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寡人之于國也知識點教師版_第1頁
2024年寡人之于國也知識點教師版_第2頁
2024年寡人之于國也知識點教師版_第3頁
2024年寡人之于國也知識點教師版_第4頁
2024年寡人之于國也知識點教師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寡人之于國也》復習學案復習目的:1、梳理本課重要文言知識,掌握積累實詞“時、食、然”虛詞“以、于、之”2、理解并掌握名詞用作一般動詞文言知識點梳理:一、通假字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者(頒通“斑”)2、涂有餓殍而不知發(涂通“途”)3、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4、勿奪其時(勿通“毋”)二、古今異義1、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走:(古義:逃跑今義:行走)2、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歲:(古義:年成。今義:年)3、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古義:供養活著的人。今義:保養身體)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古義:這樣卻。今義:轉折關系的連詞)三、實詞(一)、食:1、谷不可勝食也(吃;動詞)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詞)3、食不飽,力局限性(《馬說》)(sì,通“飼”,喂養。)(二)、時:1、不違農時(季節;名詞)

2、無失其時(機會、時機;名詞)(三)然:1、河內兇亦然(代詞;這樣)

2、填然鼓之(…的樣子)

3、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退秦師》)(連詞

然而、不過)

4、趙太後曰:“然”。(《觸龍說趙太後》)(形容詞

對的、認為…對的)四、虛詞(一)以:1、請以戰喻(用;介詞)

2、可以無饑矣(憑借)

3、以時入山林(按照;介詞)4、申之以孝悌之義(把;介詞)

5、以五拾步笑百步(介詞,憑借)(二)于:1、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比;介詞)2、寡人之于國也(對;介詞)

3、頒白者不復戴于道路矣(在;介詞)4、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介詞,和,跟)5、于河內,于河東(介詞,到)(三)之:1、填然鼓之(音節助詞,無義)2、王道之始也(構造助詞,的)3、寡人之于國也(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4、無如寡人之專心者(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5、五畝之宅(構造助詞,的)6、樹之以桑(音節助詞,無義)7、申之以孝悌之義(代詞;百姓)五、特殊句式賓語前置句:1、未之有也判斷句: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4、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狀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5、申之以孝悌之義6、則無望民之多于領國也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8、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潭ň涫剑?/p>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罷了,這也是……)

2、或百步而後止,或五拾步而後止(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異于…:這與……有什么不一樣呢?)六、重點詞語1.鄰國之民不加少:更。2.數罟不入洿池:密;網;池塘,洼地積水。3.涂有餓殍而不知發:打開4、河內兇兇:荒年5、兵刃既接既:已經七、重點翻譯句子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認真的興辦學校,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者頂著東西了。2、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一樣呢?重點突破:名詞用作一般動詞文中名詞用作一般動詞回扣:1、填然鼓之鼓:打鼓

2、七拾者衣帛食肉

衣:穿3、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為王、稱王、統一天下4、樹之以桑

樹:種植

5、王無罪歲

罪:歸罪、歸咎措施規律總結:文言文中名詞活用作動詞的狀況比較復雜,把每種狀況都掌握了比較困難,假如借助口訣則會事半功倍,下面給大家簡介一種口訣,但愿對大家有所協助??谠E:所後裔詞前,排列非并偏,而連副修飾,能愿在前面,狀補夾中間。一、所後裔詞前“所”字加上一種動詞構成一種名詞構造,假如“所”字背面不是動詞,而是名詞,這個名詞即活用為動詞。例:置人所罾魚腹中。(司馬遷《陳涉世家》)【分析】罾:本義是魚網,這裏活用為動詞,意為“用網捕”?,F代漢語中,代詞前不能加名詞,因此假如代詞前加了名詞,這個名詞即活用為動詞。例: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驢》)【分析】“蹄”在代詞“之”前,即活用為動詞,意為“用蹄子踢”。二、排列非并偏名詞和名詞直接組合,假如這兩個名詞之間不存在并列關系或偏正關系,那么其中的一種名詞即活用為動詞。例: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司馬遷《鴻門宴》)【分析】“籍”和“吏民”兩個名詞直接組合,它們之間不存在并列或偏正關系,所此前一種名詞“籍”活用為動詞,意為“登記”。三、而連副修飾1、假如“而”連接名詞和動詞,前面的名詞即活用為動詞。例: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鄭伯克段于鄢》)【分析】“隧”本義為“隧道”,這裏活用為動詞,意為“挖隧道”。例: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拾有一月耳。(張溥《五人墓碑記》【分析】“墓”本義為“墳墓”,這裏活用為動詞“修墳墓”。2、名詞前不能用副詞修飾,假如名詞前用了副詞修飾,這個名詞即活用作動詞。例:如今之紫草,未花時采則根色鮮澤。(沈括《夢溪筆談》)【分析】副詞“未”修飾名詞“花”,“花”即活用作了動詞,意為“開花”。四、能愿在前面名詞前結合能愿動詞,名詞即活用作動詞。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分析】能愿動詞“能”背面的“水”活用為動詞“游泳”。例:左右欲刃相如。(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分析】能愿動詞“欲”背面的“刃”活用為動詞“殺”。五、狀補夾中間名詞夾在主語和補語位置的狀語之間時,名詞活用為動詞。例:晉軍(于)函陵,秦軍(于)范南。(《燭之武退秦師》)【分析】“軍”在這裏作動詞,意為“駐扎”。小試身手:課標全國: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懷:銜恨)(秦檜因此對他懷恨在心,很快蕭燧奉命前去秀州主考。)大綱全國: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半度,可擊也。(時:等待)(等他們渡河渡到二分之一時,就可以攻打他們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