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浦東新區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中教學質量檢測高三歷史試卷考生注意:1.本考試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2.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回答必須按規定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概無效。3.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并留下了足夠的答題空間,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要錯位。1.鋼鐵的力量鐵是人類歷史上用途最廣泛的金屬材料,與其生產、運用相關的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1)按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序:____、____、C、____、A(填寫字母)。(2)上述材料中,反映冶鐵技術發展中包含動力變革的是____、____(雙選)(3)材料E是西亞的赫梯帝國憑鐵兵器與勁敵爭霸后簽訂的和約,赫梯的“勁敵”是(單選)()A埃及 B.馬其頓 C.羅馬 D.阿拉伯(4)由上述材料可知,冶鐵技術的進步包括(雙選)()A.材質由鐵發展為鋼 B.原料從單一逐漸走向多元C.經營從私人到官辦 D.動力從自然力變為機械力(5)綜合上述材料,概述冶鐵技術的進步對人類文明的影響。2.哪吒的形象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熱映,引發了大眾對哪吒這一經典形象的關注。有學者指出,哪吒的前世今生背后,實則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流動。材料一“哪吒”一詞來源于梵語,譯作“哪吒俱伐羅”,是毗沙門天王的兒子。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是夜叉族的護法神,后以佛教護法神的形象傳入中國,往往面目猙獰,三頭八臂,現(顯現)忿怒相。(1)哪吒形象傳入中華大地最有可能是在(單選)()A.殷商 B.西周 C.戰國 D.魏晉材料二宋元以后,哪吒形象在話本、小說等文學作品中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第一,“析骨還父,析肉還母,蓮花化身”的孝道故事開始流行;第二,哪吒演變為唐初武將李靖之子;第三,哪吒成為道教神將,并擁有道教常見的火象法器。明代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改寫和擴充。至此,哪吒作為少年英雄成為中國民間信仰及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成熟意象。(2)依據材料一、二,概述哪吒形象發生的變化及原因。(不得照抄材料)材料三《哪吒鬧海》是新中國第一部走出國門,參加戛納(法國城市)國際電影節的彩色動畫電影。這部電影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經典,重塑了哪吒的形象。在作品中,哪吒反抗懦弱的父親,為了保護民眾,不畏強權與龍王斗爭。(3)《哪吒鬧海》中哪吒形象改變的時代背景是(雙選)()A革命勝利民族解放 B.三大改造完成過渡C.思想解放文化發展 D.改革開放勇于創新材料四2025年《哪吒之魔童鬧海》在海外多地上映,中國動畫電影揚帆出海。相比多年前的《哪吒鬧海》,今天的哪吒形象又有巨大變化。這部電影對哪吒故事進行了重構,哪吒與父母之間真摯的親情打動了所有觀眾。父母無條件的托舉賦予了哪吒反抗命運不公的勇氣。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的臺詞,引發新時代很多年輕人的共鳴。(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你如何看待哪吒形象跨越千年的文化流動?3.古都的變遷中國古代都城經歷了多次變遷,都城位置的選擇乃國之大事。材料一(1)依據下列提示信息,匹配地圖中相應的都城位置。(填涂對應字母)①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建都于②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定都于③靖康之變后,中原王朝遷都至④忽必烈即位后興建的大都位于材料二西漢建立之初,高祖劉邦本欲建都洛陽,但在謀臣張良等人的勸說下,最終決定建都于長安(今西安)。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2)根據材料二,西漢定都長安(今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此地(雙選)()A.山川險要 B.控扼江淮 C.儒學興盛 D.經濟富庶(3)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曾被封為燕王,受命鎮守北方)召集群臣討論遷都事宜,最終決定遷都北京。請你推測明朝作出這一重大決策的理由有哪些?(4)有學者認為,“一部都城的變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史”。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專利的故事古代東西方的“專利”制度各具特色。在經過千百年發展后,現代專利制度逐漸成熟,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同。材料一公元前9世紀中期,周厲王將山林湖澤等自然資源收歸王室壟斷,平民需繳納“專利稅”方可使用。這一政策被視為中國古代“專利”的雛形。西漢武帝時期,理財專家桑弘羊以“制四夷、安邊足用之本”為由,對……設置了相似的官營壟斷。材料二古羅馬學者阿特納烏斯在《歡宴上的智者》一書中,記載了古希臘時代錫巴里斯城邦的法律條文“若某人開發出新菜式,其獨享制作權一年,他人不得仿制。”公元2世紀,古羅馬法學家蓋烏斯在其著作《法學階梯》中提到,有特定工匠因發明高效排水裝置而獲得專利特權。(1)材料一中的“……”省略的應是(單選)()A.鹽鐵 B.糧棉 C.弓馬 D.絲瓷(2)根據材料一,桑弘羊收到的“專利”主要用于(單選)()A.營建宮室 B.開辦太學 C.邊防開支 D.扶助農桑(3)依據材料一、二,說明東西方的“專利”存在哪些差異?材料三1623年,英國議會頒布《壟斷法規》,取消王室廣泛授予的特權,僅保留發明人對“新發明”14年的獨占權。1775年,英國國會通過法案,將1769年獲批的瓦特蒸汽機專利從14年延長至31年,瓦特因此致富。19世紀后,通過專利致富的發明家更多,如愛迪生、西門子、諾貝爾等。西方也由此掌握了世界工業化的先機。(4)依據材料三,近代西方的專利制度產生了哪些影響?材料四1898年,光緒皇帝根據維新派建議,頒布了第一個鼓勵技術、工藝發明的專利法規《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后中途夭折。1950年,新中國頒布《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暫行條例》,實際以行政獎勵為主。198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保護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三類,后經多次修訂在2008年擴大到藥品、化學品等領域,并將保護期延長至20年。2023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第一,驅動了新時代“中國智造”發展。(5)根據材料四,概括專利制度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材料五1883年,歐美11國簽訂《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確保在一個成員國中申請的工業產權(如專利、商標等)能夠在其他成員國得到類似待遇,建構了國際合作的專利保護框架。中國于1985年3月19日正式加入,至此,公約成員國已擴大到177個。(6)綜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專利”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

浦東新區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中教學質量檢測高三歷史試卷考生注意:1.本考試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2.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回答必須按規定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概無效。3.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并留下了足夠的答題空間,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要錯位。【1題答案】【答案】(1)①.E②.D③.B(2)①C②.A(3)A(4)AD(5)冶鐵技術進步推動了生產力發展,如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改變了戰爭格局,赫梯帝國憑借鐵兵器與埃及爭霸,鐵制兵器的出現增強了軍隊戰斗力;促進了文化交流,印度煉鋼術的傳播體現了不同地區間在冶鐵技術方面的交流,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融合。【2題答案】【答案】(1)D(2)變化:從佛教護法神形象演變為具有孝道、成為唐初將領之子、道教神將的少年英雄形象。原因:宋元以后,儒家思想的影響,“析骨還父,析肉還母”體現了孝道觀念;道教文化的發展,使其成為道教神將并擁有火象法器;文學創作的推動,話本、小說等文學作品對其故事進行改寫和擴充。(3)CD(4)哪吒形象跨越千年文化流動,反映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其從印度傳入中國,融入了中國的儒家、道教等文化元素,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在不同時代,哪吒形象不斷變化,《哪吒鬧海》中哪吒反抗強權的形象契合了思想解放、文化發展的時代背景;《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展現的親情與反抗命運的精神,引發了新時代年輕人的共鳴,反映出時代對文化的塑造作用。這種文化流動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內涵,也使哪吒這一形象在不同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符號。【3題答案】【答案】(1)①—B②—D③—C④—A(2)AD(3)朱棣曾被封為燕王,鎮守北方,對北京較為熟悉且有一定根基;北京地理位置重要,北可防御北方少數民族入侵,有利于維護邊疆穩定;北京處于北方,遷都北京可加強對北方地區的控制,鞏固明朝統治;從經濟角度看,北京地區經濟發展,具備作為都城的經濟基礎;文化上,北京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4)都城變遷與政治局勢密切相關,如靖康之變后北宋滅亡,南宋遷都,反映了政權更迭和政治中心的轉移;都城位置選擇受經濟因素影響,西漢定都長安,因其經濟富庶,能為都城提供物質保障,體現了經濟對都城的支撐作用;都城變遷也體現了民族關系,明朝遷都北京,加強了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防御,反映了民族之間的矛盾與融合;都城作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變遷能反映出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特征,所以說一部都城的變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史。【4題答案】【答案】(1)A(2)C(3)東方古代“專利”多體現為王室或政府對自然資源的壟斷,用于財政或國防等目的;西方古代“專利”側重于對個人發明創造的保護,給予發明者一定期限的獨占權。(4)促進了發明創造,瓦特的蒸汽機專利延長,激勵了更多發明家進行創造;推動了工業化進程,眾多發明家通過專利致富,西方借此掌握了世界工業化的先機;完善了法律體系,《壟斷法規》等法律的頒布,使專利制度逐漸完善。(5)1898年,光緒頒布第一個專利法規但中途夭折;1950年,新中國頒布相關條例,以行政獎勵為主;198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并多次修訂,保護范圍不斷擴大,保護期延長,推動了“中國智造”發展。(6)“專利”與人類社會發展相互影響。古代東西方的“專利”制度各有特點,為現代專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