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考化學試題的思考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1頁
有關高考化學試題的思考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2頁
有關高考化學試題的思考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3頁
有關高考化學試題的思考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4頁
有關高考化學試題的思考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相關高考化學試題思索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王艷春024-8690223913897938149wyc9930@126.com.7沈陽第1頁相關高考化學試題思索年理綜全國Ⅰ卷化學試題淺析對新課程標準下高考化學主流題型——數據、表格與圖像專題進行歸納分析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第2頁年理綜化學試題年高考理科綜合化學試題滲透了高中新課程理念,符合高考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改變顯著,重視創新,有一定陌生度。試題設計重視能力立意,強調知識應用性。試題還突出強調了化學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考查。第3頁年理綜化學選擇題6.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離子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2-4C.Ca2+、Mg2+、NO-3、HCO-3D.Na+、Cl-、CO2-3、SO2-37.以下化合物,按其品體熔點由高到低排列正確是A.SiO2CaClCBr4CF2B.SiO2CsClCF4CBr4C.CsClSiO2CBr4CF4D.CF4CBr4CsClSiO2第4頁年理綜化學選擇題8.以下各組物質不屬于同分異構體是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鄰氯甲苯和對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9.以下各組給定原子序數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數之比為1∶1穩定化合物是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第5頁年理綜化學選擇題10.以下敘述中正確是A.NH3、CO、CO2都是極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極性鍵非極性分子C.HF、HCl、HBr、Hl穩定性依次增強D.CS2、H2O、C2H2都是直線型分子11.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該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若反應物起始物質量相同,以下關于該反應示意圖不正確是B第6頁年理綜化學選擇題第7頁年理綜化學選擇題12.已知乙酸(HA)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質量濃度均為0.1mol/L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以下排序正確是A.c(OH)>c(HA)>c(HB)>c(H+)B.c(OH-)>c(A-)>c(B-)>c(H+)C.c(OH-)>c(B-)>c(A-)>c(H+)D.c(OH-)>c(HB)>c(HA)>c(H+)13.電解100mL含 c(H+)=0.30mol/L以下溶液,當電路中經過0.04mol電子時,理論上析出金屬質量最大是A.0.10mol/LAg+B.0.02mol/LZn2+C.0.20mol/LCu2+D.0.20mol/LPb2+第8頁年理綜化學選擇題解析8道選擇題分別考查是“離子共存、晶體熔點高低、同分異構體、元素形成化合物、分子極性和結構、化學平衡圖象分析、溶液中粒子濃度比較、電解簡單計算”。上述內容均為平時學生訓練常見、熱點內容,大多數學生不會感到困難,只要學生能夠按照平時復習要求進行分析,完成情況會很好。第9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26.(16分)試驗室可由軟錳礦(主要成份為MnO2)制備KMnO4,方法以下:軟錳礦與過量固體KOH和KClO3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錳酸鉀(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濾去殘渣,濾液酸化后,K2MnO4。請回答:(1)軟錳礦制備K2MnO4化學方程式是

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2)K2MnO4制備KMnO4離子方程式是(2)

3MnO42-+4H+====MnO2↓+2MnO4-+2H2O;第10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3)若用2.5g軟錳礦(含MnO280%)進行上述試驗,計算KMnO4理論產量;(3)由上述兩個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物和生成物間計量關系為:MnO2K2MnO4KMnO487158×2/32.5×80%x解得x=2.4g答:KMnO4理論產量是2.4g第11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4)KMnO4能與熱濃硫酸酸化Na2C2O4反應生成Mn2+和CO2該反應化學方程式是2KMnO4+5Na2C2O4+8H2SO4K2SO4+2MnSO4+5Na2SO4+10CO2+8H2O;(5)上述制得KMnO4產品0.165g,恰好與0.335g鈍Na2C2O4反應完全,計算該KMnO4純度。設該KMnO4純度為y,依據化學方程式可知2/5KMnO4———Na2C2O42/5×1581340.165×y0.335y=95.8%第12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解析要求學生按照題目所給信息回答反應方程式和進行相關計算。高考中不準學生使用計算器,完成兩個計算來求產量,學生回答時會有一定困難。第13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27.(15分)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號部分元素組成5倍化合物,其中V、W、X、Z均為兩種元素組成,上述5種化合物包括全部元素原子序數之和等于35。它們之間反應關系以下列圖:第14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1)5種化合物分別是VCaC2、WCaO、XCO2

、YCa(OH)2、ZC2H2(填化學式)(2)由上述5種化合物中2種化合物反應可生成一個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種化合物中全部元素,生成該化合物化學方程式是Ca(OH)2+2CO2=Ca(HCO3)2

(3)V電子式是Ca2+[CC]2-第15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28.(13分)取化學式為MZ黃色粉末狀化合物進行以下試驗。將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鋪在反應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圖連接儀器。第16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試驗開始時緩級通入氮氣,過一段時間后,加熱反應管a,觀察到管內發生猛烈反應,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時,b瓶溶液中出現白色渾濁。待反應完全后,停頓加熱,仍繼續通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此時,管中熔融觸物凝固成銀白色金屬。依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Z是

:(2)停頓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連接處?為何?不需要,因有N2不停通入,b瓶溶液不會倒吸至a管;第17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3)反應管a中發生全部反應化學方程式是MO+CM+CO↑MO+COM+CO2CO2+C2CO2MO+C2M+CO2↑;(4)本試驗尾氣是否需處理?如需處理,請回答怎樣處理:如不需處理,請說明理由。需處理,因含有CO可連接一個加熱裝有CuO粉末反應管。第18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29.(16分)A、B、C、D、E、F和G都是有機化合物,它們關系以下列圖所表示:第19頁年理綜化學非選擇題(1)化合物C分子式是C7H8O,C遇FeCl3溶液顯紫色,C與溴水反應生成一溴代物只有兩種,則C結構簡式為

;(2)D為一直鏈化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比化合物C小20,它能跟NaHCO3反應放出CO2,則D分子式為

,D含有官能團是

;(3)反應①化學方程式是

;(4)芳香化合物B是與A含有相同官能團A同分異構體,經過反應②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可能結構簡式是

;(5)E可能結構簡式是

.第20頁評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對26小題迷惑因為試題所給化學作用并非是課程內容所介紹,學生回答時會有一定困難,考慮到高考命題“源于教材,不拘泥于中學教材”圣旨,該題能夠認為是“源于教材中氧化還原反應內容”,對此能夠接收,不過緊接著2個計算要求顯然太過混帳:式量計算不熟悉,數據計算不整除,對于高考中不準使用計算器學生,完成以下兩個等式計算來求產量

:“

以及

”。我不禁要問“混帳命題教授們”:“讓你來算算看,你會需要多少時間!!!!!!”第21頁評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對27小題迷惑(1)中學化學在什么地方談到過CaC2和O2反應?‘源’在哪里?莫非要從FeS2與O2反應來套嗎?要這么說話,是不是Na2S也要和O2反應?暈!!!!

(2)通常談CaO和H2O作用是生成石灰乳或澄清石灰水,為何要說成白色固體?寫成白色渾濁不是更加好嗎?莫非教授們出了試題后沒有請人審閱過試題嗎?或莫非教授們出高考題是本著“不讓學生做出來”惡毒根源嗎?

(3)翻遍中學化學教材、教參,哪里出現過CaC2電子式、化合物類型?憑什么要中學生去書寫它電子式?命題人了解中學化學教材嗎?一群自認為是家伙憑什么去出高考試題?又憑什么來耍弄我們學生?第22頁評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讓人憤恨28小題(1)混帳“教授”:不要求推斷MZ,為何給出“黃色粉末狀化合物”這么信息?你不是要把學生思緒引向先推測出“黃色粉末狀化合物”是什么物質,才來完成相關問題回答嗎?

(2)如今我依舊不明白,那個“黃色粉末狀化合物”到底是什么物質?有“化學式為MZ黃色粉末狀”氧化物嗎?查遍能找得到化學手冊,根本沒有“化學式為MZ黃色粉末狀”氧化物!!!!!!!大多數學生都認為MZ是Na2O2,假如評卷時認可,那就是天大笑話了。

(3)答題中有要求書寫反應方程式,請問任何一個懂化學人:MO是什么都還不確定,你怎么書寫它參加化學方程式?而且還要求書寫“a中發生全部反應化學方程式”!

(4)不可否定,試題中2、4小問考查得很好,但這2優點不足以說明該試題出得好,因為這2小問完全能夠套用到許多試驗考查中。

第23頁評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對29小題爭議(1)個人了解:中學化學談到苯酚與濃溴水反應時(至于為何要用濃溴水?教授們不一定能給出讓人信服理由,此處不討論。),僅談生成鄰對位產物,甚至大學有機化學也是不談間位產物(因為幾乎沒有間位產物),本小題談到“C與溴水反應生成一溴代物只有兩種”,假如按照教材介紹“不考慮間位產物之意”則C是鄰位甲基苯酚;假如不論實際有沒有這么產物,只要位置許可就算一個,顯然C是對位甲基苯酚。

(2)既然存在這么爭議,為何命題時不避開?因為只要表述成“C苯環上H被溴取代只有兩種”即可做到。但假如是有意要保留這么含糊作為命題陷阱,那就太可怕而惡毒了。第24頁評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我是大中考生姚鑫,我現在告訴同志們:看題與做題是兩碼事,不要人云亦云,MO我平時是不會寫,但高考場上我義不容辭地寫下了:M0+C=M+CO2這個看似錯誤方程式,結果賺了一分。最終答下來也以為化學2卷考砸了,但以后2卷只扣了9分,1卷卻錯了12分[化學],當初就想跳樓,高考也要考書本外素質,這位老師思想認識并不咋樣,我認為這次化學出得相當漂亮。首先,真正拉開了檔次;其次,考查了創新素質與適應能力;最終,打破了常規模型,這一點最讓死學人郁悶。

因為高考題不是八股文。第25頁新課程高考化學題型近幾年高考化學十分強調取材于書本之外但又聯絡緊密知識,重視化學知識在生活、環境、材料、化工生產等方面應用,重視以數據、表格與圖像為載體考查學生信息處理能力,題目標綜合度加大,信息量增多,涵蓋知識點變多,計算題少,且主要不是考計算,而是借助計算題考查其它知識,年高考沒有專門計算大題,而是將化學計算融合在其它題目中。第26頁新課程高考化學題型在化學中,有一類問題常包括某一物質在改變過程中,因為相關物理量改變引發該體系中沉淀多少、溶液導電能力、溶液pH或體系中其它相關物理量改變,這些大都能夠建立函數關系來定量描述或確定改變趨勢來定性地表示。它們都能夠在坐標圖上準確地描述其改變軌跡或粗略地描述其改變趨勢,依據這些改變能夠預知某物質處于相關量時該體系一些物理量。第27頁新課程高考化學題型還有另一類問題是告之反應體系在改變過程中一些物理量圖像,在求解相關問題時,應緊緊圍繞該圖像所反應出數學特征來處理,這比單純利用化學方法處理效果好。這兩種處理問題方法叫做圖像法。圖像法充分表達了數學中函數與方程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利用圖像法解題含有簡明、直觀、形象特點,不但有利于化學基礎知識鞏固與深化,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同學們觀察、想象、分析和綜合解題能力。第28頁新課程高考化學題型

利用圖像法解題關鍵是:(1)了解題意,分析圖像,直接作答。解答非計算型圖像題,首先要結合題意,看懂圖像,了解其化學意義,再利用圖像所包括相關化學知識正確地分析圖像,即可得出答案。(2)依據圖像所給數據計算作答。應用圖像來解答化學計算題時,要熟悉圖像特征,準確地把題意搞清,將題目所包括相關化學知識關系理順,然后應用曲線改變對應數據進行解題。第29頁新課程高考化學題型利用圖像法解題關鍵是:(3)依據物質改變規律或試驗數據作圖。考生不但要學會識圖、析圖解題,而且還應依據題意學會作圖,并由作出圖求解問題。(4)幾個方法綜合利用。能將前幾個方法融會貫通,依據化學原理,結合數學知識,創造性地利用,到達巧解和速解問題目標。第30頁新課程高考化學題型試驗能力考查題目以試驗設計、試驗問題處理為中心,將信息獲取、加工能力考查作為其中一項主要內容,試題中設置了以詳細試驗裝置圖形、坐標式圖表、生產工藝流程、數據、表格等形式題干,題干中出現是新問題情景,需要在考生讀懂信息、重新整理信息基礎上答題,該類題目意在考查考生信息閱讀、分析、整理、組合、應用綜合能力。第31頁考點1生產工藝流程分析

例題1海水及鹽鹵中都有氯化鎂存在,某海鹽廠副產品MgCl2·6H2O做原料,在523℃以上加熱,制取耐火材料原料氧化鎂和鹽酸。

相關原子相對質量:H-1,O-16,Mg-24,Cl-35.5。

(1)寫出該法制取鹽酸反應方程式MgCl2·6H2OMgO+2HCl↑+5H2O↑。(2)此法制備36.5%濃鹽酸時是否需要加入其它原料?若用此法制取36.5%鹽酸,必須再加入水。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2頁考點1生產工藝流程分析(3)1000kgMgCl2·6H2O理論上能夠制得氧化鎂_________kg,同時制得36.5%濃鹽酸_________kg。

可制得氧化鎂197kg,濃鹽酸986kg。

(4)在干燥氯化氫氣流中加熱MgCl2·6H2O也可制得電解冶煉鎂原料無水MgCl2,試解釋干燥氯化氫作用是氯化氫氣流可抑制氯化鎂水解,并帶走水蒸氣。反應式為:

MgCl2·6H2OMgCl2+6H2O。

(5)若該工廠不再增加原料(干燥劑可循環利用,忽略水蒸氣損失),利用MgCl2·6H2O同時制取氧化鎂、濃鹽酸和無水氯化鎂,請你為該廠設計工藝流程提出合理提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計算原料分配最正確物質量之近似比(制氧化鎂所用原料amol:制無水氯化鎂所用原料bmol),則a:b≈______:______。

第33頁考點1生產工藝流程分析試題取材于工業生產中實際問題,從知識上看試題包括到基本理論、化學計算和工業生產中工藝流程設計等問題,是一道既能考查多方面化學基礎知識,又緊密聯絡生產實際問題綜合題。

(1)試題中新信息是“用MgCl2·6H2O做原料制氧化鎂和鹽酸”,要用到已經有知識、技能是“升高溫度能促進鹽類水解、HCl易揮發、書寫化學方程式”,結合起來就可得到反應式。第34頁考點1生產工藝流程分析(2)這是一個定量計算和定性判斷相互結合問題。

依據(1)中反應化學方程式,每生成2molHCl同時還產生5molH2O,所以在所得酸霧中HCl質量分數為:=45%>36.5%

(3)作簡單計算就可得到結。第35頁考點1生產工藝流程分析(4)加熱氯化鎂晶體時,因為氯化氫易揮發,輕易生成氧化鎂。所以,只有在能夠抑制氯化鎂水解條件下,才能加熱氯化鎂晶體直接制取無水氯化鎂。(5)在分析第(2)、(4)過程中可得到這么信息:若加熱氯化鎂晶體只為了制取氧化鎂和鹽酸,需要另加原料水(反過來分析就是HCl過量);若只是制取無水氯化鎂,必需加入一定氯化氫氣流。工業生產最理想工藝要求是充分利用現有原料,不產生廢物,以此為標準可提出合理提議。第36頁變式訓練1(上海高考)蛇紋石礦能夠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組成。由蛇紋石制取堿式碳酸鎂試驗步驟以下

第37頁變式訓練1(上海高考)(1)蛇紋石礦加鹽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Mg2+外,還含有金屬離子是________(2)進行Ⅰ操作時,控制溶液pH=7~8(相關氫氧化物沉淀pH見下表)氫氧化物Fe(OH)3Al(OH)3Mg(OH)2開始沉淀pH1.53.39.4Ca(OH)2不能過量,若Ca(OH)2過量可能會造成________溶解、________沉淀。

第38頁變式訓練1(上海高考)(3)從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紅色氧化物作顏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_______(填入物質化學式),然后_____________(依次填寫試驗操作名稱)。(4)物質循環使用,能節約資源。上述試驗中,能夠循環使用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寫物質化學式)。

[答案]

(1)Fe3+、Al3+;(2)Al(OH)3、Mg(OH)2;(3)NaOH過濾、洗滌、灼燒;(4)CO2第39頁變式訓練1(上海高考)該題要求考生:1、看懂工業流程圖;2、依據堿性氧化物跟酸反應性質得出第(1)題為:Fe3+、Al3+;3、看懂給出數據表格圖中數據意義,并依據Al(OH)3兩性和Mg(OH)2在pH為9.4時會沉淀性質,得出第(2)小題填空項答案為Al(OH)3和Mg(OH)2;這兩題純粹是元素化學基礎知識,應該完全得分。第40頁變式訓練1(上海高考)然后試題向化學試驗基本操作橫向遷移,得知沉淀混合物為Fe(OH)3和Al(OH)3時,再次考查氫氧化鋁溶于堿基本性質,得出第(3)小題填空項為NaOH溶液;隨即考生應回想起固液分離和物質提純基礎試驗操作得出:過濾、洗滌、灼燒標準答案。第(4)小題引入工業生產中主要操作流程:循環,識工業流程圖,可知能夠循環使用物質是CO2。到此臺階,各單元基本知識和技能考查得以整合,但充其量是從基本題提升到中級要求。第41頁考點2試驗數據分析

例題2(廣東高考)“碘鐘”試驗中,3I-+S2O82-=I3-+2SO42-反應速率能夠用I3-與加入淀粉溶液顯藍色時間t來度量,t越小,反應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學習小組在20℃進行試驗,得到數據以下表:第42頁考點2試驗數據分析試驗編號①②③④⑤c(I-)/mol·L-0.0400.0800.0800.1600.120c(SO42-)/mol·L-0.0400.0400.0800.0200.040t/s88.044.022.044.0t2回答以下問題:

(1)該試驗目標是________________。

(2)顯色時間t2=______________。

(3)溫度對該反應反應速率影響符合普通規律,若在40℃下進行編號③對應濃度試驗,顯色時間t2范圍為________(填字母)A、<22.0sB、22.0~44.0sC、>44.0sD、數據不足,無法判斷

(4)經過分析比較上表數據,得到結論是________。第43頁考點2試驗數據分析[答案]

(1)研究反應物I-與S2O82-濃度對反應速率影響(2)29.3s(3)A(4)反應速率與反應物起始濃度乘積成正比(或顯色時間與反應物起始濃度乘積成反比)第44頁考點2試驗數據分析本題經過碘鐘試驗采取研究性學習形式研究化學反應速率規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科學試驗能力進行了考查。經過表中數據能夠看出: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淀粉溶液顯色時間越小,試驗①②⑤c(SO42-)相同,試驗⑤c(I-)試驗①3倍,試驗⑤反應速率是試驗①3倍,淀粉溶液顯色時間試驗⑤反應速率是試驗①1/3。在濃度不變時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淀粉溶液顯色時間越小。第45頁變式訓練2

醋酸是主要一元酸,在有機和無機反應中都有應用。(1)在酯化反應試驗中,乙酸、乙醇用量和平衡時乙酸乙酯生成量以下表反應乙醇(kmol)乙酸(kmol)乙酸乙酯(kmol)1221.332321.57342X4521.76第46頁變式訓練2①該酯化反應平衡常數K表示式為:K=___________。

②由表中數據推測,數值X范圍是____________推斷依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設乙醇價格為500/kmol,乙酸乙酯價格為1600元/kmol,同反應2相比,反應3經濟效益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第47頁變式訓練2(2)10mL0.10mol/L稀醋酸中存在著平衡:CH3COOHCH3COO-+H+。①向稀醋酸中不停加水②向稀醋酸中慢慢滴加0.10mol/L稀氫氧化鈉溶液。①中醋酸電離度改變圖線已畫出,請你在下列圖中畫出②過程中醋酸電離度改變圖線

第48頁變式訓練2答案:

(1)K=

(2)1.57<X<1.76(1分),在乙酸物質量相同條件下,增加乙醇物質量平衡向右移動,乙酸乙酯物質量增加,降低乙醇物質量平衡向左移動,乙酸乙酯物質量降低

(3)降低第49頁變式訓練2第50頁變式訓練2提醒:要重視培養設計數據處理表格能力以及畫工作曲線,并從工作曲線中發覺問題、分析原因或得出結論能力。第51頁考點3圖像分析

在容積固定4L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

X(g)+2Y(g)2Z(g),并到達平衡,在此過程中以Y濃度改變表示反應速率V(正)、V(逆)與時間t關系以下列圖。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

A.X濃度降低B.Y物質量降低C.Z濃度增加D.X物質量降低

[答案]C第52頁考點3圖像分析解析:考查學生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相關知識以及識圖和形數結合能力。此題形式新奇、構思巧妙,將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與速率-時間改變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解題時,也必須利用以上兩方面知識和能力。第53頁考點3圖像分析依據題意以及對速率-時間圖分析可知: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相當于“V正×t-V逆×t”,因為此題中V正是以Y濃度改變表示反應速率,所以“V正×t-V逆×t”就等于反應中轉化了Y濃度與生成Y濃度之差,即Y濃度凈降低許但在所提供四個選項中,并無“Y濃度降低”這一選項,這就需要再作一步轉化。從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物Y與生成Z物化學計量數相同。所以,Y濃度降低等于Z濃度增加。第54頁考點3圖像分析提醒:化學圖像題是化學試題中一個特殊題型,其特點是:圖像是題目標主要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化學知識寓于坐標曲線上,簡明、直觀、形象。解答圖像題必須抓住相關概念和相關物質性質、反應規律及圖像特點,析圖關鍵在于對搞清圖像“原點”、“交點”、“轉折點”、“終點”涵義。第55頁變式訓練3(年江蘇高考)某化學科研小組研究在其它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化學平衡影響,得到以下改變規律(圖中P表示壓強,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量):第56頁變式訓練3(年江蘇高考)依據以上規律判斷,以下結論正確是A.反應Ⅰ:△H>0,P2>P1B.反應Ⅱ:△H<0,T1>T2C.反應Ⅲ:△H>0,T2>T1;或△H<0,T2<T1D.反應Ⅳ:△H<0,T2>T1[答案]B、C第57頁變式訓練3(年江蘇高考)解析:利用坐標圖曲線表示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移動與外界條件關系,是這部分習題主要特征。解答這類題目標方法思緒是:(1)看懂圖像:一看面(即看清橫坐標和縱坐標);二看線(即看線走向、改變趨勢);三看點(即看線是否經過原點,兩條線交叉點及線拐點;四看要不要作輔助線(如等溫線、等壓線);五看定量圖像中相關量多少。第58頁變式訓練3(年江蘇高考)(2)分析特點:即分析可逆反應特點,一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改變(變大、變小、還是不變);二看反應熱效應(放熱還是吸熱)。(3)聯想規律:即聯想到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影響規律,且熟練準確。(4)作出判斷:依題意仔細分析作出正確判斷。第59頁變式訓練3(年江蘇高考)對A選項分析,反應Ⅰ:△H>0,壓強不變,溫度升高,A平衡轉化率增大,故A不符合題意。

對B選項分析,反應Ⅱ: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到達平衡時間越小,△H<0,溫度升高,平衡左移,到達新平衡后,C物質量降低,B符合題意。

第60頁變式訓練3(年江蘇高考)對C選項分析,溫度不變時,反應物B物質量增大,平衡右移,平衡體系中生成物C體積分數增大,因為反應物A起始量不變,當反應物B物質量增大到一定量時,生成物C體積分數反而減小,故C項符合題意。對D選項分析,反應IV是一個反應前后體積不變放熱反應,當壓強改變時平衡不移動,溫度升高,A轉化率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分析可知,B、C選項符合題意。第61頁考點4圖象繪制

例題4(江蘇高考)硫酸亞鐵(FeSO4·7H2O)是一個主要食品和飼料添加劑。試驗室經過以下試驗由廢鐵屑制備FeSO4·7H2O晶體:①將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廢鐵屑燒杯中,加熱數分鐘,用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將廢鐵屑用水洗滌2~3遍;第62頁考點4圖象繪制

②向洗滌過廢鐵屑中加入過量稀硫酸,控制溫度在50~80℃之間至鐵屑耗盡;③趁熱過濾,將濾液轉入到密閉容器中,靜置、冷卻結晶;④待結晶完成后,濾出晶體,用少許冰水洗滌2~3次,再用濾紙將晶體吸干;⑤將制得FeSO4·7H2O晶體放在一個小廣口瓶中,密閉保留。第63頁考點4圖象繪制請回答以下問題:(1)試驗步驟①目標是________,加熱作用是_________。(2)試驗步驟②顯著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試驗步驟④中用少許冰水洗滌晶體,其目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64頁考點4圖象繪制(4)經查閱資料后發覺,硫酸亞鐵在不一樣溫度下結晶可分別得到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硫酸亞鐵在不一樣溫度下溶解度和該溫度下析出晶體組成以下表所表示(僅在56.7℃、64℃溫度下可同時析出兩種晶體)。第65頁考點4圖象繪制

硫酸亞鐵溶解度和析出晶體組成

溫度/℃010305056.76064708090溶解度/g14.017.025.033.035.235.335.633.030.527.0析出晶體FeSO4·7H2OFeSO4·4H2OFeSO4·H2O

第66頁考點4圖象繪制請依據表中數據作出硫酸亞鐵溶解度曲線。第67頁考點4圖象繪制(5)若需從硫酸亞鐵溶液中結晶出FeSO4·4H2O,應控制結晶溫度(t)范圍為_________。

【答案】(1)除油污升高溫度,溶液堿性增強,去油污能力增強(2)應該鐵屑過量(或反應后溶液中必須有鐵剩下),不然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3)洗滌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硫酸等雜質;用冰水洗滌可降低洗滌過程中FeSO4·7H2O損耗第68頁考點4圖象繪制(4)如圖所表示(5)56.7℃<t<64℃第69頁考點4圖象繪制解析:物質制備,除雜是關鍵。雜質起源,可能是原料中就有,也有可能是試驗操作中帶入。有了這意識,就輕易搞清命題意圖,把握好試驗目標了。該試驗中原料為廢鐵屑,其中有那些可能雜質,帶著這一問題,處理問題方向就會把準了。第70頁考點4圖象繪制試驗步驟①目標,是對原料處理,分析原料和使用試劑,原料為廢鐵屑,試劑Na2CO3溶液,Na2CO3溶液是一個堿性溶液,依據對原料除雜要求,不難推出該過程是除去原料上油污。至于加熱原因,依據鹽類水解知識可知,升高溫度,促進了Na2CO3水解,溶液堿性增強,去油污能力增強。第71頁考點4圖象繪制廢鐵屑除了有雜質油污,必定有三價鐵,在試驗操作中也必須除去。而在試驗步驟中硫酸過量,不能確保三價鐵能否完全除去,所以試驗步驟②顯著不合理。其理由是應該鐵屑過量(或反應后溶液中必須有鐵剩下),不然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使得最終產品中有三價鐵。由上可見,解這兩小題關鍵是對原料中可能性雜質要進行充分分析,做到心中有數。第72頁考點4圖象繪制步驟④用冰水洗滌,“洗”顯然是除去試驗中帶入雜質,即洗滌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硫酸等雜質,用“冰水”洗滌而不用常溫水洗滌,是為了盡可能降低晶體溶解,降低洗滌過程中FeSO4·7H2O損耗問題(4)為作圖題,依據數據在題給圖中作出溶解度曲線。此題關鍵是搞清圖中每格單位,橫坐標每格為4℃,縱坐標每格為2g,再題中所給相關數據,標出特殊點,描繪出平滑曲線。第73頁考點4圖象繪制問題⑸由題給數據可見,硫酸亞鐵溶液中結晶出FeSO4·4H2O,在56.7℃<t<64℃之間,這是一個粗略范圍,對于詳細試驗操作來說,行不行?有些同學在此費了腦筋,甚至有同學還試圖想依據上題中曲線往返答這一問題,結果還白費了時間。實際上題中“僅在57.6℃、64℃溫度下可同時析出兩種晶體”這句話也告訴你,除57.6℃、64℃溫度這兩個溫度不在范圍內,其間溫度都可到達試驗要求了。由此可見,認真審題是多么主要!第74頁考點4圖象繪制提醒:要求考生將設計合成圖像。這也是圖像題首次在高考(年)試驗題中出現。在以后高考復習中應重視。第75頁變式訓練4(上海高考)已知:4NH3+5O2→4NO+6H2O;4NO+3O2+2H2O→4HNO3

設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0.20,氮氣體積分數為0.80,請完成以下填空及計算

(1)amolNO完全轉化為HNO3需要氧氣________mol

(2)為使NH3恰好完全氧化為一氧化氮,氨-空氣混合物中氨體積分數為________(保留2位小數)。第76頁變式訓練4(上海高考)(3)20.0moLNH3用空氣氧化,產生混合物組成為:NO18.0mol、O212.0mol、N2150.0mol和一定量硝酸,以及其它成份。(高溫下NO和O2不反應)計算氨轉化為NO和HNO3轉化率。(4)20.0moLNH3和一定量空氣充分反應后,再轉化為HNO3第77頁變式訓練4(上海高考)①在下列圖中畫出HNO3物質量n(A)和空氣物質量n(B)關系理論曲線。②寫出當125≤n(B)≤200時,n(A)和n(B)關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8頁變式訓練4(上海高考)【答案】(1)75amol(2)0.14(3)氨轉化為NO轉化率為90%;氨轉化為HNO3轉化率為6%(4)①

②3n(A)=0.8{n(B)-125}第79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以下所列知識點在近10年來化學高考命題中展現率達90%以上。在最終一輪復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一一對照來鞏固對應基礎,假如一些點認識不夠,提議重溫對應教材和教輔數據,確保該內容高得分率。第80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1)借用熟悉H2還原CuO來認識5對對應概念(2)氧化性、還原性相互比較(3)氧化還原方程式書寫及配平(4)同種元素變價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5)一些特殊價態微粒如H、Cu、Cl、Fe、S2O32-氧化還原反應(6)電化學中氧化還原反應第81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2.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認識(1)主族元素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半徑大小比較(3)電子式正確書寫、化學鍵存在(4)提議能畫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草表第82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3.阿氏常數與阿氏推論(1)利用克拉伯龍方程推導“阿氏4推論”,(P、V、T)條件下對“物質量、摩爾質量、微粒數、體積比、密度比”(2)利用克拉伯龍方程計算不一樣溫度或壓強下體積(3)熟悉NA常考查微粒數目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等內容。第83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4.化學能量(1)年該內容被獨立地羅列于考試說明中,請多加注意(2)熱化學方程式正確表示(狀態、計量數、能量關系)(3)化學改變中能量交換關系第84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5.離子判別、離子共存(1)離子因結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2)因能反應生成氣體而不能大量共存(3)因能生成難電離弱電解質(4)因相互發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5)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6)弱酸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堿大量共存(7)題設中“酸堿性、顏色”等第85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6.溶液濃度、離子濃度比較及計算(1)善用微粒守恒判斷(2)電荷守恒中多價態離子處理(3)物料守恒中離子與水解產物綜合考慮(4)濃度計算請遵照定義(公式)規范表示第86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7.pH計算(1)遵照定義(公式)規范自己計算過程(2)理清題設所問是“離子”還是“溶液”濃度(3)酸過量或堿過量時pH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堿時以OH計算再換算)。第87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8.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1)能計算反應速率、了解各物質計量數與反應速率關系(2)以“高則快”,“低則慢”來了解條件對反應速率影響

(3)理順“反應速率”“改變”與“平衡移動”“辯證關系”(4)遵照反應方程式規范自己“化學平衡”相關計算過程(5)平衡移動中“等效平衡”了解(難點)第88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9.電化學知識(1)以家庭里干電池為參考物理順“電極名稱”(2)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電鍍池”及變形裝置電極位置

(3)能寫出各電極電極反應方程式(4)了解常見離子電化學放電次序(5)能準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恒”標準計算電化學中定量關系第89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0.鹽類水解(1)鹽類能發生水解原因(2)不一樣類型之鹽類發生水解后果(酸堿性、濃度大小等)

(3)鹽類水解應用或預防(膠體、水凈化、溶液制備)(4)對能發生水解鹽類溶液加熱蒸干、灼燒后果(5)能發生完全雙水解離子反應方程式第90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單質及化合物(1)總體上借助價態改變轉化反應來認識(2)輕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注意上述元素特征反應(3)注意N中硝酸與物質反應,其表達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重點(4)相關Al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兩性反應(定性、定量關系)(5)相關Fe化合物則了解Fe2+和Fe3+之間轉化、Fe3+強氧化性第91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2.有機物聚合及單體推斷(1)依據高分子鏈節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2)熟悉含C=C雙鍵物質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間縮聚反應第92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3.同分異構體書寫(1)該內容作答并不難,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2)請按官能團位置異構、類別異構和條件限制異構次序一個不漏找齊(3)本內容最應該做是作答后,能主動進行一定檢驗第93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4.有機物燃燒(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通式(2)燃燒最可能取得是C和H關系第94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5.完成有機反應化學方程式(1)有機化學推斷題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化方程式(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結構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平方程式第95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6.有機物化學推斷解答(1)普通出現以醇為中心,酯為結尾推斷關系,所以復習時就熟悉相關“醇”和“酯”性質反應(包含一些含其它官能團醇類和酯)(2)反應條件表達了有機化學特點,請同學們回顧有機化學普通條件,從中歸納對應信息,可作為推斷有機反應有利證據(3)從物質發生反應前后官能團差異,推導相關物質結構第96頁高考化學必考熱點分析17.化學計算(1)近年來,混合物計算所占百分比很大(90%),務必熟悉相關混合物計算普通方式(含討論切入點)(2)回顧近幾次綜合考試計算題,感受“守恒法“在計算題干中暗示和詳細計算時優勢第97頁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現實狀況經驗與問題并存成功與迷惑兼具實踐與探索同行

第98頁新課程實施第一年我們嘗試多樣化教學,努力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碰到了很現實問題,多元化內容和目標,活動化建構過程和教學方法,與非常有限課時產生了矛盾,我們在這對矛盾中找尋平衡點。同時,我們還感覺到知識系統“散亂”,好像沒有了原來那種系統,那到底新系統是什么?我想這其實是對事物本質及其規律認識問題。此階段表現出突出問題是教學內容深廣度難把握,教輔習題普遍與課標和教材要求不符,試驗探究難實施。第99頁新課程實施第二年我們體會到了從必修到選修螺旋上升層次感,感受到各個模塊課程學科知識系統魅力,甚至開始挑戰教師原有對化學學科本體認識水平。借助選修模塊,一部分學生學科能力、學科思想方法被快速發展起來,也有一部分學生面臨著比較大學習困難。對選修教學來講,最突出問題是試驗區給予選修模塊學生乃至學校選擇性不高。第100頁新課程實施第二年模塊開設全方面性,對于一個學校或地域而言,很低,尤其是技術模塊和試驗模塊開設率非常低。這是個全局性問題,我們現在正在經過各種路徑,包含各省市教育系統、學會、課題等,大力推進這兩個模塊作為學校任意選修模塊開設,并開始關注非高考模塊怎樣在學校實施開設,以及怎樣開展有效教學問題。希望三五年內,能夠逐步處理。第101頁新課程實施第二年另外文科生化學與生活模塊教學不正規情況也比較普遍。其實化學與生活模塊是非常受文科生歡迎,不過很多地方,因為它不是考試模塊,所以對它教學及其研究非常不系統。選修教學中還存在一個很大問題,就是“該高高不上去,層次和境界分不出來”。把選修教成必修,把必修教成選修,結果還是平均主義,還是回歸于從前大一統。第102頁新課程實施第二年假如是這么,新課程層次化多樣化課程結構功效和價值就完全被損失掉了,又走回到從前高不成低不就情況,造成有余力、想學化學學生,學不到更有價值、更有境界化學,不想學化學學生,還要跟著學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離他們很遠化學。第103頁新課程實施第二年這個問題是必須經過課程結構和課程多樣化和選擇性來改變。所以我們才強烈呼吁,作為一個學校,尤其是作為一個示范性高中,應該把六個選修模塊都開設,允許學生選擇學習選修模塊。第104頁新課程實施第三年主要是復習教學及高考.首批進入新課程四個省,已經創造了非常豐富高考復習教學經驗。不過第一次接觸新課程高考復習教學老師,會感到不知所措,普遍存在過早地完全拋開教材,回到原來高考復習體系當中做法,單純依賴習題訓練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應該說還是普遍存在。新課程高考教學模式和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與探索還有待深入開展。第105頁新課程實施第三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深入思索或者關注以下問題:1.對于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針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改變,老師們需要深入思索:⑴元素化合物研究方法與程序怎樣?⑵學習元素化合物真正關鍵價值是什么?⑶怎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構建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在結構?第106頁新課程實施第三年2.對于概念原理教學,新課程對概念、原理要求并未降低,而是提升了要求,尤其是能力要求方面。這一提升詳細表達在:突出關鍵觀念建構;發揮概念原理認知功效;強調與元素化合物知識有機融合。所以教師在實施層面上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⑴概念認識與觀念形成層級建構;⑵不一樣模塊中概念原理不一樣取向與定位;⑶概念原理認識功效開發與遷移;⑷概念原理探究教學(探究什么、探究試驗功效與要求等)。第107頁新課程實施第三年3.對于怎樣提升教學設計開放性和實效性問題,我們提出新課程教學設計基本要求和更高要求。

基本要求:⑴必須表達三維目標融合;⑵開展以探究為關鍵多樣化教學;⑶教學內容深廣度定位合理準確。

第108頁新課程實施第三年更高要求:⑴將知識用真實而有價值情景“包裝”起來;⑵探索觀念建構為本教學;⑶從定義中心概念教學到基于認識轉變和發展概念教學;⑷從內容講解教學轉為問題驅動、活動展開教學;⑸實現高水平探究教學;⑹從線性教學設計到整合教學設計;⑺從課時備課轉向單元整體備課。第109頁新課程復習1.“三維目標”表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課標》中“新課程理念”第一個要求。整體看主要是以聯絡生產生活實際為主;對《課標》中要求“能夠對與化學相關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判斷”、“形成可連續發展思想”、“崇尚科學、反對迷信”、“豎立為中華民族復興、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面努力學習化學責任感和使命感”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