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高考小說散文詩歌鑒賞必備知識匯總,及解題規律與方法總結小說閱讀(一)小說情節結構:1.小說情節的概括(1)形式:人+事(因+果)(2)步驟:①梳理情節(梳理思路脈絡):小說以……為線索(或“圍繞著……”),先寫……(作用),然后寫……(作用),再寫……(作用),最后……(作用)。②開端——發展——(再發展)——高潮——結局2.小說情節結構和特點的分析:(1)單線型結構(2)復線型結構(雙線結構):明暗兩條線索。(3)一波三折式結構(搖擺式結構):(4)歐亨利式結尾(突轉式結尾):指小說的結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國歐·亨利最擅長這種結構,故稱“歐·亨利式”。作者在結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結尾的突轉增加了小說情節的生動性。分析時,一要分析其結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結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鋪墊、伏筆、暗示等)。(5)“延遲”式情節: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中,一環扣一環,體現小說的結構張力(使小說故事富有張力)。3.小說結構技巧:(1)懸念(吸引讀者關注、引人入勝、滿足讀者的心理期待)、(2)照應(能使小說的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3)抑揚(使文勢曲折多變,使文章產生峰回路轉、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強作品的可讀性)、(4)鋪墊(蓄積氣勢,突出文章主旨,構成伏筆和照應,使作品針線細密,情節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5)突轉(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劇改變”,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對表現小說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6)對比(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或突出主題)等。4.小說開頭段落的作用:(1)懸念式開頭:(1)環境上: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描寫了……景象,渲染……氣氛。(2)情節上:引起下文,為下文……人物的出場或……情節的發展作鋪墊(埋伏筆)。(3)人物上:暗示了人物……命運、性格、特點(4)主題上:與下文……相照應,揭示了小說的主題。(5)讀者上: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5.小說中間段的作用:(1)環境上:描寫了……景象,渲染……氣氛。(2)人物上:塑造(烘托)了人物……心情、性格、特點(3)主題上:揭示了小說……主題(4)情節上:承上啟下,承接上文……情節,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作鋪墊)推動了情節發展。6.結尾段的作用:(1)出人意料式結尾:①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在情理之中。②交代人物……的結局(命運);③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瀾,使行文富有變化,撞擊讀者心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耐人尋味;④有利于表現……的主題;使主題更加豐富。(2)卒章顯志式結尾:①解釋前文……的懸念,顯得合理自然,水到渠成。②解釋了……的主題。(3)戛然而止式結尾:①通過留白(留下空白),讓讀者去想象,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藝術想象空間,耐人尋味;②為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留下了空間。(4)悲劇式結尾:①與前文的美好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②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性格;③有利于表現……的主題;深化小說……的主題;④結局令人感動(惋惜),引發讀者對……的思考,耐人尋味。(5)喜劇式結尾:①情感體驗上,符合主人公(作者、讀者)的理想愿望和情感追求,使讀者產生閱讀的欣慰和愉悅感;②主題上,彰顯人性(真善美、道德、法律、社會、人民、真理、寬容、智慧)的巨大力量,反映人民(作者)對幸福美滿人生的向往;有利于表現……的主題;深化小說……的主題;③表達效果上: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6)首尾呼應式結尾:使小說內容完整,結構緊湊嚴謹,強調……的主題,加深讀者印象,引起讀者共鳴。小說的最后一段能否刪掉,為什么?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答:不能刪掉,因為:(1)人物上:最后一段豐富了A的形象特點,側面烘托出A的品格,加深了人們對A的認識。(2)情節上:最后一段與開頭……相照應,形成首尾呼應,拓展了小說的空間,使小說的情節更為完整、嚴謹。(3)主題上:卒章顯志,深化了小說……的主題。(4)讀者上:給讀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間。7.小說標題的作用:(1)以時間、地點、環境為題,往往具有點明時間地點、創設故事情境、渲染……氣氛,或者簡潔、醒目、形象、生動、富有詩意的作用。(2)以物件(物象)為題,往往具有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概括故事情節、畫龍點睛、揭示……的主題、隱含……多重含義、意蘊豐富、寄托作者的……情感等作用。(3)以形象特征為題,具有鋪展情節,照應……細節,與……對比,諷刺……,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種個性化特征、強化……效果,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等作用。8.小說標題的含意(意蘊)①指代意義;②雙關意義;③比喻意義;④象征意義;⑤情感意義;⑥態度、價值觀意義。常用手法:線索、修辭、雙關、象征《高考小說閱讀通關教程》對小說進行了全面、科學的講解【解構高中教材】,打通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從小說的九大要素和閱讀四法出發,在全面梳理小說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對高考小說經典文本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二)小說人物形象:1.小說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1)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的角度:①概括情節,點明性格特征。②概括主人公對他人的舉動、關系后,點明性格特征。③分析人物正面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細節的描寫以及側面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寫后,點明人物性格特征。④分析人物所處的特定時代環境、社會環境、生活環境后,點明人物性格特征。⑤借用作者和文中其他人的評價,點明人物性格特征。(2)答題模式:一個詞(兩字詞或四字詞)概括+結合文本相關內容分析概括。(每點如此)(注意)分點答題,一般至少三點。每點盡量在一條橫線內完成。近年高考試卷中人物形象題關鍵詞:寡言少語、平凡、樸實、性情質樸、憨厚老實、純真、吃苦耐勞、善良、可愛、沉著、冷靜、樂觀、穩重、害羞、幽默、謹慎、正直、郁郁寡歡、灑脫、循規蹈矩、狡猾、豪放、潑辣、熱心、膽小、有上進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頑強、圓滑、暴躁、勇敢、從容、耐心、踏實、謙虛、勤儉、謙卑、固執、敬業、誠實、執著、年老體衰、年輕貌美、孤苦無依、勢利……2.小說人物的作用:(1)主要人物的作用。即賞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首先要結合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結合社會現實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會現象及給人帶來的某種啟示、主題和意圖。(2)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對主要人物起陪襯作用。②貫穿全文的線索,特別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我”,多起到敘述和見證人的作用,增加小說真實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顯……的主旨。④推動情節發展。(3)物象的作用。小說引入特別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說主題。②反復出現、串起相關情節,從而成為全文的線索,兼有使結構更加嚴謹的作用。③襯托環境,或者具有象征意義。④豐富內容的作用。3.小說主人公的判斷:(1)主人公應貫穿小說情節的始終,其性格發展推動小說情節的展開,是小說中各種矛盾沖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說中主要矛盾的主導方面。(2)標題指明(或“暗示”)主人公是誰。(3)小說著墨最多、所占篇幅最長的是主人公。(4)小說中形象最鮮明的是主人公。(5)主人公的表現及性格最能表現小說的主題。小說中諸多人物中最能表現主題的人物是主人公。其他人物則起陪襯、烘托、補充作用。4.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1)通過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動作、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通過人物的內心獨白(或“心理活動”),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3)在主人公與……(人、命運、疾病、戰爭……)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4)通過典型環境(時代、社會、生活、法律、階級、習俗等)的描寫,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5)通過環境(此處特指主人公所在的景物環境、場景)來暗示主人公……的心情。(6)通過他人的態度、評價、反應,或者通過作者的介紹、評價來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小說人物的描寫方法及其作用【正面描寫(直接描寫):肖像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1、肖像描寫。肖像描寫是對人物形象的描寫,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態、風度和服飾等。作用是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內心活動,揭示人物身份境遇,顯示人物性格變化等。2、神態描寫,作用是表現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變化,揭示人物內心活動,反映人物的心靈狀態、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發展過程,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充實;3、心理描寫,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礎、行動的內在依據;4、語言描寫,包括對話描寫、獨白描寫等,作用是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內心活動,顯示人物的身份、地位;5、細節描寫,如場景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等,作用是刻畫、突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營造氛圍,渲染時代氣氛,深化主題。【其他方法】白描、側面描寫(環境描寫、對比、襯托、烘托)、及修辭手法等。(1)對比。不同個體的對比/同一個體的前后對比。(2)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的手法。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托。(3)烘托:“烘托”是指通過側面描寫,使所要表現的對象鮮明突出的表現手法。側面描寫即間接描寫,即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寫來表現主要對象。(側面烘托、環境烘托)“對比”和“襯托”的區別:對比是相反或相似的兩種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現某種思想或意境,對比雙方不分主次;而襯托是以次要事物為陪襯突出一個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兩者主次分明。(4)白描:純用線條勾畫,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見大,寥寥幾筆勾勒出畫面,表現了性格、主題。(三)小說環境:1.自然環境(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的作用(1)環境上: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如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③渲染……的氣氛,奠定……的基調。(2)人物形象上:①烘托人物……的心情;②體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的命運(3)情節結構上:①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②為后文情節的發展作鋪墊或制造懸念;③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④與標題相呼應,詮釋標題的內涵;⑤開頭的環境描寫,引出下文××內容(為下文××作鋪墊),與結尾相呼應;結尾的環境描寫,與上文××內容相呼應,結構完整。(4)主題上:①揭示……主題;②深化……主旨。2.社會環境(社會背景、歷史條件、風土人情、時代風貌、社會關系、政治經濟等)的作用:(1)展示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2)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會基礎。(3)揭示影響人物行動的因素。(4)預示人物悲劇(或喜劇)的命運。(5)揭示社會……的本質特征,凸顯小說……的主題。(四)小說表達技巧:【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結合文句分析如何運用)+點(點明表達效果)。1.敘事視角(即人稱)(1)第一人稱:①敘述親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②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讀起來有親切感和真實感。(2)第二人稱:①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②抒情自由靈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讀者。(3)第三人稱:①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②更能從多方面自由敘述,更靈活自由地反映現實。2.故事情節的敘述方式:(1)順序:事件由頭到尾依次敘述,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條理清晰。(2)倒敘: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可避免敘述的平鋪直敘和結構的單調,使敘述行文曲折有致。(3)插敘:①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使情節更完整、結構更嚴密、②豐富小說內容,使內容更充實。③襯托中心人物,豐富情節,④深化文章……的主題。(4)補敘:補充交代……,使內容更充實,結構更完整;豐富了文章內容。(五)小說語言賞析:1.小說的語言有什么特色?請結合作品簡要賞析。語言鑒賞品味題解題思路從語言的個性化和特色性角度賞析。(1)地域特色:某地方言、農村、城市(2)時代特色:符合時代特點(3)生活特色:職業、身份、生活環境、個人性格等2.從語言的語體來角度賞析(1)口語:通俗易懂、質樸平實、生動活潑(2)書面語:莊重典雅、準確精當(3)文言和白話3.從語言的句式來角度賞析整散結合、長短交錯、倒裝句式4.從語言的修辭來角度賞析善用修辭【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對比、襯托、象征】好處:生動形象、言簡義豐、含蓄雋永、詼諧幽默、辛辣諷刺、清新華麗、婉約明快5.從詞語的角度賞析疊詞、擬聲詞、動詞、形容詞、語氣詞常見的語言風格善用疊詞、整散結合、長短交錯、富有地方特色、善用口語、文白夾雜、含蓄深沉、幽默風趣、簡潔明快、寓莊于諧、清新華麗、質樸平實善用修辭【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對比、襯托、象征】散文閱讀一、分析行文結構散文結構形式舉例:[題型1]分析行文思路或線索[解題指津]首先,從整體構思(布局謀篇)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結構安排和材料的組織。文章在結構上一般有三種層次關系:相承它包括承接關系和遞進關系,通常表現為:由敘事到議論或抒情,由寫景到議論或抒情。相并它包括并列關系和對照關系,通常有并列式、對比式等。相屬它包括總分關系和分總關系。材料組織的方式有以下幾種:①從時間上組織材料。②從空間(場面)上組織材料。③以物件(觀察點)為中心組織材料。④以情感或認識的過程來組織材料。⑤由實到虛、層層深入組織材料。構思篇章的技巧有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渡鋪墊、設置線索、烘托鋪墊、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等。其次,分析行文線索。(1)明線索線索是關涉散文結構的一個關鍵內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時的一個重要參考。(2)找線索(3)析作用①組織材料,貫穿全文。②結構清晰,情節集中。③揭示主題。④使行文富于變化。答題規范:?(1)首先寫了……其次寫了……最后寫了……。?(2)××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文中一次次出現,一層層遞進,逐層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題型2]分析語段作用1.內容角度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調),與全文主旨有怎樣的聯系。2.結構角度開頭段①點明題目;②開門見山;③總領全文;④為下文作鋪墊,與下文形成對比、反襯,使文章有波瀾;⑤交代思路等。中間段①過渡;②照應(呼應);③轉折(換);④總結。結尾段①點明中心;②升華主題;③呼應開頭;④收束全文;⑤引人深思等。插入段①與上下文構成虛實相映、正反對照、層進烘托、總分印證關系;②對全文中心起強化、突出作用;③在結構上宕開一筆,形成波瀾。【新課標大語文好書推薦】《2025最新版高考藍皮書試題分析》全國通用,依循新教材,解讀新高考命題意圖,指明高考改革方向!!!面按照新教材新課標理念設計,詳盡解讀近三年全國卷、地方卷新穎、典型、優質試題!!!前沿性、前沿性、前沿性、前沿性!!!掃碼即可下單或了解詳情【下單免費送】10年高考真題匯編+2025高考備考精品資料+高考備考課程3.表達效果角度答題規范:二、概括要點[題型1]局部概括(1)特點概括類試題的解答方法①直接摘錄詞句法選摘原文詞句來作答的一種方法。解題時應抓住與答案有關的關鍵詞句,確定題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體呈現,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從文中摘取重要詞語的組合。②拼接改寫法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詞句,通過拼接并改寫的方式重新組合來回答問題的一種方法。解答這類題目一般根據題干要求,從文中篩選信息要點,但不能直接作答,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詞句意思的組合變換。③綜合句意(層意)法有些文段,沒有明顯的中心句(段),就必須對每個獨立句的句意或幾個相對重要的句子的意義進行綜合歸納,提取內在“公因式”,概括出內容要點。a.分析句子關系,理出答案要點。在確定答題的大致區間之后,對相關內容的句子的關系進行分析綜合,按要求從中提取答案的要點。b.研讀意義(象)組合,概括文段大意。就是要研究段落內容的意義(象)組成,對文段的信息進行抽象歸納。2.段(層)意概括題解答方法(1)摘取法需要歸納的內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詞語和句子。這些重要的詞語往往嵌在主要語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現在文章或段落的首或尾或中間。尤其要注意其中抒情或議論性(表明作者觀點、態度、傾向)的句子。歸納時需把這些詞語或句子摘錄出來。(2)合并法把每層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個段落的主要內容。(3)舍取法①需要歸納的內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題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點。故需要對次要信息和同類信息進行舍棄。②文段中所說的內容復雜,而命題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對符合題干要求的信息進行提取。步驟:摘取→合并→舍取→整合。(1)辨明因果關系很多散文,作家總是闡發某種生活感悟,明晰某種道理,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題人命題的“果”。這個“果”從何而來?就是前后的敘事、描寫、回憶等。(2)近遠結合原則就是就近原則和分散原則相結合。凡是題干語句出現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點密集的地方,所以要“就近”。其他一兩點分散在離題干語句較遠的上下文,這時就要適當擴大搜索范圍。(3)“顯”“隱”結合原則既要注意顯性要點,又要注意挖掘隱性要點。“隱性要點”往往隱含在較含蓄的敘述和描寫之中。3.因果探尋題答題思路因題干問法靈活,沒有固定的答題模式,可用:因為①②③……這種形式組織。具體要點可引述、整合、概括等。[題型2]整體概括主要包括觀點、情感、特點的梳理和主旨概括兩類。整體概括題的答題方法:1.抓形悟神根據文中所寫的事件、景物、人物等,挖掘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觀點態度、寫作目的等,同時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的特點及象征意義,從散文的“情、志、理”入手。概括表述時一般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文章通過寫什么(主要內容)表現了什么(思想情感)。2.關注文本的特點寫人記事類散文,要對人物或事件作出評價,或從人物事件中生發出對人生等問題的感悟和認識;寫景狀物類散文,則是借景、物抒發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某種感悟;哲理思辨類散文,往往寫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某種理性思考和評價。3.關注標題、首尾句段、關鍵語句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重要語句的含意,要注重體會其思想內容的豐富性。如何把握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除了要牢牢把握分析句子含意的“六看法”(句內三看,看關鍵詞、結構、表達;句外三看,看相鄰、段意、主旨)外,還要掌握從不同角度或側面看句子的方法技巧。就散文而言,高考一般會選考那些使用準確、精練、形象、生動的語句。“準確”,不僅指對外部特征概括得準確,還指對作者感情、體驗、思想表達得準確;“精練”,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內涵的豐富性;“形象、生動”是指使用修辭手法的作用。重要語句通常指以下幾類語句:1.含蓄句運用象征等手法,意思隱晦的句子。2.修辭句使用特殊的修辭手法,內涵較為豐富的句子。3.結構句揭示文章脈絡層次的句子,如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等。理解句子含意,特別要強調對所給句子進行“內外結合”地審視。所謂“內看”,就是審視句子內部,一看句中關鍵詞語是什么,要依詞釋句。二看句中表達有無特點,如是否用了修辭手法等,如有,則須用“還原法”寫出其本意。三看句中結構,是單句還是復句,是單句,其主謂賓是什么;是復句,其層次、關系又是什么;看句中結構,判斷句意有幾層要點,確定答案語言組織的形式。所謂“外看”,就是審視句子外部(環境):一看相鄰語句,有無鄰句互解;二看所在段落的段意、主旨,句意是要結合段意、主旨來分析的;三看說話人,此句話是文中人物說的還是作者說的,無論是誰說的,都別忘了作者的表達意圖。[題型1]含蓄句含蓄句指的就是那些在表達上比較含蓄,蘊涵某些深層意義,或含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一定的哲理,需要仔細品讀才能弄懂的句子。對含蓄句的理解,可從三個層面思考:1.表層意義,即語句的字面意義;2.句內意義,即語境意義(臨時意義);3.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產生的意義。高考考查重點一般放在第三層上。理解這類句子時,需要把握文章主旨,合理聯系作者的情感態度進行理解。一般說來含蓄句與文章主旨相關。把握了文本主旨之后,再從“表層意義”出發,聯系語言環境,結合“句內意義”,適當地展開聯想和引申,獲得“句外之意”。理解含蓄句的方法:1.聯系語境,揣摩句意這類句子由于某種需要,故意不直說,而運用雙關、暗示等手法含蓄地表達句子含意。2.聯系主旨,分析句意揣摩語句的感情色彩,需要聯系文本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態度。3.由表及里,整合答案具體分析含蓄句的外在形式,特別是語句中的關鍵詞,再由表及里,整合答案。[題型2]修辭句修辭句是指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比喻、夸張、擬人、反語、排比、對偶等都是在散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理解這樣的句子,要明確其所使用的修辭手法,結合語境探求其意義、作用和目的。解答體會修辭句的方法:1.確定修辭手法要明確語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2.抓住關鍵詞抓關鍵詞,結合文意,理解語句內容。3.語句“還原”將運用了修辭手法的語句還原成沒運用修辭手法的直白語句。如比喻,要透過喻體看到本體;象征,要透過象征體看到象征意義等。答題規范:第一步指出修辭手法。第二步從不同角度或層面分析句子的含意。第三步說明表達效果。四、鑒賞表達技巧1.從描寫角度切入進行賞析。首先要分清是人物描寫還是景物描寫。是人物描寫,則考慮是哪種描寫(如動作、心理等);是景物描寫,則要考慮其描寫的角度和方法(如抓住景物特征,從形、聲、色等角度來賞析);調動多種感覺,賞析動靜結合、正側結合等方法的妙處。(1)修辭手法(局部看修辭)注意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2)表現手法多是聯想想象、對比烘托等,不大涉及整篇文章賞析用的象征、托物言志、以小見大等。(3)語言表達如某段文字語言有特色,就應從這個角度考慮。至于表達方式,則需要較大篇幅的文字才可考慮。2.其他切入角度有:[題型1]鑒賞表達方式1.熟悉散文主要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和議論(1)敘述的人稱和順序人稱作用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之感。第二人稱:呼告抒情,有對話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可以造成擬人效果。第三人稱:不受限制,靈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敘述順序順敘的好處是條理清楚。倒敘的好處是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波瀾起伏。插敘的好處是對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和說明,使內容更充實、結構更嚴密、行文更活潑。(2)描寫描寫技巧①細節描寫,場面描寫,白描與細描。②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的描寫。③借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寫。④選取某種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來描寫。⑤語言描寫。描寫角度①感覺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形、聲、色角度)。②觀察角度——定點觀察,移步換景;遠近,高低,內外。描寫作用①交代時間、季節、地點、氣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動的特定場所。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渲染氣氛。③揭示人物心理,表現人物性格。④為下文作鋪墊。⑤推動情節發展。(3)抒情和議論用在開頭能揭示事物所蘊含的哲理和意義,起統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用在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條理清晰,結構嚴謹。用在結尾點明意義,升華思想,起收束全文、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時還與開頭相照應,首尾圓合。[題型2]鑒賞表現手法、結構技巧(1)九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表達效果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或渲染,使事物生動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說明,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比擬使被描摹的物(擬人)或人(擬物)生動形象,表達親切,有情趣,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借代使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明快,常收到新穎別致、幽默風趣等效果。夸張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給人以啟示;表達感情更強烈;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對偶在形式上,結構整齊,節奏感強,有音樂美,便于吟誦;在內容上,或兩兩對比,或兩兩映襯,或兩兩互補,使表達更集中、凝練而又比照鮮明。排比一氣呵成,節奏鮮明;突出強調,長于抒情;內容集中,增強氣勢。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深刻印象。設問提示注意,突出強調,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說服力,增強表達效果。反問起強化語氣的作用。象征通過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與之有某種聯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尋味。抑揚在變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兩相對照,形成起伏之勢,給讀者以強烈印象,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托物言志假托某種具體事物來表達作者特定的主張或哲理。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借助于對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含蓄地表達出來,能給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間。白描不設喻、少修飾的方法,不用華麗的辭藻,以最經濟、最儉省的筆墨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幾筆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韻的效果。虛實結合抓住重點,以實襯虛,或以虛襯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更鮮明地刻畫人物的性格,凸顯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題旨。借景抒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襯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繪某一事物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特點,營造氛圍。點面結合敘寫事件全過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節或細節是點,兩者結合既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點,表達事件的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以小見大抓住最能體現大主題、看似平凡細小卻包含典型意義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來敘寫。感人且具有社會意義。聯想想象聯想、想象經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增添文章的藝術表現力。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對比突出事物特點,使形象更鮮明。[解題指津]1.看全文的線索是什么對散文思路、構思的整體分析,絕少不了對線索的分析,因為線索之于散文特別重要:(1)組織材料,貫穿全文;(2)結構清晰,情節集中;(3)揭示主題;(4)使行文富于變化。結構類a.開門見山,總領下文。b.引起下文:為下文寫……埋下伏筆;為下文寫……張本;呼應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調;為……作鋪墊;與下文……形成對比(反襯),使文章有波瀾。c.承上啟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過渡到……;由……轉而寫到……。d.總結上文:呼應上文……;點明了全文……的主旨,并進一步……;卒章顯志,表達了……。e.線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文中……次出現,……,層層遞進;逐層深入,把……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內容類是為了寫……或為了說明……(主要內容或主題),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營造了……的氛圍,奠定了……的感情基調。表達效果類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讀者,增強感染力;特殊效果須結合語段所用的表達技巧來談。讀者角度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產生共鳴,強化了讀者印象;給讀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間。詩歌鑒賞思想情感分類1:1.詠史懷古詩(1)表達物是人非的惆悵,昔盛今衰、滄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來類比自己的遭遇,抒寫年華消逝、懷才不遇之嘆,表達壯志難酬、報國無門之悲。(3)贊揚古人建功立業的事跡,表達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4)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5)借古諷今,勸諫或批評當今統治者。2.邊塞征戰詩(1)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或報效國家的激情,或保家衛國的決心。(2)表達戍邊將士的鄉愁,或家中妻子的離恨。(3)表現塞外環境的惡劣、生活的艱辛,或連年征戰的殘酷。(4)表現對帝王窮兵黷武的不滿,或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恨,或對戰爭的厭惡。(5)表現報國無門的怨憤,或歸家無望的哀痛。(6)表現塞外風光的奇麗壯闊。3.山水田園詩(1)表現靜謐美麗的自然環境,表現對自然山水的喜愛。(2)表現對官場仕途的厭惡,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閑適生活。4.思鄉懷遠詩(1)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2)表現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5.贈友送別詩(1)抒寫離愁別恨或別后的孤獨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塊壘或表明心志。(3)表達勸勉、鼓勵、安慰之意。6.思婦閨情詩(1)表達對丈夫的思念。(2)表達對兵役和戰爭殘酷的怨恨。(3)表達對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達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7.托物言志詩(1)感慨興衰。(2)寄托哀思。(3)托古諷今。8.談禪說理詩表達某種禪趣或哲理。9.羈旅行役詩(1)表達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2)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3)表達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10.傷春惜別詩(1)抒發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2)表達對某人的無限思念之情。11.游仙悼亡詩(1)表達對親人離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或在現實生活中的苦悶。思想情感總結1: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怡樂、黑暗官場之苦悶、離別思念之愁緒、貶官謫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思想情感分類2:1.憂國傷時(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窮兵黷武。如杜牧《過華清宮》、杜甫《兵車行》。(2)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4)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2.建功報國(1)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2)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3)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4)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5)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6)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3.思鄉懷人(1)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3)邊關思鄉。如范仲淹《漁家傲》。(4)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4.生活雜感(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3)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5)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6)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5.長亭送別(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2)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思想情感總結2:憂國憂民、懷古傷今、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思、離愁別恨、殺敵報國、建功立業、孤獨惆悵、寂寞傷感、閑適愉悅、遭貶激憤、堅守節操、表現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物理下冊 第九章 家庭用電 4 家庭生活自動化、智能化教學設計設計(pdf)(新版)教科版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2.2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
- 二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巧設分區出效果 1教學設計 泰山版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第八章-工程量清單計量規則(2018年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11 ie üe er教案
- 籌備培訓中心全攻略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0 肥皂泡教案
-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等獎第2課時2課時教案設計
- 2024云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春季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閥門檢驗和試驗作業指導書
- 餐館廚房經營權承包合同
- 專業洗車場施工方案
- ISO14644國際標準(中文版)
- TSXCAS 015-2023 全固廢低碳膠凝材料應用技術標準
- 古詩詞誦讀《臨安春雨初霽》課件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走進創業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4年重慶住院醫師-重慶住院醫師泌尿外科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無人機租賃合同
- 軍事理論(2024年版)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國開2024年秋《生產與運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