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_第1頁
7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_第2頁
7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_第3頁
7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_第4頁
7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演講人:日期:地球與地圖陸地與海洋目錄CONTENTS天氣與氣候居民與聚落發展與合作目錄CONTENTS我們所在大洲——亞洲我們鄰近國家和地區目錄CONTENTS01地球與地圖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被稱為“地球儀”的形狀。地球形狀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地球大小地球形狀和大小地球儀為了更直觀地展示地球,人們制作了地球儀,它是仿照地球形狀并按照一定比例縮小的地球模型。經緯網在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這些線交織成網,稱為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地球儀和經緯網VS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是構成地圖的基本要素。方向指示地圖的上下左右,比例尺表示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比例關系,圖例是地圖上用來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和標注,注記是地圖上對重要地理事物的文字說明。地圖閱讀方法首先看標題,明確地圖的主題;其次看圖例和注記,了解地圖上表示的各種地理事物;然后運用比例尺計算實際距離;最后確定方向和相對位置。地圖三要素地圖三要素及閱讀方法地形圖判讀與應用地形圖應用地形圖在軍事、工程建設、氣象預報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例如,在軍事上,可以利用地形圖進行地形分析、兵力部署和戰術制定;在工程建設中,可以利用地形圖進行選址、設計和施工規劃等。地形圖特征地形圖通常使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不同的顏色也可以用來表示不同的地形類型,如綠色通常表示平原,黃色表示山地等。02陸地與海洋大洲和大洋分布特點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蓋,29%為陸地海洋彼此連成一片,陸地被分割成六個大塊和無數小塊。各大洲和大洋分布不均陸地形狀多樣陸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主要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有三角形、四邊形、弧形等多種形狀。123冰川作用、海平面升降等氣候變化對海陸分布產生影響。氣候變化填海造陸、挖沙填海等人類活動改變海陸分布。人類活動01020304地殼的抬升和下降導致海陸變遷,如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地殼運動化石分布、巖層結構、地形地貌等。證據海陸變遷原因及證據板塊構造學說基本觀點地球表層由多個板塊構成包括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板塊相互碰撞、分離、滑動。板塊邊界是地殼活動帶火山、地震多發生在板塊邊界。板塊運動導致地形變化如山脈、裂谷、海洋的形成和變化。板塊運動影響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噴發等地質災害與板塊運動密切相關。火山、地震分布規律及預防措施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塊邊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等。030201火山、地震可能造成巨大災害火山噴發、地震等災害會破壞房屋、道路、橋梁等設施,危及人類生命安全。預防措施加強火山、地震監測和預警,制定應急預案,進行防災演練,提高公眾防災意識。03天氣與氣候天氣指某一個地區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是多種氣象要素的綜合表現。氣候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由光照、氣溫和降水等要素構成。天氣和氣候概念區分氣溫變化曲線圖用平滑的曲線將各月平均氣溫數據點連接起來,可以直觀地反映氣溫的年變化特點。降水量柱狀圖以月份為橫坐標,降水量為縱坐標,繪制柱狀圖,直觀地反映各月降水量的多少。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繪制方法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特點及其分布規律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干濕季明顯,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如非洲的薩瓦納。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南北緯35°~55°亞歐大陸東岸,如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域。熱帶草原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氣候01020403溫帶季風氣候影響氣候主要因素剖析緯度因素緯度不同,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不同,導致氣溫差異,進而影響氣候類型。海陸因素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差異,導致沿海和內陸地區的氣候差異。地形因素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氣流和降水的阻擋作用,如山地背風坡的“雨影區”。人為因素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日益顯著,如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變暖現象。04居民與聚落資源短缺、環境破壞、就業壓力增大、住房緊張。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開發人力資源;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人口問題。解決措施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問題及解決措施世界人口分布特點不均衡,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影響因素氣候、地形、經濟、歷史等。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經濟發達、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稠密。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不同人種特征比較與文化差異體驗文化差異體驗語言、風俗、宗教、藝術等方面的差異,可以通過旅游、交流等方式進行體驗。不同人種特征膚色、眼色、毛發等特征存在差異。聚落形成條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等。發展變化過程聚落形成條件和發展變化過程探討初始階段,聚落規模小,功能單一;隨著經濟發展,聚落規模逐漸擴大,功能多樣化;現代聚落則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010205發展與合作國家和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異發達國家工業化水平高,經濟發達;而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水平較低,經濟相對落后。經濟發展水平與地理位置的關系經濟發展水平與資源分布的關系地理位置對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但并非絕對,許多發展中國家地理位置優越但經濟落后。資源分布不均,但發達國家通過技術和資金優勢利用全球資源,而發展中國家則需更合理利用自身資源。123發達國家的優勢先進的科學技術、強大的經濟實力、高水平的教育體系、優越的基礎設施等。發達國家的劣勢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人口老齡化、經濟依賴性強等。發展中國家的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市場潛力大、政策優惠等。發展中國家的劣勢技術水平低、資金短缺、基礎設施落后、教育水平較低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自優劣勢剖析國際合作重要性及典型案例分享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促進全球經濟繁榮、推動科技進步、解決全球性問題等。國際合作典型案例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洲合作對話、聯合國等。國際合作中的南北合作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旨在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國際合作中的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旨在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和經濟獨立性。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涵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三個方面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實現經濟增長、社會公正和環境保護的平衡。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踐行動推廣清潔能源、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全球合作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理解與實踐行動倡議06我們所在大洲——亞洲地理位置亞洲位于東半球的北部,東臨太平洋,西接歐洲,南瀕印度洋,北接北美洲。范圍界定亞洲地域遼闊,覆蓋地球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等地區。亞洲地理位置和范圍界定亞洲復雜多樣自然環境特征描述地形地貌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包括高山、高原、平原、盆地等多種地貌類型,擁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氣候特征水文特征亞洲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各地氣候差異大,季風氣候顯著,降水分布不均。亞洲河流眾多,源遠流長,主要河流包括長江、黃河、印度河等,湖泊眾多,包括里海、貝加爾湖等。123人口狀況亞洲文化多樣,擁有眾多古老文明和文化遺產,如華夏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文化特色經濟發展亞洲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印度等國家經濟崛起尤為顯著。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地。亞洲人口、文化、經濟發展狀況簡介合作前景亞洲各國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挑戰應對亞洲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和矛盾,需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亞洲區域合作前景展望與挑戰應對07我們鄰近國家和地區日本、東南亞、印度等鄰近國家概況介紹位于亞洲東部,由四個主要島嶼組成,擁有獨特的文化和先進的技術,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大國之一。日本位于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元的文化。東南亞位于南亞,是印度半島上的主要國家,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以及龐大的人口和多樣化的宗教。印度與我國雙邊關系發展歷程回顧與現狀評估中日關系自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系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挑戰。030201中國與東南亞關系東南亞地區是我國周邊外交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國與東南亞國家在貿易、投資、人文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中印關系兩國關系在經歷了一段曲折之后,逐漸得到了改善和發展,雙方在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強友好交流合作舉措探討擴大經貿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深化人文交流增加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文明互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