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泰中學2024級高一下學期期中測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1.在古巴比倫,國王是最高法官,但案件通常會交由地方法官審理。漢謨拉比就曾將案件交給拉爾薩地區的高官辛·伊狄納姆,并明確指示要根據當地慣例進行審判。但《漢謨拉比法典》也曾提及處理一些案件需要參照國王的敕令。這些做法()A.適應了集權政治的統治需要B.體現了司法審判不嚴謹C.是國王與地方勢力間的博弈D.意在強化君權神授觀念2.1876年,英國“科考”團在新疆發現了兩枚漢朝時期的漢佐二體錢。因為看著像是用鐵鑄造的,英國人當時就將其認定為鐵錢,實際上這種錢幣是銅錢。錢幣一面的馬的圖案形象源自大夏(今阿富汗一帶),圖案外有一圈佐盧文(起源于印度),另一面是漢字和以“銖”記重的漢朝衡制。這可以用來說明()A.英國“科考”缺乏科學精神B.漢朝與印度建立了直接交往C.古代地域文明存著交流D.絲綢之路擴大漢朝的影響力3.中世紀晚期,瘟疫橫行。然而在西歐很多莊園中,以前只能食用粗糙黑麥面包的農奴開始大量食用較為精細美味的小麥面包,并且這類面包逐漸成為農奴們的主食。此外鮮肉也開始頻繁出現于他們的餐桌。對此現象的合理解釋是()A.歐洲農奴制改革使農奴獲得經濟自由B.工商業發展推動農產品商品化的進程C.畜牧業的發展增加了肉類的供應總量D勞動力銳減迫使莊園主改善農奴待遇4.中世紀,阿拉伯帝國發起了“百年翻譯運動”,將古希臘、羅馬、波斯、印度等國的學術典籍譯為阿拉伯語,取得眾多文化成就,也讓許多幾乎失傳的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保存,并重新流入歐洲,不僅促進了知識的傳播,還推動了歐洲擺脫中世紀的神學黑暗統治,邁進近代文明。從社會轉型的角度看,阿拉伯人()A.發揮溝通東西方文化的橋梁作用B.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拉阿伯文化C.保存和傳播歐亞各國的古典文明D.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興起5.1324年,馬里國王穆薩取得了廷巴克圖的統治權,又通過“黃金朝圣”使這座隱藏在撒哈拉深處的城市舉世聞名,成為了當地最重要的學術和藝術中心;他修建的桑科雷大學是穆斯林世界最著名的學府之一,學子可以免費獲得教育。據此可知,廷巴克圖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是()A馬里地理位置優越 B.撒哈拉商路暢通無阻C.西非文化資源豐富 D.統治者舉措推行得當6.15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控制了地中海東部地區、紅海和印度洋沿岸的城市。在中亞的擴張也使其逐漸控制了黑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這些城市與奧斯曼帝國的其他城市逐漸連成一線。這()A.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B.助推了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C.成為新航路開辟的內在動因 D.打斷了歐洲社會的發展進程7.1609年西班牙政府出臺法令,禁止美洲殖民地與中國、菲律賓的直接貿易,限定由中國商人自行運送商品至菲律賓,并由菲律賓當局組成議事會評估商品售價并購買商品,然后由當地的西班牙商人轉售他地。這一法令()A.規范了中菲之間的經貿往來 B.阻斷了中國商品進入美洲的通道C.有利于西班牙太平洋貿易 D.扭轉了西班牙對華貿易逆差局面8.有學者在分析啟蒙思想時做出了一個比喻:“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桿,那么人就敢靠著欄桿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桿,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毕铝醒哉撝信c“設有欄桿”含義最為接近的是()A.“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B.“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C.“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D.“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9.觀察下圖,由此可推出()①法國工業革命的艱辛②法國基礎設施推動改革的前進③公共工程的發展受到政策影響④經濟壓力的逐步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1760年前后,英國貴族地主階級中掀起“忠君愛國”的王政思潮。托利黨領袖博林布洛克在《愛國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對“篡權”的內閣與政黨,“黨派是一種政治罪惡”,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響下,喬治三世擴大君主權力。這反映出當時英國A.憲政道路曲折復雜 B.啟蒙運動尚未展開C.兩黨競爭十分激烈 D.資產階級實力弱小11.18世紀60年代,法國紗線開始取代以前必須從印度或小亞細亞進口的劣質紗線。棉制品需求也增長極快,不僅用于女士的服飾,也用在家庭的裝飾和簾帷等。與此同時,法國魯昂、亞眠、特魯瓦的工廠還增加了對本國殖民地的出口。這可用于說明()A.法國已具備工業革命的若干條件 B.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地結合C.工廠制度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D.工業革命促進法國全球擴張12.1871年4月11日,在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會議上,恩格斯提道:“向凡爾賽進軍,應當是在凡爾賽還軟弱的時候,可是這個有利的時機被錯過了,看來現在凡爾賽占了優勢并在逼迫巴黎人?!边@體現出恩格斯()A.及時指導巴黎公社進行革命 B.對巴黎公社革命的擔憂C.認為法國民眾支持巴黎公社 D.揭露法國共和制的虛偽13.有學者認為“西方中心論“一方面以資本主義文明的全球擴張為經驗基礎和動力源泉,另一方面又為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統治秩序和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作“合理化”論證。這說明()A.西方的殖民活動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B.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在全球迅速擴張C.列強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全球擴張D.“西方中心論”為殖民活動提供支撐14.右面為1905年的一幅關于美國的時政漫畫《羅斯福推論》(1904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提出:“在美洲,與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當出現長期的不當行為或者不能掌控的局面,造成文明社會關系的松動弱化,最終都會要求某個文明國家進行干預。”)。該漫畫反映出當時美國()A.獨霸美洲的企圖 B.積極干預拉美的獨立運動C.稱霸世界的野心 D.已徹底放棄孤立主義政策15.1913年,美國國會的《貨幣托拉斯調查報告書》顯示:1912年的摩根財團控制著53家大公司,資產總額達127億美元(同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為6.93億美元,CDP為374億美元)。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源是()A.世界市場形成擴大了貿易范圍B.科學發展推動技術的持續進步C.政治改革使資產階級獲得更多民主權利D.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二、材料題(共55分,其中16題16分,17題12分,18分12分,19題15分)16.中古多元世界】材料一采邑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是構成中世紀西歐封建制(或封建社會、封建主義)的基礎和核心,它們好像是封建制這塊硬幣的正反兩面,既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又有所區別、各有側重。以土地為紐帶的采邑分封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體現,而派生于采邑制的封君封臣制,決定了封君(封主)與封臣(附庸)之間的契約式主從關系。依據封君封臣制原則,封主有責任保護附庸,附庸有義務效忠封主,這種權利與義務的相互關系,密切了封建主階級內部的聯系。一般來說,封君與封臣之間主從關系的締結,為彰顯其嚴肅性與神圣性,須經過一種程式化的臣服禮,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雙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勢,還須把手放在《圣經》或圣像上起誓,以表示對封君的臣服和效忠。這樣,君臣主從關系就正式確立了?!幾越孛鳌吨惺兰o西歐封建制的演進與解體》材料二當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時,正值西歐處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時代”,古典文明這時已多不為人所知,只有教會還保留著一些亞里士多德的知識。而在八世紀后期到十世紀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人組織了一場翻譯并傳播了許多中世紀西歐幾乎無人通曉的希臘文著作的運動,史稱“百年翻譯運動”。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币虼?,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這些以阿拉伯文字保存下來的古希臘、古羅馬文籍,陸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比如英語、西班牙語等,特別是拉丁文,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養料,歐洲終于迎來了智慧之光,重新發現了燦爛的希臘文明。——摘編自湯瑤、杜慧萍《阿拉伯文明對西歐封建社會結構轉型的重要影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點及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對西歐社會的影響。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們對歷史進行分期,其目的就是使歷史著作能如實地反映這種客觀規律。我們對歷史進行分期,首先就是要指明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這種“質變”。西方學術界對于世界近代史開端的學術爭鳴觀點出處地理大發現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卡爾·骨勒蒂的《通史概要》文藝復興是西方社會從中世紀到近代的轉折點《新劍橋近代史》引起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興起的“商業革命”是形成近代歷史的主要因素
《世界近代史》(美國大學通用教科書)1600年(15、16世紀之交)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卡爾·貝爾的《近代史》——據高金玲《世界近代史開端問題的爭議在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價值》整理根據材料,自選一個維度,提出一個你對世界近代史開端的看法,并運用具體史實加以論證。(要求:認同材料某一觀點或另有觀點均可,看法明確具體,論證須有史實依據。)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明等級論”興起于19世紀前后的歐美學術界。這種學說以西方自稱的“文明標準”將世界各地的民族劃分成野蠻、蒙昧、半文明和文明四個等級。其中,“處于野蠻下的人們,幾乎完全靠狩獵、捕魚和土地上的自然物為生?!鄙愿咭坏燃壍氖恰疤幱诿擅料碌娜藗?,主要以放牧和經營一些粗放的農業為生?!痹俑咭坏燃壍氖翘幱凇鞍胛拿鳡顟B人們”,在這里“農業和制造業得到了高度的發展,但對外貿易極為有限”?!獥罟矘贰督涣骰ヨb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依據材料,指出西方宣揚“文明等級論”的目的,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這一觀點。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雖然很多移民留在由于工業急速發展而能夠提供工作崗位的東部城市里,但西部將近30%的移民并非出生于美國,在北部邊境地區,這個比例甚至更高。首先到來的主要是英國人、愛爾蘭人和德意志人……4100萬或者70%的歐洲移民遷往北美洲,美國獨立之后干脆發展成新的歐洲。——摘編自《世界經濟千年史》、《征服世界—一部歐洲擴張的全球史》(1)據圖中指出19世紀中期美、英兩國人口比較發生的變化。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美國方面闡釋變化的原因。材料二:英、法、美、德四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例曲線圖——據(英)B.R.米切爾《世界歷史統計》整理(2)從圖中找出代表英國、美國的曲線序號,并寫出判斷依據。
新泰中學2024級高一下學期期中測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1.在古巴比倫,國王是最高法官,但案件通常會交由地方法官審理。漢謨拉比就曾將案件交給拉爾薩地區的高官辛·伊狄納姆,并明確指示要根據當地慣例進行審判。但《漢謨拉比法典》也曾提及處理一些案件需要參照國王的敕令。這些做法()A.適應了集權政治的統治需要B.體現了司法審判不嚴謹C.是國王與地方勢力間的博弈D.意在強化君權神授觀念【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古代巴比倫王國時期。根據材料可知,在古巴比倫,國王作為最高法官卻通常將案件交由地方法官審理,如漢謨拉比將案件交給拉爾薩地區高官并要求依當地慣例審判,同時《漢謨拉比法典》提及部分案件需參照國王敕令,這種做法既確保了中央政府的權威又充分考慮了地方特色,從而有效維護了集權政治的穩定與高效,適應了集權政治的統治需要,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司法審判的靈活性與實用性,而非不嚴謹,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中央與地方在司法審判上的協作與配合,而非博弈,排除C項;“君權神授”反映的是君主統治的神圣不可侵犯,材料未涉及君主統治的權威,意在強化君權神授觀念的說法與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1876年,英國“科考”團在新疆發現了兩枚漢朝時期的漢佐二體錢。因為看著像是用鐵鑄造的,英國人當時就將其認定為鐵錢,實際上這種錢幣是銅錢。錢幣一面的馬的圖案形象源自大夏(今阿富汗一帶),圖案外有一圈佐盧文(起源于印度),另一面是漢字和以“銖”記重的漢朝衡制。這可以用來說明()A.英國“科考”缺乏科學精神B.漢朝與印度建立了直接交往C.古代地域文明存著交流D.絲綢之路擴大漢朝的影響力【答案】C【解析】【詳解】本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中國和世界)。根據材料“錢幣一面的馬的圖案形象源自大夏(今阿富汗一帶),圖案外有一圈佐盧文(起源于印度),另一面是漢字和以‘銖’記重的漢朝衡制”可知,漢佉二體錢是中外貨幣文化交流的結合體,反映出古代地域文明存在交流,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經濟之間的交流,單憑“看著像是用鐵鑄造的,英國人當時就將其認定為鐵錢,實際上這種錢幣是銅錢”的信息,不能說明英國“科考”發現就缺乏科學精神,排除A項;單憑貨幣只能說明當時中印經濟文化有交流,但不能說明漢朝與印度建立了直接聯系,排除B項;材料漢佐二體錢融合多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文明,并非突出“絲綢之路擴大漢朝的影響力”,其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3.中世紀晚期,瘟疫橫行。然而在西歐很多莊園中,以前只能食用粗糙黑麥面包的農奴開始大量食用較為精細美味的小麥面包,并且這類面包逐漸成為農奴們的主食。此外鮮肉也開始頻繁出現于他們的餐桌。對此現象的合理解釋是()A.歐洲農奴制改革使農奴獲得經濟自由B.工商業發展推動農產品商品化的進程C.畜牧業的發展增加了肉類的供應總量D.勞動力銳減迫使莊園主改善農奴待遇【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歐洲)。從材料“然而在西歐很多莊園中,以前只能食用粗糙黑麥面包的農奴開始大量食用較為精細美味的小麥面包,并且這類面包逐漸成為農奴們的主食?!苯Y合所學知識可以看到,中世紀晚期,瘟疫橫行,這使得歐洲勞動力銳減,莊園主為招徠勞動力維護莊園生產,不得不改善農奴待遇,D項正確;歐洲農奴制改革使農奴被禁錮在莊園之中,沒有使農奴獲得經濟自由,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莊園主改善農奴待遇的情況,但是沒有體現農產品流入市場的過程,無法得出“推動農產品商品化的進程”,排除B項;在中世紀晚期,瘟疫橫行,歐洲的畜牧業遭遇打擊,肉類的供應總量下降,排除C項。故選D項。4.中世紀,阿拉伯帝國發起了“百年翻譯運動”,將古希臘、羅馬、波斯、印度等國的學術典籍譯為阿拉伯語,取得眾多文化成就,也讓許多幾乎失傳的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保存,并重新流入歐洲,不僅促進了知識的傳播,還推動了歐洲擺脫中世紀的神學黑暗統治,邁進近代文明。從社會轉型的角度看,阿拉伯人()A.發揮溝通東西方文化橋梁作用B.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拉阿伯文化C.保存和傳播歐亞各國的古典文明D.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答案】D【解析】【詳解】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中世紀(阿拉伯、歐洲)。據材料“……也讓許多幾乎失傳的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保存,并重新流入歐洲,不僅促進了知識的傳播,還推動了歐洲擺脫中世紀的神學黑暗統治,邁進近代文明”可知,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希臘、羅馬”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播,是因為阿拉伯人的貢獻,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的橋梁作用”,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強調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譯運動”對歐洲“社會轉型”的作用,B項說法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項;“保存和傳播歐亞各國的古典文明”是材料的現象,但題目是強調它對歐洲“社會轉型”的作用,C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項。故選D項。5.1324年,馬里國王穆薩取得了廷巴克圖的統治權,又通過“黃金朝圣”使這座隱藏在撒哈拉深處的城市舉世聞名,成為了當地最重要的學術和藝術中心;他修建的??评状髮W是穆斯林世界最著名的學府之一,學子可以免費獲得教育。據此可知,廷巴克圖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是()A.馬里地理位置優越 B.撒哈拉商路暢通無阻C.西非文化資源豐富 D.統治者舉措推行得當【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4世紀的非洲。根據材料概括可知,題干中提到廷巴克圖的文化繁榮與穆薩國王的“黃金朝圣”和建設??评状髮W等舉措直接相關,這些措施顯然促進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學術發展。因此,廷巴克圖文化的繁榮主要得益于統治者的有效舉措,D項正確;材料未強調馬里地理位置對國家發展的作用,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撒哈拉商路的發展狀況,無法得出相關結論,排除B項;材料設問的是廷巴克圖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西非文化資源豐富是繁榮的表現,排除C項。故選D項。6.15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控制了地中海東部地區、紅海和印度洋沿岸的城市。在中亞的擴張也使其逐漸控制了黑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這些城市與奧斯曼帝國的其他城市逐漸連成一線。這()A.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B.助推了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C.成為新航路開辟的內在動因 D.打斷了歐洲社會的發展進程【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推斷題,時空是15世紀的世界。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地中海東部、紅海、印度洋沿岸的城市及黑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對傳統的東西方貿易通道形成了壟斷,歐洲商人為了得到東方的香料等奢侈品,不得不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從而助推了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地區轉移到大西洋沿岸,B項正確;奧斯曼帝國控制這些地區主要影響的是貿易路線和貿易中心,與加速歐洲封建制度瓦解關系不大,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的內在動因主要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人民對財富的追求、對黃金的渴望等,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只是外部因素,并非內在動因,排除C項;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并沒有打斷歐洲社會的發展進程,反而在客觀上促進了歐洲的社會變革和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7.1609年西班牙政府出臺法令,禁止美洲殖民地與中國、菲律賓的直接貿易,限定由中國商人自行運送商品至菲律賓,并由菲律賓當局組成議事會評估商品售價并購買商品,然后由當地的西班牙商人轉售他地。這一法令()A.規范了中菲之間的經貿往來 B.阻斷了中國商品進入美洲的通道C.有利于西班牙的太平洋貿易 D.扭轉了西班牙對華貿易逆差局面【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09年(西班牙)。1609年西班牙政府的法令旨在控制和壟斷太平洋貿易,特別是通過馬尼拉的貿易路線。通過限制美洲殖民地與中國、菲律賓的直接貿易,西班牙政府確保了貿易的中介權在菲律賓的西班牙商人手中,這有利于西班牙在太平洋地區的貿易利益,C項正確;法令的重點在于控制貿易而非規范中菲之間的經貿往來,排除A項;法令并沒有直接阻斷中國商品進入美洲,而是通過西班牙商人進行轉售,排除B項;法令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貿易流程,而非直接解決貿易逆差問題,排除D項。故選C項。8.有學者在分析啟蒙思想時做出了一個比喻:“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桿,那么人就敢靠著欄桿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桿,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毕铝醒哉撝信c“設有欄桿”含義最為接近的是()A.“人民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B.“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C.“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D.“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答案】B【解析】【詳解】據材料“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桿,那么人就敢靠著欄桿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桿,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可知,材料中的“設有欄桿”目的是讓對人“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這說明“設有欄桿”對人們產生了一定的限制,有了這種限制,反而讓人的活動空間更廣闊,也就是更加自由和安全,所以自由不是毫無限制的,而是應當受到一定的限制,B項正確;“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體現的是人民主權思想,排除A項;C項是人人平等思想,,與材料“自由是受限制的”不符,排除C項;D項強調人的價值“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排除D項。故選B項。9.觀察下圖,由此可推出()①法國工業革命的艱辛②法國基礎設施推動改革的前進③公共工程的發展受到政策影響④經濟壓力的逐步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1815至1938年的法國。根據材料“圖1:1820年-1938年間法國生產與國內投資指數”可知,國民產量與工業產品不斷上升,但是上升的發展趨勢比較曲折,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在工業革命后,法國的工業產品不斷上升,但是發展趨勢較為曲折,由此可知法國工業革命的艱辛,①正確;根據“圖2:1815年-1913年間法國基礎設施與建筑業年度支出”可知,法國公共工程支出從1840年到1848年呈現下降趨勢,此時法國的公共工程受到歐洲大革命的影響而下降,說明公共工程的發展受到政策影響,③正確;根據材料“圖1:1820年-1938年間法國生產與國內投資指數”可知,國民產量與國內實質資本投資的上升趨勢在1910年后放緩,說明法國的經濟壓力的逐步增加,④正確;根據“圖2:1815年-1913年間法國基礎設施與建筑業年度支出”可知,法國的公共工程支出與交通投資呈現上升趨勢,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基礎設施不斷發展,沒有體現法國基礎設施與改革的聯系,②錯誤。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10.1760年前后,英國貴族地主階級中掀起“忠君愛國”的王政思潮。托利黨領袖博林布洛克在《愛國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對“篡權”的內閣與政黨,“黨派是一種政治罪惡”,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響下,喬治三世擴大君主權力。這反映出當時英國A.憲政道路曲折復雜 B.啟蒙運動尚未展開C.兩黨競爭十分激烈 D.資產階級實力弱小【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1760年前后,英國貴族地主階級中掀起‘忠君愛國’王政思潮。......在此思潮影響下,喬治三世擴大君主權力。”可知,英國貴族地主階級中掀起“忠君愛國”的王政思潮,打擊反對內閣與政黨,主張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英國國王在此影響下,開始擴大君主權力,說明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發展的曲折性和復雜性,A項正確;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排除B項;英國貴族地主階級中掀起“忠君愛國”的王政思潮,而非兩黨競爭,排除C項;通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已經掌握國家政權,其實力并不弱小,排除D項。故選A項。11.18世紀60年代,法國紗線開始取代以前必須從印度或小亞細亞進口的劣質紗線。棉制品需求也增長極快,不僅用于女士的服飾,也用在家庭的裝飾和簾帷等。與此同時,法國魯昂、亞眠、特魯瓦的工廠還增加了對本國殖民地的出口。這可用于說明()A.法國已具備工業革命的若干條件 B.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地結合C.工廠制度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D.工業革命促進法國全球擴張【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世紀60年代(法國)。根據材料“法國紗線開始取代以前必須從印度或小亞細亞進口的劣質紗線?!薄芭c此同時,法國魯昂、亞眠、特魯瓦的工廠還增加了對本國殖民地的出口?!笨芍}干中提到的紗線生產的本土化和對國內及海外市場的擴展,反映了法國在18世紀60年代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業基礎,這表明法國已經具備了工業革命的一些前提條件,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生產的影響,不能得出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地結合,排除B項;工廠制度的建立是在工業革命時期,材料未涉及工廠制度的論述,不能得出工廠制度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法國工業革命的影響,涉及的是法國工業革命的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12.1871年4月11日,在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會議上,恩格斯提道:“向凡爾賽進軍,應當是在凡爾賽還軟弱的時候,可是這個有利的時機被錯過了,看來現在凡爾賽占了優勢并在逼迫巴黎人。”這體現出恩格斯()A.及時指導巴黎公社進行革命 B.對巴黎公社革命的擔憂C.認為法國民眾支持巴黎公社 D.揭露法國共和制的虛偽【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1年(世界)。根據材料可知,材料指出恩格斯看到“向凡爾賽進軍,應當是在凡爾賽還軟弱的時候,可是這個有利的時機被錯過了,看來現在凡爾賽占了優勢并在逼迫巴黎人”,可見他認為巴黎公社沒有乘勝向凡爾賽進軍,導致凡爾賽敵對勢力得到喘息,從而威脅巴黎公社,體現出他對巴黎公社的擔憂,B項正確;材料并未顯示恩格斯指導巴黎公社,而且也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材料中恩格斯未提到法國民眾對巴黎公社的態度,C項結論無法得出,而且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恩格斯認為巴黎公社沒有乘勝向凡爾賽進軍,這會威脅到巴黎公社,材料并未揭露法國共和制的虛偽,排除D項。故選B項。13.有學者認為“西方中心論“一方面以資本主義文明的全球擴張為經驗基礎和動力源泉,另一方面又為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統治秩序和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作“合理化”論證。這說明()A.西方的殖民活動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B.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在全球迅速擴張C.列強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全球擴張D.“西方中心論”為殖民活動提供支撐【答案】D【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以來西方。概括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是:材料表明“西方中心論”是依托殖民擴張而形成的理論,同時也為殖民活動提供了“合理化論證,D項正確。雖然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活動從客觀上帶動了殖民地的近代化,但這種殖民活動也對被殖民地產生了極大的破壞作用,不能說其殖民活動是“合理的”,排除A項;材料只提及為資本主義擴張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作合理化論證,沒有體現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在全球的迅速擴張,排除B項;材料并沒有表明列強在憑借其軍事實力在全球擴張,排除C項。故選D項。14.右面為1905年的一幅關于美國的時政漫畫《羅斯福推論》(1904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提出:“在美洲,與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當出現長期的不當行為或者不能掌控的局面,造成文明社會關系的松動弱化,最終都會要求某個文明國家進行干預?!保T撀嫹从吵霎敃r美國()A.獨霸美洲的企圖 B.積極干預拉美的獨立運動C.稱霸世界的野心 D.已徹底放棄孤立主義政策【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05年的美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漫畫中的人物為羅斯福,其刻著“門羅宣言”的雙手按在拉丁美洲的土地上,反映出其以“門羅主義”為口號,試圖徹底掌控拉美,A項正確;材料與拉美獨立運動無關,且拉美獨立運動是在1790~1826年,排除B項;材料僅限于拉美,排除C項;已徹底放棄孤立主義政策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A項。15.1913年,美國國會的《貨幣托拉斯調查報告書》顯示:1912年的摩根財團控制著53家大公司,資產總額達127億美元(同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為6.93億美元,CDP為374億美元)。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源是()A.世界市場形成擴大了貿易范圍B.科學發展推動技術的持續進步C.政治改革使資產階級獲得更多民主權利D.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可知,這是原因類題目,時空是1912年的美國。根據材料“1912年的摩根財團控制著53家大公司,資產總額達127億美元(同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為6.93億美元,CDP為374億美元)”及所學可知,20世紀初期美國的壟斷組織迅速發展,其根源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D項正確;“世界市場形成擴大了貿易范圍”屬于影響壟斷組織形成的因素之一,并非根源,排除A項;“科學發展推動技術的持續進步”屬于推動壟斷組織形成的因素之一,并非根源,排除B項;“政治改革使資產階級獲得更多民主權利”屬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對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二、材料題(共55分,其中16題16分,17題12分,18分12分,19題15分)16.【中古多元世界】材料一采邑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是構成中世紀西歐封建制(或封建社會、封建主義)的基礎和核心,它們好像是封建制這塊硬幣的正反兩面,既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又有所區別、各有側重。以土地為紐帶的采邑分封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體現,而派生于采邑制的封君封臣制,決定了封君(封主)與封臣(附庸)之間的契約式主從關系。依據封君封臣制原則,封主有責任保護附庸,附庸有義務效忠封主,這種權利與義務的相互關系,密切了封建主階級內部的聯系。一般來說,封君與封臣之間主從關系的締結,為彰顯其嚴肅性與神圣性,須經過一種程式化的臣服禮,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雙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勢,還須把手放在《圣經》或圣像上起誓,以表示對封君的臣服和效忠。這樣,君臣主從關系就正式確立了?!幾越孛鳌吨惺兰o西歐封建制的演進與解體》材料二當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時,正值西歐處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時代”,古典文明這時已多不為人所知,只有教會還保留著一些亞里士多德的知識。而在八世紀后期到十世紀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人組織了一場翻譯并傳播了許多中世紀西歐幾乎無人通曉的希臘文著作的運動,史稱“百年翻譯運動”。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這些以阿拉伯文字保存下來的古希臘、古羅馬文籍,陸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比如英語、西班牙語等,特別是拉丁文,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養料,歐洲終于迎來了智慧之光,重新發現了燦爛的希臘文明?!幾詼帯⒍呕燮肌栋⒗拿鲗ξ鳉W封建社會結構轉型的重要影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點及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對西歐社會的影響?!敬鸢浮浚?)特點:①與采邑分封制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或以土地為紐帶);②注重契約儀式與精神;③權利與義務的雙向性;④層層分封;⑤不可越級統領。影響:①一定時期內鞏固了統治,有利于經濟的恢復與發展;②封建領主在自身領地內具有相對獨立性,造成地方的分裂割據。(2)影響:①保存和傳播了歐洲古典文化,推動了西歐文化的發展;②為西歐的文藝復興運動奠定了基礎;③推動了西歐社會的轉型與發展;④推動了西歐文明的延續與發展?!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與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一“以土地為紐帶的采邑分封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體現,而派生于采邑制的封君封臣制”可知,與采邑分封制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根據材料一“一般來說,封君與封臣之間主從關系的締結,為彰顯其嚴肅性與神圣性,須經過一種程式化的臣服禮”可知,注重契約儀式與精神;根據材料一“它們好像是封建制這塊硬幣的正反兩面,既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又有所區別、各有側重”可知,權利與義務的雙向性;根據材料一“依據封君封臣制原則,封主有責任保護附庸,附庸有義務效忠封主,這種權利與義務的相互關系,密切了封建主階級內部的聯系”可知,層層分封并且不可越級統領。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一“以土地為紐帶的采邑分封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體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定時期內鞏固了統治,有利于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根據材料一“依據封君封臣制原則,封主有責任保護附庸,附庸有義務效忠封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封建領主在自身領地內具有相對獨立性,造成地方的分裂割據?!拘?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二“而在八世紀后期到十世紀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人組織了一場翻譯并傳播了許多中世紀西歐幾乎無人通曉的希臘文著作的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保存和傳播了歐洲古典文化,推動了西歐文化的發展;根據材料二“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西歐的文藝復興運動奠定了基礎;根據材料二“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養料,歐洲終于迎來了智慧之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西歐社會的轉型與發展;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西歐文明的延續與發展。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們對歷史進行分期,其目的就是使歷史著作能如實地反映這種客觀規律。我們對歷史進行分期,首先就是要指明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這種“質變”。西方學術界對于世界近代史開端的學術爭鳴觀點出處地理大發現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卡爾·骨勒蒂的《通史概要》文藝復興是西方社會從中世紀到近代的轉折點《新劍橋近代史》引起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興起的“商業革命”是形成近代歷史的主要因素
《世界近代史》(美國大學通用教科書)1600年(15、16世紀之交)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卡爾·貝爾的《近代史》——據高金玲《世界近代史開端問題的爭議在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價值》整理根據材料,自選一個維度,提出一個你對世界近代史開端的看法,并運用具體史實加以論證。(要求:認同材料某一觀點或另有觀點均可,看法明確具體,論證須有史實依據。)【答案】示例一看法:文藝復興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論證:14世紀時,歐洲商品經濟得到發展,意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佛羅倫薩等城市的富商和資產階級資助下,文藝巨匠們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創立了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部分意大利學者認為自己處于一個新時代的開端。文藝復興宣揚和傳播了人文主義精神,為宗教改革提供了思想先導和理論準備;人文主義者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助推了新航路的開辟和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文藝復興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打擊了天主教會思想權威,從意識形態角度加速了封建社會的解體??傊?,文藝復興是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新航路開辟等一系列事件的先導,為歐洲全面的社會轉型奠定了思想根基,也成為人類歷史走出中古時代的先聲,應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示例二看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論證:16—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他們以議會為基地,向專制王權發起挑戰。自1640年革命爆發,英國革命勢力和封建勢力經歷了反復斗爭,1688年發生的“光榮革命,鞏固了革命成果?!肮鈽s革命,后,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步形成。英國革命為其他國家推翻封建勢力的革命提供了榜樣和借鑒,革命后形成的代議制政體、政黨制度等為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所效仿。革命使英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其相對于法國等封建國家的優勢愈發明顯,英國逐漸成為“日不落帝國,。革命也為工業革命的發生掃除了制度上的障礙,使英國成為第一個邁進工業社會的國家。綜上所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勢力和沒落封建統治力量的較量,資產階級最終獲得了勝利。英國革命后,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不可抗拒的時代洪流。(示例,僅供參考,不作為評分的唯一標準)【解析】【詳解】本題是論述題之結論探究題,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我們對歷史進行分期,其目的就是使歷史著作能如實地反映這種客觀規律”、“文藝復興是西方社會從中世紀到近代的轉折點”并結合所學,我們可以認為文藝復興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結合文藝復興的內容和帶來的影響進行闡述即可,如14世紀時,歐洲商品經濟得到發展,意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佛羅倫薩等城市的富商和資產階級資助下,文藝巨匠們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創立了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部分意大利學者認為自己處于一個新時代的開端。文藝復興宣揚和傳播了人文主義精神,為宗教改革提供了思想先導和理論準備;人文主義者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助推了新航路的開辟和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文藝復興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打擊了天主教會思想權威,從意識形態角度加速了封建社會的解體。最后得出結論,文藝復興是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新航路開辟等一系列事件的先導,為歐洲全面的社會轉型奠定了思想根基,也成為人類歷史走出中古時代的先聲,應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也可以認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結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過程和影響進行闡述,如16—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他們以議會為基地,向專制王權發起挑戰。自1640年革命爆發,英國革命勢力和封建勢力經歷了反復斗爭,1688年發生的“光榮革命,鞏固了革命成果?!肮鈽s革命,后,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步形成。英國革命為其他國家推翻封建勢力的革命提供了榜樣和借鑒,革命后形成的代議制政體、政黨制度等為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所效仿。革命使英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其相對于法國等封建國家的優勢愈發明顯,英國逐漸成為“日不落帝國”。革命也為工業革
命的發生掃除了制度上的障礙,使英國成為第一個邁進工業社會的國家。最后得出結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勢力和沒落的封建統治力量的較量,資產階級最終獲得了勝利。英國革命后,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不可抗拒的時代洪流。從其他角度總結論點進行闡述,言之有理亦可。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明等級論”興起于19世紀前后的歐美學術界。這種學說以西方自稱的“文明標準”將世界各地的民族劃分成野蠻、蒙昧、半文明和文明四個等級。其中,“處于野蠻下的人們,幾乎完全靠狩獵、捕魚和土地上的自然物為生。”稍高一等級的是“處于蒙昧下的人們,主要以放牧和經營一些粗放的農業為生。”再高一等級的是處于“半文明狀態人們”,在這里“農業和制造業得到了高度的發展,但對外貿易極為有限”?!獥罟矘贰督涣骰ヨb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依據材料,指出西方宣揚“文明等級論”的目的,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這一觀點?!敬鸢浮磕康模簽槲鞣搅袕妼ν馇致浴U張尋找理由與借口;構建一套適用于西方殖民統治的學術與知識體系。(任意一點即可)評析:該觀點不正確。世界文明多元多樣,各具區域特色,不存在優劣之分。古代中國在發達的農耕文明基礎上,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中國的絲綢、瓷器等手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隔斷協議或合同
- 會議會展協議合同
- 員工身體有病協議合同
- 合同附帶消防協議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考試模擬卷(英語繪本閱讀)-科普發現篇
- 情侶合伙合同協議
- 協議合同的丙方
- 八年級歷史下冊 2《抗美援朝》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合同解除協議書范本
- 定金合同代簽委托協議
- 二年級上冊《勞動教育》教材分析
- n3護士崗位競聘范文
- 中國普通食物營養成分表(修正版)
- (新版)高級考評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貨款欠款條范本
- DG-TJ 08-2242-2023 民用建筑外窗應用技術標準
- 大學介紹清華大學宣傳
- 薇旖美三型膠原蛋白培訓課件
- 第五章-機構的組合與創新設計
- 中心靜脈壓的監測(CVP)
- 車站(助理)調度員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