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工程師必備手冊(三)-EMI/EMC設計秘籍
上網時間:2007年10月24日
PDF摘要:
目錄
一、EMC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八大技能
二、EMC常用元件
三、EMI/EMC設計經典85問
四、EMC專用名詞大全
五、產品內部的EMC設計技巧
六、電磁干擾的屏蔽方法
七、電磁兼容(EMC)設計如何融入產品研發流程
一、EMC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八大技能
EMC工程師需要具備那些技能?從企業產品需要進行設計、整改認證的過程看,EMC工程師必須具備以
下八大技能:
1、EMC的基本測試項目以及測試過程把握;
2、產品對應EMC的標準把握;
3、產品的EMC整改定位思路把握;
4、產品的各種認證流程把握;
5、產品的硬件硬件知識,對電路(主控、接口)了解;
6、EMC設計整改元器件(電容、磁珠、濾波器、電感、瞬態抑制器件等)使用把握;
7、產品結構屏蔽設計技能把握;
8、對EMC設計如何介入產品各個研發階段流程把握。
二、EMC常用元件介紹
共模電感
由于EMC所面臨解決問題大多是共模干擾,因此共模電感也是我們常用的有力元件之一!這里就給大家
簡單介紹一下共模電感的原理以及使用情形。
共模電感是一個以鐵氧體為磁芯的共模干擾抑制器件,它由兩個尺寸相同,匝數相同的線圈對稱地繞制在
同一個鐵氧體環形磁芯上,形成一個四端器件,要對于共模信號出現出大電感具有抑制作用,而對于差模
信號出現出很小的漏電感幾乎不起作用。原理是流過共模電流時磁環中的磁通相互疊加,從而具有相當大
的電感量,對共模電流起到抑制作用,而當兩線圈流過差模電流時,磁環中的磁通相互抵消,幾乎沒有電
感量,所以差模電流可以無衰減地通過。因此共模電感在平穩線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擾信號,而對線
路正常傳輸的差模信號無影響。
共模電感在制作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1)繞制在線圈磁芯上的導線要相互絕緣,以保證在瞬時過電壓作用下線圈的匝間不發生擊穿短路。
2)當線圈流過瞬時大電流時,磁芯不要顯現飽和。
3)線圈中的磁芯應與線圈絕緣,以防止在瞬時過電壓作用下兩者之間發生擊穿。
4)線圈應盡可能繞制單層,這樣做可減小線圈的寄生電容,增強線圈對瞬時過電壓的而授能力。
通常情形下,同時注意挑選所需濾波的頻段,共模阻抗越大越好,因此我們在挑選共模電感時需要看器件
資料,主要根據阻抗頻率曲線挑選。另外挑選時注意考慮差模阻抗對信號的影響,主要關注差模阻抗,特
別注意高速端口。
磁珠
在產品數字電路EMC設計過程中,我們常常會使用到磁珠,那么磁珠濾波地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呢?
鐵氧體材料是鐵鎂合金或鐵銀合金,這種材料具有很高的導磁率,他可以是電感的線圈繞組之間在高頻高
阻的情形下產生的電容最小。鐵氧體材料通常在高頻情形下應用,因為在低頻時他們主要程電感特性,使
得線上的損耗很小。在高頻情形下,他們主要呈電抗特性比并且隨頻率改變。實際應用中,鐵氧體材料是
作為射頻電路的高頻衰減器使用的。實際上,鐵氧體較好的等效于電阻以及電感的并聯,低頻下電阻被電
感短路,高頻下電感阻抗變得相當高,以至于電流全部通過電阻。鐵氧體是一個消耗裝置,高頻能量在上
面轉化為熱能,這是由他的電阻特性決定的。
鐵氧體磁珠與普通的電感相比具有更好的高頻濾波特性。鐵氧體在高頻時出現電阻性,相當于品質因數很
低的電感器,所以能在相當寬的頻率范疇內保持較高的阻抗,從而提高高頻濾波效能。在低頻段,阻抗由
電感的感抗構成,低頻時R很小,磁芯的磁導率較高,因此電感量較大,L起主要作用,電磁干擾被反射
而受到抑制;并且這時磁芯的損耗較小,整個器件是一個低損耗、高Q特性的電感,這種電感容易造成諧
振因此在低頻段,有時可能顯現使用鐵氧體磁珠后干擾增強的現象。在高頻段,阻抗由電阻成分構成,隨
著頻率升高,磁芯的磁導率降低,導致電感的電感量減小,感抗成分減小。但是,這時磁芯的損耗增加,
電阻成分增加,導致總的阻抗增加,當高頻信號通過鐵氧體時,電磁干擾被吸取并轉換成熱能的形式耗散
掉。
鐵氧體抑制元件廣泛應用于印制電路板、電源線和數據線上。如在印制板的電源線入口端加上鐵氧體抑制
元件,就可以濾除高頻干擾。鐵氧體磁環或磁珠專用于抑制信號線、電源線上的高頻干擾和尖峰干擾,它
也具有吸取靜電放電脈沖干擾的能力。
使用片式磁珠還是片式電感主要還在于實際應用場合。在諧振電路中需要使用片式電感。而需要排除不需
要的EMI噪聲時,使用片式磁珠是最佳的挑選。片式磁珠和片式電感的應用場合:片式電感:射頻(RF)
和無線通訊,信息技術設備,雷達檢波器,汽車電子,蜂窩電話,尋呼機,音頻設備,PDAs(個人數字助
理),無線遙控系統以及低壓供電模塊等。片式磁珠:時鐘發生電路,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之間的濾波,
I/O輸入/輸出內部連接器(比如串口,并口,鍵盤,鼠標,長途電信,本地局域網),射頻(RF)電路和
易受干擾的邏輯設備之間,供電電路中濾除高頻傳導干擾,運算機,打印機,錄像機(VCRS),電視系
統和手提電話中的EMI噪聲抑止。
磁珠的單位是歐姆,因為磁珠的單位是按照它在某一頻率產生的阻抗來標稱的,阻抗的單位也是歐姆。磁
珠的DATASHEET上一樣會提供頻率和阻抗的特性曲線圖,一樣以100MHz為標準,比如是在100MHz
頻率的時候磁珠的阻抗相當于1000歐姆。針對我們所要濾波的頻段需要選取磁珠阻抗越大越好,通常情
形下選取600歐姆阻抗以上的。
另外挑選磁珠時需要注意磁珠的通流量,一樣需要降額80%處理,用在電源電路時要考慮直流阻抗對壓降
影響。
濾波電容器
盡管從濾除高頻噪聲的角度看,電容的諧振是不期望的,但是電容的諧振并不是總是有害的。當要濾除的
噪聲頻率確定時,可以通過調整電容的容量,使諧振點剛好落在擾亂頻率上。
在實際工程中,要濾除的電磁噪聲頻率往往高達數百MHz,甚至超過1GHz。對這樣高頻的電磁噪聲必須
使用穿心電容才能有效地濾除。普通電容之所以不能有效地濾除高頻噪聲,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
電容引線電感造成電容諧振,對高頻信號出現較大的阻抗,削弱了對高頻信號的旁路作用;另一個原因是
導線之間的寄生電容使高頻信號發生耦合,降低了濾波成效。
穿心電容之所以能有效地濾除高頻噪聲,是因為穿心電容不僅沒有引線電感造成電容諧振頻率過低的問題,
而且穿心電容可以直接安裝在金屬面板上,利用金屬面板起到高頻隔離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穿心電容時,
要注意的問題是安裝問題。穿心電容最大的弱點是怕高溫順溫度沖擊,這在將穿心電容往金屬面板上焊接
時造成很大困難。許多電容在焊接過程中發生損壞。特別是當需要將大量的穿心電容安裝在面板上時,只
要有一個損壞,就很難修復,因為在將損壞的電容拆下時,會造成鄰近其它電容的損壞。
隨著電子設備復雜程度的提高,設備內部強弱電混合安裝、數字邏輯電路混合安裝的情形越來越多,電路
模塊之間的相互擾亂成為嚴重的問題。解決這種電路模塊相互擾亂的方法之一是用金屬隔離艙將不同性質
的電路隔離開。但是所有穿過隔離艙的導線要通過穿心電容,否則會造成隔離失效。當不同電路模塊之間
有大量的聯線時,在隔離艙上安裝大量的穿心電容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外許多廠商
開發了“濾波陣列板”,這是用特別工藝事先將穿心電容焊接在一塊金屬板構成的器件,使用濾波陣列板能
夠輕而易舉地解決大量導線穿過金屬面板的問題。但是這種濾波陣列板的價格往往較高,每針的價格約30
yL。
三、EMI/EMC設計經典85問
1、為什么要對產品做電磁兼容設計?
答:滿足產品功能要求、減少調試時間,使產品滿足電磁兼容標準的要求,使產品不會對系統中的其它設
備產生電磁干擾。
2、對產品做電磁兼容設計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答:電路設計(包括器件挑選)、軟件設計、線路板設計、屏蔽結構、信號線/電源線濾波、電路的接地方
式設計。
3、在電磁兼容領域,為什么總是用分貝(dB)的單位描述?
答:因為要描述的幅度和頻率范疇都很寬,在圖形上用對數坐標更容易表示,而dB就是用對數表示時的
單位。
4、關于EMC,我了解的不多,但是現在電路設計中數據傳輸的速率越來越快,我在制做PCB板的時候,
也遇到了一些PCB的EMC問題,但是覺得太潛。我想好好在這方面學習學習,并不是隨大流,大家學什
么我就學什么,是自己真的覺得EMC在今后的電路設計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就像我在前面說的,自己
了解不深,不知道怎么入手,想問問,要在EMC方面做的比較杰出,需要有哪些基礎知識,應該學習哪
些基礎課程。如何學習才是一條比較好的道路,我知道任何一門學問學好都不容易,也不曾想過短期內把
他搞通,只是期望給點建議,盡量少走一些彎路。
答:關于EMC需要第一了解一下EMC方面的標準,如EN55022(GB9254),EN55024,以及簡單測試原
理,另外需要了解EMI元器件的使用,如電容,磁珠,差模電感,共模電感等,在PCB層面需要了解PCB
的布局、層疊結構、高速布線對EMC的影響以及一些規則。還有一點就是對顯現EMC問題需要把握一些
分析與解決思路。這些今后是作為一個硬件人員必須把握的基本知識!
5、我是一個剛涉足PCB設計的新手,我想向您請教一下,要想做好PCB設計我應該多多把握哪方面的
知識?另外,在PCB設計中遇到的關于安規方面的知識一樣在哪里能找到?盼望您的指點,不勝感激!
答:對于PCB設計應該把握:
1、熟悉與把握相關PCB設計軟件,如POWERPCB/CANDENCE等;
2、了解熟悉所設計產品的具體架構,同時熟悉原理圖電路知識,包含數字與模擬知識;
3、把握PCB加工流程、工藝、可保護加工要求;
4、把握PCB板高速信號完整性、電磁兼容(emi與ems)、SI、PI仿真設計等相關的知識;
5、如果相關工作涉及射頻,還需把握射頻知識;
6、對于PCB設計地的按規知識主要看GB4943或UL60950,一樣的絕緣間距要求通過查表可以得到!
6、電磁兼容設計基本原則
答:電子線路設計準則電子線路設計者往往只考慮產品的功能,而沒有將功能和電磁兼容性綜合考慮,因
此產品在完成其功能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功能性擾亂及其它擾亂。而且,不能滿足敏銳度要求。電子
線路的電磁兼容性設計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元件挑選在大多數情形下,電路的基本元件滿足電磁特性的程度將決定著功能單元和最后的設備滿足電磁
兼容性的程度。挑選合適的電磁元件的主要準則包括帶外特性和電路裝配技術。因為是否能實現電磁兼容
性往往是由遠離基頻的元件響應特性來決定的。而在許多情形下,電路裝配又決定著帶外響應(例如引線
長度)和不同電路元件之間互相耦合的程度。具體規則是:
⑴在高頻時,和引線型電容器相比,應優先進用引線電感小的穿心電容器或支座電容器來濾波。
⑵在必須使用引線式電容時,應考慮引線電感對濾波效率的影響。
⑶鋁電解電容器可能發生幾微秒的暫時性介質擊穿,因而在紋波很大或有瞬變電壓的電路里,應該使用固
體電容器。
⑷使用寄生電感和電容量小的電阻器。片狀電阻器可用于超高頻段。
⑸大電感寄生電容大,為了提高低頻部分的插損,不要使用單節濾波器,而應該使用若干小電感組成的多
節濾波器。
⑹使用磁芯電感要注意飽和特性,特別要注意高電平脈沖會降低磁芯電感的電感量和在濾波器電路中的插
損。
⑺盡量使用屏蔽的繼電器并使屏蔽殼體接地。
⑻選用有效地屏蔽、隔離的輸入變壓器。
⑼用于敏銳電路的電源變壓器應該有靜電屏蔽,屏蔽殼體和變壓器殼體都應接地。
⑩設備內部的互連信號線必須使用屏蔽線,以防它們之間的擾亂耦合。
(11)為使每個屏蔽體都與各自的插針相連,應選用插針足夠多的插頭座。
7、方波脈沖驅動電感傳感器的問題
答:1、信號測試過程中,盡量在屏蔽環境下進行,如果不便的話,至少要屏蔽傳感器和前級。
2、測試過程中盡量使用差分探頭,或至少要盡可能減短探頭的接地線長度。這樣能減少測試誤差。
3、你的電路實際工作頻率并不太高,可以通過布線減少振鈴。為了噪聲特性更好,應當考慮共模信號的抑
制問題,必要時插入共扼電抗器,同時注意整個工作環境中的開關電源噪聲,以及避免電源耦合。
4、如果傳感器答應,可以使用電流放大模式,這有利于提高速度,降低噪聲。模擬開關盡量放到前置放大
器之后,盡管多了一路前放,但性能提高不少,而且降低調試難度。
5、如果十分介意波形,考慮額外的頻率補償。如果僅僅是數字檢測,則應當降低工作頻率。總而言之,能
低頻則低頻,能隔直則隔直。
6、注意AD轉換前的抗混疊濾波,以及軟件濾波,提高數據穩固性。
8、GPS電磁干擾現象表現:特別是GPS應用在PMP這種產品,功能是MP4、MP3、FM調頻+GPS導
航功能的手持車載兩用的GPS終端產品,一定得有一個內置GPSAntenna,這樣GPSAntenna與GPS
終端產品上的MCL)、SDROM、晶振等元器件很容易產生EMI/EMC電磁干擾,致使GPSAntenna的收星
能力下降很多,幾乎沒辦法正常定位。采取什么樣的辦法可以解決這樣的EMI/EMC電磁干擾?
答:可以在上面加上ESDFilter,既有防靜電又能抗電磁干擾。我們的手機客戶帶GPS功能的就用的這個
方法。做這些的廠家有泰克(瑞侃),佳邦,韓國ICT等等很多。
9、板子上幾乎所有的重要信號線都設計成差分線對,目的在增強信號抗干擾能力.那俺一直有很多困惑的
地方:1.是否差分信號只定義在仿真信號或數字信號或都有定義?2.在實際的線路圖中差分線對上的網羅如
濾波器,應如何分析其頻率響應,是否還是與分析一樣的二端口網羅的方法一樣?3.差分線對上承載的差
分信號如何轉換成一樣的信號?差分線對上的信號波形是怎樣的,相互之間的關系如何?
答:1,差分信號只是使用兩根信號線傳輸一路信號,依靠信號間電壓差進行判決的電路,既可以是模擬信
號,也可以是數字信號。實際的信號都是模擬信號,數字信號只是模擬信號用門限電平量化后的取樣結果。
因此差分信號對于數字和模擬信號都可以定義。
2,差分信號的頻率響應,這個問題好。實際差分端口是一個四端口網絡,它存在差模和共模兩種分析方式。
如下圖所示。在分析頻率相應的時候,要分別添加同極性的共模掃頻源和互為反極性的差模掃頻源。而相
應端需要相應設置共模電壓測試點Vcm=(V1+V2)/2,和差模電壓測試點Vdm=V1-V2。網絡上有很
多關于差分信號阻抗運算和原理的文章,可以詳細了解一下。
PairexertedequallyPairexciteddifferentially
(CommonModeZcm)(DifferentialModeZdiff)
3,差分信號通常進入差分驅動電路,放大后得到差分信號。最簡單的就是差分共射鏡像放大器電路了,這
個在一樣的模擬電路教材都有介紹。下圖是某差分放大器件的spice電路圖和輸出信號波形,一樣需要他
們完全反相,有足夠的電壓差大于差模電壓門限。當然信號不可避免有共模成分,所以差分放大器一個很
重要的指標就是共模抑制比Kcmr=Adm/Acmo
Time
10、我為單位的直流磁鋼電機設計了一塊調速電路,電源端以用0.33uf+夏普電視機電感+0.33uf后不理想,
后用4只電感串在PCB板電源端,但在30?50MHz之間超了12db,該如何處理?
答:通常來講,LC或PI型濾波電路比單一的電容濾波或電感濾波成效要好。您所謂的電源端以用0.33uf+
夏普電視機電感+0.33uf后不理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輻射超標嗎?在什么頻段?我猜測直流磁鋼電機
供電回路中,反饋噪聲幅度大,頻率較低,需要感值大一點的電感濾波,同時采用多級電容濾波,成效會
好一些。
11、最近正想搞個0--150M,增益不小于80DB的寬帶放大器,!請問在EMC方面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
答1:寬帶放大器設計時特別要注意低噪聲問題,比如要電源供給必須足夠穩固等。
答2:1.注意輸入和數出的阻抗匹配問題,比如共基輸入射隨輸出等
2.各級的退偶問題,包括高頻和低頻紋波等
3.深度負反饋,以及防止自激振蕩和環回自激等
4.帶通濾波氣的設計問題
答3:實在不好回答,看不到實際的設計,一切建議還是老生常談:注意EMC的三要素,注意傳導和輻射
路徑,注意電源分配和地彈噪聲。150MHz是模擬信號帶寬,數字信號的上升沿多快呢?如果轉折頻率也
在150MHz以下,個人認為,傳導耦合,電源平面輻射將是主要考慮的因素,先做好電源的分配,分割和
去耦電路吧。80dB,增益夠高的,做好前極小信號及其參考電源和地的隔離保護,盡量降低這個部分的電
源阻抗。
12、求教小功率直流永磁電機設計中EMC的方法和事項。生產了一款90W的直流永磁電機(110?120V,
轉速2000/分鐘)EMC一直超標,生產后先把16槽改24槽,有做了軸絕緣,未能達標!現在又要設計生產
125W的電機,如何處理?
答:直流永磁電機設計中EMC問題,主要由于電機轉動中產生反電動勢和換相時引起的打火。具體分析,
可以使用RMxpert來設計優化電機參數,Maxwell2D來仿真EMI實際輻射。
13、是否可用阻抗邊界(Impedance)方式設定?或者用類似的分層阻抗RLC阻抗?又或者使用designer
設計電路和hfss協同作業?
答:集中電阻可以用RLC邊界實現;如果是薄膜電阻,可以用面阻抗或阻抗編輯實現。
14、我現在在對外殼有一圈金屬裝飾件的機器做靜電測試,測試中遇到:接觸放電4k時32k晶振沒問題,
空氣放電8k停振的問題,如何處理?
答:有金屬的話,空氣放電和接觸放電成效差不多,建議你在金屬支架上噴絕緣漆試試。
15、我們現在測量PCB電磁輻射很麻煩,采用的是頻譜儀加自制的近場探頭,先不說精度的問題,光是
遇到大電壓的點都很頭疼,生怕頻譜儀受損。不知能否通過仿真的方法解決。
答:第一,EMI的測試包括近場探頭和遠場的輻射測試,任何仿真工具都不可能替代實際的測試;其次,
Ansoft的PCB單板噪聲和輻射仿真工具Slwave和任意三維結構的高頻結構仿真器HFSS分別可以仿真單
板和系統的近場和遠場輻射,以及在有限屏蔽環境下的EMI輻射。仿真的有效性,取決于你對自己設計
的EMI問題的考慮以及相應的軟件設置。例如:單板上差模還是共模輻射,電流源還是電壓源輻射等等。
就我們的一些實踐和體會,絕大多數的EMI問題都可以通過仿真分析解決,而且與實際測試比較,成效非
常好。
16、聽說Ansoft的EMC工具一樣仿真1GHz以上頻率的,我們板上頻率最高的時鐘線是主芯片到SDRAM
的只有133MHz,其余大部分的頻率都是KHz級別的。我們主要用Hyperlynx做的SI/PI設計,操作比較
簡單,但是現在整板的EMC仍舊超標,影響畫面質量。另外,你們的工具和MentorPADS有接口嗎?
答:Ansoft的工具可以仿真從直流到幾十GHz以上頻率的信號,只是相對其它工具而言,1GHz以上的有
損傳輸線模型更加精確。據我所知,HyperLynx主要是做SI和crosstab的仿真,以及一點單根信號線的
EMI輻射分析,目前還沒有PI分析的功能。影響單板的EMC的原因很多,解決信號完整性和串擾只是解
決EMC的其中一方面,電源平面的噪聲,去耦策略,屏蔽方式,電流分布路徑等都會影響到EMC指標。
這些都可以再ansoft的Slwave工具中,通過仿真進行考察。補充說明,ansoft的工具與MentorPADS有
接口。
17、請說明一下什么時候用分割底層來減少干擾,什么時候用地層分區來減少干擾。
答:分割底層,我還沒聽說過,什么意思?是否能舉個例子。地層分割,主要是為了提高干擾源和被干擾
體之間的隔離度,如數模之間的隔離。當然分割也會帶來諸如跨分割等信號完整性問題,利用ansoft的
Slwave可以方便的檢查任意點之間的隔離度。當然提高隔離度,還有其它辦法,分層、去耦、單點連接、
都是辦法,具體應用的成效可以用軟件仿真。
18、電容跨接兩個不同的電源銅箔分區用作高頻信號的回流路徑,眾所周知電容隔直流通交流,頻率越高
電流越流暢,我的疑問是現今接入PCB中的電平大都是經過慮除交流的,那么如前所述電容通過的是什么
呢?”交流的信號"嗎?
答1:這個問題很有點玄妙,沒見過很服人的說明。對于交流,理想的是,電源和地“短路”,然而實際上其
間的阻抗不可能真的是0。你說的電容,容量不能太大,以體現出“低頻一點接地,搞頻多點接地”這一原
則。這大致就是該電容的存在價值。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2個各自帶有電源的部件連接后,產生
了莫名其妙的干擾,用個瓷片電容跨在2個電源間,干擾就沒了。
答2:該電容是用來做穩壓和EMI用的,通過的是交流信號。“現今接入PCB中的電平大都是經過慮除交
流的”的確如此,不過別忘了,數字電路本身就會產生交流信號而對電源造成干擾,當大量的開關管同時作
用時,對電源造成的波動是非常大的。不過在實際中,這種電容主要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用來提高系統的
性能,其它地方設計的好的話,完全可以不要。
答3:交流即是變化的。對于所謂的直流電平,比如電源來說,由于布線存在阻抗,當他的負載發生變化,
對電源的需求就會變化,或大或小。這種情形下,“串聯”的布線阻抗就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壓降。于是,直
流電源上就有了交流的信號。這個信號的頻率與負責變化的頻率有關。電容的作用在于,就近儲備一定的
電荷能量,讓這種變化所需要的能量可以直接從電容處獲得。近似地,電容(這時可以看成電源啦)和負
載之間好像就有了一條交流回路。電容起到交流回路的作用,大致就是這樣的吧……
19、公司新做了一款手機,在做3c認證時有一項輻射指標沒過,頻率為50-60M,超過了5dB,應該是充
電器引起的,就加了幾個電容,其它的沒有,電容有1uF,100uF的。請問有沒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不
改充電器只更換手機電路)。在手機板的充電器的輸入端加電容能解決嗎?
答1:電容大的加大,小的改小,串個BIT,不過是電池導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答2:你將變頻電感的外殼進行對地短接和屏蔽試試。
20、PCB設計如何避免高頻干擾?
答:避免高頻干擾的基本思路是盡量降低高頻信號電磁場的干擾,也就是所謂的串擾(Crosstalk)。可用拉
大高速信號和模擬信號之間的距離,或加groundguard/shunttraces在模擬信號旁邊。還要注意數字地對
模擬地的噪聲干擾。
21、PCB設計中如何解決高速布線與EMI的沖突?
答:因EMI所加的電阻電容或ferritebead,不能造成信號的一些電氣特性不符合規范。所以,最好先
用安排走線和PCB疊層的技巧來解決或減少EMI的問題,如高速信號走內層。最后才用電阻電容或ferrite
bead的方式,以降低對信號的傷害。
22、若干PCB組成系統,各板之間的地線應如何連接?
答:各個PCB板子相互連接之間的信號或電源在動作時,例如A板子有電源或信號送到B板子,一定會
有等量的電流從地層流回到A板子(此為Kirchoffcurrentlaw)。這地層上的電流會找阻抗最小的地方流回
去。所以,在各個不管是電源或信號相互連接的接口處,分配給地層的管腳數不能太少,以降低阻抗,這
樣可以降低地層上的噪聲。另外,也可以分析整個電流環路,特別是電流較大的部分,調整地層或地線的
接法,來控制電流的走法(例如,在某處制造低阻抗,讓大部分的電流從這個地方走),降低對其它較敏銳
信號的影響。
23、PCB設計中差分信號線中間可否加地線?
答:差分信號中間一樣是不能加地線。因為差分信號的應用原理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利用差分信號間相互耦
合(coupling)所帶來的好處,如fluxcancellation,抗噪聲(noiseimmunity)能力等。若在中間加地線,便會
破壞耦合效應。
34、適當挑選PCB與外殼接地的點的原則是什么?
答:挑選PCB與外殼接地點挑選的原則是利用chassisground提供低阻抗的路徑給回流電流(returning
current)及控制此回流電流的路徑。例如,通常在高頻器件或時鐘產生器鄰近可以借固定用的螺絲將PCB
的地層與chassisground做連接,以盡量縮小整個電流回路面積,也就減少電磁輻射。
25、在電路板尺寸固定的情形下,如果設計中需要容納更多的功能,就往往需要提高PCB的走線密度,
但是這樣有可能導致走線的相互干擾增強,同時走線過細也使阻抗無法降低,請介紹在高速(>100MHz)
高密度PCB設計中的技巧?
答:在設計高速高密度PCB時,串擾(crosstalkinterference)確實是要特別注意的,因為它對時序(timing)
與信號完整性(signalintegrity)有很大的影響。以下提供幾個注意的地方:
1.控制走線特性阻抗的連續與匹配。
2.走線間距的大小。一樣常看到的間距為兩倍線寬。可以透過仿真來知道走線間距對時序及信號完整性的
影響,找出可容忍的最小間距。不同芯片信號的結果可能不同。
3.挑選適當的端接方式。
4.避免上下相鄰兩層的走線方向相同,甚至有走線正好上下重迭在一起,因為這種串擾比同層相鄰走線的
情形還大。
5.利用盲埋孔(blind/buriedvia)來增加走線面積。但是PCB板的制作成本會增加。在實際執行時確實很難
達到完全平行與等長,不過還是要盡量做到。
除此以外,可以預留差分端接和共模端接,以緩和對時序與信號完整性的影響。
26、PCB設計中模擬電源處的濾波經常是用LC電路。但是為什么有時LC比RC濾波成效差?
答:LC與RC濾波成效的比較必須考慮所要濾掉的頻帶與電感值的挑選是否恰當。因為電感的感抗
(reactance)大小與電感值和頻率有關。如果電源的噪聲頻率較低,而電感值又不夠大,這時濾波成效可能
不如RC。但是,使用RC濾波要付出的代價是電阻本身會耗能,效率較差,且要注意所選電阻能承擔的功
率。
27、PCB設計中濾波時選用電感,電容值的方法是什么?
答:電感值的選用除了考慮所想濾掉的噪聲頻率外,還要考慮瞬時電流的反應能力。如果LC的輸出端會
有機會需要瞬時輸出大電流,則電感值太大會阻礙此大電流流經此電感的速度,增加紋波噪聲(ripple
noise)o電容值則和所能容忍的紋波噪聲規范值的大小有關。紋波噪聲值要求越小,電容值會較大。而電
容的ESR/ESL也會有影響。另外,如果這LC是放在開關式電源(sw計chingregulationpower)的輸出端時,
還要注意此LC所產生的極點零點(pole/zero)對負反饋控制(negativefeedbackcontrol)回路穩固度的影響。
28、EMI的問題和信號完整性的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如何在定義標準的過程中,平穩兩者?
答:信號完整性和EMC還處于草案中不便于公布,至信號完整性和EMI兩者如何平穩,這不是測試規范
的事,如果要達到二者平穩,最好是降低通信速度,但大家都不認可。
29、PCB設計中如何盡可能的達到EMC要求,又不致造成太大的成本壓力?
答:PCB板上會因EMC而增加的成本通常是因增加地層數目以增強屏蔽效應及增加了feriitebead,choke
等抑制高頻諧波器件的緣故。除此之外,通常還是需搭配其它機構上的屏蔽結構才能使整個系統通過EMC
的要求。以下僅就PCB板的設計技巧提供幾個降低電路產生的電磁輻射效應。
1、盡可能選用信號斜率(slewrate)較慢的器件,以降低信號所產生的高頻成分。
2、注意高頻器件擺放的位置,不要太靠近對外的連接器。
3、注意高速信號的阻抗匹配,走線層及其回流電流路徑(returncurrentpath),以減少高頻的反射與輻射。
4、在各器件的電源管腳放置足夠與適當的去耦合電容以緩和電源層和地層上的噪聲。特別注意電容的頻率
響應與溫度的特性是否符合設計所需。
5、對外的連接器鄰近的地可與地層做適當分割,并將連接器的地就近接到chassisground。
6、可適當運用groundguard/shunttraces在一些特別高速的信號旁。但要注意guard/shunttraces對走線
特性阻抗的影響。
7、電源層比地層內縮20H,H為電源層與地層之間的距離。
30、PCB設計中當一塊PCB板中有多個數/模功能塊時,常規做法是要將數/模地分開,原因何在?
答:將數/模地分開的原因是因為數字電路在高低電位切換時會在電源和地產生噪聲,噪聲的大小跟信號的
速度及電流大小有關。如果地平面上不分割且由數字區域電路所產生的噪聲較大而模擬區域的電路又非常
接近,則即使數模信號不交叉,模擬的信號依然會被地噪聲干擾。也就是說數模地不分割的方式只能在模
擬電路區域距產生大噪聲的數字電路區域較遠時使用。
31、在高速PCB設計時,設計者應該從那些方面去考慮EMC、EMI的規則呢?
答:一樣EMI/EMC設計時需要同時考慮輻射(radiated)與傳導(conducted)兩個方面.前者歸屬于頻率較高
的部分(>30MHz)后者則是較低頻的部分(<30MHz).所以不能只注意高頻而忽略低頻的部分.一個好的
EMI/EMC設計必須一開始布局時就要考慮到器件的位置,PCB迭層的安排,重要聯機的走法,器件的
挑選等,如果這些沒有事前有較佳的安排,事后解決則會事倍功半,增加成本.例如時鐘產生器的位置
盡量不要靠近對外的連接器,高速信號盡量走內層并注意特性阻抗匹配與參考層的連續以減少反射,器
件所推的信號之斜率(slewrate)盡量小以減低高頻成分,挑選去耦合(decoupling/bypass)電容時注意其頻
率響應是否符合需求以降低電源層噪聲.另外,注意高頻信號電流之回流路徑使其回路面積盡量小(也就是
回路阻抗loopimpedance盡量小)以減少輻射.還可以用分割地層的方式以控制高頻噪聲的范疇.最后,
適當的挑選PCB與外殼的接地點(chassisground)。
32、PCB設計時,怎樣通過安排迭層來減少EMI問題?
答:第一,EMI要從系統考慮,單憑PCB無法解決問題。層疊對EMI來講,我認為主要是提供信號最短
回流路徑,減小耦合面積,抑制差模干擾。另外地層與電源層緊耦合,適當比電源層外延,對抑制共模干
擾有好處。
33、PCB設計時,為何要鋪銅?
答:一樣鋪銅有幾個方面原因:
1,EMC.對于大面積的地或電源鋪銅,會起到屏蔽作用,有些特別地,如PGND起到防護作用。
2,PCB工藝要求。一樣為了保證電鍍成效,或者層壓不變形,對于布線較少的PCB板層鋪銅。
3,信號完整性要求,給高頻數字信號一個完整的回流路徑,并減少直流網絡的布線。
當然還有散熱,特別器件安裝要求鋪銅等等原因。
34、安規問題:FCC、EMC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答:FCC:federalcommunicationcommission美國通信委員會;EMC:electromegneticcompatibility電
磁兼容。FCC是個標準組織,EMC是一個標準。標準頒布都有相應的原因,標準和測試方法。
35、在做pcb板的時候,為了減小干擾,地線是否應該構成閉和形式?
答:在做PCB板的時候,一樣來講都要減小回路面積,以便減少干擾,布地線的時候,也不應布成閉合
形式,而是布成樹枝狀較好,還有就是要盡可能增大地的面積。
36、PCB設計中,如何避免串擾?
答:變化的信號(例如階躍信號)沿傳輸線由A到B傳播,傳輸線C-D上會產生耦合信號,變化的信號一
旦終止也就是信號復原到穩固的直流電平時,耦合信號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串擾僅發生在信號跳變的過程
當中,并且信號沿的變化(轉換率)越快,產生的串擾也就越大。空間中耦合的電磁場可以提取為無數耦
合電容和耦合電感的集合,其中由耦合電容產生的串擾信號在受害網絡上可以分成前向串擾和反向串擾
Sc,這個兩個信號極性相同;由耦合電感產生的串擾信號也分成前向串擾和反向串擾SL,這兩個信號極性
相反。
耦合電感電容產生的前向串擾和反向串擾同時存在,并且大小幾乎相等,這樣,在受害網絡上的前向串擾
信號由于極性相反,相互抵消,反向串擾極性相同,疊加增強。串擾分析的模式通常包括默認模式,三態
模式和最壞情形模式分析。默認模式類似我們實際對串擾測試的方式,即侵害網絡驅動器由翻轉信號驅動,
受害網絡驅動器保持初始狀態(高電平或低電平),然后運算串擾值。這種方式對于單向信號的串擾分析
比較有效。三態模式是指侵害網絡驅動器由翻轉信號驅動,受害的網絡的三態終端置為高阻狀態,來檢測
串擾大小。這種方式對雙向或復雜拓樸網絡比較有效。最壞情形分析是指將受害網絡的驅動器保持初始狀
態,仿真器運算所有默認侵害網絡對每一個受害網絡的串擾的總和。這種方式一樣只對個別關鍵網絡進行
分析,因為要運算的組合太多,仿真速度比較慢。
37、在EMC測試中發覺時鐘信號的諧波超標十分嚴重,只是在電源引腳上連接去耦電容。在PCB設計中
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抑止電磁輻射呢?
答:EMC的三要素為輻射源,傳播途徑和受害體。傳播途徑分為空間輻射傳播和電纜傳導。所以要抑制
諧波,第一看看它傳播的途徑。電源去耦是解決傳導方式傳播,此外,必要的匹配和屏蔽也是需要的。
38、在PCB設計中,通常將地線又分為保護地和信號地;電源地又分為數字地和模擬地,為什么要對地
線進行劃分?
答:劃分地的目的主要是出于EMC的考慮,擔憂數字部分電源和地上的噪聲會對其它信號,特別是模擬
信號通過傳導途徑有干擾。至于信號的和保護地的劃分,是因為EMC中ESD靜放電的考慮,類似于我們
生活中避雷針接地的作用。無論怎樣分,最終的大地只有一個。只是噪聲瀉放途徑不同而已。
39、PCB設計中,在布時鐘時,有必要兩邊加地線屏蔽嗎?
答:是否加屏蔽地線要根據板上的串擾/EMI情形來決定,而且如對屏蔽地線的處理不好,有可能反而會使
情形更糟。
40、近端串擾和遠端串擾與信號的頻率和信號的上升時間是否有關系?是否會隨著它們變化而變化?如果
有關系,能否有公式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答:應該說侵害網絡對受害網絡造成的串擾與信號變化沿有關,變化越快,引起的串擾越大,(V=L*di/dt)。
串擾對受害網絡上數字信號的判決影響則與信號頻率有關,頻率越快,影響越大。
41、在設計PCB板時,有如下兩個疊層方案:疊層1》信號》地》信號》電源+1.5V》信號》電
源+2.5V》信號》電源+1.25V》電源+1.2V》信號》電源+3.3V》信號》電源+1.8V》信號》
地》信號疊層2》信號》地》信號》電源+1.5V》信號》地》信號》電源+1.25V+1.8V》電
源+2.5V+1.2V》信號》地》信號》電源+3.3V》信號》地》信號哪一種疊層順序比較優選?對
于疊層2,中間的兩個分割電源層是否會對相鄰的信號層產生影響?這兩個信號層已經有地平面給信號作
為回流路徑。
答:應該說兩種層疊各有好處。第一種保證了平面層的完整,第二種增加了地層數目,有效降低了電源平
面的阻抗,對抑制系統EMI有好處。理論上講,電源平面和地平面對于交流信號是等效的。但實際上,
地平面具有比電源平面更好的交流阻抗,信號優選地平面作為回流平面。但是由于層疊厚度因素的影響,
例
如信號和電源層間介質厚度小于與地之間的介質厚度,第二種層疊中跨分割的信號同樣在電源分隔處存在
信號回流不完整的問題。
42、在使用protel99se軟件設計PCB時,處理器的是89c51,晶振12MHz系統中還有一個40KHz的
超聲波信號和800hz的音頻信號,此時如何設計PCB才能提供高抗干擾能力?對于89C51等單片機而言,
多大的信號的時候能夠影響89c51的正常工作?除了拉大兩者之間的距離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技巧來提
高系統抗干擾的能力?
答:PCB設計提供高抗干擾能力,當然需要盡量降低干擾源信號的信號變化沿速率,具體多高頻率的信
號,要看干擾信號是那種電平,PCB布線多長。除了拉開間距外,通過匹配或拓撲解決干擾信號的反射,
過沖等問題,也可以有效降低信號干擾。
43、請問在PCB布線中電源的分布和布線是否也需要象接地一樣注意。若不注意會帶來什么樣的問題?
會增加干擾么?
答:電源若作為平面層處理,其方式應該類似于地層的處理,當然,為了降低電源的共模輻射,建議內縮
20倍的電源層距地層的高度。如果布線,建議走樹狀結構,注意避免電源環路問題。電源閉環會引起較大
的共模輻射。
44、我做了個TFTLCD的顯示屏,別人在做EMC測試時,干擾信號通過空間傳導過來,導致屏幕顯示的
圖象會晃動,幅度挺大的。誰能指點下,要怎么處理!是在幾股信號線上加干擾脈沖群,具體是叫什么名
字我也不太清楚,干擾信號通過信號線輻射出來的。
答:如果是單獨的LCD,EMC測試中的脈沖群試驗幾乎是過不去的,特別是用耦合鉗的時候,會夠你受
的了。如果是儀器中用到了LCD,就不難解決了,例如信號線的退耦處理,導電膏適當減小LCD入口的
阻抗,屏表面加屏蔽導電絲網等。
45、前段時間EMC測試,GSM固定無線電話在100MHz-300MHz之間有輻射雜散現象。之后,公司寄給
我兩部噴有靜電漆的屏蔽外殼話機,實驗室不準換整部話機,我就把噴有鐵磁性材料的靜電漆的外殼換到
了要修改測試的話機上。測試結果顯示以前的雜散現象沒有了,但是主頻顯現了問題,話機工作的主頻是
902MHz,但在905-910MHZ之間又顯現了幾個頻率,基本情形就是這樣。修改過程中,我只換了外殼,
電路板和其他硬件都沒有做任何修改。
答:話機種類可以懂得為:無線手機、無繩電話等等。需要明確一下:話機的類型、主機工作頻率范疇以
及機殼靜電噴涂材料的類型:如鐵磁類或非鐵磁類導電材料以及導電率等。
46、使用ProtelDxp實心敷銅時選pouroverallsamenetobjects有什么副作用?會不會引起干擾信號在
整塊板上亂竄,從而影響性能?我做的是一塊低頻的數據采集卡,這個問題可能不需要擔憂,但還是想搞
清楚。
答1:對于模、數混合的PCB板,模、數、地建議分開,最后再同點接地,如用“瓷珠”或0歐電阻連接。
高速的數據線最好有兩根地線平行走,可以減少干擾。
答2:pouroverallsamenetobjects對信號的性能沒有什么影響,只是對一些焊盤的焊接有影響,散熱比
較快。這樣做對EMI應該是有好處的。增加焊盤與銅的接觸面積。
答3:實心敷銅時選pouroverallsamenetobjects不會有副作用。應該挑選為鋪花焊盤而不是實心焊盤,
因為實心焊盤散熱快,可能導致回流焊時發生立碑的情形。
47、請問什么是磁珠,有什么用途?磁珠連接、電感連接或者0歐姆電阻連接又是什么?
答:磁珠專用于抑制信號線、電源線上的高頻噪聲和尖峰干擾,還具有吸取靜電脈沖的能力。
磁珠是用來吸取超高頻信號,象一些RF電路,PLL,振蕩電路,含超高頻儲備器電路(DDRSDRAM,
RAMBUS等)都需要在電源輸入部分加磁珠,而電感是一種蓄能元件,用在LC振蕩電路,中低頻的濾波
電路等,其應用頻率范疇很少超過錯50MHZ。
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排除存在于傳輸線結構(電路)中的RF噪聲,RF能量是疊加在直流傳輸電平上的交流
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號,而射頻RF能量卻是無用的電磁干擾沿著線路傳輸和輻射(EMI)。
要排除這些不需要的信號能量,使用片式磁珠扮演高頻電阻的角色(衰減器),該器件答應直流信號通過,
而濾除交流信號。通常高頻信號為30MHz以上,然而,低頻信號也會受到片式磁珠的影響。
要正確的挑選磁珠,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不需要的信號的頻率范疇為多少;
2、噪聲源是誰;
3、需要多大的噪聲衰減;
4、環境條件是什么(溫度,直流電壓,結構強度);
5、電路和負載阻抗是多少;
6、是否有空間在PCB板上放置磁珠;
前三條通過觀察廠家提供的阻抗頻率曲線就可以判定。在阻抗曲線中三條曲線都非常重要,即電阻,感抗
和總阻抗。總阻抗通過ZR22TifL()2+:=fL來描述。通過這一曲線,挑選在期望衰減噪聲的頻率范疇內具有
最大阻抗而在低頻和直流下信號衰減盡量小的磁珠型號。片式磁珠在過大的直流電壓下,阻抗特性會受到
影響,另外,如果工作溫升過高,或者外部磁場過大,磁珠的阻抗都會受到不利的影響。使用片式磁珠和
片式電感的原因:是使用片式磁珠還是片式電感主要還在于應用。在諧振電路中需要使用片式電感。而需
要排除不需要的EMI噪聲時,使用片式磁珠是最佳的挑選。
48、剛才是做硬件設計的工作。請教各位怎么樣確定排除導線間串擾得電容容值。
答:在PCB布線時應該注意不要有太長的平行走線,特別是高速或高擺幅信號。如果無法避免,其間保持
足夠的距離或者添加地線隔離。受體積限制和抗干擾要求高的部位可用金屬屏蔽合隔離。
49、在實際做產品的時候發覺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將開發的樣機放在某個干擾很厲害的車上的時候,為
了解決續流的問題,講一個小電瓶并接在汽車的電源上(加了一個二極管防止小電瓶的電壓被拉跨。)但
是發覺一旦與汽車的打鐵地線一連接,終端就會被干擾。有好的建議嗎?
答:這是很明顯的EMC問題,車上電火花干擾,導致你的終端設備被干擾,這個干擾可能是輻射,也可
能是傳導到你的終端。
這個問題很多種原因:
1、接地問題,你的終端主板上地線的走線問題,布銅的情形
2、外殼的屏蔽問題,做好是金屬外殼,將不是金屬部分外殼用錫箔封上,可以一試
3、線路板的布局,電源部分和CPU部分盡量分開,電源部分走線要盡量粗,盡量短,布線規則很重要
4、線路板的層數比較重要,一樣汽車上電子產品主板最好是至少4層板,兩層板抗干擾可能較差
5、加磁環,你可以考慮在做試驗時在電源線上套上磁環
當然可能還有很多別的解決方法,具體情形可能不一樣,期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50、問在電路中,為什么在SCL、SDA、AS都串聯一個電阻,電阻的大小在電路中都會有什么影響?
答:上拉是增加?q干擾能力的,一樣取值Vcc/1mA?10K;串聯是阻尼用的,一樣取33ohm?470ohm,即
當信號線上的脈沖頻率較高時將會從線的一端反射到另一端,這將可能影響數據及有EMI,加串一個電阻
在線中間將可有效控制這種反射。
51、品在做CE/FCC測試時,如果在200MHz時輻射偏高,超過可接受的范疇,應該怎么排除,磁珠應該
怎么挑選,另外晶振倍頻部分的輻射應該如何去排除。
答:你談到的問題實在是太簡單,沒有辦法給與你一個非常準確的答復,不過根據我個人的體會,給點摸
索的方法。
如果你能肯定是倍頻,則主要對產生倍頻的器件進行進行處理,這應該是有目標的,在處理是可以直接試
一試,將產生倍頻的器件進行一個簡單的屏蔽(只需要用可樂罐做個屏蔽罩,關鍵是要注意接地。)在進
行測試看看輻射值是否降低,如果降低則明確輻射的來源,在專門對其進行屏蔽處理。如果沒有變化,則
應重點考慮一下,露在外面的傳輸線,如果傳輸線能接地一定要接地,最好能采用屏蔽線試一試,看看有
沒有變化,以確認是否與傳輸線有關。最后就是箱體本身的屏蔽問題,這個問題比較復雜,而且成本較高,
是在沒有辦法的情形才考慮解決的方式。這幾種方式都嘗試后,輻射值應該會降低的。
52、最近在寫一個2KW的吸塵器軟件,功能是實現了,但過不了EMC。請指點下,軟件上面采用哪種算
法,可以過EMC!功能簡述如下:
1、軟起動和軟調速功能。(所謂軟起動也就是電機慢慢的加速,速度不會突變)
2、可以調劑電機的轉速。
3、是用可控硅控制電機的。控制方式是對正弦波斬波。
在硬件方面,電路很簡單,硬件處理EMC就只一個0.1uF的安規電容。
答:和硬件方面溝通,可能要多下功夫,單純軟件很難解決。
53、DECODER中的DA的轉換頻率從芯片里面順電源和地輻射出來,為166M。我在電源上并了個1N,
或630P,或30P但都屢不掉。兩層板,電源回路很短,請給點建議,并分析下濾不掉的原因。
答1:電源的質量差(負載能力),DA應該單獨用一個電源。
答2:第一檢查輸出端接地是否良好,在將信號輸出端口串BEAD試試。
答3:我認為你可以將其地用100M磁珠損號166M高頻。
54、要做多路的溫度采集,用的是K型熱電偶,電源用電荷泵轉換模塊,信號調理部分想用AD620和
OP07做二級放大,現在有幾個地方不太有把握,請做過的幫忙!
一是電源,我現在用12V電瓶供電,用電荷泵轉換成+/-12V,這樣的電壓有一定的紋波,對信號的采集比
較不利,是否該直接用電瓶電壓做成單電源的呢?
二是熱電偶的兩個信號端是否按AD620的數據手冊上例子一樣直接輸入AD620的輸入端即可,我看手冊
上還有EMIFILTER的部分,這部分對測量熱電偶的情形應該怎么加進去呢?熱電偶的冷端是該接地還是
接一個穩固的電壓呢?
三,因為我要求的溫度涉及到零下,因此AD620輸出后要分別經過同相放大和反相放大再送入A/D端口,
我打算用OP07制作二級濾波,一級是無限增益濾波電路,二級是同相放大2倍和反相放大2倍的濾波電
路,不知道這樣可不可以?
答:如你的熱電偶的冷端接地(許多設備熱電偶一端已接地),而且測溫零度以下,你最好還是用+/-電源。
這是通常的做法。電源的紋波要好,但不一定正負對稱,你可再加穩固的LDO實現。低頻濾波對結果很有
影響,但一級濾波應能滿足,EMI部分要看你的應用環境。對多路測溫,你可將多路器放在放大之前以降
低成本。多路器應要差分輸入,熱電偶輸入導線也應是熱電偶型的,挺貴的。
55、電磁兼容的一些基本問題:認證中經常遇到的一些EMC問題。
答:下面是總結出來的一些針對于電子產品中的部分問題。
一樣電子產品都最容易出的問題有:RE--輻射,CE--傳導,ESD--靜電。
通訊類電子產品不光包括以上三項:RE,CE,ESD,還有Surge-浪涌(雷擊,打雷)
醫療器械最容易顯現的問題是:ESD--靜電,EFT--瞬態脈沖抗干擾,CS--傳導抗干擾,RS--輻射抗干擾
針對于北方干燥地區,產品的ESD--靜電要求要很高。
針對于像四川和一些西南多雷地區,EFT防雷要求要很高。
56、請問怎樣才能去除IC中的電磁干擾?
答:IC受到的電磁干擾,主要是來自靜電(ESD)。解決IC免受ESD干擾,一方面在布板時候要考慮
ESD(以及EMI)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考慮增加器件進行ESD保護。目前有兩種器件:壓敏電阻(Varistor)
和瞬態電壓抑制器TVS(TransientVoltageSuppressor)。前者由氧化鋅構成,響應速度相對慢,電壓抑
制相對差,而且每受一次ESD沖擊,就會老化,直到失效。而TVS是半導體制成,響應速度快,電壓抑
制好,可以無限次使用。從成本角度看,壓敏電阻成本要比TVS低。
57、電磁干擾現象表現:特別是GPS應用在PMP這種產品,功能是MP4、MP3、FM調頻+GPS導航功
能的手持車載兩用的GPS終端產品,手持車載兩用的GPS導航終端一定的有一個內置GPSAntenna,這
樣GPSAntenna與GPS終端產品上的MCU、SDROM、晶振等元器件很容易產生電磁干擾,致使GPS
Antenna的收星能力下降很多,幾乎沒辦法正常定位。不知道有沒有GPS設計開發者遇到過這樣的電磁干
擾,然后采取有效的辦法解決這樣的電磁干擾,什么樣的解決辦法??
答1:我覺得這個問題主要出在電路設計上,多半是電路的保護跟屏蔽做的不好,我現在的客戶已經沒有
這方面的困惑了,他們現在有兩部分電磁干擾現象,但基本都已經解決/bluetooth的電磁干擾,2遙控器
的電磁干擾,解決辦法:第1項我還沒找到答案,第2項增大遙控器的有效距離到5M。
答2:各功能模塊在PCB上的分布很重要,在PCBLayer之前要根據電流大小,各部分晶體頻率,合理
規劃,然后各部分接地非常重要,此為解決共電源和地的干擾。根據實測,主要振蕩源之間的空間距離對
輻射影響很大,稍遠離對干擾有明顯降低,如空間不答應,有必要對其做局部屏蔽,但前提是在PCB同一
塊接地區內,然后對電源的出入口去耦,磁珠電容是不錯的挑選,藍牙及GPS可印板電感。電源DC/DC
的轉換頻率挑選也很重要,不要讓倍頻(多次諧波)與其他電路的頻率(特別是接受)重合,有些DC/DC
頻率是固定的,加簡單的濾波電路就可以。同頻抑制是引起GPS接受和遙控接受靈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還有,接受電路的本振幅度要調的盡量小,否則會成為一個連續的干擾源。我們將藍牙,GPS接受,另一
個2.4GHz收發器,433M遙控接收均繼承在一個盒子內,成效還不錯,GPS接收靈敏度很高。
58、遇到一個單片機系統
1.主控芯片摩托羅拉的MC908JL3
2.8M陶瓷諧振
3.電源采用連接線接入
現在是EMI中的傳導電壓在24M的位置單點超標0.8dB。請各位指點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抑制超標。列入
加磁環、加Y2電容等。再有這個頻率是傳導范疇還是輻射范疇?
答:到底是EMI實驗中24M超標還是做傳導時24M超標,如果是前者的話就是輻射超標,若是后者則傳
導超標。
59、用雙向可控硅控制直流電機的調速,但電機會干擾電源影響過零檢則,造成不受控或速度?j變。請各
位指教!
答1:顯現這中現象的可能性有:1、電機屬于非阻性負載,所以電路中產生相位移動,導致控制不準;可
以加電容過濾;2、一樣雙向可控硅控制大功率或大電流負載,采用過零導通,而不是調相,可減少EMC
的影響。
答2:流移相調速很常用的,如果過零檢測的硬件部分沒問題的話,就要仔細改進軟件的處理方式了,在一
個周期內(50Hz20mS)要處理兩次可控硅的導通,檢測到過零后的延遲輸出時間決定你的移相角度,
60、請問那位大俠做過V.35、E1、G.703(64K)、繼電器接口的EMC設計?能否給點建議?
主要要過下面幾個標準:
GB/T17626.12(IEC61000-4-12)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振蕩波抗干擾度試驗
GB/T17626.2(IEC61000-4-2)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干擾度試驗
GB/T17626.3(IEC61000-4-3)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干擾度測試
GB/T17626.4(IEC61000-4-4)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干擾度試驗
GB/T17626.5(IEC61000-4-5)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干擾度試驗GB/T17626.6
(IEC61000-4-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場感應的傳導擾亂抗干擾度
答:這些標準都是EMC測試的一些基礎標準,還需要結合你的產品確定具體指標。你的這些接口是通信
接口,一樣有標準電路。當單板原理圖濾波設計、PCB的正確布局布線設計的時候,一樣都可以通過測試,
其他情形下需要增加EMC濾波、瞬態抑制器件,這需要結合具體接口分析。
61、布線不能跨過分割電源之間的間隙,哪位大蝦可以給個詳細說明啊?
答:如果一個電源層被分割成幾個不同的電源部分,如有3.3V、5V等的電源,信號線最好不要同時顯現
在不同的電源平面上,即布線不能跨過分割電源之間的間隙,否則會顯現不必要的EMC問題,對地也一
樣,布線也不能跨過分割地之間的間隙。
62、現用單片機通過達林頓管、光藕控制一12V繼電器來控制交流接觸器的吸合,在吸合瞬時常導致單片
機復位,通過示波器測復位腳,能檢測到有效復位信號(使用三腳的復位IC)。單片機使用5V供電,5V
穩壓管前后均已接1000UF電容,且用示波器檢測未發覺電源波動。另外,如果繼電器空載(不接交流接
觸器)則未發覺復位現象。請問各位該如何解決?
答1:可以在交流接觸器線圈兩端并聯一電阻和電容串聯的阻容吸取回路,電容的容量在0.01UF-0.47UF
之間現在,耐壓最好高于線圈額定電壓的2—3倍,看這樣行不行?
答2:這個應該是交流接觸器動作時產生的EMC干擾所致。樓上朋友的阻容吸取是個不錯的解決辦法,同
時也可以考慮在12V繼電器的輸出觸點并聯100P到47P的高壓電容試試。
答3:在交流接觸器加RC吸取是有效的。但是你還的檢查你的電源回路,看看你的CPU電源走線是否太
長,盡量在芯片的電源腳上并去偶電容,還有就是穩壓部分也可以加LC吸取回路,盡可能的吸取來自電
源的干擾。
答4:先不帶負載看看是否有同樣現象顯現,分級判定排出問題。可先不接光藕,再不接繼電器。如果不
接光藕還是顯現復位,查查硬件輸出端口是否和復位有短路,如果沒有復位,可以接光藕但不接繼電器。
還顯現復位可能的情形是地線太細,復位腳的地離光藕太近而且遠離電源,光藕的限流電阻太小,導致地
電位瞬時抬高。布線時CPU要遠離大電流的器件,地線采用星型單點接地。如果還是顯現復位,就是繼電
器線圈和馳點電弧或大負載的變化引起的電磁干擾。可采取屏蔽和排除觸點拉弧的一些方法來解決。多數
情形是電源沒處理好,地線或+5V線過長過細。CPU位置不合理。
63、交流濾波器與直流濾波是否可以互用?一樣而言,交流線濾波器可以用在直流的場合,但是直流線濾
波器絕對不能用在交流的場合,這是為什么?
答:直流濾波器中使用的旁路電容是直流電容,用在交流條件下可能會發生過熱而損壞,如果直流電容的
耐壓較低,還會被擊穿而損壞。即使不會發生這兩種情形,一樣直流濾波器中的共模旁路電容的容量較大,
用在交流的場合會發生過大的漏電流,違反安全標準的規定。
64、在一個盒式設備中,比如以太網交換機或PC機,存在機殼地和電路地工作地,我發覺有些設備將兩
個地用電容連接,有些用0電阻連接,有些用鐵氧體連接,究竟哪一個對?
答:我們一樣使用102高壓瓷介電容。
65、“機構的防護”是指什么?是不是機殼的防護?
答:是的,機殼要盡量嚴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量鋼材租賃合同范本
- 倉儲租賃安全合同范本
- ktv員工聘用合同范本
- 電廠采購煤炭合同范本
- 白色房屋轉讓合同范本
- 賓利收購合同范本
- 意向金合同范本汽車
- 分戶測繪合同樣本
- 農村雇人養殖合同樣本
-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黃岡中學2024屆中考數學四模試卷含解析
- 新教科版小學1-6年級科學需做實驗目錄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 住院患者探視登記表
- 工程網絡計劃技術概述
- 交通運輸企業會計制度
- 張礦集團人才發展規劃
- 華上集團基本法講述
- (新版)眼鏡定配工初級資格考試題庫(完整版)
- s參數定義、矢量網絡分析儀基礎知識和s參數測量義講
- 重癥培訓重癥監測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19年版) 育嬰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