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導讀課件_第1頁
荷馬史詩導讀課件_第2頁
荷馬史詩導讀課件_第3頁
荷馬史詩導讀課件_第4頁
荷馬史詩導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教學目的:

1了解史詩的基本情節與思想內容。2掌握史詩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意義。3掌握史詩的藝術成就及對后世文學的巨大影響。教學重點:

史詩的藝術成就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知識要點:一.史詩的形成與作者

二.內容及形式

三.人物形象

四.思想價值

五.藝術成就及其影響“史詩”的含義解釋1,史詩是指人類童年時代用詩歌體裁記載下來的古代神話傳說和英雄事跡的長篇敘事詩,其結構宏大,充滿幻想和神話色彩;解釋2,史詩是指反映了一個歷史時期全體人民參加的歷史事件或人民多方面生活的敘事作品。解釋3,史詩是古代民間文學的一種體裁,通常指以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古代長篇民間敘事詩。史詩主要歌頌每個民族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克服自然災害、抵御外侮的斗爭及其英雄業績。流傳至今的比較著名的外國史詩有: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印度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古代日耳曼人的《希爾德布蘭特之歌》古代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貝奧武甫》,冰島的《埃達》,芬蘭的《卡勒瓦拉》(又名《英雄國》),亞美尼亞的《薩遜的大衛》法國的《羅蘭之歌》等。一、史詩的形成與作者歷史來源:

在古希臘歷史上,曾有過一次真實的戰爭,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末。戰爭過后,在小亞細亞一代開始流傳著許多歌頌英雄事跡的短歌。傳誦過程中,這些短歌與神話故事交織在一起,具有了一定的神話色彩。?這些短歌由民間歌手口頭吟唱,代代相傳。特洛伊古城遺址1荷馬的加工整理:

公元前9至8世紀時,相傳在小亞細亞一帶有一位天才的盲人民間歌手名荷馬,在流傳已久的英雄短歌基礎上對大量有關特洛伊戰爭的素材進行加工、整理、潤色,形成了情節完整、風格統一的兩部史詩——《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后人統稱為“荷馬史詩”。2記錄成文字:

公元前6世紀中葉,史詩才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3學者校訂、定本:

公元前3至2世紀的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城的幾位學者對荷馬史詩又作了校訂,將兩部史詩各分為24卷,史詩的定本終于形成并流傳至今。(一)史詩形成的三個階段:(二)荷馬話題(行吟歌手)

古希臘人相信,荷馬是一位盲詩人,出生在小亞細亞。古時候,至少有七個地方或城市競相爭奪荷馬的“所有權”。荷馬的生平,除了史詩,沒有更早的記載。古代傳說荷馬是個盲人樂師,是公元前9世紀的人,住在希臘東部靠近小亞細亞一帶,他的地位、身份,都和他在《奧德賽》卷八所描寫的老樂師差不多。

這些雙目失明的老藝人,經常帶著豎琴,出入貴族廳堂演唱一些歌詠英雄事跡的詩歌。只有那種具有神圣的和靈異本領的人,才寫得出如此漂亮和智慧的史詩。——德謨克里特傳說荷馬是一位盲人。……但他卻讓我們看到了他自己無法看見的東西。——西塞羅荷馬的功績不在于首創史詩,而是在于廣征博采,巧制精編,汲前人之長,避眾家之短,以大詩人的情懷,大藝術家的功力,創作了這兩部瑰美的詩篇。

是否真有荷馬,對讀者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關于一個民族的生存與記憶被賦予了一個代表。荷馬是一個文化符號,就像上帝是世界的創造者作為想象的產物一樣;重要的是,世界需要這么一個“創造者”。關于民族生存、歷史,也要一個“創造者”,因此,荷馬可說是“被詩人”的一個“民族代表”。二、荷馬史詩的內容與形式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又名《伊利昂紀》,以希臘聯軍同特洛伊的戰爭為內容。15693行。《奧德賽》又名《奧德修紀》,以希臘將軍奧德修斯戰后返鄉的故事為內容。12110行。兩部史詩均為24卷,六音步詩體,不押尾韻,配樂吟哦,念起來緩慢、莊嚴、高雅。特洛伊戰爭起因“不和的金蘋果”

據傳,希臘的一個國王珀琉斯跟海神忒提斯結婚時,邀請了奧林波斯山的所有神來參加婚禮,惟獨忘了請不和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懷恨在心,偷偷來到婚宴上扔下了一顆金蘋果,上面寫著:“贈給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愛神阿弗洛狄忒,都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美神,因而爭執不下。最后宙斯讓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評判,她們都向帕里斯許愿。赫拉許他成為偉大的國王,雅典娜許他成為最勇敢的戰士,阿弗洛狄忒許他娶世上最美麗的女子。帕里斯把金蘋果判給了阿弗洛狄忒,由此引起赫拉和雅典娜的不滿。后來,帕里斯到斯巴達作客,拐走了國王的妻子海倫和大批財富。從神話傳說的角度看,因三位女神爭奪“金蘋果”,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達王后海倫所致。實際上,特洛伊戰爭與任何戰爭一樣,是為了爭奪財富和奴隸,屬侵略性質。希臘覬覦特洛伊的富饒考古發現:阿喀琉斯的頭盔?特洛伊城-電腦模擬復原圖《伊利亞特》(《伊利昂紀》)戰爭雙方

特洛伊赫克托爾普里阿摩斯帕里斯阿佛洛狄忒阿波羅阿瑞斯希臘聯軍阿喀琉斯(阿基琉斯)阿伽門儂墨涅拉俄斯赫拉雅典娜波賽冬故事梗概

戰爭以不和的金蘋果拉開了序幕:以墨涅拉俄斯的弟弟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為首領,包括希臘著名英雄阿喀琉斯、墨涅拉俄斯在內組成的希臘聯軍遠征特洛伊。當戰爭進行到第十年時,由于阿伽門農搶走了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一怒之下,率領自己的人馬退出戰斗,并乞求母親忒提斯女神求助于宙斯,讓希臘聯軍慘遭失敗。在宙斯的許可下,希臘聯軍果真受到赫克托耳率領的特洛亞人的猛烈沖殺,不斷潰逃。面對戰爭的不利形勢,阿伽門農心里非常后悔,決意以豐厚的禮物同阿喀琉斯和解,但是遭到拒絕。在接下來的戰斗里,希臘聯軍方面的將士紛紛受傷,而特洛亞人則沖破他們的壁壘,突破抵抗,放火燒了他們的船只。看到希臘聯軍悲慘的局面,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羅克洛斯非常傷心。他要求阿喀琉斯把鎧甲借給他披掛,以此阻止特洛亞人的進攻,讓希臘聯軍稍稍喘息。阿喀琉斯答應了他的請求,然而帕特羅克洛斯在戰場上卻被赫克托耳殺死,鎧甲也被赫克托耳奪了去。帕特洛克羅斯的死激起了阿喀琉斯的憤怒,也促成了他和阿伽門農的和好。他穿著匠神赫菲斯托斯重新為他鑄造的鎧甲,奔赴戰場。

至此,宙斯對特洛亞人的偏愛也告終,奧林波斯眾神在他的同意下,也紛紛踏上戰地,互相交戰并各助一方,聲名遠震的阿喀琉斯的強大并沒有嚇退赫克托耳,他堅持留在城外,終因不敵阿喀琉斯而被殺死,死后他的尸體也遭到了凌辱。全詩以特洛亞老王普里阿摩斯贖取赫克托耳的遺體并為他舉行葬禮而結束。海倫的美:不獨屬她自己,而是國家榮譽的象征《特洛伊》中的海倫希臘戰船木馬計

特洛伊戰爭進行了10年,最后希臘聯軍采用了奧德修斯的木馬計,把士兵藏在一個巨大的木馬里,然后假裝撤退,把木馬丟棄在海灘上。特洛伊人誤以為木馬是一個戰利品,拉回城內。半夜,藏在木馬里的希臘士兵出來,里應外合攻陷了特洛伊,將整個城市洗劫一空。

戰爭結束后,奧德修斯帶領部下離開特洛伊后,在海上遇到風暴,飄到了伊斯瑪洛斯,他們殺死了當地的居民,掠奪了無數的錢財女子,正在飲酒作樂時,被喀孔涅斯人包圍。奧德修斯率部突圍后,又飄到了食蓮國。這個國家有一種蓮花,人吃了后就不想回故鄉了。奧德修斯的部下有兩人吃了這種蓮花,他趕緊開船擺脫這種誘惑。可是隨即又闖進獨眼巨人的島上,有兩名部下因上去偷羊被巨人吃掉。奧德修斯被囚禁在山洞里。他想出一條計策,用燒紅的樹干戳瞎了巨人的眼睛,終于逃回到船上。

不料想,這巨人是海神的兒子,于是與海神結下了仇,海神興風做浪,處處阻撓奧德修斯的航行。奧德修斯終于到達埃俄羅斯居住的島上,埃俄羅斯送他一只口袋,里面裝了各路風,但把西風留下來助奧德修斯回鄉。航行了9天,已經可以看到故鄉海岸上的烽火,不幸的是奧德修斯的部下以為口袋里裝的是財寶,私下打開后狂風大作又將他們吹回原路。途中又遇巨人族,損失了全部船只,只留下奧德修斯自己坐的那條船。奧德修斯在離開特洛伊10年后,才飄流到斯刻里厄島。這個島上的國王得知他就是奧德修斯后,送給他很多禮物并派快船送他回國。《奧德賽》故事梗概三、人物形象作戰雙方主要人物:

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主要將領阿喀琉斯

奧德修斯特洛伊:主帥兼主將赫克托爾

阿伽門農阿喀琉斯赫克托爾奧德修斯阿喀琉斯的腳后跟

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國王珀琉斯所生。他是參加特洛亞戰爭的惟一一個半人半神。他的母親想要去掉兒子身上的凡人氣息,在阿喀琉斯出生后,母親將他白天放在火上烤,夜晚放到冥河里去浸泡。但是她捏在手里的腳后跟沒有接觸到水,因而成了他的致命傷,最后被帕里斯射中腳后跟而死。《特洛伊的海倫》母子之間:阿喀琉斯的柔情英雄阿喀琉斯:古代英勇戰士的理想形象

阿喀琉斯是希臘聯軍中首屈一指的大英雄,性格既有單純執拗、暴躁易怒、英勇善戰、重視個人榮譽的一面,又有不畏權勢、寬厚仁慈、珍視友誼、富有集體主義精神的另一面,他是一個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氏族英雄的典型,古代尚武精神的象征。

阿喀琉斯(阿基琉斯)特點:

?英勇善戰如當他不上陣對敵時,他的朋友穿上他的盔甲上陣都可以讓敵人聞風喪膽,敗得一塌糊涂。

?珍視友誼如當他得知朋友被敵軍殺死時,他憤怒無比,進而上陣殺敵,為朋友復仇,最終殺死赫克托爾。?

善良富有同情心,視戰斗榮譽高于一切。

當特洛伊老國王帶著豐厚的禮品來賠罪,想要要回自己兒子赫克托爾的尸體時,他心軟了,讓老國王帶走了赫克托爾的尸體,這說明阿喀琉斯有著一顆善良的心。而他的熱愛生活則表現在自他降生,他的母親就告訴他,他的一生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命運,一種是默默無聞,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另一種是為了榮譽,能建功立業,馳騁沙場,揚名四海,但會戰死沙場。但阿喀琉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奔赴戰場,建功立業,實現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價值。?

固執、任性、殘忍、自私。

當阿伽門農將他身邊的女奴搶走時,他固執的將她搶了回來,認為是自己的私有物品。而他的殘忍則表現在當他殺死赫克托爾后將其尸體倒拖著繞城轉了3圈,這樣還不解氣,還讓被抓來的12個奴隸為他的朋友陪葬。阿喀琉斯拖著赫克托爾尸首繞城三周阿喀琉斯與布里塞伊斯在特洛伊老國王面前阿喀琉斯動了惻隱之心

“在他一個人身上,集中的而且生動地表現出多方面的人性和民族性,正因如此,阿喀琉斯才成為一個永恒而經典的藝術形象。”

“關于阿喀琉斯,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人’”。

——黑格爾阿喀琉斯是一個集殘暴與善良、狹隘與直率、粗野習性與英雄氣質于一身的英雄形象。

古希臘瓶畫:阿喀琉斯大戰赫克托爾把保衛國家和為部落犧牲視為己任,作戰勇猛,指揮英明。盡社會義務的愿望比對家人的感情更強烈。視榮譽比生命更可貴富有崇高的悲劇色彩特洛伊英雄:赫克托爾赫克托耳:理想的英雄,標準的統帥

赫克托耳是一個富有悲劇色彩的英雄形象。

他明知特洛伊要打敗仗,城池將被毀掉,但仍然誓死戰斗。他的妻子抱著他們的獨子,涕泗漣漣地哀求他退出戰場,可是,他卻回答說:“我如果也像一個懦夫那樣藏起來,不肯去打仗,那我就永遠沒有面目見特洛伊人和那些拖長袍的特洛伊婦女了,而這樣的做法是我不情愿的。因為我一直都像一個好軍人那么訓練自己,要身先士卒,去替我父親和自己贏得光榮。”

這種剛強、威武和特別重視戰斗榮譽的英雄主義精神,正是荷馬時代的風尚。我也在考慮這些事情,夫人。但是,如果我像個懦夫似地躲避戰斗,我將在特洛伊的父老兄弟面前,在長裙飄擺的特洛伊婦女面前,無地自容。我的心靈亦不會同意我這么做。我知道壯士的作為,勇敢頑強。永遠和前排的特洛伊壯勇一起戰斗,替自己,也為我的父親,爭得巨大的榮光。我心里明白,我的靈魂知道,這一天必將到來——那時,神圣的伊利昂將被掃滅,然而,特洛伊人將來的結局,還不至使我難受得痛心疾首,……使我難以忍受的,是想到你的痛苦:某個身披銅甲的阿開亞壯勇會拖著你離去,任你淚流滿面,奪走你的自由。奧德修斯:智多星

奧德修斯(俄底修斯),(羅馬名:尤利西斯。)希臘英雄典范,智多星形象,使用木馬計戰勝特洛伊人。他足智多謀,勇于進取,忠于部落;又狡詐殘忍。在他身上體現了人類克服重重困難改變命運的意志力量。表現出人類征服自然的杰出智慧和豪邁精神。

奧德修斯與獨眼巨人奧德修斯(俄底修斯)奧德修斯是一個英勇、頑強、戰斗不息且又智慧過人的英雄形象。

特洛伊城是被他的木馬計攻破的。他在海上的整個冒險,以及他回到故鄉后巧扮乞丐,清除妻子的求婚人等,都表現出他善用計謀,甚至十分狡詐的特點。

奧德修斯的海上遭遇,是以神話隱喻方式表現出古代人對自然的斗爭,說明了人能夠靠勇敢、毅力和智慧,最終戰勝自然。此外,奧德修斯為維護個人私有財產,為維護個人權利、榮譽而進行的斗爭,體現了人的個人意識的覺醒。

奧德修斯來到女巫島,游歷了地獄,又遇到人頭鳥身的怪物,為了不被女妖的歌聲迷住,他用蠟封住伙伴們的耳朵,把自己捆在船桅上,才脫離險境。佩涅洛佩的智慧

奧德修斯在外歷險期間,大批貴族子弟在家追求他的妻子佩涅洛佩,吃喝玩樂耗費他的家財。佩涅洛佩采用緩兵之計,用織布的方式拖時間,織了拆,拆了織,等待丈夫歸來。

四、荷馬史詩的思想價值(意義)1、兩大史詩規模宏偉,內容豐富,極為廣闊地描繪了由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希臘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面貌。

史詩對當時的社會形態、思想觀念、宗教活動、田園耕作、體育競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換、風俗禮儀等,都作了生動的描繪。這些對后世具有重要的認識意義。人們至今還把這一時期稱為希臘歷史上的“荷馬時代”,并且主要根據史詩提供的材料來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狀況。希臘人不僅把它看成是藝術創作的典范,而且也把它看成是生活的百科全書。他們從中掌握生活的原則,了解到做人的道德標準,還可以學習到有關天文、地理各方面的知識。因此,柏拉圖說,荷馬教育了希臘人。2、荷馬史詩通過塑造一系列英雄形象,體現了古希臘人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崇高理想。這些英雄形象中,最為突出的是三個:

阿喀琉斯、赫克托爾和奧德修斯。荷馬史詩又稱為:“英雄史詩”,主要是因為史詩塑造了眾多的英雄形象,并通過這些形象表現了那個“英雄時代”的英雄主義思想。3、史詩還表現出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本意識。

兩部史詩描寫的人不是神和命運的支配物,而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力量。他們敢于同神抗爭,甚至戰勝神的支配;在各種艱難險阻面前,他們毫不氣餒,而是勇敢地靠自己的力量來爭取勝利。史詩中的英雄們不把希望寄托于來世,認為幸福就在現實生活中,要勇敢地爭取。《奧德賽》第11卷中,奧德修斯在地府遇見大英雄阿喀琉斯并稱贊他的功績時,阿喀琉斯嘆息說:“我寧愿活在世上做人家的奴隸,去侍候一個沒有多少財產的主人,那樣也比統帥所有的死人的靈魂要好。”

兩大史詩體現出的這種朝氣蓬勃的人本主義思想,在14世紀被新興的資產階級發現和利用,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動力之一。1剪裁得當,布局巧妙,結構完整,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

兩部史詩的故事都經歷了10年時間,包含了大量人物和事件,但作品沒有流水賬式的平鋪直敘,而是采用了戲劇式的集中、概括和濃縮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個人物,一個事件和某一段時間上,從而把眾多的人物、紛繁的情節和豐富的生活畫面濃縮成一個嚴謹的整體。《伊利亞特》把10戰爭,集中在最后的51天,在51天中突出地描寫關鍵的20多天,重點又是其中的4天。情節則以“阿喀琉斯的憤怒”為主要線索展開,十分集中。

《奧德賽》把10年歷險故事,壓縮在40天,具體又只寫了5天。結構上分兩條線索:一條是海上歷險,一條是家中求婚者的包圍。兩條線索互相映襯,珠聯璧合,非常精美。。

五、荷馬史詩的藝術特色

2蘊含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創作方法因素。

史詩以現實主義作為基調,但在具體的環境描寫、戰爭場面以及故事情節等方面,充滿奇異的幻想與構思,起伏跌宕,引人入勝,充滿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作品對人物塑造具有理想化的特點,使史詩具有了一種朝氣蓬勃、向上進取的鼓舞力量。史詩中的這些幻想情節往往采用了夸張的手法。

3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阿喀琉斯:勇猛執著,非常自我。赫克托爾:剛毅理智,責任感強。奧德修斯:大智大勇,堅忍不拔。阿伽門農:剛愎自用,專橫跋扈。

佩涅羅佩:聰明機智,恪守婦道。

帕里斯:貪財好色,膽小懦弱。

海倫

宙斯

波塞冬

……在戰爭和對自然的斗爭中獲得光榮業績的英雄主義,是史詩中所有英雄人物的共性,但這共性在每個英雄身上又通過鮮明的個性體現出來。局限是他們的性格基本上都是不變的,不同于后世文學中描寫的“發展中的性格”。

4比喻、重復、白描、烘托等手法的運用。(1)描寫人物、敘述故事多用白描的手法,文字簡潔,形象生動。(2)刻畫人物性格多用烘托手法。a.說到死時是“嘩啦一聲,黑夜閉上了他的眼睛”。b.當歌頌英雄的“勇敢”時,寫道“胸膛內種進了一個蒼蠅的勇氣”。c.當奧德修斯歷經磨難回到家鄉后,只是用簡單的幾個字來概括他的心情“他感到甜蜜的情感,想要放聲大哭,他認得每一個人。”側面烘托特羅亞長老們也一樣的高踞城雉池,當他們看見了海倫在城垣上出現,老人們便輕輕低語,彼此交談機密:“怪不得特羅亞人和堅脛甲阿開亞人,為了這個女人這么久忍受苦難呢,她看來活像一個青春長駐的女神。可是,盡管她多美,也讓她乘船去吧,別留在這里給我們子子孫孫作禍根。《伊利亞特》歌詠希臘聯軍攻打特洛伊9年,為的是奪回美人海倫,而海倫的美叫他們感到9年的辛勞和犧牲不是白費的。荷馬并沒用濃艷華麗的詞藻來描繪海倫的容貌,而是從她的巨大的慘酷的影響和力量,輕輕地點出她的傾城傾國的美。阿伽門農是“軍隊的統帥”(或“兵眾的首領”)宙斯是“沉雷遠播的”

赫拉是“白臂膀的”“牛眼的”奧德修斯是“足智多謀的”赫克托耳是“頭盔閃亮的”

阿喀琉斯是“捷足的”

阿開亞人是“脛甲堅固的”大海是“酒藍色的”特洛伊是“土地肥沃的”這些重復的程式化用語不僅點出了被修飾者(名詞,人或物)的某個或某些特點、屬性和品類,而且有助于渲染史詩凝重、宏偉和肅穆的詩品特征。(3)作為口頭文學的特點是多用重復的手法,采用一整套固定的飾詞、短語和段落。顯然,這種方式有助于詩人的構思、記憶以及難度極大的長篇吟誦和不可避免的即興發揮。史詩中的比喻,大多取材于人們熟悉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現象,非常貼切,生動形象,既增強了讀者的現實感,又收到了形象化的效果。

如描寫特洛亞軍沖鋒:“特洛亞人整大隊涌上來了,赫克托耳在打頭陣,仿佛是高山上一塊大石頭,被一條因冬雨而泛濫的河流沖掉了基腳,正從壘塊不平的山坡上直沖下來一般。那塊石頭先是高高的蹦起,沖過一些回聲震響的樹林,然后毫無阻礙的一直落到平地,這才不得不停止。”

(4)比喻手法極為普遍。“荷馬式的比喻”如寫阿喀琉斯的盾牌說:“然后他拿起了那面又大又厚的盾牌,遠遠的射出光芒,好像是月亮,又好像是水手們在海上被逆風從家鄉飄進魚游的大道去時回頭望見的荒涼高原上農場的火光。”

用狩獵作比喻的,如墨涅拉俄斯見到赫克托耳沖來時,拔腳逃跑,詩中這樣描寫:“墨涅拉俄斯丟開了尸體,掉轉頭就跑,但是他一路跑一路不住回過頭去看,譬如一頭有胡子的獅子,被牧人們和他們的獵狗拿著槍鼓噪著從羊欄里趕出來,雄心里面不免帶幾分恐懼,可是實在不大愿意離開那個農場的。”

阿喀琉斯追趕赫克托耳的比喻:“輕得像羽族當中最最快的山鷹打個回旋去追一只膽小的鴿子,一路尖叫著緊緊跟隨,偶爾還突然來一個猛撲,那阿喀琉斯也就這樣前去緊緊追趕的;那赫克托耳呢,也正像一只鴿子飛在他的敵人的前頭,繞著特洛亞的城墻腳下在阿喀琉斯前面用盡他的腳力在逃跑。”蒼蠅的勇氣對人的勇敢的比喻別具一格:“在他的胸膛里種進了一個蒼蠅的勇氣”。也許人們對用蒼蠅來作比喻不以為然,為什么不用老虎獅子來形容人的勇氣呢?這是因為蒼蠅要吃人血,無論你怎么趕它,它都要飛回來。詩人用蒼蠅這么個微不足道的小生物來形容一個軍人在戰場上的勇敢無畏,收到了奇效,這個比喻可以說在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史詩的比喻都是直接源于生活,表現了詩人非常準確細致的觀察。民間諺語

史詩還運用了大量富有哲理性的民間諺語,如:“聰明得太晚就是愚蠢到極點”,“人的天賦才能是各各不同的”,“獅子不跟人來講條件,狼也不跟羊來分庭抗禮——它們始終是仇敵”,“壞事總沒有好結果,遲鈍的也能趕上快腿的”。這些語言跟后來的《伊索寓言》中的結論十分相似,有的已成了至理名言。

4風格迥異《伊利亞特》描寫豪氣干云、金戈鐵馬的戰爭場面,富于陽剛之美,格調悲壯,節奏急促,塑造的是英雄群像,展示的是大場面,像是荷馬生機勃勃的鼎盛之年所作。《奧德賽》敘述奧德修斯海上歷險,格調平靜,場景瑰麗,如歌如訴,富于陰柔之美,節奏徐緩,沉穩老到,突出個人形象,更像是荷馬老年所作。六、荷馬史詩對后世的影響《伊利亞特》戰爭史詩,歌頌古代氏族英雄的尚武精神,是軍事題材的第一部巨著。

《奧德賽》漂流史詩,是西方文學中第一部寫個人遭遇的杰作,突出個體精神,成為中世紀流浪漢小說和近代小說的先驅,旅程文學的原型。

《奧德賽》

a在古希臘,荷馬史詩是公民教育的教科書。古希臘的雕刻藝術大部分都是從史詩中獵取題材。b荷馬史詩對后世的影響更是深遠的,兩部史詩包括了絕大部分的希臘神話。這些神話成為后世文學家們創作的題材。“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說自己的作品是“荷馬盛宴的殘渣”。c維吉爾、但丁、彌爾頓、莎士比亞、歌德這些享譽世界的文學家們都從史詩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d到了20世紀,人們痛感現代文明的墮落,他們把目光轉向了悠遠純真的神話時代,詹姆斯·喬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就直接借用了《奧德賽》的故事。e而今,“特洛伊的木馬”,“不和的金蘋果”,“阿喀琉斯之踵”,這些史詩中的人名,地名和典故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常用語。

西方名家論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馬克思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

——恩格斯

由于荷馬史詩的杰出,后代詩人幾乎皆要輟筆,好像只有寫史詩才能名垂千古。

——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一次讀到荷馬史詩,就好像“一個觀天象者忽然發現一顆新的星座浮入我的視野”。

——濟慈

總之,荷馬史詩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性,它的審美價值是多方面的。荷馬史詩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成就,是古希臘文學中的瑰寶,對后世的影響極為深遠。荷馬史詩對西方文學產生的影響,無論怎樣估計也不會過高。1.哪些人被西方文學界并稱為“四大詩人”?2.怎樣理解黑格爾在《美學》中說的這句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