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夢游天姥吟留別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在群星絢爛的盛唐詩壇上,李白是最為刺眼的一顆巨星。作為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宏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李白以其絕世才華,豪放飄逸的氣質,把詩寫得行云流水而又變化莫測,情則滾滾滔滔,美如清水芙蓉。李白詩歌的美是多樣的。他的歌行體詩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筆法多變,達到了任隨性情之所之而變化莫測、搖曳多姿的奇妙境界。不僅感情一氣直下,而且還以句式的長短改變和音節的錯落,來顯示其回環振蕩的節奏旋律,造就詩的氣概,突顯詩的力度,呈現出豪邁飄逸的詩歌風貌。他獨特的藝術特性,及其非凡的氣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來,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具有豪邁奔放的陽剛之美。李白的絕句具有境界清爽而內蘊飄逸瀟灑的風神。特殊是七言絕句,帶有以古入律、自由發揮的特點,融合了樂府歌行開合隨意而以氣貫穿的表現手法。在中國詩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藝術特性也是獨一無二的,特別顯明。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劇烈的主觀色調,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揚情懷,很少對客觀物象和詳細事務作細致的描述。瀟灑不羈的氣質、傲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爆發劇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抒情方式的顯明特點。他的奇妙的想像,常有異乎尋常的連接,隨情思流淌而改變萬端,詩中頗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壯麗意象。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創作成就,以及對后世中國文學的影響。2.把握本單元詩歌的思想內容,并從中總結分析李白的思想境界和世界觀。3.鑒賞李白詩的創作風格,體會其豪邁奔放的特點和浪漫主義創作方法。4.背誦李白的名句名篇,并能將其與李白的精神內涵提煉成寫作素材加以運用。1.加強誦讀。通過誦讀,感知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語言。綻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理解詩中生動、顯明的形象,體驗作者的浪漫主義風格特點。2.鑒賞《夢游天姥吟留別》的關鍵,在于理解好“夢游天姥”和“留別”的關系。在誦讀的基礎上綻開探討分析。深化精確地理解好“李白為何寵愛跟月溝通而不跟人溝通”是理解鑒賞《月下獨酌四首(其一)》這首詩的關鍵和必由之路。3.《送友人》一首可先背誦全詩,初步體會這首詩的詩情畫意,然后逐聯鑒賞品嘗。體會李白詩中表現出來的真摯熱誠、豁達樂觀的感情。4.鑒賞《將進酒》可首先把握詩的基調,理解詩的整體內容,體會詩人情感的跌宕起伏。然后探究詩中的藝術手法。第一板塊eq\a\vs4\al(夢游天姥吟留別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對應學生用書P18一、字音識記1.天姥(mǔ) 2.瀛洲(yínɡ)3.剡溪(shàn) 4.淥水(lù)5.蕩漾(yànɡ) 6.謝公屐(jī)7.澹澹(dàn) 8.霹靂(pī)(lì)9.訇然(hōnɡ) 10.魂悸(jì)11.獨酌(zhuó) 12.徘徊(huái)二、詞語釋義1.煙濤微茫信難求:實在,的確2.云霞明滅或可睹:或許3.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4.勢拔五岳掩赤城:超出5.我欲因之夢吳越:依據6.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7.熊咆龍吟殷巖泉:震響8.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戰栗;使……震驚9.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此指閃電10.怳驚起而長嗟:同“恍”,心神不定的樣子11.惟覺時之枕席:醒時12.失一直之煙霞:前一晌,指此前的夢境中13.月既不解飲:懂得14.暫伴月將影:和15.相期邈云漢:高遠三、名句背誦1.??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3.體現《夢游天姥吟留別》詩“詩眼”的兩句詩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快樂顏!4.《夢游天姥吟留別》詩在夢境的最高點突然收住,急轉直下,由幻想轉到現實,試寫出“好夢不?!钡膸拙湓姡骸昂龌昙乱云莿?,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一直之煙霞?!眽粲翁炖岩髁魟eeq\f(??驼勫蓿瑹煗⒚?對來自海外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浩渺中,(瀛洲))eq\f(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實難尋求。越中來人,說起那里的天姥山,云霧繚繞,氣象)eq\f(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萬千,或許能夠見到。天姥山高聳入云,向天橫亙著,山勢)eq\f(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高聳,超過了五岳,遮蓋著赤城。天臺山傳聞高達四萬八千丈,)eq\f(對此欲倒,面對著它西北的天姥山,相比之下就顯得矮小了,似乎就要)eq\f(東南傾。,向東南傾倒。)[eq\o(\s\up7(句解:運用對比和襯托手法,),\s\do5(表現天姥山的高大宏偉。))]段解:寫入夢之由。主要以“瀛洲”的難求引出天姥山,并極寫天姥山宏偉高大,作為夢游的緣由。eq\f(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我想依據越人的話夢游吳越,一夜飛越,夢里見到灑滿)eq\f(鏡湖月。,月光的鏡湖。)[eq\o(\s\up7(句解:此句起先夢游,),\s\do5(且極富幻想色調。))]eq\f(湖月照,明月清輝,把我的身影映)eq\f(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在湖里,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當年謝靈運的住處,)eq\f(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至今猶在,清波蕩漾,岸邊的猿猴發出凄清的啼叫聲。)層解:從鏡湖到剡溪,找到了謝公當年登此山的動身地。eq\f(腳著謝公屐,身登,我腳上穿著謝靈運的登山木屐,攀登峻峭峰巒,如上)eq\f(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青天云梯。在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還可聽)eq\f(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天雞鳴啼。山中盡是巖石,道路千回萬轉,正癡迷著山花,)eq\f(倚石忽已暝。,依傍著怪石,忽覺天色已晚。)—eq\o(\s\up7(句解:這四句寫山中所見所),\s\do5(聞,景色由早晨寫到傍晚。))—eq\f(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熊在咆吼,龍在長吟,在巖泉間震響,使深林顫栗,使層層峰)eq\f(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巔震驚。烏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蕩漾,湖面)eq\f(生煙。,騰起云煙。)層解:寫登山過程和所見奇景。eq\f(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閃電雷聲劃破神仙石府的石門,在隆隆聲中打開。)eq\f(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射,洞里天空青冥冥,望不到邊際,日月交相輝映,照射著)eq\f(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金銀筑成的宮闕。云神們以彩虹為衣,以風作馬,他們)eq\f(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踩踏祥云,紛紛著陸下來。)[eq\o(\s\up7(句解: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s\do5(暮色之中,進入了神仙世界。))]eq\f(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老虎奏起琴瑟,鸞鳥拉著車駕,仙人翩翩起舞,列隊縱橫如麻。)層解:寫洞天所見,描繪了一個奇妙而又喧鬧的場面,可謂輝煌絢麗,氣象萬千。eq\f(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突然令人膽顫,不由魂驚魄動,恍恍惚惚醒來時望見的,)eq\f(之枕席,失一直之煙霞。,身邊惟有枕席,方才漂亮的煙霞,已經無影無跡。)層解:從夢中驚醒,回到現實。段解:寫夢游天姥山的經過。eq\f(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世間行樂之事,實在猶如夢幻,萬事從古都像東去)eq\f(流水。,流水一般。)[eq\o(\s\up7(句解:包含詩人對人生的),\s\do5(幾多失意和深厚的感慨。))]eq\f(別君去兮,我與諸君作別,不知)eq\f(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何時回還,暫且放養白鹿在那青崖之間,要走隨即騎去)eq\f(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訪問名川大山。我豈能低頭彎腰,去侍奉權貴,使我心中)eq\f(不得快樂顏!,郁郁寡歡,極不舒坦!)段解:寫夢醒之后的感慨,點明中心題旨。對應學生用書P19夢游天姥吟留別整體感知一、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唐朝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安靜寧西南)。幼時隨父遷居四川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并好行俠。但由于生性豪邁坦蕩、狂傲不羈,常受到權貴讒毀,仕途并不順當。李白的詩歌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當時政治的腐敗作了尖銳的批判;對人民的疾苦表示憐憫;對安史叛亂勢力予以斥責,謳歌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義斗爭;又擅長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酷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擅長從民歌、神話中吸取養分和選取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偉絢爛的色調,是自屈原以來最具特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其詩達到了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詩集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靜夜思》《送友人》《秋浦歌》等。二、相關背景這首詩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天寶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開長安后,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墒抢畎子幸粋€擔心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辭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遇挫折的憤怨仍舊郁結于懷,所以在詩的最終發出那樣激越的呼聲。三、內容提要這首詩的題目又作《別東魯諸公》。夢游,點明此詩是記夢中所見。天姥,山名,在今浙江新昌縣東,風景靈秀?!耙鳌笔侵腹旁娭械囊环N體式,歌行體中的一種。這種體式形式上比較自由,不拘一格。全詩通過對夢游的描繪,寫出了詩人憎惡黑暗的社會現實,追求自由樂土的志向,表達了詩人蔑視權貴的抗拒精神。四、寫法借鑒1.奇妙的構思這首留別詩,突破了古代這類詩大都寫離愁的陳規舊俗,別出心裁地用“夢游”這一奇妙的方式來構思全詩。全詩圍繞一場游仙的夢幻而寫,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夢游;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夢醒而生感慨。這樣從現實到夢境,又從夢境到現實,借描繪仙境的奇妙,以揭示現實的丑惡;借抒發對志向的追求,以顯示對權貴的憎惡;借惜別的機會賦詩,卻寫訪游名山,以明自己的斗志,來表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主題。2.豐富的想像詩人馳騁想像的野馬,徜徉在奇山秀水之間,描繪出一幅幅奇麗變化的奇景。其中有月光皎潔、淥水蕩漾、白鹿青崖、鏡湖映影的靜幽之感,也有海日東升、浮光躍金、天雞破曉的壯麗晨光,有“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勝景,也有電閃雷鳴、熊咆龍吟、列缺霹靂、丘巒崩摧的夜間奇景,還有瓊樓銀臺、雍容和諧、富麗堂皇的仙府。奇景異境,變化迭出。詩人構思出一幅幅夢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個個夢幻中的生動形象,真可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3.大膽的夸張本詩所描寫的夢游,所表達的炙熱忱感,充分體現了詩人的夸張才能,他把想像中的事物寫得栩栩如生,驚心動魄。如天姥山橫空屹立,山勢超越了以險峻著名的五岳,遮掩了高聳的赤城山,甚至連一萬八千丈的天臺山也拜倒在天姥山的腳下。詩人以夸張、烘托的手法,極言天姥山之高。尤其是“橫”“拔”“掩”三字,氣象博大,生動有力,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大雄奇,描繪出了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高大形象和磅礴氣概。重點揣摩1.賞析詩歌前八句的表達技巧。參考答案:前四句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以虛襯實,給予天姥山以奇妙的色調。后四句運用襯托和夸張,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峻。2.試賞析“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中“飛”的表現力。參考答案:“飛”字表現了詩人急迫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由的生活的追求。3.試分析“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射金銀臺”一句在詩中的作用。參考答案:(1)從昏暗恍惚到震天動地,寫了神仙洞府壯麗輝煌的景象。(2)形成一個由低沉到昂揚的波瀾,為下文寫神仙渲染了奇妙的色調。4.試分析“仙人”的特點及作用。參考答案:(1)特點:天馬行空,逍遙自由,隨意奔馳。(2)作用:仙人的出現把夢境帶至最高潮,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憧憬和渴望。5.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參考答案:eq\x(夢中仙境)eq\o(→,\s\up7(象征))eq\x(作者追求的志向境界)作者寫仙境的奇妙是為了反襯現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憧憬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6.賞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快樂顏”一句。參考答案:這鏗鏘有力的十六個字,是詩人思想和特性的體現,表達了詩人寧愿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貴屈服,也決不取悅于世而茍且偷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抗拒精神和豪邁氣概。7.試分析本詩的風格特點。參考答案:(1)詩歌以豐富的想像,借助夢游的形式來展示了一個個奇景,塑造出了一個個夢幻中的生動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深厚的浪漫主義色調。(2)詩歌大量運用了襯托、比方、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栩栩如生,也更好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在感情。(3)豐富的想像和大量的修辭為本詩著上了浪漫主義的色調。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整體感知一、相關背景李白懷抱一腔政治熱忱到了長安,被賀知章等人觀賞,唐玄宗任為翰林待詔,其實只是把李白當作詞臣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純真,因此得罪了權貴。被排擠出京后,漫游江湖間,政治志向無法實現,762年,病死當涂,初葬采石磯。杜甫“世人皆曰殺,我意獨憐才”,可見李白一生始終受到權貴們的排擠,郁郁不得志。二、內容提要《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寫詩人在孤獨的月光,花間獨酌、無人親近的落寞情景。詩的本意旨在表現自己的孤獨,同時詩人那種放浪形骸、狂放不羈的性格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三、寫法借鑒1.感情跌宕起伏第一波起伏是由冷清到喧鬧的場面:先揚(花間一壺酒)后抑(獨酌無相親)。接下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掃“無相親”的清冷、孤寂。其次波起伏是一次由悲涼到喜悅的情感輪回:從感嘆月亮與身影這兩個招呼來的酒伴的不解風情,到全然不顧、自得其樂的忘我境界。詩歌的其次波起伏是“獨酌”的實施,盡管“暫伴”多多少少透露出作者心中那一絲無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樂須及春”卻說明詩人已經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從而實現了這一次不再須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滿意的“獨酌”。第三波起伏是獨酌的高潮與升華:在這一階段,詩人已完全為“月下獨酌”的境界所沉醉,徘徊的月光,零亂的舞步,似醉似醒,物我一體,詩人在盡歡之后,立刻就要在花間月下的美景中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神志醒悟的最終一刻,仍沒有遺忘再次與和他一起成就“獨酌”的月亮與影子做出許久的約定。2.獨特的想像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極其單調。于是詩人突發奇想,把天涯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冷清清的場面就喧鬧起來了。接下來,詩人酒興一發,且歌且舞。歌時月兒徘徊,似乎在傾聽佳音;舞時自己的影子,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似與自己共舞。醒時相互歡娛,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離去。作者通過想像,表現了月亮、影子對自己的一往情深。重點揣摩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描繪了一幅什么畫面?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參考答案:幽靜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襲人,這奇妙的環境卻只有詩人自己自飲自酌,竟無一人陪伴。奇妙的環境與詩人“獨酌”的孤寂形成對比?!耙粔鼐啤币岩娎淝?,“無相親”再次渲染,更見詩人的孤獨愁苦之情。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句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參考答案:主要運用了想像、擬人的手法,把天涯之月和月下身影,連同自己,化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上自得其樂,實則表現無限孤獨與凄涼之情。3.最終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參考答案:“永結”與“相期”表明白作者在無邊寂寥的天地中,寧愿永與月、影為伴,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諛奉承的高潔志向。對應學生用書P109一、基礎鞏固1.下列加點的詞語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月既不解飲(懂得)B.我欲因之夢吳越(依據)暫伴月將影(和)C.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侍奉)永結無情游(忘情)D.勢拔五岳掩赤城(突出)相期邈云漢(期盼)解析:選DD項,拔:超出;期:約定。2.下面是古詩詞中描寫月色的句子,選出與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調不同的一項()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別時茫茫江浸月C.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D.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解析:選AA句,李白一向愛月,視月如友,這里的“湖月”明顯有寵愛之情。B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寫白居易與摯友分別時江面的景色;C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鈴》,寫想像中與戀人分別后的情景;D句出自姜夔的《揚州慢》,寫揚州遭兵火摧殘后的二十四橋的情景。B、C、D這三句中描寫月色的句子,都表現了一種凄清冷落的情調。3.下列各句中,所引詩詞不符合語境的一項是()A.“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應當把握時間,好好學習。B.凡事不行能總不勝利,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C.我們在實現志向的過程中,要有不斷進取的精神,就像古詩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闭f的那樣。D.為什么寫作高手總有寫不完的好玩事兒呢?奇妙就在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詩句里,寫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解析:選B“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意思是“梅花要不是經受住一次次風霜摧折之苦,哪會有素馨沁人的花香”,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實行的正確看法。因此不符合語境。4.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體現作者對社會現實憎惡而追求自由樂土的志向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詩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誠和“月”、“影”相約,充分體現了作者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3)青冥浩蕩不見底,________________。(4)霓為衣兮風為馬,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怳驚起而長嗟。(6)________________,失一直之煙霞。(7)花間一壺酒,________________。(8)舉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我舞影零亂。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快樂顏(2)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3)日月照射金銀臺(4)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5)忽魂悸以魄動(6)惟覺時之枕席(7)獨酌無相親(8)對影成三人(9)我歌月徘徊二、拓展閱讀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送友人入蜀①李白見說蠶叢路,坎坷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②。[注]①這首詩作于天寶二年(743),作者當時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②君平:漢代嚴遵的字,他不愿做官,過著隱居生活,曾經在成都以占卜為生。(1)下列對詩歌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首聯寫臨別時作者親切地囑咐友人蜀道坎坷險阻,不易通行,恍若兩個好友在娓娓而談,感情真誠而懇切。B.頷聯“起”“生”兩個動詞用得極好,生動地表現了棧道的狹窄、險峻、高危,想像奇妙,寫得氣韻飛動。C.頸聯寫作者看到的景色,前句寫山上景致,后句寫春江繞城的美景,遠近協作,如一幅漂亮的山水畫。D.中間兩聯對仗工整,以濃彩描繪蜀道勝景,對友人來說無疑是撫慰與鼓舞,也寄寓著作者對摯友仕途的希望。E.全詩著眼于“送別”,從詩旨上講,不宜渲染蜀道險難,但作者卻用語奇妙,使全詩顯得比較曠達。解析:選CDC項,頸聯是作者想像的景色,不是“看到的景色”。D項,尾聯中作者勸慰摯友平淡看待仕途的進退沉浮,所以說中間兩聯“寄寓著作者對摯友仕途的希望”錯。(2)本詩尾聯運用了典故,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表達對摯友的勸慰。作者了解他的摯友是懷著追求功名富貴的目的入蜀的,因而用典故勸解他對仕途升遷要淡然處之。②寄寓作者在長安時政治上受人排擠的深層感慨。由摯友入蜀想到自己在仕途上的不得意,勸說摯友也是抒發自己胸中的郁結。③表達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無奈與悲憤。官途艱難,升沉已定,連占卜都不用,作者借用君平的典故,抒發了自己的哀痛。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登錦城散花樓①李白eq\a\vs4\al(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金窗夾繡戶,珠箔②懸銀鉤。,飛梯③綠云中,極目散我憂。,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④。,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注]①錦城散花樓:錦城為成都的別稱,又稱錦里;散花樓為隋末蜀王楊秀所建。②珠箔:珠簾。③飛梯:高梯。④雙流:今四川成都雙流縣。(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A.詩人通過對散花樓的建筑規模、營造特點、位置與布局等的描寫,極力顯現出散花樓的高雅新穎、宏偉壯麗。B.“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兩句色調對比明顯,喜聞樂見,把初日臨照下的錦城散花樓金碧輝煌的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C.“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全詩僅有這兩句不合格律,假如去掉這兩句,變成一首五言律詩就更加簡練了。D.詩人綜合運用比方、對偶、夸張等手法寫景狀物,讀來詩意盎然,極具感染力。E.作者在這首詩中以大量筆墨描寫散花樓的壯麗景觀,充分蓄勢、鋪墊,抒發自己登樓遠眺的愉悅之情。解析:選ACA項,本詩寫景從“金窗”“繡戶”等微小器物入手,沒有描寫散花樓的“建筑規模、營造特點、位置與布局”。C項,“全詩僅有這兩句不合格律……變成一首五言律詩就更加簡練了”錯,這兩句在詩中特別重要,是“詩眼”。(2)這首詩的前六句描寫了哪些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明確要求在詩的前六句中尋求答案,即要精確找到前六句中所描寫的意象(景物)有哪些,然后將這些意象連綴在一起,組合成一幅詳細可感的畫面,從中感悟意象所表現的氛圍特點。詩句中的朝陽、金窗、繡戶、珠箔、銀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員工合同履約協議書范本
- 模板勞務承包合同協議
- 快運物流合作合同協議
- 咨詢設計服務合同協議
- 毛衣縫合加工合同協議
- 向政府購買土地合同協議
- 吵架糾紛和解協議書范本
- 商場租賃合同安全管理協議版
- 商家聯盟合作協議合同
- 商場物業外包合同協議
- 液面和功圖課件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10第十講 中外會通與中華民族鞏固壯大(明朝時期)
- 2024年風力發電運維值班員(高級工)理論考試題庫-上(選擇題部分)
- GB/T 19964-2024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
- 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
- 溺水病人的急救護理課件
- 生產加工型小微企業安全管理考試(含答案)
- 重癥新生兒護理課件
- 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深度分析
- 初中教科研課題:《提高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 危險化學品企業設備完整性 第2部分 技術實施指南 編制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