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專升本)-2025年成人高等考試《大學語文》(專升本)模考試卷4_第1頁
大學語文(專升本)-2025年成人高等考試《大學語文》(專升本)模考試卷4_第2頁
大學語文(專升本)-2025年成人高等考試《大學語文》(專升本)模考試卷4_第3頁
大學語文(專升本)-2025年成人高等考試《大學語文》(專升本)模考試卷4_第4頁
大學語文(專升本)-2025年成人高等考試《大學語文》(專升本)模考試卷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語文(專升本)-2025年成人高等考試《大學語文》(專升本)模考試卷4單選題(共20題,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數”作“計算”解的是()A.見圖AB.見圖BC.見圖CD.見圖D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A項“數”的意思是“計算”;B項“數”的意思是“規律”;C項“數”表示次數;D項“數”的意思是“細密”。(2.)“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A.《季氏將伐顓臾》B.《寡人之于國也》C.《諫逐客書》D.《鄭伯克段于鄢》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3.)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是()A.沈從文B.茅盾C.魯迅D.巴金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魯迅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也是中國現代雜文的開創者。(4.)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動用法的是()A.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B.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C.彼以艱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D.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在“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中,“來之”應譯為:使他們歸順(來)。故選B。(5.)《紅樓夢》的線索是()A.賈、史、王、薜四大家庭的衰亡過程B.賈家由盛到衰的變化C.寶玉和寶釵的愛情故事D.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寶黛愛情悲劇是《紅樓夢》的主要線索,在《紅樓夢》中,從第三回“林黛玉拋父進京都”到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這中間經歷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由相見、相識到相知,最后成為知己之愛的情感歷程。(6.)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動用法的是()A.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C.東面而視,不見水端。D.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B項中的“來”是使動用法,譯為“使……來”。(7.)在下列詞作中富有主見的是()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B.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C.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D.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正確答案:C(8.)小說《風波》的線索是()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壽事件B.辮子事件C.張勛復辟事件D.六斤裹腳事件正確答案:B(9.)《愛爾克的燈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個大字是()A.禮義廉恥B.光明正大C.家門和順D.長宜子孫正確答案:D(10.)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中表達思歸情感委婉曲折的詞句是()A.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B.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C.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D.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正確答案:D(11.)聞一多屬于下列詩歌流派中的()A.七月派B.新月派C.湖畔派D.象征詩派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聞一多與徐志摩、梁實秋等人共同創辦了新月派,是新月派的主將之一。新版章節練習,考前壓卷,完整優質題庫+考生筆記分享,實時更新,用軟件考,(12.)《種樹郭橐駝傳》的創作意圖主要是()A.贊揚郭橐駝的種樹技術B.揭露統治者的政令擾民C.傳播郭橐駝的植樹經驗D.借“養樹”之道,喻“養民”之道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種樹郭橐駝傳》針對中唐時期政亂令煩、民不聊生的情況,借郭橐駝種樹的成功經驗,指出為政與種樹一樣,一定要順其天性,不可人為破壞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借“養樹”之道喻“養民”之道。(13.)《門檻》主要運用了()A.對比手法B.欲揚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門檻》是一篇充滿象征意蘊的散文詩,主要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如“門檻”象征著革命征途上的艱難困苦等。(14.)“禍起蕭墻”、“望洋興嘆”、“日薄西山”三個成語依次出自()A.《季氏將伐顓臾》、《陳情表》、《莊子·秋水》B.《寡人之于國也》、《季氏將伐顓臾》、《陳情表》C.《季氏將伐顓臾》、《莊子·秋水》、《陳情表》D.《寡人之于國也》、《莊子·秋水》、《陳情表》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禍起蕭墻”出自《季氏將伐顓臾》:“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望洋興嘆”出自《莊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日薄西山”見于《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15.)《寶玉挨打》中,說“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到這個分兒”這句話的是()A.襲人B.林黛玉C.賈母D.王夫人正確答案:A(16.)《馮諼客孟嘗君》中最能表現馮諼政治才能的情節是()A.彈鋏而歌B.焚券市義C.營造三窟D.乘車過友正確答案:B(1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詰修辭格的是()A.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B.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C.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D.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C項“如今有誰堪摘?”看似問花,實則問人;看似發問,實則自答。詞人以反詰手法強調了今昔不堪對比,晚景更加凄涼。(18.)宋代作家中,文藝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是()A.歐陽修B.王安石C.辛棄疾D.蘇軾正確答案:D(19.)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自稱()A.塞上長城B.江南游子C.千騎擁高牙D.龍城飛將正確答案:B(20.)賈寶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A.與小旦琪官交往B.淫辱母婢金釧兒C.賈環的撥弄是非D.背離封建禮教正確答案:D問答題(共7題,共7分)(21.)(一)閱讀《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一段文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1.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實行王道應持有的正確態度是什么?2.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3.分析這段話的論證方法。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對“涂有餓莩”的現實,不應該歸罪于年成不好,而應該是對人民實施仁政。2.用拿刀殺了人,卻說“不是我殺的,是刀殺的”作比喻,揭露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把“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的謬論。3.類比推理。“刺人而殺之”,很明顯,責任在人,把殺人的責任推給兵器,是極其荒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國者不善致人餓死,責任在人,而不能把責任推給“歲”。(22.)閱讀《選擇與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用兵制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風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說法。如果虛耗兵力于無戰略性的地點,等到自己的實力消耗盡了,敵人的要塞和主力還屹然未動,那還能希望打什么勝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錯誤正與此相同。1.這段話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總體說來,這段議論的論證方法是什么?3.杜甫詩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作為論據,這兩句詩屬什么類別?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寫文章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2.比較法中的類比法。3.名人名言理論論據。(23.)閱讀陸游《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1.統攝全詩內容的是哪句詩?從中可以看出本詩揭露的對象主要是什么?2.“今宵”、“月夜”在全詩結構中的作用是什么?3.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和戎詔下十五年”。揭露的對象主要是南宋統治集團妥協投降的和戎政策。2.“今宵”說明三個場景都是在同一天晚上;“月夜”貫穿全詩,將三個場景籠罩在一起,凝聚在同一月光下,構成一幅對比鮮明的關山月夜的全景圖。3.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邊關將士的同情,對中原遺民的憐憫,對和戎茍安、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集團的抨擊與憤怒,表達了作者深沉至痛的愛國之情。(24.)閱讀侯方域《馬伶傳》中的一段文字,侯方域曰: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見昆山猶之見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嗚呼!恥其技之不若,而去數千里,為卒三年。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爾。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須問耶?1.“昆山”、“分宜”分別指什么?2.分析“以分宜教分宜”雙重借代的借代義。3.從馬伶的成功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指顧秉謙和嚴嵩。2.第一個“分宜”是雙重借代,表層是用嚴嵩的籍貫借代嚴嵩,另一層是用現實中顧秉謙與嚴嵩同是奸臣的特點借代奸臣(顧秉謙)。第二個“分宜”,是用舞臺上角色的特點(嚴嵩的籍貫)借代舞臺上演員扮演的奸臣(嚴嵩)。3.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有吃苦耐勞、不甘失敗、潛心鉆研、精益求精的精神;生活是文學藝術的源泉,藝術創作要獲得成功,必須深入生活,以間接生活體驗來彌補直接生活的不足。(25.)閱讀巴金《愛爾克的燈光》中的一段文字,黑暗來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門內亮起了燈光。燈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著來時的路回去。已經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轉頭,再看那個建筑物。依舊是陰暗中的一線微光。我好像看見一個盛滿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來。在這條被夜幕覆蓋著的近代城市的靜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見了哈立希島上的燈光。那應該是姐姐愛爾克點的燈罷。她用這燈光來給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燈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個出遠門的兄弟回來。最后她帶著失望進入墳墓。1.這段文字敘述的中心內容是什么?2.這段文字中有兩種燈光的描述,它們分別有何象征意義?3.這段文字所提及的“愛爾克姐姐點的燈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故宅門內昏暗的燈光和愛爾克姐姐點的燈光。2.前者象征著封建舊家族走向沒落崩潰的必然趨勢,后者象征封建舊家庭的青年渴望幸福的希望破滅。3.隱喻已逝的姐姐的悲慘命運,激起作者對封建大家庭的憎惡。(26.)閱讀魯迅《風波》中的一段文字,七斤雖然住在農村,卻早有些飛黃騰達的意思。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他也照例的幫人撐著航船,每日一回,早晨從魯鎮進城,傍晚又回魯鎮,因此很知道些時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他在村人里面,的確已經是一名出場人物了。1.如何理解七斤的飛黃騰達?2.七斤知道的“時事”說明了什么?3.文中說七斤在魯鎮“的確已是一名出場人物”有何深意?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無非是說七斤祖孫三代當了船工,地位、眼界都高于魯鎮一般的捏鋤柄的農民2.充其量不過是些迷信的傳聞,這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