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日照黃海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4月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夏商西周時,營建王城先置宗廟、立社壇,宮城中東西并列有宗廟與宮殿,國之大事均在宗廟和社壇中進行。東周時,諸侯國營建都城則將宮殿置于宮城中央,宗廟遷出宮城。這一變化反映出A.國家由分裂到統一 B.各諸侯國尊奉王室C.集權體制逐步確立 D.禮樂制度更為成熟2.《后漢書》記載,漢明帝曾親自到太學講學,和儒生們一起研討儒學經典。下列文獻,不可能列入他們研討范圍的是A.《詩經》B.《春秋》C.《禮記》D.《四書集注》3.孫中山說:“仆之素志在提倡實業,實行民生主義,而以社會主義為歸宿”,“我希望看到人民大眾的生活狀況獲得改善,而不愿幫助少數人去增殖他們的勢力,直至成為財閥”。為此他提出了A.民族平等B.節制資本C.創立民國D.廢除私有制4.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間年畫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這反映出,清代前期年畫名稱主題《女子自強》婦人攜帶兩名幼子向教書先生請教,年畫上文字大意為:女性只有自強,才能與男子共同生存下去《莊稼稼穡難》婦女已經大量邁出家門,參與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妻打男挨》妻子是一副“悍婦”形象,丈夫則被打得跪地求饒A.底層女性地位上升 B.女性自主意識日益凸顯C.女性維權意識強烈 D.封建禮教內容與時俱進5.就史料分類而言,下列屬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記》B.姜子牙助周滅商神話C.商朝卜辭D.孟姜女哭長城傳說6.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入幕洋務企業機構、任職海關等涉外機構成為上海士人競相角逐的職業;甲午戰后,“舍儒而商”成為滬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風尚。這反映了A.儒家的義利觀念被士人拋棄 B.科舉取士不合時宜C.經濟變動引發價值觀念變化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7.美國獨立后,托馬斯·潘恩說:“讓我們為憲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國王。”據此推測,作者A.支持民主共和 B.贊成擴大總統權力C.追求自由平等 D.崇尚法制依法治國8.英國議會有上議院和下議院之分。1911年,新《議會法》通過,選舉產生的下議院權力擴大,現代議會制度確立;世襲貴族為主的上議院,至今仍然保留對下議院通過法案的一年延擱否決權,掌握著最高司法權力。這表明英國議會制度A.在傳統與現實之間謀求平衡 B.是對開明專制思想的實踐C.體現出三權分立的政治原則 D.和代議民主的精神相違背9.清朝初期規定了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此項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強了對宗教的管理 B.團結了宗教人士C.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 D.粉碎了敵對勢力分裂西藏的各種圖謀10.王夫之將“天下”與“中國”相對而稱。他說:“故吾所知者,中國之天下。”言下之意,世界上還有他所不知的中國之外的天下。這表明他A.弘揚了人類進化史觀 B.突破了華夏中心觀念C.論證了物質的不滅性 D.超越了民主思想意識11.明朝政治制度下,雖一切事權主要集中在皇帝,但有許多事情是必經廷推、廷議、廷鞫的。重要高官由九卿或再加上巡撫、總督開會來公開推舉,是為“廷推”:凡是遇到重大政事,也常由七卿、九卿公決,是為“廷議”;倘使有重大的獄訟無法解決,也由七卿、九卿開會定讞,是為“廷鞫”。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明朝政治制度具有民主色彩 B.形成了皇權外的決策機構C.皇權受到一定的限制 D.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12.1916年,陳獨秀撰文稱:“民主國家,真國家也,國民之公產也。以人民為主人,以執政為公仆者也……個人之自由權利,載諸憲章,國法不得剝奪之,所謂人權是也”。陳獨秀意在A.主張發展科學 B.弘揚民主權利 C.進行文學革命 D.傳播馬克思主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進入近代以來,由于河南地處內陸,社會風氣閉塞,封建思想濃厚,鄉村私塾和省、府、縣舊式書院仍占據著絕對的地位。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雖然河南部分進步士紳創辦了少量的具有務實新風的書院,但直至1903年,河南留日學生僅有7人,新式學堂在校學生僅為770人。1900年,陳夔龍留守北京參與《辛丑條約》的談判,加深了對西方的了解。1903年,陳夔龍接任河南巡撫,力圖為新政打開局面,將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規定興辦學堂的數量是考核官吏的一項重要指標。1905年,河南設立了師范學堂、農務實業學堂、武備學堂等多所新式學校,還將河南課吏館改為仕學館,專設法政速成科。與此同時,陳夔龍又設立尊經學堂,企圖保存國粹。據統計,1906年河南在日本的留學生共有96人,新式學堂在校學生有21050人。——摘編自徐明濤《陳夔龍撫豫期間教育改革述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河南教育改革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試對河南的教育改革做簡要評價。14.(20分)古代世界的法律材料一倘自由民以銀與自由民合伙,則彼等應在神前均分其利益。倘自由民損毀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則應毀其眼。倘彼損毀自由民之奴隸之眼或折斷自由民之奴隸之骨則應賠償其買價之一半。倘自由民打地位較高者之頰則應于集會中以牛皮鞭鞭之六十下。倘自由民之子打與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則應賠銀一明那。倘自由民之奴隸打自由民之子之頰,則應割其一耳。——《漢穆拉比法典》材料二“十二銅表法”頒布后,羅馬共和國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廢除了平民不得與貴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錫尼-塞克斯圖法案授予平民與貴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權利;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案廢除了債務奴隸制。問:(1)材料一中的法典產生于什么時間、哪一文明區域?(2)材料一提供了哪些歷史信息?(3)與《漢穆拉比法典》相比,材料二所述古羅馬的“公民法”體現出哪些人類法制的新特征?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東周時期都城營建突出了國君宮殿的地位,彰顯了國君的權威,反映出集權體制的逐步確立,因此C選項正確;這一變化不能反映統一的趨勢,A選項錯誤;東周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B選項錯誤;東周是禮樂制度的崩潰時期,D選項錯誤。故選C。2、D【解析】試題解析:從材料中“漢明帝”“太學”“研討儒學經典”可分析出講學的內容是以儒家經典為主。《四書章句集注》是宋代朱熹的,與時間不符,故選D。其它各項都是戰國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所敘述的是孫中山先生對他的革命思想理論的闡述,根據材料所描述的內容,是對民生主義的進一步闡述,“不愿幫助少數人去增殖他們的勢力,直至成為財閥”更加直接體現了他希望節制資本,使人民生活達到近似平均。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AC選項不屬于民生主義的范圍;D項不符合史實。考點: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孫中山與三民主義·民生主義4、B【解析】
材料中的“女子自強”“婦女已經大量邁出家門,參與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妻打男挨”等信息凸顯了當時女性的自主意識,故選B項;材料未體現底層婦女地位和女性維權意識,故排除A、C兩項;材料沒有涉及封建禮教內容的變化,故排除D項。5、C【解析】根據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商朝卜辭是文獻史料,可作為直接史料,故C項正確。A項屬于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與題意不符,故錯誤。BD兩項是神話和傳說,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是不能作為直接史料,故錯誤。點睛:本題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需要掌握史料的分類,解題時注意限定信息“直接史料”,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出答案。6、C【解析】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上海士人入幕洋務企業機構、任職海關等涉外機構,甲午戰后滬上和江南士人“舍儒而商”,這反映了隨著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士人的價值觀念在不斷變化,C正確;題干涉及的是上海和江南士人,而非全體士人,A排除;題干與科舉制無關,排除B;士人從商不代表商人政治地位提升,排除D。7、A【解析】
潘恩的口號使得美國的獨立戰爭獲得了新的內涵,美國人民不僅僅是為十三州本土而戰,也是為開創近代民主制——共和政體而戰,即國家不需要國王,A正確;潘恩言論發表時間是1776年,此時美國獨立戰爭尚未結束,并未選出總統,排除B;自由平等只是潘恩言論的表層意思,排除C;這里的法律代替了國王,意味著政體形式的改變,而非強調依法治國,排除D。8、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隨著時代的發展,英國的下議院權力不斷擴大,世襲的上議院權力縮小,但是保持傳統擁有對下議院通過法案的否決權,表明英國議會在傳統與現實之間謀求平衡,故選A;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不是實踐專制思想,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三權分立的原則,排除C;材料體現代議制中的制衡原則,符合代議民主精神,D錯誤。9、C【解析】
清朝中央政權冊封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主要目的在于強化中央對西藏的控制和管理,實質是強化中央集權的一種表現,C正確;ABD三項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排除。10、B【解析】
王夫之認為世界上還有他所不知的中國之外的天下,他將“天下”與“中國”相對而稱,即他認為中國是天下的一個部分,并不是常規的認為中國就是天下的中心位置,從而突破了華夏就是中心的觀念,故選B;ACD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11、C【解析】
根據“有許多事情是必經廷推、廷議、廷鞫”可知,材料強調明朝時期的皇權一定程度上受到制度性的制約,故C正確;明朝實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并不民主,排除A項;“廷推”、“廷議”、“廷鞫”都沒有最終的決策權,排除B項;材料與行政效率無關,排除D項。12、B【解析】
據材料“民主國家,真國家也,國民之公產也。以人民為主人,以執政為公仆者也……個人之自由權利,載諸憲章,國法不得剝奪之,所謂人權是也”可知,陳獨秀強烈追求資產階級民主,認為資產階級民主中人民是國家主人,人權獲得了保障,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科學”、“文學革命”、“馬克思主義”等內容,A、C、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河南教育落后,社會閉塞,封建思想濃厚;主政者對西方的了解加深;清末新政的影響(2)措施全面,執行得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河南教育落后的狀況;培養了各種專業化人才,推動了河南的近代化;引進先進知識,傳播了新思想;帶有落后的封建殘余思想,影響河南教育的發展。【解析】
(1)根據“河南地處內陸,社會風氣閉塞,封建思想濃厚,鄉村私塾和省、府、縣舊式書院仍占據著絕對的地位”以及材料中的時間和所學內容可知,可從河南教育落后、社會閉塞,封建思想濃厚、對西方的了解日益加深和清末新政影響等方面總結相關背景。(2)綜合材料內容可從教育改革措施的制定執行、人才的培養、知識的引進、新思想的傳播等方面對河南的教育改革進行評價。14、(1)時間:公元前18世紀。區域:古代兩河流域。(2)信息:條文意在處理自由民與奴隸之間、自由民與地位較高者之間的經濟利益、人身傷害等方面的糾紛與矛盾,由此證明《漢穆拉比法典》用于協調古巴比倫各階層的社會關系;顯然法典傾向于袒護“地位較高者”,其次自由民,而奴隸則受無情迫害,反映古代兩河流域社會等級制度的存在與殘酷性;法典條文還透露出神靈信仰;《漢穆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第一手史料。(表層信息、深層信息取之合理,文字通順)(3)特征:公民法律地位平等;隨時間的推移,逐步出現的新的法律體現人們崇尚法治、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決心;人身依附關系逐漸解除。【解析】
(1)時間:根據《漢穆拉比法典》,可得出時間是公元前18世紀。區域:《漢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的法典,屬于古代兩河流域。(2)信息:根據“倘自由民以銀與自由民合伙,則彼等應在神前均分其利益”等信息可得出條文意在處理自由民與奴隸之間、自由民與地位較高者之間的經濟利益、人身傷害等方面的糾紛與矛盾,由此證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連云港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課后作業((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非婚生子分手協議書2022.5
- 中藥鑒定學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不動產測繪員初級模擬考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5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用書選擇指南:科學備考高效通關
- 玻璃制品的展示設計創新考核試卷
- 糖制品營銷策略與渠道管理考核試卷
- 航天器空間對接機構設計與測試考核試卷
- 滾動軸承在精密儀器中的使用考核試卷
- 肥料包裝設計與市場營銷考核試卷
- 2025年初中數學聯考試題及答案
- 河北省邯鄲市2025年高考物理二模試卷(含解析)
- 分公司負責人全權授權書3篇
- 2025合肥市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出師表》與《杜正獻公》對比閱讀訓練
- 《始得西山宴游記》名師課件1
- MOOC 知識創新與學術規范-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詩意中國》朗誦稿
- 授居家二眾三皈、五戒儀規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物流信息系統管理》期末題庫及答案
- 固體火箭發動機制造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