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必修下冊同步練習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必修下冊同步練習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必修下冊同步練習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必修下冊同步練習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必修下冊同步練習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

。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中古時期非洲、美洲地區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認識這

一時期非洲、美洲文明的特點。

。學習目標

1.了解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古代文明的遺跡,認識古代非洲文明的成就。(歷

史解釋)

2.結合美洲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中心——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的

主要成就,認識古代美洲文明的特點。(時空觀念、歷史解釋)

3.結合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的成就,認識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唯物史觀、

家國情懷)

學什么必備知識自主學習

知識點一古代非洲文明

1.班圖人

(1)文明成就: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農作物;馴養了牛,引進了綿

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

(2)文明擴展:到n世紀,成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主要居民,農業、畜牧業

和迨鐵技術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

2.主要文明區域

⑴東非

①今埃塞俄比亞地區:公元前后,興起了阿克蘇姆王國,4世紀進入鼎盛時期,

一度成為地區強國。

②東非沿海

代表國家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

興起時間10—15世紀

興起原因農業的進步、環印度洋貿易的發展和伊斯蘭教的傳入

①廣泛使用奴隸,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

經濟狀況

②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出口黃金、象牙和奴隸

⑵西非

①興起:8—15世紀,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

②代表

興起馬里征服加納后,進一步擴張

把塞內加爾河和尼日爾河流域納入版圖,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

馬里

發展繼承并擴大了加納的貿易;城市和文化繁榮,廷巴克圖成為西非

重要的文化中心

興起乘馬里內亂崛起,擊敗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

實行中央集權,官吏直接由國王任免;擴大對外貿易,奴隸成為

桑海發展

生產中的重要力量;興建學校,鼓勵文化發展

衰亡16世紀末,桑海因遭遇外來入侵逐漸衰落

(3)南非

①建立: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

②鼎盛:14—15世紀,津巴布韋進入鼎盛時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區都被納入

它的統治之下。

學思致用

學習聚焦辨正誤

1.非洲是古代農業的發源地之一,西非的班圖人培育出了玉米、西瓜和棉花等農

作物。(X)

2.阿克蘇姆王國是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建立的古代非洲文明古國。(J)

3.隨著農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東非出現了一系列國家,西非的馬里和桑海一度

強大。(V)

4.歐洲基督教的傳入,促進了東非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東非國家的興

起。(X)

5.8—15世紀,西非先后興起了馬里、桑海和津巴布韋等國家。(X)

情境再現挖教材

?“在今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的一座陵墓中,發現了原產于15世紀左右的中

國的瓷器?!保ㄕ越滩腜27)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什么認識?

提示古代東非沿海國家對外貿易發達。

?閱讀圖片“中國瓷器”(摘自教材P27)。該圖片有何史料價值?

提示圖片中瓷器是證明中非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實物史料。

?“14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對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繪:當地出產的布

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無上珍品,運銷埃及等地。”(摘自教材P28)據此我們

可以獲取什么信息?

提示摩加迪沙盛產布匹,工商業比較發達。

?“大津巴布韋是古津巴布韋國家都城的遺址,由石塊壘砌而成。它是南部非洲

文明的代表?!保ㄕ越滩腜29)據此說明早期的津巴布韋人可能掌握了哪些知識?

提示可能已經掌握了建筑學、幾何學和力學等方面的復雜知識。

知識點二古代美洲文明

1.概況: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獨立培育出馬鈴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作物,在

中美洲、南美洲創造了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

2.表現

⑴瑪雅文明

興起區域中美洲尤卡坦半島

①建立眾多城市國家

政治

②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統治階級,一般氏族成員成為平民

①農業:以種植玉米為主

經濟

②手工業:制造精美的陶器

城市建筑精美,面積廣闊,能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發明獨

文化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采用20進制,知道“零”的概念

太陽歷比歐洲早1000余年

(2)阿茲特克文明

興起區域今墨西哥地區

興盛14世紀興起,坨世紀初進入鼎盛時期

①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

政治

②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

經濟以農業為主,發明“浮動園地”,擴大耕地面積

(3)印加文明

興起區域今秘魯的庫斯科地區

興盛12世紀,印加人以庫斯科為都城建立國家,13世紀,逐漸崛起

15世紀末16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

發展

是當時最為強大的印第安人國家

①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繼承,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

②將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每個政區設一個長官,由貴族充任

統治③為了征兵和征稅,政府編制了人口調查表

④帝國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統

⑤將被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

學思致用

學習聚焦辨正誤

1.古代美洲的瑪雅人發明“浮動園地”,以擴大耕地面積。(X)

2.古代瑪雅人建造了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這是其留給后人的偉大文明遺產。

(?)

3.古代美洲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都位于現在的中美洲。(X)

情境再現挖教材

?“印第安人從湖中撈起淤泥,堆積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動園地',

甚至每年可以從中獲得7次收成。馬丘比丘城遺址位于安第斯山脈,充分展現了

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藝術?!?摘自教材P31)據此可以得出什么認識?

提示印第安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美洲文明。

?“從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時期到西班牙人入侵這一漫長的時期內,沒有一件

實物或一篇記錄足以證明秘魯和中美洲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和接觸。”材料體現

了古代美洲文明有何特點?

提示各自獨立,相互隔絕。

?“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寫本被當作‘魔鬼的作品'焚

毀,祭司遭受擄殺,僅有部分作品傳之后世。”據此概括說明美洲文明衰落的主

要原因。

提示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考什么關鍵能力合作探究

主題一古代非洲文明

命題探究

視角H東非國家的特點

史料(摩加迪沙)是一座極大的城池。當地人有許多駱駝,每日屠宰數百峰。他

們有許多綿羊。他們是一些強悍的商人。當地出產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

是無上珍品,運銷埃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圖泰著,馬金鵬譯

《伊本?白圖泰游記》

思考根據史料,概括東非國家的特點。

提示特點:城市國家,園藝業和環印度洋貿易發達,受伊斯蘭教影響。

視角切西非國家的特點

史料每個帝國都擴展自己的權力,向北控制食鹽進口,向南控制黃金買賣。每

個帝國財政收入的大部分都來自于對這些商品和其他一些商品的買賣的征稅。征

稅所得的收入使帝國的行政管理逐步變得更為先進。桑海帝國劃分為界限明確的

幾個省,每個省都設有一名長期任職的總督。它開始擁有職業軍隊,甚至還擁有

幾個部——除了分管帝國撒哈拉邊境地區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外,還分管財政、

司法、民政、農業和林業。

——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

《全球通史》

思考根據史料,概括西非國家的特點。

提示注重擴張政府;重視發展對外貿易;中央集權;行政管理先進。

視角?古代非洲文明的成就

史料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從來就''不是一個歷史的大陸,它既沒有顯示出

變化,也沒有顯示出發展”。非洲黑人“既不能進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們所

看到的,他們從來就是這樣”“處在野蠻的、未開化的狀態中”。

—[德]黑格爾《歷史哲學》

思考黑格爾的這一觀點正確嗎?請用史實說明。

提示不正確。在19世紀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非洲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文明。例

如,桑海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西非班圖人培育出了甜高粱,掌握了冶鐵技術;

西非文化中心廷巴克圖等都是最好的證據。

素養提升^---------

歷史解釋一古代非洲文明的特點與成因

特點成因

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有利于農業生產的

北以埃及為代表的北非地區,發展時發展;尼羅河提供了連通上下埃及的交

非間早,影響范圍廣,文明程度高通條件;瀕臨地中海,居于有利的地理

位置

環境閉塞,僅在東北區域,通過尼羅河

以阿克蘇姆王國為代表,相對發展或通過紅海與外界有所聯系;東北非文

較快,是一種在多種文明因素影響明因為生產環境較好,離古代西亞文

下發展起來的混合型文明明、古代埃及文明較近,聯系密切,所

以發展程度較高

西以加納、馬里、桑海為代表,城市位于西非的塞內加爾河和尼日爾河流

非和文化繁榮域地區;黃金資源豐富;對外貿易發達

以津巴布韋為代表的黑非洲文明位于贊比西河流域

主題二古代美洲文明

命題探究

視角H古代美洲文明的特點

史料印第安人認為,整個世界都由各種各樣的神統治,他們必須小心侍奉這些

神靈,方能得到神對他們這些弱小生靈的保護……宗教信仰上的極度混亂狀態,

從側面反映出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間的交往極度缺乏,加上幾乎沒有文字,語言雜

亂,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劇了各文明的孤立,生產力也就難以迅速發展。

——摘編自程洪《論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點》

思考根據史料,概括古代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點。

提示農業生產力落后;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各文明間缺乏交往;社會文

明發展水平較低。

視角?古代美洲文明的成就

史料一瑪雅人創造了美洲大陸上最古老的文明……他們獨自發明了表意文字,

用字母或符號作為表達思想的傳統符號。為了計算時間、預言未來、為獻祭和主

要的喪葬事宜推算吉日,他們還研究了天體的運動。由經過專門訓練的祭司搜集

的天文學知識非常廣泛,至少與當時歐洲的天文學知識不相上下。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思考(1)根據史料一概括瑪雅文明的主要成就。這反映了世界文明發展的什么特

征?

提示成就:發明象形文字;取得與歐洲類似的天文學成就。特征:多樣性與統

一性。

史料二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的阿茲特克紀念碑上刻著這樣一段文字:“只

要這個世界繼續存在,阿茲特克人創造的特諾奇蒂特蘭的聲威和光榮,就永不消

失。”據史料記載,特諾奇蒂特蘭城是一座巨大的人工島,面積約13平方公里,

城內的街道以中心廣場為起點,呈輻射狀向四周延伸。城市里約有6萬間房屋,

差不多有20萬人居住在這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思考(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阿茲特克文明的貢獻。

提示生產力發展迅速,發明浮動園地,擴大耕地面積;城市建設取得相當成就,

對人類的文明貢獻巨大。

視角?美洲文明的衰落

史料古氣候學家在1995年研究尤卡坦半島中部的奇徹坎努博湖時,發現有大量

的沉積物沉淀在湖底。在這些沉積物中,硫酸的含量在公元800—1000年的沉積

物中很高。只有在湖水很少的情況下,硫酸才會沉到湖底,而且通常是在于旱時

期①。……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那戈?德?蘭達在瑪雅人輝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

竟然宣稱那是“魔鬼干的活兒”“魔鬼的作品”,下令要全部銷毀②。

解讀史料信息

①自然災害的影響

②西方殖民者的破壞

思考據史料概括導致瑪雅文明消失的幾種可能因素。要進一步研究這一問題,

你認為搜集哪種類別的史料最有價值?

提示因素:自然因素、殖民侵略與破壞。史料:歷史遺跡等實物史料。

素養提升》---------

1.歷史解釋——古代美洲文明的成果對現代生活的意義

(1)玉米是重要的高產糧食作物,馬鈴薯、西紅柿是常用蔬菜,可可是世界三大飲

料之一,煙草目前還擁有廣泛的消費人群。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物質生活,

今天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物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2)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廟、道路、城墻、城市等建筑物遺址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

產,豐富了人類的精神生活。

2.歷史解釋一瑪雅文明滅亡原因新論

(1)人口密度超過了環境容量。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使得土地愈發貧瘠,直至

完全喪失了支撐人口的承載力,從而迫使人口轉移。

(2)陷入戰爭的惡性循環之中而失去了拯救環境的能力。當環境壓力加大、社會矛

盾加劇時,瑪雅人戰爭的頻率越來越高,陷入了戰爭和動蕩的惡性循環,從而也

就喪失了拯救環境所需要的整體協調和共同行動的可能。

(3)瑪雅文化的強烈自負與宿命思想窒息了自身的創新機制。瑪雅人對遙遠的天體

運行規律的觀測、研究和計算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成就足以使瑪雅文化

充滿著強烈的自負。不幸的是,宗教文化充滿著同樣強烈的宿命論。這種文化室

息了創新機制,當環境危機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超出了祭司們的預期,超出了

社會的承受力時,這種文化的信仰體系也就崩潰了。

因而,瑪雅文明覆滅的外在原因是環境災難,內在原因是其自負而又宿命的、喪

失創新機制的文化信仰體系。

練什么學業達標隨堂反饋

1.(2022.江蘇鎮江高二測試)古代的非洲文明由于受氣候因素的影響,農業一直不

太發達。阿克蘇姆王國地處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沖,對外貿易發達,

被稱為埃塞俄比亞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搖籃”。這突出說明

()

A.氣候因素決定區域文明B.地理位置影響國家發展

C.阿克蘇姆文明世界領先D?埃塞俄比亞工商業發達

答案B

解析材料“阿克蘇姆王國地處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沖,對外貿易

發達”體現的是地理環境對國家發展的影響,B正確;A屬于夸大氣候的作用,

排除;材料未將阿克蘇姆文明同其他文明進行比較,C排除;D說法與材料無關,

排除。

2.(2022.福建福州高二模擬)曼薩?程薩是馬里最為知名的國王。1324年,他帶領一

支龐大的商隊前往麥加,其中100頭駱駝馱著黃金。到開羅后,他分發黃金,導

致當地市場金價下降了四分之一。據此推知,馬里()

A.是一個強大的國家B.城市經濟繁榮

C.縮減與開羅的貿易D.成為西非霸主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馬里國王擁有龐大的商隊和大量黃金,甚至向民眾分發黃金,

這說明馬里的經濟實力雄厚,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故選A;材料反映的是馬里國

家經濟實力強大,而不是城市經濟情況,排除B;材料沒有反映馬里的對外貿易

情況,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馬里成為西非霸主,排除D。

3.(2021年7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27)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創

造了燦爛的文明,獨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陸沒有的農作物,包括()

①馬鈴薯②花生③水稻④番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4.(2021年12月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17)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創造了

燦爛的文明,獨立培育出的其他大陸沒有的農作物是()

A.水稻B.粟

C.玉米D.小麥

答案c

5.(2022.浙江溫州質檢)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茲特克人是后

來才進入墨西哥的,他們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島嶼定居下來。阿茲特克人通過建

造“浮動園地”來擴大耕地面積,使阿茲特克人的人口和財富劇增。由此看出,

“浮動園地”建造的主要原因在于()

A.島嶼眾多不利于農業生產

B.人口增長造成耕地面積縮減

C.島嶼擁擠導致人口大量減少

D.肥沃的淤泥利于耕地增加

答案B

解析據材料“阿茲特克人通過建造‘浮動園地’來擴大耕地面積,使阿茲特克

人的人口和財富劇增”可知,阿茲特克人通過建造“浮動園地”來擴大耕地面積

以適應人口增長,故B正確;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阿茲特克人通過建造“浮

動園地”來擴大耕地面積,無法體現島嶼眾多不利于農業生產及“島嶼擁擠導致

人口大量減少”,A、C錯誤;據所學可知,“浮動園地”肥沃的淤泥利于作物成

長,而不是耕地增加,D錯誤。

課堂小結

思維導圖史論要語

1.東非的阿克蘇姆文明是在多種文明因

素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混合型文明,對外

貿易高度繁榮。

西非班圖人_________

阿克蘇姆王國_______2.大津巴布韋文明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

/包fer茲特Y、」需[%代東非沿海一系列國家的杰出代表。

西非加納、馬里、桑海

〈印加文明)3.古代美洲大陸的居民創造了別具一格

W南非津巴布韋國家

的古代文明,中美洲的瑪雅文明、阿茲

特克文明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是其中的

杰出代表。

課時演練

題組H古代非洲文明

1.(2022.江蘇鹽城高一質檢)右圖為坐落于廷巴克圖的迪京格熱伯清真寺。它可以

直接證明()

A.伊斯蘭教傳播到西非地區

B.廷巴克圖對外貿易發達

C.西非國家均信仰伊斯蘭教

D.伊斯蘭教開始對外傳播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廷巴克圖是西非的城市,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代表性

建筑,所以廷巴克圖出現清真寺說明伊斯蘭教傳播到西非地區,A項正確;廷巴

克圖出現清真寺并不代表其對外貿易發達,排除B項;“均信仰”的說法過于絕

對,排除C項;“開始對外傳播”的說法無從體現,排除D項。

2.(2021.浙江“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高一期中)如圖是一件發現于今坦桑尼

亞的瓷器,原產于15世紀左右的中國。這件文物可以用于研究()

A.古代東非的手工業B.古代東非的對外貿易

C.古代非洲的沙漠商隊D.古代馬里的對外貿易

答案B

解析坦桑尼亞屬于東非,在坦桑尼亞發現原產地是中國的瓷器,說明當時已經

存在中國與東非間的貿易,故選B項;瓷器原產于15世紀左右的中國,并不能

說明當時東非的制瓷業的發展情況,排除A項;古代非洲的沙漠商隊服務于西非

和北非之間的貿易,而題干所述是古代非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活動,排除C項;

古代馬里屬于西非,而坦桑尼亞屬于東非,上述信息不能研究西非的對外貿易,

排除D項。

3.(2022.云南羅平二中高一模擬)在葡萄牙進入非洲I,大西洋貿易興起前,曾長期

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極其富有的古代非洲國家位于下圖中

的()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8-15世紀西非地區的加納、馬里和桑海先后崛起,

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曾長期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

是圖④,D項正確;①是古埃及,②是阿克蘇姆,③是摩加迪沙,排除A、B、C

項。

4.(2022.河南洛陽高一模擬)1492年,桑海國王阿斯基亞?穆罕默德在格拉納達被西

班牙人攻占后,收容了從那里逃出來的許多學者、思想家、藝術家和科學家,讓

他們在桑科爾大學任教,從事科學研究。據此可知,桑海()

A.重視文化教育B.文人學者地位較高

C.君主專制強化D.加強思想文化控制

答案A

解析材料顯示,桑海國王對逃難學者、思想家、藝術家和科學家提供庇護,讓

他們去大學任教,進行科學研究,說明桑海對文化教育和人才的重視,A項正確;

材料無法體現文人學者地位較高,排除B項;材料信息與“君主專制強化”無關,

排除C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加強思想文化控制”,排除D項。

5.(2022.廣東佛山一中高一模擬)下圖是非洲某文明的重要遺址,“1986年,遺址

已經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里也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規模最大

的石頭城建筑群體,并因此聞名世界,讓人驚嘆不已”。該遺址是()

A.大津巴布韋B.摩加迪沙

C.阿克蘇姆王國D.桑海帝國

答案A

解析根據“非洲某文明的重要遺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石頭城

建筑群體”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該遺址是大津巴布韋遺址,故選A;摩加迪

沙、阿克蘇姆和桑海帝國都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石頭城建筑群體”

的描述不符,排除B、C、Do

6.(2022.遼寧朝陽區高一模擬)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撒哈拉沙

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卻是一條條連接的大道。尼羅河上

游是巨大的蘇德沼澤地,而未被損壞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得非洲大陸難以接近。”

在此,作者強調了()

A.非洲落后源于獨特的自然環境

B.地理環境對非洲歷史的影響

C.交通成為制約非洲發展的主因

D.學術界探究歷史的角度新穎

答案B

解析“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尼羅河上游是巨大的蘇德沼澤

地,而未被損壞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得非洲大陸難以接近”反映了非洲的地理

環境使得非洲較少受其他大洲文明的影響,保持獨立發展,材料強調的是地理環

境對非洲歷史的影響,B項正確;材料信息無法體現非洲落后,排除A項;材料

強調非洲的地理環境對非洲歷史的影響,并非強調交通條件,排除C項;作者并

非強調學術界探究歷史的角度,排除D項。

題組以古代美洲文明

7.(2021.浙江金華十校高一期末)將湖中撈起的淤泥堆積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

形成浮動園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種者甚至每年可以從中獲得7次收成。這種農

業耕種方式的發明者是()

A.突厥人B.班圖人

C?阿茲特克人D?瑪雅人

答案C

解析為了解決人口增加造成的食物短缺,阿茲特克人從特斯科科湖中撈起淤泥,

堆積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故選C項;13

世紀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與材料不符,排除

A項;西非居民班圖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農作物,馴養了牛,

引進了綿羊和山羊,掌握了冶鐵技術,排除B項;瑪雅人發展了以種植玉米為主

的農業,建立了眾多城市國家,排除D項。

8.(2021.浙江湖州高一期末)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古代瑪雅文明曾非常繁榮。

下列屬于瑪雅文明的成果有()

A.種植玉米B.采用10進位制

C.創造字母文字D.發明“浮動園地”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玉米是瑪雅人培育出來的農作物品種,A符合題意;

B、C與瑪雅人無關,排除;發明“浮動園地”的是阿茲特克人,D排除。故選A。

9.(2022.廣西容縣中學高一測試)有學者指出,瑪雅從來不像中國、埃及等文明那

樣擁有一個統一的強大帝國,全盛時期的瑪雅地區被分成數以百計的城邦,然而

瑪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卻屬于同一個文化圈。這表明瑪

雅文明的特點是()

A.多元一體性B.地域發展平衡性

C.發展曲折性D.連續未有中斷性

答案A

解析據題意可知,瑪雅文明由數以百計的城邦組成,體現了多元的特點,但瑪

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卻屬于同一個文化圈,又體現了一

體性,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