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四章商標權的保護
重點商標權的保護目標注冊商標專用權侵權行為類型注冊商標專用權侵權法律責任馳名商標的認定標準、保護范圍和法律效力一、商標權的保護目標高級目標基礎目標(一)防止商標混淆1、商標混淆的含義(1)狹義混淆誤認商品或服務來源(2)廣義混淆誤認商品或服務來源;或以為商品或服務供應商間存某種聯系;商標法第五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2、混淆的認定(1)商標近似的程度(2)商品或服務類型的接近程度(3)商標及商品服務的知名度名氣越大越易認定侵權(4)商標的顯著性程度越顯著越易認定侵權,非刻意模仿很難使用相同近似商標(二)防止商標淡化與馳名商標的特有保護相關:不以混淆為前提
商標法第十三條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1、商標淡化的含義(1)剝弱馳名商標的顯著性(2)降低馳名商標的價值(3)損害馳名商標的良好聲譽
2、淡化的類型
(1)沖淡
A.沖淡的表現
a.將與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商標,用于不同或非類似商品服務
b.弱化馳名商標與商品間特定聯系
如:海爾—服裝、家俱
B.沖淡的危害
a.損害馳名商標的獨特個性
b.降低馳名商標的價值(2)玷污
馳名商標用于某些商品、服務或環境會貶低商標良好信譽、致人厭惡
如:娃哈哈(食品商標)—蚊香二、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一)注冊商標專用權侵權行為要件
*主觀(1)直接商標侵權成立與過錯無關。注冊商標雖經公告,可推定侵權者主觀有過錯,應知而未知。然而注冊商標庫商標類型多數量大,查詢在相同或類似產品上的相同、近似商標,必然影響經銷商正常經營。(2)不要求以營利為目的(3)一般不要求明知或應知(二)注冊商標權侵權行為類型
1、使用商標侵權
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擅自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易致混淆的同種
——————
相同(類似)———(近似)
商品商標×2、銷售侵犯商標專用權商品(1)主體:商品經銷商(2)主觀:不要求明知或應知商標侵權(3)客觀:
A.銷售商品上附有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印制的與之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B.且使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3、印制商標侵權(1)偽造他人注冊商標A.未經商標權人授權B.制造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商標(2)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A.商標權人授權印制商標B.被許可人超出授權數量印制商標(3)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4、更換商標侵權反向假冒(產品替代)(1)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撤換其商標(2)將更換商標的產品投放市場
更換商標后的產品,與原產品類型往往相同。
5、輔助商標侵權(1)主觀:故意(2)客觀:為他人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與他人共同侵犯商標專用權
A.倉儲
B.運輸
C.郵寄
D.隱匿6、將商標作為其他商業標志使用
(1)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標志(2)用作商品名稱、商品裝潢(3)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4)誤導公眾的7、將商標用作企業字號使用不正當競爭行為(1)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標志用作企業名稱中的字號(2)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3)誤導公眾引發商標與字號沖突原因:登記機關不一致引發侵權商標國家商標局統一登記字號由各級工商局登記8、將商標作為域名使用(1)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文字(2)注冊成域名在電子商務中使用(3)易使公眾誤認一般追究惡意注冊域名
善意將商標注冊成域名致混淆的原因多樣:
1、不同行業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域名核心成分相同
2、使用縮略字符等原因致域名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三、注冊商標專用權侵權法律責任*商標侵權司法管轄權
1、被告所在地基層法院受理
2、侵權行為地基層法院
(一)商標侵權的民事責任形式
1、停止侵害
無過錯也承擔
2、賠償損失(推定過錯歸責原則)
有過錯須賠償(1)擅自授權他人印制及無合法授權印制注冊商標者須賠償(2)不知情的銷售商
證明產品來源合法,可免賠償責任(1)商標侵權賠償標準
A.被侵權人因侵權受到的損失
B.侵權人因侵權獲得利益
C.權利人損失或侵權人獲利難確定,參照商標許可使用費倍數合理確定。惡意侵權情節嚴重的,按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賠償。
D.以上無法確定,300萬元以下賠償(2)銷售侵權者免賠條件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
A.能證明合法取得公開市場取得合理價格取得
B.并說明提供者(二)注冊商標專用權侵權刑事責任1、假冒注冊商標罪(1)犯罪構成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故意在相同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商標違法所得2萬以上或非法經營額10萬以上,或有嚴重情節之一。2、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1)主觀
明知是侵犯商標專用權商品,與民事侵權要件不同(2)客觀
違法所得額2萬元以上或者具有嚴重情節之一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罪
4、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冊商標罪四、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一)馳名商標的特點馳名商標不是商標分類的類別,不一定是注冊商標
1、長期使用
2、在相關公眾中有較高聲譽
(二)馳名商標的認定方式1、司法認定
除非案情需要,訴訟過程中不得認定馳名商標(1)商標侵權訴訟中當事人請求(2)法院認定
需要認定馳名商標的案件:1、已注冊馳名商標的跨類保護
禁止他人將相同或近似商標在不相同或不相類似商品上注冊和使用2、未注冊馳名商標在相同或類似產品上的禁止使用2、行政認定經公眾熟知商標持有人請求,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可認定其商標為馳名商標。(1)商標局認定
商標注冊、查處商標違法案件過程中,商標局認定
(2)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商標爭議處理過程中,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馳名商標人的義務生產、經營者不得將“馳名商標”字樣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三)馳名商標的認定標準1、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知曉程度
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人員
2、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3、商標宣傳的持續時間、程度、地理范圍4、商標作馳名商標受保護記錄5、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如使用該商標主要商品近三年產量、銷量、銷售收入、利稅、銷售區域(四)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
商標法第十三條
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1、對在中國未注冊的馳名商標(1)不實施跨類保護(2)僅限相同或類似產品上保護
與普通注冊商標保護范圍相同
2、對在中國已注冊的馳名商標
(1)可跨類保護(2)在不相同或不相類似的商品上也可保護(五)馳名商標的法律效力1、拒絕注冊將與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商標申請注冊,不予注冊(1)馳名商標在中國已注冊,可禁止在不相同或不相類似產品上注冊(2)馳名商標在中國未注冊,僅禁止在同類或類似產品上注冊2、請求宣告注冊無效(1)侵權商標已經注冊(2)注冊5年內馳名商標持有人可請求宣告注冊無效(3)惡意注冊的不受5年限制3、禁止作為商標使用(1)未注冊馳名商標禁止使用權
A.禁止將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B.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使用
C.易致混淆(2)已注冊馳名商標禁止使用權
A.禁止將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B.在不同或不相類似的商品上使用
C.誤導公眾,使商標注冊人利益可能受損
4、禁止將馳名商標用作企業名稱中字號(1)將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文字,用作企業名稱中的字號
包括已注冊和未注冊馳名商標(2)可能誤導公眾的,應予禁止
未明確限定字號禁止權范圍,依商標禁止范圍,可跨類禁止。
商標法第五十八條將他人注冊商標、未注冊的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誤導公眾,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處理。5、禁止作為域名注冊禁止下列行為:(1)將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文字注冊為域名
不管馳名商標是否已注冊(2)在電子商務中使用
未限制使用產品或服務類別(3)誤導公眾第二十五章植物新品種權重點1、植物新品種的特性2、植物新品種權的限制一、植物新品種權概述(一)植物新品種權起源
育種者享植物新品種專有權,源自20世紀30年代德國(二)植物新品種權保護模式1、多用特別法保護(品種權)
《中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972、有的以專利法保護(意)3、有的結合兩者保護(美)二、植物新品種權取得和期限(一)植物新品種的特性該品種已列入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目錄的屬(種)1、新穎性(1)申請日前未銷售植物品種繁殖材料(2)或經育種者許可境內銷售≦1年境外銷售≦6年(林木果樹藤本觀賞植物)境外銷售≦4年(其他植物)2、特異性
植物新品種特性明顯區別于申請日前已知植物品種3、一致性(橫向)(1)成批繁殖,特性一致(2)可預見變異外4、穩定性(縱向)
反復繁殖,特性不變
5、通用名稱有適當的用于登記的通用名稱不得用于品種命名的名稱:(1)僅以數字組成,多為文字+數字(2)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德(3)夸大宣傳(4)容易對品種特性、育種者身份等引起誤解的名稱
如與已知植物屬或種名稱相同或相近與國家或政府間組織名稱相同相近(二)植物新品種權申請程序1、申請主體
(1)中外自然人(2)中外法人(3)中外其他組織*外國主體申請應具備條件(1)其所屬國與中國共同參加國際公約(2)或所屬國與中國訂有協議(3)或所屬國與中國給予互惠待遇
2、職務品種權(1)本職工作中完成的育種(2)履行本單位交付本職工作外的任務完成的育種(3)退職、退休或調動工作后3年內完成的,與原單位承擔的任務有關的育種3、享優先權條件(1)外國首次提出申請后
(2)12個月內在中國提出申請4、審查機關
(1)農業部(草本為主)(2)林業局(木本為主)
(三)植物新品種權的期限1、20年—登記日起算(藤本、林木、果木、觀賞樹木)2、15年—其他植物3、植物新品種權提前終止原因(1)未履行法定義務如:未交品種權維持費未提交檢測所需品種繁殖材料(2)品種經檢測不具備授權時特性三、植物新品種權的限制(一)合理使用可不經許可免費使用條件:
1、育種或其他科研活動
2、農民自繁自用公約91年版本自繁自用需付費,中國僅加入78年版本
(二)強制許可使用1、不實施的強制許可(1)品種權人自己不實施(2)又不許可他人實施2、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強制許可(1)重要農業品種權利人已實施(2)明顯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3)又不許可他人實施第二十六章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重點1、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特性2、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的取得3、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的限制一、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概述(一)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概念至少包含一個有源元件的兩個以上元件和互連線路集成的基片(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保護模式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的法律保護起源美國
1、結合專利法與版權法保護
2、不單純用版權法保護原因(1)電子元件布圖有功能性(2)不同于圖畫作品通過視覺形象表達思想情感
3、不單純適用專利法保護原因(1)電子元件位置影響布圖功能
但對功能的影響有限,限于降能耗、省材料、提高集成度(2)難達專利的創造性、新穎性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的取得(一)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主體1、主體類型(1)中外自然人(2)中外法人(3)中外其他組織2、外國主體在中國享該權條件(1)開發的集成電路圖首先在中國進行商業利用(2)或所屬國與中國共同加入有關公約(3)或所屬國與中國有協議(4)或依互惠原則處理(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特性1、獨創性(著作權)創作人獨立完成
2、一定先進性(專利權)(1)對創造性有一定要求(2)不要求突出實質特點和顯著進步布圖獨特不同以往,能增加集成度或提高功能(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取得程序
中國適用登記取得,有些國適用使用取得,程序似實用新型程序
1、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
2、審查
形式審查不涉及實質內容
3、登記公告(四)提出申請的最后時限1、首次在世界任何地方商業利用
2年內須申請2、商業利用2年后申請不予登記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內容及限制(一)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內容1、復制權
光學、電子學或其他方式復制2、商業利用權
(1)包括出售、出租、進口(2)或其他利用方式:展覽陳列廣告(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期限1、中國為10年
2、申請日起算(似專利權)(1)申請日與首次商業利用日不一致,以較前日為準(2)無論是否登記或商業使用,創作完成15年后不保護在中國創作完成某集成電路后,一直未進行商業利用。在創作完成11年時申請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該圖保護期限最長能有多久?
4年(四)集成電路設計權限制1、合理使用(不經許可免費用)(1)為個人目的(2)為教學目的(3)為研究目的(4)為分析、評價目的可復制受保護的集成電路圖2、反向工程(鼓勵創新)(1)分析評價集成電路圖為基礎(2)創作出獨創性的集成電路圖,可自由使用
與改進專利不同,有的須征求基礎專利人同意才能實施改進專利3、獨立創作(巧合)
(1)第三人自主創作的布圖設計與他人登記集成電路圖相同(2)可自由使用
與專利不同,先用權人限原有范圍內使用,不得擴大規模投產經營
4、權利窮竭(1)合法產生的集成電路圖及其產品首次投放市場后(2)他人的后續商業利用(3)權利人不得干涉
包括分銷、進口等
5、善意買主(1)不知或不應知購買的集成電路或其產品含非法復制的布圖設計(2)將其投入商業使用
A.善意購買行為不視為侵權專利不同,善意購買后商業利用仍構成侵權,應停止侵害
B.但明確通知后繼續商業利用須付酬6、強制許可強制許可使用人須付費強制許可的類型:(1)第三人按商業慣例未獲許可(2)或為公共利益防止不當競爭第二十七章商業秘密權重點1、商業秘密權的取得方式(是否適用善意取得)2、商業秘密權的限制3、知識產權是否可善意取得4、商業秘密權侵權行為的類型一、商業秘密的概述(一)商業秘密的概念1、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2、不為公眾熟悉3、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信息(二)商業秘密的特性1、保密性對信息采取保密措施,簽保密協議或保密條款2、秘密性不為公眾知曉不要求絕對保密3、價值性帶來經濟利益增競爭優勢商業秘密原定義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業秘密定義修訂
第九條
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欺詐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本法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業秘密定義修訂
取消商業秘密能帶來經濟利益應具實用性的要求,改用具商業價值來代替。不管秘密信息是否能帶來經濟利益,只要該秘密具潛在的商業價值即可。
(三)商業秘密的分類1、經營秘密
經營管理方法,營銷策略貨源情報,客戶名單2、技術秘密
生產工藝流程,設計圖紙,化學配方二、商業秘密權的取得與特征(一)商業秘密權的取得1、自動取得無須審批登記2、取得的條件(1)主體對秘密采取保密措施(2)秘密不為公眾知曉(二)商業秘密權的特征1、主體非單一性(1)多個主體可獨立支配秘密(2)前提是各自獨立采取保密措施2、客體具一定創造性3、保護期限不確定
泄密公開后停止保護
(三)技術秘密權與專利權區別都屬工業產權1、保護條件不同(1)專利權具備新穎、創造性,且在專利公報中公開(2)技術秘密權取得須保密,無嚴格的創造性要求
2、權利取得程序不同(1)專利權經專利局批準(2)技術秘密無須履行行政手續
3、權利保護期限不同(1)專利權保護期限固定(2)技術秘密權保護期限不定持續保密可永久享有
4、專有性、排他性不同(1)專利權特定法域內專有申請日后他人自行研發無權使用(2)技術秘密權專有性弱他人自行研發可同時享秘密權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業秘密保護修訂
補充完善了商業秘密案件的舉證責任規定。在特定條件下,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舉證。商業秘密訴訟中部分舉證責任倒置
第二十二條
……商業秘密權利人能夠證明他人使用的信息與其商業秘密實質相同以及他人有獲取其商業秘密條件的,他人應當對其使用的信息具有合法來源承擔舉證責任。(四)委托、合作開發的技術秘密的歸屬權《合同法》第341條規定,委托開發或者合作開發完成的技術秘密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以及利益的分配辦法,由當事人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本法第六十一條(補充協議、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當事人均有使用和轉讓權,但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開發成果之前,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委托開發技術秘密歸屬權1、有約定從約定2、約定不明,依補充協議、交易習慣定3、依上條仍不能確定,委托人與受托人均有技術轉讓權、使用權(1)不象委托作品與專利約定不明歸受托人(2)技術秘密權不具絕對排他性,雙方可同時享有使用權與轉讓權(五)職務技術秘密的歸屬
為完成本職工作或單位另外交付任務而開發的技術,屬職務技術秘密1、職務技術成果使用權、轉讓權屬法人或其他組織2、法人或其他組織轉讓職務技術成果時,職務技術成果的完成人在同等條件享優先受讓權(六)商業秘密的善意取得問題民法善意取得—有形財產權限制
善意取得者不擔侵權責任不用停止侵害、返還財產這種法則適用于商業秘密嗎?適用于其他無形知識財產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規定:根據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條(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同無效)的規定,該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無效,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以外;善意取得該技術秘密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在其取得時的范圍內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但應當向權利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費并承擔保密義務。知識產權善意取得的不同處分原則:1、德國法善意取得不適用于知識產權2、荷蘭法商業秘密與其他知識產權適用不同規則(1)善意取得適用于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無創造性要求不宜過高保護(2)善意取得不適用于其他知識產權3、美國法有條件善意取得知識產權
美國法規定較成熟,設置善意取得知識產權的條件:(1)在顯失公平情況下
如已大量投入、修建廠房(2)許可知識產權的善意取得
三、商業秘密權的限制(一)反向工程1、分析終端產品2、找出原始配方或生產方法
多個主體可同時支配秘密(二)自行研發1、商業秘密不具排他性2、他人自行研發則可任意使用(三)善意使用披露1、主觀不知信息為他人的商業秘密2、第三人加以使用或披露
四、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一)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1、盜竊2、利誘3、詐騙4、脅迫等手段(二)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
的后續利用1、披露2、使用3、允許他人使用(三)合法獲取商業秘密的非法利用源于單位員工違反保密協議1、非法披露2、使用3、允許他人使用(四)第三人明知或應知上述情形
仍利用1、仍獲取商業秘密2、使用3、披露五、用競業禁止加強商業秘密管理(一)競業禁止含義1、企業職工任職期間及任職終止或解除后一定期限內(勞動法規定2年)2、不得到下列單位任職(1)生產同類產品單位(2)經營同類業務單位3、不得自己開業生產或經營(1)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產品(2)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業務第二十八章地理標志權重點1、地理標志的特性2、地理標志權的取得方式3、地理標志權的限制一、地理標志權概述(一)地理標志的特性1、指示性標記標示商品來源的特定地域包括國省市縣鄉鎮村,如瑞士表,龍井村茶2、地理標志知名度和信譽度較高源于商品特定質量、信譽等特征3、地理標志的價值依附于地理區域的自然或人文因素,與之密不可分
如日本宣稱已掌握宣紙工藝,仍大量進口安徽宣紙,宣紙紙質與加工工藝、當地原材料關系密切,當地樹皮的成分與日本的不同
(二)地理標志權的特性1、本質為集體共有的權利,不宜為單個企業專有申請主體多為特定團體、協會或其他組織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香梨協會(2)政府可指定代表性企業申請
A.代表性企業取得地理標志權后
B.不得禁止特定地域內產品符合標準的企業使用該地理標記2、地理標志權不具有期限性(1)專門的地理標志權可永久享有
(2)將地理標志申請集體或證明商標的,則受商標權期限的限制(三)地理標志權的內容
1、專有使用權
含專門的地理標志、集體證明商標
2、禁止權(1)禁止注冊禁止在相同或類似產品上注冊相同或近似標志(2)取消注冊(3)禁止使用在商標、產品名稱產品表達上誤導3、處分權(1)許可符合條件者使用地理標志
不得阻撓(2)不含轉讓權
地理標志價值源于特定地域的自然或人文因素,與之密不可分,地理標志的本源性決定其不可轉讓二、地理標志權的取得(一)地理標志權的取得方式GeographicalIndication(一)申請地理標志集體或證明商標1、受理機關—國家商標局2、授權條件
產品特色源于該地理區域(二)申請地理標志產品1、受理機關(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A.主要受理機關
B.要求嚴格程序繁瑣,收費較高(2)農業部
A.輔助申請途徑,商標富農舉措
B.收費低廉,程序簡便
C.僅限農產品,不含手工藝品2、申請主體(1)縣以上政府指定專門機構(2)縣以上政府認定協會或企業如潮汕橄欖菜地理標志申請人,生產玉蕾牌橄欖菜的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3、質檢局地理標志產品申請程序(1)申請(2)初審
形式審查(3)公告異議(2月)
(4)技術審查
質檢總局下專家審查委員會(5)國家質檢總局公告
三、地理標志權的限制(一)善意或在先使用1、非惡意使用2、在先使用(1)1993年12年15日前,即烏拉圭回合談判之前(2)使用其他成員的地理標志至少10年以上(二)善意注冊1、適用《知識產權協定》的過渡期前,或地理標志來源地開始保護該標記之前2、已善意地取得注冊如:香江牌并非來源此地
(三)通常用語1、地理標志為通常用語2、不得限制他人正常使用
如:來源地名稱china,為瓷器通稱不能禁止使用地理名稱德國城市漢堡,漢堡包已成夾肉面包的通稱(四)名稱權1、在先使用的個人姓名或企業名稱,與地理標志相同2、在地理標志注冊后仍可用3、以不致公眾誤認為限
(五)來源國不保護或已停用1、來源國不保護或已停用的地理標志2、地理標志進入公有領域,不再保護(六)其他合理限制1、地理標志另有其他含義2、不能禁止他人使用如湖南鳳凰縣地名也是傳說中一種神鳥,上海企業注冊鳳凰自行車商標四、地理標志權的保護(一)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1、禁止經營者偽造產地2、禁止在銷售或展出時,對產地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宣傳
(二)商標法的保護1、商品并非來源于所標示的地區2、誤導公眾的3、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該地理標志作商標
已善意注冊繼續有效(三)地理標志的侵權行為1、偽造或擅自使用地理標志名稱及其專用標志2、有權使用地理標志者,違反管理的規范標準進行使用3、在相同或類似產品上,使用與地理標志名稱及標志近似的名稱與標志,誤導公眾第二十九章商號權重點1、商號權的取得2、商號權的內容一、商號權的概述(一)商號的概念又稱企業名稱
1、法人或其他組織標示自己的名稱
2、與他人區別的重要標記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
商號的構成(二)商號與商標的聯系1、都屬于商業標識2、一定程度都能區分產品或服務來源(1)商標直接區分商品與服務來源(2)商號直接區分廠家,間接區分產品或服務來源3、都承載企業商業信譽
(三)商號與商標的區別1、相對企業來說必要性不同(1)企業必定有商號(2)企業不一定有商標2、相對企業來說唯一性不同(1)企業只有一個商號
省級機關核準可有一從屬名
(2)企業可有多個商標
3、二者的構成要素不同(1)商號:文字(2)商標:圖形顏色字符立體形狀4、產生程序不同(1)商標不經注冊可用(2)商號須登記方可使用5、域外效力不同
產品外銷時(1)商號無需注冊也受保護(2)商標須注冊才獲保護馳名商標例外二、商號權的特征(一)商號權的主體(二)商號權的內容1、獨占使用權(1)在核準的行政區域內(2)核準的行業類別上使用商號
無期限享有獨占使用權2、禁用權(1)在登記的行政區域內(2)在同一行業內商號有排他效力(3)禁止其他企業使用與之相同或近似的企業名稱(4)馳名商號可特別保護,可跨行業、跨地域享排他效力3、轉讓權(1)須經原登記機關核準(2)連同企業(全部或部分)轉讓
未轉讓企業的,不能單獨許可他人使用企業名稱三、商號權的取得(一)商號權取得程序1、申請
向國家或地方工商局2、審查3、登記
(1)登記才生效(2)企業不解散兼并可永久有效(二)商號中禁用要素僅能用漢字,不能有下列內容:
1、有損公共利益的
2、造成公眾誤解的
3、外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名稱
4、政黨、黨政軍機關或社團名稱,部隊名稱翻號
5、漢語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四、商號權的保護商號權法律保護較弱無專門立法僅有專門的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國務院批準、國家工商總局制訂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
(一)商標法的保護商標注冊與使用過程中,保護合法的在先權利。含商號權
如:亨得利(鐘表)商標注冊糾紛,侵犯多家企業共用商號權被禁止(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第五條不正當競爭行為:(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三)商號侵權行為判定標準
1、擅自使用與他人商號相同或近似的文字
2、使公眾混淆或誤認企業間關聯(四)商號權的侵權行為1、將與他人商號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冊為自己的商號,使公眾誤認2、將與商號相同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商標,使公眾誤認3、將與商號相同近似的文字在產品包裝裝潢上使用,使公眾誤認第三十章域名權重點1、域名權的取得2、域名權侵權行為的類型一、域名的概述(一)域名的來源每個主機或局域網都配有獨一無二的因特網協議IP地址國際互聯網數字地址為數字串,如:192.99.432.21,難記憶域名可以與數字地址對應,又能替代IP地址便于記憶
http://
(二)域名的特性1、域名的組成(1)組成要素:字母、文字、數字和連接符
可用中文、拼音、外文如:海南大學.中國(2)域名分級別最多有五級域名至少包含:頂級域名+二級域名
http://
三級,二級,頂級2、整體具唯一性
中心域名不具唯一性商標并存使用現象突出3、具可識別性
區分互聯網上經營者和使用者標記(三)域名與商標的區別1、組成要素不同(1)域名不含圖像,商標可含圖像(2)域名可含行業、產品通用名稱
通用名稱的域名價值更高香煙.com,家政.com
消費者搜索通用名優先登錄企業網址2、直接識別的對象不同(1)商標直接識別產品或服務來源
商標往往直接標示于產品表面(2)域名直接識別企業的網絡地址,與產品關聯并不強武漢卷煙廠3、法律保護的前提不同(1)域名必須登記注冊才享專有權(2)未注冊商標經使用可一定程度專有
A.具一定影響的未注冊商標專有權弱
B.未注冊馳名商標專有權同注冊商標
二、域名權的取得(一)申請1、申請域名的主體(1)符合法定條件的法人(2)其他組織(3)個人2、域名的審批機關(1).cn域名(代表中國)中國互聯網信息服務中心(2)其他級別域名逐級授權的網址注冊機構及公司如中國最大的域名注冊商:萬網3、注冊域名應提交文件(1)域名注冊申請表(2)單位介紹信(3)承辦人身份證復印件(4)本單位依法登記文件的復印件(5)三級域名還應提交文件
.com下注冊:公司營業執照復本
.gov下注冊:政府主管部門批文
.org下注冊:組織主管部門批文(二)審批1、審批原則(1)依先申請原則(2)域名管理機關不審核是否侵犯在先權利,若侵權由申請人擔責2、審批期限
收到完整申請文件10日內(三)注冊1、注冊域名2、開通運行三、域名權的侵權行為(一)域名權侵權行為的構成1、主觀:惡意(1)多種情況下善意注冊域名可致混淆
(2)侵權者注冊使用域名無正當理由
2、客觀(1)被告域名與原告權利客體相似(2)原告請求保護的民事權益合法有效
可能為商標權、商號權、域名權
(二)域名侵權行為類型1、注冊與他人商標相同近似域名侵權(1)出于商業目的(2)將與他人商標相同或近似標志,注冊為自己的域名(3)故意造成混淆(4)誤導公眾訪問其網站或在線站點
違反誠信搭便車,增加交易不當得利
2、注冊與他人近似域名侵權(1)為商業目的(2)注冊與他人域名近似的域名(3)故意造成混淆(4)誤導公眾訪問其網站或在線站點3、出售、出租域名不當得利
注冊域名不為企業的商業利用(1)要約高價出售出租域名(2)或以其他方式轉讓域名(3)獲取不正當利益4、囤積域名阻止權利人注冊
主觀:(1)囤積域名為阻止權利人注冊該域名
客觀:(2)注冊域名后不聯機使用,也不準備聯機使用第三十一章反不正當競爭法重點1、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征2、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一、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概述(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征1、競爭性
以非法手段與合法經營企業競爭2、非正當性
違反誠信原則搭便車3、危害性(1)擾亂社會經濟秩序(2)損害相關經營者信譽與利益(3)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二)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關系1、與各類知識產權法聯系緊密2、彌補知識產權法保護的空缺
對其不保護部分給予保護,如商譽、商品包裝、裝潢、商品名稱、企業家姓名3、對象重疊時與專門法產生法條競合
(1)優先適用專門法(2)或由當事人自主選擇適用法律修改稿對適用法律的修訂:
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三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其他部門監督檢查的,依照其規定”。原規定對不同行業的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標準、處罰尺度存在不盡相同等問題,影響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公平性。
修改稿修訂為:“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相關部門也可以依照其規定進行監督檢查”。送審稿明確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一般管轄權,解決了其他行業主管部門通過行業立法肢解了工商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執法權的問題。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不當競爭行為(一)商業假冒行為假冒商業標識原規定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1、假冒他人注冊商標(1)將與他人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2)在相同或類似的產品上使用修改稿假冒商業標識修訂:
1、銜接《商標法》,刪除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一)項的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行為2、對將他人注冊商標、未注冊的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誤導公眾,造成市場混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了規制;2、擅用他人姓名、企業名稱(1)擅自使用與他人姓名、企業名稱相同或近似的標志(2)致公眾誤認為其商品3、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1)擅自使用與知名商品相同或近似的(2)產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3)使人誤認修改稿擴展商業標識內涵
送審稿第五條關于“商業標識”的規定,擴展了“商業標識”的內涵和外延,擴大列舉范圍,把網站名稱、網頁、姓名、筆名、藝名、頻道節目欄目的名稱、標識等明確列舉出來;修改稿商業標識不當競爭行為: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利用商業標識實施下列市場混淆行為:
(一)擅自使用他人知名的商業標識,或者使用與他人知名商業標識近似的商業標識導致市場混淆的;
(二)突出使用自己的商業標識,與他人知名的商業標識相同或者近似,誤導公眾,導致市場混淆的;
(三)將他人注冊商標、未注冊的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會知識培訓
- 腹腔鏡子宮切除護理配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五單元 定量研究化學反應 第二節 化學反應的表示教學設計 魯教版
- 餐巾折花培訓方案
- 2024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檔案館招聘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六年級上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插上創造的翅膀|遼大版
- 船舶預防火災培訓
- 動火作業安全培訓課件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教學設計1
- 雙重預防體系練習試卷附答案(一)
- 2025年承包商入廠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5A
- 《民航飛機航電設備故障檢測與診斷》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廣東公需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試題及答案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19904
- 防極端天氣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2025湖北隨州國資本投資運營集團限公司人員招聘2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四川煙草商業系統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許昌電氣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工廠能源知識培訓課件
- 患者隱私保護培訓課件
- 2025年洛陽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及答案(歷年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