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3-2023)_第1頁
四川綿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3-2023)_第2頁
四川綿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3-2023)_第3頁
四川綿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3-2023)_第4頁
四川綿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3-20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綿陽歷年中考作文試題與審題指導(2003—2023)目錄2023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22022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32021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72020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82019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02018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12017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42016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42015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42014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42013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52012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52011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52010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52009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52008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62007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62006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62004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62003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17

2023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月,如約而至。這是迎接的時節,亦是承啟的季節。回望來路,曾經的淚水和歡笑、誤解和溫暖、挫折和成長……化作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們的臉龐、照亮了我們的心靈、照亮了我們的前路……請以“照亮”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主題健康,積極向上;④文中不得透露個人信息,如涉及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等,請用××代替;⑤不得抄襲,不得套作。【名師解題】和去年一樣,今年四川綿陽卷中考作文題依舊采取話題作文的形式。“照亮”是一個動詞,一般解釋為“照射使明亮”,詞義可引申為某精神影響他人,使他人明白(領悟、改變等)。由于是話題作文,只要是跟“照亮”這個話題有關的,如被“照亮”的人或事物、被“照亮”后的影響等,都符合主題,所以本題考生發揮空間極大。要明確的是,既然是“照亮”,那其影響必然是正向的,被“照亮”的人或事物必然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考生可選擇以具體的人或物做描寫對象,講述親人、老師、朋友、先進人物等對自己的影響;還可選擇以抽象的事物做描寫對象,如民族精神、溫暖的親情、真摯的友誼等。在寫作過程中,應重點描述某人或某事是怎樣“照亮”他人的,以及他人被“照亮”后身上所產生的變化,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審題指導】“照亮”本是亮光照射使其明亮之意,但可引申出很多內蘊。被什么照亮呢?或是黑暗中一盞指引方向的航程燈,或是驚魂未定時的一針鎮定劑,或是幽深狹長的山谷間的一線日光……它們指其向、定其神、溫其身,驀然間,磅礴之力激勵我們篤志而勇敢前行。(一)正向能量照亮一片天地泰戈爾說:“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每一天我們都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煩惱——考試不理想,和同學有誤會,被老師批評了,自己很努力了但仍然做不了引體向上,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但好在,身邊的正能量時刻影響著我們,當我們遇到挫折、陷入迷茫時,它們會化作一束光,讓我們走出陰霾。(二)磅礴之思照亮前行之路我們可以從書本中汲取力量,在和先輩偉人的對話中明確方向。范文正公提筆書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照亮了蕩氣回腸的追求理想之路;王安石力排眾議秉承“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照亮了富國強兵的變法之路;林則徐在被發配之時直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照亮了慷慨激昂的愛國之路。(三)追根溯源照亮傳承之心看江南民居青磚黛瓦、小橋流水,再看蜀地民居依山而建、繞澗而立,它們雖風格迥異,其源同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兒女,探尋民風民俗,可照亮記憶的角落。民間手工藝不僅是匠人的謀生技藝,更是我們來時的路。探討民藝復興,可照亮人們對民間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意識。最后,該作文題意在告訴考生:首先,“照亮”是吾輩的一種責任和擔當——義務也;其次,“照亮”是一種付出與奉獻——美德也;最后,“照亮”是一種需要弘揚的精神——傳承也。【構思角度提示】1、老師的關懷和教導“照亮”了“我”。“我”的性格比較自卑膽小,成績也不理想。老師看到“我”的狀況后,多次找“我”談心,輔導“我”的功課。老師的關懷和教導“照亮”了“我”,使“我”漸漸變得開朗自信,成績也提高了。2、航天精神“照亮”了“我”。“我”在電視上看到神舟十六號升空的過程,并了解到中國航天人的奮斗歷程,因此深受觸動。他們的航天精神“照亮”了“我”,讓“我”意識到“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不懈奮斗,要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將來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材。2022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母親微笑著端上早餐,知己從遠方發來問候;山水從不曾遮掩青綠,蟲鳥又何時吝惜鳴唱;詩文讓我們以李杜為友,科學讓我們知宇宙浩瀚……多多親近這個世界的美好,生活會更加充實與幸福。

——摘自某作家博客請以“親近”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文中不得透露個人信息,如出現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等,請用x×代替;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趨勢分析】從形式上看,近三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體現了穩中有變的命題特點,2020年為半命題作文,2021年和2022年則變為話題作文,開放性增強。從作文材料上看,近三年均給到材料(提示語或引導語),為考生提供思路和寫作方向。”2020年的考題“人生最貴的是____”,注重引導考生思考人生,培養高尚情操和崇高美德;2021年的話題作文“回響”,引導考生反思自我,從成功、智慧、文明等層面思考人生;2022年的話題作文“親近”,引導考生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培養健康向上的情感。這些文題均體現了命題者遵循“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希望引導考生關注自我成長,思考未來和人生。【名師解題】從形式上來看,2022年和2021年四川綿陽卷中考作文題都是話題作文。從內容上看,這兩年的中考作文題都意圖引導考生關注自我成長,思考未來和人生。“親近”指“(雙方)親密;關系密切”。首先,作文材料給出了親近的四類對象——山水、師長、大師和名著、祖國,從物到人再到國,范圍非常廣泛,給考生自主發揮的空間很大。考生親近的對象可以是人,如關愛自己的親人、幫助自己的朋友、崇拜的名人等;可以是具體的事物,如重要的紀念品、自己練習多年的樂器、喜愛的書籍、美麗的景物等;還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信仰、夢想、品質等。其次,作文材料還給出了親近的效果和意義,因此考生在寫作時,要寫出親近的對象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如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等,注意要寫出自己的成長變化過程。最后,考生在描寫親近的對象時,要抓住其典型特征來寫,突出該事物給自己帶來積極影響的方面。【詳解】這是一篇話題作文。第一,審題立意。審視“親近”一詞,首先是“親”,也就是說內心深處對眼前美好的人事物有一種主動接近甚至融入的姿態和意愿;其次才是要“近”,近眼前之人、眼前之事、眼前之物。懷著一顆真心去求近,情便相生,愛便相近。因此,親近就是要體現一顆真心,表達一片真情,展示一種正能量。這道作文題對應了“新課標”的寫作要求: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思考;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多樣性,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首先明確“親近什么”,再解決“如何親近”,最后呈現“親近的結果”,“親近”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及幫助。而“親近”讓自己有了新的提升應是全文的核心。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作文即做人”,“新課標”中的寫作教學首先要求學生抒真情寫實感,就是要學生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找找那讓你印象深刻的一次“親近”,你的“親近”對象是什么樣的?你們有什么互動?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的腦海中有什么想法?你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呢?……行文過程中,最好選取一個小切口進行破題,以小見大,最后上升到一種美好價值觀的體現,正能量的傳遞,乃至民族精神的傳承,這樣才能收到“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的效果。第二,選材構思。(一)親近的對象可以指人,如對自己充滿關懷與愛的親人,給自己友情助力的同學與朋友,讓自己收獲知識的老師,熱心給予自己幫助的陌生人或者是自己崇拜的名人;可以指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具體的物,如伴隨自己成長的書籍,風景如畫的山川江河;可以指某種活動,如傳統文化活動插花、武術、棋藝、蜀繡、川劇等;還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領自己到達成功彼岸的信仰,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氣和信念,支撐自己戰勝困難的意志……寫作對象的豐富性,決定了本文寫作題材的豐富性。(二)親近的過程可以運用兩條線索并駕齊驅的方式,如選擇親近的對象為有卓越貢獻的名人時,關注他的苦難、他的崛起,刻畫他為民請命、心系家國的壯舉,感知他身處逆境仍能不忘初心、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態度。行文時要結合自己低落迷茫時從名人身上汲取到的精神力量,彰顯名人對自己的影響。寫作時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悟,全文呈現出自己從懵懂走向明理、從稚嫩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變化。(三)親近的結果是文章的亮點。親近退休的爺爺奶奶,你學到老人歲月沉淀下來的生活智慧,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溫情與支持;親近一位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你在與其相處過程中獲得許多的快樂,收獲成長的美好與奮進的動力;親近書籍,你可享受美妙的閱讀時光,還通過書籍解開困惑、獲得知識、學習經驗、體驗喜怒哀樂,甚至找到人生目標;親近自然風光,你感受到大自然無邊的美,在如詩如畫的山河中,你或許會體會到世界的美好與生命的奇妙,感到對祖國山河的深深眷戀……第三,題目參考。親近田野、親近山林、親近土地、親近外婆家橋下的一群鴨、親近家中的金魚、親近搏擊長空的鷹、親近我家門前的櫻桃樹、親近墻角的小草、親近風中的蒲公英;等等。【審題聚焦】“親近”指(雙方)親密;關系密切,它首先是“親”,即內心深處對眼前美好的人、事、物,主動接近甚至融入其中的愿望;其次才是“近”,即距離縮短。新課標要求“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從情感觸碰的角度切入這個話題,很容易觸發考生的寫作靈感。作文材料共四個分句,分別給出了“親近”的四類對象——山水,師長,大師、名著,祖國。同時,句中還指出了“親近”的效果、意義,分別指向心靈、成長、人生、生命,由物及人,再到家國,寫作對象范圍逐漸擴大,指向層級逐步提升,給了不同層次的考生更廣闊的自主發揮空間。親近的對象可以是人,如關愛自己的親人、幫助自己的朋友、教導自己的老師,甚至是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陌生人或者自己崇拜的名人、名言(含文學作品);可以是現實世界中的具體事物,如“精神食糧”書籍、祖國秀美河山;可以是某項文化活動,如傳統文化中的剪紙、窗花、高蹺、民歌、蘇繡、川劇、蜀錦等;還可以是精神世界中的抽象概念,如信念、勇氣、自信、誠信、果敢、善良、愛心等。【命題透視】2022年綿陽中考作文題以“親近”為話題,旨在引導中學生走出“自我”的小天地,用青春和熱情去擁抱自然、社會,去思考、探索人生。“親近”是一個獨詞類話題作文,可采用擴展法,化大為小、化虛為實,思考:為何親近,親近什么,如何親近,結果怎樣。作文材料共四個分句,分別給出了“親近”的四類對象——山水、師長、大師名著、祖國,并指出了“親近”的效果、意義,分別指向心靈、成長、人生、生命,由物及人到國,對象范圍逐個擴大,指向層級逐個提升,給了不同層次的考生以更為廣闊的自主發揮空間。親近的對象可以是人,如關愛自己的親人,幫助自己的朋友,提升自己的老師,甚至是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陌生人或者自己崇拜的名人、名言(含文學作品);可以是現實世界中的具體事物,如給自己精神食糧的書籍,風景如畫的秀美河山;可以是某項活動,如傳統文化中的剪紙、窗花、高蹺、民歌、蘇繡、川劇、蜀錦及各種傳統文化;還可以指向精神世界中的抽象概念,如信念、勇氣、自信、誠信、果敢、善良、愛心等。寫作時,一定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悟,可著力突出自己從懵懂到明理,從稚嫩到成熟,從依賴到獨立,從迷茫到堅定的心路歷程。文章應當呈現“親近”的結果。如親近良師益友,收獲快樂、美好,獲得了成長的動力;親近爺爺奶奶,既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又學到了歲月沉淀在老人身上的生活智慧;親近自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增強了對祖國壯美河山的熱愛與眷戀;親近書籍,獲取了知識,學到了人生智慧,找到了解開心結的“密鑰”;親近祖國,倍感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了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激發了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寫作時,可參考以下幾方面展開思路。①寫記敘文。如親近親人、朋友、老師,或陌生人,乃至崇拜的名人,寫其在情感上、精神上、人生道路上給予自己的引領。②寫散文。如寫親近名人,寫其遭受苦難而愈挫愈勇,寫其為民請命、心系國家民族的壯舉,并寫自己在逆境中迷茫彷徨時,從其身上汲取到了精神力量。③寫小說。如寫一個人在逆境中頑強地活下來、活得開心的故事,并揭示“親近”對自己產生了怎樣的巨大影響。④寫議論文。如論述“親近英雄方能無愧于時代青年”的觀點,可以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將中心論點分解為“親近什么”“如何親近”“親近意義”三個層面,展開論述。【思路要點】話題作文的立意可以說是很寬泛的,“親近”這個詞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不陌生,這就更加容易下筆了,但正因如此,要寫得有內涵又出彩,就有一定的難度。“親近”這個詞包含“親”和“近”兩個要素,“親”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意愿,“近”是指靠近這一行動,“親近”的對象是美好的人、事、物、景。因此,“親近”要體現我們在面對美好事物時的積極心態與行動。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思想和喜好,所以每個人所想要親近的對象各有特點。考生要想避免寫出千篇一律的文章,應選擇能彰顯個性的對象來寫,如親近一條小溪、親近古仁人之心等。解決了“親近什么”的問題后,再來想“如何親近”。考生可以詳細描寫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真實感受;在文章中還可以寫寫“親近的意義”或“親近的結果或感受”,也就是從親近的對象身上獲得的體驗或感悟。此話題如果寫記敘文,就要寫清楚親近的原因、親近的經過、親近后的感受;如果寫議論文,就要明確中心論點,然后運用多種論證方法闡明為什么要親近。【構思角度提示】1.親近自然。自然是美好的,有藍天白云,有江河湖海,我們走進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遼闊高遠、變幻莫測,同時也感受大自然的偉大,學會敬畏自然,學會遵循自然規律,學會順應自然,與自然和平共處。2.親近老師。老師總給人威嚴的感覺,讓自己不敢親近。偶然一次,“我”給老師打水、擦桌,發現老師在嚴厲的面孔下有一顆溫柔的心,于是開始親近他。親近之后,“我”終于懂得老師那顆關懷學生的愛心。3.親近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走近它,親近它,才發現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庫。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互相融合,推動彼此的發展:古詩古文流傳至今,魅力不減;傳統戲劇精彩紛呈,為我們打開了看世界的不同視角。【構思角度提示】①親近從小練習的小提琴,收獲心靈的安慰。“我”從小練習小提琴,它已經成了“我”最重要的朋友。從抗拒到接受,從接受到珍惜,“我”從小提琴那里獲得了不少的安慰和力量。②親近初中語文老師,收獲人生的啟迪。“我”的初中語文老師,不僅在教學中循循善誘,還知識淵博,視野開闊,待人熱情。在一次次的答疑中,“我”與老師變得親近熟悉。老師不僅教給“我”課堂上的知識,還給予“我人生的指導。③親近大自然的景物,收獲精神上的享受。“我”在一次爬山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了高山的巍峨,還領略到了山上的迷人風光。“我”陶酔其中,仿佛心里的雜念都被除去了。【思路導航】一、親近山水,領悟成長。【構思】①總起:可用詩文名句總領全文。②親近自然:詳寫為何親近(如情緒不佳)、如何親近(如旅游時留意到自然景物)及新的結果(受到感染或得到啟迪)。③升華主旨:聯想到做人,應當學會淡泊、熱愛、剛毅等。【選材】寫自己因某事屢戰屢敗,失去了信心,想出去走走;因為看到傲雪的寒梅,或穿石的溪流,或云蒸霞蔚等而流連忘返,并從這些自然景物中領悟到堅韌的意義。二、親近家人,為成長保駕護航。【構思】①兒時親近:家人是“我”成長的倚靠,這讓“我”感覺很幸福。②后來不愿親近或無法親近:因某種情況而無法親近,或因誤會等不愿親近,這時“我”的情緒很低落。③再次親近或期盼親近:因某事“我”明白了親情對自己成長的意義和價值。【選材】小時候寄居在外婆家,外婆的呵護讓自己感覺很幸福。但外婆的年紀大了,加上生活條件不是特別好。漸漸地,“我”不愿親近她,想逃離這里。后來,外姿辭世了,得知外婆最掛牽的就是“我”,“我”感到愧疚不已。媽媽性格溫和,能文善武,是“我”小學時的偶像,“我”特別愿意親近她;進入初中后,媽媽要求嚴格,“我”在叛逆期不愿聽媽媽啰唆,想逃離媽媽的“魔爪”;后來在媽媽的關心和幫助下,成績上升了,“我”懂得了感恩,再次主動親近媽媽,成長路上充滿了陽光。二、親近大師、名著,聆聽先賢圣哲的教誨。【構思】①總起:用名言或詩文開篇,總領全文。②從不同角度敘述或論述:列舉幾個親近大師、名著的事例,或論述親近的意義與影響。③總結升華:與大師、先賢圣哲對話,為成長染上優秀精神的底色。【選材】走進《勸學》,聆聽荀子的教誨。聽荀子講述“學不可以已”的重要性,同荀子探討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在親近荀子的過程中,明白學不可以已的重要性,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如走進《木蘭詩》,親近花木蘭,聽木蘭講述其從軍的故事。三、親近祖國,生命綻放光彩。【構思】①引:引用相關紅歌或名人名言,引出文章的主題。②議:對如今的美好生活的由來發表看法。③聯:聯系自身,身為中學生,身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應該怎么做。④結:深化主題,表達自己的決心。【選材】引用《歌唱祖國》的歌詞,奠定感情基調;詳寫如今國富民強的幾個典型片段,并聯想到當初國弱民苦的歷史,更加珍惜當下,倍感幸福和自豪;最后總結升華,表明應當親近祖國,熱愛祖國,為祖國奉獻青春熱血的決心。2021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50分)掌聲是汗水的回響,智慧是思考的回響,文明是歷史的回響……請以“回響”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文中不得透露個人信息,如出現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等,請以××代替;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名師解題】2021年四川綿陽的中考作文題是一道話題作文題,所給材料是一組排比句,雖然材料簡潔,但是仔細品讀就能領悟到命題者的意圖,然后確定立意,進行寫作。“回響”一詞本義為“回聲、反響”,而這道作文題的材料選用的是它的引申義:某種情感的回應、某種品質的影響、某種精神的引領等。閱讀材料可以發現,這三個句子都具有內在的因果關系。“掌聲是汗水的回響”中“汗水”是因,“掌聲”是果,需要付出汗水才能得到掌聲;“智慧是思考的回響”中“思考”是因,“智慧”是果,聯想到《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明白思考有助于提升智慧:“文明是歷史的回響”中“歷史”是因,“文明”是果,縱觀歷史可以發現,人類文明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考生可以從這些角度進行立意,也可以另外選取合適的角度立意。如果寫議論文,可以選擇名人故事為論據,于論證中重點突出他們的精神品質對自己、對社會的影響;如果寫記敘文,敘事上可采用雙線并行的結構,以事件的發展為明線,以精神層面的“回響”為暗線、表達自己的直實感悟。【審題指導】2021年四川綿陽市的中考作文,是很多地市已經多年沒有考過的話題作文。話題作文,不必像命題作文一般受寫作指向束縛,也不必像材料作文那樣去審題立意。因此,內容自由,表達自在。“回響”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有三種釋義:1.回聲;2.響應;3.聲音回旋震蕩。從“回響”一詞最基本的詞義來說,可以選擇自然界的種種“回聲”:風聲、雨聲、雷聲、流水聲、鳥鳴聲……為寫作對象展開精彩的描寫。而考題的提示語,則是從“回響”一詞的引申義拓展開去。“掌聲是汗水的回響”,應是學習生活中努力拼搏后的成功;“智慧是思考的回響”,應是閱歷、內涵、精神的成長;“文明是歷史的回響”,則需回顧歷史,回溯文明,思接千載,展望未來……因此,我們寫作的方向可以是成長勵志類、情感道德類、審美鑒賞類、探索思考類等等。文體形式,既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議論文和抒情散文。但是,無論哪種選材,都要從身邊人、身邊事入手,緊密結合自己的真實體驗來寫,才會打動讀者的心。【構思角度提示】1、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回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若言傳身教,如遇見鄰居時親切地問聲好、幫助有困難的老人,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那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變得懂事、有禮貌。而孩子的改變和外界對孩子的高度評價則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回響。2、勇敢的回響。“我”初次站在三尺講臺上當小老師,卻因為膽怯而語無倫次,在同學的嘲笑下,“我”繼續勇敢嘗試,于無人處反復練習,積累經驗。之后再遇到這樣的機會時,“我”又一次勇敢地登臺,因之前的練習而表現得十分出色,同學的驚訝和獲得的贊譽是勇敢的回響。3、鼓勵的回響。升入初三后,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考試,成績的起起落落,令人焦慮、煩躁,甚至亂發脾氣。老師對“我”進行了耐心的勸解,鼓勵“我”看向前方,繼續努力。老師的鼓勵化解了“我”的憂愁,“我”擺正心態,繼續奮戰,最終以平靜的心態面對中考。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是鼓勵的回響。【寫作指導】考查話題作文的寫作。一、審題立意。“回響”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反響、回聲響應。也指聲音回蕩。提示語中對“回響”一詞進行拓展延伸,有了多重含義。“掌聲是汗水的回響”,將回響與過往學習生活相聯系,小到為解開一道難題冥思苦想、挑燈夜戰;大到為學好一門學科上下求索、多方求助;參加某次競賽,勤學苦練,尋找科學方法,終于登上領獎臺;投身某個實驗,苦苦探索最佳路徑,在山重水復之時終于柳暗花明,取得階段性成功,這揭示了付出與收獲的關系。“智慧是思考的回響”是更高層次的“回響”。閱讀文學名著時,對寫作技巧的感悟;觀看精彩電影時,對人物情感的把握;思考個體成長時,對人生命運的關照,這些都與生活做人、學習密不可分,我們也因而有了更多的情感體驗、成長感悟心靈啟迪。“文明是歷史的回響”貫通古今,上升到人類文明、歷史的高度抒情議論。二、選材。考生可以遙想兩千多年前絲綢之路的開辟和今天“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呼應;可以歌詠歷代仁人志士的愛國心聲和今天中華復興的一脈相承;可以謳歌幾代航天英雄從古代的“飛天夢”到建國后“兩彈一星”的橫空出世再到新時期“神舟”“嫦娥”“天宮”遨游太空的星際回響……這要求考生有更獨特的視野,以小見大,巧選角度。作文時考生可以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切入選材立意,注意思想要積極向上,傳遞出正能量。三、文體。如寫記敘類文章,可從正面選材,選取“努力付出,終有回報”等經歷寫作,合理安排結構,注意詳略得當,要突出“回響”的效果。如寫議論類文章,可在開頭直接亮明觀點,靈活運用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等論證方法,結合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或名言,多角度充分論證,行文時注意論據充分,結構嚴謹,語言流暢。2020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一位母親拽回了準備闖紅燈的女兒并嚴厲地批評了她;一個肉鋪老板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賣良心肉、用公平秤;一名裝修師傅時隔半月,又特地趕到客戶家里補上忘掉的一顆螺絲釘……其實,在我們心目中,每個人最貴的東西都不一樣,你心中的是什么呢?請以“人生最貴的是”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請將題目補充完整;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文中不得透露個人信息,如需出現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等,請用××代替;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命題特點】從形式上來看,近五年來,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型穩定,均為命題作文;在文體方面,近三年均只限定不能寫成詩歌,其他文體不限,而前幾年均限定為只能寫成記敘文;在作文材料方面,近幾年均為給材料(提示語)的全命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今年的半命題作文留給考生自主發揮的空間比前些年的全命題作文要大一些,鼓勵學生個性化寫作。從內容上看,2016年的“那件小事真不小”希望孩子們思考事件背后的東西,2017年的“一棵小樹”意在引導孩子思考如何才能健康茁壯成長,2018年的“好物未必要占有”意在引導孩子思考如何正確對待得失,2019的“我也可以”意在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培養樂觀向上的情懷,今年的“人生最貴的是____”則注重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培養高尚情操和崇高美德。這些作文命題均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希望引導孩子關注自我的成長,思考未來和人生。【考題分析】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首先要抓住關鍵詞:最貴,即價值大、值得珍視或者重視的內涵,謳歌考生心中分量最重的事物和情感。仔細推敲引文里所給的材料,從中獲得一些填題的啟示:母親批評要闖紅燈的女兒一這是強調“規則”最貴;肉鋪老板堅持賣良心肉、用公平秤一這是強調“誠信”最貴;裝修師傅時隔半月特意補上一顆螺絲釘這是強調“認真”最貴,強調工匠精神的可貴。三則材料既有區別,又有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強調公正公平的規則,強調誠實做人、誠信待人的處事標準。由此可以推導出許多正能量的詞匯,如愛國、為民、堅持、真情、美德、勇敢、犧牲、奉獻等。【思路導航】大家剛剛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同學們體驗了史上最艱難的求學和中考,一定有很多人生故事可以講述,有很多生命體驗可以抒發。所以選擇記敘文仍然是上策。可以通過講述自己一段難忘的生活經歷,集中筆力敘述件事情來表現你的價值取向。其中對生活哲理的感悟,既可以來自他人、他物的觸動和啟發,也可以來自自身的體驗和頓悟。可以選取三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安上三個小標題,或選取三幅生活中的畫面,配上三個小鏡頭,從不同側而來敘事描景,從不同角度來抒情,最后作總結。選取后面這種構思,以總分總結構來行文最佳。【寫作思路】材料中列舉的三個事例分別強調“規則、規矩”“誠信、公平”“認真、專注”的寶貴品德和高尚情操,三個事例既有區別,又有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強調公正公平的規則,強調誠實做人、誠信待人的處事標準。據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立意:1.人生最貴的是誠信。我們可以正反對比,從“誠實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沒有誠信,何來尊嚴”“失信就是失敗”“虛偽吃靈魂”四個方面展開論述。2.人生最貴的是點亮愛心。我們可以將中心論點進行分解,采用層遞結構,從“點亮愛心,才能贏得愛心”“點亮愛心,才能播種美德”“點亮愛心,才能致敬生命”“點亮愛心。才能凈化靈魂”四個方面展開論述。3.人生最貴的是工匠精神。我們從專題片《大國工匠》中精選典型例子,得出工匠精神的內涵,再列舉科學、藝術方面的名人事例,最后談及普通人,采用從一般到個別再到一般的順序展開論證。4.人生最貴的是母愛。我們可以從母親的辛苦付出這方面來展開論述,如母親在學習上、生活上嚴格要求“我”,想辦法給“我”轉學,并陪讀。為了提升“我”的成績,母親晚上到補習學校打掃衛生。“我”得知真相后,后悔不已,感恩母愛。【思路要點】第一步讀題,理解考題背后的深意。“人生最貴的是”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題,核心是“貴”,貴的含義在于有價值,“最貴”即有價值,而“人生最貴的是引導考生思考自己的追求和最看重的某種事物或精神品質。第二步細讀材料,提煉信息。材料舉了三個例子,分別可以得出“遵守規則就是尊重生命”“誠信是經商之本”“認真是金子樣的品格”的結論。這些事例都指向人的品格,可見題目旨在引導考生做一個堂堂正正、擁有高貴品格的人。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人生最貴的是善良/正直/勇敢/專注……”【構思角度提示】1.靈魂最貴。誠信、勇敢、善良等都是人身上最可貴的品質。這些品質在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采用逆向思維法,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自己或他人,甚或全社會失去了這一寶貴品質,我們會遭遇些什么?可記敘一個或多個事例,從反面凸顯主題。2.情感最貴。情感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它表現為陪伴、理解、關懷、幫助……可以選取你最珍惜的一段情感,選擇最感人的一段場景進行細膩描寫,從而凸顯“最貴”這一主題。3.自然的饋贈最貴。自然萬物看似與人類社會有所區別,卻是社會乃至人類本身存在的前提,有了自然中的萬物,我們的生命才得以維持,生活才更加美好。花裝點世界雨滋潤萬物,陽光驅散黑暗……我們可直接選取某一自然事物來行文,寫出它對人類的作用,如可將題目補寫為“人生最貴的是陽光”。【考場得失】此次作文,沒有審題難度,加之命題者給了三個事例,有利于幫助考生從不同角度準確理解文題“人生最貴”的豐富內涵,但要想出彩卻不容易。不少考生思維局限于家庭、學校的狹小圈子,視野不開闊;不少考生作文語言單薄,缺乏表現力。寫記敘文,缺乏生動的細節,傳神的描寫,缺乏必要的點題;寫議論文,素材陳舊,或通篇說理,或論證方法單一,思路不清晰。這些,都難以得到高分。2019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50分)每一個生命都充滿了無限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你不停下腳步,不斷前進。其實,你也可以。請以“我也可以”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如出現請用××代替;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原題特點】這是一道給出材料的命題作文題,首先應深人理解材料的含義。作文材料共三句話,第一句話是總說,強調每個生命都具有“無限可能”;第二句話是對第一句話的具體解說。指出只要“不停下腳步,不斷前進”,你在“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有“無限可能”,就能創造輝煌;第三句話的“其實”,由一般轉向個別,指向考生“你”“也可以”成為最優秀的自己。作文題目“我也可以”緊承材料最后一句話而來。它是一個主謂短語,主語“我”直接指向考生,當然這個“我”也可以虛化,指向故事主人公,指向動物、植物乃至萬千事物。謂語“可以”的意思是“能,能做到”,指向材料前兩句話所說的內容,即“只要你不停下腳步,不斷前進”,在你的“人生的道路上”,你的生命就能充滿“無限可能”。“也”強調別人能做到的事,你也能做到,意在增強考生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感,鼓勵考生不斷努力,超越他人,超越自我。【思路要點】1.我也可以更加美麗像“我”這樣又矮又胖的女孩,只要自信、樂觀、積極向上,擁有善良的品質,助人為樂,積極進取,“我”也能變得美麗,因為美在心靈。2.我也可以找到快樂“我”學習壓力大、感到學習很枯燥,但只要“我”找到學習的正確方法,并不斷努力,就能從學習中找到收獲知識的快樂。3.我也可以活得灑脫“我”總是放不下顧慮,總想十全十美。但只要“我”懂得了人生的加減法,學會了勇敢而智慧地放棄,就可以活得灑脫。4.我也可以變得自信“我”膽小、自卑,但在老師的關心與同學的幫助下,在爸媽的鼓勵下,“我”逐漸變得自信了。5.我也可以過得充實讀書、下棋,打球、晨跑,彈琴、練書法,演講、辯論,“我”有許多興趣愛好,“我”的初中生活過得簡單而充實。6.我也可以與名人對話“我”喜歡閱讀名著和名人的傳記,“我”喜歡閱讀古代文化典籍,喜歡看央視《面對面》《藝術人生》《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欄目,聆聽名人的教誨,提升自已的修養,健全自己的人格,為“我”的生命打上厚實的文化底色。2018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請你以“好物未必占有”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如出現請用××代替;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原題特點】近五年來,綿陽市中考作文均為命題作文。除了2015年的作文題給了提示語外,其他的是均為無提示語或材料的全命題作文,2018年也不例外。不過,與延續了十多年只能寫記敘文的要求不同,2018年只規定不能寫詩歌,這更有利于考生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題目“好物未必占有”是一個主謂短語。主語“好物”限定了對象為“物”不指向人;“好”限定“物”,說明是美好的東西,不能是“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也不能是丑陋、丑惡的東西。這說明命題者意在引導考生求真、向善、尚美,意在引導考生在這個多元包容的時代,關注社會主流價值觀,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副詞“未必”指“不一定”,含揣度、商量語氣,有回旋余地。而近義詞“不必”則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含肯定語氣。寫作時要注意區分。“占有”有三個義項:占據:處在(某種地位):掌握。在這個作文題中,應取“占據”這一義項。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確定作文的立意指向:好物,不要獨占,要分享;要學會舍棄好物:好物,可以擁有,不必占有……【名師解題】2018年綿陽市中考作文,仍為無提示語或材料的全命題作文,但在文體要求上不再限定只能寫記敘文了,只限制了詩歌,放開了文體要求。題目“好物未必占有”是一個主謂短語,主語“好物”限定了對象為“物”,不指向人;“好”限定“物”,說明是美好的東西,不能是“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不能是丑陋、丑惡的東西。這體現了命題者意在引導考生求真、向善、尚美,意在引導考生在這個多元化的包容時代,應當關注社會主流價值觀,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副詞“未必”指“不一定”,含揣度、商量語氣,有回旋余地。而近義詞“不必”“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含肯定語氣。寫作時要注意區分。“占有”有三個義項:①占據;②處在(某種地位);③掌握。在這個作文題中,取義項①。通過以上分析,初步可以確定,作文的立意指向:好物,不要獨占,要分享,要舍棄;好物,要珍惜,要拼搏……【制勝技巧】如何使作文具有思辨色彩1.多角度思考問題,使觀點更全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題目,同一材料,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層次去觀察,去思考,去分析提煉出鮮明、有見地、有價值的觀點來。這樣オ能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式,進行發散思維,開闊思路。請看下面的例子:今年四川綿陽的文題“好物未必占有”這個題目中的“好物”具有多義性,“未必”指“不一定”,既可以理解為“不必”,也可以理解為“應當”,這樣一分析,立意的角度就多了。如;占有的好物,不要獨占,要分享,要舍棄;占有了好物,要珍惜:要想占有好物,要拼搏,要執著……2.展開豐富的聯想,使觀點更廣闊由此及彼想開去在作文中是一種常用的思維方式。它根據事物間某些方面的相似推測出在其他方面的相似;或者根據已知的事物,推測出設想的未知的事物,使作者思維縱橫馳騁。聯想的方法可以是“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具體到抽象”“由原因到結果”“由生活現象到社會現象”等。下面以2018年四川成都卷作文題“答案”為例,進行說明。命題者給出了如下提示:試卷上,我們填寫答案;生活中,我們常常在尋求答案。答案有正誤之分,有好壞之別,有時又不止一個。有些人,為了獲取答案,窮其一生;有些時候,獲取答案的過程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我們首先可以借助作文的提示語,從“答案”這個詞語的本義著手,進一步推敲其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逐步豐富其含義。比如,著眼于“答案”的通常意義,由作文材料“試卷上,我們填寫答案”得出立意:頑強拼搏,并調適心理,能在考試中做出最佳笞案:著眼于獲得“答案”的過程,由作文材料“有些時候,獲取答案的過程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得出立意:到達頂峰固然能欣賞到“無限風光”,但沿途的風景也未必不美麗:著眼于“答案”的正誤,由作文材料“答案有正誤之分,有好壞之別”,得出立意:我們應當擦亮眼晴,不為名利誘惑,不為浮華迷惑;著眼于“答案”的多少,由作文材料答案“有時又不止一個”得出立意:人生的答案,不必追求統一、同質化;著眼于“答案”的引申義、比喻義,由作文材料“生活中,我們常常在尋求答案”得出立意: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追求人生意義、價值及實現途徑的“答案”的過程;著眼于獲取正確“答案”的難度,由作文材料“有些人,為了獲取答案,窮其一生”,得出立意:我們應當尋求社會進步、民族興旺、國家富強的“答案”。3.多角度比較,使觀點更深刻我們拿到作文題目或材料,往往會進行思維發散,提煉出若干觀點。多個觀點,我們需要進行取舍,根據自已所擅長的方向,選篩出有新意、最切題的觀點。請看下面的作文材料:地里長了一個大蘿ト,老頭去拔,拔不動;老大太和老頭一起拔,也拔不動;來了一個男孩,拉住了老太太的衣服與老頭、老太太一起拔,仍舊拔不動。來了一個女孩,拉住了男孩一起拔,還是拔不動。小狗看到了,也與他們一起拔,小貓看到了,也與他們一起拔,但是大蘿卜仍舊拔不動。這時,又來了一只小老鼠,它咬住了小貓的尾巴,也參加到拔蘿卜的行列當中,大蘿卜終于拔起來了!讀完材料,你腦子里可能會生發出下列觀點:①團結就是力量;②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多力量大;③面對困難,應當不分敵我,團結起來,共同戰勝困難;④團隊精神是當今企業戰無不勝的精神;⑤不應忽視微小的力量。這五個觀點,哪個最好呢?再讀材料,發現拔蘿ト的人物的出場次序、力量大小有別。可思考:如果寫的是六七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或者最后來了一頭大象,結果是不是一樣呢?不難看出觀點⑤獨具慧眼,是真正撥開層層迷霧抓到本質的“真金子”,是落筆的最佳角度。4.運用逆向思維,使觀點更新穎逆向思維是根據事物的特點以及人們存在不同的看法而出現的一種構想方法。它是建立在對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改變人們平常的思維角度,從材料或題目的對立面入手而提出的一種新穎而獨到的觀點。它屬于一種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用得好,常可以開拓出不落俗套、不同凡響的新主題。比如“東施效顰”這個議論話題,一般人都是從“不看實際,盲目模仿別人”的角度立意。人云亦云,沒有新意。如果我們改變思維的方向,從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東施”雖丑,卻敢于“效顰”,說明她有追求美的愿望和勇氣。這比起那些美丑不分,以丑為美,甚至妒忌美的人比起來豈不好得多嗎?據此,我們可得出如下立意:“向東施學習,敢于正視現實,勇于挑戰自我”,“實事求是與改變現狀”,“要有勇氣追求完美”等。這些不同凡響的角度,使人耳目一新。【多彩思路】1.放棄占有的好物,享受幸福人生好物人人都想占有,但你卻未必占有。此時,要有淡泊、平和的心態,不必非要占有,才是幸福,才是成功。也許,你放棄了,反而能一身輕松,方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好。2.分享占有的好物,享受快樂人生一個蘋果,一個人獨享,只能得到一份美味;一個蘋果,兩個人分享,不但能得到美味,還會額外收獲到一份快樂。好物,未必要占有オ能體現人生價值,與他人共同分享,反而能增加幸福感、價值感。3.珍惜占有的好物,拼搏實現價值好物,人人渴望得到它,但你未必占有。此時,如果你想擁有它,就必須去拼搏,去奮斗,才能有機會占有好物。4.要想占有好物,就要窮其一生好物,人人渴望得到它,甚至獨占它。當你手頭擁有了好物,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當初擁有的可貴。5.舍棄占有的好物,收獲更多好物好物,你未必占有,不必灰心、沮喪不必悲觀,更不必慵怒。也許你沒有占有它反而是好事一樁因為你沒有了包袱。反而能輕裝上陣,收獲更多的好物。6.舍得占有的好物,簡單就好世間好物,堪比牛毛,我們能占有者,不及九牛一毛。占有的,我們要珍惜;不占有的,我們不必懊惱,懂得簡單就好的道理,學會做人生的減法,看看就好。7.占有好物,激勵我們追求真善美世間好物,猶如暗夜里的微光、沙漠里的綠洲,指引著人們去夢想,去拼搏,去追求,指引著我們求真、向善、尚美,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全部意義。2017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請以“一棵小樹”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50分)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如出現請用XX代替。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2016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作文原題】請以“那件小事真不小”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50分)要求: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