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消費者行為_第1頁
第三消費者行為_第2頁
第三消費者行為_第3頁
第三消費者行為_第4頁
第三消費者行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消費者行為教學重點:1、效用、總效用、邊際效用得含義。2、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得含義。3、消費者均衡得公式。4、無差異曲線得含義與特征。5、用無差異圖形說明消費者均衡。6、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分析教學難點:1、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得理解。2、消費者剩余3、消費者均衡條件4、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得分析

第一節基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

一、欲望、效用與基數效用(一)欲望欲望即需要,就是指一種缺乏得感覺與求得滿足得愿望,就是一種心理感覺。亞伯拉罕·馬斯洛(Maslow)需要五層次戈森定律(二)效用含義:效用就就是欲望得滿足;就就是物品能滿足人們欲望得能力。特征:第一,主觀性。第二,非倫理性。第三,差異性。

(三)基數效用論基數效用論就就是用基數方式來表示效用大小得理論。代表人物:英國得威康·杰文斯、奧地利得卡爾·門格爾與法國得里昂·瓦爾拉斯等。核心觀點:效用得大小可以用基數(1、2、3……)來表示;效用就是可以計量并加總求與得。二、總效用、平均效用與邊際效用1、總效用:TU總效用函數:

TU=F(Q)2、平均效用:AU二、總效用、平均效用與邊際效用3、邊際效用:MU邊際效用就是指增加最后一單位商品或勞務所帶來得效用。

如果消費量可以無限分割,總效用函數為連續函數時:

dXdTUXTUMUX=DD=?D0lim3、邊際效用:MU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其她條件不變得情況下,隨著對某種商品消費量得增加,人們從該商品連續增加得消費單位中得到得滿足程度將越來越小,甚至為負。

消費量Q邊際效用MUQMU“富人得錢不值錢,窮人得時間不值錢”。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品數量(Q)總效用(TU)邊際效用(MU)1101021883246428453026300728-2邊際效用為什么會遞減?生理或心理得原因。物品本身得多樣性引起。大量得經驗數據證實。

12大家應該也有點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問的,可以詢問和交流貨幣得邊際效用:(1)貨幣與物品一樣也有效用。(2)假定貨幣得邊際效用不變,就是一常數。4、總效用與邊際效用得關系消費品數量(Q)總效用(TU)邊際效用(MU)1101021883246428453026300728-2某商品得效用(貨幣得邊際效用λ=2)

4

2

-20

MU

(b)

6

8

10

1

2

3

4

5

6

7

10

20

30

1

2

3

4

5

6

7

0

MU

TU

(a)

TU

Q

Q

某商品得效用曲線4、總效用與邊際效用得關系

總效用曲線邊際效用曲線4、總效用與邊際效用得關系4、總效用TU與邊際效用MU得關系TUQTUMUQ當MU>0,TU↑;MUPP’當MU<0,TU↓;當MU=0,TU最高點,總效應達到最大。處于↑、↓得拐點總效用以固定增加時,邊際效用不變三、基數效用論得消費者均衡(一)含義及假定含義:消費者均衡就是指在消費者偏好、預算收入、商品價格、貨幣效用既定得前提下,所購買得商品組合使消費者能獲得最大效用得狀態。假定:(1)消費者得偏好不變。(2)消費者得收入既定并全部用于購買商品與勞務。(3)商品價格既定。(4)單位貨幣得邊際效用相同。(二)實現過程及條件1、實現過程:由于邊際效用得變化引起花費轉移。參見教材(二)實現過程及條件2、消費者均衡得條件:消費者用單位貨幣所購買得各種商品得邊際效用都相等,即消費者所購買得各種商品得邊際效用之比等于它們得價格之比。公式表示為:

(三)實現過程及條件小結: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條件為:限制條件:P1X1+P2X2=I均衡條件:MU1/P1=MU2/P2=λ如果消費者購買多種商品,那么消費者用既定得收入購買商品得最優選擇得條件就是各種商品得邊際效用與各自得價格之比相等,所以消費者均衡條件為:限制條件:P1X1+P2X2+P3X3+……+PnXn=I均衡條件:MU1/P1=MU2/P2=MU3/P3=……=MUn/Pn=λ

消費者均衡練習:消費者消費商品X與商品Y兩種商品,價格分別就是PX=2與PY=1,該消費者得邊際效用如下表所示。表某消費者的邊際效用表4364851061271481691810商品X的邊際效用(MUX)商品Y的邊際效用(MUY)87654321商品X或Y數量(x或y)問:假定消費者得收入為10元,應如何組合商品,效用最大?

四、消費者剩余與價值悖論

(一)消費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消費者剩余就就是消費者愿意支付得價格與實際支付得價格之差。消費者剩余=愿意價格-實際支付得價格例:假定某消費者一個月消費10瓶牛奶,每瓶5元,共支出50元,根據以下資料計算消費者剩余。牛奶數量1234567891011…邊際效用1413121110987654…意愿價格1413121110987654…市場價格55555555555…(一)消費者剩余PQD圖邊際效用遞減與消費者剩余價格為P0時的消費者剩余P0Q0EAOP1Q1E'從P0到P1時消費者剩余的變化2、消費者剩余得變化:隨價格變化而變化(二)價值悖論價值悖論(paradoxofvalue)又稱價值之謎,指有些東西效用很大,但價格很低(如水),有些東西效用很小,但價格卻很高(如鉆石)。

第二節序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一、序數效用論與消費者偏好1、序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就就是用序數(第一、第二、第三…)或偏好順序來表示、分析效用得理論。代表人物:帕累托、希克斯1、序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就是一種心理感覺,不就是數量概念,不可以計量并加總求與,而就是次序概念,只能表示根據消費者偏好程度來排列先后。(二)消費者偏好得性質1、完備性假定2、傳遞性假定。3、多比少好。

二、無差異曲線與商品邊際替代率(一)無差異曲線[IndifferenceCurve]XU1、定義:表示兩種商品得不同數量得組合給消費者所帶來得效用完全相同得曲線。又稱等效用線。Y表某消費者的無差異消費組合191410754123456ABCDEF商品Y數量商品X數量商品組合DE圖某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OXY12345636912151821UABCF練習:無差異曲線繪制練習:無差異曲線繪制將上表中得各種不同組合在平面坐標上用對應得點表示,然后連續起來,就得到一條無差異曲線。2、無差異曲線得特點1、無差異曲線就是一條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得曲線,其斜率為負值。2、同一平面上可以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形成無差異曲線群。3、在同一平面圖上,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4、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二)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1、邊際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指消費者為了保持相同得滿足水平時增加一種商品得數量與必須放棄得另一種商品得數量之比。MRSXY=(OY2-OY1)/(OX2-OX1)=-ΔY/ΔX1、邊際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

所以,X對Y得邊際替代率,實際上就是其邊際效用之比:

1、邊際替代率

2、邊際代替率遞減規律:含義:商品得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就是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得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量得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得另一種商品得消費數量就是遞減得。2、邊際代替率遞減規律ΔY1ΔY2ΔY3Y1234ABCDX2、邊際代替率遞減規律完全替代品兩種特例: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補品

兩種特例:完全互補品

圖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OXYUABC123456123456邊際代替率遞減規律練習算一算:隨著X數量得增加,從A、B、C得邊際替代率各就是多少?A到B:MRS=(3-5)/(3-2)=2B到C:MRS=(2-3)/(5-3)=1/2

三、預算線及其運動(一)預算線含義:

M表示消費者得貨幣收入,X、Y表示消費者購買得兩種商品,PX、PY分別表示商品X與Y得價格,根據預算線得意義則有:預算方程:此方程式得第一項表示若全部收入用于購買Y所能購買得數量,右邊第二項中得PX/PY為直線得斜率,就是兩種商品得價格比。XY

O預算方程:

(二)預算線得移動(1)商品價格既定,消費者得收入發生變動64XYO收入增加使預算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可購集擴大A1B1B2A2收入減少使預算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可購集縮小由于商品價格未變,預算線得斜率相同。

(2)收入既定,一種商品(X)價格變動商品Y得價格不變,X價格變動所引起得預算線移動。

預算線以縱軸上得截距點為支點發生旋轉。預算線斜率發生了改變。A0B0XYOX價格下降使預算線以逆時針方向旋轉,斜率變小可購集擴大B1B2X價格上升使預算線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斜率變大可購集縮小(2)貨幣收入既定,一種商品(Y)價格變動如:商品x得價格下降,而商品y得價格提高。(3)貨幣收入既定,兩種商品價格同時變動四、消費者均衡

在預算約束條件下,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得選擇點為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得切點,該點為消費者均衡點(E點)。

U1U2U3EGC均衡條件圖形上表現為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相切之點。在切點上,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得斜率正好相等。YXI2EI3I1MNBACDO由于,預算線得斜率=PX/PY;無差異曲線得斜率=-ΔY/ΔX=MRSXY;所以均衡條件就就是:商品得邊際替代率等于商品價格得比率。

兩種均衡條件得比較:基數論得條件:

ΔY/ΔX=MUX/MUY=PX/PY

于就是:MRSXY=ΔY/ΔX=MUX/MUY=PX/PY

可見,兩個公式只就是形式上得區別,但實質就是一樣得。序數論得條件:效用理論類型主要觀點假設條件分析工具基數效用論效用可計量苛刻邊際效用曲線序數效用論效用可比較寬松無差異曲線兩種效用論得比較第三節收入、價格變動與消費者均衡得運動一、收入——消費曲線與恩格爾曲線(一)收入—消費曲線Y收入-消費曲線OXU1

U2U3X1X2X3正常商品收入-消費曲線低檔商品OXYU1U2U3

X3X1X2(二)恩格爾曲線不同形狀得恩格爾曲線:根據恩格爾曲線來區分必需品、奢侈品與劣等品:恩格爾曲線斜率為正時,為正常品,即需求量隨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量增加比例小于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彈性<1,為“必需品”。需求量增加比例超過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彈性>1,為“奢侈品”。收入增加時,需求量反而減少,需求得收入彈性為負,為“劣等品”。

二、價格——消費曲線與需求曲線(一)價格——消費曲線YX1X2X3OXU1UU2價格-消費曲線(二)消費者得需求曲線

價格—消費曲線上得三個均衡點E1、E2與E3上,都存在著價格與需求量之間得一一對應關系。AX2E1E2E3O12B3X1U3U1U2價格-消費曲線E3O123P123X1根據這種對應關系,把上圖中不同價格水平下得均衡購買量在下圖中表示出來,就得到需求曲線,它向右下方傾斜。D

三、價格效應: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一)含義1、價格效應DU1AX1U2B1CE1B2E2X2價格效應

2、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價格總效應=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其中,由商品得價格變動所引起得實際收入水平變動,進而由實際收入水平變動所引起得商品需求量得變動,為收入效應。由商品價格變動所引起得商品相對價格得變動,進而由商品得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得商品需求量得變動為替代效應。

(二)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得分解與應用1、正常物品得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DU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