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期末學情檢測

七年級語文

注意事項:

L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6頁,滿分125分,其中試題120分,卷面5

分。

2.試題卷上不要答題,選擇題請用2B鉛筆按要求涂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非選擇題請用0.5

毫米黑色簽字水筆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

3.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閱讀,能引領懷揣夢想的少年肩扛青春之筆,把滿天星辰畫在紙上,閱讀讓我們人生更精

彩。班級將開展“少年正是讀書時”主題活動,請你參與。

1.下面是班會主持人小豫準備的開場白,其中有些字詞拿不準,請幫他判斷。

閱讀,讓我們如沐春風,增長見識。通過閱讀,我們結識了滿懷熱忱,執一把手術刀救死扶傷的白求

恩,明白了做人不能心胸狹加;通過閱讀,我們看到了朱德一生不輟勞作的母親,感悟到了人間

最無私寬厚的母愛;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革命征程的艱辛,體會到了陳毅等革命者置生死于度外,定要

“取義成仁”的壯烈情懷;通過閱讀,我們感受到了諸葛亮殷殷教誨中蘊含著的深切希望,懂得了修養性

情不可輕薄浮zAoo書海中蘊含著灼熱的理想信仰、熾烈的家國情懷。閱讀,讓人思接千里;閱

讀,讓人心游萬仞。

(1)語段中的兩個加點字應該怎么讀?請寫出正確的拼音。

(2)根據語境,將語段中拼音所對應的漢字工整書寫在下面。

心胸狹加()輕薄浮zAo()

2.小語撰寫了與活動主題有關的演講稿,下面是演講稿的片段,請你用本學期積累的經典古詩文,幫他補

充完整。

同學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可通神。徜徉在書頁之間,我們能夠欣賞到不一樣的風景。在李

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里,①“,"讓我們領略到了邊塞大漠似雪,月華如霜的蒼茫

夜色。漫步于書海,我們亦能深深感受到真摯的情感。在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

②","讓我們感受到了感人至深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心;在譚嗣同《潼

關》中,③“,"讓我們激發了沖破束縛、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自由的少年豪情。浸潤

在書中,我們可以汲取思想的精華。在孔子的《〈論語〉十二章》中,“學而不思則罔,④”讓

我們明白了學習與思考的緊密關系;在劉禹錫《秋詞(其一)》中,“晴空一鶴排云上,⑤”讓

我們學會了面對挫折時愈發堅強、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3.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但如果能把閑暇時間用來讀書,書中壯闊瑰麗的風景,便足以讓你抵御內心的匱乏。

②人這一生不可避免地與孤獨邂逅,越是年歲漸長,越覺得孤獨如影隨形,不知該如何面對。

③正如周國平所言:”一個人但凡有了讀書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種特別眼光,甚至有了一個屬于

他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④因為在閱讀贈予的獨處中,你能與自己面對面,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享受自己的人生,孤獨也能成為

溫暖與能量。

⑤所以多讀書,就是讓自己變得遼闊的過程。

A.④⑤①②③B.②③①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4.小語同學為本次活動設計了宣傳海報,同學們對海報中的一幅漫畫很感興趣,請你幫他描述宣傳海報中

的漫畫內容,并說明其寓意。

5.活動尾聲,同學們就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兩種方式的選擇上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展開了激烈的辯

論。正方認為“電子閱讀”優于“紙質閱讀”。請你作為反方代表發表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正方:“電子閱讀”優于“紙質閱讀”。電子閱讀具有無與倫比的便捷性和豐富的資源。它可以讓我們隨

時隨地訪問到大量的書籍和信息,享受閱讀的樂趣。電子閱讀還支持個性化設置,如調整字體、背景等,

以適應不同的閱讀環境和個人偏好。更重要的是,電子閱讀能促進環保,減少紙張的使用,對地球環境更

加友好。此外,電子閱讀還能實現互動分享,更好地適應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現代文閱讀(共27分)

(一)(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祖傳的扁擔

燕開良

①我家的扁擔,是祖祖輩輩傳遞下來的,我父親由我爺爺手中接過扁擔后,用它扛活,在淮海戰役中

用它挑“支前”的物資。后來,父親用它從事生產隊的勞動;在建設馬河水庫中,用它挑土筐,為工程攔

水壩合攏,父親獻出了生命。母親接過這根扁擔,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擔。

②在我童年的記憶里,母親天天用扁擔挑水,天蒙蒙亮,水桶與扁擔鉤的“叮當”碰撞聲及往水缸里

倒水的聲音,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母親挑滿水缸后,接著用扁擔挑著土雜肥去自家菜園。扁擔因受重發出

“吱呀、吱呀”的聲音,像優美動聽的黎明曲,菜兒聽到這黎明曲和母親的腳步聲紛紛蘇醒了,等待著母

親的“檢閱”。母親施肥后,接著去挑水澆菜……日月輪回中,母親不辭辛苦地用扁擔挑來挑去,把菜園

經營得像魔術師的百寶箱一樣,各種農家菜都有,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一年四季,飯桌上都是新鮮嫩綠

的蔬菜。每逢菜園大豐收,母親都會拿出一部分青菜送給較困難的鄰居家。

③印象中,一年到頭,扁擔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母親的肩膀。春天,母親挑著種子、肥料走向田

間灑下一路無盡的期許,流下一路滿滿的信心。夏天,扁擔跟著母親走在烈日下,挑水、挑青草、挑

夏收的莊稼……灑下一路勤勞的汗水,流下一路耕耘的足跡。秋天,母親挑著豐收的果實走出田野,飄起

一路收獲的喜悅,滴下一路生活的艱辛。冬天,母親擔著挑子頂風冒雪去田間施底肥,刨土翻地,讓土壤

吸收陽光,淌下一路過往的季節,滴下一路夢想和期盼的延伸...

④隨著季節的輪回,母親的背越來越駝,肩膀被扁擔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母親漸漸地變老。扁擔不堪

經年累月的負重,變得越來越彎,彎著,彎著,漸漸地合成歲月的年輪,訴說著歲月滄桑……

⑤后來,我把母親接到了城里安度晚年。在往城里搬家的時候,我無意的在東南墻角草垛邊發現了那

根扁擔,便忙不迭地跑過去,將它捧在手里掂量起來,思來想去,我還是把它放進了卡車里。

⑥就這樣,這根扁擔就隨著我來到了城里。說來也巧,在我第三次搬家至一小區后,發現小區院內有

被廢棄閑置的荒地。在母親的指導下,我就開始自力更生辟地種菜。那根一直在儲藏室閑置的扁擔就派上

了用場。人勤地不懶,那菜也似乎特別的善解人意,無不長成我的預期、超出我的愿望。小小的一片菜

園,娓紫嫣紅,生機勃勃。整整齊齊的瓜菜,鮮嫩水靈,應有盡有。每天吃著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感覺

特別的香甜。菜地豐收了,就送給鄰居、同事。豐收的新鮮蔬菜,成了我生活最好的調劑,連文學創作的

思路,也似乎如瓜果蔬菜一樣的清新活潑。在這里,我完成了第一部個人文學作品的創作。我曾戲稱自己

的這部《文集》是種菜種出來的,是我用扁擔寫出來的。

⑦如今,母親走了,我也已退休四年,扁擔早就離我走遠了。但是,我肩上的擔子沒有卸下來。如:

家庭、責任、愛好人生在世,有擔子挑在肩上,就會走得更穩健、更踏實,也才會真切地感受到大地

的堅實和厚重。

⑧我家那根扁擔,浸透了先輩們的斑斑汗漬,是父母一生積攢的功勛章,我是不會忘記它的,它曾發

出的“吱呀、吱呀”的聲音,會永遠停留在我的生命里。每當追憶起母親的辛勞,我就不由地流眼淚,淚

眼蒙朧中,我似乎看見母親佝僂著腰,挑著沉重的日月星辰,在崎嶇的小道上,在空曠的田野里,艱難地

行走、跋涉...

⑨隨著時代的進步,扁擔逐漸被現代化運輸工具所取代,但扁擔的精神不能丟、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有關扁擔的故事,我會永遠記在心中!

(有刪改)

6.請你根據提示,概括“我”家這根扁擔的經歷。

的爺爺將扁擔母親接過父扁擔跟隨“我:

扁傳給父親親的扁擔‘來到城里

(1)母親用扁擔挑水、挑種子、挑肥、挑豐收的莊稼和果實(2)

7.做批注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批注的角度有賞語言、寫理解、談感悟、提疑問等。請你閱讀摘抄的內

容,解答批注的問題。

摘抄批注

扁擔因受重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像優美動(1)請從修辭手

聽的黎明曲,菜兒聽到這黎明曲和母親的腳步聲紛法的角度做賞析

紛蘇醒了,等待著母親的“檢閱”。式批注。

(2)請聯系文章

人生在世,有擔子挑在肩上,就會走得更穩健、更

內容做理解性批

踏實,也才會真切地感受到大地的堅實和厚重。

注。

8.文章標題“祖傳的扁擔”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9.讀完文章后,同學們針對將本文納入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還是第四單元的課外聯讀展開了討論。請你結

合下面的單元導語,說說你的看法。

第二單元:親情是人世間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單元課文從不

同角度記敘了家人之間動人的故事,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的感情。閱讀

這些課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第四單元:人的一生如何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回

答。但總有一些精神,代代傳承,歷久彌新,永遠鼓舞和激勵人們奮勇

前行。本單元課文,有對崇高精神的莊嚴頌揚,有對嘉德懿行的至誠禮

贊……彰顯著理想的光輝和人格的力量。學習本單元,要在默讀中領會

作品詮釋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獲得思想啟迪……

(二)(共11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你負責《狐貍電話亭》這篇童話舞臺劇的改編與設計,請你閱讀文本,幫大家解決圍讀時存疑的問題。

狐貍電話亭

①山腳下有一個老舊的電話亭,立在很少人經過的路邊。每當太陽落山的時候,電話亭里就會亮起一

盞小燈,期待著客人的光臨。

②深山里,住著狐貍媽媽與小狐貍這對母子。狐貍爸爸在小狐貍出生后不久就生病去世了。看到小狐

貍一天天地長大。狐貍媽媽十分欣慰。

③不久,寒冷刺骨的空氣籠罩了大地。小狐貍有些不對勁,好像沒有往常那么精神。“怎么了?是哪

里不舒服嗎?"狐貍媽媽緊張地問。“沒事,只是覺得有點兒冷……”狐貍媽媽緊緊地抱著發抖的小狐,

試著用身體溫暖他。

④然而,在一天早晨,小狐小小的身軀縮成一團,全身已變得冰冷。“孩子!我的孩子!”不論狐貍

媽媽怎么叫喊,小狐也沒有回應。狐貍媽媽每天傷心地哭泣。哭累了,就靜靜地發呆。

⑤不知過去了多久,某天傍晚,狐貍媽媽看見了遠方電話亭里閃爍著微弱的光。狐貍媽媽虛弱無力地

朝著燈光走去。這盞孤零零的小燈,稍稍溫暖了狐貍媽媽的心。

⑥突然間,街上出現了一個小男孩,他也來到了電話亭,可是他似乎看不見狐貍媽媽。狐貍媽媽看著

男孩蹦蹦跳跳的背影。他的身后似乎有條尾巴在晃來晃去。

⑦第二天早晨,狐貍媽媽急急忙忙下了山。“真想再見那孩子一面",狐貍媽媽就這么盼望著。不知

等了多久,男孩還是沒有出現。

⑧當天色暗沉下來時,電話亭里亮起了燈光。燈亮了,遠方也傳來了啪嗒啪嗒的腳步聲。果然是昨天

那個男孩,狐貍媽媽高興極了,豎起耳朵傾聽。男孩舉著話筒說:“媽媽,我好想你啊。”

⑨狐貍媽媽聽到這番話,覺得好像是小狐又回來了。她不由得悄悄應聲說:“媽媽也很想你。”她好

想抱抱男孩。就這樣,每當天快黑時,狐貍媽媽就會下山,等待男孩的出現。

⑩“媽媽,今天我吃了冰激凌,連爺爺的冰激凌也全部吃掉了呢。”

?“啊?沒鬧肚子吧?”

?“媽媽,以后我們要一起去海邊玩哦。現在我們打電話就行了,我只要能和媽媽打電話就很開心

哦。”

?“是啊,媽媽也很開心。"狐貍媽媽在不知不覺中,一直回應著男孩的話。

?原來男孩和爺爺一起生活。媽媽好像在遙遠的鎮上住院。一天晚上,像往常一樣下山的狐貍媽媽愣

住了。電話亭里的燈并沒有亮。一輛汽車從遠方開了過來。“哎呀,這電話亭因為老舊,要拆掉了。”狐

貍媽媽聽見了車上男人的話。

?“什么?要拆掉了!"狐貍媽媽好驚訝,這時遠方又傳來了啪嗒啪嗒的小小腳步聲。狐貍媽媽心

想:一定是那孩子來了,如果他知道電話亭要拆了,該有多失望啊!可憐的孩子,如果還有一個電話亭就

好了,如果我能變成電話亭就好了……狐貍媽媽十分焦急。她不甘心,不停地跺著腳。

?“啊!”狐貍媽媽突然叫了一聲,后腿伸直站了起來。慢慢地,她變成了一個電話亭。

?“咦?怎么有兩個電話亭??"男孩好像嚇了一跳,接著便走進了狐貍電話亭。他握著話筒,大聲

說:“媽媽,你聽得見嗎?”

?“嗯嗯,我聽得見。“狐貍媽媽回答時,心怦怦地跳。

?“媽媽,我跟你說,我們很快就要搬到媽媽住的鎮上去,以后不用再打電話了。我每天都能看到媽

媽了,啊,好想快點見到媽媽。”

?狐貍媽媽突然一陣暈眩。這樣不就再也見不到男孩了嗎?等到回過神來,狐貍媽媽仿佛做了一場

夢,呆呆地坐在原地。

?突然,一陣冰冷的寒風吹了過來,將她從這場夢中喚醒,“太好了,那孩子總算能見到媽媽了,多

虧了他,我才能重溫和小狐貍那段美好的回憶。”

?狐貍媽媽輕輕地拿起話筒。在這個仿佛伸手就能摘到星星的夜晚、說不定小狐聽得見自己的聲音。

“孩子,我跟你說,媽媽做了一場夢……”

?電話的另一頭,靜悄悄的,沒有任何聲音。但是狐貍媽媽感覺自己能打起精神了。電話亭的燈要熄

滅了,但默默地點亮了狐貍媽媽心中那盛即將熄滅的燈。狐貍媽媽的臉上洋溢著無比幸福的表情。

(選自繪本故事《狐貍電話亭》,有刪改)

10.請你從狐貍媽媽的視角,幫助演員梳理故事情節,將下面的框圖補充完整。

第一幕:小狐貍第二幕: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幕:“我”給

一天天長大狐貍離世幕:①幕:②幕:③小狐貍打電話

11.你準備在舞臺劇的最后一幕中對電話亭的燈進行特寫,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向大家說明這樣設計的原

因。

12.導演覺得目前故事的結尾不是很完美,想要以狐貍媽媽和小男孩再次相遇后的反應與對話作為最后一

幕,請你發揮想象,對結尾進行續寫。(100字左右)

續寫:電話亭被拆除后,狐貍媽媽還是會常常回到這里來看一看。她不知道的是,那個小男孩從最開始就

能看到她,也能聽到她的心聲。有一天,他跟著爺爺和媽媽回來了,o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

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

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諸葛亮《誡子書》)

【乙】世事多艱,習武亦佳,因送汝東渡,入日本士官學校肄業①,不與汝之性情相違。汝今既入

此,應努力上進,盡得其奧。勿憚勞,勿恃②貴,勇猛剛毅,務必養成一軍人資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

限量,國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縱患③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

(節選自張之洞《誡子書》)

【注釋】①肄業:進修學業。②恃:依賴,依仗。③縱:即使。患:憂慮,擔憂。

13.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

(1)淫慢字源法:形聲。從力,厲聲。本義是勉

則不能勵精力,努力。

查閱詞典法:①離開。②除去,去掉。③

(2)意與(填序號)

損失,失去。④距,距離。(摘自《古代

日去

漢語詞典》)

(3)勿憚

詞語推斷法:肆無忌憚—

勞,勿恃貴

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5.下列對甲文段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說明了“淡泊”“寧靜”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強調它們

是與人的志向相關的。

B.“學須靜也”的“學”不僅指一般的學習,而且含有修養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靜”也不單純指

寧靜,而且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從反面說明了“淡泊”“寧靜”的重要性。

D.“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表達了君子獨善其身、不與外界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

16.家書是古人教育子女、交流情感的重要載體。同為家書,甲乙兩文對孩子寄予的希望有什么不同?請

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句,一問一答,巧妙地展現了詩人不得歸家的苦澀與無奈。

B.“巴山夜雨漲秋池”寫想象的景象,把愁苦之情幻想為連綿的夜雨及漲滿的秋池。

C.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這種回環往復的形式造就了纏綿曲折的意境。

D.這首詩構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

18.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與劉禹錫的《秋詞(其一)》都寫到了“秋。請結合內容說說他們借秋天的不

同景象分別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四、名著閱讀(5分)

19.《西游記》篇幅很長,又是古典白話文,有些同學讀起來感覺很吃力,七年級的學生到底該怎么閱讀

《西游記》這樣的古典白話文小說呢?老師給同學們提供了以下幾種閱讀策略:①精讀和跳讀結合法;②

批注法。請選取其中任意一種方法,結合《西游記》這部作品提出你的閱讀建議。

20.班級開展以“成功需要執著追求還是適時而變”的辯論賽。小語的觀點是“成功需要執著追求,勇往

直前”,小文的觀點是“成功需要適時而變,順勢而為"。你同意誰的觀點?請結合下面某一名著陳述理

由。

《朝花夕拾》《西游記》

五、作文(50分)

21.生活中有很多人、事、物都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啟發。像什么一樣生活,是一種向往,一種嘗試,

一種使命。像風信子一樣慢慢成長終于綻放,像雄鷹一樣直擊長空自由翱翔,像彼得?潘一樣不愿長大永

葆童真,像祁發寶一樣錚錚鐵骨戍邊守疆……用你喜歡的方式,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請將《像一樣生活》補充完整,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③不少于600

字。④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漏個人信息。

2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驢發現墻頭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饞,可又夠不到。這時,它發現墻角有把梯子,但驢怕搬來梯子

后,需要羊幫忙扶梯子,青草要被羊分吃,便干叫了幾聲放棄了。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啟示和感悟,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自定主題,自定文體(詩歌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規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

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期末學情檢測

七年級語文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閱讀,能引領懷揣夢想的少年肩扛青春之筆,把滿天星辰畫在紙上,閱讀讓我們人生更精

彩。班級將開展“少年正是讀書時”主題活動,請你參與。

【1題答案】

【答案】(1)chenchud

(2)①.隘②.躁

【2題答案】

【答案】①.回樂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③.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

輪臺⑤.河流大野猶嫌束⑥.山入潼關不解平⑦.思而不學則殆?.便引詩情到碧霄

【3題答案】

【答案】D

【4題答案】

【答案】示例:畫面中,一個人背著背包走在路上,耳朵上戴著耳機,手里拿著一個平板在進行電子閱讀。

他旁邊有一堆書,書上都結了蛛網。一本卡通化的書坐在最高處,一臉疑惑與無奈。漫畫寓意:電子閱讀

受到了人們的追捧,而傳統閱讀卻遭到了冷遇。

【5題答案】

【答案】示例:“紙質閱讀”優于“電子閱讀”。紙質書籍能夠帶來獨特的觸感和書香氣息,能增強閱讀的

真實感,為讀者營造更為沉浸的閱讀體驗。此外,紙質閱讀不需要電力供應,也不會受到電子設備的干擾,

讓我們能更加專注于文字和內容。紙質書籍還可以作為珍貴的收藏品,承載著我們的閱讀記憶和情感。因

此,紙質閱讀仍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二、現代文閱讀(共27分)

(一)(共16分)

[6~9題答案】

【答案】6.①.父親用扁擔扛活,挑“支前”的物資,從事生產隊的勞動,建設馬河水庫②.“我”

開辟荒地種菜,扁擔派上用場;開拓了文學創作的思路。

7.(1)示例一: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扁擔的“吱呀、吱呀”聲比作黎明曲,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扁擔承

受壓力時的情態,體現了母親勞動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贊美。(意思對即可)示例二:運用擬人的

修辭手法,寫菜地里的菜“蘇醒”過來,等待“母親的‘檢閱'",形象地寫出菜兒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茁

壯成長的美好畫面,富有畫面感與感染力。(意思對即可)

(2)這句話言明人生中應擔的責任、義務和追求就像是肩上的擔子。這些擔子雖然帶給我們壓力和負擔,

但它們也讓我們更加穩健、踏實地前行,感受到生活的堅實和厚重,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意思對

即可)

8.表層含義:①指祖祖輩輩傳遞下來的真實的扁擔。

深層含義:②指父親勇于奉獻的家國擔當;③指母親勤勞善良的精神品質;④指扁擔所象征的責任、擔當

和傳承。

9.示例一:我認為納入第四單元更合適。本文作者講述和贊美了扁擔在傳承的過程中被賦予的各種精神和

品質,借寫對扁擔的傳承,表現了對優秀精神品質和優良家風傳承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的頌揚,與第四單元

主題“總有一些精神,代代傳承,歷久彌新,永遠鼓舞和激勵人們奮勇前行”相符合。閱讀本文可以從扁

擔精神中獲得思想啟迪。(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我認為納入第二單元更合適。本文作者圍繞扁擔記敘了家人之間的故事,重點回憶了母親為了一

家人的生活而辛勞付出,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激之情,與第二單元主題“從不同角度記敘了家

人之間動人的故事,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的感情”相符合。閱讀本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

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言之有理即可)

(二)(共11分)

【1072題答案】

【答案九o.①“我”在電話亭旁看見一個小男孩②>J、男孩在電話亭給自己的媽媽打電話刨、男孩用“我”

變成的電話亭打電話

H.①表示故事的結束,首尾呼應。文章尾段電話亭中即將熄滅的燈與首段中期待著客人光臨時亮起的小燈

遙相呼應。②借電話亭燈的變化暗示狐貍媽媽的心境變化。她在與小男孩的相處中漸漸被治愈,雖然電話

亭的燈要熄滅了,但狐貍媽媽心里的燈被點亮了。

12.示例:他來到了電話亭,見到狐貍媽媽后,緊緊地抱住了狐貍媽媽,說:“狐貍阿姨,謝謝你曾經在我

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給我溫暖和陪伴,我知道你也很想念你的孩子,以后我會經常回到這里,陪你聊天,這

樣你就不會孤單了。"狐貍媽媽開心地說:“我會一直等你。”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13?16題答案】

【答案】13.①.振奮②.③③.怕,害怕

14.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明確志向就無法學有所成。15.D

16.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淡泊”以自守,“寧靜”以自處,鼓勵兒子從淡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下功夫,勤

學勵志,并珍惜時間,以免年華老去,一事無成。張之洞把兒子送到日本士官學校習武,希望兒子能努力

上進,不畏辛勞,不自恃嬌貴,時刻銘記國家危難,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為國家效力。

【17?18題答案】

【答案】17.B18.《夜雨寄北》以秋日巴山夜雨的凄涼之景,抒發對親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而《秋詞》

一反悲秋的常態,通過鶴飛沖天抒發了詩人雖屢遭貶謫卻樂觀向上的豪邁之情。

四、名著閱讀(5分)

【19題答案】

【答案】示例一:我建議選擇精讀和跳讀結合法。《西游記》篇幅較長,語言又比較難慎,閱讀時可能會有

些吃力。在閱讀時,不妨選取比較感興趣的地方或精彩故事情節進行精讀,如《孫悟空三調芭燕扇》的故

事;而有些不感興趣的地方,則可以選擇跳讀,如一些描寫人物外貌、打斗場面或環境氛圍的詩詞。用這

種方法能提升閱讀速度。

示例二:我建議選批注法。針對文章中一些內容,進行分析、點評,寫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聯想,如通過

對人物言行舉止的描寫,分析人物心理,體會人物情感。批注閱讀能夠加深對《西游記》中一些章節內容

的理解,加深記憶,把《西游記》這本書讀出自己的味道。

[20題答案】

【答案】示例1:我選擇小文觀點。在《藤野先生》中,魯迅赴日學醫,但在觀影時看到國人的愚昧麻木,

他毅然棄醫從文,決心用文藝療救國人的靈魂。魯迅適時而變,順勢而為,成為用文藝喚醒民眾、救國圖

強的最勇敢、最堅決的踐行者。可見,成功需要適時而變,順勢而為。

例2:我選擇小語觀點。在《西游記》中,唐僧師徒為了取得真經,歷時十三年,從長安直到西天,取回真

經,普渡世人。一路上,他們面對著種種磨難,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理想,戰天斗地,戰勝了各路妖魔,

最終取回真經。可見,成功需要執著追求,勇往直前。

五、作文(50分)

【21題答案】

【答案】例文:

像竹子一樣生活

在紛繁復雜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