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運動的世界》章末復習訓練-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物理滬科版_第1頁
第一章《運動的世界》章末復習訓練-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物理滬科版_第2頁
第一章《運動的世界》章末復習訓練-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物理滬科版_第3頁
第一章《運動的世界》章末復習訓練-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物理滬科版_第4頁
第一章《運動的世界》章末復習訓練-2024-2025學年八年級全一冊物理滬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運動的世界章末復習訓練

一、選擇題

L小偉騎自行車上學,既環保又鍛煉身體。若說騎行中的小偉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地面B.自行車

C.路邊的樹木D.迎面行駛的汽車

2.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誤差是未遵守操作規程產生的

B.只要有精密的測量儀器,認真測量,可避免誤差

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小誤差

D.誤差是實驗中產生的錯誤

3.下列所示的速度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A.lm/s=]000=3.6km/h

B.lm/s=lm/.6km/h

C.3.6km/h=lkm/hxl^22=1m/s

D-3-6km/h=駕溫警=lm/s

4.在行駛的列車上,細心的媽媽叫自己的小孩“別動”,這個“別動”的參照物是()

A.鐵路邊的樹木B.小孩的座位

C.車廂里的流動服務車D.鐵軌

5.關于長度的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讀數時視線傾斜會產生誤差

B.零刻度己磨損的刻度尺也能正確測出物體長度

C.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誤差

D.不論測量什么物體的長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6.小明五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結果分別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18.50cm中最后一位“0”無意義,可以去掉

C.最后結果應記作18.51cm

D.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消除誤差

7.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它通過45m的路程時用了30s的時間,那么它前15s內的速度為

()

A.0.5m/sB.1.5m/sC.2m/sD.3m/s

8.老師要求同學們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以下是同學們所記錄的數據:

17.87cm,17.86cm,17.88cm,17.86cm,18.86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該是()

A.17.8675cmB.17.87cmC.18.07cmD.18.868cm

9.水中游動最快的旗魚,速度可達108km/h;陸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Is可跑40m;空中飛行最快

的褐海燕,每分能飛行5km。比較它們速度的大小()

A.獵豹最大B.旗魚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樣大

10.坐在行駛的船中的乘客,我們說他們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物是()

A.船艙B.河水

C.河岸上的樹D.迎面駛來的船

二'填空題

1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所測物體長度為cm。

llllll|iiii|lili|liii|llll|llll|llll|

cm4567

12.我們觀察到地球同步通信衛星是的,以太陽為參照物同步通信衛星是的

(以上兩空填“運動”或“靜止”).

13.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a)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運動小球每隔0.02秒的

不同位置。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球;在底片記錄的時間內,球運動快,(b)圖

中的圖像描述的是球的運動。這段時間內甲、乙兩球的運動速度之比是。

兩個運動物體的頻閃照片

14.一位同學對一木板的長度測量三次,記錄數據分別為14.50dm、14.46dm、14.51dm,根據測量數

值,木板的長度等于dm,合m。

15.如圖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機“微信運動”功能記錄的數據。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時間是3000s,

步長是0.5m,則他總走了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m/s;若以手機為參照物,小

明是的。

微信微信運動

86000

名次步數

查看6月2日排行榜

16.小峰坐在順流而下的竹排上,如果以岸邊的樹木做參照物,小峰是的;如果以他坐

的竹排為參照物,小峰是的.

17.甲、乙小車同時同地同向沿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

物理意義是(用漢字表述);10s后甲、乙相距mo

3/mtv/fm-s-1)

20.0-----------2.0-----------------------------------------1

0123456//?0123456r/s

甲乙

三'實驗探究題

18.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圖中圓圈內顯示了小車位于A、B、C、D四點的時刻

(數字分別表示“分:秒”)

(2)求出小車在運動過程中CD段的平均速度是cm/s-,

(3)由圖中的實驗數據可知,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做(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

動;

(4)若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電子停表計時,到達B點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AB段

的平均速度(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19.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拍下的照片如圖甲所示,可以看出紙錐在做(填“勻速”或“變

速”)直線運動,其理由是o若測得紙錐在A、C兩位置間的

實際距離為6.40cm,則此過程中,紙錐的平均速度為m/so

(2)①請你猜想影響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o

(寫出一個影響因素)

②為了驗證你的猜想,簡要的做

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有四個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紙錐下落運動的是(選填圖乙中

的選項字母)

四、計算題

20.如圖所示,小飛利用運動軟件記錄自己某一次戶外跑步的數據?!懊縦m配速”是指跑步每1km

距離所需要的時間,求:

(1)根據“每km配速”情況,小飛跑得最快的1km速度是多少m/s;

(2)本此跑步全程所用時間是多少s;

(3)跑步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m/s。

keep:戶外跑步

跑步距離6.00km用戶:小飛

每km配速

1(7分12秒)

2(6分48秒)

3(6分40秒)

4(6分45秒)

5(7分05秒)

6(7分10秒)

21.小馬同學家離三中路的柳州市讀書館4km,周末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去讀書館借書,順便沿

路欣賞紫荊花,出發0.3h后小馬父親發現小馬的借書證忘記帶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馬去讀

書館的方向騎車去追小馬同學;求:

(1)小馬同學去讀書館要花多少時間?

(2)小馬父親用多少時間能追上小馬?

(3)如果小馬父親發現小馬忘記帶借書證的同時,小馬也發現自己的借書證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

按原來速度返回,問相遇時父親騎了多少km?

22.一輛客車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過某直線路段時,司機駕車72km"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

發現其正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鳴笛,經q=6秒后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傳

播速度為340m/s)

(1)客車6秒內移動的距離;

(2)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懸崖的距離;

(3)如果聽到回聲后改變車速,勻速行駛230m,司機第二次鳴笛,又經抬=4秒后聽到回聲,

請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客車改變車速后勻速行駛的速度。

23.便捷的交通與互聯網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暑假期間,小明爸爸帶小明駕車到太原南

站,然后乘高鐵去上海旅游。上午11:20從家開車出發時,并通過網絡查詢到家離太原南站的路程

為15km,并查詢到從運城北到嘉興南的G1951次列車部分時刻表如表所示。

站名到達時間開車時間里程/km

運城北起點站09:510

太原南12:1212:26356

上海虹橋21:2621:371986

嘉興南22:12終點站2070

(1)小明爸爸駕駛汽車從家出發時按如圖所示的速度表顯示的速度勻速行駛,通過計算說明小明

和爸爸能否趕上G1951次列車。

(2)求G1951次列車從太原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平均速度。(結果保留到整數)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B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不遵守操作規程產生的是錯誤,不是誤差;

B、采用精密的測量儀器,認真測量,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

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D、誤差不是錯誤.測量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造成的,是不該發生

的,是能夠避免的.

故選C.

【分析】測量時,受所用儀器和測量方法的限制,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就是誤

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的減小誤差.

誤差不是錯誤,測量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造成的,是不該發生的,

是能夠避免的.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都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滅誤差.

3.【答案】D

4.【答案】B

【解析】【分析】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在行駛的列車上,細心的媽媽叫自己的小孩“別

動”,小孩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物是和小孩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所以這個“別動”的參照物是小孩

的座位。

故選B

【點評】對于此類試題,學生應把握機械運動的概念。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跟所選的參照物有關。

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有位置的變化物體就是運動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物體就是靜止

的。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解析】【解答】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不變,當它通過45m的路程時用了30s的時間,速

度〃=*=梨=i,5m/s那么它前15s內的速度不變仍為1.5m/s.

故答案為:B

【分析】利用速度計算公式V=*求得速度大小,注意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不變.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旗魚的速度vi=108x/m/s=30m/s;

獵豹的速度V2="=黑%=40m/s;

r21S

褐海燕的速度V3=普=嗎”?83.3m/So

c360s

故答案為:Co

【分析】根據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結合速度單位換算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1)坐在行駛的船中的乘客,選定船艙為參照物,乘客和船艙之間沒有發生改

變,以船艙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2)坐在行駛的船中的乘客,乘客和河水、河岸上的樹、迎

面駛來的船,距離都發生了變化,以河水、河岸上的樹、迎面駛來的船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

的.故選A.

【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定一個參照物,我們說乘客是靜止的,選定的參照物必須

和乘客位置沒有變化.

11.【答案】0.1;2.30

【解析】【解答】由圖知,1cm之間有10個小格,一小格是1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lmm=0.1cm

被測物體的起始端所對應的刻度值為4.00cm,末端所對應的刻度值為6.30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

6.30cm-4.00cm=2.30cm

【分析】結合刻度尺的分度值讀數,注意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2.【答案】靜止;運動

【解析】【解答】解:

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和地球的轉動方向和轉動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衛星之間沒有發生相對位置的

改變,若以地面為參照物,衛星是靜止的;以太陽為參照物,地球同步通訊衛星相對于太陽的位置

在不斷發生改變,故同步衛星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靜止;

【分析】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

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

物體是靜止.

13?【答案】甲;乙;甲;3:5

【解析】【解答】根據圖(a)可知,甲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

通過的相同路程,乙所用時間小于甲所用時間,因此乙的速度大,乙球運動得快。(b)圖中,s與t

成正比,因此圖(b)描述的是甲的運動狀態。由圖知,甲球和乙球運動的路程相同,即路程之比是

1:1;甲球是5個時間間隔,乙球是3個時間間隔,所以甲球與乙球運動的時間之比為5:3,則這

S

段時間內甲、乙兩球的運動速度之比=y—=――XT—=YX-1=3.?5

v乙三S乙t甲\S

t-

【分析】根據相同時間的路程大小,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式;時間相同時,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根

據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再計算比值。

14.【答案】14.51;1.451

【解析】【解答】三個記錄數據中14.46dm、與14.50dm、14.51dm相差太多,所以是錯誤的應該去

掉,因此木板的長度是1460d叱14.51加si4.5idm=1.451m;

故答案為:14.51;1.451.

【分析】測物體長度為減小實驗誤差,要多測幾次取平均值,但要注意去掉錯誤的測量數值,最后

算出的結果和測量數值的位數要相同.

15.【答案】3000;1;靜止

【解析】【解答】小明運動步數為6000步,步長為0.5m,則小明行走的路程為:

s=6000x0.5m=3000m,

他步行的速度為:1?=)=雪黑:=lm/s;

若以手機為參照物,小明和手機之間沒有發生位置變化,說明小明是靜止的。

【分析】根據求速度;

若研究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若研究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發生了位置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

16?【答案】運動;靜止

【解析】【解答】解:小峰坐在順流而下的竹排上,如果以岸邊的樹木為參照物的,人相對岸邊的樹

木的位置發生改變,人是運動的;

如果以竹排為參照物,人相對于竹排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人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運動;靜止.

【分析】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

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否則是運動的.

17.【答案】路程;20

18.【答案】u=/6.0;變速;偏大

19.【答案】(1)變速;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0.16

(2)紙錐的質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選擇形狀相同、質量不同的紙錐從同一高度豎直下

落,分別測出它們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3)C

【解析】【解答】解:(1)由圖知,紙錐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一直變大,所以紙錐的運動是變速

運動。

紙錐在AC過程中所用時間t=0.2sx2=0.4s,則紙錐的平均速度為:v=)=嚕細=0.16m/so

(2)①紙錐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與空氣阻力的作用,所以紙錐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紙錐的質量有

關(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②根據控制變量法,應選擇形狀相同、質量不同的紙錐從同一高

度豎直下落,分別測出它們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其他對應的做法只要合理

也可)。(3)因為紙錐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一直變大,所以紙錐的下落速度一直變大,因此只有

C圖符合要求,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變速;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0.16;(2)①紙錐的質量(其他猜想只要

合理也可以);②選擇形狀相同、質量不同的紙錐從同一高度豎直下落,分別測出它們的最大速

度,并分析最大速度與質量的關系;(3)C

【分析】(1)根據相同時間比較路程判斷運動方式,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

(2)物體下落時,物體的質量不同,下落的速度不同;

(3)不同時間速度不同,物體是變速運動。

20.【答案】解:(1)由圖中可知,跑的最快的1km花的時間最少,為t=6min40s=6x60s+40s=400s

所以速度為1?='=-2.5m/s

t400s/

(2)由圖可知,跑步全程的時間為

t'=7min12s+6min48s+6min40s+6min45s+7min05s+7min10s=39min160s=39x60s+160s=2500s

(3)跑步全程的路程為:s'=6km=6000m

所以跑步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騁黑=2Am/s

t乙DUUS

答:(1)小飛跑得最快的1km速度是2.5m/s;

(2)本此跑步全程所用時間是2500s;

(3)跑步全程平均速度是2.4m/s。

【解析】【分析】(1)根據t=*計算時間;

(2)利用各段時間之和,計算總時間;

(3)根據v=*計算速度。

21.【答案】(1)解:計算小馬同學去讀書館所用時間:々=含=勰^=0.8/1

(2)解:父親發現小馬的借書證忘記帶上時,小馬已行駛的路程為:s2=vit2=5km/hx0.3h=1.5km

s1.5km

小馬父親追上小馬需要的時間為:20.3/1

v2—v-1—10km/h—5km/h

(3)解:若小馬父親發現小馬忘記帶借書證的同時,小馬也發現自己的借書證忘記帶上,并立即掉

s21.5km

頭按原來速度返回,他們相遇時所用時間為:t4==O.lh,

v2+^i—10/cm//i+5fcm/h

相遇時,父親騎行的距離為S4=V2t4=1Okm/hxO.1h=1kmo

【解析】【分析】(1)根據t=a計算時間;

(2)利用s=vt,計算行駛的路程;

(3)根據t=\計算實際時間,利用s=vt,計算路程。

(1)小馬同學去讀書館所用時間

Si_4km

0.8/1

巧一5km/h

(2)小馬父親發現小馬的借書證忘記帶上時,小馬已行駛的路程為

S2=vit2=5km/hxO.3h=1.5km

則小馬父親追上小馬需要的時間為

s?1.5/cm

3功一%10km/hkm/h

(3)若小馬父親發現小馬忘記帶借書證的同時,小馬也發現自己的借書證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按原

來速度返回,則他們相遇時所用時間為

s?1.5/cm

=-----i-----=Yc7-----7一;―-------1=O.lh

v2+Vi10km/h+5km/h

則相遇時父親騎行的距離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