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歷史學科質量檢測試卷(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1.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提出的新概念,它凸顯了生產力發展在當下的關鍵地位。工具的革新是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以下圖片能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獲得發展的是()A. B.C. D.2.下列示意圖揭示出這一歷史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3.會制年代尺是培養“時空觀念”重要途徑。下圖年代尺上標注的是中國歷史上3個王朝建立的時間。關于這3個王朝相同之處的表述,正確的是A.都結束了長期分裂并完成統一B.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C都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打壓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4.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解釋。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隋煬帝創立了進士科 B.科舉制推動了教育的發展C.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 D.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5.下表是同學們整理的清朝前期治理邊疆的措施,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康熙:多次打敗噶爾丹、平定叛亂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立伊犁將軍;妥善安置了回歸祖國蒙古族土爾扈特部A.鞏固了西北邊疆 B.穩固了東南海防C.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D.解決了中俄東段邊界問題6.維恩圖是一種關系型圖表,可以很好地用其比較歷史事件。如下圖所示,重疊部分是兩個歷史事件的共同點,應填寫()A.救亡圖存 B.自強求富 C.扶清滅洋 D.三民主義7.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舉激起張謇極大的憤慨和憂慮,他認為只有發展民族工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并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可見,他主張()A.變法圖強 B.實業救國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學8.紅軍長征共轉戰14個省份,通過數十個少數民族居住區,攻占縣城一百余座,沿途宣傳革命真理,建立各級蘇維埃政府,進行土地革命,為后來開展革命斗爭創造了有利條件。材料旨在強調紅軍長征()A.沖破了四道封鎖線 B.創建了農村革命根據地C.播下了革命種子 D.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性質9.下面示意圖旨在說明,改革開放后中國()A.民族意識的覺醒 B.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C.推進全方位外交 D.統一大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10.為探究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某同學制作了一幅以“古代希臘文明”為主題的思維導圖(見下圖)。下列也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金字塔 B.種姓制度C.雅典民主制 D.《十二銅表法》11.在人類挑戰自然的新航路開辟中,其船隊在航行途中能夠欣賞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處風光的是()A.迪亞士船隊 B.達·伽馬船隊 C.哥倫布船隊 D.麥哲倫船隊12.小明同學制作了下面人物卡片,他為其確定的主題應該是()玻利瓦爾圣馬丁章西女王華盛頓A.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英雄B.革除舊制,建立新興政權的革命領袖C.浴血奮戰,維護國家利益的封建王公D.指揮得當,贏得革命勝利的英雄人物13.“這次革命時期,全部新工業仿佛一夜之間躥升起來,但是在所有的新進展中,或許最重要的是在工業和民用中使用電力。”文中“這次革命”指的是()A.光榮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第一次工業革命 D.第二次工業革命14.下圖是某戰役圖解,該戰役()A.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B.使二戰達到最大規模C.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D.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15.它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它是()A.歐洲聯盟 B.國際聯盟 C.歐洲共同體 D.世界貿易組織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16.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經歷了“崛起——繁盛——衰落”的發展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國形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大國……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時代來,顯然是進入了新的時代,他和他的統治機構,顯然比前一時代的封建國家起著較多的作用。因此,他創建的許多制度,是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的。后來延續二千年之久的封建體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變。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朝代。——范文瀾《中國通史》(1)材料一中的“他”是誰?“延續二千年之久的封建體制”指的是什么體制?材料二下表是初三某同學探究“盛唐氣象”學習主題時收集到的材料序號史料①唐三彩引起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效仿,出現了奈良三彩、新羅三彩,波斯三彩等。②敦煌壁畫中……人間的榮華富貴被搬到了天上,天國的富麗堂皇又搬回了人間。③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監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④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水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2)請幫助該同學完成下表,在A.B處填寫史料序號,C處填寫研究角度。研究角度唐朝政治安定唐朝對外開放唐朝文化輝煌C_________史料序號A_________①B__________④材料三清朝對出海貿易的商船裝載貨物重量有嚴格的限制,甚至規定只準帶鐵鍋一口,每人只許帶鐵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員必須詳細登記姓名、年齡、面貌、履歷、籍貫等;船只預先規定往返日期。——義務教育教科書七下《中國歷史》(3)材料三描述的是清朝的哪一外交政策?它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獲得的啟示。17.(11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不斷開拓進取,從飽受欺凌到堅定自信,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逐漸走向偉大復興。某校歷史學習小組以“時代之光”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任務一【梳理知識——聚焦重要史實】(1)根據任務一中的知識結構圖回答:鴉片戰爭使我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四次列強侵華戰爭簽訂的條約中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是哪一條約?在中國人民的抗爭中,鄧世昌的壯舉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任務二【理清時序——縱覽發展歷程】(2)年代尺上“開天辟地”指的是黨史上哪次重要會議?1927年“驚天動地”所指的事件有何歷史意義?1949年“改天換地”指的是中華民族崛起中的哪一事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怎樣的歷史性決策使我國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任務三【釋讀圖片——見證歷史變遷】圖一圖二圖三(3)圖一安徽鳳陽農民豐收后,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哪一政策逐步在全國推開?圖二事件發生于1997年,洗雪了百年國恥。它指的是哪一事件?圖三是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首次進入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我國第一次實現太空行走的航天員是誰?(4)通過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18.2025年是推進《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的重要窗口期。省委、省政府決定打好打贏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確保“十四五”規劃目標如期完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在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每當人們唱起這首如泣如訴、悲憤激越的歌曲《松花江上》時,仿佛看到當年在日軍鐵蹄蹂躪下的東北父老鄉親,看到遙望白山黑水,背井離鄉、有家難歸的東北婦孺學子。——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上《中國歷史》材料二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野戰軍首先攻占遼寧錦州,一舉切斷了敵人向關內的退路。隨后,攻占長春、沈陽,解放東北全境。——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上《中國歷史》材料三中國人渴望有自己的汽車制造廠,生產出自己的汽車。1956年,一座宏偉的汽車城建立起來了。——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下《中國歷史》材料四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全國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下《中國歷史》(1)材料一中“東北父老鄉親背井離鄉、有家難歸”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該事件的影響是什么?請寫出一位東北抗日英雄。(2)材料二描述了哪一場戰役?(3)材料三中所說的“汽車城”建立在哪座城市?誕生于哪一時期?(4)閱讀材料四并結合所學,被稱為“鐵人”大慶石油工人是誰?在他身上體現了什么時代精神?19.唯物史觀為我們洞察歷史提供了科學視角。某校歷史組開展“運用唯物史觀·提升核心素養”的主題探究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經濟基礎·上層建筑】(1)請從上述兩幅古代遺跡中選擇其一,基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撰寫一段介紹詞,要求體現人民群眾在建筑修建過程中的作用及其歷史意義。【經濟基礎·上層建筑】下圖為某歷史老師制作的16-19世紀英國歷史的思維導圖(2)上面思維導圖中②至③這一過程,反映了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請你結合所學說出②對③歷史事件的推動作用。【社會存在·社會意識】材料一讀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人的著作,讓我加深了思想進步對人類社會進步作用的認識。——習近平在法國的演講(3)根據材料一圖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它們與近代歐洲思想解放史上的哪三個重大事件相關?【科技發展·社會進步】西方近現代科技成就簡表(部分)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1825年斯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1879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20世紀40年代電子計算機的發明(4)請從上表中選取兩個事件,論述“近現代西方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巨大進步”這一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九年級歷史學科質量檢測試卷(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1.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提出的新概念,它凸顯了生產力發展在當下的關鍵地位。工具的革新是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以下圖片能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獲得發展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詳解】據題干“能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獲得發展”和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有很大發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使農業的深耕細作、山林的開發、耕地的擴大都具備了條件,糧食產量有了明顯增長,人口也不斷增多。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戰國時期,冶鐵技術迅速提高,鐵器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多,鐵器的使用日趨普遍。與此同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耕作技術明顯進步。這些都使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C項正確;打制石器是舊石器時代的主要生產工具,在春秋戰國之前很久就已出現,并非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體現,排除A項;骨耜是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典型生產工具,主要用于原始的農業生產,時間遠早于春秋戰國時期,不能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排除B項;耬車是漢代出現的播種工具,用于節省人力和提高播種效率,時間晚于春秋戰國時期,不能反映該時期生產力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2.下列示意圖揭示出這一歷史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幅圖片反映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多個政權并立的情況,第二幅圖片體現了北方少數民族內遷,促進了民族交融,北方人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人口大遷移,使各民族間加強了交往、交流與交融,所以其階段特征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B項正確;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反映的是夏商周時期的時代特征,排除A項;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是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排除C項;“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是中國近代史的時代特征,排除D項。故選B項。3.會制年代尺是培養“時空觀念”的重要途徑。下圖年代尺上標注的是中國歷史上3個王朝建立的時間。關于這3個王朝相同之處的表述,正確的是A.都結束了長期分裂并完成統一B.都是少數民族建立政權C.都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打壓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年代尺上的三個王朝分別是指秦朝、隋朝和元朝,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滅掉六國、統一中國的大業,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的局面,公元前581年,楊堅建立隋朝,隋滅掉南方的陳朝,結束了長期以來南北朝的分裂對峙局面,完成統一,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滅掉南宋,結束了兩宋以來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完成統一,A正確;三個王朝中只有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B排除;三個王朝中只有秦朝實行焚書坑儒對儒家學說進行打壓,C排除;三個王朝中秦朝、隋朝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元朝并非如此,D排除。故選A。4.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解釋。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隋煬帝創立了進士科 B.科舉制推動了教育的發展C.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 D.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答案】B【解析】【詳解】據題干“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和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推動了教育的發展”,這并不是單純陳述科舉制這一事件本身,而是以史料為依據,對科舉制產生的影響進行的一種主觀地認識和評判,即對科舉制這一歷史現象進行的分析和闡釋,屬于歷史解釋,B項正確;“隋煬帝創立了進士科”:這是一個明確的客觀存在的歷史事件,屬于歷史史實,排除A項;“武則天開創了殿試制度”:也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件,屬于歷史史實,排除C項;“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同樣是客觀發生的歷史事件,屬于歷史史實,排除D項。故選B項。5.下表是同學們整理的清朝前期治理邊疆的措施,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康熙:多次打敗噶爾丹、平定叛亂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立伊犁將軍;妥善安置了回歸祖國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A.鞏固了西北邊疆 B.穩固了東南海防C.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D.解決了中俄東段邊界問題【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康熙:多次打敗噶爾部、平定叛亂”“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妥善安置了回歸祖國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和所學知識可知,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康熙皇帝三次率軍親征,在多次戰役中打敗噶爾丹,平定了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乾隆時期,平定了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發動叛亂,形成的割據勢力;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控制和壓迫,在杰出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戰勝重重困難,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所以,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鞏固了西北邊疆,A項正確;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排除B項;冊封達賴、班禪;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等,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排除C項;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在雅克薩的俄軍。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6.維恩圖是一種關系型圖表,可以很好地用其比較歷史事件。如下圖所示,重疊部分是兩個歷史事件共同點,應填寫()A.救亡圖存 B.自強求富 C.扶清滅洋 D.三民主義【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圖示可知,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這兩個事件均屬于救亡圖存的近代化探索活動,A項正確;自強求富是洋務運動的口號,扶清滅洋是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均與圖中事件不符,排除BC項;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指導思想,與戊戌變法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7.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舉激起張謇極大的憤慨和憂慮,他認為只有發展民族工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并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可見,他主張()A.變法圖強 B.實業救國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學【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他認為只有發展民族工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并且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可知,張謇主張發展實業來挽救民族危機,B項正確;變法圖強是維新變法時期的主張,排除A項;民主共和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主張,排除C項;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B項。8.紅軍長征共轉戰14個省份,通過數十個少數民族居住區,攻占縣城一百余座,沿途宣傳革命真理,建立各級蘇維埃政府,進行土地革命,為后來開展革命斗爭創造了有利條件。材料旨在強調紅軍長征()A.沖破了四道封鎖線 B.創建了農村革命根據地C.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D.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性質【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紅軍長征共轉戰14個省份,通過數十個少數民族居住區,攻占縣城一百余座,沿途宣傳革命真理,建立各級蘇維埃政府,進行土地革命,為后來開展革命斗爭創造了有利條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途中,在少數民族居住區、縣城等地區宣傳革命真理,傳播了革命思想,播下了革命火種,C項正確;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沖破了國民政府的層層包圍和封鎖線,但與材料主旨內容不符,排除A項;紅軍長征前我國農村革命根據地已經確立,排除B項;紅軍長征沒有改變中國革命的性質,排除D項。故選C項。9.下面示意圖旨在說明,改革開放后中國()A.民族意識的覺醒 B.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C.推進全方位外交 D.統一大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示意圖信息“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積極運籌與大國的關系”等信息可知,改革開放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C項正確;中日甲午戰爭以后,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地覺醒,排除A項;題干反映的是外交政策,不是經濟政策,排除B項;題干信息國家統一沒有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10.為探究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某同學制作了一幅以“古代希臘文明”為主題的思維導圖(見下圖)。下列也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金字塔 B.種姓制度C.雅典民主制 D.《十二銅表法》【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主題“古代希臘文明”和結合所學知識,古代雅典是希臘重要城邦,雅典實行民主制度,C項正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排除A項;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排除B項;《十二銅表法》是古代羅馬的文明成就,排除D項。故選C項。11.在人類挑戰自然的新航路開辟中,其船隊在航行途中能夠欣賞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處風光的是()A.迪亞士船隊 B.達·伽馬船隊 C.哥倫布船隊 D.麥哲倫船隊【答案】D【解析】【詳解】據所學可知,“在航行途中能夠欣賞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處風光”的是麥哲倫船隊。1519年——1522年麥哲倫的船隊完成環球航行,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D項正確;迪亞士船隊只穿越了大西洋,排除A項;達·伽馬船隊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排除B項;哥倫布船隊穿越了大西洋,排除C項。故選D項。12.小明同學制作了下面人物卡片,他為其確定的主題應該是()玻利瓦爾圣馬丁章西女王華盛頓A.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英雄B.革除舊制,建立新興政權的革命領袖C.浴血奮戰,維護國家利益的封建王公D.指揮得當,贏得革命勝利的英雄人物【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末到19世紀早期,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獨立斗爭的風暴,南美洲是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主戰場。玻利瓦爾率軍先后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26年,西屬拉美獨立戰爭勝利結束。玻利瓦爾因此而獲得了“拉丁美洲解放者”的稱號。圣馬丁是南美洲另外一個起義領袖,他在南美洲率領起義軍由南向北,英勇打擊西班牙殖民軍隊,解放了阿根廷和智利等地,后來他把部隊交給玻利瓦爾指揮,玻利瓦爾統一指揮起義軍隊,徹底摧毀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1775年7月3日,華盛頓就任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總司令。他把一支組織松散、訓練不足、裝備落后、給養匱乏,主要由地方民軍組成的隊伍整編和鍛煉成為一支能與英軍正面抗衡的正規軍。通過特倫頓、普林斯頓和約克德等戰役,擊敗英軍,取得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勝利,擺脫英國殖民者對北美洲的殖民統治。19世紀中期,印度士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農民、手工業者以及一些被剝奪了權力的印度王公也參加企業,年輕的章西女王領導軍民與英軍展開激戰,在戰斗中,章西女王身先士卒,直到壯烈犧牲,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印度民族意識覺醒。因此這些英雄人物都是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英雄,A項正確;章西女王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了,沒有建立新興政權,玻利瓦爾打敗西班牙軍隊,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確立美國為聯邦制共和國,排除B項;章西女王是封建王公,而玻利瓦爾、圣馬丁、華盛頓都不是封建王公,排除C項;章西女王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了,玻利瓦爾、圣馬丁、華盛頓領導反殖民統治取得革命勝利,排除D項。故選A項。13.“這次革命時期,全部新工業仿佛一夜之間躥升起來,但是在所有的新進展中,或許最重要的是在工業和民用中使用電力。”文中“這次革命”指的是()A.光榮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第一次工業革命 D.第二次工業革命【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或許最重要的是在工業和民用中使用電力”并結合所學可知,“電力”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D項正確;AB兩項是資產階級革命,與“電力”無關,排除A、B兩項。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排除C項。故選D項。14.下圖是某戰役圖解,該戰役()A.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B.使二戰達到最大規模C.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D.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圖片中的“美英聯軍”“諾曼底”結合所學可知,1944年6月,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的滅亡,D項正確;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排除A項;珍珠港事件使二戰達到最大規模,排除B項;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排除C項。故選D項。15.它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它是()A.歐洲聯盟 B.國際聯盟 C.歐洲共同體 D.世界貿易組織【答案】D【解析】【詳解】據題干“它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和所學知識可知,這里的“它”是指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WTO),中文簡稱世貿組織,1995年1月1日,在關貿總協定的基礎上,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是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和宗旨是:通過實施市場開放、非歧視和公平貿易等原則,達到推動實現世界貿易自由化的目標,從而協調了各成員間的貿易政策共同管理全球貿易,D項正確;歐洲聯盟和歐洲共同體都是地區性的經濟組織,不能稱之為協調當今世界經濟的支柱,排除AC項;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國際組織。1946年4月18日宣告解散,所有財產和檔案均移交聯合國,排除B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16.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經歷了“崛起——繁盛——衰落”的發展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國形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大國……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時代來,顯然是進入了新的時代,他和他的統治機構,顯然比前一時代的封建國家起著較多的作用。因此,他創建的許多制度,是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的。后來延續二千年之久的封建體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變。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朝代。——范文瀾《中國通史》(1)材料一中的“他”是誰?“延續二千年之久的封建體制”指的是什么體制?材料二下表是初三某同學探究“盛唐氣象”學習主題時收集到的材料序號史料①唐三彩引起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效仿,出現了奈良三彩、新羅三彩,波斯三彩等。②敦煌壁畫中……人間的榮華富貴被搬到了天上,天國的富麗堂皇又搬回了人間。③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監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④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水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2)請幫助該同學完成下表,在A.B處填寫史料序號,C處填寫研究角度。研究角度唐朝政治安定唐朝對外開放唐朝文化輝煌C_________史料序號A_________①B__________④材料三清朝對出海貿易的商船裝載貨物重量有嚴格的限制,甚至規定只準帶鐵鍋一口,每人只許帶鐵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員必須詳細登記姓名、年齡、面貌、履歷、籍貫等;船只預先規定往返日期。——義務教育教科書七下《中國歷史》(3)材料三描述的是清朝的哪一外交政策?它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獲得的啟示。【答案】(1)秦始皇(嬴政);中央集權制度(2)③;②;唐朝經濟繁榮(3)閉關鎖國;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4)開放使國家繁榮昌盛;閉關鎖國使國家落后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是誰:根據材料一中“他創建的許多制度,是符合當時社會需要的……比起以前的封建時代來,顯然是進入了新的時代”以及“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變”等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創建了諸多影響深遠的制度,所以“他”是秦始皇。體制:“延續二千年之久的封建體制”指的是秦始皇確立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該制度在中國延續了很長時間,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小問2詳解】填空:A處:“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監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描述了社會秩序良好,治安穩定,體現了唐朝政治安定,所以對應序號③;“敦煌壁畫中……人間的榮華富貴被搬到了天上,天國的富麗堂皇又搬回了人間”反映了唐朝在藝術文化方面的輝煌成就,對應序號②。C處:“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體現的研究角度是唐朝經濟繁榮。【小問3詳解】外交政策:從材料三“清朝時出海貿易的商船裝載貨物重量有嚴格的限制,甚至規定只準帶鐵鍋一口,每人只許帶鐵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員必須詳細登記姓名、年齡、面貌、履歷、籍貫等;船只預先規定往返日期”可知,這描述的是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影響:結合所學可知,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小問4詳解】啟示: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從開放和閉關鎖國角度分析,比如,開放使國家繁榮昌盛;閉關鎖國使國家落后等。(言之有理即可)17.(11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不斷開拓進取,從飽受欺凌到堅定自信,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逐漸走向偉大復興。某校歷史學習小組以“時代之光”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任務一【梳理知識——聚焦重要史實】(1)根據任務一中的知識結構圖回答:鴉片戰爭使我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四次列強侵華戰爭簽訂的條約中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是哪一條約?在中國人民的抗爭中,鄧世昌的壯舉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任務二【理清時序——縱覽發展歷程】(2)年代尺上“開天辟地”指的是黨史上哪次重要會議?1927年“驚天動地”所指的事件有何歷史意義?1949年“改天換地”指的是中華民族崛起中的哪一事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怎樣的歷史性決策使我國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任務三【釋讀圖片——見證歷史變遷】圖一圖二圖三(3)圖一安徽鳳陽農民豐收后,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哪一政策逐步在全國推開?圖二事件發生于1997年,洗雪了百年國恥。它指的是哪一事件?圖三是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首次進入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我國第一次實現太空行走的航天員是誰?(4)通過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答案】(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辛丑條約》;愛國主義(英勇抗擊外來侵略;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等)(言之有理即可)(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一大);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香港回歸;翟志剛(4)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要堅持改革創新;加強民主與法治建設等(符合題意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社會性質:對于“鴉片戰爭使我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回顧鴉片戰爭的影響,其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狀態,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約:對于“四次列強侵華戰爭簽訂的條約中賠款數目最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是哪一條約”:分別分析《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本息合計9.8億兩,且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主權喪失最嚴重。民族精神:對于“鄧世昌的壯舉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鄧世昌在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海戰中,率致遠艦沖向敵艦,體現了視死如歸、英勇無畏、愛國等民族精神。【小問2詳解】重要會議: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歷史意義:結合所學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占領南昌城。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事件:結合所學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歷史性決策:結合所學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小問3詳解】政策:結合所學可知,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在全國推開。事件:結合所學可知,1997年香港回歸,洗雪了百年國恥。航天員:結合所學可知,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小問4詳解】感悟:本題為開放性題,根據上述材料可知,從任務一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任務二中共一大、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任務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任務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香港回歸、神舟十二號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如:①落后就要挨打;②不畏強暴、勇于抗爭;③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④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要堅持改革創新;⑤加強民主與法治建設;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夠推動社會進步;⑧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⑨加強國防建設,科技強軍;維護祖國統一等。18.2025年是推進《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的重要窗口期。省委、省政府決定打好打贏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確保“十四五”規劃目標如期完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在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每當人們唱起這首如泣如訴、悲憤激越的歌曲《松花江上》時,仿佛看到當年在日軍鐵蹄蹂躪下的東北父老鄉親,看到遙望白山黑水,背井離鄉、有家難歸的東北婦孺學子。——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上《中國歷史》材料二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野戰軍首先攻占遼寧錦州,一舉切斷了敵人向關內的退路。隨后,攻占長春、沈陽,解放東北全境。——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上《中國歷史》材料三中國人渴望有自己的汽車制造廠,生產出自己的汽車。1956年,一座宏偉的汽車城建立起來了。——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下《中國歷史》材料四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全國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下《中國歷史》(1)材料一中“東北父老鄉親背井離鄉、有家難歸”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該事件的影響是什么?請寫出一位東北抗日英雄。(2)材料二描述了哪一場戰役?(3)材料三中所說的“汽車城”建立在哪座城市?誕生于哪一時期?(4)閱讀材料四并結合所學,被稱為“鐵人”的大慶石油工人是誰?在他身上體現了什么時代精神?【答案】(1)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答出一點即可)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其他東北抗日英雄皆可)(2)遼沈戰役(3)長春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4)王進喜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為人民服務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歷史事件:材料一中提到“東北父老鄉親背井離鄉、有家難歸”,結合所學知識,這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占領東北,東北人民淪為亡國奴的狀況。影響:九一八事變的影響從對中國和國際兩方面分析,對中國:是局部抗戰的開始,對國際:是法西斯國家在遠東的新的侵略步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東北抗日英雄:東北抗日英雄有很多,如楊靖宇,他領導東北抗日聯軍堅持抗擊日本侵略者,戰斗到最后一刻。趙一曼、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其他東北抗日英雄皆可)。【小問2詳解】戰役:材料二描述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遼沈戰役。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為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使人民解放軍在兵力數量上首次超過國民黨軍隊。【小問3詳解】城市和時期:材料三提到的“汽車城”是長春。“一五”計劃時期重點發展重工業,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長春成為著名的汽車城,誕生于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小問4詳解】誰和時代精神:結合所學可知,被稱為“鐵人”的大慶石油工人是王進喜。在艱苦的條件下,他帶領工人克服重重困難,為大慶油田的開發作出巨大貢獻,他身上體現的時代精神有艱苦創業、不怕吃苦、敬業奉獻、自力更生等。19.唯物史觀為我們洞察歷史提供了科學視角。某校歷史組開展“運用唯物史觀·提升核心素養”的主題探究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經濟基礎·上層建筑】(1)請從上述兩幅古代遺跡中選擇其一,基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撰寫一段介紹詞,要求體現人民群眾在建筑修建過程中的作用及其歷史意義。【經濟基礎·上層建筑】下圖為某歷史老師制作的16-19世紀英國歷史的思維導圖(2)上面思維導圖中②至③這一過程,反映了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請你結合所學說出②對③歷史事件的推動作用。【社會存在·社會意識】材料一讀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等人的著作,讓我加深了思想進步對人類社會進步作用的認識。——習近平在法國的演講(3)根據材料一圖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它們與近代歐洲思想解放史上的哪三個重大事件相關?【科技發展·社會進步】西方近現代科技成就簡表(部分)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1825年斯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1879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20世紀40年代電子計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師范大學《統計分析軟件運用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亳州市2025屆小升初數學預習模擬卷含解析
- 長春財經學院《語文學科教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衡陽四中2025年高三畢業班適應性練習卷生物試題含解析
- 重慶市育才成功校2025年初三物理試題第三次質量檢測試題試卷含解析
- 溫江縣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南京理工大學《俄羅斯語言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醫學科研方法與論文撰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空間數據庫原理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鞍山市鐵西區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綜合練習(二)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學習強國)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酒店運營管理課件
- 山東省青島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注漿防水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 綠色建筑評價評分表
- 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課后習題第二版劉強
- 口腔專科護理知識考核試題與答案
-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21年版) 4-14-01-04 社群健康助理員
- 課件-一般過去時
- 鐵路貨車制動管系法蘭用E形密封圈技術條件
- 螺旋式連續榨汁機的畢業設計【帶圖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