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23近代教育與文藝成就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23近代教育與文藝成就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23近代教育與文藝成就_第3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23近代教育與文藝成就_第4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23近代教育與文藝成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第23課近代教育與文藝成就1/6以京師大學堂創辦和科舉制度廢除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發展主要史實;知道魯迅、茅盾、齊白石、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主要成就。2/6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間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新政”之一,學校創辦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開端。京師大學堂是當初國家最高學府,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3/6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設速成、預備兩科,創辦于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京師同文館也并入大學堂。1902年,京師大學堂師范館成立,即北京師范大學前身。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奉命更名為北京大學,旋即冠“國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創辦反應了中國近代教育發展,那么實施1300多年科舉制是怎樣被廢止?中國近代又有哪些著名文學家、畫家和音樂家?4/6科舉制創建和廢除都是歷史進步。科舉制創建,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世族把持朝政局面,給了平民當官機會,廣大庶族地主經過科舉入仕做官,使大量寒門讀書人成為國家官員,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經過考試選拔官吏,有利于形成高素質文官隊伍,提升了官員素質,所以它創建是歷史進步。但伴隨時代發展,這個制度已經是僵化腐朽,不適應社會發展情況,尤其是八股取士所帶來脫離實際學風,是對讀書人思想捆綁與扼殺,清末科舉制度嚴重妨礙了科學文化發展,科舉制度不利于知識創新,更不利于創新人才培養,不適應近代化進程需要。所以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