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高明一中2024年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下列操作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目的實驗
A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向試管中依次加入濃硫酸、乙醇、乙酸和碎瓷片,加熱
可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盛有足量酸性KMnOj溶液、濃硫酸的洗
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氣瓶
向Na2s03溶液中先加入Ba(
C檢驗Na2s。3已經變質
NO0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加入稀鹽酸,沉淀不溶解
常溫下,將表面積相同的鐵和銅投入到濃硝酸中,鐵不能溶解,
D比較鐵和銅的活潑性
銅能溶解,銅比鐵活潑
B.BC.CD.D
2、己知HNO?在低溫下較穩定,酸性比醋酸略強,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其氧化產物、還原產物與溶液pH的關系
如下表。
pH范圍>7<7
產物NOjNO、N2O、N2中的一種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堿性條件下,NaNCh與NaCl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O2-+CKT=NO3-+C「
B.向冷的NaNCh溶液中通入CO2可得到HNCh
C.向冷的NaNC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得到HNCh
D.向冷的NaNCh溶液中加入滴有淀粉的氫碘酸,溶液變藍色
3、科學家利用CH」燃料電池(如圖)作為電源,用Cu?Si合金作硅源電解制硅可以降低制硅成本,高溫利用三層液熔鹽
進行電解精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極d與b相連,c與a相連
B.電解槽中,Si優先于Cu被氧化
C.a極的電極反應為CH4?8e,+8OH-=CO2+6H2O
D.相同時間下,通入CH4、02的體積不同,會影響硅的提純速率
4、設M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4.08由(:02和$02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質子數為24
B.2.241cl2與CK在光照下反應生成的HC1分子數為0.1NA
C.常溫下,O.lmol環氧乙烷(/2\)中含有的共價鍵數為0.3比
D.4.2gCaH?與水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
5、改革開放40周年取得了很多標志性成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國天眼”的鏡片材料為SiC,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B.“蛟龍”號潛水器所使用的鈦合金材料具有強度大、密度小、耐腐蝕等特性
C.北斗導航專用ASIC硬件結合國產處理器打造出一顆真正意義的“中國芯%其主要成分為SiCh
D.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水下鋼柱鑲鋁塊防腐的方法為犧牲陽極保護法
6、有一種線性高分子,結構如圖所示。
K
ooHHoonU1oHo
.=b
I—
nIAI
YcCoccfoC
----OJ-v--
III—I
HCHUH
H3n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高分子由4種單體(聚合成高分子的簡單小分子)縮聚而成
B.構成該分子的幾種竣酸單體互為同系物
C.上述單體中的乙二醇,可被02催化氧化生成單體之一的草酸
D.該高分子有固定熔、沸點,Imol上述鏈節完全水解需要氫氧化鈉物質的量為5moi
7、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L0.2moi/L亞硫酸鈉溶液中H2SO3、HSOa一、SO?一的總數為O.2NA
B.標準狀況下,等物質的量的C2H4和CHj所含的氫原子數均為4N\
C.向含1molFeb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質的量的CL,轉移的電子數為NA
D.100g9.8%的硫酸與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數為0.4NA
8、如圖是N2(g)+3H2(g)=2NH3(g)在反應過程中的反應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h時,正方向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R.t2時,反應體系中NH3的濃度達到最大值
C.t2?ts時間段,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
D.t2?t3時間段,各物質的濃度相等且不再發生變化
9、己知:①正丁醇沸點:H7.2C,正丁醛沸點:75.7。②CH3cH2cH2cH20H黑雅:CH3cH2cHzCHO。利
用如圖裝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溫度計-溫廈汁2
A.為防止產物進一步氧化,應將適量NazCnCh酸性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當溫度計1示數為90~95℃,溫度計2示數在76c左右時收集產物
C.向分謠出的像出物中加入少量金屬鈉,可檢驗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D.向分離所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CaCb固體,過濾,蒸福,可提純正丁醛
10、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所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熱一段沒有出現穆紅色
A淀粉沒有水解
時間后,再加入新制Cu(OH)z,加熱沉淀
取少量Mg(OH)2懸濁液,向其中滴加CH3COONH4溶液
BMg(OH)2溶解
適量濃CH3COONH4溶液呈酸性
將浸透石蠟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質試管
酸性高鎰酸鉀溶石蠟油分解產物中
C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強熱,將
液褪色含有不飽和燃
生成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鎰酸鉀溶液中
將海帶剪碎,灼燒成灰,加蒸儲水浸
海帶中含有豐富的
D泡,取濾液滴加硫酸溶液,再加入淀溶液變藍
b
粉溶液
B.BC.CD.D
11、向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L6mol?L”的N(h后,會發生如下反應:2NO2(g)^N2O4(g)AH=56.9kJ?mol"。其中
N2。,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60s后容器中混合氣體顏色加深
B.0-60s內,NO2的轉化率為75%
C.0?60s內,v(N02)=0.02mol?L」?5
D.a、b兩時刻生成NO2的速率v(a)>v(b)
12、用石墨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得電子能力H+>Na+,故陰極得到H2
B.水電離平衡右移,故陰極區得到OIT
C.失電子能力C1>OH-,故陽極得到Ch
D.OH?向陰極移動,故陽極區滴酚猷不變紅
13、中國人民在悠久的歷史中創造了絢麗多彩的中華文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木活字”是由元代王禎創制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B.“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C2O3
C.“蘇繡”是用蠶絲線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繡出圖案的工藝,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D.“黑陶”是一種傳統工藝品,是用陶土燒制而成,其主要成分為硅酸鹽
1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操作現象結論
測定等濃度的Na2cCh和Na2sCh溶液的
A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屬性:S>C
pH
滴加稀NaOH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
B試紙不變藍不能確定原溶液中含NHJ
試紙置于試管口
用生煙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仔細打磨過
C熔化后的液態鋁滴落下來金屬鋁的熔點較低
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
將淀粉溶液與少量稀硫酸混合加熱,然
D沒有磚紅色沉淀生成淀粉未發生水解
后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并加熱
A.AB.BC.CD.D
15、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X和Z同族,X的簡單離子和Y的簡單離
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W和X、Z均能形成共價化合物,W和X、Y分別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均呈堿性。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A.4種元素中Y的金屬性最強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Z>X
C.簡單汨離子氧化性:
D.W和Y形成的化合物與水反應能生成一種還原性氣體
16、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石灰、鐵粉、硅膠是食品包裝中常用的干燥劑
B.乙醇溶液、雙氧水均可用于殺菌消毒,但原理不同
C.純堿是焙制糕點所用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SiOz具有導電性,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17、下列實驗I?IV中,正確的是()
A.實驗I: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B.實驗II:除去Ch中的HCI
C.實驗HI:用水吸收NH3
D.實驗N:制備乙酸乙酯
18、下列物質在生活或生成中的應用錯誤的是
A.葡萄糖中添加二氧化硫用于殺菌、抗氧化
B.在含較多Na2c03的鹽堿地中施加適量熟石灰降低了土壤堿性
C.陶瓷用摒不能用于熔融燒堿
D.甲烷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廢棄的甲烷可用于生成甲醇
19、氮氣與氫氣在催化劑表面發生合成氨反應的微粒變化歷程如圖所示。
ou”uuuu
一①一~"0Q可
下列關于反應歷程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B.③④①②C.③④②(DD.④③0①
20、某學生探究0.25mol/LAb(SO4)3溶液與0.5mol/LNa2c。3溶液的反應,實驗如下。
A.實驗1中,白色沉淀a是Al2(C(h)3
B.實驗2中,白色沉淀b一定是A12(OH)2(CO3)2
C.檢驗白色沉淀a、b是否洗滌干凈,均可用鹽酸酸化的BaCL溶液
D.實驗1、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與混合后溶液的pH無關
21、己知:CH3cH(OH)CH2cH金雪上CH3cH=CHCH3+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CH3cH=CHC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
B.CH3cH=CHCHj和HBr加成產物的同分異構體有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C.CH3cH(QH)CH2cH3與乙二醇、丙三醇互為同系物
D.CH3cH(OH)CH2cH3、CH3cH=CHCH3均能使酸性高傲酸仰溶液褪色
22、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H2cCh)和C(HCO3-)之和為Imol的NaHCXh溶液中,含有Na+數目為NA
B.5g21H和3]H的混合物發生熱核聚變反應:2]H+3]H—42He+i0n,凈產生的中子Con)數為NA
C.ILO.lmol/L乙醇溶液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為0.8NA
D.56g鐵與足量氯氣反應,氯氣共得到3NA個電子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1,6.己二酸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尼龍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六個碳原子的化合物氧化制備。如圖是合成
尼龍的反應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1)寫出反應類型:反應①反應②o
(2)A和B的結構簡式為、o
(3)由?二^二合成尼龍的化學方程式為_。
(4)由A通過兩步制備1,3.環己二烯的合成線路為:
24、(12分)合成有機溶劑M和高分子材料N的路線如圖:
己知:芳香族化合物苯環上的氫原子可被鹵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
0十RX鯉蟲!十HX
⑴寫出反應類型.反應I反應n。
(2)寫出D的分子式o寫出G的結構簡式o
(3)寫出E生成F的化學反應方程式o
(4)E在濃硫酸作用下轉化為F時,除生成副產物G,還會生成高分子副產物,寫出該副產物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⑸屬于酯類且含甲基F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
⑹寫出高分子化合物N的結構簡式(任寫一種)。A有2種結構,可通過定量實驗來確定其準確結構,
該定量實驗可通過A與(填寫物質名稱)反應來實現。
25、(12分)輝銅礦與銅藍礦都是天然含硫銅礦,在地殼中二者常伴生存在。現取一份該伴生礦樣品,經檢測后確定
僅含Cu二S、CuS和情性雜質。為進一步確定其中C^S、CuS的含量,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2.6g樣品,加入200.0mL0.2000mol/L酸性KMnO4溶液,加熱(硫元素全部轉化為SO『),漉去不溶雜質;
②收集濾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③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FcSOj溶液滴定,消耗20.00mL;
④加入適量NH4HF?溶液(掩蔽Fe3+和Mi?+,使其不再參與其他反應),再加入過量KI固體,輕搖使之溶解并發生
2+
反應:2Cu+4r=2CuI+I2;
22
⑤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O.lOOOmoLLTNaS。.、溶液滴定,消耗30.00mL(已知:2S2O;l-4-I2=S4O6-+2F)0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Cu2s溶于酸性KMnO?溶液的離子方程式:。
(2)配制O.lOOOmolLFeSO,溶液時要用煮沸過的稀硫酸,原因是,配制過程中所需玻璃
儀器除了燒杯、玻璃棒、容量瓶外還有O
(3)③中取25.00mL待測溶液所用的儀器是。
(4)⑤中滴定至終點時的現象為o
(5)混合樣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分別為%、%(結果均保留1位小數)。
(6)判斷下列情況對樣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的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若量取酸性KMnO4溶液時
俯視讀數,則最終結果Cu2s的含量o若用Na2s2。;溶液滴定終點讀數時仰視,則最終結果CuS的
含量O
26、(10分)苯甲酸乙酯可由苯甲酸與乙醇在濃硫酸共熱下反應制得,反應裝置如圖(部分裝置省略),反應原理如下:
實驗操作步驟:
①向三頸燒瓶內加入12.2g苯甲酸、25mL乙醇、20mL苯及4mL濃硫酸,搖勻,加入沸石。
②裝上分水器、電動攪拌器和溫度計,加熱至分水器下層液體接近支管時將下層液體放入量筒中。繼續蒸儲,蒸出過
量的乙醇,至瓶內有白煙(約3h),停止加熱。
③將反應液倒入盛有80mL冷水的燒杯中,在攪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鈉粉末至溶液無二氧化碳逸出,用pH試紙檢驗至
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機層,水層用25mL乙醛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機層。用無水CaCL干燥,粗產物進行蒸儲,低溫
蒸出乙酸。當溫度超過140℃時,直接接收210?213℃的饋分,最終通過蒸饋得到純凈苯甲酸乙酯12.8mL。
可能用到的有關數據如下:
相對分子質量密度(g/cnP)沸點/6溶解性
苯甲酸1221.27249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醛
苯甲酸乙酯1501.05211-213微溶于熱水,溶于乙醇、乙醛
乙醇460.7978.5易溶于水
乙醛740.7334.5微溶于水
回答以下問題:
(1)反應裝置中分水器上方的儀器名稱是,其作用是一
⑵步驟①中加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加沸石的目的是一
⑶步驟②中使用分水器除水的目的是_________o
(4)步驟③中加入碳酸鈉的目的是________o
⑸步驟④中有機層從分液漏斗的(選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6)本實驗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產率是________%o
27、(12分)(NH4)2Fe(SO416H2O(M=392g/mol)又稱摩爾鹽,簡稱FAS,它是淺藍色綠色晶體,可溶于水,難溶于水
乙醇。某小組利用工業廢鐵屑進行下列實驗。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I?FAS的制取。流程如下:
15mL10%Na2cO3溶液15mL3mol/LH2sO4溶液一定量(NH口:SO4固體
小火加熱70—75X?.加熱
工業廢鐵附處理后鐵屑FAS
過淀、洗滌①鼻一濃液
(1)步驟①加熱的目的是
(2)步驟②必須在剩余少量鐵屑時進行過漉,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II.NH4+含量的測定。裝置如圖所示:
XNaOH溶液
*
Nj—>1
彈簧夾>,0
硫酸,「'Z
實驗步驟:①稱取FAS樣品ag,加水溶解后,將溶液注入Y中
②量取bmLcimol/LH2sO4溶液于Z中
③向Y加入足量NaOH濃溶液,充分反應后通入氣體Nz,加熱(假設氨完全蒸出),蒸氨結束后取下Z。
④用C2inol/LNaOH標準溶液滴定Z中過量的硫酸,滴定終點時消耗dmLNaOH標準溶液。
(3)儀器X的名稱;N2的電子式為
(4)步驟③蒸氨結束后,為了減少實驗誤差,還需要對直形冷凝管進行處理的操作是;NFU+質量百
分含量為(用代數式表示)
m.FAS純度的測定。稱取FASmg樣品配制成500mL待測溶液。分別取20.00mL待測溶液,進行如下方案實驗:
(5)方案一:用0.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滴定過程中需用到的儀器中(填圖中序號).O滴定
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⑤⑥⑦⑧
(6)方案二:待測液-?二,?DY固體n2;則FAS的質量百分含量為(用代數式表
示).
(7)方案一、二實驗操作均正確,卻發現方案一測定結果總是小于方案二的,其可能的原因是;為驗
證該猜測正確,設計后續實驗操作為,現象為,
28、(14分)催化劑是化工技術的核心,絕大多數的化工生產需采用催化工藝。
I.(1)催化劑的選擇性指在能發生多種反應的反應系統中,同一催化劑促進不同反應的程度的比較,實質上是反應系
統中目的反應與副反應之間反應速度競爭的表現。如圖所示為一定條件下ImolCH30H與Ch發生反應時,生成CO、
CO2或HCHO的能量變化圖[反應物Oz(g)和生成物H2O(g)略去]。在有催化劑作用下,CH30H與02反應主要
生成(選填"CO或CO2或HCHO")。
(2)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國科學家哈德?埃特爾,他的成就之一是證實了氣體在固體催化
劑表面進行的反應.開創了表面化學的方法論.埃特爾研究的氮氣和氫氣分子在固體催化劑表面發生的部分變化過程
如圖所示:
①
?表示N0表示HW表示催化劑表面
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o
A升高溫度可以提高一段時間內NH3的生產效率
B圖示中的②一③以及后面幾個過程均是放熱過程
C此圖示中存在H-H鍵斷裂和N-N鍵斷裂,以及N-H鍵的形成過程
②合成氨工業中,原料氣(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氣)在進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醋酸二氨合亞
銅,Ac代表醋酸根)溶液來吸收原料氣中的CO,其反應是:
Cu(NH)Ac+CO+NH,5=*[CU(NH3)JACCOJH<0
生產中必須除去原料氣中CO的原因是—;Cu(NH3)2AC溶液吸收原料氣中的CO的生產適宜條件應是一J
II.氮循環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轉化過程,是生物圈內基本的物質循環之一,存在較多藍、綠藻類的酸性水體中
存在如有圖所示的氮循環,請回答相關問題。
人機物上空
反硝化加菌硝酸葡
而
+
(3)NH「硝化過程的方程式是2NHJ+3O2,2HNO3+2H2O+21I,恒溫時在亞硝酸菌的作用下發生該反應,能
說明體系達到平衡狀態的是一(填標號)。
A溶液的pH不再改變
BNHJ的消耗速率和H+的生成速率相等
C溶液中NH4+、NH3*H2O>HN6、NO2-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
實驗測得在其它條件一定時,NIU硝化反應的速率隨溫度變化曲線如下圖A所示,溫度高于352時反應速率迅速下
降的原因可能是_。
(4)亞硝酸鹽含量過高對人和動植物都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因此要對亞硝酸鹽含量過高的廢水進行處理。處理
亞硝酸鹽的方法之一是用次氯酸鈉將亞硝酸鹽氧化為硝酸鹽,反應方程式是CIO+NO2=NO3+C10在25C和35c下,
(C1O)
分別向NO??初始濃度為5x10-3mol/L的溶液中按不同的投料比西加人次氯酸鈉固體(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
平衡時NO??的去除率和溫度、投料比的關系如上圖B所示,a、b、c、d四點C1O?的轉化率由小到大的順序是一,
354c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一(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9、(10分)有研究表明,內源性H2s作為氣體信號分子家族新成員,在抗炎、舒張血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而籠狀COS(炭基硫)分子可作為H2s的新型供體(釋放劑)。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COS的分子結構與CQ相似,COS的結構式為o
已知:_1-1
(2)?COS(g)+H2(g)=H2s(g)+C0(g)AHF-lSkJ-mol,@COS(g)+H2(g)tH2s(g)+CO2(g)△H2=-36kJ*mol,
@C0(g)+為0(g)=氏(g)KO2(g)Alt,則AL=o
可由和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并達到平衡:
(3)COSCOH2sCO<g)+H2S(g)=COS
數據如表所示、據此填空
(g)+H2(g),
起始時平衡時
實驗溫度/C
n(CO)/moln(HzS)/moln(COS)/moln(H2)/moln(CO)/mol
115010.010.0007.0
21507.08.02.04.5X
340020.020.00016.0
①該反應為(選填“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②實驗2達到平衡時,x7.0(選填“>”、"V”或“二”)
③實驗3達到平衡時,C0的轉化率a=
(4)已知常溫下,H2s和旭叫2。的電離常數分別為向pH=a的氫硫酸中滴加等濃度的氨水,加入氨水的體積(V)與溶
液pH的關系如圖所示:
酸/堿電離常數
K=1.0X10-7Q=7.0X10T5
H2Snl
K=1.0X10-5
NH3*H2Ob
①若c(HzS)為0.Imol/L,則a=
②若b點溶液pH=7,則b點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是
(5)將也S通入裝有固體FeCL的真空密閉燒瓶內,恒溫至300C,反應達到平衡時,燒瓶中固體只有FeCb和FeS,
(x并非整數),另有H2S、HC1和此三種氣體,其分壓依次為0.30P。、0.80P。和0.04P。(P。表示標準大氣壓)。當化學
方程式中FeCL的計量數為1時,該反應的氣體壓強平衡常數記為計算:
①x=(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②&=(數字用指數式表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B
【解析】
A.濃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且濃硫酸和乙醇混合放出大量的熱,若先加濃硫酸再加乙醇容易引起液體飛濺,故先加
乙醇,再加濃硫酸。最后加乙酸,避免濃硫酸和乙酸混合時產生的熱量使乙酸大量揮發,即制備乙酸乙酯時藥品添加
順序為:乙醇、濃硫酸、乙酸,A錯誤;
B.SO2和酸性KMnO4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被除去,再通過濃硫酸進行干燥,可得純凈的CO〉B正確;
C.即使沒有變質,Na2s0.3和Ba(NO.3)2反應也生成白色沉淀(BaSO)加入HCL1/存在下,溶液中的NO3-將BaSCh
氧化成BaSCh,白色沉淀依然不溶解,該方法不能檢驗Na2sCh是否變質,C錯誤;
D.濃硝酸有強氧化性,常溫下,濃硝酸將Fe鈍化,不能比較Fe和Cu的活潑性,D錯誤。
答案選Bo
【點睛】
NO3?在酸性環境下有強氧化性。
2、B
【解析】
由表中數據知,堿性條件下,HNOz可被氧化為NOn而CKT有強氧化性,A對;HNO2的酸性比碳酸強但比硫酸弱,
故CO2不能與亞硝酸鹽作用而硫酸能,B錯、C對;酸性條件下,NaNO?有氧化性,而「具有強還原性,N(h-能將I
一氧化成L,D對。本題選B。
3、C
【解析】
A.圖2是甲烷燃料電池,通入甲烷的電極為負極,通入氧氣的電極為正極,圖1中d電極為陽極,與電源正極b相
連,c電極為陰極,與電源負極a相連,故A正確;
B.d電極為陽極硅失電子被氧化,而銅沒有,所以Si優先于Cu被氧化,故B正確;
C.通入甲烷的a電極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CH4?8e-+4O2-=co2+2H2O,故C錯誤;
D.相同時間下,通入CH?、02的體積不同,電流強度不同,會導致轉移電子的量不同,會影響硅美純速率,故D正
確;
故選C。
4、A
【解析】
40fx2,N40fx32N
A.4.0gC(h中含有的質子數為=2N.,4.0gS(h中含有的質子數為「;J=2N”因此4.0g由CO2
和SO2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質子數也為2NA,故A正確;
B.未說標準狀況,無法計算,故B錯誤;
C,不要忽略C-H鍵,O.lmol環氧乙烷(/2\)中含有的共價鍵數應該為7NA,故C錯誤;
D.4.2gCaH2與水完全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lb+ZFhOCa(OH)2+2H2t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4.2gx2,
--=0.2mol,故D錯誤;
42g/mol
答案:A
【點睛】
易錯選項C,忽略CH鍵的存在。
5、C
【解析】
A.SiC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故不選A;
B.鈦合金材料具有強度大、密度小、耐腐蝕等特性,故不選B;
C.“中國芯,,主要成分為半導體材料竽,不是Si02,故選C;
D.因為鋁比鐵活潑,所以利用原電池原理,鐵做正極被保護,這種方法叫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故不選D;
答案:C
6、C
【解析】
A.該高分子由乙二醇、乙二酸、1,2.丙二醇、對苯二甲酸、丙二酸5種單體縮聚而成,故A錯誤;
B.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酸、丙二酸不屬于同系物,故B錯誤;
C.乙二醇可被02催化氧化生成草酸,故C正確;
D.高分子化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故D錯誤;
答案選C
7、A
【解析】
A.根據物料守恒,1L0.2moi/L亞硫酸鈉溶液中H2s。3、一、S(V—的總物質的量為ILxO.2moi/L=0.2moL其含
硫微粒總數為0.2NA,故A正確:B.標準狀況下,等物質的量的C2H4和CHa所含的氫原子數相等,因兩者的物質的
量不一定是Imol,則不一定均為4NA,故B錯誤;C.向含1molFeb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質的量的CI2,ImolCL全部
被還原為C「,則轉移的電子數為2NA,故C錯誤;D.100g9.8%的疏酸與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磷酸的總質
量為9.8g,物質的量總和為O.lmoL酸中含有氧原子數為0.4NA,但水中也有氧原子,則總氧原子數大于0.4NA,故D
錯誤;故答案為A。
8、D
【解析】
A.匕時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正方向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A正確;
B.12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反應體系中NH3的濃度達到最大值,B正確;
C.t2-t3時間段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C正確;
D.t2?t3時間段,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但不一定相等,D錯誤。
答案選D。
9、C
【解析】
A.NazCrzO?溶在酸性條件下能氧化正丁醛,為防止生成的正丁醛被氧化,所以將酸化的NazOzCh溶液逐滴加入正
丁醇中,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反應物和產物的沸點數據可知,溫度計1保持在90~95C,既可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
氧化,溫度計2示數在76c左右時,收集產物為正丁醛,故B不符合題意;
C.正丁醇能與鈉反應,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與鈉反應,所以無法檢驗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C符
合題意;
D.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正丁醇,向粗正丁醛中加入CaCL固體,過濾,可除去水,然后利用正丁醇與正丁醛的沸點
差異進行蒸館,從而得到純正丁醛,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o
10、C
【解析】
A.應加入堿溶液將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調節成堿性,才可以產生紅色沉淀,選項A錯誤;
B、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取少量Mg(OH)2懸濁液,向其中滴加適量濃CH3COONH4溶液是由于錢根離子消耗氫
氧根離子,使氫氧化鎂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動,Mg(OH)2溶解,選項B錯誤;
C、將浸透石蠟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質試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強熱,將生成的氣體通入酸性高缽酸鉀溶液,高
鎰酸鉀溶液褪色,說明石蠟油分解生成不飽和燒,選項C正確;
D、灼燒成灰,加蒸儲水浸泡后必須加氧化劑氧化,否則不產生碘單質,加淀粉后溶液不變藍,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11、D
【解析】
A.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二氧化氮的量增加,顏色變深,A項正確;
B.設容器體積為V,0?60s內,生成NQ4的物質的量為0.6VmoL則消耗的NO2的物質的量為1.2Vmol,NO2的轉化
率為L2VmHxi()()%=75%,B項正確;
1.6Vmol
C.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從反應開始到剛達到平衡時間段內v(N2O4)=.=2^^=0.01mol-Lfsl則v(NO?=2
V(N2O4)=2X0.01mol,L-1,s-,=0.02mol,L-1s-1,C項正確;
D.隨著反應的進行,消耗的NO?的濃度越來越小,生成NO2的速率即逆反應速率越來越大,因此a、b兩時刻生成
NO2的速率:v(a)<v(b),D項錯誤;
答案選D。
12、D
【解析】
+
A.得電子能力H+>Na+?電解飽和食鹽水陰極:2H+2e=H2f,故A正確:
B.電解飽和食鹽水過程中,H+被消耗,促進水的電離,陰極消耗H+同時得到OH;故B正確;
C.失電子能力cr>OH-,電解飽和食鹽水陽極:2Cl-2e=Cl2T,故陽極得到C12,故C正確;
D.D.電解池中,陰離子會向陽極移動,而陰極氫離子放電,使整個溶液顯堿性,因此陽極區滴酚酣也會變紅,故D
錯誤;
故選D。
13、B
【解析】
A.木材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故A正確;
B.“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O4,故B錯誤;
C.蠶絲纖維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故C正確;
D.“黑陶”是陶瓷的一種,傳統硅酸鹽材料,其主要成分為硅酸鹽,故D正確;
答案選及
14、B
【解析】
A.測定等濃度的Na2cCh和Na2s03溶液的pH,可比較碳酸氫根離子與亞硫酸氫根離子的酸性;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
C.氧化鋁的熔點高,包裹在A1的外面;
D.淀粉水解后,在堿性溶液中檢驗葡萄糖。
【詳解】
A.測定等濃度的NazCCh和Na2s03溶液的pH,可比較HCO3?與HS(h?的酸性,不能比較S、C兩種元素的非金屬性
強弱,A錯誤;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試紙不變藍,因此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含NHJ,B正確;
C.加熱A1,表面的A1被氧化產生AI2O3,ALO?是離子化合物,熔點高,包裹在A1的外面,使熔化后的液態鋁不會滴
落下來,C錯誤;
D.淀粉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水解后產生的葡萄糖應該在堿性溶液中進行檢驗,未將催化劑硫酸中和,操作不合理,因
此不會產生磚紅色沉淀,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o
15、B
【解析】
\V和X、Z均能形成共價化合物,則W、X、Z很可能均為非金屬元素,考慮到W原子序數最小,可推斷W為H元
素;W和X、Y分別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均呈堿性,X為非金屬,可推測化合物中有NH3,則X為N元素,又X和Z
同族,Z為P元素;W和Y同族,X的簡單離子和Y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可推知Y為Na元素。綜上
推測滿足題干信息,因而推測合理,W為H,X為N,Y為Na,Z為P。
A.4種元素中只有Y是金屬元素,即Na,因而金屬性最強,A正確;
B.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非金屬性:N(X)>P(Z),因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
物的酸性:Z<X,B錯誤;
C.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對應簡單陽離子氧化性越弱,金屬性Na(Y)>H(W),因而簡單陽離子氧化性:W>Y,C正確;
D.W和Y形成的化合物為NaH,NaH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氣為還原性氣體,D正確。
故答案選Bo
16>B
【解析】
A.鐵粉是抗氧化劑,不是干燥劑,A項錯誤;
B.乙醇溶液和雙氧水均能使蛋白質變性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但原理不同,B項正確;
C.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C項錯誤;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纖,但無導電性,D項錯誤。
答案選B。
17、B
【解析】
A.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把溶液或蒸儲水加入容量瓶中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A錯誤;
B.HC1極易溶于水,CL在飽和食鹽水中溶解度很小,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CL中的HC1雜質,故B正確;
C.NM極易溶于水,把導管直接插入水中,會發生倒吸,故C錯誤;
D.制備乙酸乙酯時缺少濃硫酸,乙酸乙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會發生水解,并且導管直接插入液面以下,會發生倒吸,
故D錯誤;
故答案為Bo
18、B
【解析】
A.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葡萄糖中添加二氧化硫用于殺菌、抗氧化,故A正確;
B.熟石灰與Na2c03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在含較多Na2c03的鹽堿地中施加適量熟石灰提高了土壤堿性,
故B錯誤;
C.陶瓷生埸中二氧化硅能與燒堿反應,故C正確;
D.甲烷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廢棄的甲烷可用于生成甲醇,故D正確;
故選Bo
19、A
【解析】
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就是構成物質的微粒重新組合的過程,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構
成新的物質.氫分子和氮分子都是由兩個原子構成,它們在固體催化劑的表面會分解成單個的原子,原子再組合成新
的氨分子,據此解答。
【詳解】
催化劑在起作用時需要一定的溫度,開始時催化劑還沒起作用,氮分子和氫分子在無規則運動,物質要在催化劑表面
反應,所以催化劑在起作用時,氫分子和氮分子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劑表面,反應過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分子
先斷鍵形成原子,然后氫原子和氮原子結合成氨分子附著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結束后脫離催化劑表面形成自由移動的
氨氣分子,從而完成反應,在有催化劑參加的反應中,反應物先由無序排列到有序排列再到無序排列,分子先分成原
子,原子再結合成新的分子,A項正確;
答案選A。
20、C
【解析】
由現象可知:實驗1發生完全雙水解反應生成A1(OH)3,實驗2過量的Na2c03與完全雙水解反應生成A1(OH)3發生反
應。
【詳解】
A.實驗1中,沉淀溶解,無氣泡,白色沉淀a是A1(OH)3,故A錯誤;
B.實驗2中,沉淀溶解,少量氣泡,該氣體是COz,但不能說明白色沉淀b一定是AL(OH)2(CO3)Z,故B錯誤;
C.檢驗白色沉淀a、b是否洗滌干凈,即可檢驗有無SO4%均可用鹽酸酸化的BaCk溶液檢驗,故C正確;
D.實驗1、2中,過量AIMSOS溶液顯酸性,過量Na2c03溶液顯堿性,不能確定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與混合后
溶液的pH有關,故D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注意D項中,強酸弱堿鹽顯酸性,強堿弱酸鹽顯堿性。
21、D
【解析】
A.乙烯為平面型結構,CH3cH=CHCH3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上,選項A錯誤;
B.CH3cH=CHCH3高度對稱,和HBr加成產物只有2-溟丁烷一種,選項B錯誤;
C.CH3cH(OH)CH2cH3與乙二醇、丙三醇都屬于醇類物質,三者所含羥基的數目不同,通式不同,不互為同系物,選
項C錯誤;
D.CH3cH(OH)CH2cH3、CH3cH=CHCH3中分別含有醇羥基和碳碳雙鍵,均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選項D正
確。
答案選D。
22、D
【解析】
A.n(H2co3)和n(HCO?之和為Imol的NaHCOj溶液中,根據物料守恒可知含有Na+數目大于NA,A錯誤;B.不能
確定5g21H和3用的混合物各自微粒的質量,因此不能計算產生的中子數,B錯誤;C.溶劑水分子中還存在共價鍵,
C錯誤;D.56g鐵是ImoL與足量氯氣反應,氯氣共得到3NA個電子,D正確,答案選D。
點睛:阿伏伽德羅常數與微粒數目的關系涉及的知識面廣,涉及到核素、弱電解質電離、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平衡、
膠體、化學鍵等知識點。與微粒數的關系需要弄清楚微粒中相關粒子數(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及離子數、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復習進度評估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數學能力測評題庫及答案
- 有效商務溝通過程中的試題及答案
- 細胞器的試題及答案
- 社工考試題及答案
- 永州零陵中考試卷及答案
- 永城市五中試卷及答案
- 濟南職業單招試題及答案
- 應城初一期末試卷及答案
- 漢語史考試題及答案
- 2022年江蘇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11人(必考題)模擬卷及答案
- 新加坡sm214th面經44踏水行歌
- 產科輸血-ppt課件
-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21年版) 公共營養師
- 森林防火PPT課件
- 多合規政策及流程變化對照版
- 鋼箱梁的制作及安裝方案
- 工程測量畢業設計畢業論文
- 一元二次方程四種解法知識點與練習題(包括十字相乘法)
- 水平四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
- 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學籍證明四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