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古人的詩詞煉字藝術_第1頁
品讀古人的詩詞煉字藝術_第2頁
品讀古人的詩詞煉字藝術_第3頁
品讀古人的詩詞煉字藝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品讀古人的詩詞煉字藝術古人寫詩詞,十分講究煉字,常常是“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所謂煉字,即根據內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達情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當的字詞,貼切生動地表現人物或事物。如杜甫的“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荀鶴的“生應無輟日,死是不吟時”,曹雪芹寫紅樓夢后曰:“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都是關于語句字詞的揣摩和斟酌,這也是古典文學創作中一種常見的現象,即后人所說的——煉字。煉字的藝術手法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下面試舉幾個例子:一字傳情。用凝煉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意思。如“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盡:都。著一“盡”字,寫出了征人思鄉的人數之多,佇立盼望的時間之長。以動襯靜。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前一句寫詩人所見: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間分外皎潔,投下了斑駁陸離的光影,境界顯得極為寧靜。后一句寫詩人所聞:山泉格外清澈明凈,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還能聽到它叮咚的流水聲。用清泉流淌更能反襯“空山”的清幽。化靜為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這個“綠”字作動詞,寫出了春風的氣勢、力量和作用,境界開闊,色彩鮮明,給人以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感。以動寫靜。如“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張先《天仙子》)月亮本是相對靜止的,但因為有了云的飄動,將“月”也寫得動起來了。著一“破”字,寫出明月沖破云層的動感。“花”本也是相對靜止的,著一“弄”字,便將它寫得搖曳多姿起來。“弄”字意在點明:從云縫中探出頭來的月亮,把月光灑在花朵上,像給花兒蒙上了一層輕柔的白紗,晚風輕輕地撩撥著含羞帶嬌的花朵。花兒在月光的映照下搖擺著嬌羞柔美的倩影。“破”“弄”兩字,將云、月、花三種景物都人格化了,使之有了生命力。以實顯虛,以有形顯無形。如“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木蘭花》)“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聽聞的。春天來了,紅色的杏花擠滿枝頭,詩人就在這幅春景圖上著一“鬧”字,用擬人手法,把它寫活了。這一“鬧”字既是繪景,又是寫情,它不僅描繪了杏花盛開的艷麗景色,還寫出了在春風吹拂下,杏枝搖曳,花兒微動的活潑身姿。以樂襯哀。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鳥語花香,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花鳥本是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淚落心驚。這樣以樂景襯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一語顯旨。如“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這兩句表面上是說那些宴樂西湖流連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風而逍遙自得。實際上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懷故國的可恥嘴臉。這些人不但志氣喪失,甚至連骨氣也沒有了。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憤。“煉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黃庭堅詩:“歸燕略無三月事,高蟬正用一枝鳴”,“用”字初作:“抱、占、在、帶、要”,直到錘煉到“用”字才算定稿定字。騰元發詩《月波樓》有句:“野色更無山隔斷,春光自與水相連”,“自”初為“直”,感覺不妥,又做了煉字,驚為妙句。杜工部詩《曲江對酒》有句:“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初稿上句做“桃花欲共楊花語”,詩人反復琢磨斟對,終于改“欲共”為“細逐”,改“語”為“落”,如是一改,使此對仗句更工整妥帖,且含意無窮。看得出詩詞需要錘煉改之再改!關于煉字的故事也有好多。年輕的唐朝詩人賈島去長安參加考試。他騎著驢,在大街上一邊走一邊想著自己的詩句。突然,他想到了兩句好詞:“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又一想,覺得“推”字改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得正入神時,只聽得對面喊了一聲:“干什么的?”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驢,帶到京兆尹韓愈面前。原來,他碰見了大文學家韓愈和他的隨從,等賈島把事情說了一遍后,不但沒有受罰,反倒引起了韓愈對詩句的興趣。韓愈想了一會兒,說:“還是敲字好。在夜深人靜的畫面里,一個‘敲’字,讓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可謂靜中有動;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而且這個情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為“敲”字。后來,“推敲”便成為人們反復考慮的意思。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推敲”故事。相傳,蘇東坡與蘇小妹及詩友黃庭堅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庭堅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庭堅吟誦著,玩味著,不禁擊掌稱妙。這樣一改究竟妙在何處?我們不妨也來玩味一番。“輕風”徐來,“細柳”動態不顯,怎能配得上“搖”“舞”這類較露的動詞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細”相宜,顯得和諧,并且又把風兒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了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詩句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寫道:“一切詩文,總需字立紙上,不可字臥紙上”。這里所說的“立”,其實就是要求詩詞的煉字語言是生動、形象、具有立體感的,而不是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