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難點16命運與共的世界一一二戰后的世界
<1-----------------h
命題趨勢
課程高考要求考情速遞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變化,認識其發展中
3年24考
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
2.了解冷戰時期的典型事件,認識冷戰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戰的發生、發展與世界格局
3年36考
綱要變化之間的相互影響
3.解冷戰結束后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發展特點,以
及出現的全球性問題,認識人類社會面臨的前所術有的機遇與挑戰,理解和平、發展、3年21考
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
1.了解二戰后國際法的發展3年1考
2.了解現代貨幣發行和使用情況,以及現代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3年3考
選一
3.知道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特點及其由來,了解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及其實
3年1考
行情況
1.了解現代農業、漁業發展過程中,人類在食物生產、儲備等方面的進步,認識消除
3年3考
饑餓和食品安全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2.認識第三次科技革命對改變人們勞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義,認識生產方式的變革
3年6考
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革命性意義
選二
3.認識二戰后國際貿易、金融的變化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3年4考
4.了解二戰后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及問題3年。考
5.認識二戰后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對民眾生活及社會變遷的意義3年0考
6.了解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發展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3年。考
1.了解現代人口遷徙,認識人口遷徙與融人當地社會過程中出現的文化認同3年1考
2.了解現代商路的開辟,了解商品所體現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
3年0考
扮演的重要角色
選三3.了解現代著名戰爭,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認識戰爭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
3年3考
撞,交流與重構提供了契機
4.了解現代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
3年。考
播中的作用
1.命題規律:側重綱要,選必視角多有涉及;命題側重冷戰表現與影響、多極化趨勢出現、資本主
義的新變化以及科技發展等;情境設計形式多樣,注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2.歷史考法:
(2024?遼寧,戰后非洲獨立、現代交通運輸)、(2023?遼寧,斯大林模式、現代社會的移民和
命題多元文化)
分析3.備考策略:注意梳理二戰后國際關系和國際格局演變,分析問題注意關聯冷戰的大背景,包括冷
戰結束后冷戰思維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加強對大國關系變化的整合;注意多極化趨勢出現對兩極格
局的沖擊和國際關系改善的影響;關注冷戰結束后世界發展趨向和國際治理體系改善;能夠辯證、客
觀、全面地認識當今世界的新變化
「餐難詮釋』
L__________ii
專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今,世界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政治多化、經濟全球化、社
會信息化、文化多樣性是這一時期的突出特征。人類進入21世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不
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線索1制度與治理從兩極格局向多極化過渡;美蘇長期的冷戰,多極化趨勢沖擊兩極格局;當今世界
一超多強、多極化趨勢加強。
線索2經濟與生活世界經濟走向體系化、制度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
兩大趨勢
線索3思想與文化現代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人類進入“信息時代”“智能時代”;文化多樣性推動文明
進步。
【知識導航】
,2,社會制度的不同、國家利益的喉、意識形態的對鴻致美蘇?冷戰,局?I緘。
泠就出現<------------------------------------------------------------
兩極格局--\美蘇在全世界范鼬展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翩翻爭奪。
多極力ft成長歐洲共同體成左、日本經濟引飛'、中國崛起漸興民族國家的發展,多極化趨勢日趨明顯。
美國希望建立單極螂發動了阿富汗戢爭和伊拉克戰爭。
歐洲聯盟觸;
俄羅斯推行多極化膠
日本鰥政治乃至軍事大國:
幗正破弱將轆踞負責任大國的作用
發展幗家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第
卜歷史第I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人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共同愿望更加強烈。
南北差睡貧富玳日益嚴重瞅展問題
面臨問題
和平與安全問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裔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1947年脆和基斯坦分別成為獨立的自治領海20世紀50年代都成為共和國。
亞洲,一
印度尼西亞、新堿等東南亞國家嬲獨立。
騰民體系墻?1953年埃及共和國成立1956年埃及收回蘇恥運河主權:
二知的世畀I960年被稱為啡洲筆有17個撕國家啦;196洋阿爾及利亞獨立。
拉美1961年配建詡會主義國家。199雌拿馬從美國手中收回巴拿馬運河區的全部主權。
1945年,《始國憲乾確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侵略的機制
好安理會制裁的權力毓丁大國一致原則,集觸全體制進一糕善,
1946年國際法院成立發展了國際司法制度但成效有限。
新的民族國家紛繳垃國際法的敏展對世畀和平與發展作出迎極的貢獻,但其實瓶雕多局限性。
社會信息化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融濟增長質1推動經濟社會向高效'優質頻轉型瓠史進程。
經濟全球化及勞動力的流動常來齦社會的多元文化。
移民文化「------------------------------
--------文化多樣性是世顆化的基本特征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猥媯維護自己的文化特性雒系自己的文化所。
文化多樣性
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20世紀以來全球貿易網的縱深發展促進我化交流的國際化。
文雌播與交融瞅民族國家二戰后瞅民族國家.瞬當地民敝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的新規。
方式西方教育、印刷書、圖書僧、博物館的建設與頻
文化翻推動了科學研究、人才踹和文化的翻
文化腦和舒保護--------影響
有助我化的大眾化對提高人們的文化毓、促進各民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遣產保護《世界新公金等一系列文件的通過對像岷族文化、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醬性有著重要意義。
宏觀調控二成后初期加強國鼾預:20f紀7。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諦脹覬象,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科技發展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互聯網等,促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
社會結構科學技術的新發展促使廨業人口骷比重增加中間階導人數增力口。
概況二戰后,英國等西方國家建成翻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基本鼬,
福利國家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社會保障---------影響在緩和收入相懷平等'保持社會穩定方面幽一定的觸作用。但也帚來國家財政負擔。
醫療制度西方國家推廣麻—岳井衛生事業取得巨大進展,人民麒狀跚顯改善。
原因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顫各種不平等被困現象,社會矛盾凸顯
社會運動,
---------,至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販運辦學生反癱動。
基層迄20世紀80年代以后,更加強調政府、社區和豐政府組織的共同作用。
_赫魯曉夫、勃列日聯改革收效甚微沒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戈爾巴喬夫改革放棄社會主義制度,拋沼克思主義指導,最終導致儂1年蘇聯解體。
發展耗洛國大多采取蘇聯模式南斯拉夫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劇變東黯國的改鞠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束嬤最終導致鋤國家社會主義制醐紛終結
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置實械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取得了巨大獺。
20世紀60-80年代,新加機韓國等亞洲國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辛洲經濟獲融速發慰訂美洲經濟實現工業化。
發展中國家6
…亞洲、拉丁美洲徘洲國家在發展幃在很多問題,
挑地一
------;共同面臨的問題是自身社會問題箱民主義諼骰問題和不平等的國際經濟政制日秩序的影響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代糊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20世紀90年代世界貿易突飛猛進各國的生產活動密切聯系,連成一體。
世界經濟121世紀,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版,但也存在許多問題。一
區域集團化—、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南亞國家聯盟亞炫濟合作翦等經濟合作機制。
美國鼬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體系促進各國的經濟發展。
斯體系20世紀7峰代機布雷頓赫體系瓦斛
20世紀賄代以花金融全球化'電子化便利了人民的消費,也具有相當的風險。
1947年,在美國主郭達成《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工貿易體系'1995年成立世界貿易組級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
服務貿易增長迅速,電子商務興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20世紀柵以來喉各國翹業機械化,高科技農業有了娜性進展
農業生產------------------------------------------------------------
21世紀農業科技從人工化向自動魄變但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
?…一二戰后蜥化進程加快居住條件和基礎設施不毓善但出現礴污染等問題。
居住隔和父通
--------高速公藤高帙及艇技術發展迅瀛縮短了通行時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建議用時:30分鐘)
【高考真題】
1.12024?新課標卷?12]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后,美國大量拋售英鎊,導致英國外匯儲備驟減。英國
抱怨美國的行為是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宗旨和精神“不可饒恕的背叛”。最終,英國停止了對埃及的軍事干涉
行動。這反映出()
A.美元占據國際貨幣體系主導地位B.埃及民族解放運動獲得廣泛支持
C.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D.西方大國間盟友關系破裂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956年(全球)。據題干中“美國大量拋售英鎊,導致英國外匯儲備驟減”以及英國對美國行為的指責,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事件本質上顯示了美元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心貨幣對國際金融秩序的巨大影響力,
反映了美元占據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A項正確;題干信息雖涉及埃及民族解放運動,但主要討論的是
美英之間的金融互動及其影響,排除B項;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是在20世紀70年代,與題干時間不符,
排除C項;西方大國間的盟友關系雖受到考驗,但“破裂”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
2.12024?北京卷45】1920年,有思維的機器人首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1962年,工業機器人實現商業化。
2007年,全球機器人安裝量達650萬臺。近年,歐盟出臺了《歐洲機器人技術民事法律規則》《機器人技術
工程師倫理行為準則》《人工智能法案》等。對以上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文學創作是機器人技術發展的理論來源②二戰后科技進步推動機器人產業化發展
③機器人的出現標志著生產關系的新變革④人們對機器人發展的潛在風險加以防范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近現代(世界)。根據材料“1962年,工業機器人實現商業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科技進步推動
機器人產業化發展,②正確;根據材料“歐盟出臺了《歐洲機器人技術民事法律規則》《機器人技術工程師倫
理行為準則》《人工智能法案》等”可以看出當代人們開始立法對機器人發展的潛在風險加以防范,④正確;
所以D項正確;文學創作是機器人技術發展的理論來源不符合史實,①錯誤;當今社會生產關系并未出現新
變革,③錯誤;所以排除ABC項。故選D項。
3.12024.天津卷」5】如果在1930-2000年出版的國際圖書中,分別檢索“聯合國”和“危機”,可得到兩詞出現
頻率的統計示意圖。對下圖反映的相關國際政治內容,理解最全面的是()
《詞/卜萬字)
A.全球治理體系有待完善B.冷戰結束后國際秩序存在混亂
C.原有國際機制失去作用D.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
【答案】A
【解析】本題為最佳選擇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其準確時空為:1930-2000年(世界)。結合本題材料與
所學知識可知,“聯合國”和“危機”兩詞在圖書中的出現頻率統計示意圖反映了自1930年至2000年間國際社
會對這兩個概念的關注度變化情況,特別是二戰后隨著聯合國成立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
“危機”一詞也頻繁出現,這說明全球面臨著眾多挑戰和不穩定因素,全球治理體系有待完善,A項正確;從
20世紀70年代開始,危機的次數比聯合國次數出現的要多,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D項有一定的
道理,答案次佳;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危機顯示的次數在增加且超過聯合國,可得出“冷戰結束后國際
秩序存在混亂”,但是此選項僅適用于冷戰結束后的特定時間段,而題目背景信息涵蓋的時間范圍更廣,故無
法完全覆蓋整個時期的特點,B項有一定的道理,答案次佳;“原有國際機制失去作用”,這種表述過于絕對
化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許多國際組織仍然在發揮作用,只是面臨更多復雜性和局限性而已,排除C項。故
本題答案A(3分)D(2分)B(1分)。
4.12024?浙江卷?15]閱讀下表,據此可知()
世界各地區饑餓人口數量及饑餓發生率變化情況表(單位:百萬、%)
1990—1992年1995—1997年2005—2007年
地區
數量發生率數量發生率數量發生率
世界843.416787.514847.513
發展中國家826.720768.117835.216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587.920498.116554.516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4.31253.31147.18
近東和北非19.6629.5832.4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64.934187.233201.228
發達國家16.7<519.4<512.3<5
A.發展中國家的饑餓人口數量與饑餓發生率同向變化
B.糧食雜交育種新技術為世界消除饑餓作出突出貢獻
C.發展中國家不同區域的饑餓人口數量均持續下降
D.保障糧食安全仍應是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990至2007年(世界)。根據材料可知,世界各地區饑餓人口數量變化反復,饑餓發生率總體呈現下
降,但變化幅度較小,反映了保障糧食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仍應是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D項正確;1995
年到2007年,發展中國家饑餓人口數量上漲,但饑餓發生率下降,“發展中國家的饑餓人口數量與饑餓發生
率同向變化,,不符合材料,排除A項;“糧食雜交育種新技術為世界消除饑餓作出突出貢獻”說法正確,與材
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部分發展中國家區域的饑餓人口數量呈現上升趨勢,C項說法錯誤,排除C項。故
選D項。
5.12024?浙江卷?15]近年來,中外文化遺產雙邊合作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如參與柬埔寨吳哥古跡、烏茲別
克斯坦希瓦古城和尼泊爾、緬甸震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與洪都拉斯、肯尼亞聯合考古等,我國還持續加大
文化遺產多邊國際合作的推進力度,其中尤以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提出的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倡
議最具代表性。這些舉措()
①表明改革文化遺產全球治理機制成為共識②體現了我國守護人類共同財富的責任與擔當
③有利于傳承民族文化和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④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更多人文內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現代(世界)。根據材料中近代以來各國頻繁在文化遺產方面進行深度
合作,以中國為代表大力倡導各國在文化遺產方面的多邊國際合作,材料中沒有提及21世紀之前各國在文
化遺產方面的保護措施和治理機制,無從比較,就無法看出是否改革了這方面的機制,①不符合題意;根據
材料“我國還持續加大文化遺產多邊國際合作的推進力度,其中尤以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提出的亞洲
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倡議最具代表性”可知,中國在守護人類共同文化遺址財富方面,越來越具有大國的擔當和
責任,②符合題意;根據材料“近年來,中外文化遺產雙邊合作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如參與柬埔寨吳哥古跡、
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和尼泊爾、緬甸震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可知,各國對文化遺址的重視和保護,有利于
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維護,③符合題意;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各國加強國家間合作,是
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表現,并且這種對文化遺址保護的投入更具有人文主義的內涵,④符合題意。綜
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其他選項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B項和C項。故選D項。
6.12024?江蘇卷45】寒山子是唐代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詩人,長年在山洞中隱居避世。他寫的詩流露出一
種超塵脫俗的空靈感。20世紀50年代,寒山子的詩被譯成英文。至60年代,他的詩在美國受到一些蓄長發、
光著腳的大學生歡迎,風靡一時,形成了“寒山熱”。這反映出,當時美國()
A.青年認同中國生活方式B.經濟出現“滯脹”現象
C.政府調整對華外交政策D.民眾對社會現實的失望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現代(美國)。據材料可知,20世紀60年代,美國正處于社會變革和動蕩的時期,如越南戰爭、民權
運動、社會不平等、文化沖突等問題凸顯。寒山子超塵脫俗、充滿空靈的詩歌,為那些對現實感到迷茫和失
望的美國年輕人提供了一種精神寄托和心靈慰藉,D項正確;寒山子的詩歌不能等于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美
國年輕人對寒山子詩歌的歡迎,更多的是對其詩歌所傳達的精神內涵的共鳴,排除A項;美國經濟“滯脹”現
象主要出現在70年代,與60年代的“寒山熱”時間不符,排除B項;當時美國政府的對華外交政策并未因“寒
山熱”而有明顯的調整,排除C項。故選D項。
7.12024?湖南卷46】20世紀50年代,英國在鎮壓肯尼亞“茅茅運動”時,每屠殺一名起義者,得花一萬英鎊。
法國為鎮壓印度支那人民獨立斗爭所支出的戰費高達三萬億舊法郎,差不多等于馬歇爾計劃撥款的兩倍。這
兩則史實()
A.揭示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歷史背景B.有助于解釋殖民統治崩潰的原因
C.有助于衡量英法兩國當時的經濟實力D.揭示了亞非拉反殖反帝斗爭的正義性
【答案】B
【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
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50年代(世界)。根據材料可知,英國、法國在鎮壓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過程中花
費大量財富,這削弱了其經濟勢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其殖民統治崩潰的原因,B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
殖民國家二戰后勢力一定程度的衰落,與民族解放運動的背景無關,排除A項;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英法兩
國當時的經濟實力對比,排除C項;材料并未討論亞非拉反殖反帝斗爭的正義性,而是殖民國家勢力的下降,
排除D項。故選B項。
8.12024?湖北卷45】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盛產懷舊電影。這些影片多數是納粹時期電影的翻版,取景
于風光優美的德國南部山區,勾畫出未遭炮火的鄉村和純樸快樂的民眾——“沒有受到最近歷史的玷污,也沒
有受到東西方勢力的占領”。這反映出當時聯邦德國社會()
A.積極反思納粹罪行B.致力于擺脫戰敗陰影
C.重視傳承電影藝術D.熱衷于重構本國歷史
【答案】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據題干中聯邦德國的懷舊電影內容,對未遭炮火的鄉村和純樸快樂民眾
的描繪,以及強調“沒有受到最近歷史的玷污,也沒有受到東西方勢力的占領”,這反映出當時聯邦德國社會
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擺脫戰敗的陰影,重構一種沒有戰爭影響的歷史形象,B項正確;這些電影內容并非是
積極反思納粹罪行,排除A項;題干重點不是強調傳承電影藝術,排除C項;這種重構更多是為了擺脫戰
敗陰影,而非單純熱衷于重構本國歷史,排除D項。故選B項。
9.12024?福建卷T6】1968年,加勒比自由貿易協會成立,該組織在成立初期規定,“發達”和“不發達”成員
國分別在5年和10年內取消其他成員國的進口稅。這說明該組織()
A.具有反殖民主義性質B.打破兩極格局的束縛
C.主張成員國公平合作D.提倡資本全球化流動
【答案】C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968年(加勒比地區)。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加勒比自由貿易協會是20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主
張成員平等合作的國際商貿組織,加勒比自由貿易協會對發展情況不同的成員國采取不同的規定或要求,反
映了該組織在實現其宗旨的過程中沒有“一刀切”,而是考慮并尊重成員國之間的差異,體現公平合作的精神,
C項正確;題干中“成員國”這一信息提示該組織成員國已非英國殖民地,且其運作機制不具反殖民主義傾向,
排除A項;該組織于1968年成立,第三世界在此前后的興起的確是多極力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但題干無法
體現該組織的成立與兩極格局有關,也無法反映該組織沖破了兩極格局的束縛,排除B項;第三世界的地區
性自由貿易區主要推動商品流通而非資本流動,且“資本全球化流動”趨勢的興起是在20世紀90年代,排除
D項。故選C項。
10.12024?遼寧卷T6】近年來,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加速轉型,造車“新勢力”不斷涌入電動汽車行業。據國際
能源署統計,20n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不到4萬輛,2022年突破1000萬輛;2020年電動汽車占新車銷量比
例不足5%,2022年達到14%。這反映了()
①低碳經濟成為發展趨勢②世界大國能源競爭愈演愈烈
③清潔能源日益受到重視④交通出行方式發生重大變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世界)。根據材料內容可知,當今世
界傳統油車企業加速轉型,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這說明當今世界低碳經濟成為
發展趨勢,也反映了清潔能源日益受到重視,①③正確,B項正確;材料只體現了車企的轉型,沒有體現世
界大國能源競爭,排除②,新能源汽車只是改變了汽車的能源消耗形式,并沒有改變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
排除④,所以排除ACD項。故選B項。
11.12024?甘肅卷?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格林納達位于加勒比海東南端,扼守著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17世紀后,格林納達先后淪為
法、英殖民地,1974年獨立,建立親美政權,但仍屬英聯邦。1979年,信奉社會主義的畢曉普上臺,與蘇
聯建交。蘇聯、古巴與格林納達簽訂了一系列經濟技術協定,派遣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并幫助其修建機場。
隨后,尼加拉瓜的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也推翻了親美政府。古巴、格林納達、尼加拉瓜形成反美三角。
——摘編自《拉丁美洲叢刊》等
美國
大西洋
汽少ISM目拓達
廿西亞
加勒比海◎es?K
格林納達
巴拿馬運河椅立月玷
SMi&WtOnFev
太平洋694南美洲
材料二美國報紙就格林納達的重要戰略地位評論道:“格林納達是西半球臨近美國腹地的一艘不沉的航空
母艦,可以成為蘇聯對西半球進行擴張的跳板。”1981年美國開始對蘇聯采取進攻性戰略,里根總統認為在
核均勢和東西冷戰處于僵持的戰略態勢下,在本世紀內亞非拉第三世界地區將是美蘇爭奪的主要戰場。1983
年10月24日晚,美國對格林納達實施了代號為“暴怒”的入侵行動。次年,美國扶持的政黨上臺,格林納
達淪為美國的“附屬國”。
——摘編自《拉丁美洲叢刊》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總結20世紀格林納達與美、蘇關系的變化。(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別從地理位置和國際關系角度,分析格林納達未能走上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
原因。(8分)
【答案】(1)變化:獨立后建立親美政權,親美反蘇;而后又建立親蘇政權,親蘇反美;20世紀80年代
后被美國入侵,淪為“附屬國”,成為美國反蘇的一份子。
(2)原因:地理位置:格林納達位于加勒比海東南端,扼守著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具有重要的戰
略地位,對美國而言,這是蘇聯對美洲進行擴張的跳板,所以美蘇兩大霸主必將爭奪格林納達,一個第三世
界的小國必將淪為大國的犧牲品,無法真正的獨立發展。
國際關系:當時美蘇處于冷戰時期,在美蘇核均勢和東西冷戰處于僵持的戰略態勢下,亞非拉第三世界地區
將是美蘇爭奪的主要戰場,而格林納達作為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必將成為美蘇在美洲地區的必爭之
地,所以國內政治經濟的發展都極大的受到美蘇兩國戰略需求的影響,無法真正獨立自主的發展。
【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本題的時空是20世紀的世界。
變化:根據材料“1974年獨立,建立親美政權,但仍屬英聯邦”可知獨立后建立親美政權,親美反蘇;根據材
料“1979年,信奉社會主義的畢曉普上臺,與蘇聯建交;古巴、格林納達、尼加拉瓜形成反美三角”可知而后
又建立親蘇政權,親蘇反美;根據材料“1983年10月24日晚,美國對格林納達實施了代號為,暴怒,的入侵行
動。次年,美國扶持的政黨上臺,格林納達淪為美國的,附屬國'”可知20世紀80年代后被美國入侵,淪為“附
屬國”,成為美國反蘇的一份子。
(2)本題是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本題的時空是20世紀的世界。
原因:根據材料“格林納達位于加勒比海東南端,扼守著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國報紙就格林納達的
重要戰略地位評論道:“格林納達是西半球臨近美國腹地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可以成為蘇聯對西半球進行
擴張的跳板”可知,從地理位置角度看,格林納達位于加勒比海東南端,扼守著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
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對美國而言,這是蘇聯對美洲進行擴張的跳板,所以美蘇兩大霸主必將爭奪格林納達,
一個第三世界的小國必將淪為大國的犧牲品,無法真正的獨立發展。根據材料“1981年美國開始對蘇聯采取
進攻性戰略,里根總統認為在核均勢和東西冷戰處于僵持的戰略態勢下,在本世紀內亞非拉第三世界地區將
是美蘇爭奪的主要戰場”和所學知識可知,從國際關系角度看,當時美蘇處于冷戰時期,在美蘇核均勢和東西
冷戰處于僵持的戰略態勢下,亞非拉第三世界地區將是美蘇爭奪的主要戰場,而格林納達作為加勒比海出入
大西洋的門戶,必將成為美蘇在美洲地區的必爭之地,所以國內政治經濟的發展都極大的受到美蘇兩國戰略
需求的影響,無法真正獨立自主的發展。
【模擬演練】(建議用時:50分鐘)
1.124-25高三上?遼寧?期末】二戰時期好萊塢電影中的日本人常以丑惡殘暴的日本軍人形象出現,到了五、
六十年代,則以溫順和臣服的女性形象出現,劇情也會以主人公美國男青年最終克服種族主義的偏見,和他
的日本情人結成婚姻,過上幸福的生活而結束。這種變化反映了()
A.雅爾塔體系的瓦解B.國際局勢影響價值取向
C.兩極格局正式形成D.現代主義藝術流派特征
【答案】B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時期及以后(世
界)。根據材料可知,二戰時期美日處于戰爭狀態,兩國關系惡化,因此“好萊塢電影中的日本人常以丑惡殘
暴的日本軍人形象出現“;而到了五、六十年代,日本奉行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日美關系緩和,因此影視中
日本人形象得以改善。因此,這種變化反映了國際局勢影響價值取向,B項正確;雅爾塔體系瓦解的標志是
蘇聯解體,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1955年蘇聯與東歐七國建立華沙條約組織,標志著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對峙局面形成,也標志著兩極格局正式形成,排除C項;現代主義藝術流派的特征是反傳統和反理性,與材
料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2.[24-25高三上?遼寧?期末】1992年6月,歐洲理事會在里斯本召開會議(里斯本會議),會議討論了歐共
體與中東歐國家的伙伴關系,重申在《歐洲協定》的框架內發展歐共體與中東歐國家的伙伴關系,加強政治
對話并將其擴展到包括最高政治級別的會議,通過合作幫助其入盟。由此可知,里斯本會議()
A.加快了兩極格局瓦解的步伐B.有利于歐洲一體化的擴大
C.確立了歐洲合作的基本原則D.實現了歐洲的和平與穩定
【答案】B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2年(歐洲)。根
據材料可知,1992年里斯本會議討論了歐共體與中東歐國家的伙伴關系,并擴大與中東歐的政治對話,這些
舉措有利于加強歐共體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推動歐洲聯合深入發展,有利于歐洲一體化的擴大,B項
正確;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局面已經瓦解,排除A項;1992年2月7日,12個歐洲國家在荷蘭的馬
斯特里赫特簽署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確立了歐洲合作的基本原則,排除C項;實現了歐洲的和平與穩
定說法過于絕對,是有利于推動歐洲的和平與穩定,排除D項,故選B項。
3.[24-25高三上?遼寧?一模】恰如美國教授馬丁?吉倫斯等人所指出的,在21世紀的歐洲社會,當富裕公民
和貧窮公民有著相互沖突的偏好時,政治結果與富人(收入居前10%)的偏好密切相關,而與窮人(收入居后
10%)的偏好完全無關。這種現象()
A.是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外在表現B.表明應重視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
C.反映歐洲亟需調整社會生活秩序D.說明應該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當代歐洲。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制度更注重對富人群體的保護,窮人遭受
的不公正更多,這體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下,貧富差距加大,社會不公正現象存在,是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
的外在表現,A項正確;該學者是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社會問題,并沒有提出解決的措施和主張,排
除B項;該學者是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社會問題,并沒有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不能說明歐洲亟需調
整社會生活秩序,排除C項;該學者是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社會問題,并沒有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不能說明應該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排除D項。故選A項。
4.124-25高三上?遼寧沈陽?期中】以下為二戰后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版圖變化示意圖。圖1到圖2中變化出現
的原因是()
圖1圖2
A.馬歇爾計劃實行B.兩大陣營對峙C.兩極格局瓦解D.歐洲聯盟成立
【答案】C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時空是:二戰后歐洲。圖1到圖
2的主要變化是蘇聯解體,結合所學,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C項正確;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在第
二次世界大戰后為重建歐洲經濟而實施的一項經濟援助計劃,與蘇聯解體關系不大,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醫學生的情緒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開學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俱樂部經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工商大學《文化活動方案策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模)呂梁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企業競爭力問題-復雜系統分析
- 硬件產品的市場趨勢跟蹤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制作工藝流程考核試卷
- 棉花倉儲庫存動態監控考核試卷
- 礦山機械材料力學性能與選材考核試卷
- 消化道腫瘤 預防課件
- 2024年全球綠色金融市場展望
- 電商倉庫貨架布局方法
- 銀行公私聯動營銷措施
- 呆賬核銷管理辦法(2022年版)
- 氬弧焊培訓課件-氬弧焊焊接技術培訓
- 小學數學-青島版五四制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比的意義》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幼兒園故事課件:《胸有成竹》
- GB/T 43200-2023機器人一體化關節性能及試驗方法
- 功率因素校正(PFC)電路-PFC的工作原理課件
- GB/T 10000-2023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