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高考語文模擬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1(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20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引入中國,對中國考古學產生較大影響。英國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等討論了考古學研究中理論、方法和材料三者相對重要性的問題。他們認為考古材料只有在理論和方法充分完善的情況下才能被了解。這意味著,考古材料的意義和重要性取決于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而各種方法是根據我們的研究目的和手頭材料來進行選擇和開發的。對于當代高水平的考古研究,理論預設性引導和問題科學性設計就變得極其重要。考古學就本質而言旨在研究古代未知名者的遺存,這些物質遺存更多體現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生產技術和經濟狀況,并有助于人們追溯它們的歷時發展。由于證據的物質性特點,考古學家只能對它們的含義作出一般性推斷。加上這些證據常常是殘缺不全或碎片化的,所以需要不斷優化考古學的理論、方法來提煉各種信息,以便對這些無言的物質材料作出科學解釋。由于研究對象的性質與特點,考古學不可能提供與文獻資料完全相同的信息,但是可以在探究人地關系和社會變遷的歷史背景上大有作為。在中國當下的上古史重建中,考古學根據自己材料的特點和理論、方法的創新來探索這門學科最擅長的領域,并在不少專題研究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測年技術的發展使得考古學能夠更加仔細地觀察文化變遷;環境考古學能夠幫助考古學家詳細了解生態變遷和人地關系,以及復雜社會興衰的經濟基礎;人工制品的研究有助于人們了解各種器物的生產方式、專業化程度以及制造、使用與分配;分子人類學能夠提供基因的流動、古代人群的血緣關系和社會結構等方面的信息……當今考古學提煉的這些信息已基本上能夠獨立重建史前期和上古時期社會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如果加上文獻證據,就能夠為這種歷史重建提供更加清晰的圖像。中國學者近年來十分重視并引入了國外考古學的一些技術,多學科交叉的趨勢正在加強,這給理論的預設與方法的完善提供了支持。(摘編自陳淳《從考古學理論方法進展談古史重建》)材料二:對傳說時代古史的考古學研究,離不開理論的引導和問題的設計。借鑒國外考古學的理論與技術,立足于中國實際,我們認為,由文化譜系、族屬譜系和基因譜系相結合的“譜系法”理論,是研究中國古史較為可行的路徑之一。文化譜系,就是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和演變傳承。族屬譜系,就是以血緣為基礎形成的族屬類型和演變傳承。基因譜系,就是通過對當前人類DNA序列的分析,推斷祖先的DNA類型,并研究其演變傳承。在文化譜系中,一定時期居住在特定自然環境里的人們共同生活,密切交流,會形成共同習俗甚至語言;而在族屬譜系中,血緣關系則應當是遠古人類共同生活、形成社會的天然紐帶。因此,理論上文化譜系和強調血緣認同的族屬譜系就存在相互對應的可能性。某族與鄰近區域其他族群相互交流,可能形成相似的文化,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遷徙等各種原因,屬于某一考古學文化的居民有可能屬于不同的族,不過其中總有一族占支配和領導地位。當然,隨著社會復雜化程度的提高,出現了國家社會,“按地區劃分國民”的情況越來越多,血緣關系自然會受到削弱,但以血緣相維系的族屬認同不但不會消失,而且還有可能在不同族群的碰撞刺激中得到加強,統治者的族屬認同更是如此。統治者還可能通過擴張、移民、封建等手段,不但將其族屬認同,還將與族屬相對應的文化擴展到更廣大的地域,從而使得早期國家的核心和主體區域成為統治者族屬和與之對應的強勢文化的分布區,四周則為從屬族屬和與之對應的弱勢文化分布區。甲骨文和傳世文獻記載的晚商王朝的王畿、四土、邊疆方國,與殷墟文化中心區、亞文化區和文化影響區范圍基本對應;金文和傳世文獻記載的西周王畿、封建諸侯國、邊疆地區,與西周文化中心區、諸侯文化區、文化影響區范圍基本對應,足證考古學文化和族屬的對證研究一定程度上是可靠可行的。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為推斷祖先的DNA類型提供了科學依據。搞清楚個體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家族之間的遺傳距離,從而建立晚商以前的基因譜系,不再只是一個夢想。將其與文化譜系、族屬譜系結合,一定會取得古史研究的重大突破。但基因譜系確定的只是相應人群的血緣關系,而非文化關系,族屬雖基于血緣,但更能體現文化,因此不能將基因譜系簡單等同于族屬譜系,就如同不能將文化譜系簡單等同于族屬譜系一樣。沒有理論的引導和問題的設計,只是將某地的重要發現和傳說輕易對應,無視考古年代和其他地區的同類傳說;或者將某個基因溯源結果和傳說時代某“祖先”輕易掛鉤,無視這些“祖先”的族屬、文化屬性,都不是對傳說時代古史的考古學探索應該提倡的做法。(摘編自韓建業《傳說時代古史的考古學研究方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考古學家對古代未知名者遺存的含義只能作出一般性推斷,一方面是證據具有物質性特點,另一方面是理論、方法還不太完善。B.在中國當下上古史重建中,考古學取得長足進展,這與考古學家專題式的研究探討以及深度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密切相關。C.某族與鄰近區域其他族群相互交流,可能形成相似的文化,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遷徙等各種原因,屬于某一考古學文化的居民屬于不同的族,不過其中總有一族占支配和領導地位。D.在研究文化譜系和族屬譜系的關系時,不能將兩者進行簡單化對應,而要將其置于演變傳承的動態過程中對應,情況較為復雜。(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歷史遺存常常是殘缺不全或碎片化的,所以在得出科學考古結論時要用多種手段來還原歷史真相。B.分子生物學在考古學上為推斷祖先的DNA類型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助于確定古代相應人群的族屬關系。C.國家社會的出現,自然會削弱血緣關系,但族屬認同有可能得到加強,而與族屬相對應的文化也可能呈擴展趨勢。D.文化譜系、族屬譜系、基因譜系相結合的“譜系法”理論,對研究中國古史有引導作用,其價值已初步顯現。(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A.朱熹曰:“行然后知之艱,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B.王國維提出:“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C.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D.胡適認為做學問應該“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4)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認為差序格局以“己”為中心,向外擴展,主要體現在親屬關系、地緣關系等社會關系中。請結合材料二相關內容說明差序格局在這兩種關系中分別如何體現的。(5)四川三星堆遺址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如果要對其歷史遺存進行研究,在“理論的引導和問題的設計”上要注意哪些方面?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二)現代文閱讀2(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伊莎貝爾在馬孔多觀雨時的獨白馬爾克斯星期天,冬天匆匆降臨了。星期六晚上還熱得透不過氣來呢,直到星期天早上人們也沒想到會下起雨來。①天空宛如灰色的膠凍,懸浮在我們頭上。整個下午都在一個勁兒地下雨。四周十分安謐,只聽見雨點兒落下來的聲音,就像整個下午都在乘火車旅行一樣。連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我們為這場雨太動感情了。星期一清晨當我們去關門,以便擋住院里斷斷續續刮起的刺骨寒風時,這種感情達到了最高峰。到了上午,這感情仍然有增無減。我看見脊梁疼痛的父親坐在搖椅里,斜靠在一個枕頭上,目光憂郁,茫然地望著這場亂紛紛的雨。我想起了那些八月的夜晚,萬籟俱寂,只聽得見地球圍繞著它那千百萬年生了銹的,并且不上油的軸心轉動的聲音。剎那間,我感到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恐懼。像星期日一樣,星期一一整天都在下雨。然而此刻雨卻像是下成另一個樣子。因為,某種異樣的、痛苦的東西在我心中產生了。下午,我旁邊一個聲音說:“這雨下得真煩人。”我不用回頭看,便聽出這是馬丁的聲音。我知道是他坐在我旁邊說話,口氣冷冰冰的。自從去年十二月那個陰暗的早晨他成為我丈夫以來,他這種腔調就沒有變。現在,我將要有孩子了,而馬丁卻坐在我旁邊說這雨煩死人了。“雨倒不煩人,”我說,“讓我太傷感的是光禿禿的花園和院里這些不能除掉的可憐巴巴的樹。”說著,我回頭去看他,可是馬丁已不在那兒了。只聽得他說:“看樣子別指望雨停。”②我循聲找人時,看見的只是一把空椅子。星期二晚,雨下得更大了,令人心煩意亂。第一天早晨那種清爽,此時卻變成了潮濕和悶熱。氣溫不是冷,也不是熱,而是一陣冷一陣熱,像讓人打寒戰似的。雙腳在鞋里直出汗。真說不出光著身子和讓衣服貼在身上哪一樣更受罪。家里的一切活動都停了下來。③這是一個凄慘的下午,那滋味就像夢見陌生人而驚醒過來后一樣。我知道今天是星期二。這一天,我們吃飯的秩序全被打亂了。午睡時間,我繼母端來了一盤清湯和一塊陳面包。事實上自星期一以來,我們就沒吃過東西了,我覺得自那時起,我們就不思飲食了。我們讓這場雨弄得癱瘓、麻木了,在這場大自然的打擊面前束手就擒。星期三中午時分,天還沒大亮,可下午三點以前,天又全黑了下來。“黑夜”一反常態提前到來,伴隨它的是院里那慢條斯理、單調乏味、冷酷無情的雨水節奏。這個提前到來的慘淡而凄涼的黃昏,來到靜悄悄的仆人們中間,他們蹲在椅子上,靠墻待著,在大自然的騷亂面前甘拜下風,無能為力。這時,大街上開始有消息傳來。也沒有誰把消息帶到家來,反正它就這么傳來了。還很確切,一個接著一個,仿佛是滿街奔騰的泥漿在傳遞著消息,它沖裹著家庭用具、各種物品、被遠處水災破壞的東西、瓦礫和死牲畜。事情是星期日發生的。當時這場雨僅僅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季節的先聲。兩天之后,家里也領教到了它。星期三消息才傳過來,像是被這場暴雨本身的活力帶來的。當晚,有人說:“從星期一開始火車就過不了橋了,看樣子是河水把鐵軌沖跑了。”還有,一個生病的女人正躺在床上就不見了,今天下午才發現她漂在院子里。也許當夜我睡著了一會兒,醒來時,被一股刺鼻的酸臭氣味驚呆了。我使勁地搖晃著身邊打鼾的馬丁,“你聞到了嗎?”我問他。他說:“什么?”我說:“一股味道,準是街上漂的死尸發出來的。”這種想法使我十分恐懼,可馬丁卻翻過身去,對著墻,迷迷糊糊、粗聲粗氣地說:“都是你多事兒,懷孕的女人想象力就是豐富。”星期四早晨,那股味道沒有了,遠了,聞不見了。時間的概念從昨天就被弄亂了,這時已全部失掉。④于是,星期四也不存在了,它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有形的、膠凍狀的東西,甚至可以用手扒拉開,以便探頭看到星期五。我做了平平安安的夢,整整夢了一夜。第二天的氣氛和前一天一樣:沒有色彩,沒有氣息,沒有熱度。我一醒就跳到一個座位上,待在那里一動不動。因為有跡象表明我神智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我茫然地問繼母幾點了,她平靜地說:“該是兩點半左右了吧,不管怎么說,火車不會晚點的。”那聲音聽來像無精打采的敷衍。我說:“都兩點半了!我怎么睡了這么長的時間?”她說:“你沒睡多久,最多不過才三點鐘。”我顫抖著,覺得盤子從手里往下滑。“星期五兩點半……”我說。而她卻出奇地平靜:“是星期四兩點半,孩子,還是星期四兩點半呢!”我不知道我夢游了多長時間,什么感覺都沒有了。我覺得家里寂靜得厲害,令人發抖。所有的東西全都受到影響,難以置信地連一點兒動靜都沒有。突然,我覺得心臟變成了一塊冰冷的石頭。“我死了,”我想,“天哪!我死了。”我在床上蹦了一下,喊道:“阿達,阿達!”馬丁生硬的聲音從另一邊傳來:“誰也不會聽到你的喊聲的,人全都出去了。”這時我才注意到雨已經停了,我們周圍一片寧靜,一種深沉的、神話般的幸福,一種死亡一樣的狀態。隨后,便聽見走廊里的腳步聲,聽見一個響亮、充滿生氣的聲音。過了一會兒,一縷清風吹動著門扉,弄得門鎖吱吱地響。一個堅固的物體剎那間倒向院中的水池。空中有什么東西在宣告一個看不見的、在黑暗中微笑的人的光臨。(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對這場雨的感受,一開始是“太動感情”,之后經歷了茫然無措、心煩意亂、麻木乏味、恐懼等階段。B.“我”想到八月的夜晚,想到宇宙的浩渺,從而想到個體生命的短暫與渺小,于是“感到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恐懼”。C.河水沖跑了鐵軌、生病的女人躺在床上最后漂在了院子里,這兩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傳言,給“我”帶來了恐懼和不安。D.“神話般的幸福”指雨停了帶給“我”的感受,但生活仍舊如死亡一般寂靜,暗示出“我”生活的常態就是這樣寂然無聲。(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營造出馬孔多灰暗、壓抑的氛圍。B.句子②中的“空椅子”是一種對“缺席”的經典表現,它暗示了馬丁在“我”生活中的缺席。C.句子③中“那滋味就像夢見陌生人而驚醒過來后一樣”,寫出了無序的生活給“我”帶來的疏離感。D.句子④中說星期四像膠凍,“甚至可以用手扒拉開”看到星期五,透露出“我”對星期五的期盼。(3)馬爾克斯將自己的小說看成是“密碼寫就的現實”,文中對時間的描寫具有特殊的意味,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本文被看作《百年孤獨》里那場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的大雨的部分預演。請結合文本,說說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表現“孤獨”這一主題的。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節選自《史記?伯夷列傳》)材料二武王將伐紂。召太公望而問之曰:“吾欲不戰而知勝,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為之有道乎?”太公對曰:“有道。王得眾人之心,以圖不道,則不戰而知勝矣;以賢伐不肖,則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雖非吾民,可得而使也。”武王曰:“善。”乃召周公而問焉,曰:“天下之圖事者,皆以殷為天子,以周為諸侯,以諸侯攻天子,勝之有道乎?”周公對曰:“殷信天子,周信諸侯,則無勝之道矣,何可攻乎?”武王忿然曰:“汝言有說乎?”周公對曰:“臣聞之,攻禮者為賊,攻義者為殘,失其民制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武王曰:“善。”乃起眾舉師,與殷戰于牧之野,大敗殷人。上堂見玉,曰:“誰之玉也?”曰:“諸侯之玉。”即取而歸之于諸侯。天下聞之,曰:“武王廉于財矣。”入室見女,曰:“誰之女也?”曰:“諸侯之女也。”即取而歸之于諸侯。天下聞之,曰:“武王廉于色也。”于是發巨橋之粟散鹿臺之財以與士民黜其戰車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縱馬華山,放牛桃林,示不復用。天下聞者,咸謂武王行義于天下,豈不大哉?(節選自《說苑?指武》)(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于是A發B巨橋之粟C散鹿臺之財D以與士民E黜其戰F車而不乘G弛其甲H兵而弗用(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木主:指寫有死者名號的木制神位,又稱牌位,是中華祭祀文化的重要內容。B.適:“恰當”,和《屈原列傳》“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的“適”不同。C.有道:根據下文的“則無勝之道矣”可以推測,它在文中指的是“有辦法”。D.信:意為“確實”,與《蘭亭集序》中的“信可樂也”中的“信”含義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武王伐紂臨行之時,面對伯夷、叔齊的質疑和阻撓,姜太公非但沒有怪罪,還稱贊其為“義人”,親自扶著他們離開,體現了恢弘的氣度和廣闊的胸襟。B.伯夷、叔齊堅守內心的道德高地,不為外在因素而改變自己的節操,雖晚年窮困潦倒,最終餓死首陽山,令人唏噓,但他們為信仰獻身的精神足以光耀千古。C.姜子牙認為,統治者如果能加強自身品德修養,給百姓帶來好處,得到他們的擁戴,便能所向披靡。他的一番話完全打消了武王對于伐紂這件事的顧慮。D.武王在牧野之戰大敗殷人,然后將紂王從諸侯那里搜刮的玉器、錢財和美女悉數奉還,體現了仁義之師的風范,也贏得了天下人的誠心歸附。(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②縱馬華山,放牛桃林,示不復用。(5)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伯夷、叔齊兄弟二人與周公對武王伐紂這件事的不同立場及其依據。(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村橋羅隱村橋酒旆月明樓,偶逐漁舟系葉舟。莫學魯人疑海鳥①,須知莊叟惡犧牛②。心寒已分灰無焰,事往曾將水共流。除卻思量太平在,肯拋疏散換公侯?【注】①魯人疑海鳥:《莊子?至樂》中有“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后以此典故形容違背本情,無所適從,適得其反;或形容山野之士不耐世俗煩囂。②莊叟惡犧牛:莊子主張放任自適,而將金錢與高官視為束縛他的東西,比之為養以待宰殺的以享太廟的犧牛。后以此典故表示輕視功名富貴的志趣。(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呈現了明月當空,酒旗招展,湖里偶見漁舟相互追逐的圖景,營造了悠閑的氛圍。B.頷聯中的“莫學”“須知”“惡”等詞語情感熱烈,態度鮮明地表達了對仕宦束縛的反感。C.詩人用比喻的修辭寫自己心如死灰,表明自己對仕宦的熱情已燃盡,往事如水遠去。D.本詩語言淺切、明暢、平易,夾敘夾議,呈現出和杜甫《登高》相似的沉郁蒼涼的風格。(2)詩歌的尾聯與李白《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表情達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宮賦》中通過秦朝統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財富和揮霍財富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形,來批判秦朝統治者窮奢極欲的句子是:“,。”(2)杜甫的《蜀相》中,“,”兩句將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之情與自身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鑄在一起。(3)小明想從所學的古詩中選取兩句,作為勵志語掛在書房,提醒和激勵自己要信念堅定、勇往直前,他可選擇的詩句是:“,。”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18分)6.(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看春晚,最累的是手。”不僅要搶紅包,更有不吐不快的拍磚或點贊。敲字、分享、轉發……根本停不下來。難怪有人開玩笑說,如果給春晚加上彈幕,可能會覆蓋整個熒屏,再沒人能愉快地收看了。類似的海量點評,甲?新聞新片新鮮事,總會招來各種雪片般的跟帖,或是怒贊,或是痛貶;微博微信客戶端,總有大量(A)的原創,或讓人捧腹,乙。有的網友愛“寫詩”,有的網友愛“轉發”,有的網友愛“分享”……正是在這(B)的言論廣場上,“新集體生活”形成了自己不同以往的媒介氣質。就這樣,①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便捷的平臺,②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學會如何“與陌生人說話”。從“醫生手術臺自拍”事件到“春晚停辦”的謠言,從關于轉基因的爭論到名人離世引發的輿論幾度反轉,很多時候,發布信息變成了造謠惑眾,討論交流變成了站隊罵架,觀點碰撞變成了語言暴力。③“有話好好說”,④成為最重要也最急需的塑造“新集體生活”的一種規則。(1)下列語句中的省略號與文中第二段省略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小狗汪……汪……地叫著。B.他思考了片刻,然后問道:“你真的……認為我們可以改變現狀嗎?”C.“可惡!然而……”四叔說。D.花園里有菊花、牡丹、桂花、芍藥……(2)請在文中括號(A)(B)內填入恰當的成語。(3)請在文中甲、乙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文中第一段中的“拍磚”是一個網絡流行詞,網絡流行詞是現代社交媒體和互聯網文化中廣泛使用的語言現象,他們以簡潔、生動、富有創意的特點迅速傳播,反映了社會熱點、年輕人心態和文化趨勢。請另用一個網絡流行詞創設情境,描寫一種生活現象。要求:語意完整,表達流暢,使用貼切,情境合理。(5)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四、作文(60分)7.(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強調人的發展順應“本性”;《三字經》中卻說“玉不琢,不成器”,認為人需要經過“雕琢”才能有所成就。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呢?請結合材料內容和你的生活經驗,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切勿套作、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1(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20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引入中國,對中國考古學產生較大影響。英國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等討論了考古學研究中理論、方法和材料三者相對重要性的問題。他們認為考古材料只有在理論和方法充分完善的情況下才能被了解。這意味著,考古材料的意義和重要性取決于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而各種方法是根據我們的研究目的和手頭材料來進行選擇和開發的。對于當代高水平的考古研究,理論預設性引導和問題科學性設計就變得極其重要。考古學就本質而言旨在研究古代未知名者的遺存,這些物質遺存更多體現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生產技術和經濟狀況,并有助于人們追溯它們的歷時發展。由于證據的物質性特點,考古學家只能對它們的含義作出一般性推斷。加上這些證據常常是殘缺不全或碎片化的,所以需要不斷優化考古學的理論、方法來提煉各種信息,以便對這些無言的物質材料作出科學解釋。由于研究對象的性質與特點,考古學不可能提供與文獻資料完全相同的信息,但是可以在探究人地關系和社會變遷的歷史背景上大有作為。在中國當下的上古史重建中,考古學根據自己材料的特點和理論、方法的創新來探索這門學科最擅長的領域,并在不少專題研究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測年技術的發展使得考古學能夠更加仔細地觀察文化變遷;環境考古學能夠幫助考古學家詳細了解生態變遷和人地關系,以及復雜社會興衰的經濟基礎;人工制品的研究有助于人們了解各種器物的生產方式、專業化程度以及制造、使用與分配;分子人類學能夠提供基因的流動、古代人群的血緣關系和社會結構等方面的信息……當今考古學提煉的這些信息已基本上能夠獨立重建史前期和上古時期社會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如果加上文獻證據,就能夠為這種歷史重建提供更加清晰的圖像。中國學者近年來十分重視并引入了國外考古學的一些技術,多學科交叉的趨勢正在加強,這給理論的預設與方法的完善提供了支持。(摘編自陳淳《從考古學理論方法進展談古史重建》)材料二:對傳說時代古史的考古學研究,離不開理論的引導和問題的設計。借鑒國外考古學的理論與技術,立足于中國實際,我們認為,由文化譜系、族屬譜系和基因譜系相結合的“譜系法”理論,是研究中國古史較為可行的路徑之一。文化譜系,就是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和演變傳承。族屬譜系,就是以血緣為基礎形成的族屬類型和演變傳承。基因譜系,就是通過對當前人類DNA序列的分析,推斷祖先的DNA類型,并研究其演變傳承。在文化譜系中,一定時期居住在特定自然環境里的人們共同生活,密切交流,會形成共同習俗甚至語言;而在族屬譜系中,血緣關系則應當是遠古人類共同生活、形成社會的天然紐帶。因此,理論上文化譜系和強調血緣認同的族屬譜系就存在相互對應的可能性。某族與鄰近區域其他族群相互交流,可能形成相似的文化,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遷徙等各種原因,屬于某一考古學文化的居民有可能屬于不同的族,不過其中總有一族占支配和領導地位。當然,隨著社會復雜化程度的提高,出現了國家社會,“按地區劃分國民”的情況越來越多,血緣關系自然會受到削弱,但以血緣相維系的族屬認同不但不會消失,而且還有可能在不同族群的碰撞刺激中得到加強,統治者的族屬認同更是如此。統治者還可能通過擴張、移民、封建等手段,不但將其族屬認同,還將與族屬相對應的文化擴展到更廣大的地域,從而使得早期國家的核心和主體區域成為統治者族屬和與之對應的強勢文化的分布區,四周則為從屬族屬和與之對應的弱勢文化分布區。甲骨文和傳世文獻記載的晚商王朝的王畿、四土、邊疆方國,與殷墟文化中心區、亞文化區和文化影響區范圍基本對應;金文和傳世文獻記載的西周王畿、封建諸侯國、邊疆地區,與西周文化中心區、諸侯文化區、文化影響區范圍基本對應,足證考古學文化和族屬的對證研究一定程度上是可靠可行的。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為推斷祖先的DNA類型提供了科學依據。搞清楚個體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家族之間的遺傳距離,從而建立晚商以前的基因譜系,不再只是一個夢想。將其與文化譜系、族屬譜系結合,一定會取得古史研究的重大突破。但基因譜系確定的只是相應人群的血緣關系,而非文化關系,族屬雖基于血緣,但更能體現文化,因此不能將基因譜系簡單等同于族屬譜系,就如同不能將文化譜系簡單等同于族屬譜系一樣。沒有理論的引導和問題的設計,只是將某地的重要發現和傳說輕易對應,無視考古年代和其他地區的同類傳說;或者將某個基因溯源結果和傳說時代某“祖先”輕易掛鉤,無視這些“祖先”的族屬、文化屬性,都不是對傳說時代古史的考古學探索應該提倡的做法。(摘編自韓建業《傳說時代古史的考古學研究方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考古學家對古代未知名者遺存的含義只能作出一般性推斷,一方面是證據具有物質性特點,另一方面是理論、方法還不太完善。B.在中國當下上古史重建中,考古學取得長足進展,這與考古學家專題式的研究探討以及深度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密切相關。C.某族與鄰近區域其他族群相互交流,可能形成相似的文化,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遷徙等各種原因,屬于某一考古學文化的居民屬于不同的族,不過其中總有一族占支配和領導地位。D.在研究文化譜系和族屬譜系的關系時,不能將兩者進行簡單化對應,而要將其置于演變傳承的動態過程中對應,情況較為復雜。(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A.因為歷史遺存常常是殘缺不全或碎片化的,所以在得出科學考古結論時要用多種手段來還原歷史真相。B.分子生物學在考古學上為推斷祖先的DNA類型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助于確定古代相應人群的族屬關系。C.國家社會的出現,自然會削弱血緣關系,但族屬認同有可能得到加強,而與族屬相對應的文化也可能呈擴展趨勢。D.文化譜系、族屬譜系、基因譜系相結合的“譜系法”理論,對研究中國古史有引導作用,其價值已初步顯現。(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DA.朱熹曰:“行然后知之艱,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B.王國維提出:“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C.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D.胡適認為做學問應該“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4)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認為差序格局以“己”為中心,向外擴展,主要體現在親屬關系、地緣關系等社會關系中。請結合材料二相關內容說明差序格局在這兩種關系中分別如何體現的。(5)四川三星堆遺址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如果要對其歷史遺存進行研究,在“理論的引導和問題的設計”上要注意哪些方面?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解答】(1)C.“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遷徙等各種原因,屬于某一考古學文化的居民屬于不同的族,不過其中總有一族占支配和領導地位”錯誤。依據材料二“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遷徙等各種原因,屬于某一考古學文化的居民有可能屬于不同的族,不過其中總有一族占支配和領導地位”,選項將“可能”變成事實。故選:C。(2)B.“有助于確定古代相應人群的族屬關系”錯誤。依據材料二“但基因譜系確定的只是相應人群的血緣關系,而非文化關系,族屬雖基于血緣,但更能體現文化,因此不能將基因譜系簡單等同于族屬譜系,就如同不能將文化譜系簡單等同于族屬譜系一樣”,選項“族屬關系”應該為“血緣關系”。故選:B。(3)材料一的觀點是:考古材料只有在理論和方法充分完善的情況下才能被了解,對于當代高水平的考古研究,理論預設性引導和問題科學性設計就變得極其重要。A.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不符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B.是歷史研究的二重證據法,即史料和考古。不符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C.強調了知和行的關系,不符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D.倡導人們要打破既有觀念的束縛,掙破舊有思想的牢籠,大膽創新,對未解決的問題提出新的假設。符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故選:D。(4)由原文“族屬譜系,就是以血緣為基礎形成的族屬類型和演變傳承”“而在族屬譜系中,血緣關系則應當是遠古人類共同生活、形成社會的天然紐帶”“因此,理論上文化譜系和強調血緣認同的族屬譜系就存在相互對應的可能性。某族與鄰近區域其他族群相互交流,可能形成相似的文化,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遷徙等各種原因,屬于某一考古學文化的居民有可能屬于不同的族,不過其中總有一族占支配和領導地位”可知,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形成族屬譜系,再通過婚姻、交往等擴大范圍。由原文“……但以血緣相維系的族屬認同不但不會消失,而且還有可能在不同族群的碰撞刺激中得到加強,統治者的族屬認同更是如此。統治者還可能通過擴張、移民、封建等手段,不但將其族屬認同,還將與族屬相對應的文化擴展到更廣大的地域”可知,統治者通過擴張、移民、封建等手段,將其族屬認同擴展到更廣大的地域。(5)由原文“20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引入中國,對中國考古學產生較大影響”“中國學者近年來十分重視并引入了國外考古學的一些技術,多學科交叉的趨勢正在加強,這給理論的預設與方法的完善提供了支持”可知,要立足于中國實際,借鑒國外考古學的理論與技術,完善對三星堆遺存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由原文“由于研究對象的性質與特點,考古學不可能提供與文獻資料完全相同的信息,但是可以在探究人地關系和社會變遷的歷史背景上大有作為”“在中國當下的上古史重建中,考古學根據自己材料的特點和理論、方法的創新來探索這門學科最擅長的領域,并在不少專題研究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測年技術的發展使得考古學能夠更加仔細地觀察文化變遷;環境考古學能夠幫助考古學家詳細了解生態變遷和人地關系,以及復雜社會興衰的經濟基礎”可知,要以三星堆遺存的歷史背景為旨歸,探究其人地關系和社會變遷。由原文“我們認為,由文化譜系、族屬譜系和基因譜系相結合的‘譜系法’理論,是研究中國古史較為可行的路徑之一”“文化譜系,就是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和演變傳承。族屬譜系,就是以血緣為基礎形成的族屬類型和演變傳承。基因譜系,就是通過對當前人類DNA序列的分析,推斷祖先的DNA類型,并研究其演變傳承”可知,要能靈活運用“譜系法”理論,多角度全方位提煉三星堆遺存的各種信息,作出科學解釋。答案:(1)C(2)B(3)D(4)①親屬關系: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形成族屬譜系,再通過婚姻、交往等擴大范圍。②地緣關系:統治者通過擴張、移民、封建等手段,將其族屬認同擴展到更廣大的地域。(5)①要立足于中國實際,借鑒國外考古學的理論與技術,完善對三星堆遺存研究的理論與方法。②要以三星堆遺存的歷史背景為旨歸,探究其人地關系和社會變遷。③要能靈活運用“譜系法”理論,多角度全方位提煉三星堆遺存的各種信息,作出科學解釋。(二)現代文閱讀2(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伊莎貝爾在馬孔多觀雨時的獨白馬爾克斯星期天,冬天匆匆降臨了。星期六晚上還熱得透不過氣來呢,直到星期天早上人們也沒想到會下起雨來。①天空宛如灰色的膠凍,懸浮在我們頭上。整個下午都在一個勁兒地下雨。四周十分安謐,只聽見雨點兒落下來的聲音,就像整個下午都在乘火車旅行一樣。連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我們為這場雨太動感情了。星期一清晨當我們去關門,以便擋住院里斷斷續續刮起的刺骨寒風時,這種感情達到了最高峰。到了上午,這感情仍然有增無減。我看見脊梁疼痛的父親坐在搖椅里,斜靠在一個枕頭上,目光憂郁,茫然地望著這場亂紛紛的雨。我想起了那些八月的夜晚,萬籟俱寂,只聽得見地球圍繞著它那千百萬年生了銹的,并且不上油的軸心轉動的聲音。剎那間,我感到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恐懼。像星期日一樣,星期一一整天都在下雨。然而此刻雨卻像是下成另一個樣子。因為,某種異樣的、痛苦的東西在我心中產生了。下午,我旁邊一個聲音說:“這雨下得真煩人。”我不用回頭看,便聽出這是馬丁的聲音。我知道是他坐在我旁邊說話,口氣冷冰冰的。自從去年十二月那個陰暗的早晨他成為我丈夫以來,他這種腔調就沒有變。現在,我將要有孩子了,而馬丁卻坐在我旁邊說這雨煩死人了。“雨倒不煩人,”我說,“讓我太傷感的是光禿禿的花園和院里這些不能除掉的可憐巴巴的樹。”說著,我回頭去看他,可是馬丁已不在那兒了。只聽得他說:“看樣子別指望雨停。”②我循聲找人時,看見的只是一把空椅子。星期二晚,雨下得更大了,令人心煩意亂。第一天早晨那種清爽,此時卻變成了潮濕和悶熱。氣溫不是冷,也不是熱,而是一陣冷一陣熱,像讓人打寒戰似的。雙腳在鞋里直出汗。真說不出光著身子和讓衣服貼在身上哪一樣更受罪。家里的一切活動都停了下來。③這是一個凄慘的下午,那滋味就像夢見陌生人而驚醒過來后一樣。我知道今天是星期二。這一天,我們吃飯的秩序全被打亂了。午睡時間,我繼母端來了一盤清湯和一塊陳面包。事實上自星期一以來,我們就沒吃過東西了,我覺得自那時起,我們就不思飲食了。我們讓這場雨弄得癱瘓、麻木了,在這場大自然的打擊面前束手就擒。星期三中午時分,天還沒大亮,可下午三點以前,天又全黑了下來。“黑夜”一反常態提前到來,伴隨它的是院里那慢條斯理、單調乏味、冷酷無情的雨水節奏。這個提前到來的慘淡而凄涼的黃昏,來到靜悄悄的仆人們中間,他們蹲在椅子上,靠墻待著,在大自然的騷亂面前甘拜下風,無能為力。這時,大街上開始有消息傳來。也沒有誰把消息帶到家來,反正它就這么傳來了。還很確切,一個接著一個,仿佛是滿街奔騰的泥漿在傳遞著消息,它沖裹著家庭用具、各種物品、被遠處水災破壞的東西、瓦礫和死牲畜。事情是星期日發生的。當時這場雨僅僅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季節的先聲。兩天之后,家里也領教到了它。星期三消息才傳過來,像是被這場暴雨本身的活力帶來的。當晚,有人說:“從星期一開始火車就過不了橋了,看樣子是河水把鐵軌沖跑了。”還有,一個生病的女人正躺在床上就不見了,今天下午才發現她漂在院子里。也許當夜我睡著了一會兒,醒來時,被一股刺鼻的酸臭氣味驚呆了。我使勁地搖晃著身邊打鼾的馬丁,“你聞到了嗎?”我問他。他說:“什么?”我說:“一股味道,準是街上漂的死尸發出來的。”這種想法使我十分恐懼,可馬丁卻翻過身去,對著墻,迷迷糊糊、粗聲粗氣地說:“都是你多事兒,懷孕的女人想象力就是豐富。”星期四早晨,那股味道沒有了,遠了,聞不見了。時間的概念從昨天就被弄亂了,這時已全部失掉。④于是,星期四也不存在了,它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有形的、膠凍狀的東西,甚至可以用手扒拉開,以便探頭看到星期五。我做了平平安安的夢,整整夢了一夜。第二天的氣氛和前一天一樣:沒有色彩,沒有氣息,沒有熱度。我一醒就跳到一個座位上,待在那里一動不動。因為有跡象表明我神智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我茫然地問繼母幾點了,她平靜地說:“該是兩點半左右了吧,不管怎么說,火車不會晚點的。”那聲音聽來像無精打采的敷衍。我說:“都兩點半了!我怎么睡了這么長的時間?”她說:“你沒睡多久,最多不過才三點鐘。”我顫抖著,覺得盤子從手里往下滑。“星期五兩點半……”我說。而她卻出奇地平靜:“是星期四兩點半,孩子,還是星期四兩點半呢!”我不知道我夢游了多長時間,什么感覺都沒有了。我覺得家里寂靜得厲害,令人發抖。所有的東西全都受到影響,難以置信地連一點兒動靜都沒有。突然,我覺得心臟變成了一塊冰冷的石頭。“我死了,”我想,“天哪!我死了。”我在床上蹦了一下,喊道:“阿達,阿達!”馬丁生硬的聲音從另一邊傳來:“誰也不會聽到你的喊聲的,人全都出去了。”這時我才注意到雨已經停了,我們周圍一片寧靜,一種深沉的、神話般的幸福,一種死亡一樣的狀態。隨后,便聽見走廊里的腳步聲,聽見一個響亮、充滿生氣的聲音。過了一會兒,一縷清風吹動著門扉,弄得門鎖吱吱地響。一個堅固的物體剎那間倒向院中的水池。空中有什么東西在宣告一個看不見的、在黑暗中微笑的人的光臨。(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A.“我”對這場雨的感受,一開始是“太動感情”,之后經歷了茫然無措、心煩意亂、麻木乏味、恐懼等階段。B.“我”想到八月的夜晚,想到宇宙的浩渺,從而想到個體生命的短暫與渺小,于是“感到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恐懼”。C.河水沖跑了鐵軌、生病的女人躺在床上最后漂在了院子里,這兩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傳言,給“我”帶來了恐懼和不安。D.“神話般的幸福”指雨停了帶給“我”的感受,但生活仍舊如死亡一般寂靜,暗示出“我”生活的常態就是這樣寂然無聲。(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A.句子①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營造出馬孔多灰暗、壓抑的氛圍。B.句子②中的“空椅子”是一種對“缺席”的經典表現,它暗示了馬丁在“我”生活中的缺席。C.句子③中“那滋味就像夢見陌生人而驚醒過來后一樣”,寫出了無序的生活給“我”帶來的疏離感。D.句子④中說星期四像膠凍,“甚至可以用手扒拉開”看到星期五,透露出“我”對星期五的期盼。(3)馬爾克斯將自己的小說看成是“密碼寫就的現實”,文中對時間的描寫具有特殊的意味,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本文被看作《百年孤獨》里那場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的大雨的部分預演。請結合文本,說說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表現“孤獨”這一主題的。【解答】(1)B.“我”不是因為想到“個體生命的短暫與渺小”而感到痛苦,而是想到這種生活是千百萬年循環不變的,這種孤獨與絕望無法改變,從而感到痛苦。故選B。(2)D.“透露出‘我’對星期五的期盼”錯誤。“我”沒有對星期五好奇與期盼,而是寫從星期四就能看到星期五,生活永遠是這樣的沒有變化,枯燥、乏味。故選D。(3)①由“黑夜一反常態提前到來”“慘淡而凄涼的黃昏”可知,這些表示環境時間的句子描寫充滿了主觀感受,一切景語皆情語,暗示了主人公在觀雨時凄涼無助的感受。由“自從去年十二月那個陰暗的早晨他成為我丈夫以來,他這種腔調就沒有變”可知,“我”結婚的時間是在一個“陰暗的早晨”,“陰暗”二字折射出我自結婚以來婚姻生活的不和諧。因此,時間是充滿悲傷的情感的。②由“時間的概念從昨天就弄亂了”可知,“我”不知道自己夢游了多久,失去了時間概念。由“星期四……是一種有形的、膠凍狀的東西,甚至可以用手扒拉開,以便探頭看到星期五”可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時間的無序、停滯,充滿了魔幻色彩,隱藏著“我”乃至現實中人們無序、不變、無意義的生活,以及人們對這種生活的茫然與無力。因此,時間是無序的、停滯的。③首段由“星期天散彌撒時,冬天匆匆降臨了”開始,尾段用“要是有人讓我去參加上星期日的彌撒,我不會感到意外的”結束,前后呼應,形成一個圓形循環的時間結構。表現時間是循環往復的。第二段中“我想起了那些八月的夜晚,萬籟俱寂,只聽得見地球圍繞著它那千百萬年生了銹的,并且不上油的軸心轉動的聲音”,“我”想起八月的夜晚的寂靜,感受到地球千百萬年的不變,都隱喻著馬孔多居民們乃至拉丁美洲人民千年不變、與世隔絕的生活。因此,時間是循環往復的。(4)①環境方面:由“整個下午都在一個勁兒地下雨。四周十分安謐,只聽見雨點兒落下來的聲音,就像整個下午都在乘火車旅行一樣”突出雨下的時間長,給人帶來沉悶的感覺;“那些八月的夜晚,萬籟俱寂,只聽得見地球圍繞著它那千百萬年生了銹的,并且不上油的軸心轉動的聲音”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夜晚環境的可怕壓抑;“它沖裹著家庭用具、各種物品、被遠處水災破壞的東西、瓦礫和死牲畜”“一個生病的女人正躺在床上就不見了,今天下午才發現她漂在院子里”“被一股刺鼻的酸臭、腐爛的尸體氣味驚呆了”寫出雨水給馬孔多小鎮造成的破壞程度之大,由以上可知,小鎮馬孔多與世隔絕,灰暗的天空、被雨水和洪水破壞了的衰敗的家園、死尸以及腐臭、死亡般的寧靜,這些共同營造出陰暗、壓抑的氛圍,給人一種孤獨感。②人物方面:“該是兩點半左右了吧,不管怎么說,火車不會晚點的”寫繼母的敷衍回答,“誰也不會聽到你的喊聲的,人全都出去了”寫馬丁的滿不在乎,“我看見脊梁疼痛的父親坐在搖椅里,斜靠在一個枕頭上,目光憂郁,茫然地望著這場亂紛紛的雨”寫父親的痛苦憂郁,這些都讓希望得到安慰和幫助的伊莎貝爾感到孤獨淡漠。③情節方面:由“整個下午都在一個勁兒地下雨”表明雨水持續時間長;“它沖裹著家庭用具、各種物品、被遠處水災破壞的東西、瓦礫和死牲畜”“一個生病的女人正躺在床上就不見了,今天下午才發現她漂在院子里”“被一股刺鼻的酸臭、腐爛的尸體氣味驚呆了”通過細節描寫展現大雨下小鎮人和環境,由以上可知,持續的大雨以及大雨帶來的洪水侵蝕了村鎮,人們束手無策,感到孤獨無援。④標題為“伊莎貝爾在馬孔多觀雨時的獨白”,“獨白”二字是伊莎貝爾觀雨時的內心活動,明明丈夫在身邊,繼母也與她有交談,但文章卻花大篇幅描寫她的內心獨白,主要揭示出主人公伊莎貝爾無人傾訴的孤獨。答案:(1)B(2)D(3)①時間是充滿悲傷的情感的。“黑夜一反常態提前到來”“慘淡而凄涼的黃昏”等描寫充滿主觀感受,暗示了主人公在觀雨時凄涼無助的感受。“我”結婚是在一個“陰暗的早晨”,暗示著我婚姻生活的不和諧。②時間是無序的、停滯的。“時間的概念從昨天就弄亂了”,“我”不知道自己夢游了多久,失去了時間概念,“星期四……是一種有形的、膠凍狀的東西,甚至可以用手扒拉開,以便探頭看到星期五”。無序、停滯的時間,充滿了魔幻色彩,隱藏著“我”乃至現實中人們無序、不變、無意義的生活,以及人們對這種生活的茫然與無力。③時間是循環往復的。首尾兩段用星期天做彌撒來呼應,形成一個圓形循環的時間結構,以及第二段中“我”想起八月的夜晚的寂靜,感受到地球千百萬年的不變,都隱喻著馬孔多居民們乃至拉丁美洲人民千年不變、與世隔絕的生活。(4)①環境方面:小鎮馬孔多與世隔絕,灰暗的天空、被雨水和洪水破壞了的衰敗的家園、死尸以及腐臭、死亡般的寧靜,這些共同營造出陰暗、壓抑的氛圍,給人一種孤獨感。②人物方面:繼母的敷衍回答,馬丁的滿不在乎,父親的痛苦憂郁,都讓希望得到安慰和幫助的伊莎貝爾感到孤獨。③情節方面:持續的大雨以及大雨帶來的洪水侵蝕了村鎮,人們束手無策,感到孤獨無援。④標題為“伊莎貝爾在馬孔多觀雨時的獨白”,揭示出主人公無人傾訴的孤獨。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節選自《史記?伯夷列傳》)材料二武王將伐紂。召太公望而問之曰:“吾欲不戰而知勝,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為之有道乎?”太公對曰:“有道。王得眾人之心,以圖不道,則不戰而知勝矣;以賢伐不肖,則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雖非吾民,可得而使也。”武王曰:“善。”乃召周公而問焉,曰:“天下之圖事者,皆以殷為天子,以周為諸侯,以諸侯攻天子,勝之有道乎?”周公對曰:“殷信天子,周信諸侯,則無勝之道矣,何可攻乎?”武王忿然曰:“汝言有說乎?”周公對曰:“臣聞之,攻禮者為賊,攻義者為殘,失其民制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武王曰:“善。”乃起眾舉師,與殷戰于牧之野,大敗殷人。上堂見玉,曰:“誰之玉也?”曰:“諸侯之玉。”即取而歸之于諸侯。天下聞之,曰:“武王廉于財矣。”入室見女,曰:“誰之女也?”曰:“諸侯之女也。”即取而歸之于諸侯。天下聞之,曰:“武王廉于色也。”于是發巨橋之粟散鹿臺之財以與士民黜其戰車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縱馬華山,放牛桃林,示不復用。天下聞者,咸謂武王行義于天下,豈不大哉?(節選自《說苑?指武》)(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于是A發B巨橋之粟C散鹿臺之財D以與士民E黜其戰F車而不乘G弛其甲H兵而弗用(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木主:指寫有死者名號的木制神位,又稱牌位,是中華祭祀文化的重要內容。B.適:“恰當”,和《屈原列傳》“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的“適”不同。C.有道:根據下文的“則無勝之道矣”可以推測,它在文中指的是“有辦法”。D.信:意為“確實”,與《蘭亭集序》中的“信可樂也”中的“信”含義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武王伐紂臨行之時,面對伯夷、叔齊的質疑和阻撓,姜太公非但沒有怪罪,還稱贊其為“義人”,親自扶著他們離開,體現了恢弘的氣度和廣闊的胸襟。B.伯夷、叔齊堅守內心的道德高地,不為外在因素而改變自己的節操,雖晚年窮困潦倒,最終餓死首陽山,令人唏噓,但他們為信仰獻身的精神足以光耀千古。C.姜子牙認為,統治者如果能加強自身品德修養,給百姓帶來好處,得到他們的擁戴,便能所向披靡。他的一番話完全打消了武王對于伐紂這件事的顧慮。D.武王在牧野之戰大敗殷人,然后將紂王從諸侯那里搜刮的玉器、錢財和美女悉數奉還,體現了仁義之師的風范,也贏得了天下人的誠心歸附。(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②縱馬華山,放牛桃林,示不復用。(5)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伯夷、叔齊兄弟二人與周公對武王伐紂這件事的不同立場及其依據。【解答】(1)句意:(武王)于是就分發巨橋的糧食,散盡鹿臺的錢財分給士卒和人民,拆毀戰車不乘坐,扔掉盔甲和兵器而不用。把馬放歸華山,把牛放生于桃林,表示不再使用它們(發動戰爭)。“發”作謂語,“巨橋之粟”作賓語,應在C處停頓;“與士民”是動賓結構,后面E處斷開;“黜其戰車而不乘”和“弛其甲兵而弗用”句式對稱,應在G處停頓;故選CEG。(2)A.正確。B.錯誤。“適”,都譯為“到、往”。句意:我欲歸附到哪里呢?/我到長沙,看了屈原沉江自殺的地方。C.正確。句意:做到這些有方法嗎?D.正確。句意:殷商確實是為天子。/確實值得快樂。故選B。(3)C.“他的一番話完全打消了武王對于伐紂這件事的顧慮”錯,原文是“武王將伐紂。召太公望而問之曰:‘吾欲不戰而知勝,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為之有道乎?’……乃召周公而問焉,曰:‘……勝之有道乎’”,可見,姜子牙的話并沒有完全打消武王的顧慮,這從他緊接著又問了周公相同的問題可以看出。故選C。(4)①“宗”,以……為宗,歸附;“恥”,以……為恥;“義”,堅持大義。譯文:武王平定殷亂以后,天下都歸附周朝,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②“縱馬”,把馬放歸;“放牛”,把牛放生;“示”,表示。譯文:把馬放歸華山,把牛放生于桃林,表示不再使用它們(發動戰爭)。(5)伯夷、叔齊反對。根據“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可知理由之一是:父親文王死了還沒下葬,便拉著他的牌位去打仗,不孝;根據“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可知理由之二是:武王作為臣子犯上弒殺自己的國君商紂王,不仁。周公贊同。根據“攻禮者為賊,攻義者為殘,失其民制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可知理由是:紂王破壞禮義,失去了百姓的擁戴,已沒有資格作天子,只是一介匹夫而已,武王伐紂并不算以臣弒君。答案:(1)CEG(2)B(3)C(4)①武王平定殷亂以后,天下都歸附周朝,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②把馬放歸華山,把牛放生于桃林,表示不再使用它們(發動戰爭)。(5)伯夷、叔齊反對,理由:①父親文王死了還沒下葬,便拉著他的牌位去打仗,不孝;②武王作為臣子犯上弒殺自己的國君商紂王,不仁。周公贊同,理由:紂王破壞禮義,失去了百姓的擁戴,已沒有資格作天子,只是一介匹夫而已,武王伐紂并不算以臣弒君。參考譯文:材料一:正當這個時候,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敬養老人,(便商量著說):“我們為什么不去投奔他呢!”等他們到達的時候,西伯死了,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著牌位,尊他為文王,向東進發,討伐紂王。伯夷、叔齊拉住武王戰馬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干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憑臣子的身份殺害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殺死他們,太公姜尚說:“這兩位是義士啊。”扶起他們,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亂以后,天下都歸附周朝,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他們隱居于首陽山,采集薇蕨來充饑。待到餓到快要死了的時候,作了一首歌,歌辭說:“登上首陽山,采薇來就餐,殘暴代殘暴,不知錯無邊?神農虞夏死,我欲歸附到哪里呢?可嘆死期近,生命已衰殘。”最終餓死在首陽山。(節選自《史記?伯夷列傳》)材料二:周武王將要討伐紂王,召太公呂望詢問他說:“我想要不戰而知勝果,不用占卜就得到吉兆,使用不是自己的子民,做到這些有方法嗎?”太公回答說:“有方法。王能得眾人之心,來討伐無道昏君,不用戰爭也知道會勝利;憑借賢德的品德來討伐不肖之人,不用占卜也知道一定會獲得吉兆。對方禍害百姓,我們造福百姓。即使不是我們的人民,也可以招徠麾下。”武王說:“好。”于是又召周公來詢問:“天下論事的人,都視殷商為天子,把周看作諸侯,以諸侯的身份來攻伐天子,有戰勝的方法嗎?”周公說:“殷商確實是天子,周確實為諸侯,那就沒有取勝的辦法啊!怎么可以攻伐呢!”武王生氣地說:“你的說法有依據么?”周公說:“我聽說:攻伐禮的就稱為賊,攻伐義的就稱為殘,失去人民的則叫做匹夫。王討伐的是失去民心的人,怎么能說是討伐天子呢?”武王說:“好。”于是率眾起兵,和殷商的軍隊在牧野交戰,大敗商軍。攻入王宮大殿,看見美玉,就問:“這是誰的美玉?”回答說:“是諸侯的玉。”立刻把玉歸還諸侯。天下人聽說了,說:“武王不貪財帛啊。”進入內寢見到美女,就問:“這是誰的女人?”回答說:“是諸侯的女人。”就把女子送還給諸侯。天下人聽聞了此事,說:“武王不貪女色啊。”(武王)于是就分發巨橋的糧食,散盡鹿臺的錢財分給士卒和人民,拆毀戰車不乘坐,扔掉盔甲和兵器而不用。把馬放歸華山,把牛放生于桃林,表示不再使用它們(發動戰爭)。天下人聽說后,都說武王行仁義于天下,不是氣度很宏大么?(節選自《說苑?指武》)(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村橋羅隱村橋酒旆月明樓,偶逐漁舟系葉舟。莫學魯人疑海鳥①,須知莊叟惡犧牛②。心寒已分灰無焰,事往曾將水共流。除卻思量太平在,肯拋疏散換公侯?【注】①魯人疑海鳥:《莊子?至樂》中有“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后以此典故形容違背本情,無所適從,適得其反;或形容山野之士不耐世俗煩囂。②莊叟惡犧牛:莊子主張放任自適,而將金錢與高官視為束縛他的東西,比之為養以待宰殺的以享太廟的犧牛。后以此典故表示輕視功名富貴的志趣。(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首聯呈現了明月當空,酒旗招展,湖里偶見漁舟相互追逐的圖景,營造了悠閑的氛圍。B.頷聯中的“莫學”“須知”“惡”等詞語情感熱烈,態度鮮明地表達了對仕宦束縛的反感。C.詩人用比喻的修辭寫自己心如死灰,表明自己對仕宦的熱情已燃盡,往事如水遠去。D.本詩語言淺切、明暢、平易,夾敘夾議,呈現出和杜甫《登高》相似的沉郁蒼涼的風格。(2)詩歌的尾聯與李白《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表情達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分析。【解答】(1)D.“呈現出和杜甫《登高》相似的沉郁蒼涼的風格”錯,此詩直抒胸臆、語言明暢,所以,談不上“沉郁蒼涼”。故選D。(2)李詩直抒胸臆,通過“必有用”“還復來”表達了無比的自信,這是一種刻在骨子里的豪情,雖也隱含懷才不遇的不平之氣,但那種曠達樂觀是抑制不住的;羅詩則不同,最后兩句看似在說拋棄期盼,只想過個太平日子,不想再做官了,但一看就知道,這是詩人強作解嘲的話,實則為自己抱負難施的不平而鳴。兩詩表情達意的方式雖有不同,但情感相通,且都運用了相同的抒情手法,直抒胸臆,毫不做作。答案:(1)D(2)羅詩的“除卻”“肯拋”表意看似勉強,不同于李詩的“必有用”“還復來”的自信,但都表達了一種樂觀曠達的態度,又隱藏了懷才不遇、抱負難施的不平之意,且都直抒胸臆,毫不做作。(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宮賦》中通過秦朝統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財富和揮霍財富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形,來批判秦朝統治者窮奢極欲的句子是:“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2)杜甫的《蜀相》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兩句將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之情與自身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鑄在一起。(3)小明想從所學的古詩中選取兩句,作為勵志語掛在書房,提醒和激勵自己要信念堅定、勇往直前,他可選擇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解答】故答案為:(1)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重點字:錙)(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重點字:襟)(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重點字:滄)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18分)6.(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看春晚,最累的是手。”不僅要搶紅包,更有不吐不快的拍磚或點贊。敲字、分享、轉發……根本停不下來。難怪有人開玩笑說,如果給春晚加上彈幕,可能會覆蓋整個熒屏,再沒人能愉快地收看了。類似的海量點評,甲?新聞新片新鮮事,總會招來各種雪片般的跟帖,或是怒贊,或是痛貶;微博微信客戶端,總有大量(A)的原創,或讓人捧腹,乙。有的網友愛“寫詩”,有的網友愛“轉發”,有的網友愛“分享”……正是在這(B)的言論廣場上,“新集體生活”形成了自己不同以往的媒介氣質。就這樣,①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便捷的平臺,②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學會如何“與陌生人說話”。從“醫生手術臺自拍”事件到“春晚停辦”的謠言,從關于轉基因的爭論到名人離世引發的輿論幾度反轉,很多時候,發布信息變成了造謠惑眾,討論交流變成了站隊罵架,觀點碰撞變成了語言暴力。③“有話好好說”,④成為最重要也最急需的塑造“新集體生活”的一種規則。(1)下列語句中的省略號與文中第二段省略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A.小狗汪……汪……地叫著。B.他思考了片刻,然后問道:“你真的……認為我們可以改變現狀嗎?”C.“可惡!然而……”四叔說。D.花園里有菊花、牡丹、桂花、芍藥……(2)請在文中括號(A)(B)內填入恰當的成語。(3)請在文中甲、乙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文中第一段中的“拍磚”是一個網絡流行詞,網絡流行詞是現代社交媒體和互聯網文化中廣泛使用的語言現象,他們以簡潔、生動、富有創意的特點迅速傳播,反映了社會熱點、年輕人心態和文化趨勢。請另用一個網絡流行詞創設情境,描寫一種生活現象。要求:語意完整,表達流暢,使用貼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富士康終止合同協議書
- 合同簽訂后三方協議書
- 科研獻血協議書
- 投資人和運營人協議書
- 戀愛買房分手有協議書
- 喝酒前先簽免責協議書
- 結對合作協議書
- 員工大飯堂承包協議書
- 電費起碼協議書
- 終止謠言協議書
- 2025分布式光伏工程驗收標準規范
- 門診輸液工作管理制度
- 2024-2030全球FC網絡數據通信卡行業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中心供氧氧氣吸入操作流程
- 公司KPI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 主要診斷及主要手術的選擇原則-主要診斷的填寫原則
- 鉛冶煉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 替代 HJ 512-2009 HJ 513-2009
- 2025年成都初三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園管理崗面試題及答案
- 學校食堂 2025 年 2 月食品安全月調度會議記錄
- 實習工作目標工作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