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一歷史期中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一歷史期中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一歷史期中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一歷史期中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一歷史期中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一歷史期中模擬試卷(3)姓名:班級:成績: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1.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揚州菜中,千層油糕是從河南的千層饅頭演變而來的,大湯包與餃面是從淮安傳來的。這主要體現了大運河A.維護了國家安定統一 B.促進了中外友好交往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異 D.加強了南北文化交流2.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現代英國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國的選官制度而建立的……通過考試提拔任用行政官吏的制度在英國已經廣泛了。”材料中的“官吏制度”指的是A.三省六部制 B.科舉制 C.三公九卿制 D.分封制3.從如表的這些評論中可以認定,隋朝大運河●運漕商旅,往來不絕●自是天下利于轉輸●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天下轉漕,仰此一渠A.直接導致隋朝的滅亡 B.加快了中外經貿往來C.實現了隋朝的大一統 D.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4.《通典》記載:“隋氏西京太倉,東京含嘉倉、洛口倉,華州永豐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百萬石。”這表明隋朝A.政治清明 B.疆域遼闊 C.文教昌盛 D.府庫充盈5.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副教授蒙曼認為隋朝之所以興盛有四個原因,“第一是統一,第二是制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國際秩序”。這里的“制度”主要指的是A.禪讓制,郡縣制 B.郡國并行制,九品中正制C.世襲制,分封制 D.三省六部制,科舉制6.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發展生產,注重吏治,國家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他在1978年美國科學家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響深遠的中國皇帝是A.漢武帝 B.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7.隋文帝規定:六宮妃嬪,穿過和洗過的舊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飲食只要不是舉行宴會,最多只能有一個肉菜。開皇三年,隋文帝罷去508個郡,共減少官吏5.6萬人。由此可見,隋文帝A.生活奢侈 B.虛心納諫 C.變革禮儀 D.崇尚節儉8.北宋時期,四川人口達114萬戶,經濟作物茶葉等廣泛種植,蜀錦生產、造紙、鹽業開采等居全國前列,但鐵錢鑄造量少且重,川蜀路途多山,攜帶不便。材料最適合用于研究,北宋A.四川地區戶籍的管理 B.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C.交子產生的社會背景 D.鐵器鑄造行業的衰落9.下圖是宋代荷葉龜紋銀杯,外壁上刻有“張家十分”的字樣。“張家”是商家身份的標志,“十分”是用于宣傳所打制的銀器分量足、成色好的廣告語。材料體現了宋代A.城市生活精彩紛呈 B.商品經濟繁榮C.書法藝術獨具特色 D.海外市場廣闊10.元朝行省長官經由朝廷頒發牌符后,對轄區內所統帥的軍隊有提調權,還可介入所屬下級軍官的遷調事宜,可對所屬軍隊將領治罪。這說明元朝行省長官A.是朝廷臨時派出官員 B.職權范圍不斷擴大C.擁有一定程度自主權 D.有權統領各地財賦11.《文獻通考》記載:“王安石變法后,熙寧(宋神宗)十年,國家財政收入與治平(宋英宗)時相比增長了4倍……中央積蓄的錢粟,數十百巨萬,作為戶部的經費,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變法A.加強對人民的控制 B.加劇土地兼并C.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D.增強軍事力量12.“既非副貳,又非屬官,故常與知州爭權。每云:‘我是郡監,朝廷使我監汝!’(知州)舉動為其所制。”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西漢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秦朝的太尉13.工匠精神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們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創造出許多精品。圖中四件文物中屬于唐代手工業精品的是14.金朝是一個以女真族為主體、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民族聯合政權。據統計,金代六部尚書共227人,其中女真97人,漢族108人,契丹13人,渤海9人。由此可見,金代的政治制度A.激化了民族矛盾 B.促進了民族交融C.實現了民族平等 D.弱化了女真地位15.公元609年,淮南、江南、嶺南登記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2.4%,到742年,上述地區的登記人口已占到總人口的27.7%;到11世紀,這一區域的人口已經超過全國總人口的一半。這反映了A.政治中心的轉移 B.經濟格局的變遷C.民族交融的深入 D.社會治理的優化16.有學者認為,元代有不少蒙古語和西域語言的音譯詞被吸收到漢語漢文中。如車站的“站”就是蒙古語jam(驛傳)的譯音,“站”字漢語本義是“立著”“停下”,而元代漢蒙語并用合成“驛站”一詞,遂發展為如今車站的“站”義。這說明A.儒家思想受到沖擊 B.交通發展強化了統治C.元代重視文化建設 D.民族交融豐富了文化17.2024年1月16日,中國和瑙魯恢復外交關系,外交部重申:“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最能印證這一原則的是A.西域都護府的設立 B.宣政院的設立C.澎湖巡檢司的設立 D.伊犁將軍的設立18.宋太祖深知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親自控制軍隊,削弱相權,將地方財賦收歸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該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點是A.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B.重文輕武,中央集權C.藩鎮割據,政權分立 D.廢除丞相,八股取士19.忽必烈接受了漢族儒臣提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他還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他的這些舉措A.結束了草原的分裂割據 B.延緩了蒙古的統一進程C.有助于元朝統一全國 D.消除了各民族間的矛盾20.“宋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遼軍大舉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臨澶州城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親征,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十二月,雙方簽訂盟約,遼軍撤回。”此戰后A.宋朝偏安江南一隅 B.南宋和蒙古對峙局面形成C.遼宋保持和平局面 D.北宋廢除了重文輕武政策21.據《夢溪筆談》記載,宋代江南地區糧食生產約370萬石(一種計量單位),占總數(全國)的61.67%。所以,時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諺。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A.經濟重心南移 B.對外貿易發展 C.城市經濟繁榮 D.民族交融加強22.忽必烈是蒙元歷史上成就僅次于成吉思汗的一位蒙古大汗。《元史》評價他:“度量弘廣,知人善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材料表明,忽必烈A.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權 B.統一中國結束政權并立局面C.放棄蒙古文明融入中原文化 D.參照中原文化創立元初體制23.下圖呈現了西漢至南宋北方戶數的變化情況,這說明A.北方財富增加 B.城市生活繁榮 C.中央集權加強 D.經濟重心南移24.在歷史學習過程中,要逐步學會運用時序和地域,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蒙古滅西夏②蒙古滅金③蒙古滅南宋④元朝建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二、材料解析及探究題(共26分)2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蘇轍《欒城集》材料二宋向金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宋金疆界,東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關(陜西寶雞西南)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鄧(鄧縣)兩州及商(陜西商縣)、秦(甘肅天水)兩州之半予金;宋歲貢銀25萬兩,絹25匹。——《中國古代史》材料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開始在黃河流域擴張發展勢力。……陸續攻滅了當時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上“乾元”的意思,定國號為元。……8年后滅南宋統一全國。——《中國通史》(1)材料一中“遼”是由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遼)與朝廷和好年深”是通過什么盟約實現的?結合所學,該盟約簽訂后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2)結合所學,舉出一位反對宋金議和的抗金將領。據材料二指出宋金議和劃定的分界線。此次議和后,形成了怎樣的政治局面?(3)材料三中被蒙古國陸續攻滅的“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是哪些?元“統一全國”有何歷史意義?(4)綜上所述,歸納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26.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材料一在當時(隋唐時期)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它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唐詩在中國古代一枝獨秀……在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要標準的進士科備受國人青睞,這對唐詩的繁榮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郭桂花《科舉與唐詩的繁榮》材料三宋代是歷史上第一個全面通過科舉取士的王朝,每榜錄取進士數目擴大了10倍以上。據研究者統計,兩宋三百余年,是唐至五代登科總人數的近10倍。——《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2》(1)材料一中的制度指什么?該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是什么?(2)據材料二分析唐詩繁榮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太宗和武則天分別對選官制度完善作出的貢獻。(3)據材料三指出宋朝科舉考試的新發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社會影響。(4)綜上材料,談談你對人才選拔的認識。27.發展經濟,繁榮社會,是從古至今歷史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閱讀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含嘉倉示意圖材料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憶昔》材料三兩宋時期,中原軍民英勇抗擊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區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的環境,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推動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南方地區大多日照充足,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兩宋時期江南經濟發展概況》材料四《東京夢華錄》卷二記載北宋首都開封店鋪林立,“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聽聞”。(1)我們經常使用的史料有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請你判斷材料一、二分別屬于哪一類史料?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哪一朝代的現象?(2)材料二中的“開元”是哪位皇帝的年號?他統治前期史稱什么?詩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3)依據材料三,指出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4)根據材料四的記載,寫出宋朝大都市商業繁榮的景象。28.民族關系發展。材料一唐統治集團是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產物,它建立的統一封建王朝國家亦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形成。唐統治者具有少數民族血統,如唐高祖之母為鮮卑化的匈奴獨孤氏,皇后長孫氏亦是鮮卑人。李唐統治集團與少數民族接觸、融合,更容易吸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發展進步的民族觀,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摘編自范香立《唐代和親研究》(1)依據材料一,指出唐代民族政策的特點。分析唐朝推行此民族政策的原因。材料二契丹、女真等民族建立的王朝,跟漢唐時期某些游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聯盟制國家(如匈奴、突厥等)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一方面,在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提并論;另一方面,同時又始終將位于內陸亞洲的“祖宗根本之地”視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