中。請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回答6、7題。6.四省區中有我國最大的河流流經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7.四個省會城市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A.昆明 B.廣州 C.武漢 D.哈爾濱2013年10月17日是第21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倡議,城市人群在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只花費6.3元生活一天(即一日三餐的花費),希望號召大家能夠用6.3元錢體驗城市中的一日三餐,感受因拮據而食不果腹的感覺,體驗貧困標準,思考貧困問題,并采取積極行動。據此回答8、9題。8.這一數字源自中國的扶貧標準,6.3元的計算依據是()億農民工的人均月收入B.大學生的人均月薪C.農民人均年純收入D.退休員工的人均年退休金9.對世界大多數貧困缺糧的人口來說,首當其沖的問題是()A.人口問題 B.生態破壞C.環境污染 D.糧食緊缺下圖為沿我國32°N緯線的地勢剖面示意圖,據圖回答10、11題。10.圖中數字代表的地形區依次是()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B.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吐魯番盆地、華北平原D.柴達木盆地、黃土高原、東北平原11.我國的地形、地勢特征對我國地理環境的影響體現在()A.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國內陸地區B.有利于種植業的均衡布局C.有利于各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D.決定了我國大多數外流河的流向下圖示意我國部分鐵路的分布情況。讀圖,回答12、13題。12.下列關于①~④鐵路沿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④沿線經過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B.①~②沿線所屬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溫和濕潤,多內流河C.②~③沿線跨越我國三個經濟地帶,其高新技術產業發達D.③~④沿線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條件是熱量13.⑤~⑥鐵路沿線的車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A.風能 B.地熱能 C.太陽能 D.水能下圖是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14.圖中各省市區編號是2010年某項指標在全國的排名,該指標可能是()A.面積 B.人口C.城市化水平 D.經濟總量15.長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A.水流平緩河道彎曲 B.水量豐富流速急C.江水混濁泥沙多 D.峽谷幽深猿聲啼下圖為1959~2009年秦嶺山地1月0℃等溫線位置變化圖。完成16、17題。16.該地1月0℃A.向亞熱帶地區偏移 B.向海拔較低地區偏移C.向低緯度地區偏移 D.向落葉闊葉林帶偏移17.根據圖中等溫線的位置及其變動可知()A.甲地為山嶺、冬季平均氣溫趨于下降B.乙地為山谷、冬季平均氣溫趨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氣溫高于乙地18.下圖為1950~2007年黃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徑流量與輸沙量變化圖。讀圖推斷該水文站河水含沙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業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庫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劇19.下圖為我國某省區植被覆蓋度(數值越大,表示植被覆蓋狀況越好)沿經度變化示意圖。該省區可能是()A.內蒙古自治區 B.廣東省C.西藏自治區 D.甘肅省每年秋季“寒露”節氣前后,是南方晚稻抽穗揚花的關鍵時期,這時如遇低溫危害,就會造成空殼、癟粒,導致減產,通常稱為“寒露風”。讀2013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區寒露風預報圖,完成20、21題。20.云貴地區一般沒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熱量不足 B.深居內陸,氣候干旱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D.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21.為了積極防御寒露風災害,晚稻種植區一般采用夜間灌深水或噴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A.保溫 B.保濕 C.保墑(土壤中的水分) D.利于有機質積累讀成渝經濟開發區資源、交通與城市分布及發展規劃圖和重慶月均溫及濃霧發生頻率圖,回答22、23題。22.重慶市被稱為“霧都”,關于其濃霧天氣及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年多霧,秋冬更多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水汽不易擴散C.四季多霧,雨季更多D.工業生產、居民取暖造成凝結核多23.成渝經濟開發區()A.北部產業地帶水運便利B.南部產業地帶農業基礎更好C.可發展化學工業為支柱產業D.環境潔凈是吸引產業轉移的主要條件在內蒙古西南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交界的黃河兩岸,數十千米的狹長地帶分布著一系列的工業園區,擁擠著近千家企業,形成一條“工業長廊”。讀圖,回答24~25題。24.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該工業地帶屬于()A.以棉毛紡織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B.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C.以石油、煤炭開采為主的工業地域D.以有色金屬冶煉和水能開發為主的工業地域25.該區域的工業園區的主要區位優勢不包括()A.土地廉價 B.能源資源豐富C.勞動力素質高 D.政策優勢26.近年來,烏海市(內蒙古)以“蔬菜、葡萄”產業為主導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葡萄種植基地每年以4000畝左右的速度增長,到目前為止種植面積近2.5萬畝,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該地區有利于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是()A.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B.氣候干旱,降水少C.地下水豐富,灌溉便利 D.沖積平原,黑土肥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3年9月29日上午10時正式掛牌開張。讀圖回答27、28題。27.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花落上海并非偶然,下列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上海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B.上海市土地資源豐富C.上海市距港澳地區近D.上海是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28.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開張時()A.我國北方地區酷熱難耐B.我國南方地區春暖花開C.我國北方地區秋高氣爽D.青藏高原是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下圖是47°N部分地點海拔與年降水量對照圖,讀圖回答28~30題。29.與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距海距離 B.地形條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30.乙地所在地形區春季影響農作物生長的突出自然災害是()A.蟲害 B.凍害 C.滑坡 D.洪水第Ⅱ卷3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我國某區域圖。材料二塞上江南景觀組圖。從河流汛期、含沙量兩方面比較圖中河流A段、B段水文特征的差異及成因。(8分)(2)圖中C平原被譽為“塞上江南”,請你用地理學原理加以說明。(4分)(3)說明由于不合理灌溉導致C平原鹽堿化的過程。(6分)32.下列是某中學為“重走古絲綢之路”夏令營活動所搜集的材料。據此回答問題。(22分)材料一下圖示意考察區域的地理環境。材料二M、N城均為歷史文化名城。《資治通鑒》稱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閭閻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N城設立經濟特區(范圍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描述M城氣候特征。(6分)簡析從“絲綢之路”到“亞歐陸橋”交通運輸方式轉變的原因。(8分)(3)分析N城設立經濟特區有利的社會經濟原因。(8分)
高二地理期中考試答案選擇題:15CADAA610BDCDA1115DACBA1620DBCAA2125AACDC2630ADCBB31.【解析】第(1)題,考查黃河水文特征,一是上游凌汛,二是中游含沙量大。第(2)題,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農業區位條件,從河網密度、農作物類型等方面進行說明。第(3)題,不合理灌溉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分蒸發使鹽分在地表聚集形成鹽堿化。答案:(1)A段:凌汛;河流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河流有結冰期,易發生凌汛。B段:含沙量大;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2)河網稠密,河汊縱橫;以水稻種植業為主,形成了如江南水鄉一樣的景觀。(3)由于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加上氣候干旱,蒸發旺盛;鹽分在地表聚集,形成鹽堿化土地。32.【解析】第(1)題,主要考查對地理事物的判斷與描述能力;結合M城的氣候圖,重點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進行描述。第(2)題,交通運輸方式的轉變與科技的進步、運輸需求量的變化和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有關。第(3)題,N城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發展邊境貿易;從圖中可以看出N城位于古絲綢之路,且多文化古跡,有利于對外文化交流;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上冊第1章 有理數1.6 有理數的乘方教案
- 冀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第4課 我的作品排行榜》教學設計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1單元 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2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1框 推動和平與發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7單元 常見的酸和堿 到實驗室去 探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新版)魯教版
- 初中信息技術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五課 添加 ActionScript 代碼教案設計
- 九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2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教學設計5 牛津深圳版
-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二章 空氣、物質的構成 2.3 構成物質的微粒(II)-原子和離子(2)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版
- 安全環保消防培訓
- 大學生科研培訓專題講座
- 國際物流專員聘用協議
-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說課稿(全國實驗說課大賽獲獎案例)
- 2024年江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題卷
- 海南紅塔卷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七年級數學人教版下冊第二單元測試卷-實數
- 2024年海南省財金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SYT5405-2019酸化用緩蝕劑性能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
- 固體表面的吸附
- 內鏡下內痔套扎治療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閥門用彈簧蓄能密封圈
- 醫療器械銷售公司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