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
顫證4/8/2025中醫內科學學習提綱4/8/2025中醫內科學1.顫證的定義是什么?其范圍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哪一類疾病?2.病位在哪。病性是什么?3.顫證的病因病機主要有哪幾類?4.顫證的辨證要點和治療原則是什么?5.顫證的常見證型有哪些?如何辨證論治?6.顫證的調攝需注意哪些內容?7.近年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有何進展?4/8/2025中醫內科學概念4/8/2025中醫內科學定義顫證是以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不能自制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輕者表現為頭搖動或手足微顫,重者可見頭部振搖,肢體顫動不止,甚則肢節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又稱“振掉”、“顫振”、“震顫”。4/8/2025中醫內科學源流《內經》對本病已有認識?!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啡眨骸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逼洹暗簟弊郑春痤澲x。《素問·脈要精微論》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之論,《素問·五常政大論》又有“其病搖動”、“掉眩巔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闡述了本病以肢體搖動為其主要癥狀,屬風象,與肝、腎有關,為后世對顫證的認識奠定了基礎。4/8/2025中醫內科學明代樓英《醫學綱目·顫振》說:“顫,搖也;振,動也。風火相乘,動搖之象,比之瘛疲,其勢為緩?!边€指出:“風顫者,以風人于肝臟經絡,上氣不守正位,故使頭招面搖,手足顫掉也”,“此證多由風熱相合,亦有風寒所中者,亦有風夾濕痰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內經》肝風內動的觀點,擴充了病因病機內容,闡明了風寒、熱邪、濕痰均可作為病因而生風致顫,并指出本病與瘛疚有別。王肯堂《證治準繩·顫振》進而指出:“此病壯年鮮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夫老年陰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極為難治”,“病之輕者,或可用補金平木、清痰調氣之法,在人自斟酌之。中風手足彈拽,星附散、獨活散、金牙酒,無熱者宜之;摧肝丸,鎮火平肝,消痰定顫,有熱者宜之;氣虛而振,參術湯補之;心虛而振,補心丸養之;夾痰,導痰湯加竹瀝;老人戰振,宜定振丸?!敝锌系卣撌隽吮静〉陌l病特點、預后和治療。4/8/2025中醫內科學孫一奎《赤水玄珠·顫振門》又提出氣虛、血虛均可引起顫證,治法為“氣虛顫振,用參術湯”,“血虛而振,用秘方定心丸”。此外又指出:“木火上盛,腎陰不充,下虛上實,實為痰火,虛則腎虧。”治法宜“清上補下”。至今上述治法仍有臨床價值。迨至清代,張璐《張氏醫通·顫振》在系統總結了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I臨床實踐,對顫證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及其預后有了較全面的闡述,認為本病多因風、火、痰、瘀、虛所致,并載列相應的治療方藥十余首,使本病的理法方藥認識日趨充實。4/8/2025中醫內科學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西醫學中震顫麻痹、肝豆狀核變性、小腦病變的姿位性震顫、特發性震顫、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凡具有顫證臨床特征的錐體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謝性疾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范圍4/8/2025中醫內科學診查要點4/8/2025中醫內科學
診斷依據1.頭部及肢體顫抖、搖動,不能自制,甚者顫動不止,四肢強急。2.常伴動作笨拙,活動減少,多汗流涎,語言緩慢不清,煩躁不寐,神識呆滯等癥狀。3.多發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隱襲起病,逐漸加重,不能自行緩解。部分病人發病與情志有關,或繼發于腦部病變。4/8/2025中醫內科學
病證鑒別顫證與瘛疚的鑒別瘛疚即抽搐,多見于急性熱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抽搐多呈持續性,有時伴短陣性間歇,手足屈伸牽引,弛縱交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兩目上視,神昏等癥狀;顫證是一種慢性疾病過程,以頭頸、手足不自主顫動、振搖為主要癥狀,手足顫抖動作幅度小,頻率較快,而無肢體抽搐牽引和發熱、神昏等癥狀,再結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難鑒別。4/8/2025中醫內科學
相關檢查顱腦CT、MRI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因腦部疾病引起顫證的診斷。眼底角膜色素環(K—F環)檢查,血銅、尿銅的測定和肝功能的檢查,有助于因銅代謝異常性疾病引起顫證的診斷;檢測T3、T4及甲狀腺機能,有助于內分泌疾病的診斷。4/8/2025中醫內科學辨證論治4/8/2025中醫內科學
辨證要點
顫證首先要辨清標本虛實。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為病之本,屬虛;風、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多為病之標,屬實。一般震顫較劇,肢體僵硬,煩躁不寧,胸悶體胖,遇郁怒而發者,多為實證;顫抖無力,纏綿難愈,腰膝酸軟,體瘦眩暈,遇煩勞而加重者,多為虛證。但病久常標本虛實夾雜,臨證需仔細辨別其主次偏重。4/8/2025中醫內科學
治療原則本病的初期,本虛之象并不明顯,常見風火相煽、痰熱壅阻之標實證,治療當以清熱、化痰、熄風為主;病程較長,年老體弱,其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等本虛之象逐漸突出,治療當滋補肝腎,益氣養血,調補陰陽為主,兼以熄風通絡。由于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虛的基礎上導致標實,因此治療更應重視補益肝腎,治病求本。4/8/2025中醫內科學
證治分類1.風陽內動證主證:肢體顫動粗大,程度較重,不能自制,眩暈耳鳴,面赤煩躁,易激動,心情緊張時顫動加重,伴有肢體麻木,口苦而干,語言遲緩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質紅,苔黃,脈弦。證機概要:肝郁陽亢,化火生風,擾動筋脈。治法:鎮肝熄風,舒筋止顫。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合鎮肝熄風湯加減。前方具有平肝熄風,清熱安神作用,適用于肝陽上亢,震顫,煩躁,眩暈者;后方具有鎮肝熄風,育陰潛陽,舒筋止顫作用,適用于水不涵木,陽亢化風,風陽擾動筋脈之顫證。4/8/2025中醫內科學常用藥天麻、鉤藤、石決明、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鎮肝熄風止顫;生地黃、白芍、玄參、龜板、天門冬育陰清熱,潛陽熄風;懷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補肝腎;黃芩、山梔清熱瀉火;夜交藤、茯神寧心安神。加減肝火偏盛,焦慮心煩,加龍膽草、夏枯草;痰多者加竹瀝、天竺黃以清熱化痰;腎陰不足,虛火上擾,眩暈耳鳴者,加知母、黃柏、牡丹皮;心煩失眠,加炒棗仁、柏子仁、丹參養血補心安神;顫動不止,加僵蠶、全蝎,增強熄風活絡止顫之力。4/8/2025中醫內科學2.痰熱風動證主證:頭搖不止,肢麻震顫,重則手不能持物,頭暈目眩,胸脘痞悶,口苦口黏,甚則口吐痰涎。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證機概要:痰熱內蘊,熱極生風,筋脈失約。治法:清熱化痰,平肝熄風。代表方:導痰湯合羚角鉤藤湯加減。前方祛痰行氣,后方清熱平肝熄風,二方合用,清熱化痰,平肝熄風,適用于痰熱內蘊,擾動肝風之顫證。4/8/2025中醫內科學常用藥半夏、膽南星、竹茹、川貝母、黃芩清熱化痰;羚羊角、桑葉、鉤藤、菊花平肝熄風止顫;生地、生白芍、甘草育陰清熱,緩急止顫;橘紅、茯苓、枳實健脾理氣。
加減若痰濕內聚,證見胸悶惡心,咯吐痰涎,苔厚膩,脈滑者,加煨皂角、白芥子以燥濕豁痰;震顫較重,加珍珠母、生石決明、全蝎;心煩易怒者,加天竺黃、牡丹皮、郁金;胸悶脘痞,加瓜萎皮、厚樸、蒼術;肌膚麻木不仁,加地龍、絲瓜絡、竹瀝;神識呆滯,加石菖蒲、遠志。4/8/2025中醫內科學3.氣血虧虛證主證:頭搖肢顫,面色咣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動則氣短,心悸健忘,眩暈,納呆。舌體胖大,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滑,脈沉濡無力或沉細弱。
證機概要:氣血兩虛,筋脈失養,虛風內動。治法:益氣養血,濡養筋脈。代表方:人參養榮湯加減。本方益氣養血,補益心脾,用于氣血不足,心脾兩虛,虛風內動之顫證。4/8/2025中醫內科學常用藥熟地、當歸、白芍、人參、白術、黃芪、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養血;肉桂助陽,鼓舞氣血生長;天麻、鉤藤、珍珠母平肝熄風止顫;五味子、遠志養心安神。
加減氣虛運化無力,濕聚成痰,應化痰通絡止顫,加半夏、白芥子、膽南星;血虛心神失養,心悸,失眠,健忘,加炒棗仁、柏子仁;氣虛血滯,肢體顫抖,疼痛麻木,加雞血藤、丹參、桃仁、紅花。4/8/2025中醫內科學4.髓海不足證主證:頭搖肢顫,持物不穩,腰膝酸軟,失眠心煩,頭暈,耳鳴,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癡傻。舌質紅,舌苔薄白,或紅絳無苔,脈象細數。證機概要:髓海不足,神機失養,肢體筋脈失主。治法:填精補髓,育陰熄風。代表方:龜鹿二仙膏合大定風珠加減。前方重在益氣,填補精髓,適用于腎精虧損,神機失用,肢體震顫伴有智能障礙者;后方增液滋陰熄風,用于熱盛耗傷陰津,或肝腎陰虛,筋脈失養,虛風內動證。4/8/2025中醫內科學常用藥龜板、鱉甲、生牡蠣、鉤藤、雞子黃、阿膠育陰潛陽,平肝熄風;枸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麥冬、麻仁補益肝腎,滋陰養血潤燥;人參、山藥、茯苓健脾益氣,化生氣血;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陰以安神。
加減若肝風甚,肢體顫抖、眩暈較著,加天麻、全蝎、石決明;陰虛火旺,兼見五心煩熱,躁動失眠,便秘溲赤,加黃柏、知母、丹皮、元參;肢體麻木,拘急強直,加木瓜、僵蠶、地龍,重用白芍、甘草以舒筋緩急。4/8/2025中醫內科學5.陽氣虛衰證主證:頭搖肢顫,筋脈拘攣,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懶言,動則氣短,自汗,小便清長或自遺,大便溏。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遲無力。證機概要:陽氣虛衰,失于溫煦,筋脈不用。治法:補腎助陽,溫煦筋脈。代表方:地黃飲子加減。本方主要補腎助陽,以溫煦筋脈,用于腎陽衰微,筋脈拘攣,顫抖不止。4/8/2025中醫內科學常用藥附子、肉桂、巴戟天補。腎溫陽;山萸肉、熟地黃補腎填精;黨參、白術、茯苓、生姜補氣健脾,祛痰除濕;白芍、甘草緩急止顫。加減大便稀溏者,加干姜、肉豆蔻溫中健脾;心悸者加遠志、柏子仁養心安神。4/8/2025中醫內科學轉歸預后4/8/2025中醫內科學預防調護4/8/2025中醫內科學預防顫證應注意生活調攝,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忌暴飲暴食及嗜食肥甘厚味,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此外,避免中毒、中風、顱腦損傷對預防顫證發生有重要意義。顫證病人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緒穩定。平時注意加強肢體功能鍛煉,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內養功等。病室應保持安靜,通風好,溫濕度宜人。對臥床不起的患者,注意幫助患者翻身,經常進行肢體按摩,以防發生褥瘡,一旦發生褥瘡,要及時處理,按時換藥,保持創口干燥,使褥瘡早日愈合。4/8/2025中醫內科學臨床禁忌4/8/2025中醫內科學結語4/8/2025中醫內科學
本病是以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其常見原因有年老體虛、情志過極、飲食失宜、勞逸失當或其它慢性病證致使肝脾腎病損。肝藏血主筋,血虛筋脈失養,則風動而顫;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虛則生化不足,不能濡養四肢筋脈;腎陽虛衰,筋脈失于溫煦;腎虛精虧,筋脈失于潤養,神機失用,而筋惕肉咽,漸成顫證。4/8/2025中醫內科學治療緩則以治本為主,急則以治標為主。治本予滋補肝腎,益氣養血,調補陰陽;治標予熄風,祛痰,化瘀。臨床各種證型均可適當配伍熄風止顫之品。風陽內動者,宜潛陽;痰熱動風者,宜清熱化痰熄風;氣血虧虛者,宜補益氣血;髓海不足者,宜填精益髓;陽氣虛衰者,宜補腎溫陽。對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者,宜標本兼治,靈活變通。本病為難治病證,部分患者呈逐年加重傾向,因此,除藥物治療外,還應重視調攝。4/8/2025中醫內科學研究進展4/8/2025中醫內科學病案分析4/8/2025中醫內科學男性,58歲,肢體靜止性震顫半年余?;颊咂綍r急躁易怒,患有高血壓病5年,長期服用降壓藥,時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半年前開始出現雙上肢靜止性震顫,精細動作能力下降,常持物跌落,3個月前逐漸出現雙下肢震顫,步行速度減慢。伴口干口苦,便秘??淘\:血壓18/1lkPa,面部表情欠豐富,油脂較多,雙上肢肌肉張力增加,腱反射正常,舌紅,苔薄黃,脈弦。請分析本例的診斷、辨證、治則與方藥。4/8/2025中醫內科學習題摘錄4/8/2025中醫內科學1.顫震的范圍:;主要包括西醫的:
。2.顫震的共同特征為:;伴發癥可有:
。3.顫震的病位主要在:;病性屬:
,本虛主要是指:
標實主要是指:
。4.顫震的治療大法是:
。4/8/2025中醫內科學THEENDTHEEND4/8/2025中醫內科學1、字體安裝與設置如果您對PPT模板中的字體風格不滿意,可進行批量替換,一次性更改各頁面字體。在“開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林業科研面試題及答案
- 名??荚囶}型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電子健康記錄(EHR)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電聲行業需求趨勢及發展策略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生鮮商超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探索育嬰師職業發展路徑的學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漸進式復習2025年稅務師考試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環保設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探索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中的多樣化應用背景與實踐案例試題及答案
- 來訪人員情況登記表
- 私下股權協議書
- 中西醫結合醫院污水處理運營服務采購招標文件
- WPS操作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倉儲物流PPT模板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全套課件
- 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3年版)實施細則
- 分析化學(高職)PPT完整版全套教學課件
- 中共八大主要內容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血栓的結局
- 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