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學批注-詩歌意象題(含答案)_第1頁
中考語文文學批注-詩歌意象題(含答案)_第2頁
中考語文文學批注-詩歌意象題(含答案)_第3頁
中考語文文學批注-詩歌意象題(含答案)_第4頁
中考語文文學批注-詩歌意象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文學批注

詩歌意象題(基礎)

讀不懂課外古詩詞一點不丟人

不光你可能讀不懂

你的語文老師也不一定讀得懂

唐詩宋詞一共幾萬首

誰也沒法保證能讀懂每一篇

但是這一點都不耽誤全對

因為會教你如何破解古詩詞中的“暗語”

【互動】快速說出下列古詩詞中作者的情感。

1.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李清照《聲聲慢》

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相思》

3.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談方法:意象

意象,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客觀物體。詩人常常借助于客觀物象來

渲染氣氛,烘托情感。

積累了相關的意象,大家讀詩就會跟開掛一樣,因為你能看得懂古人的“暗語

談方法:“懷鄉思親詩”常見意象

月亮(金鏡、玉鏡、玉盤、銀盤、金輪、玉輪、廣寒、嫦娥、桂月、玄兔)、鴻

雁、魚(傳尺素)、孤燈、夕陽、日暮、落葉、客居、佳節……

比如: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o(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景頁(黃鶴樓)》

3.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情感解讀:

【例題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題目。(2021?南京七上?末)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找來如聽時,孤客最先聞。

L本詩前兩句通過寫、等意象,渲染了的氛

圍。(3分)

2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參考答案:

寫出了孤客羈旅漂泊、思家念歸的凄涼、孤寂的心情。

談方法:“惜別送別詩”常見意象

酒、歌聲(勞歌、離歌、驪歌)、柳(柳條、柳枝、柳色、柳絮、楊花)、陸

路(長亭、短亭、古道、芳草)、水路(渡口、南浦、濯橋、蘭舟、孤帆)……

比如:

1.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2.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

情感解讀:

【互動】下列哪一首詩不是送別詩?

A.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B.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不解,借問行人歸不歸。

C.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例題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題目。

懷上與友人別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L"風笛"和"離亭”這兩個意象對表達作者情感有何作用?(3分)

參考答案

“風笛”與“離亭”具有特殊的意蘊(或“是象征別離的意象”),能烘托

詩人別離的愁情。

談方法:“邊塞征戰詩”常見意象

邊塞風光/地名:玉門關、樓蘭、長城、孤城、大漠、長河、北風、朔風、沙場、烽

火、飛雪、關山、瀚海....

戰爭用品:金甲、戰鼓、號角、長矛、旗……

少數民族樂器:羌笛、蘆管、琵琶、胡琴……

比如: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黃

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借問

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塞上聽吹笛》)

情感解讀:

猜一猜,以下三首詩的情感有何不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旃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從軍行(其四)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

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觸,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談方法:“山水田園詩”常見意象

有關于山水草木、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農家生活的各種要素,梅子、杏子、麥

花、菜花、村莊、青山、清泉、斜陽、炊煙、草屋、白云、綠樹……

情感解讀:

【例題4】閱讀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完成下列小題。

夏日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峽蝶飛。

A全詩描寫了怎樣的意象與意境?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全詩通過梅子、杏子、麥花、菜花、籬落、蜻蜓、蝴蝶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恬

淡祥和的夏日田園圖,營造了閑適清幽的意境,抒發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談方法:“詠史懷古詩“常見意象

歷史人物、歷史地名(赤壁、金陵、淮水、六朝、烏衣巷、烏江)、歷史相

關事物(吳鉤、后庭花)

情感解讀1:

傷時弊:在對前朝的敘寫中折射當下,借古傷今,抒發對國事的隱憂——借古

諷今,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批判;

【例題5】閱讀《泊秦淮》,完成后面小題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①。

注釋:①后庭花: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后主)溺

于聲色,作此曲與后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

1.有人說,“夜泊秦幽酒家”一句看似平平,卻很值得玩味。說說你對這種看

法的理解。

2.詩人通過"猶唱”一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情感解讀2:

述己志:對先賢高風亮節的贊頌以先賢自比自況,表現詩人自己的情操或志

向;

悲身世:引古以自傷,寓身世之感。或贊嘆圣君唯才是用,或悲嘆先賢懷才

不遇一一才不遇,報國無門之憤慨。

【例6]閱讀《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完成下列小題。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

少萬兜黎,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這是一首懷古詩。作者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歌頌,諷刺南宋統治者在金兵的

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無能。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這兩句詩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可謂

“驚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年少萬兜鰲,坐斷東南戰未休。”是說三國時代的孫權年紀輕輕就統帥千

軍萬馬,雄踞東南一隅,英武了得。

?“生子當如孫仲謀”本是曹操的語言,現在由辛棄疾口中說出,代表了人民

要求發憤圖強的呼聲。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哪些情感?(4分)

情感解讀3(補充):

嘆興亡:用自然的永恒常新和人事的短暫枯榮相對照,抒發盛衰無常的感慨

―對朝代興亡,物是人非的感慨;

【互動】下列詩句分別屬于什么題材的詩歌?

A.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B.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D.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批注鞏固:完成下面批注任務。(純意象的題太難找了,找了點盡量跟意象有關的

真題,會有很多題型沒見過,后幾節課講。沒學過的當預習,學過的當復習了)

1.(2021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首古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秋

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同樣是秋景,馬致遠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游子

①的圖景,表達了詩人②—之情;劉禹錫眼中皆是秋天的明麗景色,

抒發的是③的情感。

⑵請從畫線詩句中任選一句,發揮想象,描述這句詩在你腦海中呈現的畫面。

2.閱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詩人在“楊花落盡子規啼”一句中寫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2)《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與本詩的“我寄愁心

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都寫出了詩人李白與朋友間的深情厚誼。請你分別結合

詩句內容,簡要說明作者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3.閱讀《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⑴閱讀劃線一聯,發揮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兩句詩在你腦海中呈現的

畫面。

⑵下列說法中,對本詩情感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寫“客路”“行舟”,暗含詩人身雖在江南,而神馳故里,故匆匆趕

路,急于歸家之情。

B.頷聯寫景的觀察立足點在船上,詩人視野開闊、心潮澎湃,表達了他對人

生旅途充滿期待、樂觀昂揚的情感。

C.明代著名詩論家胡應麟在《詩藪?內編》里說,頸聯“形容景物,絕妙千

古”,以“日生殘夜”“春入舊年”寫出了時序交替、匆匆不可待之感。

D.尾聯用“雁足傳書”的故事緊承前三聯,使全詩籠罩一層淡淡的思鄉愁緒

O

⑶下列詩句中,與本詩抒發的情感不太一致的是()

A.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B.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C.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D.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4閱讀古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

少萬兜鰲,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對上面兩首作品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兩首作品都是登高懷古之作。《登幽州臺歌》沒有對幽州臺的描寫,都是

登臺之后的感慨;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則由所見之景引發無限感

慨。

B.《登幽州臺歌》起筆一句,詩人俯仰古今,感慨人生。《南鄉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懷》起筆一問,意在神州已非大宋所有,作者已是萬念俱灰。

C.《楚辭》有云:“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

吾不聞。”《登幽州臺歌》化用此句,而意境更為蒼茫遒勁,悲愴之感油然而生。

D.《三國志》記載曹操與孫權對壘時慨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好??登京口北

固亭有懷》借此表達了奮發圖強、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

⑵古詩詞中,“悠悠”常用來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往往蘊含著作者的

思想感情。請談談這兩首詩詞中的“悠悠”分別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5.閱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撒丁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

盧飛快,弓如霹靂弦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⑴這是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期間寄好友陳同甫的一首詞。詞中作者通過對早年抗

金部隊豪壯陣容和的追憶,表達了理想。

⑵用自己的話描寫“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這一場面

⑶李白《行路難》(其一)中“忽復乘舟夢日邊”,與本詞“夢回吹角連營”都寫

到了夢。簡要說明兩位作者借“夢”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詩歌意象題(基礎)

批注鞏固

1.【答案】

(1)①漂泊他鄉,羈旅天涯②孤寂/愁苦/思鄉③奮發進取/樂觀豁達/積

極向上/豪邁

⑵示例①:在蕭瑟的秋風中,在蒼涼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詩人騎著一匹衰弱消

瘦的老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

示例②:秋高氣爽,晴空萬里,水天相接。一只白鶴凌空而起,像箭一樣直沖云霄

,矯健凌厲。

【解析】

(1)考查賞析詩歌感情。兩首詩同樣寫秋景,馬致遠選取“枯藤、老樹、昏鴉、小

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九種景物,運用以樂景寫哀情的寫法,表現了

自己羈旅在外的游子之思,漂泊他鄉,如無根浮萍,羈旅天涯。表現了詩人獨自在

外的孤寂與愁苦,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劉禹錫則一反悲傷的基調,認為秋天比春天

還要明麗美好,作者作詩的豪情隨白鶴一飛沖天,表達了作者奮發進取,樂觀向上

的人生志趣。

(2)考查描繪詩中畫面。開放類試題,尊重詩句原意,描寫生動形象即可。如:古

道西風瘦馬:秋風蕭瑟,古道蜿蜒,一匹消瘦的老馬,伴著一位孤獨的旅人,走向

遠方。晴空一鶴排云上:天空晴朗,萬里無云,一派秋色正好。一只潔白的鶴乘風

而起,如箭一般沖向云霄。

2.(1)寫了楊花和子規兩種景物,渲染出凄涼悲惋的氛圍。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詩人大膽想象,將明月人格化

,把明月看成使者,讓其傳因青思,從而表達了自2M友人的同鼾聯懷。州施覃水深^又

不及汪倫送我!'青”一句,詩人運用劇的手法寫出桃雷覃水之深,并用“不及”一詞,寫出

汪倫對“我”的情誼比桃花潭水更深,將朋友間的深情厚誼具體化、形象化。

【解析】

(1)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首句“楊花落盡子規啼”寫景兼點明時令。擇取

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景物,“楊花”“子規”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楊花”即

柳絮,給人一種飄零之感。“子規”即杜鵑鳥,其啼聲哀婉凄切,給人一種悲痛之

感。作者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聲凄慘的子規,渲染了悲涼感傷的氛圍,含有飄

零之感、離別之恨。

(2)考查比較閱讀。“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運用擬人的手法

,作者要把自己對友人的牽掛之情寄托給月亮,讓月亮捎給遠行的友人。將月亮人

格化,充當了傳情達意的使者。詩人借月抒懷,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之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千尺深的潭水,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義

。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不及”一詞表明了汪倫對詩人友情的深重。以有形的潭

水對比無形的情義,使作者感情表達地更加具體形象。

3.【答案】

(1)示例: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水上的風吹拂著,一

葉白帆高高懸掛。

(2)A

(3)D

【解析】

(1)本題考查詩句翻譯。描繪詩句的畫面時,要抓住關鍵的景物,結合詩句的主

題和氛圍進行合理的想象,細致的描繪展現畫面。示范: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

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寬廣,再加上江水

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

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

(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

舟綠水之間。首聯寫“客路”“行舟”,暗含詩人身雖在江南,而神馳故里,但是

并沒有寫要“歸家”的內容,尾聯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可以猜想,想要寄

家書,可知應該不是要歸家。故A錯誤,選A。

(3)本題考查詩歌主題。結合“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可知,本詩表達了作

者的思鄉之情。結合“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可知,通過寫藝人顛沛

流離,表達了對國事凋零的感慨,并非是表達思鄉之情。故D不一樣,選D。

4.【答案】(1)B(2)《登幽州臺歌》中“悠悠”表達了孤獨悲苦(懷

才不遇)的心緒。《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的“悠悠”表達了對千古興亡

(時間流逝)的感慨。

【解析】

[(1)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通過對古代

英雄人物的歌頌,表達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金戈鐵馬,收復舊山河,為國效力的

壯烈情懷,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蘊含著

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而B項中“起筆一問,意在神州已

非大宋所有,作者已是萬念俱灰”表述與此不符,“萬念俱灰”的說法錯誤。故選

Bo

[(2)題詳解】本題考查作者情感。

《登幽州臺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意為: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

悠無限,自己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前一句登樓眺望,用''悠悠”寫空間的遼

闊無限,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因懷才不遇而孤獨悲苦的心緒。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悠悠"形容漫長、久遠。這一疊詞的運用,暗

示了時間之慢,從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敗已成

陳跡,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悠悠”也表現了詞人心中對時間流逝的

無盡愁思,對千古興亡的無限感慨。

5.【答案】(1)①.沙場生涯②.殺敵報國、收復失地

(2)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大家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斗樂

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齊的隊伍。將軍神采奕奕,意氣昂揚,“沙場秋點兵”

o正當“秋高馬壯”的時候,“點兵”出征,預示了戰無不勝的光明前景。

(3)示例:李白借典故中的夢,表達自己期望得到明主賞識、施展抱負的愿望;

辛棄疾借夢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抑郁憤慨之情。

【解析】

[(1)題詳解】本題考查信息梳理與概括提煉能力。

從“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可知,詩人首先回憶的是對

早年檢閱抗金部隊豪壯陣容。從“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可知,詩人接著

回憶的是早年抗金時的沙場生涯。

再從“了卻君王天下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