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重要詞句賞析-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_第1頁
記敘文重要詞句賞析-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_第2頁
記敘文重要詞句賞析-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_第3頁
記敘文重要詞句賞析-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_第4頁
記敘文重要詞句賞析-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季節

①久住城市,越來越覺得城市只有陰晴冷暖,沒有季節變換。童年在故鄉,四季是各有各的美麗的。看見的,

聽到的,聞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鮮明的景象和濃郁的氣息。

②大年初一響到十五的大鼓聲剛剛停止,村前的藕塘已露出荷葉的尖尖角,光禿的苦楝樹枝頭也有了一叢叢青

翠,小溪旁的草地不知什么時候換了一片新綠。[甲]園邊不時傳來柚子花和檸檬花的清香,這份清香不會令人沉

醉,而是使人興奮又安神。聞著這不凡的芬芳,什么郁悶都會煙消云散的。

③“三月三,人拜山。”村人叫掃墓為拜山。上山掃墓,行經一處處大樹的濃陰。[乙]陣陣初起的熱鬧的蟬

聲就像草木一樣蓬蓬勃勃。那些用來泡水浸米煮黑米飯的嫩楓葉,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草木,散發著種種不同的芳香。

晚上,走在田中借火光尋捉夜游的黃鰭,也是春天令人著迷的事。夜的田野,火光朵朵,和風習習,蛙聲陣陣。離

開故鄉,我再沒有享受過這樣的春夜了。

④轉眼間,梅子熟了。再酸也要吃幾顆的,這亦使人有春去夏至之感。陽光變得火辣辣的,田野蕩漾著綠波,

蒸發的水汽在烈日照耀下,有如透明的火焰在躍動。「丙]時有三三兩兩的白鶴,在透明的火焰上悠悠飛翔,然后

優雅地降落綠波中。

⑤“六月六,摸芋督(督。底部)。”早春種的芋頭長大了,可以挖起來吃了。種在田里的藕也長大了,剛挖

起的嫩藕,多么可口,仍記得有兩句山歌:“挖得嫩姜共藕炒,云隊(我們)連情甜又香。”夏收夏種的日子,忙

碌而緊張。家家戶戶,上午把早稻收割挑回村旁的禾堂,下午把稻穗鋪成圈餅狀,用牛拉著石碾一圈一圈來回滾著

脫粒,叫“蹬禾”。接著,家家戶戶又在剛收割的田中,牛拉著“碌磕”,人站在“碌博”前后的踏板上,來回滾

田。黃昏的田野,四處“嗒嗒嗒”的“碌瑙”響聲,有夏種不待人的繁忙氣氛,也有夏收的歡樂的情調。

⑥“九月九,黃蜂返飲酒。”九月初九前后一兩天,總有黃蜂成群結隊飛來村里,在屋邊瓦檐繞來繞去。捉黃

蜂吃糖,也是兒時的趣事。黃蜂返飲酒,也給日子帶來了清秋的情調。深秋的山林,依然蒼綠,雖間有一樹兩樹的

鮮黃或殷紅,但并沒有什么“悲秋”之感,只覺得山河的壯美和大自然永不止息的生命力。

⑦北風吹了,天氣冷了。冬夜,一家人圍在灶爐前生火取暖,暖和又愉快。火堆燒得旺旺的,烤火燒的多是桃

軍娘的樹根,這些樹根很耐燒。但我覺得桃軍娘很可愛,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軍娘花,一片緋紅,多么美麗;夏日上

山去摘成熟甜蜜的桃軍娘果,多么歡快。我極不情愿燒我喜歡的小樹。長大后我知道它的傳說——桃軍娘是古代為

拯救義軍而犧牲自己的一位姑娘的化身我更感到兒時喜歡的小樹可愛也更可敬。

⑧打陀螺也是歡樂的活動,這是冬天才有的景象,北風再冷,氣氛總是熱烈的。

⑨人們準備過年的種種活動,也使人感到隆冬的情味,但這是迎春了。山野和村邊,一些急于迎春的樹木,已

長出許多葉芽,甚至伸展了幾片最初的嫩葉,或青翠,或紫紅,或灰綠。詩人雪萊曾經問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

遠嗎?

⑩是的,不會遠了,而在我的故鄉——冬天未去,春天已經來了。

(作者:韋其麟,選自《重返故鄉》,有刪改)

12.【季節?語言】“看見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鮮明的景象和濃郁的氣息。”故鄉四季的景象與氣息

在作者的筆下敏感而清晰。請在文章的畫線句中,選取一句,并從感官運用的角度對句子進行品析。(3分)

13.【季節?情感】時間本有序,冬去春來。但是,文末作者為何說故鄉“冬天未去,春天已經來了”?(3分)

(二)趕鳥的孩子

曉寒

①老屋對面有一塊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籃子。從夏往秋走的時節,母親會在那里陸續種下蘿卜、白萊,還有

香和蒜。秋漸漸轉身,第一場霜降臨。到處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萊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蘿卜纓子似漲潮

般覆蓋了裸露的泥土,白萊身子也一個勁地脹起來。那旺盛的綠色,像一片濃縮的春天。

②這時候,一-群鳥如約而來,有二十多只。這是一群與眾不同的鳥,鮮紅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塊黑色,拖

著長長的藍色尾巴。我們不認識,把它們稱為長尾巴鳥。它們肌上了我家的菜地,專吃萊葉子,菜長成了,它們就

來,菜沒了,它們就走。

③起先,母親并沒怎么在意,說弄個稻草人嚇一嚇吧。我費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樣。剛開始似乎管點用,

可沒過兩天,它們就識破了這個招數,把稻草人晾在一邊,毫無顧忌地飛到地里大快朵頤。群鳥過后,菜葉到處是

洞,七零八落。

④[A]看到好好的菜被鳥糟蹋了,母親心疼不已。假人沒用,母親就催我"親自下場"。我很樂意領受這個任務,

就趕個鳥嘛,又輕松又好玩,比在家掃地或去外面扯豬草舒服多了。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滿懷

信心地去了菜地。

⑤我剛一出現,它們就呼的一下全飛走了,落在旁邊的一棵楓樹上,沖著我叫個沒停。我心里高興,它們到底還

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費什么力氣。我朝它們揮了下手里的竹丫:你們就大聲地叫吧,我來了,再也別想吃我家的菜了。

⑥萊地狹長,有好幾十米。那群鳥叫了一會,見我沒有進一步行動,便從樹上飛下來,到菜地的另一頭去了。它

們扇動著翅膀,邊吃邊嘰嘰喳喳地叫著,我不知道在說什么,但那聲音聽起來充滿了快樂,像在慶祝什么,又像在向

我挑釁。我揮動起竹丫,嘴里吆喝著追了過去。它們見了,呼的一聲,一齊飛回到權樹上。我剛喘口氣,它們又伺

機飛向萊地的另--頭。我只能左追右趕,像在和它們做一場游戲。折騰了一陣,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城上。

我生自己的悶氣,也生那群鳥的氣。我隨手摳了把泥土,朝那群鳥扔去。泥土像雨點一樣落下,有些落到它們身上,

它們抬起頭對著我喳喳地叫了幾聲,聲音干澀,好像比我還氣。在這場拉鋸戰中,我和這群鳥兒不知不覺成了敵人。

⑦幾天過去,我仍然沒找到好辦法,又累又氣的我把這事跟哥哥說了,哥哥幫我出了個主意。他說:“抓兩把谷,

拌上農藥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鳥幾一個也逃不掉,簡單省事,二了百了。“于是,我和哥哥找來個舊碗,抓了些谷

放在里面。正當我倆在四處找農藥的時候,事情被母親知道了。

⑧母親指著我倆厲聲責問,聲音比哪一次都大:它們就吃了一點菜葉子,趕一趕就行了,你們卻想下這樣的手?烏

的命也是命啊1我和哥最一下于蒙了。沒想到這樣一件小事。竟然會招來母親的盛怒。我倆低著頭杵在那里,別說

回話,連大氣都不敢喘。停了一會兒,[B]母親對我說,你也不用去管了,菜葉子吃光了算了。

⑨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親的氣話。第二天一早,她拿著鐮刀去了菜地,一連干了好幾天,在菜地里支起一

些樹枝,樹枝上面搭滿了荊棘。那群烏照舊來,只是沒原來那么放肆了,它們雖然膽大,但也不敢鉆到那些荊棘里

面去。

⑩再后來,我們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鳥兒也不知所終。但母親的那番教訓,這么多

年始終在我腦海中,不時浮現,難以忘記。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樣的鳥,鮮紅的嘴和爪子,拖著長長的藍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

盤旋。我相信,這就是我趕過的那群鳥,它們至今還快樂地活著。(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3.文章結尾寫道:“我相信,這就是我趕過的那群鳥。他們至今還快樂地活著。”這句話有豐富的內涵,結合全

文,請談談你的理解。(4分)一一《趕鳥的孩子》

(三)路苧

柯靈

①行路難,昔人常指邊鄙僻遠之區,而不知現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難。除非你是有車階級,出門只靠步行,

那么不但行人如鯽,會增加緊張和疲勞,如果走得乏力,雙腿酸痛,寸步難移,你絕對找不到一個立錐之地,讓你

歇一歇腿,緩一口氣。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擁擠,令人望而卻步。滿眼摩天大樓,馬路寬廣整潔。但你休想找個“民

亦勞止,泡可小休”的機會。你不惜破費慳囊,走進咖啡館去,買個片刻安閑,那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②我不幸拙行于路,又和馮諼同病,卻無由彈錢而歌。碰到這種時候,就經常不由得想起鄉間的路亭。

③在故鄉,村莊市鎮之間,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兩個路亭,專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簡陋,地位常

據著往來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許是四根石柱,四角頂,四面通風,猶如在中國畫里常見的茅亭,雅有古意,

不過頂上蓋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許和農家近似,長方形,但三面砌墻,一面臨空,當路的兩壁開著無門的門框,設

備卻大體一樣,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簡慢,請君稍息。別看它破陋寒倫,貌不驚人,在長途跋涉的勞人心里,這卻

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個站驛。

④趕市的村夫農婦,或者擔著辛苦經營的菜豆瓜果、魚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籃挑筐,到街上去買辦日用

雜物、農事工具;或者因為借貸無門,挾些不值錢的衣物破爛上當鋪去質錢……天天清早,朝陽初窺田野,便沐晨

風,帶曉霧,從村里出發,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趕上鎮去,直要到事畢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敗功虧,才

循原路趕回村里。

⑤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興而去,常常敗興而歸。心情懊喪,雙腳沉重,生

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雙倍的壓力。幸而半路有個路亭。排閑迎人,容他們且住為佳,使身心暫時有個著落。吹一陣

涼風,扯一陣閑話;再閑閑地抽一筒旱煙,讓生命獲得片時的蘇息,好再鼓起勇氣,繼續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

氣變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蔭庇,聊避風雨。試想這對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溫煦的撫慰!

⑥路亭所處的位置,不但富于實用價值,又多似高明的畫師布局,引人入勝。有的點綴田疇廣野中間,“前不

把村,后不著店”,亭亭玉立,不但使無垠的平原減少單調之感,還便于旅途修長的過客及時小駐;更可以接待天

涯淪落的流浪人,無處投宿時借此歇夜;對田頭勞作的農民,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時刻,可以靜坐進

餐,冬避朔風,夏避炎陽。有的高踞嶺背,峰回路轉、兩村交界之處,翼然一亭,挺秀如畫。山行較平地費力,行

人跑到嶺上,大都氣息咻咻,汗流;夾背,在路亭的石條凳上坐憩片亥L聽山風蘇蘇。從樹梢掠過,投下一身清涼。

有的筑在河濱。面臨盈盈的流水,傍著靄靄的綠蔭,便利行人隨意歇腳,等待擺渡或過往的船只。……

⑦離我老家不遠,有兩個路亭,是我幼年蹤跡最頻之處,年齡漸長,得閑還常去盤桓。大江沿有個過渡亭,好

像建筑得特別講究,地位大,墻壁石凳,整齊可觀,臨河還有寬廣的雙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時

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場。亭前石柱上,刻著對聯:山色湖光,四時佳興。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⑧對聯雖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虛語,普通路亭,雖也有對聯點綴,卻無非是“稍安勿躁”、“小坐

何妨”之類。這樣“風雅”的對聯是例外。

⑨“修橋鋪路造涼亭”,在鄉間是標準的善舉。出錢的也許未必全出于體貼行人的苦辛;但對倦乏的旅人,這

可真算得是一種值得感謝的功德。物質文明突飛猛進,日新月異,路亭可能早晚要進歷史博物館,但我卻深望世界

建筑史上,將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筆墨,描述它特殊的風貌和品質。(選自《柯靈散文選》,有刪改)

21.按要求賞析(4分)

(1)咚一陣涼風,世一陣閑話;再閑閑地抽一筒旱煙,讓生命獲得片時的蘇息,好再鼓起勇氣,繼續上路。(賞析

加點詞)

(2)有的點綴田疇廣野中間,”前不把村,后不著店”,亭亭玉立,不但使無垠的平原減少單調之感,還便于旅途

修長的過客及時小駐。(賞析修辭手法)

(四)長長的山路

沈念

①村與寨之間,山路相連,彎曲環繞,通往外面只有一條路,舊貌陳顏在渾然不覺間起著變化。父親帶著村民

修這條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②那是一條遇到雨水就會泥濘的路,坑坑洼洼,濕滑難行。進入雨雪季節,就像踏進地雷陣,要隨時小心掉進

泥坑,出來一身臟泥衣。我每天上學必經此路,想躲也躲不了,想逃也逃不掉。在校門前的三岔路口,我曾發誓,

將來要逃離閉塞的村子,要去山外的地方。

③寨子里的祖訓是,窮也要有窮擔當,不求人,凡事靠自己。那時候,很多條件好的村子早就把路修成了水泥

路,但山寨家底子薄,修不起一條路。剛換的村支書是父親,村民難以忍受這條破路的時候,就望著他們的新支書……

④父親也不是沒找過鄉長。鄉里的書記調任新的崗位,暫時由田鄉長代理書記。那天父親守在外面,瞅鄉長辦

公室沒人的一個空檔,進了門,又要講爛路的狀況,但剛起了頭,田鄉長就嘆了口氣說,鄉里實在是拿不出錢了。

父親本是臉薄之人,聽了這話,心里澀澀的不是滋味。后來有鄉干部說縣長要來,他當時心一硬,決定豁出去了。

他想好了,萬一縣長發脾氣,村支書不當了也沒什么了不起,必須要修條路對村民有個交代。

⑤那天,鄉干部集中在禮堂開會。龍縣長坐在臺上講話,字正腔圓,聽得到聲音在墻壁上碰撞。父親站在外面,

龍縣長的講話碎片似的飄進耳中:“農村廣闊天地,不能死腦筋搞農業,我們準備在有條件的地方發展鄉鎮企業,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⑥縣長一行人走出禮堂,看到父親站在空闊的院子里,獨獨的一個人,站得筆直,一動不動,風吹動著他那條

軍綠色褲子的下擺,上面沾了很多濕漉漉的泥巴印子。

⑦“縣長,幫我們修路。”父親說完這句話,就一聲不吭了。車從鄉政府大院出發了,車廂內空氣沉滯,縣長

的表情凝重。

⑧那條路,雨后泥濘,泥漿亂翻,像是一群不懂耕作的人踩過的水田。幾個干部無從下腳,落在后面。龍縣長

剛邁了幾步,鞋和褲子都沾滿了泥巴,問走在前面的父親,你們平時一直走這條路?

⑨父親說,祖祖輩輩。

⑩有個干部嘟嚏了一聲,這條路走不進去吧?

?龍縣長扭頭說,車開不到的地方,腳可以走,村民能走出來,我們就能走進去,我們走一次是一次,但山寨

的老百姓,是要年年走、月月走、天天走的。

?父親回村,召開村民大會,第一句話就是,到修路的時候了。村民掂量著父親的話,熱情高漲,交頭接耳,

說龍縣長講得真好,又說父親有膽識,沒米下鍋的人才敢破釜沉舟,還說,我們山寨人走好路、過好日子的時候也

快要到了。

?修路是三個月后啟動的,財政困難,資金缺口大,父親發動村民投工投勞,分成鑿石組、運輸組、鋪路組,

就地取材,用鋼釬鑿碎山石,手錘打得叮叮響,火花四濺。大家吃在工地上,飯菜從家里帶,堅持了三個月,拉出

了一條三米多寬的新路。父親又想了個主意,把那些釬開的薄石塊,條形塊狀的,帶回村里壘了水渠的護坡。

?修路接近尾聲,那條兒時長長的山路,很快變了模樣,變成了一條更平更寬的柏油新路。俯瞰之下,黑得發

亮、飄帶似的山路,來往的車輛,和時光一起延展。

?山寨的變遷,如同一本厚厚的書,風吹開一頁沉重的過去,又畫出一頁開闊的未來。而今山路兩旁是農家樂

和古樸的民居,是清越的山風和厚厚的綠蔭,是幽美的峽谷和明亮的曠野。那么多從路上經過的人,幫父親和這座

古老的山寨銘記著一條山間長路的故事。

(節選自《長路與短句》,有刪改)

12.請從修辭角度賞析文章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

俯瞰之下,黑得發亮、飄帶似的山路,來往的車輛,和時光一起延展。

(五)刀愛

①明媚的三月三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樹的聲音。

②“三月三,砍棗兒干……”每到這個時候,奶奶都會這么低唱著。在清涼的陽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銀亮

的刀,節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棗樹砍去。那棵粗壯的棗樹就靜靜地站在那里,用飽含滄桑的容顏,默默地迎接著

刀的洗,木L。

③“奶奶,您為什么要砍樹?樹不疼嗎?"我問。在我的心里,這丑陋的樹皮就像窮人的棉襖一樣,雖然不

好看,卻是它們執御冰雪嚴寒的珍貴鎧甲。盡管冬天已經過去,可現在還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這么砍下去,不

是會深深地傷害它們嗎?難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嗎?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這棗樹和奶

奶結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許多嘴!“奶奶嚴厲地呵斥著我,把我趕到一邊,繼續自顧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時候,每到秋季,當我吃著甘甜香脆的棗時,我都會想起奶奶手里凜凜的刀光,心里就會暗暗為這大難不

死的棗樹慶幸。驚悸和疑惑當然也有,但是卻再也不肯多問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長大了。當這件事情幾乎已經被我淡忘的時候,在一個遠近聞名的梨鄉,我又重溫了童年的一

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樹剛剛透出一絲清新的綠意。也是雪亮的刀,不過卻不是一把,而是

成百上千把。這些刀在梨樹干上跳躍飛舞,像一個個微縮的芭蕾女郎。梨農們砍得也是那樣細敢,那樣用心,其認

真的程度絕不亞于我的奶奶。他們虔誠地砍著,仿佛在精雕細刻著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樹的皮屑一層層地灑

落下來,仿佛是它們傷痛的記憶,又仿佛是它們陳舊的冬衣。

⑧“老伯,這樹為什么要這樣砍呢?"我問一個正在揮刀的老人。我隱隱約約地感到,他們和奶奶如此一致的

行為背后,一定有一個共同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沒有知曉的那個謎底。

⑨“你們讀書人應該知道,樹干是用來輸送養料的。這些樹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長得太快了。”老人笑

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問道,“長得快的都是沒用的枝條,根儲存的養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長的

時候把養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還拿什么去結果呢?就是結了果,也只能讓你吃一嘴渣子。”

?我怔在了那里,沒有說話。

Q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樹是這樣,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個人如果年輕時過于順利,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瘋長

出許多驕狂傲慢的枝條。這些枝條,往往是徒有其表,卻無其質,白白浪費了生活賜予的珍貴養料。等到結果的時

候,他們卻沒有什么可以拿出來奉獻給收獲的季節。而另外一類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殘酷的刀,斬

斷了圓潤而酣暢的歌喉,卻因此把養料醞釀了又醞釀,等到果實成熟的時候,他們的氣息就芬芳成了一壺絕世的好

酒。

(Q從這個意義上講,刀之傷又何嘗不是刀之愛呢?而且,傷短愛長。

(0當然,人和樹畢竟還有不同:樹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卻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們所能做的,在逆境的時

候,去承受挫折并積蓄養料;在順利的時候,自己給自己一把刀并慎用養料。

?讓我們銘記刀愛,用生活的砥礪,去迎接累累的碩果和甜美的微笑。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4年第2期,喬葉作,有刪改)

23.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好在哪里。(4分)

(1)他們虔誠地砍著,仿佛在精雕細刻著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住在了那里,沒有說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結合語境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那棵粗壯的棗樹就靜靜地站在那里,用飽含滄桑的容顏,默默地迎接著刀的洗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嚴厲地呵斥著我,把我趕到一邊,繼續自顧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答:

(六)笨拙的土豆

王曉莉

①十年前的秋天,我在火車上偶遇一位男子。他當時在翻的那本凡?高畫冊吸引了我,我們漸漸攀談了起來。

我說我喜歡的是凡?高那一系列自畫像。

②“那么,凡?高有張早期的畫作有沒有引起你的注意呢?”對面的他說。“不,你不會注意到它的。”他還

沒有說出是哪一張,就又十分肯定地說。臨下車前,這個男子把這本邊頁已經翻得微卷的凡?高畫冊送給了我。這

本畫冊里有他著重提到的那幅名畫——《吃土豆的人》。

③現在,這幅《吃土豆的人》,我閉上眼睛即可回憶起任何一個細節,它那么悲傷刻骨而又堅忍不拔。

④畫面正中是一1盞懸掛的昏黃油燈,燈光下,一家五口正圍桌而坐。木紋餐桌上擺放的,正是還冒著熱氣的,

僅有的一大盤土豆。熱氣裊裊上升到他們的頭頂,有了溫暖的氛圍。一個老太太正把一個特大的土豆遞給主婦模樣

的人,仿佛在說:瞧這一個,多大個啊!主婦則低眉倒著咖啡,她的粗眉有些皺起,仿佛有點不耐煩眼前這樣的生

活,卻又依然慣性地深思著這樣的生活該怎樣才能過得更如意、更體面些。主婦的對面是一家之主,他是一個辛勤

耕種的男人,手背粗糙而發黑。他凝望著老婆,仿佛要跟她商量什么,而另一個戴頭巾的女人又凝望著他。一個穿

裙子的姑娘背對著我們。他們的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節突著。這一幅畫里,有笨拙的男女,有笨拙的土豆,有

著一個家庭笨拙不堪的生活。

⑤有人曾鼓動凡?高將這幅畫拿去沙龍參加展覽,但凡?高說:“我想清楚地說明那些人如何在燈光下吃土豆,

用放進盤子中的手耕種土地,老老實實地掙得他們的食物。我要告訴人們一個與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

我并不期望任何人都喜歡它或贊美它。"然而,我卻喜歡它。漸漸的,我愛上吃土豆,煎、炒、燉、煮。當飯吃,

當菜吃,當零食吃,沒有一樣不嘗試,沒有一樣不好吃,感覺土豆里有著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清香。

⑥我開始探究土豆的成長。幾乎所有的蔬果,都是裸露在空氣與光線中,它們一生都與風和光線嬉戲打鬧,最

后用碧綠的、紅彤彤的顏色告訴人們:我熟了,來吃我吧。只有土豆、紅薯,那不多的幾樣,從春到夏,完全地埋

伏在泥土之下。當它們從容不迫地撥開層層泥土時,就是它們完全成熟的日子。

⑦我曾聽聞許多有關土豆的故事。有一回,我看到介紹前蘇聯的一個電視片,在那個地廣人稀、糧食永遠不夠

的國家,產量極大的土豆,曾經成為了人們唯一的救命糧。在20世紀60年代初,飯蔬最為匱乏的冬春之際,土豆

挺身而出,拯救了我國整個北方...

⑧每一次看到、聽到這些,我總是熱血沸騰地想親自去種植一季土豆,去觀察、了解、親近它們——那些披著

大地色外衣的土豆,那些外表粗糙、內心扎實的土豆,那些在市場的菜堆上和人們的菜籃中笨拙滾動的土豆,那些

養育生活的土豆。

⑨偶爾,我會想起火車上遇到的那個人。他當時那么堅定地指出我會忽略凡?高那幅《吃土豆的人》,也許并

不是他的武斷,而是他看出了當時的我,是個過度追求纖細生活的人,不知曉索取之于付出的真諦。這樣的人,無

法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立住腳,無法看得更清晰。這樣的人,需要吃更多粗糙的、笨拙的食物,與更多粗糙的、笨

拙的人往來,過更多有荊棘的、笨拙的生活。(選自《青年文摘》第41卷,有刪改)

24.第⑧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3分)

(七)人生沒有永遠

楊絳

①自從遷居三里河寓所,我們好像跋涉長途之后,終于有了一個家,我們可以安頓下來了。

②我們任,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身一變,可變成好幾個人。例如阿璞小時才五六歲的時候,我三姐就說:

“你們一家呀,圓圓頭最大,鐘書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認為三姐說得對。阿瓚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

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援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

只配做弟弟。"我又變為最大的。鐘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瓚都是好學生,雖然近在咫尺,我們如有問題,問

一聲就能解決,可是我們決不打擾他,我們都勤查字典,到無法自己解決才發問。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

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

③他們兩個會聯成一幫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國期間,他們連床都不鋪,預知我將回來,趕忙整理。我回家后,

阿璞輕聲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時他們引經據典的淘氣話,我一時拐不過彎,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