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防凍技術指南報批稿_第1頁
公路路基防凍技術指南報批稿_第2頁
公路路基防凍技術指南報批稿_第3頁
公路路基防凍技術指南報批稿_第4頁
公路路基防凍技術指南報批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20CCSP66DB63IDB63/TXXXX—2025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總則 25資料調查 26設計 2多年最大凍深 2路基臨界高度 3填料選擇 3路基結構 3排水系統 3邊坡 47施工 4施工準備 4開挖及基底處理 4路基填筑 4防凍層鋪設 5隔熱層鋪設 5隔水層鋪設 5排水施工 58質量驗收 5附錄A(規范性)公路多年最大凍深相關系數 7附錄B(規范性)季節凍土與季節融化層土的凍脹性分級 8附錄C(規范性)路基填料凍脹等級 10附錄D(規范性)公路路基凍深范圍內壓實度標準 11DB63/TXXXX—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青海省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青海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云基智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大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小斌、張學強、仝亞剛、溫嘉偉、王軍、劉樺森、王晨迪、張丹峰、梁海鴻、劉有亮、易江濤、彭振剛、李天業。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監督實施。1DB63/TXXXX—2025公路路基防凍技術指南本文件界定了公路路基防凍技術的術語和定義,確立了總則,提供了資料調查、設計、施工和質量驗收等技術指導。本文件適用于二級及以上公路季節性凍土路基防凍設計、施工及質量驗收。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JTG3430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T365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D31-06季節性凍土地區公路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GF80/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土建工程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DB63/T1485多年凍土區隔熱層路基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凍土具有負溫或零溫度并含有冰的土(巖)。[來源:GB50324-2014,2.1.1]3.2凍脹因土中水的凍結和冰體(特別是凸鏡狀冰體)的增長引起土體膨脹、地表不均勻隆起。[來源:DB63/T1886-2021,3.6]3.3凍脹率凍土體積增大量與凍結前土體體積之比值的百分率。[來源:GB50324-2014,2.1.18]3.4標準凍深2DB63/TXXXX—2025在空曠野外、地表裸露平坦地區的不凍脹性黏性土凍深觀測站,實測不少于10年的年最大凍深的平均值。[來源:JTGD31-06-2017,2.1.4]3.5多年最大凍深公路路基路面抗凍設計時,根據標準凍深、路基濕度狀態、路基斷面形式、路基和路面材料的熱物性計算確定的公路凍深最大值。[來源:JTGD31-06-2017,2.1.6,有修改]4總則4.1路基防凍設計、施工遵循“安全、耐久、經濟、合理、環?!痹瓌t。4.2依據沿線氣象、水文和地質及土質試驗等資料,結合當地凍害防治經驗進行抗凍設計。4.3宜優先采用成熟可靠的抗凍技術、材料和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4.4降雨量或降雪量較大地區,充分考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響,完善排水設計。4.5路基宜在非冰凍期施工;必要時冰凍期可進行挖方路基施工。4.6施工前對使用的材料進行檢驗合格后使用。4.7路基抗凍設計和施工除本文件提供的技術指導外,還宜符合JTGD31-06、JTG/T3610的規定。4.8安全施工按JTGF90的規定執行。5資料調查5.1氣溫:通過查閱歷史氣象資料或現場監測,收集區域氣溫變化情況,包括年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凍結起止時間及極限最低溫度等。5.2降水量:通過調閱歷史氣象資料或現場監測,收集區域降水情況,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以及降水時間分布等。5.3水文:查明地表水的分布、水位變化、地下水位及波動范圍、涎流冰規模及地下水出露等情況。5.4地質勘察的內容:a)路基的凍脹、融沉變形、翻漿、邊坡滑塌、涎流冰等常見凍害及防排水設施的凍害情況;b)工程凍害防治措施及實施效果;c)對地基土和取土場填料進行顆粒分析、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及天然密度等試驗,明確土的類型,試驗方法按JTG3430的規定執行;d)確定土的凍脹特性,對粒徑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超過15%的路基土測定其凍脹率,試驗方法按JTG3430的規定執行。6設計6.1多年最大凍深公路多年最大凍深按公式(1)計算:式中:3DB63/TXXXX—2025zmax——公路多年最大凍深,單位為米(m);a——路基、路面材料的熱物性系數,分別按附錄A表A.1、表A.2取值;b——路基濕度系數,按附錄A表A.3取值;C——路基斷面形式系數,按附錄A表A.4取值;zm——調查資料10年標準凍深的最大值,單位為米(m)。6.2路基臨界高度6.2.1冰凍條件下的路基臨界高度計算符合JTG/TD31-06的規定。6.2.2當不滿足路基冰凍臨界高度要求時,可采用下列抗凍措施:a)提高路基高度;b)設置防凍層、隔離層,必要時設置滲溝和排水溝;c)采用級配良好且透水性好的不凍脹或弱凍脹土換填。6.3填料選擇6.3.1路基凍深范圍內土的凍脹率及凍脹性分級見按附錄B。6.3.2不同路基形式、凍區劃分、地下水位或地表常水位距路面距離等的路基填料凍脹等級見附錄C,路基凍深范圍內各層填料具備良好的耐凍性、低吸水率和高強度,并結合路基高度、干濕類型、路面結構類型及容許總凍脹量等確定。6.4路基結構6.4.1根據路基臨界高度確定防凍層,厚度為30cm~50cm,防凍層材料選擇級配良好的碎石、礫石、粗砂等不凍脹或弱凍脹材料。6.4.2隔熱層宜設置在含水量梯度較大、溫差明顯的區域,一般設置在路面結構層底面以下0.5m,或高出路基側地面或護坡道以上0.5m,厚度5cm~10cm;隔熱層上下設置中粗砂層,厚度不小于10cm。6.4.3隔離層宜設置于地下水位或地表水0.3m以上,其有效厚度不小于0.3m。6.4.4路基坡腳積水處理:a)無法引排時,宜設置護坡道,高度高出積水最高水位不小于0.5m,寬度不小于1.0m;b)可以引排時,宜先排除積水待干燥后,采取下列措施:.可采用泥炭、草皮、黏性土或其他保溫隔水性能良好的材料進行填筑。.采用砂礫、粗顆粒土或其他易滲水性材料時,表面覆蓋0.2m厚的黏性土保護層或加鋪防水土工織物。6.5排水系統6.5.1降雨量較大地區,路基范圍內設置縱橫向排水系統。6.5.2排水設施的位置和坡度宜根據地形條件合理設置,確保排水通暢。6.5.3路基地表排水設計需考慮的因素:a)根據地表徑流情況、地形、地質、排水條件等,采取疏、截、堵等措施;b)挖方路段設截水溝或攔水埂,土質和水文條件較差的路段,截水溝或攔水埂內緣與上邊坡坡腳距離大于5m;c)邊溝下無地下排水設施時,溝底距路床頂面宜大于0.3m,縱坡大于0.75%;凍脹區路塹段邊溝距離土路肩外側宜大于1.0m,且距離坡腳或防護設施基礎大于1.0m;d)鋪砌類地表排水設施基礎下設置防凍層,厚度可根據地基土的性質、防凍深度和當地經驗確定,且宜大于15cm。4DB63/TXXXX—20256.5.4路基地下排水設計需考慮的因素:a)排除地下水的滲溝宜設置在路肩范圍以外;b)排水管、滲溝等地下排水設施宜設置在公路多年最大凍深線以下不小于25cm處,不滿足要求時采取保溫防凍措施;c)攔截流向路基地下水的滲溝宜設在迎水側邊溝下或邊溝外,且溝底高程不低于下路床底部;d)滲溝內宜填充粒料類材料,且粒料中粒徑小于2.36mm的細顆粒含量不大于5%,填料外圍設反濾層。滲溝位于路基范圍外時,填料頂部宜覆蓋大于15cm的不透水材料;e)管式、洞式滲溝最小縱坡宜大于0.5%,滲溝出口高于地表排水溝常水位20cm以上;f)地下排水設施出水口的基礎宜設置在公路多年最大凍深線以下,出水口向內2m~5m范圍采取保溫措施,出水口外銜接的排水溝溝底縱坡宜大于10%;g)路線的凹形豎曲線底部、低洼河谷地段宜進行專項排水設計。6.5.5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水設施出水口的位置宜選在地形開闊、高差較大、縱坡較陡、向陽、避風處,必要時滲溝、滲井、暗溝出水口等設置保溫措施。6.6邊坡6.6.1中、重凍區細粒土路基宜根據降水和冰凍條件放緩邊坡,邊坡坡率挖方采用1:1~1:1.5,填方6.6.2中、重凍區超過5m的黏質土和粉質土路基邊坡,按JTG/TD31-06的規定進行抗滑穩定性驗算??够€定系數小于1.20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坡率或加固,并按JTG/TD31-06的規定進行加固設計。7施工7.1施工準備施工準備需考慮:a)進行施工調查及現場核對,根據設計要求、合同條件及現場情況等編制施工方案;b)進行路基防凍施工技術交底;c)設備進行檢查和保養,確保其在低溫條件下正常運轉;d)進行防滑、防凍及安全施工培訓。7.2開挖及基底處理開挖及基底處理需考慮:a)采用機械開挖,必要時結合人工修整;b)路基填筑前對基底進行平整、密實及清理;c)如遇軟弱土層進行換填處理,使基底的承載力和穩定性滿足要求;d)基底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公路最大凍深大于路基填筑高度時的基底壓實度大于90%,壓實度檢測方法按JTG3450的規定執行。7.3路基填筑路基填筑需考慮:a)壓實設備根據填料種類、分層壓實厚度、碾壓工藝和壓實度等因素確定;b)路基填筑前在兩側開挖排水溝或邊溝,并結合永久排水先行施工滲溝、滲井等地下排水設施;5DB63/TXXXX—2025c)凍脹性不同的土分層填筑,凍深范圍內不準許混雜凍脹性不同的土,不凍脹或弱凍脹的土填在上層,分層壓實,壓實度見附錄D,壓實度檢測方法按JTG3450的規定執行;d)每層路基填土頂面設2%~4%的橫坡;e)低路堤及土質挖方路基按設計高程進行超挖、分層回填壓實處理,且深度不小于路基工作區深度,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f)必要時路基表層采取防護膜、土工布等覆蓋措施。7.4防凍層鋪設防凍層鋪設需考慮:a)采用透水性粗顆粒材料,鋪設厚度滿足設計要求;b)采用機械攤鋪,均勻、密實、表面平整,避免二次污染。7.5隔熱層鋪設按DB63/T1485的規定執行。7.6隔水層鋪設隔水層鋪設需考慮:a)采用復合土工膜等復合防水材料,土工膜厚度0.3mm~0.5mm;b)隔水層下部設置砂礫墊層且壓實平整,上部設置厚度不小于10cm的砂礫保護層。砂墊層和保護層級配良好,無大粒徑尖銳棱角,含泥量不大于5%。7.7排水施工排水系統施工需考慮:a)施工過程中做好臨時排水設施;b)冰凍前未完成的排水設施采取保溫措施;c)邊溝施工采用分段施工方式,逐段開挖、逐段施工,減少暴露時間,防止溝內積水凍結;d)截水溝布置在坡頂或路基上方,避開凍脹敏感地區;e)滲溝施工:1)先鋪設反濾層,再填筑排水層,2)頂部設置防凍層,3)填筑完成后對頂部進行封閉處理;f)滲井井口采用封閉式,井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并易于維護和檢修。滲井邊開挖邊支撐,滲井填充材料采用粒徑較大的碎石、卵石或砂礫;g)排水設施采用C30及以上混凝土或耐低溫材料,施工溫度符合JTG/T3650的規定;施工完成后進行密封處理,必要時可用截水溝側壁、滲溝頂部、滲井頂部等可用防凍砂漿均勻涂抹并用保溫材料覆蓋在砂漿表面;h)施工完成后,對滲溝和滲井進行密封處理;i)管道接頭處使用耐低溫、抗老化性能優良的材料,淺埋的管道增設保溫層;j)排水管道施工后進行水流測試;冬季前對管道進行全面檢查;k)路基邊坡處等易積水路段先排除積水,待干燥后采用砂礫填筑;l)設置護坡道時與路基同步施工。8質量驗收6DB63/TXXXX—2025路基質量驗收按JTGF80/1的規定執行。7DB63/TXXXX—2025公路多年最大凍深相關系數A.1路基、路面材料熱物性系數分別見表A.1、表A.2。表A.1路基材料熱物性系數熱物性系數a注:a為多年最大凍深范圍內路基各層材料的加權平均值。表A.2路面材料熱物性系數碎(礫)石注:a為多年最大凍深范圍內路面各層材料的加權平均值。A.2路基濕度系數見表A.3。表A.3路基濕度系數A.3路基斷面形式系數見表A.4。表A.4路基斷面形式系數地面挖方高度h挖/mh填<22≤h填<44≤h填<6h填>6h挖<22≤h挖<44≤h挖<6h挖>6系數C8DB63/TXXXX—2025季節凍土與季節融化層土的凍脹性分級B.1平均凍脹率按公式(B.1)計算:式中:η——凍脹率;?z——地表凍脹量,單位為毫米(mm?——凍結層厚度,單位為米(m)。B.2季節凍土與季節融化層土的凍脹性分級見表B.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