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_第1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_第2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_第3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_第4頁
北京市豐臺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豐臺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閱卷人

得分

讀下面這段話,完成下題,了解試卷主題。

有學者說,中國人的生活美學qiyuAn—于古代文人一(人.雅8.啞)事。讀書時的

忘我,撫琴時的悠然,賞瓷時的tAozui……皆令人向往、感—(A.楷B.慨)。如今

國潮興起,它在發展中huiji—了傳統文化元素,力求“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件件

有魅力的國潮作品向世界—(A.宣B.喧)告:我們中國人正奮力

pandeng著生活美學新高峰,用心pOx企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A.壯B.狀)

麗篇章。

今天,就請同學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中華美學領略一二。

1.根據拼音寫詞語,書寫要規范、端正、整潔。

2.聯系上下文,選擇括號里使用正確的字。

3.根據多音字“興”的不同意思,“國潮興起”的“興”讀()

A.xing:興致;興趣B.xmg:興盛,流行

4.上文中“悠然”的“悠”,意思是()

A.長久B.閑適、閑散C.在空中擺動D.穩住,控制

5.依據“泥”和“悖”的字義,可幫我們理解文中畫線語句是在說:“學古”應()。

泥【市】:固執,死板

悖[beil:違反

A.完全依照古人的規則,不需要有任何改變

B.大膽去創新,無需遵循傳統的規則與道理

C.在繼承中發展,在不違背基本規則的情況下創新

6.下列選項中的省略號與上文中省略號作用不同的是()

A.一首歌,一幅畫,一件工藝品……都是一段美好的藝術之旅。

B.“……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7.先補充詞語,再選擇合適的詞語序號填入句中括號。

①念念有②心滿足③行云水④驚肉跳

⑤一望無⑥排山海⑦全神注⑧奪天工

第1句:梅蘭芳先生的精彩表演結束了,劇場里爆發出了的掌聲。

第2句:右圖是毛澤東主席書法作品《七律?長征》節選,主席的草書可謂氣韻相連、!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8.大家在流杯亭模仿古人玩起了“曲水流觴(shMg)”的游戲一小茶碗流到誰面前誰就背詩,還不能和

別人背的詩重復。請跟他們一起完成下題。

(1)根據游戲規則,選擇恰當詩句。

甲端起小茶碗:“我背的詩句','描繪了夏天大雨忽然來臨的情景。”

乙接道:“我背的這兩句詩','運用了擬人的寫法。”

丙毫不示弱:“我背的詩句里有典故,',"

A.白雨跳珠亂入船B.少小離家老大回C.如今直上銀河去D.兩山排閡送青來

E.鄉音無改鬢毛衰F.黑云翻墨未遮山G.一水護田將綠繞H.同到牽牛織女家

(2)小明最后端起小茶碗說:“我想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里描寫人們在蛙鳴聲中暢談豐

收的詩句。”請幫小明默寫這兩句詩。,。

(3)背詩之后薦好書,根據大家的推薦做出選擇。

甲:作者在這本書中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乙:這本意大利作家的日記體小說寫出了平凡的人們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丙:這本書的主人公在抗日戰爭中幫助八路軍完成了很多任務,如愿參加了游擊隊。

A.《童年》

B.《愛的教育》

C.《小英雄雨來》

D.《故鄉》

甲推薦的是;乙推薦的是;丙推薦的是O

小明參觀瓷器展后寫了3則研學筆記。讀一讀,完成各小題。

①瓷器在其制作過程中體現了“金、木、水、火、土”這“—”相生相克的哲學思想,并且以

“—”展現著中華美學精神:如黃釉瓷器一般中正,如青釉瓷器一般寧靜,如赤釉瓷器一般

熱烈,如白釉瓷器一般圣潔,如黑釉瓷器一般莊重。

②瓷器的堅硬之軀,源于泥土的千錘百煉⑴瓷器的絢麗之彩,得益于釉料的精心調配⑵瓷

器的形態之美,歸功于器型的匠心獨運[3]它們共同構成了瓷器的獨特魅力。

③這土與火,鍛造出了1—,鍛造出了1—,鍛造出了一O

9.第1則筆記的第1處括號里應填,第2處括號里應填。

A.五音

B.五色

C.五行

D.五谷

10.第2則筆記中,[1]內填入,[2]內填入,[3]內填入,更能讓人讀出

語句之間的層次關系。

A.逗號

B.分號

C.句號

11.第3則筆記的括號里依次填入一一,可形成層層遞進的排比句。

A.風雅詩意的生活態度

B.五光十色的珍貴瓷器

C.燦爛耀眼的中華文明

12.小明拍下了爸爸觀賞瓷器時的情景。借助照片合理想象,將爸爸觀賞瓷器時入迷的樣子進行具體、

生動地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他已被瓷器深深吸引。

只見爸爸

為了去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做宣傳,小明搜集了四份材料。請讀后完成各題。

【材料一】

△①我們居住的星球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生態系統:濕熱的雨林、廣袤的海洋……都為諸多生物提

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環境。但是,幾乎沒有哪個生態系統能像濕地一樣,以狹小的面積,孕育了如此眾

多的生命。

△②濕地在地球陸地面積中所占的比例大約—6%,—為全球大約20%的生物提供生態環境。棲

居于濕地的野生動植物不僅種類豐富,而且數量繁多,以至于濕地成為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

域之一。

③當我們走近濕地,就可領略棲息其中的動物們獨到的生存智慧。黑鷺會將自己的翅膀圍成傘狀,

使想要尋找陰涼的魚兒落入陷阱;丹頂鶴演化出修長的雙腿,自如地在沼澤地跋涉覓食;彈涂魚獨特的

身體結構,使它們能離開水生活一段時間……

④在滋養生命的同時,濕地還發揮著調節水分平衡和凈化水體的功能。濕地如同天然海綿,在洪水

來臨時充分儲蓄水,削減洪峰;在干旱季節則成為重要水源,補給河川和地下水。此外,濕地里的水流

較緩,能使水體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逐漸沉淀下來,通過化學轉化、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徑去除污

染物,有效凈化水質。這種全方位的調蓄和凈化能力,使濕地扮演著“地球之腎”的角色。

△⑤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許多濕地特別是天然濕地,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的城市無度

擴張隨意圈占濕地;有的人不聽勸阻在濕地周邊燒烤;一家老小游玩濕地后留下垃圾一片……人類做這

些時可曾想過,如果某個濕地系統完全退化,棲居于其中的動植物,還有巧妙的食物網,以及令人賞心

悅目的美景,也會隨之永遠消失。

⑥請謹記:我們與濕地相依相存,請呵護“地球之腎”!

【材料二】

20世紀前期,北京雨燕數量有5萬只之多。隨著經濟建設飛速發展,北京新建起許多高樓大廈。這

些現代建筑沒有給雨燕留下居住空間。同時,北京濕地迅速減少,海淀多處稻田逐漸消失,南郊三海子

等處的池塘面積大大縮小,雨燕的食物來源受到極大影響。2014年7月,據中國觀鳥會統計,北京雨燕

僅剩2700多只。恢復濕地,新建濕地,刻不容緩。

【材料三】

2022年11月5日,“長江日報社”報道:中國政府加入《濕地公約》以來,在應對濕地面積減少、

生態功能退化等方面采取了積極行動,如推進濕地立法、開展濕地調查監測和保護修復工程等。目前,

我國擁有國際重要濕地64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

【材料四】

2024年2月2日,“中國新聞發布”報道:多年來,我們積極采取多項舉措,堅持保護優先和系統治

理,如落實植樹造林、加強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嚴控向濕地內排放生活污水等。目前,我國共有國際

重要濕地82處、認定國家重要濕地58處。

13.填空。

①抓住關鍵句可把握材料一的主要觀點是:O

②材料一已用三角形分為三部分,用簡練的語言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內容:。

③把材料三和材料四關聯在一起比較著讀,能讀出這些方面的發

現:O

14.選擇

①讀材料一第2自然段,在括號內分別填入這兩個詞,最能表達出作者對“濕地以狹小的

面積,孕育了眾多生命”的驚嘆。

A.有、能

B.足有、卻只能

C.只有、卻能

②材料一第4自然段把濕地比喻成海綿,是因為它能根據需要0(多選)

A.凈化水

B.儲蓄水

C.補給水

③材料二中“對雨燕減少原因的分析“,對我們理解材料一第自然段最有幫助。

A.2

B.3

C.4

D.5

④材料一與《只有一個地球》在表達上的相似之處是:二者都o(多選)

A.通過呼吁引發讀者對所寫事物的關注

B.在客觀敘述事實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情感

C.提出了科學設想,并舉例子加以說明

D.先描述事物帶給人的美好,轉而描述人的破壞行為

15.充分運用不同材料中的信息,用簡練的語言寫出倡議,號召游客們文明游覽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用

實際行動保護濕地。

“文明游園保護濕地”倡議書

游客朋友們:

一草一木總關情,一舉一動見品行。讓我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為保護濕地自覺做到以下幾點:

豐臺小公民

2025年1月2日

16.小明家住草橋,為了低碳環保,他準備“綠色出行”前往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請你借助下面三則材

料,充分利用交通工具為小明規劃合理的出行方案。

令乘公交車請在“槐房4骷”下車(西4人口)

與自駕前往可導航至周邊停車場(西I入口)

專路]孽海明苑一槐房北站

59地鐵19號線牡丹園T新宮

左*?:30*21X)0

23467

?

tt?■

翠翠

正新

風宮

小明,你可以這樣去南苑森林濕地公

閱卷人

二'閱讀

得分

閱讀短文,完成各題。

溫暖

①我滿懷崇敬之情,去采訪兩位農村老人。一位是個頭不高黑紅臉膛的瘦弱老人,一旁是比他還瘦

的老伴。他們像一對日夜不倦、吐絲不止的春蠶,從早到晚地、十四個年頭不停歇地織著圍巾。這些圍

巾,不買賣,不送親朋,不贈好友,而是送給生活在祖國邊疆的人們。

②2020年秋季,地處喜馬拉雅山的玉麥小學新生收到老人千里迢迢寄來的圍巾。孩子們圍上各色的

圍巾,身上頓時暖融融的。師生們決定回送老人一份有意義的禮物。9月27日,大家與兩位老人視頻連

線,在“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玉麥鄉標志性山坡上,學校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儀式。師生們向國旗敬禮,

也向尊敬的爺爺奶奶敬禮。與師生們同唱國歌時,老人那()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③地處東海的北磁島,冬天凜冽的寒風像刀子一樣。2021年春節前,守島官兵收到老人郵來的色彩

繽紛的圍巾。戴上圍巾的官兵們在腦海中不斷勾勒著老人織圍巾的情景,胸中蕩漾著無限溫暖。他們找

來精美的鵝卵石,一面畫上海鷗、漁船、護漁艦艇、燈塔和哨兵,另一面寫上心里話:贈敬愛的爺爺奶

奶。一同寄走的還有感謝信:“您的圍巾給了我們極大的幸福感。軍隊是人民的鋼鐵長城,人民是軍隊的

堅強靠山。我們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誓死守護祖國海疆。”

④地處海拔五千多米的帕米爾高原某邊防連,于2022年冬意外收到兩個包裹。包裹打開,一道道

美麗的“彩虹”讓官兵們的眼睛一下子亮起來。戴上圍巾的巡邏兵小孫對著遠方鄭重地行著軍禮:“我要為

人民守好祖國的邊關,請老人家放心。”

⑤掛在老兩口織巾工作間墻上的一張中國地圖上,沿著祖國的萬里邊海防線,貼上了一百一十三顆

醒目、耀眼的紅色五角星。它們照耀著兩位老人用圍巾溫暖的一個個解放軍哨所、公安邊防派出所、邊

疆學校。這些年,老兩口不辭辛苦、沒日沒夜地織啊織啊,織出上萬條圍巾,也收到太多太多邊關人的

滾燙暖意。有來自祖國各地的錦旗、感謝信、邊防官兵的合影和新年賀卡;有來自西藏的哈達、新疆的

花帽和綻放在高原的雪蓮;有來自邊疆海疆的一塊塊精心挑選的石頭……

⑥采訪中我們得知,老人名叫趙中福,父親是河南省安陽市早期的中共地下黨員。趙中福從記事起

就看著爹娘給解放軍做鞋子、打手套、織圍巾,八歲起就像父親一樣為地下黨組織送信了。趙中福的父

親臨終前囑托他:“孩子,’—',不要忘了解放軍,不要忘了守衛祖國的官兵!”從那時起一直到現在,

逢年過節,趙中福老人的兒孫們從四面八方團聚老人小院之日,就是家中幾代人熱熱鬧鬧同織圍巾之

時。

⑦如今,八十六歲的老人趙中福、老伴張娥梅,仍在默默地織圍巾。他們要搶在寒冷冬季前,把圍

巾寄到邊疆。

⑧采訪中,兩位老人反復說的只有一句話:圍巾誰都能織。我們只是做了件普通事,不值得說。

17.填空。

①短文圍繞中心重點寫了三個事例,照樣子概括第2個事例。

事例1:2020年秋,老人為玉麥小學新生寄去圍巾,師生們與老人連線共同舉行升旗儀式。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4自然段中“一道道美麗的,彩虹,讓官兵們的眼睛一下子亮起來”寫得很妙:“彩虹”寫出

了,“亮起來”表達出了o

③作者在第6自然段寫“老人的父親”和“老人兒孫們”的事,主要目的是想告訴讀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8.選擇。

①第1自然段畫線語句用了的修辭方法來贊美兩位老人。

A.夸張

B.擬人

C.比喻

D.反復

②讀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聯系上下文想象老人的形象,括號里應填

A.威風凜凜

B.飽經風霜

C.忘乎所以

D.熱血沸騰

③第5自然段中,“一百一十三顆五角星”是老人

A.收藏的徽章

B.收到的禮物

C.送過圍巾的地點

D.家族傳下來的紀念

④讀第6自然段中老人父親的話,其中括號處應填詩句

A.紅軍不怕遠征難

B.位卑未敢忘憂國

C.青山處處埋忠骨

⑤作者以“溫暖”為題,主要是想表達:(多選)

A.老人的圍巾使邊疆人民身體得到了溫暖。

B.老人一家幾代同堂和和美美很溫暖。

C.老人在奉獻的同時自己也收獲到了暖意。

D.老人的關愛讓邊疆人的心里很溫暖。

19.這兩位老人是怎樣的人?結合短文相關內容,從多個方面評價兩位老人。

閱卷人

三、寫作

得分

20.寫作

提示:“美”這個漢字的內涵很豐富,它有“美麗”之意、“美好”之意、“美德”之意……

要求:(1)以“美”作為題目,從你親身經歷過的人、事、景、物中,選擇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一篇習

作。(2)先想清自己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再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要把

重點部分寫具體。6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起源;陶醉;匯集;攀登;譜寫

2.A;B;A;A

3.B

4.B

5.C

6.B

7.詞;意;流;心;際;侄I);貫;巧;⑥;③

【知識點】字義;字音;看拼音寫漢字;補充成語;省略號的作用

【解析】【點評】考查看拼音寫漢字、多音字、選字詞填空、補全詞語、省略號、書法繪畫、字詞的理解

與賞析、句子的理解與賞析。根據具體的題目要求作答即可。

1.根據拼音寫詞語,需要準確掌握拼音的讀寫規則以及相應漢字的寫法。“qiyuAn”對應的詞語是“起

源”。“匕ozui”對應的詞語是“陶醉”。"huiji”對應的詞語是“匯集”。“pMdeng”對應的詞語是“攀登”。“pli

xie”對應的詞語是“譜寫”。

故答案為:起源、陶醉、匯集、攀登、譜寫

2.對于“雅事”,“雅”表示高雅,“啞”表示不能說話,這里應選“雅”。“感概”應為“感慨”,“慨”表示情緒激

動,“楷''表示楷模等意思,所以選“慨“宣告”是宣布、告知的意思,“喧”表示喧鬧,所以選“宣”。“壯

麗篇章”,“壯”表示雄偉、宏大,“狀”表示形狀等,所以選“壯工

故答案為:A、B、A、A

3.“興”有兩個讀音,分別是“xlng”和“xing”。當讀“xlng”時,有興盛、開始、發動等意思。

當讀“xing”時,有興趣、興致的意思。“國潮興起”表示國潮開始興盛、流行起來,“興”在這里的意思是興

盛、流行,讀音為"xing”。

故答案為:B

4.結合句子語境,“悠然”形容撫琴時的狀態,是閑適、閑散的意思。

故答案為:B

5.“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意思是在學習古人的基礎上,不要固執地完全依照古人的規則,在打破

舊方法的時候,不要違反基本的法則,也就是在繼承中發展,在不違背基本規則的情況下創新。

故答案為:C

6.首先分析上文中省略號的作用,根據上下文可知其表示列舉的省略。選項A中“一首歌,一幅畫,一

件工藝品……都是一段美好的藝術之旅。”這里的省略號也是表示列舉的省略,即還有很多類似的事物沒

有一一列舉出來。選項B中“……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這

里的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續,不是表示列舉的省略。

故答案為:B

7.先補充詞語:①念念有詞、②心滿意足、③行云流水、④心驚肉跳、⑤一望無際、⑥排山倒海、

⑦全神貫注、⑧巧奪天工;

對于第1句“梅蘭芳先生的精彩表演結束了,劇場里爆發出了……的掌聲。",形容掌聲應該用“排山倒

海”,表示掌聲的氣勢宏大,所以這里填⑥。

對于第2句“右圖是毛澤東主席書法作品《七律?長征》節選,主席的草書可謂氣韻相連……!

”,形容書法作品好,應該用“行云流水”,表示書法自然流暢,所以這里填③。毛澤東《七律?長征》的

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

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故答案為:詞、意、流、心、際、倒、貫、巧、⑥、③

8.【答案】(1)F;A;G;D;C;H

(2)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3)D;B;C

【知識點】詩;課內現代文閱讀;《童年》;其他外國名著

【解析】【分析】(1)甲端起小茶碗:“我背的詩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描繪了夏天大雨忽

然來臨的情景。”乙接道:“我背的這兩句詩'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閡送青來'運用了擬人的寫法。”丙

毫不示弱:“我背的詩句里有典故,’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2)《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里描寫人們在蛙鳴聲中暢談豐收的詩句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

蛙聲一片o

(3)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可知,甲推薦的是《故鄉》這本書。由

“這本意大利作家的日記體小說寫出了平凡的人們對祖國和人民的愛”可知,乙推薦的是《愛的教育》這

本書,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一個學年的生活,期間穿插著老師每月給學生講述的“故

事”,還有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由“主人公在抗日戰爭中幫助八路軍完成了很多任

務,如愿參加了游擊隊”可知,丙推薦的是《小英雄雨來》。

故答案為:(1)FAGDCH;(2)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3)DBC。

【點評】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詩歌詞句理解、詩歌情感主旨、一詞多義。廣義的文學常識指涵蓋文化

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

知的文學習慣。答題的關鍵是熟知文學常識,根據自己的積累作答。

【答案】9.C;B

10.B;B;B

11.B;A;C

12.微微彎著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眼前的瓷器,目光中滿是癡迷與驚嘆。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仿佛

在思索著這瓷器背后的故事和工藝。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似乎想要發出由衷的贊嘆,卻又怕驚擾了

這份美好。在他眼里那瓷器是一件稀世珍寶,稍一松手就會消失不見。他整個人仿佛被定在了那里,周

圍的喧囂和嘈雜都與他無關,他的世界里此刻只有這精美的瓷器。

【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其他文化常識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傳統文化、標點符號、內容理解與概括、看圖寫話。這種題型是小學語文考試

常見的題型,平時要加強練習,掌握答題技巧。

9.考查傳統文化。第1則筆記的第1處括號里應填C,因為“金、木、水、火、土”這是“五行”。第2

處括號里應填B,因為“黃釉瓷器”“青釉瓷器”“赤釉瓷器”“白釉瓷器”“黑釉瓷器”,這里是在說顏色,而在

傳統文化中與顏色相關的概念是“五色”。“五音”是指宮、商、角、徵、羽,與聲音有關;“五谷”是稻、

黍、稷、麥、菽,與農作物有關。

故答案為:CB

10.考查標點符號。⑴處。原句“瓷器的堅硬之軀,源于泥土的千錘百煉口]瓷器的絢麗之彩,得益于釉

料的精心調配”,這里在分別闡述瓷器的不同特點(堅硬之軀、絢麗之彩)及其成因,如果用逗號,句子

層次不夠清晰;如果用句號,句子會顯得過于割裂;而用分號可以清晰地分隔開這兩個并列的闡述部

分,所以[1]內應填B.分號。⑵處,“瓷器的絢麗之彩,得益于釉料的精心調配⑵瓷器的形態之美,歸功

于器型的匠心獨運”也是在并列闡述瓷器的不同特點及其成因,用分號能更好體現語句之間的層次關系,

所以⑵內應填B.分號。[3]處,同樣的道理,這里也是并列闡述,用分號更合適,所以⑶內應填B。

故答案為:BBB

11.考查內容的理解。題干要求形成層層遞進的排比句,因此“五光十色的珍貴瓷器”是中華文明的一個

重要體現,眾多精美的瓷器構成了豐富多樣的文化元素,“風雅詩意的生活態度”是在文明發展過程中,

在物質基礎(如珍貴瓷器所代表的文化繁榮等)之上所衍生出來的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燦爛耀眼的中

華文明”涵蓋了像瓷器這樣的物質文化以及風雅詩意的生活態度等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是一個宏觀

的概念,包含了前面兩者。即:第3則筆記的括號里依次填入B—A—C,可形成層層遞進的排比句。

故答案為:BAC

12.考查看圖寫話。作答時注意運用人物的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等。如:只見爸爸微微彎著腰,眼睛一

眨不眨地盯著眼前的瓷器,目光中滿是癡迷與驚嘆。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仿佛在思索著這瓷器背后的故

事和工藝。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似乎想要發出由衷的贊嘆,卻又怕驚擾了這份美好。在他眼里那瓷

器是一件稀世珍寶,稍一松手就會消失不見。他整個人仿佛被定在了那里,周圍的喧囂和嘈雜都與他無

關,他的世界里此刻只有這精美的瓷器。

故答案為:微微彎著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眼前的瓷器,目光中滿是癡迷與驚嘆。他的眉頭微微皺

起,仿佛在思索著這瓷器背后的故事和工藝。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似乎想要發出由衷的贊嘆,卻又

怕驚擾了這份美好。在他眼里那瓷器是一件稀世珍寶,稍一松手就會消失不見。他整個人仿佛被定在了

那里,周圍的喧囂和嘈雜都與他無關,他的世界里此刻只有這精美的瓷器。

【答案】13.我們與濕地相依相存,請呵護“地球之腎”;濕地的重要作用;我國保護濕地采取的行動和取

得的成效

14.C;ABC;D;ABD

15.禁止在濕地周邊燒烤;游玩濕地后不留一片垃圾

16.從草橋上車坐地鐵19號線到新宮下車,轉乘專59號公交車到槐房北站下車,步行到南苑森林濕地

公園。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主要考查獲取信息、分析解釋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

同情境中靈活運用文本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要多練多思考,我們就能熟練解題。

13.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①材料一圍繞“我們與濕地相依相存,請呵護地球之腎’”來寫了濕地的作用。

②材料一的第二部分從“濕地成為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濕地還發揮著調節水分平衡和

凈化水體的功能”方面寫了濕地的重要作用。③材料三寫了我國保護濕地采取的行動。材料四寫了我國

保護濕地取得的成效。

故答案為:我們與濕地相依相存,請呵護“地球之腎”;濕地的重要作用;我國保護濕地采取的行動和取

得的成效

14.①考查選字詞填空。“濕地以狹小的面積”和“孕育了眾多生命”之間是轉折關系,所以選擇只有,卻

能。故選:Co

②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根據“在滋養生命的同時,濕地還發揮著調節水分平衡和凈化水體的功能。濕

地如同天然海綿,在洪水來臨時充分儲蓄水,削減洪峰;在干旱季節則成為重要水源,補給河川和地下

水”可以概括把濕地比喻成海綿,是因為它能根據需要凈化水、儲蓄水、補給水。故選:ABCo

③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根據“有的城市無度擴張隨意圈占濕地;有的人不聽勸阻在濕地周邊燒烤;一

家老小游玩濕地后留下垃圾一片……人類做這些時可曾想過,如果某個濕地系統完全退化,棲居于其中

的動植物,還有巧妙的食物網,以及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景,也會隨之永遠消失”可以概括為濕地的污染對

棲居于其中的動植物的影響,所以對雨燕減少原因的分析對我們理解材料一第5自然段最有幫助。故

選:D。

④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材料一與《只有一個地球》在表達上的相似之處是:二者都通過呼吁引發讀者

對所寫事物的關注,在客觀敘述事實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情感,先描述事物帶給人的美好,轉而描述人的

破壞行為。故選:ABD。

故答案為:C;ABC;D;ABD

15.考查建議書、倡議書。根據“有的城市無度擴張隨意圈占濕地;有的人不聽勸阻在濕地周邊燒烤;一

家老小游玩濕地后留下垃圾一片……”提出倡議書的“禁止在濕地周邊燒烤”“游玩濕地后不留一片垃圾”。

故答案為:禁止在濕地周邊燒烤游玩濕地后不留一片垃圾

16.考查開放探究。根據材料所給的交通方法來規劃出行方案。即從草橋上車坐地鐵19號線到新宮下

車,轉乘專59號公交車到槐房北站下車,步行到南苑森林濕地公園。

故答案為:從草橋上車坐地鐵19號線到新宮下車,轉乘專59號公交車到槐房北站下車,步行到南苑森

林濕地公園。

【答案】17.2021年春節前,老人為北礴島守島官兵寄去圍巾,官兵們寄回畫有圖案和寫有心里話的鵝

卵石及感謝信。;圍巾的色彩繽紛;官兵們收到圍巾時的驚喜和喜悅;老人為解放軍織圍巾的行為是一種

家族傳承,體現了他們對解放軍的深厚情感和關愛是代代相傳的

18.C;B;C;B;ACD

19.無私奉獻:他們十四個年頭不停歇地為祖國邊疆的人們織圍巾,不計回報,體現了他們的無私精

神。

堅持不懈:連續多年堅持織圍巾并寄往邊疆,這種毅力和堅持令人欽佩。

心懷家國:牢記老人父親的囑托,關心解放軍和守衛祖國的官兵,體現了他們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的責

任感。

低調謙遜: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是普通事,不值得說,展現了他們謙虛的品質。

傳承美德:他們的行為影響了兒孫,使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美德得以傳承。

【知識點】散文閱讀

【解析】【點評】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

要求。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17.①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2021年春節前,守島官兵收到老人郵來的色彩繽紛的圍巾。戴上圍巾的

官兵們在腦海中不斷勾勒著老人織圍巾的情景,胸中蕩漾著無限溫暖。他們找來精美的鵝卵石,一面畫

上海鷗、漁船、護漁艦艇、燈塔和哨兵,另一面寫上心里話:贈敬愛的爺爺奶奶。一同寄走的還有感謝

信:’您的圍巾給了我們極大的幸福感。軍隊是人民的鋼鐵長城,人民是軍隊的堅強靠山。我們決不辜負

黨和人民的期望,誓死守護祖國海疆。’”可概括為:2021年春節前,老人為北礴島守島官兵寄去圍巾,

官兵們寄回畫有圖案和寫有心里話的鵝卵石及感謝信。

②考查字詞理解與賞析。結合“包裹打開,一道道美麗的‘彩虹'讓官兵們的眼睛一下子亮起來”可知,把

圍巾比作了“彩虹”,“彩虹”寫出了圍巾的色彩繽紛,“亮起來”表達出了官兵們收到圍巾時的驚喜和喜悅。

③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結合“老人名叫趙中福,父親是河南省安陽市早期的中共地下黨員。趙中福從

記事起就看著爹娘給解放軍做鞋子、打手套、織圍巾,八歲起就像父親一樣為地下黨組織送信了……從

那時起一直到現在,逢年過節,趙中福老人的兒孫們從四面八方團聚老人小院之日,就是家中幾代人熱

熱鬧鬧同織圍巾之時”可知,老人為解放軍織圍巾的行為是一種家族傳承,體現了他們對解放軍的深厚情

感和關愛是代代相傳的。

故答案為:2021年春節前,老人為北布島守島官兵寄去圍巾,官兵們寄回畫有圖案和寫有心里話的鵝卵

石及感謝信;圍巾的色彩繽紛;官兵們收到圍巾時的驚喜和喜悅;老人為解放軍織圍巾的行為是一種家

族傳承,體現了他們對解放軍的深厚情感和關愛是代代相傳的

18.①考查修辭手法。結合“他們像一對日夜不倦、吐絲不止的春蠶,從早到晚地、十四個年頭不停歇

地織著圍巾”可知,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老人比作春蠶,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人勤勞、無私奉

獻的精神。故選:C?

②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威風凜凜: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

難困苦的生活和斗爭。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熱血沸騰:比喻情緒高漲、

激動。再結合“一位是個頭不高黑紅臉膛的瘦弱老人。他們像一對日夜不倦、吐絲不止的春蠶,從早到晚

地、十四個年頭不停歇地織著圍巾”可知,答案為“飽經風霜”。

故選:B?

③考查字詞理解與賞析。結合“掛在老兩口織巾工作間墻上的一張中國地圖上,沿著祖國的萬里邊海防

線,貼上了一百一十三顆醒目、耀眼的紅色五角星。它們照耀著兩位老人用圍巾溫暖的一個個解放軍哨

所、公安邊防派出所、邊疆學校”可知答案。

④考查古詩文默寫。結合“采訪中我們得知,老人名叫趙中福,父親是河南省安陽市早期的中共地下黨

員。趙中福從記事起就看著爹娘給解放軍做鞋子、打手套、織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