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講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1.(2024·石家莊一模)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人工胰島素的合成支持了生命起源過程的()A.無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階段 B.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階段C.有機大分子→獨立體系階段 D.獨立體系→原始生命階段2.(2024·臨沂)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海洋化學起源說”認為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B.米勒實驗模擬了原始地球條件,證明了無機物能形成原始生命C.在地質年代晚近的地層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通過對馬、蝙蝠的前肢和鷹的翅膀比較,推測它們可能由共同祖先進化而來3.(2024·涼山州)地球上“第一只鳥起飛,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在我國遼寧,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館,館中的“中華龍鳥”和“遼寧古果”等眾多化石讓人震撼不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B.生物總是從體形小的進化到體形大的C.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D.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現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層里4.(2024·廣東)圖甲是甲骨文“魚”字,乙是約4700萬年前的魚化石。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甲中的①表示魚的鰓B.乙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C.通過甲、乙均能看出魚具有脊柱D.甲出現的時間比乙形成的時間晚5.(2024·菏澤)下圖為生物進化樹中的植物進化歷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代表的植物類群分別是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B.植物進化歷程:原始藻類植物→原始苔蘚植物→甲→乙→原始被子植物C.自然選擇決定原始生命進化成不同種類原始植物的方向D.從生活環境看,植物進化的趨勢是由水生到陸生6.(2024·廣西)葉(又叫葉子蟲)善于偽裝,成蟲的翅有葉脈一樣精致的紋路,可以“模擬”出葉子被啃食后的模樣(如圖所示)。葉這種體態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人工選擇 B.自然選擇C.遺傳變異 D.生物適應環境7.新情境(2024·宿遷)一種新上市的殺蟲劑在使用初期,對某種害蟲的殺滅效果顯著,但隨著這種殺蟲劑使用次數的增加,該種害蟲的抗藥性逐漸增強,數量也逐漸增多。下列選項中,能夠完整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A.人工選擇 B.自然選擇C.遺傳變異 D.生存競爭8.(2024·宜賓)葉海龍全身覆蓋的葉狀附肢并非用來游泳,而是使自身隱藏于周圍的大型海藻中,以避免被天敵發現。下列關于葉狀附肢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釋是 ()A.地質變化的結果 B.自然選擇的結果C.經常使用的結果 D.主動變異的結果1.(2024·廣安)現代馬的進化過程有比較完整的化石證據。下圖是馬及其前肢的進化過程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B.現代馬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來的C.現代馬的形態、前肢特征是主動適應環境的結果D.從始祖馬到現代馬是人工選擇的結果2.(2024·泰安)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米勒的實驗說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B.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各自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食物、空間等進行生存斗爭D.在進化過程中生物趨向產生有利變異,并通過遺傳逐代積累3.(2024·云南)海南角螳是海南特有的一種螳螂,經過長期的進化,其體色和苔蘚的顏色相似,有助于它們生活在長滿苔蘚的巖壁或者樹干上。下列敘述符合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A.海南角螳為適應環境發生了變異B.海南角螳可以隨環境改變體色C.與苔蘚顏色相似的海南角螳更易存活D.海南角螳與其他螳螂之間不存在生存斗爭4.(2024·達州)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問題,很久以來就吸引著人們去探求,人們對生物進化過程的認識將越來越接近歷史原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不同環境對地雀的形態特征起選擇作用B.新近形成的地層里只能找到復雜、高等的生物化石C.米勒實驗證明,原始地球上能產生蛋白質等有機物D.由于濫用抗生素,細菌出現了耐藥性變異5.(2024·湖南)某種比目魚可以通過調節體色和花紋來融入不同的環境。這種生存技巧()A.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不利于躲避敵害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動變異形成的6.(2023·株洲)完善有關生物進化的概念圖。①,②,③,④,⑤。
【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B解析:結晶牛胰島素是一種活性蛋白質,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成功證明了在生物體外可以將有機小分子物質合成為有機大分子物質。可見是證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階段,B符合題意。故選B。2.B解析:米勒實驗模擬了原始地球條件,證明了無機物能形成簡單有機物,而不是原始生命,B錯誤。故選B。3.B解析:生物進化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規律,與體形無關,B錯誤。故選B。4.A解析:A.魚類的運動器官是鰭,甲中的①表示魚的鰭,A錯誤。B.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乙是約4700萬年前的魚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B正確。C.魚類的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通過甲、乙均能看出魚具有脊柱,C正確。D.甲是甲骨文,大約出現在3500年前,乙是約4700萬年前的魚化石,因此,甲出現的時間比乙形成的時間晚,D正確。故選A。5.B解析:據圖分析,植物的進化歷程:原始藻類植物→原始苔蘚植物→原始蕨類植物→原始的種子植物(包括乙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B錯誤。故選B。6.A解析: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不斷選擇和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叫作人工選擇,例如:各色菊花、肉雞的培育和信鴿,A符合題意。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也叫生存競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由此可見,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7.B解析: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害蟲的抗藥性的產生機制是:害蟲在繁殖后代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變異,這些變異中包含具有抗藥性的變異,藥物對害蟲的變異進行了選擇,具有抗藥性的變異個體生存下來并產生后代,不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個體則被淘汰,這樣,一代代選擇并積累下去,害蟲就產生了抗藥性。所以,害蟲個體間存在著抗藥性的差異,隨著殺蟲劑的不斷使用,害蟲的抗藥性強這一性狀逐漸得到了選擇和加強,存活下來的個體由于具有了更強的抗藥性,因而殺蟲劑的效果就越來越差了,B符合題意。故選B。8.B解析:A.葉狀附肢的形成需要可遺傳變異遺傳給后代,地質變化不會引起可遺傳變異,A不符合題意。B.具有有利變異(即具有更好的偽裝能力)的葉海龍個體,能夠完美地融入周圍的大型海藻中,更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生存下來;那些形態結構不適應環境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因此,葉海龍的形態結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符合題意。C.經常使用也不能引起葉海龍產生可遺傳變異,不能將葉狀附肢傳給后代,C不符合題意。D.變異是不定向的,生物不能主動變異,D不符合題意。故選B。能力提升1.B解析: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化石證據、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胚胎學上的證據等,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A錯誤。現代馬是由軀體較小的始祖馬,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正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故從始祖馬到現代馬以及現代馬的形態、前肢特征,是自然選擇的結果,C、D錯誤。故選B。2.D解析:生物的變異都是不定向的。在進化過程中,生物不能趨向產生有利變異。生物的有利變異會通過遺傳逐代積累加強,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錯誤。故選D。3.C解析:A.生物在繁衍過程中,個體間會在許多方面產生變異,其中的許多變異是能夠遺傳的,海南角螳發生了變異不是為了適應環境,是隨機產生的,A不符合題意。B.由題干可知,海南角螳經過長期的進化,其體色和苔蘚的顏色相似,有助于它們生活在長滿苔蘚的巖壁或者樹干上,并沒有說明海南角螳可以隨環境改變體色,B不符合題意。C.與苔蘚顏色相似的海南角螳可生活在長滿苔蘚的巖壁或者樹干上,這樣更易躲避天敵捕食,更易存活,C符合題意。D.海南角螳與其他螳螂之間存在生存斗爭,D不符合題意。故選C。4.A解析:A.地雀的進化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著變異現象,環境條件的改變,對地雀喙的形態和大小等具有選擇作用,因此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不同環境對地雀的形態特征起選擇作用,A正確。B.新近形成的地層里也能找到簡單、低等的生物化石,B錯誤。C.米勒的實驗證明了無機小分子能夠轉變為有機小分子的可能性,C錯誤。D.變異是不定向的,細菌本來就存在著“耐藥性”個體,使用抗生素后,不耐藥的個體被殺死,耐藥性個體能夠生存并將耐藥性基因傳遞給后代,濫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基因頻率升高,D錯誤。故選A。5.A解析:A.比目魚能夠調節體色和花紋以適應不同環境,這一特性是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選擇逐步形成的。具有這種能力的比目魚更有可能在躲避天敵和捕食獵物時獲得成功,從而提高其生存和繁衍的概率,A符合題意。B.比目魚通過調節體色和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虹橋初級中學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2025屆高三第四次月考(數學試題文)試題
- 家具導購圣經課件
- 2025年度1月份離婚房產贈與子女執行異議之訴協議
- 探索磁場在磁性液體中的應用
- 《宏觀經濟政策》課件:解析與應用
- 二零二五抵押反擔保協議書范例
- 基金基本結構
- 知識產權保護及商業保密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2024-2025學年中考歷史綜合復習卷二(含答案)
- 醫院醫保季度分析報告總結
- 新生兒口腔運動干預
- 《中國古代都城》課件
- 多維系統分析方法
- 人才招聘與獵頭服務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 模擬政協培訓課件
- 信息化系統項目初步驗收方案
- 長江師范學院《C語言程序設計》2019-2020學年期末考試試卷
- 長江師范學院《C語言程序設計》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B
- 地下人防工程課件
- 學生公寓物業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