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單元測試卷_第1頁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單元測試卷_第2頁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單元測試卷_第3頁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單元測試卷_第4頁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單元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單元測試卷一、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6小題,1.要全面推進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中美雙方應()①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義務②遵循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③遵守國際法,接受聯合國秘書長的行政領導④不在聯合國安理會行使否決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2.2006年以來,巴以地區仍然經常發生爆炸襲擊事件,而根據調查,共這些恐怖分子幾乎肯定與“基地”組織有關。爆炸事件發生后,國際社會紛紛給予強烈譴責。上述材料表明()A.暴力活動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主要因素B.反對恐怖主義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C.世界不可能實現持久和平D.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3.多年來的巴以沖突,使兩國經濟都受到重創:以色列經濟降到了1953年以來的最低點,GDP負增長,失業率攀升,通貨膨脹加劇,外匯銳減。巴勒斯坦受到致命打擊,40多億美元的損失,三分之二的人失業,半數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說明()

①和平是發展的前提

②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

③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④總體穩定、局部動蕩是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科學技術政策大綱”,西歐有“尤里卡計劃”,中國制定“星火計劃”。這表明()

①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②科技發展能否取得優勢、綜合國力的強弱最終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

③高科技發展是解決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④當今世界出現多極化趨勢,國際舞臺上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2006年4月22日《人民日報》栽文指出,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亞洲國家只有遵循平等、互利、雙贏的原則,才能為本國的發展謀取最大的限度的好處。世界多極化趨勢()①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②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③有助于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④可以緩解各國在綜合國力上的競爭壓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06年4月,土庫曼斯坦在與中國簽訂聯合聲明中,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6~8題。6.上述材料表明,土庫曼斯坦尊重我國的()①平等權 ②獨立權 ③自衛權 ④管轄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它表現為國家最高權力()A.對內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的不可侵犯性的統一B.對內的管轄權和對外的自衛權的高度統一C.對內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的獨立性的不可分割D.對內的最高性和對外的平等性的不可分割8.近年來,一些西方國家提出“人權高于主權”的觀點,遭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反對。這是因為()①一國主權是該國人民享有人權的前提②尊重主權是聯合國的基本原則③人權問題就是主權問題④宣揚“人權高于主權”是強權政治的體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近年來,經濟上強大起來的日本和西歐,已改變對美國惟命是從的態度。日美經濟摩擦加劇,美國與歐盟矛盾突出,美國的指揮棒已不太靈了。這表明()A.和平問題是政治問題,發展問題是經濟問題B.當代世界格局正向多極化發展C.當前國際范圍內的階級斗爭仍很嚴峻D.應建立國際新秩序2006年9月12日第61屆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一致決定拒絕將岡比亞等極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臺灣在聯合國代表權”等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粉碎了臺灣當局妄圖在聯合國宣揚“臺獨”的圖謀。

這是自1993年以來,連續第14次明確拒絕類似提案。回答5~6題。.臺灣加入聯合國圖謀不能得逞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B.岡比亞等極少數國家的實力太小C.臺灣不具有獨立主權實體性質D.臺灣的綜合國力不強11.岡比亞等極少數國家的行為()①未履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國際義務②未履行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的國際義務③違背了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原則④違背了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006年是中國同非洲建交50周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非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更是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和平外交成功的又一例證。回答7~9題。12.中國發展的方式是和平的,中國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和平。這表明()①我國堅持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③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原則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中國的和平發展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時機,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同時,又用自己的發展,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說明()①世界和平是中國和平發展的首要條件②中國和平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③中國和平崛起將對世界和平做出新貢獻④中國和平發展應該堅持走自力更生之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共建和諧世界,必須堅持包容精神。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各種文明有歷史長短之分,但沒有高低優劣之別。在文化上各國應相互借鑒、共同繁榮,而不應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這是______的要求。()A.實施不結盟戰略的要求 B.緩和國際緊張局勢C.建立國際新秩序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006年月30日,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回答15~16題。15.從組織類型上看,東盟屬于()①世界性的組織②區域性的組織③政府間的組織④非政府間組織⑤政治經濟合作組織 ⑥非集團化組織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16.1991年中國與東盟建立正式外交關系。15年來,雙方關系迅速發展,根本原因是()A.雙方是近鄰,又都是第三世界國家 B.雙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雙方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 D.雙方要結成聯盟,增強實力2006年5月9日在第60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高票當選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首屆成員。回答17~18題。17.我國政府主張,根本和重要的人權是()A.選舉權 B.申訴權和控告權C.監督權 D.生存權和發展權18.中國高票當選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首屆成員。這表明()①世界各國在人權觀念上趨向一致 ②中國在人權領域取得的成就受到廣泛認可③維護國家主權是實現人權的根本途徑④中國將在人權維護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06年7月15日,八國峰會在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拉開帷幕。能源問題、八國集團與發展中國家的對話以及俄美關系成了此次會議的三大看點。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G8同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和剛果(布)六個發展中國家領導人的集體會晤并發表重要講話。回答19~22題。19.能源安全是此次八國峰會各國首腦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這是因為()A.能源問題一直是影響各國外交政策和全球格局的重要因素B.能源的豐富程度是衡量一國綜合國力大小的最重要標志C.能源的合理利用是區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重要依據D.世界能源主要集中在西方發達國家20.胡錦濤主席在會議中強調,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更是能源生產大國。我們將在平等互惠、互利雙贏的原則下加強同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能源安全。這是因為()①能源安全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安全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③我國的國家利益決定著我國的外交政策④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八國峰會”之前,俄羅斯總統和美國總統舉行了一對一的工作會晤,就俄美關系及其發展進行了廣泛交流。決定俄美關系波折起伏的因素是()A.兩國的國家利益B.兩國領導人會晤的途徑和方式C.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D.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規定22.胡錦濤在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集體會晤時發表講話指出,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福祉。這表明()A.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已不再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C.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各國對外活動是目的D.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下,世界各國才會獲得共同發展朝核問題是當今世界最復雜、最敏感、最棘手的熱點問題之一。20年2月13日經過6天緊張艱苦、充滿懸念的談判和磋商,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在北京落下帷幕。會議通過的《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包含了諸多重要共識。這一文件不僅為第五輪六方會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標志著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邁出了重要而堅實的一步。回答23~25題。23.六方鄭重承諾要通過談判,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朝核問題,為最終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確立了框架。這說明()①對話與合作是解決沖突和分歧的正確方法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各國合作的基礎③國家性質是一國制定對外政策的根本依據④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4.美國代表團團長希爾表示,美國承認朝鮮為主權國家,無意侵略朝鮮。下列屬于主權國家基本權利的是()A.內政、外交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 B.不干涉他國內政C.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D.不侵犯別國,不受別國侵犯25.我國政府本著“勸和促談”的精神,與參加會談的各方廣泛溝通,對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積極貢獻。上述事實說明了()A.加強國際合作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B.維護世界和平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D.促進世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26.2006年4月20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華盛頓出席了美國12個友好團體舉行的晚宴并發表題《全面推進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的重要講話。中美能形成建設性合作關系,說明()A.中美之間有共同利益B.國際關系是發展變化的,國家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國際關系最重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D.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最符合題意的。錯選、少選或多選,該題不得分。27.只有主權國家才能享有國際法確認的權利和履行相應的義務。這里的“義務”包括()

A.可以自由修改憲法、變更政體、進行自衛戰爭B.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任何國家內政

C.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D.積極發展國家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與合作28.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的第1546號決議,規定美英必須結束對伊拉克的占領,承認伊臨時政府。中國在表決時投了贊成票。中國的這一態度表明()A.中國對聯合國及安理會的行動起決定作用

B.中國政府按照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原則處理國際事務

C.中國積極支持和參加聯合國所進行的各項工作

D.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9.有人說:“弱國無外交”,你認為這一觀點表達的意思是()A.弱國的主權獨立是不可能

B.弱國的外交政策是違背世界發展趨勢的C.增強國家實力才能在國際交往中掌握主動權

D.國家力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重要尺度30.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的全力,由物質力和精神力構成。現在各國之所以注重發展經濟、科教事業,是因為()A.經濟與科技是綜合國力的基礎B.綜合國力是主權國家的生命和靈魂C.綜合國力是捍衛國家利益、實現國家目標和影響別國的能力,能衡量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D.綜合國力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31.20年2月27日,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向獲得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李振聲頒發獎勵證書。黨和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視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從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因為()A.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根本要靠科技進步和創新B.黨和政府具有組織領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C.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D.是黨和政府堅持依法治國方略的要求32.2006年金秋之際,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頻頻出訪:胡錦濤出訪南美,溫家寶出訪東盟國家等,中國外交正努力以更加主動、積極和自信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締造和平之手”是因為()A.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最強大力量C.稱霸與反稱霸的斗爭已經消除D.符合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三、非選擇題33.“和諧世界”是中國領導人在新形勢下對國際關系理想狀態的高度概括,各國和諧相處是和諧世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內涵,是和平共處概念的新發展。辨題:建設和諧世界,就是要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34.《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為實現“十一五”規劃,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和國際環境。鞏固和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這個基本立足點,拓寬合作領域,提高合作效益。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把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的水平。擴大同發達國家的共同利益,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推動相互關系進一步改善和發展。積極參與多邊外交事務,促進國際合作。廣泛深入開展民間外交,做好文化交流,加強對外宣傳工作,增進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閱讀上述材料回答:(1)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在材料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2)說明我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的原因。35.隨著伊拉克戰爭基本結束和戰后重建即將開始,美國總統布什呼吁聯合國取消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而俄羅斯和法國等國立即表示,對伊制裁不能“自動”取消,是否取消以及以何方式取消應由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因此,安理會內部在取消對伊制裁問題上的斗爭拉開帷幕。而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以前,美國力促聯合國武器核查長期化以達到對伊制裁長期化,而包括俄、法在內的不少國家卻曾多次呼吁盡早取消制裁。結合政治生活知識,我們應如何看待美國與法、俄在薩達姆政權垮臺前后對伊拉克制裁問題上的態度及其變化?第四單元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5CDAAA6-DCDBC11-15BDDCB16-20CDBAA21-26ADAACA二、雙選題27-32BCBDCDACACAD三、非選擇題33.(1)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之間相互合作的基礎。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進國家間相互合作,構建和諧的世界。(2)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在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中,合作與競爭,乃至沖突是緊密相連、始終交織在一起的。因此,要建設和諧世界,不僅要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互相合作,還要以和平的方式處理各種國際爭端與摩擦,才能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實現世界和諧。(3)國際關系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因此,建設世界和諧,不僅需要處理好國家之間的關系,還要重視發揮國際組織在促進世界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