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空港新區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冊5月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運城市空港新區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冊5月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運城市空港新區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冊5月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運城市空港新區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冊5月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運城市空港新區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冊5月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運城市空港新區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5月聯考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

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山地是世界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陸地的主要地貌骨架,其面積占整個陸地的30%。山地不限于單純的地貌學

概念,而且還是一種特殊的自然和經濟綜合體。在山地,熱量和水分條件隨海拔高度增加而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植被、

土壤的垂直分布變化,農業生產方式也因此而變化。世界上許多高大山系不僅是自然地理的界線,而且是重要的農業

界線。山地地區人口雖然占比不大,但是依賴山地資源生活的人口卻占世界人口的30%~40%。山地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

源和礦產資源,山地的自然風景和空氣清新的山地氣候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大多數自然保護區位于具有代表性的自然

生態系統或珍稀動物、植物種屬的山地地區。

人類認識山地,利用和改造山地有數千年的歷史。中國先秦時期的《山海經》中就有對山地的描述。以后的《管

子?地員》《漢書?地理志》和《徐霞客游記》等都有翔實的對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記載。對山地的綜合研究是

20世紀中期才開始的。1968年,國際地理聯合會成立高山地生態學委員會。國際山地學會于1980年9月成立,翌年5

月正式出版《山地研究與開發》學術性刊物。這些都標志著世界山地研究已進入一個國際合作的階段。

(摘編自百度)

材料二

山地生態系統覆蓋了地球表面的1/4,居住著世界12%的人口,山地生物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提供了全球40%

的生態系統服務。同時,山地生態系統由于海拔高度、坡度與坡向變化,以及造山運動等地質活動,也成為地球上典型

的脆弱生態系統之一。山地處于全球變化的最前沿,深受氣候變化與經濟全球化的深刻影響,生態環境破壞與惡化的

趨勢十分明顯,山地也因此成為研究全球變化的熱點地區與生態治理的關鍵地區。

山區肩負著生態安全屏障、生物資源貯備、經濟增益配套、民族社會和諧發展等多重戰略功能。山地未來必須走

生態重構、鄉村文明、產業振興與市場保障的綠色發展之路。

(摘編自許建初《山地未來與綠色絲路》)

材料三

氣佚帶對至珠山區和山區人民的影響

*節,如國用代)占山R山枳的比附占山區人。力比附

Mt.f3./vIl1)*

序8(<6,4X)18.3%0.7%

冷,L地之一1(>6.IX?<|(>1)jo.5%36%

溫皆?山地之LTOIOX.<I5X)”7乂26.0%

分*依山地區(>151)35.3%69.7%

總的來說,全球約7%的人口(約5億人)居住在山區。近一半的人類則通過獲得飲用水、灌溉水、木材或特殊的

農產品,如茶、咖啡、藥用植物等,享受到了來自山地完整的生態系統帶來的益處。

(摘編自《山地-----個耦合的社會生態系統》)

材料四

一說到山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農村,是貧窮。然而,山區的未來也可以是“山境"。“‘山境'不僅要

求風景優美,里邊還包含了一種人文理念,一種境界,是現實世界中的桃花源。”山地未來項目發起人、世界農用林

業中心首席科學家許建初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7月5日下午,作為2018年瑞士創新周活動的一部分,中瑞可持

續山區發展論壇,暨“山地未來紅河行——中瑞共同愿景”主題活動在瑞士駐華大使館舉辦。瑞士一直以其風景優美著

稱。然而在我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量留守村莊出現,大量的土地也隨之荒蕪。如何找到新的產業,找到新

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6年3月,經許建初發起,在來自全球35個國家的學者的共同倡議下,以2002年成立的“山地生態系統研究

中心”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世界農用林業中心和

紅河縣人民政府攜手打造了山地未來國際合作平臺,旨在通過與國際合作伙伴的合作,特別是和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合

作,創造和分享創新的解決方案,探索山區和山地居民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摘編自《山地未來:中瑞合作打造中國版“山境”》,“國際在線”)

1.下列關于山地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山地是世界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球上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的主要產地,山地的自然風景和空氣清新的山

地氣候更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B.山地不是單純的地貌學概念,而是一種特殊的自然和經濟綜合體。其農業生產方式會因海拔高度增加引起的植被、

土壤的垂直分布變化而變化。

C.如今全球多地的完整的山地生態系統,使近一半的人類可以獲得飲用水、灌溉水、木材或特殊的農產品,如茶、咖

啡、藥用植物等。

D.對山地的綜合研究雖然從20世紀中期才開始,但人類認識山地,利用和改造山地有數千年的歷史,《山海經》中就

有翔實的對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記載。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球約7%的人口(約5億人)居住在山區,其中大部分在低山山區,而依賴山地資源生活的人口則占世界人口的

30%~40%。

B.1980年9月成立的國際山地學會,以及翌5月正式出版的《山地研究與開發》學術性刊物,都標志著世界山地研究

已進人一個國際合作的階段。

C.山區肩負多重戰略功能,但山地處于全球變化的最前沿,深受氣候變化與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山地生態環境破壞與

惡化的趨勢十分明顯。

D.山地未來必須走生態重構、鄉村文明、產業振興與市場保障的綠色發展之路,而2016年打造的山地未來國際合作

平臺就是在這個理念下的成功探索。

3.根據全文,概括我國急于探索山區和山地居民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原因。

2、下列詩句與古代體育活動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甲]堅圓凈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

[乙]午香簾影靜浮華,對面機心萬里賒。

[丙]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

A.[甲]馬球[乙]放風箏[丙]射箭

B.[甲]蹴鞠[乙]放風箏[丙]射箭

C.[甲]馬球[乙]下圍棋[丙]投壺

D.[甲]蹴鞠[乙]下圍棋[丙]投壺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國科學報》:2003年非典開始,我們和“冠狀病毒”已經打了好幾次交道,能從中吸取哪些經驗?

饒子和:冠狀病毒種類繁多,可感染人和多種動物。在2002年以前,冠狀病毒雖然對畜牧業是一個嚴重威脅,但

對人類危害尚小,可能會引起人們熟悉的普通感冒。但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SARS冠狀病毒引發了令全球恐慌的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俗稱“非典”)疫情。SARS冠狀病毒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其實是蝙蝠,由于人類活動或其他偶然

原因,該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而引發了重大疫情。雖然此后斷斷續續有新的冠狀病毒被發現,但似乎并沒有引發人類

的重大疫情。

在沉寂了10年之后,MERS冠狀病毒又在中東地區引發了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種種跡象顯示,MERS冠狀病毒的

天然宿主仍然有可能是蝙蝠,但這次疫情是由駱駝傳播導致。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又在武漢引發了病毒性肺炎。

這幾次冠狀病毒疫情,都是本來以野生動物為宿主的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導致的。這提醒我們,保護好野生動物

的生存環境或許是遠離野生動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減少對蝙蝠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侵擾,避免這些天然宿主與人

畜的密切接觸,這對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非常重要。

(摘編自李晨陽、丁蘇雅《專訪饒子和: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我們不慌》,《中國科學報》2020年1月10日)

材料二:

為什么新型病毒總是寄生在野生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身上,而這些病毒為什么對于這些動物自身沒有構成嚴重的

危害呢?

楊占秋解釋說,病毒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必須寄生于生命體才能存活,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所

以各種生物成為病毒的儲存庫。有些動物身上的病毒致病性比較弱,而有些動物身上的病毒在長長的傳導鏈條上通過

多次變異,從而變得攻擊性非常強,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免疫學專家2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野生動物在自然界中生長,很難對它們進行全面管

理,野生動物的防疫工作幾乎是很難開展的,所以野生動物會有很多潛在的病原體感染,并且由于在野外生存,人類

也很難對動物感染的病原體進行檢測。

楊占秋介紹說,“當這些病毒寄生于其他生命體時,并不表現為疾病,因為病毒需要依靠長期寄生在動物身上來

進行自己的生命活動,因此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宿主生病,宿主對病毒也具有相應抵抗力。”但當病毒開始向外傳染,

在不同的中間宿主間傳染時,就容易出現變異,就會產生使宿主致病的后果。

動物經過人類馴養之后,是不是身上病毒的危害性就小很多?楊占秋對此予以肯定。他告訴記者說,野生動物和

飼養動物身上都存在病毒,區別是量的多少。因為飼養動物環境比較干凈,或者是人為消毒處理,不利于病毒生長。

有時,同一種病毒在家禽家畜身上與在野生動物身上表現的特性并不一樣。因為病毒要生存,必須適應不同的宿主環

境。上述免疫學專家認為,如果對于飼養的野生動物沒有進行有效檢疫,那這些動物體內還是可能會有病原體存在,

并可能會在人工飼養下不斷傳播,甚至發生變異,產生對人體更強的傳染性。

(摘編自倪浩、范凌志、任重《野生動物為何易成病毒傳染源》,《環球時報》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根據新華社1月26日最新報道,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出大量新型冠狀病毒。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

預防控制所首次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陽性環

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于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此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

士曾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雅等。

事實上,除了一些野生動物“老饕”,多數人很少或者只是偶爾食用過野生動物,但僅僅這些“偶爾”就可能讓

民眾為大面積肺炎疫情爆發買單。要知道大部分野味市場的環境都非常惡劣,臭氣熏天的宰殺現場,來路不明甚至帶

著大量寄生蟲和傳染病的野生動物,以及死后變質仍然出售給餐館的野味,這些未經檢疫的食品端上了人們的餐桌,

為疫情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對于食用野生動物,法律已有相關規定。2018年10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

定,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第三十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

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但是需要注

意的是,這部法典中“重點保護動物”字樣一共出現了53次,而對于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的規定則相對模糊。

我們應認真反思: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代價慘重: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不應是防治疫情期間的權宜之計,必須持續下

去,不斷動真格!后續立法、執法力度應繼續加強,徹底切斷野生動物食用消費的灰色產業鏈,斬斷疫情爆發的禍根。

(摘編自孔德明《不能有下一次了!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必須動真格》,半月談網2020年1月27日)

L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冠狀病毒種類繁多,必須寄生在生命體上才能夠進行自己的生命活動。

B.冠狀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天然宿主,并且一般不會對其構成嚴重的危害。

C.冠狀病毒要感染人類必須通過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動物的多次傳播。

D.冠狀病毒有傳播性,有的在傳播過程中易發生變異而具有強大攻擊性。

2.根據材料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冠狀病毒不僅能夠引發普通感冒,而且會造成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征、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重大疫情。

B.野生動物是病毒的天然儲存庫,保護好其生存環境,能有效地避免野生動物病原感染,防止傳染病發生。

C.中國疾控中心針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檢測結果有力支撐了鐘南山院士關于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的推斷。

D.飼養的野生動物身上帶的病毒少,只要經過有效的檢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會帶來大面積的疫情。

3.下列說法中,不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三核心觀點的一項是

A.研究告訴我們,病毒的重大突變只是個概率問題,人類每獵食一頭野生動物,都相當于為病毒進入新物種擲了一次

骰子。

B.野生動物是環境質量的標志物、生態質量好或壞,是由生物多樣性決定的。有它們在身邊,我們才可以放心地生活

下去。

C.幾乎所有持有“野生動物繁殖馴養許可證”的商戶都會超范圍經營,他們都會以此為掩護,做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

生意。

D.已有的法律對于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具有重要生態、科學和社會價值的非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管理嚴重不足。

4.請簡要概括材料三的論證思路。

5.請結合材料分析,如何有效避免野生動物病原感染。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是“,

(2)《氓》中“,”兩句描寫了主人公少年時代快樂地玩耍的情景。

(3)陶淵明《飲酒》(其五)中,“”一句表現了作者身居鬧市卻不感到喧鬧的原因;“”一

句,則描寫了鳥兒結伴自由自在飛返山林的景象。

5、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詠湖中雁

(南朝?梁)沈約

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迥翔。唉流①牽弱藻,致翻帶余霜。群浮動輕浪,單泛逐孤光。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刷

羽同搖漾,一舉還故鄉。

[注]①唉流:在水中吃食。

1.出版社準備編輯一套古代文學作品選,可以收錄本作品的一書是

A.《長短句精編》

B.《懷古詩選》

C.《古風菁華》

D.《近體詩集萃》

2.下列關于本作品寫作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寓情于物

B.首尾照應

C.直抒胸臆

D.虛實結合

3.本作品寫雁角度豐富、刻畫精細,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賞析。

6、(1),任重而道遠。(《論語》)

(2),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3)衣帶漸寬終不悔,o(柳永《蝶戀花》)

⑷君子生非異也,o(荀子《勸學》)

(5)山河破碎風飄絮,-(文天祥《過零丁洋》)

(6)我欲乘風歸去,,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

(7)江東子弟多才俊,。(杜牧《題烏江亭》)

(8),皆若空游無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記》)

7、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題。

從古典到現代,再到后現代,我們見證了藝術與世界從“不即不離”到“拉開距離”,再到“距離消蝕”的過程。

在古典的藝術話語體系中,如何借助線條、光影、色彩等手段,創造出如其所見、所知、所感的視覺真實,是藝

術家的首要任務。所謂視覺真實,是指在接受者的觀看模式中,造型藝術的符號與它所再現的世界之間具有“似真性”。

之所以說“似真”,是因為藝術符號再現的不是實在的世界,而是表象的世界。

藝術與世界的關系妙就妙在似與不似,不即不離,既貼近生活,又融合了藝術家創造性的想象。

藝術的世界雖是幻象,但具有接受效果上的真實感。說它是幻象,一是因為藝術的再現是一種創造性過程,藝術

效果取決于再現的媒介、對象與技藝;二是因為藝術的再現是一種“觀物取象”的抽象過程,再現什么、如何再現,

取決于藝術家觀察自然的眼光或圖式。說它是真實,一是因為造型符號與所指涉的事物之間具有約定俗成的指涉關系;

二是因為它并不記錄時空中偶然的事態或個別的事實,而是表現人生普遍的情緒與意義。

因此,作為幻想的制造者,藝術家不僅呈現表象的世界,而且建構視覺的真實。以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

古典大師,用完美的技藝不僅把自然的微妙描繪得淋漓盡致,而且賦予他所創造的形象以情感和生命。在古典的藝術

世界,藝術家總是在所知與所見之間作出妥協和選擇,從而使古典藝術處于相對和諧的境界。

與古典的和諧不同,現代的藝術話語具有鮮明的斷裂感。沒有傳統的延續和確定的規范,現代藝術轉而強調“絕

對的現代”,強調流動、變化和偶然,以及對藝術陳規的質疑。現代藝術家拋棄了對外部自然和現實世界的真誠,轉

而癡迷于視覺印象的真實和轉瞬即逝的美。尤其從塞尚、高更、梵高以來,在對視覺現象的重估中,他們拋棄了三維

空間的幻覺,“越來越大膽地切斷藝術中的再現因素,以便越來越堅定地在至為簡潔、至為抽象的要素中,確立其表

現形式的根本法則”。

現代藝術以自我塑造為核心,它鼓勵獨立自主和表現的自由,給予自我探索以重要地位。一方面,它對藝術價值

的評價是以個人興趣為衡量尺度;另一方面,它又是反體制的、批判的。它以放蕩不羈的形式表達了拒絕媚俗的精英

意識,無形中拉大了精英與大眾的距離。因而,現代藝術與大眾格格不入,注定無法通俗。

如果說現代藝術以藝術的自主性為前提,刻意拉大藝術與世界、精英與大眾、雅與俗的距離,那么后現代藝術則

產生了“距離的消蝕現象,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即刻反應、沖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動性”。

在藝術風格上,雅俗藝術之間、藝術與生活之間已經失去了涇渭分明的界限,藝術家們沉溺于折中主義與符號拼

貼的混雜風格之中,現代美學一本正經的精英意識已經被戲謔的、嘲諷的審美立場所取代。在后現代藝術中,伴隨著

雅俗文化的融合以及不同風格藝術的混雜,各種距離感消失了。人們片面地強調直觀性、轟動性、新奇和刺激,消解

了時空感受的審美距離。

后現代藝術的主要策略是,通過對過去符號的拼貼、挪用、解構與重組,來消解信息與娛樂、現實與影像、精英

與大眾、藝術與非藝術、審美經驗與日常經驗的差異性。因此,后現代藝術往往不像現代藝術那樣給人很強的距離感,

與此同時,它的批判性也相對減弱了。

(摘編自周計武《微博橙子輔導》)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視覺真實強調造型藝術符號與客觀世界在表象上的相似性,強調把自然的微妙表現得淋漓盡致。

B.與強調偶然的現代藝術不同,古典藝術并不記錄偶然和個別,而是表現人生普遍的情緒與意義。

C.現代藝術的精英意識被新的審美立場取代后,雅俗融合,風格混雜,出現了“距離的消蝕現象”。

D.后現代藝術采取折中主義,通過符號拼貼、重組等方式來獲得同步感及煽動性、批判性等效果。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從古典到現代再到后現代,都強調藝術與世界的關系,說明現實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

B.塞尚、高更以前的現代藝術家因依賴三維空間幻覺和再現因素,而使作品失去了批判性。

C.現代藝術割裂傳統,丟掉規范而以自我塑造為核心,表達精英意識,必然使其遠離大眾。

D.在藝術風格上,古典藝術強調通俗,現代藝術強調高雅,而后現代藝術則強調雅俗融合。

3.根據原文,分別概括造成藝術與世界“不即不離”、“拉開距離”、“距離消蝕”的原因。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霍亂之亂(節選)

池莉

霍亂發生的那一天沒有一點預兆。天氣非常悶熱,閃電在遙遠的云層里跳動,有大雨將至的跡象。

那天是我和秦靜在防疫站值夜班。流行病科室里的人都走了,只有科室主任聞達在伏案寫他永遠也寫不完的流行

病學調查報告。他對各種流行病懷有著巨大的興趣和熱情。

寫報告使他每天都要推遲一小時下班。他的妻子認定他這么做是為了逃避做晚飯,有一次吵到單位來了,聞達聞

訊倉皇地向樓頂逃竄。他的妻子在頂樓逮住了他,將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第二次聞達又逃到了頂樓,他的妻子又

將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湊巧的是,這兩只皮鞋正好都被扔在了飛馳的大卡車上。從此聞達只好穿一雙兩只不同的

皮鞋,但他還是照樣在下班之后寫他的報告。

聞達頭發凌亂的腦袋在滿滿一桌的書本、卡片和資料堆中微微搖晃,嘴唇嚅動,口中念念有詞。從油漆斑駁的辦

公桌底探出老遠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長腿和那雙穿著不配套皮鞋的大腳。這哪里像馬來西亞的歸國華僑,新中國第一

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學專家?

閃電穿過了云層,接近了我們抬頭可見的天空,暴風雨就要來了。聞達騎上他那破舊的自行車,搖晃不定地回家

去了。秦靜幽幽地嘆了一口氣,我說:“難怪人家說:遠看是個要飯的,近看是個燒炭的,一問才知道是防疫站的。”

閃電如游蛇竄行在樓房的玻璃窗之間,雷聲冷不丁在耳邊爆響,密集的大雨從遠處忽隆隆黑壓壓地橫掃了過來。

大馬路上的汽車都大開車燈,紛紛地撅喇叭。

晚上八點多,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是第十九醫院腸道門診的洪大夫打來的,她戰戰兢兢地說:“我們發現一例霍

亂。”

我和秦靜不約而同地對著電話大叫:“什么?請大聲重復一遍!”

洪大夫扯著嗓子說:“我們發現一例霍亂!”

霍亂來了,在一個天氣惡劣的夜晚,在它的蹤影在中國消失了幾十年之后。我們對它的一點認識僅限于知道它的

厲害和可怕。

我們傻了眼。大學教材告訴我們,我國在解放后不久便消滅了天花、霍亂和鼠疫,我們也就把書本上的這幾種病

嘩嘩地翻了過去。幸好秦靜好學,總是隨身帶著當年的教材,她把課本翻到霍亂這一章,我們倆急急地瀏覽,高頻率

地擺動著頭。

我們終于冷靜下來,叮囑洪大夫趕快把病人隔離,把疫情卡和糞樣送到我們站里來,有情況及時打電話。秦靜守

電話,我另找電話向站領導報告。

張書記和祈站長接到電話都大吃一驚,都說馬上趕到站里來,并且都問聞達知道不知道。張書記說:“你趕快去

醫院的車庫帶車,把聞主任立刻接到站里來。”

五層樓的防疫站驀然間燈火通明,各個科室的人馬全都連夜冒雨趕到了站里,大家對霍亂除了滿懷恐怖感,其他

一無所知。一百多號人在站里擠來擠去,雨水在地上被踩得吧嘰作響。張書記和祈站長被大家大呼小叫地扯去詢問,

答非所問地應付著。大家都非常地不滿意,到處是尋找聞達的聲音:“聞主任呢?老聞呢?聞達呢?聞老師呢?”

大雨喧嘩著下個不停,站里比大雨更加喧嘩。我大喊一聲:“聞主任來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了過來,

有人自動地往后傳達說:“聞主任來了!”

”聞主任來了!”

“聞主任來了!”

張書記和祈站長見到聞達如見救星,與他緊緊地握手:“現在就看你的了。”聞達看見一把椅子,便一把拖過來,

不假思索地蹬了上去。聞達的舉止并沒有像平日一樣遭到大家的嘲笑,所有的人都仰望著他,心情懸懸地等待他說話。

聞達首先表揚了我和秦靜,說我們作為年輕醫生,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對疫情處理得既迅速又正確。然后

說:“如果大家都沉著冷靜,一切行動聽指揮,以最快的速度撲滅這次疫情,祖國和人民將會感謝你們,歷史將會銘

記你們,我聞達一定為你們請功!”大廳里爆發出的掌聲掩蓋了外面的雷雨聲。

聞達站在椅子上,腳上兩只不同的皮鞋顯得格外醒目,不過依然沒有人發出嘲笑。他一口氣宣布了八條意見:

第一,以流行病室為核心,組成一個緊急行動小組;其他各科室都聽從緊急行動小組的分管班長指揮,有令則行,

無令則止。

第二,化驗室立刻復查糞樣培養基的菌落,再一次確認霍亂弧菌,具體操作由聞達指導。

第三,流行病室連夜出發,追蹤病人,隔離病人并確定疫點。

第四,消殺科立刻準備好所有的噴霧器和充足的百分之五的來蘇消毒液,同時準備大量漂白粉和生石灰。

第五,黨辦負責接待領導,上傳下達,發出紅頭文件。協調車輛,保障疫情用車。

第六,站辦負責后勤,協同專業部門購買一切所需的用品以及保證值班人員食物和冷飲的供應。

第七,指定專人二十四小時守候電話,疫情立刻上報國家衛生部,對外嚴守秘密。

第八,在處理霍亂疫情期間,各科室全部三班倒,一律嚴格實行無菌操作。

聞達說完,大家都像吃了定心丸。祈站長有心思開玩笑了,他說:“老聞好像經過了多少次霍亂似的,出口成章

啊。好比老母雞,屁股一撅就下了一個蛋。”大家開心一笑,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科室去做準備工作。

(注)小說《霍亂之亂》的主要情節是武漢郊區一場霍亂的發生和消滅,背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里節選的是小

說的開頭部分。

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主人公聞達總是穿著一雙兩只不同的皮鞋這一細節在文中多次出現,從側面強化了聞達的處境和性格,使人物形象

更為生動飽滿。

B.“聞主任呢?老聞呢?聞達呢?聞老師呢?”同一個人用多種稱謂呼喚聞達,語無倫次中透露出急切,從側面顯現

出聞達的重要。

C.小說借“我”之口所提到的順口溜,既是防疫人員的自嘲,也是對防疫工作不被重視、防疫人員社會地位不高的狀

況的客觀反映。

D.聽了聞達的安排,祈站長開玩笑,大家開心地笑,這表明從領導到群眾都對聞達的工作安排十分滿意,對他的專業

水平高度信任。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有多處生動的景物描寫,這些描寫既自然形成了時間推移的線索,也營造了霍亂發生之夜特有的混亂、恐怖和

緊張的氛圍。

B.當聞達到單位后,文中接連用了四個“聞主任來了!”,這種重復,藝術地表現了大家內心對聞達的期待和聽到他

來后的極度喜悅。

C.前半部分采用反面襯托的手法,極力寫聞達的生活窘迫、形象寒酸,為后文表現他在疫情到來時的重要作用和價值

作了很好的鋪墊。

D.張書記和祁站長在霍亂疫情發生之時緊張無措,完全依賴聞達,這既是對他們官僚作風的諷刺,也揭露了外行領導

內行的社會弊端。

3.作者不惜用較大篇幅把聞達的“八條意見”一一列出,有哪些用意?

4.小說《霍亂之亂》的結尾處有段表達作者對人生看法的話:“有些自己熱愛的事情,值得一個人'為了不可知的結

果而長久地等待,為了保存內心而放棄外殼。請根據上面節選部分的內容,分析小說主人公聞達身上是怎樣體現

這一觀點的。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引發了業界人士的豐富想象。與3G到4G的漸進變化截然不同,5G是一種“量子

躍遷”。在5G網絡覆蓋下,下載一部分辨率達到4K的電影理論上不超過18秒。但速度帶來的不僅是量變。業界人士

認為,5G將給近年來“只聽雷聲大、不見雨點來”的“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技術帶來新生。

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還談不上質變。5G最顯著的特點是低時延和高可靠。5G的技術要求之一是能夠支持速度高

達每小時500公里的設備,因此5G技術推動的產業還包括無人駕駛汽車。此外,5G網絡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萬臺設

備,非常有助于物聯網發展。智慧城市作為一個新的產品類別,其底層技術就是物聯網。有業界人士指出,過去30年

將人連接起來,接下來30年會將物連接起來。

目前5G的多數應用場景還只是一種展望,有些可能比預想中進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場景又可能會冒出來形成

顛覆式創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會引發一場大幅改變生活方式的革命,這也是各國推動部署5G的重要動力。

(摘編自《5G時代將會顛覆什么?》,《深圳商報》2019年01月13日)

材料二:

在3GPP主辦的5G標準投票會議上,全球通訊企業對于未來5G使用美國高通主導的LDPC技術還是中國華為主導

的Polar?技術進行了投票,勝利的一方將成為全球5G行業的領導者。會議最終達成的決定是:數據通道長碼和短碼編

碼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

圖一:各公司在LDPC碼上的專利數圖二;各公司在Polar碼上的專利數

(摘編自《透視5G投票風波》,《人民郵電報》2018年5月14日)

材料三:

過去幾十年,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一直在全球移動通信技術發展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但在5G時代,美國的這種

巨大優勢正在喪失,甚至在無線通信設備制造領域,美國已經捉襟見肘。在5G領域,每個國家都在積極發揮自身優勢,

中國是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

中國之所以在1G、2G通信時代發展較慢,與當時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如今,中國人口已經超過14億,并且消費

能力不斷提升,市場前景良好,這是其他國家和地區所無法比擬的。當然,技術和政策上的優勢同樣值得關注,這些

都從客觀上促進了5G產業在國內的快速發展。

(摘編自《5G時代,中國領先了嗎?》,《北京科技報》2019年1月11日)

材料四:

雖然5G網絡將改變社會已成為行業共識,但在探索具體應用和商業模式時仍有諸多困難。4G從標準提出到完成經

歷了4到5年的時間,而5G標準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時間。產業鏈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頻段需要我們在

全球去推動,將其從非主流變成主流。同時還要解決4G與5G網絡建設的矛盾,解決好二者之間的協同問題。目前新

的商務模式還沒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資如何獲得回報?又能帶來多大效益?怎樣能夠讓5G更加健康可持續發

展?通信行業仍然在摸索。此外,5G的發展實現了從移動互聯網擴展到物聯網的階段。為了滿足復雜場景和垂直行業

的需求,5G對于網絡靈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到端的網絡切片給網絡運維管理帶來了很大挑戰,依靠傳統的網絡優

化方式已是難以為繼。在行業融通方面,5G要賦能各行各業。我們怎樣去洞察行業需求?需要跟行業本身共同投入,

聯合創新。目前通信行業技術體系在變革,而技術的變革也要求價值體系和管理體系做出相應變革去適配,不發生變

革就難以應對5G的發展。該專家表示,想要跨越這“三座大山”,構建開放、智慧和融創的5G產業環境是必須的。

(摘編自《5G商用:前所未有的挑戰》,《第一財經日報》2019年1月3日)

1.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圖一上看,在高通主導的LDPC碼上,絕對數量上三星擁有的專利最多,但各方都有不少的專利,各公司專利數

量份額相對較為均衡,很難做到一家獨大。

B.從圖二上看,在華為主導的Polar碼上,華為幾百件的專利不算很多,但其他公司的專利數總和不超華為半數,華

為在這一領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

C.從5G標準投票會議的結果看,各方都想把標準定在自己專利比較多的方案上,獲得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數據通道

長碼和短碼編碼方案均由高通主導的LDPC勝出。

D.綜合兩項專利數量和投票結果,華為在5G專利數量上遙遙領先高通,雖然在數字通道上敗北,但在控制通道上扳

回一城,長遠看將成為全球5G行業的領導者。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5G技術相比3G、4G具有“快”“穩”“密”的特點,基于這些特點,未來將催化出“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技術、

無人駕駛汽車、物聯網等多種應用場景。

B.5G既是一次技術躍進,也會是一場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人類會將所有的物連接起來,實現萬

物互聯的技術理想。

C.美國正在逐漸喪失在移動通信技術發展中的絕對領先地位,憑借人口、市場、技術和政策上的潛力和優勢,中國將

成為重要的參與者。

D.5G改變社會的美好愿景讓人充滿期待,但在應用場景與商用化上依然充滿挑戰,產業鏈上下游通信企業必須短時

間內做好沖刺準備。

3.為應對5G商用化的挑戰,我國通信行業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10、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漢武帝末年,盜賊港起,大群至數千人,小群以百數。上使使者衣繡衣,持節虎符,發兵以興擊,斬首大部或至

萬余級,于是作“沈命法”,目:“群盜起不發覺,覺而弗捕滿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誅,

雖有盜,弗敢發,恐不能得,坐課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盜賊浸多,上下相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時,群盜處處并

起。遣使者下郡國,聽郡盜自相糾撞,五人共斬一人者除其罪。吏雖逗留回避故縱者,皆勿問,聽從令討為效。其牧

守令長坐界內有盜賊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為負,但取獲賊多少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

更相追捕,賊并解散。此二事均為治口,而武帝之嚴,不若光武之口,其效可睹也。

1.寫出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盜賊懣起

(2)聽從畬討為效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里有盜

A.雖然

B.即使

C.既然

D.雖則

(2)但取獲賊多少為軍最

A.宮殿

B.形聲。本義:擊聲

C.殿軍

0.最后

3.下列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以避文法厚三人行,必有我師厚

C.唯蔽匿者乃罪之而武帝之嚴

D.但取獲賊多少為殿最此二事均為治盜

4.下列選項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聽郡盜自相糾相

B.以避文法焉

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D.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上使使者衣繡衣,持節虎符,發兵以興擊,斬首大部或至萬余級.

6.根據上文內容,文中空格處應填的詞依次是口、口。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魏知古,深州陸澤人。方直有雅才,擢毛古第。以著作郎修國史,累遷衛尉少卿,檢校相王府司馬。神龍初,為

吏部侍郎,以母喪解。服除,為晉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屬拜黃門侍郎,兼修國史。

會造金仙、玉真觀,雖盛夏,工程嚴促,知古諫目:“臣聞‘古之君人,必時視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則百事廢',

故日'不作無益害有益'。又日'罔噴百姓以從己之欲'。此皆興化立治、為政養人之本也。今為公主造觀,將以樹

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轉徒,扶老攜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違天時,起無用之作,崇不

急之務,群心震搖,眾口藉藉。陛下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詔,順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遠。”

不納。復諫目:“自陛下戡翦兇逆,保定大器,蒼生顆顓以謂朝有新政。今風教頹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員浸增,

諸司試補、員外、檢校官已贏二千,太府之帛為彈,太倉之米不支。臣前請停金仙、玉真,訖亦未止。今前水后旱,

五谷不立,繇茲向春,必甚饑僮,陛下欲何方以賑之?士究厥于中國為熹自久萋遣使謂塘恐豺猥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

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饑虛窺犯亭郭復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

先天元年,為侍中。從獵渭川,獻詩以諷,手制褒答,并賜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國公。竇懷貞等詭謀亂國,知

古密發其奸,懷貞誅,賜封二百戶,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賞薄.手敕更加百戶,旌其著節。是冬,詔知東都吏部選事,

以稱職聞,優詔賜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黃門監改紫微令。與姚崇不協,除工部尚書,罷政事。開元三年卒,年

六十九。宋璟聞而嘆日:“叔向古遺直,子產古遺愛,兼之者其魏公乎!”贈幽州都督,謚日忠。

(節選自《新唐書魏知古傳》)

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又突厥于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饑虛/窺犯亭郡/復何以防

之/

B.又突厥于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饑虛窺/犯亭章"復何以防

之/

C.又突厥于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饑虛/窺犯亭郡復/何以防

之/

D.又突厥于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饑虛/窺犯亭郡復/何以防

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無碗的一項是()

A.“進士第”是科舉考試錄取考選進士時按成績排列的等第。“進士”是通過朝廷最后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

位之人。

B.“服除”是古代喪禮儀式之一,即除去喪禮之服。親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時間亦先后不

C.“贈幽州都督”中的“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賜死者以官爵或榮譽稱號,也可稱“追贈”。

D.“謚號”是古代朝廷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平民等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E碩的一項是()

A.魏知古才能卓著,仕途順利。他曾先后以著作郎和黃門侍郎的身份編修國史;考中進士后多次升遷,歷任衛尉少卿、

檢校相王府司馬、吏部侍郎等職。

B.魏知古為人耿直,敢于進諫。他針對給公主造道觀而勞民傷財一事兩次進諫;隨從皇帝在渭川打獵時,獻詩婉言規

勸,但也稱頌了皇帝的政績。

C.魏知古忠于朝廷,敢于揭發。魏知古得知竇懷貞等將陰謀亂國,就秘密地揭發了他們的陰謀,終使竇懷貞被殺,他

被賜封二百戶,物五百段。

D.魏知古深受賞識,屢受封賞。他先因皇上贊賞他耿直而擔任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后在擔任侍中期間,多次

受到封地、財物的賞賜。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乖人事,違天時,起無用之作,崇不急之務,群心震搖,眾口藉藉。

(2)玄宗恨前賞薄,手敕更加百戶,旌其著節。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當下,陪讀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陪讀,顧名思義,就是陪同孩子讀書。有的是家長從生活到學習全程參與;有

的是孩子放學后,家長或者家長請的老師陪同孩子寫作業并予以指導。目前陪讀的主要原因有照顧生活、監督學習、

互相攀比以及跟風盲從等。

有的家長認為,為了孩子的學習,下功夫陪讀,值得;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應該努力工作,做出榜樣,而孩子靠

培育,不是靠陪讀。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

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1.C

2.D

3.①山地生物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提供了大量的生態系統服務。②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態系統之一。③山區肩

負著多重戰略功能。④在我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量留守村莊出現,山區和山地居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亟待

解決。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

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間,

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

A項,“主要產地”于文無據;

B項,“不是……而是……”表述錯誤,原文說的是“不限……而且還……”,兩者都包括;

D項,“《山海經》中就有翔實的對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記載”錯,原文是“《管子?地員》《漢書?地理志》和

《徐霞客游記》等都有翔實的對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記載”。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

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

符合題干的選項。

D項,“2016年打造的山地未來國際合作平臺就是在這個理念下的成功探索”于文無據。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

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首先要分析并概括各材料的主要內容。根據材料一“山地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山地的自然風景和空氣

清新的山地氣候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大多數自然保護區位于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或珍稀動物、植物種屬的山地

地區”可概括出①。根據材料二“山地生態系統由于海拔高度、坡度與坡向變化,以及造山運動等地質活動,也成為

地球上典型的脆弱生態系統之一”“山區肩負著生態安全屏障、生物資源貯備、經濟增益配套、民族社會和諧發展等

多重戰略功能”可概括出②③。根據材料四“然而在我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量留守村莊出現,大量的土地

也隨之荒蕪。如何找到新的產業,找到新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可概括出④。

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實,確定不同文本陳述的角度,分析主體對象

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第二步:通讀材料,關注細節。整體感知是略讀(或粗讀)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挖掘文本的

細節需要精讀(細讀)。第三步:明確主旨,辨清關系。由于非連續性文本的內在邏輯關系不是很緊密,在閱讀的過程

中要有意識地確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

2、C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含義和文化常識的能力。需要學生平時識記積累,了解我國相關體育活動,并將其與我國詩詞聯系

起來,鍛煉掌握文學、文化常識的綜合能力。

“堅圓凈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選自魚玄機的《打球作》,星流:木球打出去,如同流星;月杖:擊球之桿。句

意是人們爭著擊球,速度飛快。指馬球;

“午香簾影靜浮華,對面機心萬里賒”選自繆鑒的《詠圍棋》,由“對面機心”可知,是圍棋;

“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選自曾幾的《投壺全中戲成》,由“投”“箭”可知,是投壺。

故選Co

3、1.C

2.D

3.B

4.①先擺事實、明現象,表明野生動物攜帶病毒;②接著析危害、談必要,明確吃野生動物的危害;③然后明違法、

指漏洞,指出現行法律存在的漏洞;④最后明觀點、指做法,即加強立法、執法力度,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必須要動真

格。

5.①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避免侵擾野生動物棲息地;②改變習俗,不吃野味;③加強立法執法力度,禁止野生動

物交易;④對飼養野生動物加強檢疫。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

子,最后進行對比辨析,看是否存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因果顛倒等問題,從而判斷正誤。題中C項,

“冠狀病毒要感染人類必須通過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動物的多次傳播”錯,根據原文“MERS冠狀病毒又在中東地

區引發了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種種跡象顯示,MERS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仍然有可能是蝙蝠,但這次疫情是由駱駝

傳播導致”“這幾次冠狀病毒疫情,都是本來以野生動物為宿主的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導致的”可知,并非必須通過

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動物的多次傳播,選項表達絕對。

故選C。

2.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歸納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

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不

要死摳字眼。題中D項,“只要經過有效的檢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會帶來大面積的疫情”錯,根據原文“野

生動物和飼養動物身上都存在病毒,區別是量的多少”“多數人很少或者只是偶爾食用過野生動物,但僅僅這些‘偶

爾'就可能讓民眾為大面積肺炎疫情爆發買單”“對于食用野生動物,法律已有相關規定。2018年10月新修訂的《中

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第三十條

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

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可知,飼養的野生動物身上還是帶有病毒的,有傳染的可能,且飼養的野生動物

的食用要符合國家法律要求,并非經過有效的檢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會帶來大面積的疫情,選項表達絕對。

故選D。

3.本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

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同時關注選項敘述

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題中B項,“野生動物是環境質量的標志物、生態質量好或壞,是由生物多樣性決定的。

有它們在身邊,我們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錯,材料三的核心觀點是“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必須加強立法,執法力度

動真格”,B項強調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多樣性,不能支撐觀點,且根據原文“避免這些天然宿主與人畜的密切

接觸,這對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非常重要”,并非“有它們在身邊,我們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

故選B。

4.本題考查論證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掌握分析論證思路的解題過程:辨識文本的結構方式;給文本劃分段落

層次;歸納段落與部分的論述要點;解說文本的行文思路: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得出結論,解決問題。

同時,要學會抓住關鍵語句和段落準確提取和歸納答題信息。題中,材料三第一段寫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

場檢出大量新型冠狀病毒,可分析出“擺事實、明現象,表明野生動物攜帶病毒”;第二段“多數人很少或者只是偶

爾食用過野生動物,但僅僅這些‘偶爾’就可能讓民眾為大面積肺炎疫情爆發買單”“這些未經檢疫的食品端上了人

們的餐桌,為疫情的爆發埋下了禍根”,可分析出“析危害、談必要,明確吃野生動物的危害”;第三段“2018年10

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

制品。第三十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

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部法典中'重點保護動物’字樣一共出現

了53次,而對于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的規定則相對模糊”,可分析出“明違法、指漏洞,指出現行法律存在的漏洞”;

第四段“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不應是防治疫情期間的權宜之計,必須持續下去,不斷動真格!后續立法、執法力度應繼

續加強,徹底切斷野生動物食用消費的灰色產業鏈,斬斷疫情爆發的禍根”,可分析出“明觀點、指做法,即加強立

法、執法力度,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必須要動真格”。

5.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答題時根據題干的要求先篩選主要的信息,然后對篩選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進行

整合,此題要求回答“如何有效避免野生動物病原感染”,原文“這提醒我們,保護好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或許是遠

離野生動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減少對蝙蝠等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侵擾,避免這些天然宿主與人畜的密切接觸,這對

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非常重要”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