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12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2.答題前,請將學校、班級、姓名和考號用規定的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將

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的貼條形碼區。請保持條形碼整潔、不污損。

3.本卷試題,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按規定作答;凡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的,其答案

一律無效。答題卡必須保持清潔,不能折疊。

4.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內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

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非選擇題答案必須用規定的筆,按作

答題目的序號,寫在答題卡非選擇題答題區內。

5.考試結束,請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近百年來,古籍今譯的研究成果豐碩。從宏觀上講,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或影響上層建筑,

使其對經濟基礎產生反作用,從而調節或改變人的現實生存條件,間接地參與對經濟基礎的鞏固或變革;

從細節上看,它以其認識功能影響人的意識,進而影響人的行為,達到影響社會生活的目的。這類工作不

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樣來得直接,也不具有強制性,它就像杜甫說的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

聲”,潛移默化地浸潤人們心田,陶冶情操。它雖不能與國計民生活動并駕齊驅,但從生存發展的意義上

講,社會是受益于它的。在翻譯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的標準,受到人們

的推崇。我們現在沿用“信、達、雅”三個字,并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靶拧笔侵钢覍嵉胤从吃鞯膬?/p>

容,包括思想、風格、精神等。“達”是譯文要暢達明白,用現代漢語將原作的內容準確地表達出來。

“雅”是規范、典雅。雅是有條件的,原作雅,譯文才能雅。“信、達、雅”之間,信是基礎,是第一位

的,達與雅是第二位的。沒有信,達與雅就失去了基礎。達是信的翅膀,沒有達,信也就失去了憑借。雅

是達的發展,沒有達,不可能有雅。

今譯的過程是一個矛盾運動的過程,這里存在古今漢語表達形式之間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內容與譯者

的理解之間的矛盾等。當譯者將原作的內容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忠實地、準確地表達出來,達到了信、達、

雅的統一,上述這些矛盾基本上解決了,今譯也就完成了。

翻譯界歷來有直譯和意譯之說,有人主張直譯,有人主張意譯,雙方進行了長期的爭論。主張直譯的

人批評意譯隨意胡譯、亂譯。主張意譯的人批評直譯逐字呆譯、死譯。實踐證明,直譯、意譯都是行之有

效的今譯方法。直譯與意譯具有共同性,亦有差異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實于原作。差異性主要表現在方

法上,前者強調按原文的結構、語序翻譯。其優點,在內容上易于忠實地、準確地傳達出原文的意義,在

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語氣及語言上的特色。后者強調反映原文的風格神韻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譯。其優

點,在內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風格神韻,在形式上易于再現原文的體裁、風貌。需要指出的是,與直譯相

比,意譯帶有更大的主觀性。對于這一點,譯者應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異性,所以各自都有它們的

適應性。直譯適宜于翻譯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意譯適宜于翻譯

文藝作品,如詩、詞、賦、曲等。當然,用直譯還是用意譯,沒有十分嚴格的界限。能直譯者不妨直譯,

不能直譯者須用意譯,兼及二者,方為妥當。不管采用哪種方式,今譯中原作信息的丟失是肯定的,只是

多或少的問題。

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的介入,為古籍今譯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徑,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譯概念的延

伸。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對古籍的活化、詮釋做了積極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

今譯作品正在日益涌現,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

(摘編自尹波、郭齊《古籍今譯的理論與方法》)

材料二:要論古籍今譯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從根本上說,古籍今譯就是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譯作為古籍資源的轉化利用,既是

“存亡繼絕的工作”,也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橋梁”。今譯的讀者群體是非常明確的,主要是非

專業的傳統文化學習者和愛好者。要讓廣大讀者走進古籍、熱愛古籍,今譯無疑是最好的門徑。

從先秦到晚清,我國古籍浩如煙海,古籍的形態除了它的本然狀態之外,還有經過整理之后的現代形

態。本然狀態當然非常重要,這是它的文物價值。但是,對社會大眾而言,所接觸到的還是經過整理之后

的古籍,所重視的更是其閱讀價值。今譯就是古籍現代形態的一種特殊體現。說“特殊”,是因為它已經

是經過古今語言轉換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態;可是,從文字所表達的內容來說,它

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內容依賴于原始文本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今譯不是古籍的復制,也

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譯文也不能獨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則它是沒有意義的。

今譯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現代闡釋,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價值就在于所承載的文化信息。隨

著時代發展,古籍所承載的文化信息與現代社會有著很大的差異,諸如語言、文字、名物、典章、規范、

禮儀、習俗、思想等,許多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不能很好地為現代讀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譯就是對古

代文化信息的綜合闡釋,是將古籍內容在現代語境中的重新“呈現”。它力求古籍內容完整、準確地再

現,同時更要求便于現代讀者的理解接受,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蟬子轉世”與“七仙女下凡”:

“佛弟轉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婦,雖已今世,不昧前因?!苯褡g就是對古代文化信息忠實、

完整、準確、優美的再現,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現代闡釋,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當代傳承。

(摘編自馬世年《為什么要古籍今譯》)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達”“雅”而沒有“信”的

譯文不可取。

B.翻譯者對古籍的理解與古籍本身的思想內容之間存在著矛盾,譯者用現代漢語翻譯古籍,就是為了解

決這一矛盾。

C.古籍以不同形態呈現,不同形態有著不同的價值,在當今社會,閱讀價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

D.今譯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復制品,今譯無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脫離彼此而獨立存在。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古籍今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是間接的,所以我們無法看到它對現實生活的改變所起到的作用。

B.古籍今譯的過程中必定會有信息的丟失,譯者應選擇合適的方法,盡可能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意義。

C.與其他類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載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更直觀便捷。

D.隨著時代的發展,古籍里的內容與當今社會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沒有譯文,現代讀者就無法理解。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關于“直譯”“意譯”的相關觀點的一項是()

A.鄭振鐸:譯書自以能存真為第一要義,最好一面極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譯文流暢。

B.茅盾:就我的見解下個判斷,覺得(翻譯)與其失“神韻”而留“形貌”,還不如“形貌”上有所差

異而保留“神韻”。

C.鄒韜奮:鄙意以為譯書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覺得暢快舒服,若使人看了頭痛或糊里糊

涂,不但不足勸人看書,反使人懶于看書。

D.郭沫若:原作是詩,你的譯文也應該是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允許譯者有部分的自由。

4.兩則材料都論述了古籍今譯的重要作用,但角度不同,請簡要分析。

5.下面是《赤壁賦》的部分原文和譯文,請結合材料分析這則譯文好在哪里。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飄飄乎如遺世獨

立,羽化而登仙。

元豐五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

譯人一起坐船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飄

文舞翩翩,仿佛遠離人世,自由自在,

化為輕舉飛升的神仙。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加拿大]揚?馬特爾

我的名字叫派西尼?莫利托?帕特爾,16歲。大家都叫我Pi。

我正在太平洋里一艘救生艇上漂流,唯一的伴侶是一頭重達450磅的孟加拉虎。為了避開它,我用救

生艇上的材料搭建了一只小筏子,漂在旁邊。怎么會這樣?一言難盡,就別提了?,F在我只想著一件事:

如何對付這只叫理查德?帕克的老虎。

一號方案:把他推下救生艇??衫匣⑹怯斡窘?。

二號方案:用6支嗎啡注射器殺死他。劑量夠嗎?該怎么注射呢?根本不可能。

三號方案:用所有能找得到的武器襲擊他?;奶?。我又不是人猿泰山。

四號方案:勒死他。我有繩子。一個聰明的自殺計劃。

五號方案:毒死他,燒死他,電死他。如何實施?用什么實施?天方夜譚。

六號方案:發動一場消耗戰。他沒有水,也沒有足夠的食物。我只需順從無情的自然規律,等他漸漸

衰弱、死亡,這并不需要我花費任何力氣。

"六號方案,六號方案,六號方案。"我的大腦急切地低語著。突然,我的內心響起一個怒吼:"你

這個笨蛋!六號方案是最糟糕的方案!當饑渴逼得理查德?帕克發瘋時,他就會游過來,你就是食物!”

我不得不承認,恐懼是生命唯一真正的對手。它冷酷無情,總是先攻擊你的大腦,然后全面侵襲你的

身體,最終讓你放棄希望,摧毀信任。只有勇敢地面對它,才能戰勝它。

是理查德?帕克讓我冷靜下來。他專注地看著我,眼神中沒有威脅。他從鼻孔里哼了一聲。那是一種

奇特的聲音——友好、沒有惡意。我突然意識到,我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馴服他。這不是他或我的問

題,而是他和我的問題。我們同處一條船上,生與死都將緊密相連。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一部分的我很

高興有理查德?帕克在;如果他死了,我就得獨自面對絕望,那是比老虎更加可怕的敵人。

因此,我有了:七號方案——讓他活著。

我環顧地平線。難道這不是一個絕妙的馬戲場嗎?這兒到處都是圓的,沒有一個角落可以讓他躲藏。

我低頭看看海。難道這不是訓練理查德?帕克所需獎賞的理想來源嗎?我看到救生衣上的哨子。難道這不

是防止他越軌的好鞭子嗎?要馴服理查德?帕克還需要什么呢?時間?我有的是時間。知識?難道我不是

動物園主的兒子嗎?回報?還有比生命更大的回報嗎?還有比死亡更糟糕的懲罰嗎?我看了看理查德?帕

克。我的驚慌沒有了。我的恐懼被控制住了。生存的希望近在咫尺。

"女士們先生們!”我大聲喊道,”歡迎來到派?帕特爾的海上馬戲團!“我猛地吹響救生衣上的哨

子,尖厲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理查德?帕克全身緊繃,隨即蜷縮起身體,低吼一聲,后退幾步,跌入了

船底。

第一次訓練結束了。我成功了。

但我又渴又餓,我拉著纜繩靠近救生艇,小心地翻了上去。就在我蹲在船頭,準備打開鎖柜時,幾個

浪頭讓我思考起來。我注意到小筏子靠攏后,救生艇改變了方向,開始左右搖晃,晃得我胃里很不舒服。

你知道的,海浪通常與風的方向垂直。如果船頭正對著海浪,雖然會前后顛簸,但比左右搖晃要舒服得

多。就在我注意到這一點時,我聽見理查德帕克吼了起來,那是一種愁悶的吼聲,帶著難以名狀的病痛與

不安的腔調。也許他是游泳健將,但他顯然不是個好水手。這微不足道的細節,卻給了我靈感。

我還有機會。

我反復調整救生艇的方向,讓它以舷側迎接海浪,雙腳分別踏在兩邊船舷上,隨著海浪的節奏用力搖

晃,同時不停地吹哨。相信我,無論你多么渺小,無論救生艇多么巨大,只要用力搖晃,你可以讓救生艇

像貓王一樣瘋狂搖滾起來。暈船的感覺來得快,去得卻很慢。沒有人會因為惡心而死掉,但卻可能因此而

嚴重消磨求生的意志。我必須讓理查德?帕克將這種痛苦與哨聲聯系起來。

確認他被折騰得足夠虛弱后,我悄悄靠近鎖柜,屏住呼吸打開了鎖柜蓋子。一陣刺鼻的尿味撲面而

來,是帶麝香氣的尿味,這是典型的貓科動物地盤標記的味道。氣味雖然惡臭,但卻是個好消息——它全

部來自油布下面。理查德?帕克似乎只要求擁有船板。如果能把油布變成我的地盤,也許我們可以和睦相

處。

這就有了希望。

我把自己的尿液灑在油布和鎖柜上,明確劃出我的地盤。這真是明智的判斷!隨后,我把注意力轉移

到改進小筏子上,開始為生存忙碌。理查德?帕克似乎對我忙碌的一切毫無興趣,他趴在船板上,背對著

我,姿勢看上去很傻,卻顯然很舒服。

我終于修好了小筏子,理查德?帕克也坐了起來,只有他的腦袋和一小部分肩膀露出了舷邊。他朝外

面看去。我叫道:“你好,理查德?帕克!”還揮了揮手。他看著我,噴了個響鼻,或者打了個噴嚏,又

或是打招呼回應。多高貴的一只動物!皇家孟加拉虎的名字太合適了!

我出神地看著大海,就像一個人在熱氣球上觀察一座城市。海浪愜意地起伏著,浮游生物的亮光在水

中劃出道道光痕,交織、匯聚、散開,像極了城市中繁忙的車水馬龍。

五天來我第一次感到了幾分平靜。一線希望——來之不易、受之無愧、合情合理的希望——在我心中

燃起。我睡著了。

(姚媛譯,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Pi否定了六種殺死老虎脫險的方案,采取了與老虎共存亡的生存策略,這一選擇體現了他從絕望到理智

的轉變。

B.Pi和老虎以船為中心,從空間爭奪逐步到空間共享。Pi正是在空間的此消彼長中,完成了意志重建和自

我救贖。

C.通過灑尿劃地盤的細節,可以看出老虎和Pi同時感受到來自對方的威脅,展現了人與自然在困境中的

生存策略。

D.“海浪愜意地起伏著”描寫了海洋瑰麗浪漫的一面,象征命運無常地摧折人的精神后,徹底消解了痛苦

與絕望。

7.下列對選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敘述視角,通過Pi的主觀體驗展現情節發展,使讀者仿佛親歷了與理查德?帕克共

處的刺激驚險。

B.小說善用動作描寫,如“猛地吹響哨子”“用力搖晃救生艇”,表現Pi利用智慧努力克服恐懼,掌控

局面的勇氣。

C.小說將救生艇喻為“絕妙的馬戲場”,用“搖晃如貓王瘋狂搖滾”描寫訓練策略,在輕松幽默的描寫

中弱化了困境。

D.小說通過獨白展現Pi內心反思與掙扎,反問與短句結合,增強語言節奏感,也體現了對生存意義的

哲學思考。

8.文中多次寫了“恐懼”,其對主人公的生存斗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9.文中“理查德?帕克”這一形象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征意義。請結合選文,談談你對這一形象的理解。

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4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昌邑哀王劉聘,天漢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賀嗣。立十三年,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征王賀典

喪。賀到霸上,大鴻臚郊迎士奉乘輿車王使仆壽成御郎中令龔遂參乘。旦至廣明東者口門,遂口:“禮,奔

喪望見國都哭。此長安東郭門也?!辟R日:“我喉痛,不能哭?!敝脸情T,遂復言,賀日:“城門與郭門

等耳?!倍廖囱雽m東闕,遂日:“昌邑帳在是闕外馳道北,未至帳所,有南北行道,馬足未至數步,大

王宜下車,鄉闕西面伏哭,盡哀止?!蓖跞眨骸爸Z。”至,哭如儀。王受皇帝璽綬,襲尊號。即位二十七

日,行淫亂。大將軍光與群臣議,白孝昭皇后,廢賀歸故國,賜湯沐邑二千戶,故王家財物皆與賀。大將

軍光更尊立武帝曾孫,是為孝宣帝。其明年春,乃下詔目:“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析而不

臻」其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侍中衛尉金安上上書言:“賀,天之所棄,陛下至仁,復

封為列侯。賀囂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奏可。賀魂國豫章。數年,揚州刺史柯奏賀與故

太守卒史孫萬世交通,萬世問賀:“前見廢時,何不堅守毋出宮,斬大將軍,而聽人奪璽綬乎?”賀日:

“然,失之。"萬世又以賀且壬豫章,不久為列侯。賀日:“且咨,非所宜言?!庇兴景蛤灒埓?。制

日:“削戶三千。”后薨。

(節選自班固《漢書?武五子傳》)

材料二:

劉賀在國時,嘗見大白犬,頸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無尾。以問龔遂,遂目:“此天戒,言在側者盡

冠狗也,去之則存,不去則亡矣。”后又聞人聲目:“熊!”視而見大熊,左右莫見,以問遂,遂日:

“熊,山野之獸,而來之宮室,王獨見之,此天戒大王,恐宮室將空,危亡象也。”王仰天而嘆目:“不

祥何為數來!”遂叩頭目:“臣不敢隱忠,數言危亡之戒,大王不說。夫國之存亡,豈在臣言哉!愿王內

自揆度。大王誦《詩》三百五篇,人事泱,王道備。王之所行,中《詩》一篇何等也?大王位于諸侯王,

行污于庶人,以存難,以亡易,宜深察之!”后又血污王坐席,王問遂。遂叫然號曰:“宮空不久,妖祥

數至。血者,陰憂象也,宜畏慎自??!”王終不改節。

(節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十六》)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大鴻臚郊A迎B駁奉C乘輿D車E王使仆F壽成御G郎中令龔H遂參乘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就,文中指靠近。與《勸學》中“金就礪則利”的“就”意思相同。

B.王,文中指稱王。與《鴻門宴》中“沛公欲王關中”的“王”意思相同。

且,文中指將要。與《師說》中“猶且從師而問焉”的“且”意思不同。

D.然,文中指正確。與《赤壁賦》中“何為其然也?”的“然”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賀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在漢昭帝駕崩后被大將軍霍光征召主持喪禮,曾借口咽喉痛不愿哭泣,最終

按禮完成。

B.劉賀繼位僅二十七日便因淫亂被霍光廢黜,被貶為庶人放歸昌邑,次年春被漢宣帝封為?;韬?,食邑

四千戶。

C.劉賀被送往封地豫章,后悔當年沒有斬殺霍光,私下與孫萬世謀劃反叛,最終遭朝廷削減食邑被免去

侯位。

D.劉賀多次見妖異之象,龔遂以“熊”“血”象征宮室將空,忠言規勸,但劉賀終未采納,危亡之象果

然應驗。

13.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析而不殊。

(2)宮空不久,妖祥數至。血者,陰憂象也,宜畏慎自省!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14.劉賀在世33年,曾經歷王、帝、侯三種身份的轉變,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身份多次轉變的原因。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

夜半聞橫管

程俱①

秋風夜攪浮云起,幽夢歸來度寒水。

一聲橫玉靜穿云,響振疏林葉空委。

曲終時引斷腸聲,中有千秋萬古情。

金谷②草生無限思,樓邊斜月為誰明?

[注]①程俱,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的詩人。②金谷,今在河南洛陽市。西晉石崇筑園于此,這里代

指金人占領的地方。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寫詩人在秋風夜起中夢醒,“寒水”的意象不僅描繪出凄清冷寂的氛圍,還暗示詩人夢中來到了

故土。

B.三、四句運用比喻和動靜結合手法,寫笛聲穿破云層,振響疏林,落葉紛紛,展現了笛聲高亢激越

的特點。

C.詩人借虛景“金谷草生”與“樓邊斜月”,抒發了對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設問“為誰明”流露不解

之情。

D.全詩以“夜半聞橫管”為線索,將寫實與想象相結合,笛聲貫穿始終,蘊含了深沉的家國之思,曲折

含蓄。

16.頸聯“中有千秋萬古情”包含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韓愈在《師說》中針對“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現象,以“,”兩句來分

析士大夫的心理,這種心理使得從師學習的風尚難以恢復。

(2)張中行先生為一幅國畫題聯,上聯是“何處少墨同多墨”,如果從《琵琶行》里挑選一句作為

下聯,最恰當的是:“

(3)“月”在古典詩詞中常用來渲染環境,寄托情感,展現詩人獨特的經歷與心境。蘇軾《念奴

嬌?赤壁懷古》中,借祭月寄托對歷史英雄的緬懷“”;李煜《虞美人》中,通過秋月寄托

對往昔盛世的追憶“";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月亮伴隨詩人夜行,象征追求自由

與理想的執著“”。

三、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暴雨”常指短暫、急促而猛烈的雨。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其著作《水經注》中說:“山之

東有濫泉……陰雨無時,以穢物投之,輒能暴雨?!贝颂幍摹氨┯辍笔峭蝗幌掠曛?。在夏季強對流多發

之際,經常是碩大的雨點突然而至,讓人A。此時,很多人會脫口而出:“暴雨來啦!快跑!”可

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把短時間內下得特別急的雨稱為暴雨。

在古代,人們觀云相雨主要靠經驗。天氣變化莫測,時而晴朗,時而陰雨,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

操控。這種天氣現象的發生規律,對于古人來說,真是B,隨著數學和物理學的發展,氣象學家們終

于抓隹工天氣預報的“生鼻子”,—即氣溫、氣壓、風、濕度、云、降水等氣象要素。因此,對這些氣象要

素的精準觀測就成了做好天氣預報的先決條件。

暴雨預報是一項世界性的難題,這主要是因為暴雨的形成多與中尺度天氣系統有關,一般發生在時間

和空間都有限的范圍內。所以,小時雨強也成為預報的重點。雨強指單位時間內的降雨量,單位是毫米每

分或毫米每時,表征降雨的緩急程度。

前不久,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暴雨)預警信號優化調整工作,制定暴雨預警信號新標準。調整

后,預警信號發布內容的規范性和針對性將進一步提高。①各級氣象部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增加雷雨

(暴)大風預警信號,②將1小時降水量納入暴雨預警信號標準,③預警信號發布內容將遵循“重點突

出、簡明扼要、通俗易懂”,④預警信號發布內容中還將新增氣象風險提示,⑤社會公眾能通過氣象災害

預警信號辨風險、識預警,⑥防御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

原意。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手法,請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21.請根據《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實踐,填寫下文括號內容。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善于用比喻講解抽象的道理。他指出,西方社會的結構類似于“捆柴”,每

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團體與團體之間,以及個人與團體之間,劃分得清清楚楚;

而中國社會的結構則不同,更像“",社會關系以“”為中心,像水中的漣漪一

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四、寫作(65分)

(一)微型小說結尾猜讀

22.閱讀下面這篇微型小說,完成小題。

除法

一個房間里有一個人和十二只蚊子。

十二只蚊子咬一個人。

124-1=12

這個人覺得吃不消。

他就又去找一個人到這房間里來。

十二只蚊子咬二個人。它們分成了二隊,井然有序。

124-2=6

“嗯,好多了!”于是這兩個人又找來第三個人。

124-3=4

好極了,再找第四個。

124-4=3

大家都很滿意。因為蚊子數量一直可以被整除,不會亂咬人。

第五個人跑來了。

124-5=?

大家……

請根據小說情節,猜讀第五個人是否進入了房間,續寫最后的情節。要求:符合邏輯,字數不超過100

字。

(二)大作文

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石礫不時滑坡,

引動棕色深淵自上而下的一派囂鳴,

像軍旅遠去的喊殺聲。

我的指關節獅釘一樣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

——昌耀《峨日朵雪峰之側》節選

面對生活,骨子里的堅韌是不可或缺的,請結合上面的詩句展開聯想與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1~5題答案】

【答案】LA2.B3.C

4.①材料一側重從宏觀和微觀方面闡述古籍今譯對社會和生活的重要影響。②材料二側重從傳承和弘揚優

秀傳統文化方面闡述古籍今譯的重要作用。

5.①綜合運用直譯和意譯的方法,如“如遺世獨立”的譯文,除基本信息外,補充了“自由自在”,符合

“信、達、雅”的翻譯標準。②譯文傳達了古代文化信息,如“壬戌”“既望”等。③符合現代人的接受要

求,如“蘇子”、“登”譯文用“我”、“輕舉飛升”巧妙地進行了解釋,讓人更好理解。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6~9題答案】

【答案】6.D7.C

8.①恐懼是生存威脅??謶质巧膶κ?,它冷酷無情,先侵襲Pi的心理,再影響身體,讓他深陷絕望與

壓力之中。

②恐懼是生存動力??謶执?/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