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4700字_第1頁
《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4700字_第2頁
《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4700字_第3頁
《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4700字_第4頁
《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4700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目錄TOC\o"1-2"\h\u6016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 111621、相關研究成果 2298661.1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研究 2223341.2農業保險發展狀況、作用及未來展望 3196051.3農業保險運營模式 4131951.4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影響 438812、文獻述評 523166參考文獻 5通過對于中國知網中的文獻以“農業保險”和“河南省”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并得到計量可視化統計結果如圖所示,就顯示從1997年至2020年間對于河南省農業保險相關的研究論文總體數量在增多,其中1997到2008年間屬于相關研究的起步階段,數量非常少,2009年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增長,之后2013到2016年金開始井噴,可能是因為當時全國范圍內推行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進行激發了學者的研究熱情。圖SEQ圖\*ARABIC1.11997年至今河南省農業保險相關文獻逐年發表數量通過對于河南省保險相關文獻進行主題分析,經過數據清洗之后得到如圖所示的結果,可以看出政策性農業保險、農業金融、農業保險發展和金融支持是排前四位的研究主題,而人民政府、種植業保險和保費補貼也是研究的熱點主題。圖1.SEQ圖\*ARABIC\s12河南省農業保險相關文獻主體分布統計1、相關研究成果通過對于相關主題的梳理,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相關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為對于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研究、農業保險發展及其作用的研究、農業保險運營模式和對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影響的研究。1.1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研究馮登艷(2009)認為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面臨著政府支持力度不夠、不符合大數法則、組織結構和經營能力不適宜等問題;侯玲玲(2010)研究認為在政策推動下農業保險得到了發展,但農業保險補貼政策仍有待完善、保險補貼對農戶購買行為具有顯著影響;在目前的保費補貼水平下農戶對保險保費補貼的期望越高則購買農業保險越少,反之亦然;汪必旺(2011)通過對比國內外關于農業風險和農業保險的研究,并利用農戶數據分析農戶經濟風險環境,模擬了河南省2010的政策性保險政策并對該方案和政策補貼對農戶的經濟復利效果進行評價,認為在當前保險方案下,如果有政府的補貼,保險方案是可行的;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該保險方案是不可行的;但該保險方案在各村不同農戶之間的經濟福利大小存在差異;按照該保險方案,政府的農業保險補貼是無效的;程麗英(2012)通過對河南省各級縣市政策研究認為,在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中,河南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不夠準確,存在缺位或越位問題,影響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規模,未能滿足農業大省對保險的需求;彭永恒(2013)重點剖析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范圍和比例、保費收入與賠款情況,并通過實地考察認為,當前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水平和層次較低,環境依存度較高,但是發展空間仍然巨大;張道明(2014)通過對于政策的研究認為,目前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仍存在相關立法進程緩慢,農戶和基層部門對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認識不清,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小、賠付標準低的問題;周磊(2015)則通過對于開封市的農業保險市場情況為例,認為當前農業保險承包公司仍存在著財政補貼滯后、具體理賠工作復雜的問題;郝娟(2017)借助于實地調查,從農戶視角采取多維度分析發現農戶一般都不具備較高的風險分擔意識,故而沒有表現出太高的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興趣,且大部分農戶對這一保險的評價都不甚高;王凱(2018)則通過對于收集的資料數據進行了發展狀況分析,并通過多省份的對比,認為自2007年來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十分迅速,有效地減輕了財政負擔,提高了農業風險管理能力;馬英南(2020)以濮陽縣為案例認為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仍存在著主題缺乏積極性、保險公司實力不足和基層財政配套資金困難的問題。1.2農業保險發展狀況、作用及未來展望劉溢海(2011)通過對國外農業保險的五種經營模式的分析,認為未來河南省農業保險要建立政府財政支持和民營公司有限自主經營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堅持農民自愿和“保本微利”的原則,經營范圍和對象要由點到面逐漸鋪開,務求開局有益;孫春甫(2012)分析了河南省的農業保險發展現狀,發現河南省目前存在供給和需求的雙向不足,、經營模式無效和缺乏專業技術隊伍的問題,認為應當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扶持,創新業務推廣和經營模式,加強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劉寧(2013)通過分析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環境上,認為目前應當盡快完善現有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制度、創新農業保險產品、消減逆選擇行為;牛超(2014)具體分析了河南省的農業保險的發展歷程,認為河南省目前農業保險仍然具有險種缺乏的問題,未來應當健全法制保障,建立完善的分散風險機制,加大政府在農業保險中的作用,同時完善農業保險市場機制;孫超(2015)通過對比國內外農業保險,認為目前河南省發展農業保險具備基礎優勢,但仍面臨著生產規模、農戶主體意愿的問題和阻礙;陳?。?016)通過對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分析,認為河南省農業保險存在政策環境差、有效供給和有效需求不足、專業技術人才短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方面的問題;任海波(2017)以中韓對比為切入點,通過市場調研發現目前河南省農業保險參保積極性低,險種較少且宣傳不到位,并缺少相關法規;劉冬姣(2020)認為目前河南省農業保險保費規模逐漸增加,發展規模質量顯著提升,市場機制逐漸完善,保險險種日益增加,發展規模逐漸提升,并提出未來應當創新產品,提升服務品質,優化補貼機制,實行差異化保費補貼機制;劉飛(2020)以河南省地級市面板數據為基礎實證檢驗和男生農業保險對農業產出從影響效應,結果表明各地市農業保險發展水平和人均種植面積對農業產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農業風險對農業產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1.3農業保險運營模式劉溢海(2011)認為國外農業保險模式有五個類型:政府主導模式、相互社模式、民辦公助模式、政府壟斷模式和國家重點扶持模式,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經營模式主要有五種取向:政府主導并由政府組織經營的模式、政策支持下的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險公司模式、政府主導下的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模式和政府支持下的保險合作社經營模式,河南省應當發展發展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為主的模式;郭以馨(2019)通過以河南省花生為例,采用Copula函數研究了經濟作物傳統收入保險的費用厘定設計了天氣指數型花生收入保險,提出我國未來應該加快開展花生等經濟作物的收入保險,并構建區域化的農產品收入保險體系,并認為挑起指數型收入保險具有一定可行性。楊鳴鶯(2019)運用SE-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數分析法測算2012-2017年河南省以及省內各地市的保費補貼政策績效水平,分析發現河南省各地績效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制度管理水平較為接近,但是補貼資金的規模效率高低不定,規模收益遞減;李琴英(2019)利用2012—2016年河南省18個地市的種植業保險相關數據,構建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數,測算河南省種植業保費補貼的經濟和社會績效,發現河南省種植業報廢補貼的績效水平在上下波動中呈現緩慢增長趨勢,且各地績效水平不均勻,并且李琴英(2020)在次年以河南省優質小麥的單產和期貨價格數據,通過Copula函數確立產量和價格的聯合分布和蒙特卡羅模擬法模擬收入數據,認為如果將優質小麥最低限價補貼轉化為收入保險保費補貼,將有利于降低財政負擔,保障農戶收入的穩定,而且有助于促進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形成和完善。1.4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影響侯茂章(2017)根據湖南省1990-2014年間的數據,運用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分析得出了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起有正向的影響作用。李靜(2018)以2007為節點,對比分析了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前后兩個時間段的結果發現政策性農業保險通過分散農業生產風險、調整種植結、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三種途徑對農民收入產生影響,并且他得出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這一結果。石文香(2019)基于省級面板門檻模型的實證檢驗發現受農民收入水平制約,農業保險對農民農業收入的影響表現出鮮明的門檻特征:只有當農民收入水平超過一定的門檻值以后,發展農業保險才會顯著提高農民收入;而當農民收入水平較低時,投保農業保險反而會顯著降低。張玥(2020)通過建立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分析農業保險和農民可支配收入之間的影響關系,實證研究表明,農業保險能夠促進農民增收,農業保險對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影響路徑不同,農業保險間接促進農民經營性收入的增加,直接增加農民轉移收入,但是農業保險對農民轉移性收入的影響存在門檻效應,農業保險對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沒有直接的顯著影響。郭軍(2021)通過Oaxaca-Blinder分解法并采取了2015-2016年北方6升12縣種植業保險的調研數據,實證結果表明農業保險排斥對農民收入有顯著負向影響,受排斥農戶與未受排斥農戶的農業收入差異為6%左右。考慮異質性后的結果進一步表明,未受排斥的年輕農戶和規模擴大型農戶農業收入增長明顯。2、文獻述評通過對于相關文獻的分析與梳理發現,目前關于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農民收入的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對于發展現狀及其問題和對策的相關研究數量更多,且也有不少研究者偏向于對于農業保險具體政策和運營模式進行研究,而根據國內外其他地區對于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進行的大量研究可以發現,該研究具有一定價值,本研究將通過選取河南省農民收入和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的數據,得出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對現有研究領域進行補充。參考文獻侯茂章,李思賢.湖南省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影響實證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05):25-31.孫春甫.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12(15):92-93.劉冬姣,劉凱.河南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J].上海保險,2020(12):37-43.劉飛,李紅艷,龔承剛.農業保險對農業產出的影響效應及異質性因素——基于河南省地級市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0,36(21):159-162.李琴英,楊鳴鶯,陳力朋.河南省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的績效評價——基于SE-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數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01):103-112.張玥.我國農業保險對農民增收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20.侯玲玲,穆月英,曾玉珍.農業保險補貼政策及其對農戶購買保險影響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0,31(04):19-25+110.郭軍,紀安,彭超.農業保險排斥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基于傾向值匹配的異質性研究[J/OL].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0[2021-02-20].李靜.政策性農業保險對農民收入影響的實證研究[D].內蒙古工業大學,2018.石文香,陳盛偉.農業保險促進了農民增收嗎?——基于省級面板門檻模型的實證檢驗[J].經濟體制改革,2019(02):84-91.周磊.地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探究——以開封市農業保險為例[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4):105-108.郝娟.基于農戶視角的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狀況調查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7.王凱.湖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D].湖北省社會科學院,2018.陳琛,柴紅旭.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許昌學院學報,2016,35(06):116-120.馬英南.關于濮陽縣政策性農業保險落實情況的調查[J].時代金融,2020(05):19-20.孫超.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對策探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5.汪必旺.農戶經濟風險與政策性農業保險分析[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1.彭永恒.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劉寧.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問題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3,42(08):186-190.李琴英,王世保,呂雅晴.優質小麥收入保險費率厘定及保費補貼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0(05):95-102.程麗英.河南地方政府在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中的角色分析[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7(02):9-13.楊鳴鶯.河南省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的績效評價研究[D].鄭州大學,2019.任海波.河南農業保險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中韓對比為切入點[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5(06):53-55.劉溢海.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對策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1(02):127-128.牛超.河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D].河南農業大學,2014.郭以馨.基于Copula函數的花生收入保險費率厘定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9.馮登艷.政策性農業保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