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蘇軾李清照諸葛亮作文素材與方法_第1頁
李白蘇軾李清照諸葛亮作文素材與方法_第2頁
李白蘇軾李清照諸葛亮作文素材與方法_第3頁
李白蘇軾李清照諸葛亮作文素材與方法_第4頁
李白蘇軾李清照諸葛亮作文素材與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作文以歷史人物為素材小技巧技一:宿構+合情合理的改裝此術適合胸無點墨之學子,只要改裝形似,即可躋身優秀作文行列,可謂兵貴神速之法。先于心中默記一篇美文,其行文結構要放之四海而皆準,看好作文要求,緊扣題目、話題、材料,用舊瓶裝新酒。此術可經過反復訓練,最終定能修成正果。技二:熟背幾則萬能材料,以一當十。此術簡便易行,往往幾周訓練即見效果。所背之材料,必須文質兼美,有大家風度,讓閱卷者眼前一亮甚至為之心動,即可達到目的。如下面這則材料:青山綠水,衣袂翩翩,是那詩酒為伴的李太白嗎?“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杯酒之間,便留下滿紙華章。在朝為官,卻不諳官場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猶令高力士磨墨脫靴。不羈的詩仙,怎能忍受朝堂上的傾軋與黑暗?倒騎青牛,寄情山水,清風為伴,明月為友,找到自己的位置,詩仙才成為真正的詩仙。若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可改裝如下:古之騷人墨客,無不面對著心靈的選擇,從而成就曠世美名。青山綠水,衣袂翩翩,是那詩酒為伴的李太白嗎?“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杯酒之間,便留下滿紙華章。在朝為官,卻不諳官場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猶令高力士磨墨脫靴。不羈的詩仙,怎能忍受朝堂上的傾軋與黑暗?倒騎青牛,寄情山水,清風為伴,明月為友,經歷心靈的抉擇,找到自己的位置,詩仙才成為真正的詩仙。從對比中可發現,開頭結尾略有變動,死扣話題即可。閱卷者即使博學,也不可能閱盡天下美文,因而觀之驚嘆,大筆一揮,畫為高分。嗚呼,是可忍孰不可忍!技三:采用大量修辭,大事詞藻,求語言之優美絕倫,愚人耳目,且不管腹內草莽。此術頗合快速閱卷,往往能得高分,現出示幾例,以饗讀者。例一,用排比取悅閱卷者。如:沒有風吹雨打,小草怎會品嘗快樂的滋味;沒有霜雪冰寒,梅花定難體會傲視冰雪的愉悅;沒有懸崖斷路,江水哪能激蕩一瀉千里的豪歌。沒有痛苦的快樂是淺薄的,生命原本需要鞭子的抽打,厄運的叮咬。例二,以引用博取高分。如:你是誰?可是“嫁與東風不用媒”的瀟湘妃子,或是仰望青云的蘅蕪君?可是一葉扁舟寄余生的東坡,或是瘦比黃花的易安?是云一樣投影在波心的志摩?是夏末黃昏里攤開蓮的掌心的余光中?抑或你誰都不是,誰都不必學,天地間夏日冬雪里獨一無二的你。其他修辭如比喻、反問、對偶等。如果是考生本人獨創,另當別論,可惜大多是剽竊來的拼盤,可悲可嘆。技四:寫好開頭結尾,趁閱卷之虛而入,取得不錯分數。這些開頭,盛裝威步,儼然大家手筆,仿佛文采飛揚,閱卷老師豈能判為低等?且看下列開頭:1.有一種舞臺叫作人生,有一種劇情叫作感動。(“感動”為話題)2.有一種舞臺叫作人生,有一種劇情叫作抉擇。(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3.有一種人生叫作偉大,有一種肩膀叫作巍峨。(以“肩膀”為題)上述三例,可以管窺投機開頭。此外開頭術多種多樣,如題記式、詩歌式、數字式,不一而足。學生各有專長,根據實際要求靈活采用,實效性強。技五:牢記一部作品,牢記一個人物,牢記一個事件,根據要求作適當改裝。如無論什么作文,我都可以寫“海子”。寫“轉折”,我可以說海子的死是他生命的一個轉折;寫“肩膀”,我可以說海子的肩膀是世界上最詩意的肩膀;寫“我想握住你的手”,可以說我想握住海子的手,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啊;以“讀”為題,那更好寫了,讀海子,讀海子的詩,讀海子的人生,讀海子的靈魂,讀海子的哲學,讀海子的痛苦。凡此種種,以不變應萬變,高考作文,你奈我何!技六:作文新八股。此計最適合無話可說的考生。第一段,背一段題記,接下來點題扣題,舉一個例子,再舉一個反例,再比喻論證,再說一個歷史人物,再引用背過的一段話,最好抄兩句詩歌,字數還不夠,再加一個排比段,加一個現實材料段,最后再點題扣題,用一句詩結束文章,保證意味雋永,余味悠長。技七:采用小標題式,將文章分成三到五塊,眉目清晰,層次明朗。每一部分結合題目要求,寫一個人物,先點題,再敘述人物事跡,語言要優美,最好是背上一段,最后評論、點題扣題。技八:改裝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以求取創新美名得高分。如屈原投江、荊軻刺秦王、孔雀東南飛、梁山伯與朱麗葉、和偉人對話,等等等等。高考滿分作文(李白)李白的淚(河南考生)遠遠地,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漫步于河畔,我注視他悵望江天的姿勢。“恰似飛燕倚新妝”,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落到社會的底層。“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銹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呵!自己有多么無知,四次出蜀,揮金巨萬,萬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為金殿之上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貴榮華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樣?滿腹錦繡又怎樣?抵得了楊貴妃對李隆基的一句悄悄話嗎?好恨!好恨!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這愁苦折磨的一代詩仙撥動了。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視著我。“詩仙,您的那句‘可憐飛燕倚新妝’,究竟有無褻瀆楊玉環之意呢?”“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滌清,沒想到蒙于我身的恥辱尚未被冗長的歲月消逝。我本是以‘飛燕’之輕比楊玉環,她實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語?”說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駐在空曠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劍,將要窮透時間與空間,把李隆基的心剖開來,看一看,他為何不相信他的話呢?“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楊玉環的話,而以為你只是狡辯之辭,你恨他嗎?”“如果一個人從榮華的峰巔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遠過著潦倒的生活,你難道不恨嗎?可畢竟李隆基與楊玉環是夫婦,夫婦之親有如天地,一個人的判斷有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感情的親疏,他信了楊玉環,而認為我不忠,這是一個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個國家的悲哀。”青蓮居士踏著夕陽的余暉走了。一個孤獨的身影從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我靜靜地佇立在河邊。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諂言中的每個忠臣。感情的親疏使昏君們相信近臣的花言,愛妃的巧語,而每一個如此的君王無不蹈覆國的命運。而對于我們,難道沒有一些可以借鑒之處嗎?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且放白鹿青崖間風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獲.

[簡評]

這篇文章選材于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文章將詞的意境具體化,寫蘇軾在沙湖道中經歷了一場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中的意外風雨,意外波折,又寫蘇軾在風雨中頓悟,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的一種必然:以豁達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將成為過去.以蘇軾的豁達而有此感悟是一種必然,是一種情理之中.

文章選材獨到,構思精巧,對人物的性格及命運分析精準,因而在依托《定風波》原詞的基礎上可以游刃有余的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文章的第一部分幾乎就是原詞的精裝再現.作者將蘇軾在沙湖道中的境遇具體細致的描繪出來,使讀者身臨其境.第二部分則完全是合理臆想,依托原詞,對烏臺詩案前蘇軾被擒的場景進行大膽想象,使之與眼前的景象形成關聯:人生的風雨與現實的風雨.由此引發心靈上的呼應,促成本文觀點的形成.

細致的描寫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這些描寫細膩美好,深得原詞的韻味;這些描寫目的明確,詞詞句句無不為主旨服務.結構清晰是文章的另一個特色,兩大主體結構既體現了原詞的風貌,又形成了內容上的關聯,深刻地揭示了主旨.

全國乙卷《位置和價值》

站在哪里

一個人站在人生的轉折當口,一切都變得那么的不確定,明天你將站在哪里

翻開塵封的歷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蘇軾――

二十二歲登進士科,二十七歲登制科頭等,被皇帝預定為未來的宰相……多么圓滿的人生路!然而,在輝煌的未來與眼前的弊政之間,良心使他在任何時候都選擇直言不諱,"一肚子不合時宜"使他得罪了當權的宵小.

"烏臺詩案"被陷之后,蘇軾被拋到這荒涼凋敝的黃州.

在這里,他以小舟夜泊絕壁下,探究石鐘山的得名,毫無顧忌的嘆酈元之簡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夢;他與朋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感受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都不能讓他那顆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學之巔.

翻開歷史的下一頁,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蘇軾――

在這里,再次被迫遠離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運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麗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間就少了一分難得的美景.他義賣字畫,發動募捐,調動民眾疏浚清淤.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豈不一舉兩得

于是,五里長堤,六座石橋,為西子湖再添兩道亮麗的風景:"蘇堤春曉","六橋煙柳"并稱"西湖十景之首".當春日晴朗,柳條低垂,微風過處,萬枝婀娜;遇細雨蒙蒙,煙波浩淼,柳披紗縵,水被云吞……

這本是一道"不為游觀為民耳"的大堤,卻無意間成了世間最美的風景.這是一道為民謀福的堤,一道中國文人的社會良心筑成的堤.有了無數絕美的詩文,再筑一道實在的長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復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巔.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左右人生的順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顆不屈的心,一顆愛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

[簡評]

這是一篇議論文,文章選取了蘇軾人生的兩個點:1被貶黃州,2修筑蘇堤.這兩個事例恰恰發生在兩個"位置":黃州赤壁,杭州西湖,這兩個事例恰好又是蘇軾的兩個重要人生階段,蘇軾在這兩個階段處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間.在這兩個"位置"上蘇軾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創造了不朽的價值:在黃州成就文學頂風,在杭州修筑千古蘇堤.

文章在第一部分充分使用了中學階段課本中所選的蘇軾的經典詩文.這些詩文大多是高考中要求背誦的篇目,作者在熟練背誦的基礎上將一些詞句靈活運用于自己的文章,可以說是一種有心人的非常聰明的做法.體現了學習的靈活性,更達到了高考設置名篇背誦的目的.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選點的精準,位置與價值在蘇軾的這兩個人生階段都有充分的體現,十分切合考題,并且可以引發更深層的議論.是文章不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是從蘇軾在不同位置創造不同價值的現象背后有挖掘出一層深刻內涵:只要有一顆不屈的心,一顆愛人的心,那么,不必在乎站在哪里,站在哪里都能成就自己的人生.浙江卷《一枝一葉一世界》

一枝一葉一世界

黃昏時分,獨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飄香,柳枝輕舞.

晚風陣陣吹來,我自融入其中.

禪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這花間月下,我看到了他們的身影……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間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養白鶴一只,名為"鶴皋".有朋自遠方來,鶴皋就充作門童迎來送往.閑暇時泛舟西湖,這是何等愜意的生活!

官場,在他來看,是避猶不及的齷齪之所,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這一切并不妨礙他與現實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蘇子瞻,梅堯臣……都是他結交的對象.與那些雖身在官場中卻道德高尚,志趣高遠的朋友蔬食薄酒,暢談歡歌,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

孔夫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有范仲淹,蘇子瞻為友,一生未踏入仕途的林和靖擁有怎樣的好機會啊!但是,將生命托付給西子湖,孤山寺的林和靖清楚自己交友的尺度:可以和平共處,決不融入其中.杭州城近在咫尺,二十年間,醉心山野的林和靖竟然沒有踏入半步.那錦衣玉食,那高屋廣廈,那美女如云,那市井繁華……都不是他想要的!

梅花暗香縷縷,人生恬淡和諧,這是林和靖.

(二)

水光瀲滟,山色空蒙,蘇軾在政治的漩渦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遠離政治核心,來到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運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麗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間就少了一分難得的美景.他義賣字畫,發動募捐,調動民眾疏浚清淤.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豈不一舉兩得

于是,五里長堤,六座石橋,為西子湖再添兩道亮麗的風景:"蘇堤春曉","六橋煙柳"并稱"西湖十景之首".當春日晴朗,柳條低垂,微風過處,萬枝婀娜;遇細雨蒙蒙,煙波浩淼,柳披紗縵,水被云吞……

這本是一道"不為游觀為民耳"的大堤,卻無意間成了世間最美的風景.這是一道為民謀福的堤,一道中國文人的社會良心筑成的堤.有了無數絕美的詩文,再筑一道實在的長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復何求

柳枝飄蕩搖曳,人生堅韌瀟灑,這是蘇子瞻.

朦朧的月光里飄來幾縷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著條條垂柳.在這人間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們的身影,看到了中國文人優雅而高貴的精神世界.

[簡評]

這也是一篇似曾相識的文章.《一枝一葉一世界》這一篇題目也是非常形象性的,因而它的寬容度也很大.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用肉眼看見的世界永遠不會是全面的,永遠都是"一枝一葉",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對世界有整體的認知.那么,哪一個人,哪一件事不都是"一枝一葉"嗎透過這枝枝葉葉,我們了解到整個世界.管窺一豹,看見的是斑,感知的卻是全豹.

正基于此,很多文章就可以加工為符合這篇文題的文章.本文加工了《位置與價值》,稍加變動,在個別詞句上可以強調了花,樹枝等形象,這目的是為切題,同時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山東卷《雙贏》

雙贏的智慧

黃昏時分,獨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飄香,柳枝輕舞.

晚風陣陣吹來,我自融入其中.在這花間月下,我看到了他們的身影,感受著他們的智慧……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間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養白鶴一只,名為"鶴皋".有朋自遠方來,鶴皋就充作門童迎來送往.閑暇時泛舟西湖,這是何等愜意的生活!

官場,在他來看,是避猶不及的齷齪之所,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這一切并不妨礙他與現實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蘇子瞻,梅堯臣……都是他結交的對象.與那些雖身在官場中卻道德高尚,志趣高遠的朋友蔬食薄酒,暢談歡歌,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

塵世有太多的無奈,當內心無法容忍那種種喧囂,離開,不失為一種智慧.塵世間少了一個備受折磨的靈魂,山野中多了一位瀟灑隱逸的閑人;塵世間少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呻吟,山野中多了許多讓人心醉的歌吟……

梅花暗香縷縷,人生恬淡和諧,這是林和靖的智慧.

(二)

水光瀲滟,山色空蒙,蘇軾在政治的漩渦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遠離政治核心,來到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運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麗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間就少了一分難得的美景.他義賣字畫,發動募捐,調動民眾疏浚清淤.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豈不一舉兩得

于是,五里長堤,六座石橋,為西子湖再添兩道亮麗的風景:"蘇堤春曉","六橋煙柳"并稱"西湖十景之首".當春日晴朗,柳條低垂,微風過處,萬枝婀娜;遇細雨蒙蒙,煙波浩淼,柳披紗縵,水被云吞……

這本本是一道"不為游觀為民耳"的大堤,卻無意間成了世間最美的風景.這是一道為民謀福的堤,又是一道中國文人的社會良心筑成的堤.在蘇堤的煙柳中我們看到了百姓收獲,看到了蘇軾的收獲.

柳枝飄蕩搖曳,人生堅韌瀟灑,這是蘇子瞻的智慧.

朦朧的月光里飄來幾縷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著條條垂柳.在這人間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們的身影,看到了他們雙贏的智慧,看到了中國文人優雅而高貴的精神世界.

[簡評]

在《位置與價值》,《一枝一葉一世界》之后,我們又看到了這篇文章.三篇文章取材是同源的,議論上也沒有太大的差別.作者將林和靖與蘇軾結成對子,經過深刻思考,就可以幻化出多種角度,適應不少文章.

這篇《雙贏的智慧》是一篇難度比較大的文章,但是作者卻駕輕就熟,將文章處理的既貼合題目又另有深度.在圖解了雙贏之后,又能有一個更高的層次:這種雙贏,不僅體現著中國文人的智慧,更體現著他們優雅而高貴的靈魂.

高考滿分作文:《入不出兮我心傷-諸葛亮的自白》作為一個出生在漢末亂世的普通百姓,我是不幸的;但是,我擁有諸葛玄這樣一位叔父,又是我的大幸。由于我這位叔父與荊州牧劉表的故舊關系,我們得以從故鄉瑯邪遷來較為安定的荊州,在襄陽城西的隆中有了一塊土地定居下來。我叔父去世后,我和我弟弟諸葛均便以耕讀為業,還交上了崔州平、徐元直等幾個可稱為一時人杰的朋友,日子倒也過得逍遙。雖然我在當地也還有一點微名,甚至被人謬稱為“臥龍”,但我沒有想到去入仕做一番事業,以求聞達于諸侯。只想安安靜靜地隱居于壟畝之中,與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茍全性命于亂世。

可是,事情就壞在我的朋友徐元直的身上。他自己去投奔了流落到荊州的左將軍、皇叔劉備,又不能善始善終,臨離開劉備之前又鄭重其事地向劉備推薦了我。我知道這個劉備一直是想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來爭奪天下的,只不過是當時力量太弱小,鋒芒還沒有暴露出來而已。而曹操已消滅袁紹、呂布等割據勢力,挾天子以令諸侯,再加上他本人的出眾韜略,統一天下只是略需時日了。我當然不愿出來趟這河渾水,逆天命而行,再讓天下生民遭受戰亂之苦。因此劉備前兩次造訪我的茅廬的時候,我事先都故意回避了。可惜,他第三次去的時候,我沒有得到信息,正好在家里被他撞個正著。劉備的謙恭有禮,誠心誠意也確實感動了我。況且,想到先賢們所說的“君子之仕,行其義也”,建功立業的欲望使我昏昏然了。于是,歷史上又多了一個風云際會的美好傳說。我當時就在我的茅廬里發表了那個有名的“隆中對”,給劉備今后的奮斗指明了方向。隨后,在劉備的苦苦哀求下,我答應了隨他入仕,輔助他實現“興復漢室”的愿望。

我平素最仰慕的人,其實并不是管仲和樂毅,而是“漢三杰”之一的張良。張良輔助高皇帝奪得了天下,不貪功,不戀位,既能入更能出,全身而退,得以盡享其天年。不像另一杰的韓信,入而不能出,最終身死未央宮一婦人之手,哀哉!我并不是貪戀祿位的人,因此,我當時還有一個如意算盤:以張良為榜樣,待功成名就之后即全身而退。

可是,我的算盤打錯了。自我入仕之后,屢屢處于危難之中。先是赤壁一戰,幸虧我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江東孫權,結成孫吳聯軍,又得上天助我,吹得好東風,這才一把火把曹操燒回北方,得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后來,龐統助劉備入川,貪功而操之過急,被張任射死在落鳳坡,劉備在川中進退兩難,我不得不把荊州交給我并不放心的關羽而親自入川相助。剛剛奪得川中地區不久,志大才疏的關羽又失去了荊州并身死人手,使吳蜀聯盟被破壞,更使我在“隆中對”中所制定的戰略方針再也無法實行。隨后,劉備不聽勸告,執意要伐吳為關羽報仇,以致在夷陵被東吳陸遜打得大敗,損失幾十萬大軍,嚴重動搖了國家的根本,蜀國從此一蹶不振。在這些時候,我欲退不甘,也根本不可能抽身而退。劉備死后,我受托孤之重任,為全名節,我更不可能全身而退了。只能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現在,我快要走到我的生命的盡頭了,回顧我的一輩子,我后悔我不該入仕,更不該入而不出,一切無非“是非成敗轉頭空”。我雖然能入乎其內,一輩子風云激蕩,虎虎有生氣,可我畢竟不能出乎其外,終究缺乏張良那樣真正的高人高致。更讓我痛心的是歷史沒有逃出“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數十年”的惡性循環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我給天下百姓特別是川中百姓多帶來了幾十年的戰亂!希望我能入而不能出的教訓能給后代的“英雄們”以啟示,不要逆天命而行,徒使天下生靈涂炭!知我罪我,任由后人吧!乃作歌曰:

油盡燈枯兮吾將亡,驀然回首兮心彷徨。

汲汲營營兮興劉夢,勞苦百姓兮上戰場。

入不出兮三十載,使天下紛亂兮斷人腸!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戀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從沒人見過你的照片,那個年代的你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卻美于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美于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的美獨一無二,無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遠的追求!

伴著晨曦,越過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如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清冷無奈……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你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托,學無所傳,在那個年代,你無疑是枝頭的一朵奇花,凜冽的秋風摧殘著你,你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地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謝。你的才氣、倔強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

你乘一葉扁舟,載著濃濃的愁緒,憂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黃花瘦,向我們走來。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沉淀了,你的淚光柔弱中帶著憂傷。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夜太漫長,凝成霜,慘白的彎月勾住了過往,使得這孤獨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難將息,直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你的一生被這漫天的愁緒所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面對著綠肥紅瘦,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幾許?蚱蜢舟也無能為力。既然載不動,那就和著孤獨化作咸咸的淚,滴在對趙明誠的追憶里,滴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緒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遠的追求。你站在山頂,吮天地之銳氣,吸日月之精華。你不會孤獨。你帶著周身的光芒,穿越時空,向我們走來。我堅信,在新的時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質蘭心的女子。愛玲繼承了你的堅定與毅然決然,三毛繼承了你的豪放與灑脫,張小嫻繼承了你的銳利與透徹,舒婷繼承了你的甜蜜而獨立的愛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遠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著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滿分理由〕

這是一篇立意獨到、文采飛揚的大氣之作。出眾之處在于:

1.立意獨到而高遠。文章雖然沒有直接表明要追求人格上的高遠、書籍上的高遠,而是把李清照作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含蓄地表明了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