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河源市2025年高考調研試卷(一)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19分)
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世紀以來,中國新詩人自我意識越來越鮮明,新詩也呈現出主體性強化的傾向。
主體性是指人在認識與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能動、自由、有目的活動的特性。詩歌創作的
主體即詩人,與一般認識的主體有共同的屬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詩的創作主體不是一般人,而是
具有系統的審美觀點的詩人,他有著不同于科學家,不同于畫家、音樂家,也不同于小說家、戲劇家的
特殊的心理氣質、美學理想。傳統的小說、劇本側重于客觀世界的真實再現,盡管它們所描寫的對象也
照樣滲透著創作主體的美學追求與鮮明愛憎,但是主體一般總要隱藏到情節和場景的后面。詩歌則不然。
詩歌,尤其是抒情詩,詩人總是以自身的生活經驗、意志情感等作為表現的對象。抒情詩當然也有對客
觀現實的描寫,但它不是一種照相式的模擬,客觀現實在詩歌中不再是獨立的客體,而是滲透著、浸染
著詩人的個性特征,成為詩人主觀情感的依托物了。
詩歌主體性的理論,在“五四”時代的新詩人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胡適眼里,五四新文化運動
與歐洲的文藝復興”有一項極其相似之點,那便是一種對人類解放的要求。把個人從傳統的舊風俗、舊
思想和舊行為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胡適把新詩的發生與人的解放聯系起來的觀念,得到了“五四”時
代其他詩人的熱烈回應。此后在新詩發展過程中,詩的主體性常常被強調。
但是強調詩歌的主體性,以詩人的主觀世界為表現對象,并不意味著詩人不同層次的情感都值得入
詩。抒情詩以表現詩人的情感為主,但這情感不應是褊狹、妄誕的,不應與民族精神脫離,而要經過理
智的思考。
詩的主體性要求詩人真誠地展示自己的內心,因而優秀的詩篇是最富于個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詩是
否只是純個性,純偶然性,而毫無普遍的意義呢?不是的。優秀的詩人在創作時決不是不負責任地自由
傾瀉,而是要根據時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學與美學觀點對之進行審視,進行加工。真正
偉大的詩篇,既是高度個性化的,又涵括廣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說在詩人唱出的具體的特定的歌聲中,
包含著超越詩人個人的,具有那一時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聲。為什么主體真實地袒露自
己的內心,往往會帶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這是由于抒情主體是一個單個的人,但同時也是處于一定
時代、一定民族、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是人類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體現者。普希金說過:“我的永遠
正直的聲音,是俄羅斯人民的回聲?!睂υ娙藖碚f,自我與時代、與人民是一致的,因為詩人本身就生
活在這個時代,是人民的一員。偉大的詩人往往有一種涵蓋一切的氣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
做一個真正的詩人就要自覺地把自我與人民、與時代融合在一起,讓自己的胸膛中流著民族的熱血,讓
自己的脈搏和著時代的脈搏而跳動。這樣,他的詩越是個性的,就越有普遍的價值。
(摘編自吳思敬《中國新詩理論的現代品格》)
材料二:
當前,中國新詩出現了令人尷尬的局面,一方面,稱為詩人的人越來越多,寫詩似乎也越來越容易,
越來越隨意。詩壇內熱熱鬧鬧,詩壇外冷冷清清,廣大讀者對新詩已由不滿、失望到棄之而去。
從詩的內容方面來講,當代的詩存在著反崇高、反共性、反意義等現象,而代之以虛擬、玩世、丑
陋、庸俗等。境界是詩歌的靈魂,也是價值的最終所在,它并不浮出詩歌的表層,但卻以它那不可觸摸
的光輝照亮全詩,沒有境界的詩如珠玉失去光澤。現在有些詩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惡
入詩。偽道德、假崇高自然應該遭到批評,但若因此舍棄以“真善美”作為生命價值的導航,那實在是
一種本質性的誤導。
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發生在遙遠的天涯海角的變故,也會對全球、全人類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效果,信息時代人們的命運比以往任何歷史時代都更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詩人不會像一只
工蟻只忙碌著經營自己的巢穴,而不預見人類共同命運的走向。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中國新詩,轉向以
個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個人化的情緒的描述為主題。個人感情的抒發是詩歌的本能,但關鍵在于不同高
度的觀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詩人不應該將自己緊閉在狹小的天地間。抒發強烈的個人色彩之情
并非詩歌的全部,尤其當這種感情缺乏時代感時。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詩人應當將自己的目光
轉向世界形勢的發展,多關心自己的國家和幾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像古今中外的許
多偉大詩人一樣寫下對人類的生存和命運有著深遠意義的詩,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詩、什么是詩人
的責任這樣重要的問題。
(摘編自章燕《中國新詩的發展進程及其出路一一詩人鄭敏訪談》)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詩創作主體性理論既強調詩人獨特的審美品格,也要求其情感表達與民族精神產生共振。
B.材料一指出真正偉大的詩篇需經歷三重審視:個體經驗的淬煉、時代精神的熔鑄與人類共性的提
煉。
C.當前詩歌困境的根源在于創作過分追求形式的實驗性,導致詩歌與讀者產生嚴重的審美隔閡。
D.材料二提出“預見性寫作”概念,認為詩人應超越個人悲歡,對人類共同命運保持敏銳的洞察。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普希金的創作實踐印證了材料一的觀點:詩人個性表達越鮮明,其作品的普世價值就越顯著。
B.20世紀90年代詩歌轉向個人化敘事,這完全背離了材料二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寫作理念。
C.兩則材料都認為解決當下詩歌困境的關鍵在于重建“詩言志”傳統,恢復詩歌的社會介入功能。
D.材料一的“主體性”與材料二的“時代性”看似矛盾,實則統一于詩歌創作的“真善美”價值追
求。
(3)下列詩句最適合作為材料二觀點論據的是()
A.“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一代人》)
B.“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
C.“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卞之琳《斷章》)
D.“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4)請簡要說明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5)假如你是學校文學社的社長,準備指導同學進行新詩創作,請結合材料,列出新詩創作需要注意
的要點。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樓與人的記憶
李國文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站在這幢建筑物前,手里拎著一個包,包里裝著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冬天里
的春天》手稿,很冒昧地送到人民文學出版社,想請他們過目,是否有采用的可能。當時,這幢四層樓
給我留下蠻高大、蠻氣派的印象,而且,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文學書籍出版大社,那門面也相當匹配,
顯得挺莊重、挺堂皇的。然而,三十年后,那座四腳八叉、形象丑陋的過街天橋建成,就把心目中的這
座文學殿堂團團包圍住了。每次我到朝內大街166號,經過這座設計得不倫不類的過街天橋,就有一種
缺氧的窒息之感。如今的這幢樓,蟄居于天橋之下,一副局局促促、窩窩囊囊、可憐兮兮、沒精打采的
我有時也詫異,人到老年,會比他年輕時要矮上一截,難道建筑物與人相似,有了年頭以后,也會
縮水嗎?后來,我明白了,不是這幢樓矮了,而是它的左鄰右舍都長高了。整個一條朝內大街,連當年
的菜市場,也玻璃幕墻地洋氣起來,發出灼眼的亮,顯得人民文學出版社,灰禿禿的,矮趴趴的,按說
是新中國首家文學書籍出版的老字號,益發暗淡,益發地寒酸。這就是時代的發展、歷史的進步。若是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它馬路對面的八王府一樣,數百年如一日地紋絲不變,恐怕不僅僅意味著文學完
了……
為進步高興,為發展高興,也應該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這棟樓,早早晚晚即將拆遷的明天高興。雖
然,這幢四層樓的建筑物,基本上就是一部固體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所有當代中國作家,在我以前的前
輩,在我以后的后輩,都與這幢建筑物,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論理,要比那些二三流的名人故居,更
具有保留的價值。然而,依我之見,這幢樓的將要拆和最終拆的必然結果,也許并不是壞事,第一,無
論如何,活著的人要比死去的人更重要,未來要比現實更值得關注;第二,將來更高層更亮堂的人民文
學出版社大樓,或許更能代表中國文學大發展的形勢。
不過,我對這幢懷著深深敬意的建筑物,還是有著難舍的眷戀之情,我還記得1980年的春天,有點
冷、有點風、有點沙塵暴的一個傍晚,我從社里的發行部拿到剛從印刷廠拉回的樣書,這是我平生的第
一部鉛字印刷,而且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是我自己寫出來的書,那份難以言表的激動之情,可以
想象得知。管書庫的一位大姐,看我愣在那里發呆,關心地問,你沒有什么不舒服吧?接下來,我來到
出版社拐彎的南小街的一家小飯館,時值下午,客人尚未上座,我選了一個避人的角落,要了一小壺酒,
一小碟花生米,捧著那本帶有油墨氣味的新書,盡管我努力壓制住自己,但眼淚還是情不自禁地流了下
來。
無論如何,那是我下放二十二年以后,在蝸居里一字一筆寫出來的六十萬字的大部頭,終于成為上
下兩卷的印刷物,這點掛在臉上的淚水,也就不怕人見笑,隨它而去了。想到二十二年前,被扼殺的文
學生命,又從手里拿著的這本長篇小說《冬天里的春天》復活,能不思緒萬千,淚水難忍么?所以,我
對這幢樓,有著特殊的感情。正是三十年前從我走進這幢建筑物開始,所跨出的第一步,也就決定了我
一生要走的路。
如果,有人對那堆手寫稿說不,如果,怎么拎去怎么拎回來,那么,現在的我,又是一個什么樣子
呢?那也只有天知道了。
二十多年,長期生活在深山老嶺,在鐵路三線勞動,不但遠離社會,遠離城市,同時還遠離文學,
遠離文人。所以,當年走進這幢建筑物時,心存忐忑的我,既不認識任何人,同樣,任何人也不可能認
識我。然而,隔了不多久,我終于獲知冬天里會有春天,而且在春天里更有潤物無聲的春雨。兩位文學
前輩對我,對我這部作品的特別關注,使我終生難忘。
一位是韋君宜,當時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一位是秦兆陽,當時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總編,這兩
位先生離開這個世界已經很久了,但他們的音容笑貌,仍在我的心中。那時正是他們意氣風發的年代,
也正是新時期文學發物的年代,提攜新生力量,扶持新鮮作品,這兩位先生可謂不遺余力。韋君宜說:
這個李國文,我五十年代就注意到,你們一定要認真,當回事地對待他的這部新作。秦兆陽說:我把我
的辦公室騰出來,讓這個李國文就住在我們社里,來改他的這部作品。
于是,我與這幢建筑物,有了一段緣分,有了一點感情。大多數建筑物,終究是有其壽命的限制,
拆遷是肯定的。文學也是同樣,絕大部分作品,總有銷聲匿跡的一天。然而,記憶這東西,對于當事人
來講,卻是輕易不會淡忘的,這也許就是人們特別看重歷史的原因。
2012年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以“過街天橋”的丑陋與出版社大樓的局促形成對比,暗示傳統文學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
尷尬處境。
B.“活著的人比死去的人更重要”體現了作者對文學發展規律的清醒認知:傳承需突破固化的歷史
符號束縛。
C.文中對“菜市場玻璃幕墻”的描寫,既是對物質文明進步的肯定,也暗含對文化精神性消逝的隱
憂。
D.作者將人民文學出版社大樓稱為“固體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強調其在文學記憶保存中的不可替
代性。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樓”為敘事線索,串聯個人記憶與時代變遷,形成“物一人一史”的三重敘事維度。
B.“油墨氣味的新書”與“小飯館的淚”構成感官蒙太奇,具象化呈現知識分子的精神重生儀式。
C.結尾“記憶……不會淡忘”與開頭“窒息之感”形成張力,揭示物質空間消逝中精神永恒的命題。
D.對韋君宜、秦兆陽的追憶采用工筆白描,意在通過典型場景刻畫中國文壇前輩的群體肖像。
(3)請從藝術手法的角度對第一段畫波浪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
(4)有人說本文寫出了對現實的感慨,作者內心是理智的;也有人說寫出了對歷史的珍視,作者內心
是激動的。你贊同哪一種看法?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長樂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貞觀六年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于長公主。魏征奏言:“昔漢明帝
欲封其子帝曰朕子豈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陽王。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
主,既加長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雖有殊,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公主,理恐不可,實愿陛
下思之?!碧诜Q善。乃以其言告后,后嘆曰:“嘗聞陛下敬重魏征,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
以義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與陛下結發為夫妻,曲蒙禮敬,情義深重,每將有言,必俟顏色,尚
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謂之說難,東方朔稱其不易,良有以也。”
(節選自吳兢《貞觀政要》)
材料二:
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于仲尼。吾以為諷、直一也,顧用之之術何如耳。然則奚術而
可?曰:機智勇辯如古游說之士而已。說之術可為諫法者五:理諭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隱諷
之之謂也。觸龍以趙后愛女賢于愛子,未旋踵而長安君出質,此理而諭之也;子貢以內憂教田常,而齊
不得伐魯,此勢而禁之也:朱建以富貴餌閔孺,而辟陽赦,此利而誘之也;范雎以無王恥秦,而昭王長
跪請教,此激而怒之也;蘇代以土偶笑田文,此隱而諷之也。五者,相傾險諛之論,雖然,施之忠臣,
足以成功。吾觀昔之臣,言必從,理必濟,莫如唐魏鄭公①。其初實學縱橫之說,此所謂得其術者軟?
(節選自蘇洵《諫論》)
注:①唐魏鄭公:魏征曾被封為鄭國公。
(1)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昔漢明帝A欲封其子B帝C曰D朕子豈得E同F于先帝子乎G可半楚淮陽王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前史以為美談”的“以為”與《孫權勸學》中“自以為大有所益”的“以為”意思相同。
B.”其說蓋出于仲尼”的“蓋”與《赤壁賦》中“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的“蓋”意思不同。
C.“實愿陛下思之”的“之”與《勸學》中“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的“之”意思相同。
D.“范雎以無王恥秦”的“恥”與《師說》中“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的“恥”意思相同。
(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太宗原本準備給長樂公主陪送的財物,比當年長公主出嫁時所陪送的財禮高出一倍。
B.皇后將自己與魏征作比較,贊嘆魏征能用道義來抑制帝王的私情,是真正的社稷之臣。
C.蘇洵認為這五種諫法是“相傾險破之論”,既然這樣,讓臣子來運用,就能取得成功。
D.蘇洵認為魏征掌握了進諫的方法,昔日大臣在進言必被聽從等方面,沒有人比得上他。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既加長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雖有殊,義無等別。
②蘇代以土偶笑田文,此隱而諷之也。
(5)材料二蘇洵提出了進諫的五種方法,談談魏征使用了哪種進諫方法說服了唐太宗?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南鄉子?送述古【注】
蘇軾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注】述古:蘇軾友人陳裹,字述古。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前兩句寫詞人回首眺望,映入眼簾的是橫亙的亂山和不見居人的城,勾勒出一幅空曠寂寥的
畫面,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調。
B.“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運用擬人手法,將臨平山上塔比作一位忠誠的守
望者,見證著迎來送往,蘊含著詞人對友人離去的不舍與感慨。
C.“歸路晚風清”描繪出詞人在送別友人后獨自返程,晚風清涼的情景,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
圍,體現出詞人豁達的心境。
D.闋通過“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等語句,細膩地刻畫了詞人在秋夜中的失
眠狀態和孤獨心境。
(2)詞的最后一句“秋雨晴時淚不晴”被認為是情景交融的典范。請結合全詞,從情景關系的角度,
談談你對這句詞的理解與賞析,分析其如何體現了蘇軾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屈原的為人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兩句贊
美屈原的志向節操,認為其光輝燦爛堪比日月。
(2)高適《燕歌行》中“,”用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軍中將領和士兵
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
(3)在廣州西湖春節花市的熱鬧氛圍中,各類花卉爭奇斗艷,讓人不禁聯想到諸多與“花”相關的經
典詩句,比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6.(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預制菜也叫料理包,②就是將可食用原料進行預加工而制成的半成品還是成品。③在加工過程
中,④預制菜會根據需要來添加各種輔料,⑤可能會使用食品添加劑。⑥預制菜具有保質期長、食用
方便,⑦一般分為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配食品等類型。
和家庭做菜相比,預制菜不需要洗菜、切菜等工序,讓人們(甲),十分便捷。對餐飲經營者來說,
預制菜能節約人力、空間和成本,而且出餐快,顧客(乙)。相對于餐飲門店,正規廠家生產的預制菜
在食材方面會更為安全可靠。預制菜因其方便、快捷等優點而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但預制菜也存在著一
些不足之處,人們對預制菜的批評并不是A的。
對家庭來說,如果預制菜成為每天三餐的主要選擇,將會缺少和家人一起買菜、擇菜、洗菜的過程,
體會不到烹飪的樂趣。預制菜的口味都是統一的,是根據調查后大多數人的口味喜好來預制的,不能上,
因此無法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味道上不如新鮮出鍋的菜肴,畢竟它的原料已經被加熱處理過一次了,
而食客買到手以后還要經過二次加熱,味道上會受到影響。很多預制菜都是經過冷凍保存的,在冷凍的
過程中水分凝結的冰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食物的口感和質地,會讓食物吃起來有點“粉”。預制菜
的營養較為單一,大多數預制菜為葷食,即便有蔬菜,種類也有一定的限制,常見的都是胡蘿卜、豌豆、
筍、土豆等儲存時間長又不易變色的蔬菜,缺乏綠葉菜。
專家認為,大多數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接受程度高,且更偏好于咸辣口味的品類。咸意味著鹽的含量
高,而辣意味著油的含量高。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吃的預制菜都是高油高鹽的,長期吃是不利于健康的。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
不得改變原意。
(3)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2個字。
(4)請根據文中第三段內容,簡要概括預制菜的不足之處。要求使用整句,表達簡潔準確,不超過
65個字。
(5)文中畫波浪線處的“也就是說”能否去掉?請表明你的觀點并簡要說明理由。
四、寫作(60分)
7.(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哪吒之魔童鬧?!分杏芯渑_詞:“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
“大山”,它可能是他人對我們的偏見,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固有觀念,這些成見往往會阻礙我們
的成長、影響我們對他人的理解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系……
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成見”的認識和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1)c
(2)D
(3)B
(4)①文章首先提出“新詩呈現出主體性強化的傾向”的觀點;②接著闡明新詩主體性的內涵:③
然后簡單介紹我國新詩主體性的發展狀況;④最后詳細闡述新詩發展中需要個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主
體性。
(5)①創作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反映出時代和人民的心聲,關切人類的生存和命運。(把自己
與人民與時代融合在一起);②堅持以“真善美”作為創作價值的導航,堅決抵制詩歌創作中存在的
虛擬、玩世、庸俗等不良傾向。
2.(1)B
(2)D
(3)①以比擬的手法,賦予大樓以人的情態,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大樓與天橋周圍的高樓大廈相比相
形見細的特點。②以疊詞手法,疊用形容詞,加深了這種情態的程度,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對大樓的復
雜的內心感受。③整句與散句相結合,使語言節奏和諧而富于變化。
(4)觀點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創業創新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師范學院《國際營銷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文化創意與傳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藥科職業大學《多媒體影像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金華科貿職業技術學院《桃李物流管理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非線性系統理論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承包師生食堂小賣部合同
- 房地產財務顧問服務合同
- 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
- 手房房屋買賣轉讓合同
- 【新課標】Unit 1 C Story time第7課時單元整體課件
- 12《風向和風力》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四年級上冊青島版
- 2024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最 新稅收政策解析及操作規范專題培訓(洛陽稅務局)
- 2024年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事業編制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題1000題及答案
- 啄木鳥簡介課件
- 浙江省寧波三鋒教研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數學期中聯考試卷(含答案)
- 第19課《十里長街送總理》 統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
- 第5單元《溫暖的家》課件 花城版音樂一年級下冊
- 上海市閔行區區管國企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