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學 01政治社會學的學科范疇學習資料_第1頁
政治社會學 01政治社會學的學科范疇學習資料_第2頁
政治社會學 01政治社會學的學科范疇學習資料_第3頁
政治社會學 01政治社會學的學科范疇學習資料_第4頁
政治社會學 01政治社會學的學科范疇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本科生課程

政治社會學主講:李里峰1課程信息名稱:政治社會學性質:政治學類平臺課程(準出)對象:三年級本科生學分:2學時:32安排:講授22學時,討論8學時,考試2學時2考核方式期末考試:50%平時成績:50%課堂考勤專題討論及課堂發言3講授內容政治社會學的學科范疇政治社會學的發展脈絡政治社會學的理論范式國家與社會政治統治的社會基礎政治與社會權力政治與社會組織政治與社會分層政治文化與意識形態全球化及其挑戰4討論內容民主政治的社會條件 【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 【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革命的動力與結構 【斯考切波《國家與社會革命》】政治參與與政治秩序 【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5參考書目王威海:《政治社會學:范疇、理論與基本面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納什等主編:《布萊克維爾政治社會學指南》,李雪等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6閱讀討論書目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張紹宗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譯,學林出版社1999年。斯考切波:《國家與社會革命》,何俊志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王冠華等譯,三聯書店1989年。7第一講

政治社會學的學科范疇8一、政治社會學的學科屬性1、作為社會學的分支學科:

政治社會學意指政治的社會學研究,即從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政治的現象,它是一門特殊社會學。——《云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社會學分冊

92、作為政治學的分支學科

政治社會學是政治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集中探討政治決策、大眾行為和領導精英形成的社會環境。——《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政治科學”條

103、作為獨立的交叉學科

政治社會學介于政治學與社會學兩者之間,并包括這兩門學科相互交叉的部分。盡管它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卻已作為一門真正的邊緣學科而不是作為社會學或政治學的一個特殊的分支而得到了承認。——《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政治社會學”條

114、作為政治學的同義詞

政治學和政治社會學這兩個術語幾乎是同義詞。美國許多大學在探討同樣的問題時,在政治學系便把它稱為“政治學”,在社會學系便稱為“政治社會學”。在法國,“政治社會學”這種提法只是用來表示與傳統的政治學研究方法決裂和要用更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的一種意愿,并沒有實質性的差別。——迪韋爾熱《政治社會學:政治學要素》

125、綜合定義

作為社會學的一個分支,政治社會學吸收了社會學研究政治現象的方法,認為包括政治現象在內的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可以從構成社會結構的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來加以解釋。……作為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它也吸收政治學的方法,突出政治現象的制度方面,……作為獨立的學科,政治社會學還將試圖平衡社會學和政治學這兩種不同的視角,研究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的相互關系。——毛壽龍《政治社會學》

136、政治社會學與政治學、社會學之關系《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社會學——基于“分層”政治學——強調“制度”政治社會學——平衡“分層”與“制度”14薩托利:社會學——以社會結構為自變量政治學——以政治結構為自變量政治社會學——綜合社會與政治的解釋變量15二、政治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政治社會學試圖向人們介紹政治的社會環境,即政治與社會其他事件是如何相互制約和影響的。政治領域及其行為者并非脫離社會事物的孤立的因素,而視這個領域是與所有的社會機構(如家庭)以及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的,運用這種特別的方法來進行這方面研究,就是眾所周知的政治社會學。——奧羅姆《政治社會學》16

政治社會學試圖探究和解釋政治和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將政治置于其社會脈絡中來考察。……探究和解釋政治和社會之間、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間、社會行為和政治行為之間的關系。——拉什《政治社會學導論》17

政治社會學“是指對社會結構與政治制度之間,亦即社會與政治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研究。……它的基本目標是分析社會結構與政治之間的關系,而不是提出一個政治行動綱領。——《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18

政治社會學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分析促進民主的社會條件。……研究民主的社會條件,必須把重點放在分歧和共識的根源上。

——李普塞特《政治人》19

政治社會學的研究主題是權威的社會性來源,即社會勢力怎樣形成政治權威,以及政治權威怎樣集聚和改變社會中的利益組合和勢力關系。——張靜《政治社會學及其主要研究方向》20若干政治社會學著作的研究主題李普塞特《政治人》民主秩序的條件(經濟發展與民主/社會沖突、合法性與民主/工人階級的集權主義/法西斯主義的階級基礎)西方民主國家的選舉(投票行為)美國社會中的政治行為(階級和政黨/知識分子的政治態度和地位)民間機構中的政治(工會的政治過程)21奧羅姆《政治社會學導論》經濟與政治:馬克思國家與社會:韋伯公民社會與政治:涂爾干和托克維爾政治統治的基本形式:民主、極權和威權現代美國的權力與平等現代大都市的權力與政治政黨和政治黨派意識公民政治參與現代世界的民族國家建設22迪韋爾熱《政治社會學:政治學要素》社會集合體(集體/文化)社會結構(等級與權力/組織和功能)社會系統(研究系統的各種模式/政治制度)23博托摩爾《政治社會學》民主與社會階級社會行為政黨與政治行為政治系統的類型政治變遷與沖突新國家的形成民族主義與發展20世紀的全球政治24瓦斯博恩《政治社會學:趨向、概念和假設》政治社會學的領域(理論淵源/歷史發展/當代政治社會學)微觀分析研究(常規政治活動參與/非常規政治活動參與/美國政治意識形態)宏觀分析研究(西方民主政體的歷史、結構和文化特征/現代非民主政體的歷史、結構和文化特質)

25本迪克斯政區和國家中的選民行為經濟和政治決策權力政治運動和利益團體的意識形態政黨、團體、寡頭政治和政治行為的心理聯系政治制度和官僚體制

26洛比埃政治社會與歷史模式政治社會與經濟環境政治生活的社會學政治變遷27道斯和休斯《政治社會學》政治社會的基礎政治過程前工業社會政治權力結構的發展工業社會的權力結構政治社會化政治的社會心理政治文化政治意識形態公共輿論政治參與選舉政黨壓力集團政治暴力28布朗加特《社會與政治》社會與政治發展政治精英和系統總體社會政治補充社會與權力共同體權力社會結構和政治社會與政治變遷29

龍冠海《政治社會學》政治秩序的社會基礎(政治安排依賴社會組織和文化價值的方法)政治行為的社會根據(政治參與、投票、政治意見、政治團體、政治運動)政治過程的社會方面(社會政治組織的活動及其互動模式,尤其是利益集團、政黨、社會運動如何改變或安定社會秩序)30三、政治社會學的研究方法31學科層次的方法:傳統政治學方法,現代政治科學方法,社會學方法,歷史學方法,人類學方法,經濟學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