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9-第4課蜀道難“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只此二句,便貫穿了整首詩,有激揚澎湃的感情,有回味悠長的留香,有豪情萬丈的呼喊?!包S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只此一筆,就勾畫出險而峻的蜀山絕壁,領世人進入那群峰之間,邀世人共觀那峭壁絕巖?!帮w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僅此二句,酣暢淋漓,帶著那一聲聲震天動地的聲響,連同那蜀道的艱險,一同呈現在世人面前。慘淡月光下,一個身影,左手一壺濁酒,右手一把利劍,趁著酒興而舞,劍反射出淡淡寒光,身旁石桌上,筆墨散亂地放著,紙上,一篇文章洋洋灑灑,最惹眼的,莫過于那幾個字:蜀道難!賞古詩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見說蠶絲路,坎坷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举p析】這首詩以寫實的筆觸,精練、精確地刻畫了蜀地雖然坎坷難行,但卻別有洞天的景象,勸勉友人不必過多地擔憂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酷愛生活。詩作既有勸導摯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祿之意,又寄寓詩人在長安政治上受人排擠的深層感慨。語言簡練樸實,分析鞭辟入里,體現了詩人文筆和思想都很成熟的特點。李白始終以詩仙的形象活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喝酒,“天子呼來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他游山,“五岳尋仙不辭遠”;他寫水,“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興奮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哀痛時,“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惆悵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生氣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快樂顏”!就連他的誕生和逝去也染上奇妙浪漫的色調。李白的一生能給人很多啟示,也能告知我們應當怎樣看待自己的境況與人生。[運用角度]“敢于展示真性情”“率真人生”“蔑視權貴”“人要有傲氣”。骨頭里開出浪漫的花談到李白,有人說“天才英麗,小住人間一謫仙”;談到李白的詩歌,有人說“口吐天上文”“才筆九州橫”“飛虹壯志凌新宇,倚馬高才駕盛唐”。不去爭論這些贊譽是否過頭,我們只是潛下心來,用一雙理性的眼睛去讀李白和他不朽的詩歌。很快,目光就亮起來,我發覺,那特性格張揚,具有劇烈自我表現欲的身影后面有一行清爽俊逸的腳印。他從莊子、屈騷、漢賦的故居里巷中走出來,行囊中滿是浪漫主義的吉光片羽。他豪邁不群,敢于讓自己的創作脫離別人鋪設的軌道,奇偉超拔,視野殊迥,大膽沖撞自己的命運和那些守恒于既定的偶像,一步一步走出了南北朝的低吟淺唱,走出了豢養過徘徊和困頓的一道道低谷。他時而高歌《大鵬賦》,時而長嘆《行路難》,在志向的極頂和現實的“蜀道”上翻山越嶺。一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拗和堅決。他先把自己走成了大唐詩歌的一道脊梁,然后直步浪漫主義的峰巔。適逢開元盛世,雖然沒有實行盛大的剪彩儀式,但李白已經以其發自骨頭深處的浪漫主義精神,把詩歌領入了一個光芒耀眼的黃金時代。李白不愧為李白,他在很多詩人還潛心琢磨“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這樣一個不會有答案的課題時,就英勇地卓立而行,以一種嶄新的豪邁姿態走出來,他不踩舊有套式的腳后跟,不在一棵已經枯萎的樹上重復開花。他別開生面,以狂放浪漫、卓爾不群的姿態置身于大唐詩歌恢弘挺立的制高點上,“三杯拂劍舞秋月”“一振高名滿帝都”。他創立了想象瑰奇、閎中肆外、構思獨特、清爽明快、豪放超邁的浪漫主義詩風。如今,當前朝月又照窗欞,我們俯身燈下,咀讀李白的詩篇,自覺或不自覺地有一種自身契入的愉悅,不為古今隔絕,不為時空生疏,似乎詩人就在身邊呼吸喘氣,一唱一吟,入木三分。讓人感覺文字和情感是一脈相通的,讀上去雄渾奇麗,奔放敞亮,沒有詭異之辭、謫怪之談、狷狹之態、迷幻之氣和荒淫之意。一改莊、屈的艱澀困頓和虛無華麗,徹底走出了奇詭怪誕、隨理賦形、隨意虛構的泥淖,使讀者和詩歌形成一體化審美走向,干脆融入詩歌的字里行間,切身體會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結果,很多不是詩人的人也成了詩人。(節選自《醉眼看李白》)[佳作賞析]本文是車延高長篇文化散文《醉眼看李白》的節選片段,這部分文字以美麗的文筆探討了李白成為浪漫主義宏大詩人的緣由。作者具有駕馭語言的卓越才能,以大寫意的筆法,從李白浪漫主義詩風入手,用整散結合的句式和廣博的引證,給讀者帶來了文化散文所應有的文質兼美的藝術享受。[寫作借鑒]1.學評價開篇評價李白時不用自己的話,而是選擇他人的評語,所選評語的關鍵詞為“天才”“謫仙”“天上文”“九州橫”“凌新宇”“駕盛唐”,這些評語既有對李白才氣、詩歌的高度的贊頌,也有對其影響的廣度的美譽。他人語即是自己語,從大眾角度說,更讓人信服。2.學用詞其次段寫李白風格和成長軌跡,用詞精當。如“一行清爽俊逸的腳印”“浪漫主義的吉光片羽”“豪邁不群”“奇偉超拔”,這些用詞,精確寫出了李白的風格及成長軌跡,也是他人意中有言中無的精妙表達。3.學比擬第三段把志向與現實的落差之大,比作“蜀道”翻越之難;把李白浪漫主義詩歌在唐詩中的至高地位擬作一道脊梁、峰巔。足見作者聯想豐富,語言表達功底深厚。4.學對比第四段作者寫李白不落窠臼,開創嶄新的浪漫主義詩風,運用對比手法,以眾人潛心琢磨“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這種俗語,這種舊有套式來襯托、突出李白“三杯拂劍舞秋月”“一振高名滿帝都”的創新,頌揚李白對詩歌的貢獻。【考點點擊】在《蜀道難》中,李白以虛寫實,創建出了讓人驚羨不已的蜀道形象,也給讀者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賞析古代詩歌的虛實結合手法是高考古代詩歌鑒賞的考查點?!炯挤c撥】賞析詩歌中的表現手法——虛實結合原則:抓物象的特點,抓物與志的契合點,抓物象的特別內涵。一、虛實結合的含義虛實結合是把抽象的述說與詳細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虛與實是相對的。詩中的“實”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像、實事、實境。詩中的“虛”指:①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②想象:設想的將來之境。③回憶:已逝之景的情境。④聯想:由此及彼,從對方的角度寫??傊?,眼見為實,心想為虛;已然為實,未然為虛;身臨其境、仰視俯察為實,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為虛。二、虛景和實景的關系“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與相互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供應廣袤的審美空間,充溢人們的審美趣味。1.形成劇烈的對比效果如:姜夔《揚州慢》中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旺盛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顯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2.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如:歐陽修的《踏莎行》,上闋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闋寫虛,通過設想“行人”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三、規范答題步驟第一步:明手法。精確指出用了虛實結合手法。其次步:闡運用。結合詩句闡釋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第三步:析效果。a.前后形成對比,突出主旨、情感。b.烘托渲染某種氛圍,表達作者某種情感。【典題共享】閱讀下面這首五代詞,完成題目。臨江仙牛希濟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①下,有路暗相連。【注】①羅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傳為葛洪煉丹處。這首詞主要采納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結合有關詞句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詞作者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充分地馳騁想象,淋漓盡致地寫出了洞庭湖的神韻。洞庭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稱,波浪連天,湖中君山猶似一點,雖不免夸張,終屬真境,是實寫;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樓珠殿”,與明月交輝,則是神話傳聞,是虛寫。湖中星影參差,隨波上下,湖畔霜華遍野,橘林如丹,是實寫;說洞庭湖與羅浮山相連,卻是傳聞之詞,是虛寫。實寫,歌頌了山河的壯闊;虛寫,又為這壯闊著上了秀麗色調。虛虛實實,共同構成這闊大的意境,襯托出詞人闊大的襟懷。答案:虛實結合。上闋實寫眼前所見之洞庭湖與君山,后由君山綻開想象,“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是對仙境的想象。下闋先實寫眼前所見之景,后由洞庭湖聯想到羅浮山,表達了夜游洞庭湖的安逸閑適,也表達了對仙境的憧憬。一、語言運用1.下列各項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B.以手撫膺坐長嘆C.所守或匪親 D.側身西望長咨嗟解析:C項,“匪”通“非”。答案:C2.成語中某些語素到今日仍保留著古代含義,下列成語中,加點的字與詩句中加點的字含義不同的一組是()A.海納百川——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B.匪夷所思——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C.危言危行——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D.捫心自問——捫參歷井仰脅息解析:A項,同為“河流”;B項,同為“不是”;C項,正直/高;D項,同為“摸”。答案:C3.從詞類活用看,下列各項中加點的字與“使人聽此凋朱顏”中的“凋”相同的一項是()A.猿猱欲度愁攀援B.砯崖轉石萬壑雷C.飛湍瀑流爭喧豗D.朝避猛虎,夕避長蛇解析:B項中的“轉”與例句中的“凋”,都是動詞的使動用法。A項,為動用法;C項,一般用法;D項,名詞作狀語。答案:B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a\vs4\al\co1(開國何茫然,青泥何盤盤))B.eq\b\lc\{(\a\vs4\al\co1(爾來四萬八千歲,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C.eq\b\lc\{(\a\vs4\al\co1(西當太白有鳥道,一夫當關))D.eq\b\lc\{(\a\vs4\al\co1(可以橫絕峨眉巔,枯松倒掛倚絕壁))解析:A項,多么;B項,代詞,那/人稱代詞,你;C項,動詞,對著/動詞,把守;D項,動詞,飛越/形容詞,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答案:A5.下列各項中,與“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B.大王來何操C.但見悲鳥號古木D.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解析:B項與例句均為賓語前置句。A、C、D三項為狀語后置句,另外C、D兩項也是省略句。答案:B6.填入下面語段中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詩人在《蜀道難》一詩中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綻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由______入______道路上驚險綺麗的山川風光,展示了祖國壯美河山的千姿百態,為大自然奏響了一曲________的贊美樂章。同時以山川的險要告誡世人,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社會某些現象的________。A.秦蜀氣概磅礴憂慮與關切B.蜀秦氣概磅礴悲傷與無奈C.秦蜀氣貫長虹憂慮與關切D.蜀秦氣貫長虹悲傷與無奈解析:由已學的學問可知是由秦入蜀,解除B、D兩項;“氣概磅礴”形容雄偉壯麗,雄壯有氣概的樣子,多形容景物;“氣貫長虹”指正義的精神直上高空,穿過彩虹,形容精神極其崇高,氣概極其豪壯。文中形容景物,用“氣概磅礴”,解除C項。答案:A7.名句填空。(1)古代作品中寫山水之勝的,有《赤壁賦》中的“山川相繆,________________”,還有《蜀道難》中的“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________________”。(2)古代詩歌寫景各有特點,李白寫蜀道山水“連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以山川之險揭示蜀道之難。(3)古代詩文中有很多寫鳥的句子,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李白《蜀道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________________,雄飛雌從繞林間。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4)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說,李白在《蜀道難》中采納此說敘說由秦入蜀難行,這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以手撫膺坐長嘆”。(5)李白在《蜀道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寫蜀道險峻高大、易守難攻的特點,極有氣概。答案:(1)郁乎蒼蒼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2)枯松倒掛倚絕壁(3)烏鵲南飛繞樹三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但見悲鳥號古木又聞子規啼夜月(4)捫參歷井仰脅息(5)劍閣崢嶸而崔嵬二、閱讀提升(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8~9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①。【注】①謝玄暉:名謝朓,南齊聞名詩人。8.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兩句中“金陵”點明白地點,“涼風發”示意了季節,“夜寂”概括了時間和環境,“望吳越”交代了登樓的目的。B.“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這兩句話中有“話”,意思是謝朓的詩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寫此詩,又有誰能讀懂呢?C.詩人筆觸所及,廣袤且悠遠,而讀者細細品嘗,則會發覺本詩以“愁情”為線索貫穿前后,脈絡清楚。D.這首詩時而寫自己行跡或直抒胸臆,時而描繪客觀景物或贊美古人,給人一種明快、浪漫、清爽的感覺。這就特別突出了詩中的抒情主線,使全詩渾然一體,愈見精致。解析:D項,詩歌體現出的是蒼茫、悲涼、濃郁的感覺,突出詩人的孤獨和憂愁。答案:D9.從煉字的角度來說,頷聯中哪兩個字用得極好?好在哪里?請簡要賞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細致審讀這首詩的頷聯,抓住動詞“搖”“滴”所具有的表達效果進行分析,指出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答案:“搖”“滴”二字用得極好。此二字化靜為動,使靜止的畫面生動起來。涼風吹來,江水搖動,影子跟著搖動,讓人感到城也搖動起來;秋月皎潔,露珠墜落,仿佛是從月亮上滴落下來似的。它們使本屬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現出不同尋常的情態。(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0~11題。陪宋中丞①武昌夜飲懷古李白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庾公②愛秋月,乘興坐胡床。龍笛吟寒水,天河落曉霜。我心還不淺,懷古醉余觴?!咀ⅰ竣偎沃胸?,名宋若思,曾為李白主持公道,將李白從監獄釋放。②庾公,即東晉名士庾亮,曾任武昌太尉?!妒勒f新語》記載,庾亮的屬官殷浩等人登上南樓和著音樂吟詠,聽到庾亮來了,各位屬員想起身避開,庾亮慢悠悠地說:“諸位先生請稍留步,老夫在這方面興致也不淺?!庇谑潜阕诤采吓c眾人吟詠歡樂。10.下列對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題目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及其活動,“懷古”二字點明詩歌的題材為懷古類詩歌。B.首句實寫南樓清爽的夜色美景,為人物出場供應了典型的環境,次句寫天下風流人士都聚集到武昌,有呈現人物形象的作用。C.頷聯運用典故,借歷史上庾亮的風流、瀟灑表達自己對宋中丞由衷的贊美之情。D.尾聯前句寫詩人雖能觀賞美景、與友人暢飲,但興猶未了,流露出失落和傷感的心情。解析:“流露出失落和傷感的心情”錯,是對宋中丞的感謝和贊許及個人的曠達之情。答案:D11.詩歌頸聯寫了什么內容?在表達技巧上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問:這兩句寫的是夜登南樓,詩人聽見玉笛聲聲,猶如流水一般美麗好聽;滿地的銀霜如從銀河中緩緩下降,寫出了環境的皎潔與幽美。其次問:視聽結合,龍笛發出悅耳、嘹亮的聲音屬于聽覺描寫,滿地的銀霜屬于視覺描寫,視聽結合將環境寫得生動可感。把悠揚的笛聲,比方成秋日潺潺的流水之聲;把飄落的曉霜,比作銀河中流淌下的水,貼切生動。(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13題。古風(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鹓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注】①徂暉:落日余暉。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鸞:傳聞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