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崗梅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36T-崗梅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36T-崗梅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36T-崗梅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36T-崗梅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崗梅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崗梅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采收和產地初加工、包裝和貯藏、生產檔案管理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江西省境內崗梅規范化生產。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525有機肥料SB/T11182中藥材包裝技術規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崗梅RadixetCaulisIlicisAsprellae冬青科植物梅葉冬青(Ilexasprella(HooketAm)ChampexBenth)的干燥根及莖。崗梅種植技術產地環境產地選擇崗梅適宜在亞熱帶氣候區的丘陵、低山區疏林下種植。育苗地宜選擇在海拔低于400m的地區,種植地宜選擇在海拔低于1000m的地區。地塊選擇育苗地宜選擇背風向陽、土壤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塊。種植地宜選擇土層深厚、地勢平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塊。環境質量環境空氣應符合GB3095二類區要求,土壤應符合GB15618要求,灌溉水應符合GB5084要求。種質與種苗種子采收和處理種子采收選擇樹齡5年生以上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健壯崗梅為采種母樹,于6月~7月果實顏色變深黑色時開始分批采收。種子處理采收后搓去果皮、多次淘洗,除去干癟種子后,陰干種子表面水分。如果第二年播種,需采用沙藏法,用干凈細濕的河沙按1:5比例、含水量為25%~30%的要求進行種子貯藏。種子質量要求千粒重≥5.0g,發芽率≥60%。苗床準備將選好的育苗地清除雜物,撒施有機肥250kg/667m2和總養分含量45%(N:15%、P2O5:15%、K2O:15%)的復合肥100kg/667m2,深耕細耙后做苗床,苗床寬120cm,步道溝寬30cm、深20cm。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有機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525的規定。播種播種時間宜為每年6月~9月種子成熟時隨采隨播或翌年3月播種。將種子用濃度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min~20min消毒后在苗床上條播,行距20cm。播種后宜用干草適當覆蓋。用種量3kg/667m2~5kg/667m2。苗期管理保水種子發芽出土后及時去除覆蓋物,視情況及時拔草、澆水,有條件的可遮蔭,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間苗和定苗待苗高5cm~10cm時,及時間苗和定苗,保留苗量30,000株/667m2左右。施肥苗木生長過程追肥2次,追肥時間分別為5月、8月,每次使用尿素10kg/667m2,在行間溝施或兌水澆灌苗木根部,兌水濃度0.2%~0.4%。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出圃移植前對苗田澆水,次日挖根起苗,出圃的苗木規格符合表1中要求。苗木規格苗木等級苗高(cm)苗木地徑(cm)Ⅰ級≥60≥0.6Ⅱ級40~600.5~0.6苗木種植整地選擇有灌溉條件、土層深厚的相對平緩土地,清除雜灌,可以保留部分疏林。按株行距1.0m×1.0m挖種植穴,種植穴規格為30cm×30cm×30cm,每穴施入1kg有機肥和100g總養分含量45%(N:15%、P2O5:15%、K2O:15%)的復合肥做基肥,表土返穴后拌勻。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有機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525的規定。移植3月~4月的陰雨天,將現挖的裸根苗截根后擺放于坑中,覆土后向上輕提一下并用腳踩實,再覆上松土,種植深度超過原苗木地面線5cm,澆透定根水。移植一個月以后進行補苗。田間管理中耕除草移植后第一、二年,每年5月和11月人工除草各一次,同時對苗木周圍進行適當松土和培土。第三年封行以后,不需要除草,只需適當砍除雜灌。水肥管理苗木移植后正常水分管理。移植后當年追肥2次,時間在5月和11月,可以施復合肥、有機肥,施肥方法采用溝施或穴施,也可以結合除草進行。從第二年開始,每年只需要在冬季溝施或穴施施肥一次,或者春季的陰雨天在苗下地面撒施復合肥一次。每次施肥的用肥量是總養分含量45%(N:15%、P2O5:15%、K2O:15%)的復合肥50kg/667m2或有機肥600kg/667m2。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有機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525的規定。修剪和整枝當枝條密集時,宜在冬季休眠期將弱枝、病枝和枯枝剪掉并適當整枝,控制冠幅在1.5m內。病蟲害防治防治原則防治方法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學應用化學防治技術。常見病蟲害育苗期常見病害有枯枝病、莖基腐病,常見蟲害有蚜蟲、卷葉蛾、粉虱;種植期常見病害有枯枝病、莖基腐病等,常見蟲害有尺蠖、六星黑點蠹蛾、卷葉蛾等。防治方法農藥的使用應符合GB/T8321的規定,病蟲害具體防治方法見附錄A。采收和產地初加工采收種植后4年~6年即可采收,全年均可采挖,以秋冬季為好,整株挖取。采收時清除直徑小于1cm的小枝條和根須。產地初加工切片藥材采收后運回清除雜質,枝條趁鮮及時切片,根部清洗干凈泥沙后立即切片,清洗用水的水質需符合GB5749,切片厚度0.5cm~1.2cm,切片后及時晾曬或烘干。干燥曬干將切好的藥材均勻攤放在潔凈的晾曬場地,定期翻動曬干至水分不得超過13%。烘干如遇陰雨天氣,可采用烘干設施烘干,烘干溫度60℃,烘干時間為14h~16h,水分不得超過13%。包裝和貯藏包裝將曬干或烘干后檢驗合格的藥材用編織袋或麻袋包裝,包裝應符合SB/T11182的規定。貯藏包裝好的藥材應存放在清潔、干燥、陰涼、通風、避光的倉庫中,定期檢查,防止蟲蛀、霉變、腐爛、泛油等的發生,倉庫溫度控制在30℃以下、相對濕度控制在75%以下,不同批次等級藥材分區存放。禁止磷化鋁和二氧化硫熏蒸。有條件的倉庫可采用現代氣調貯藏方法,在包裝或庫內充氮或二氧化碳。產地倉庫貯藏時間不應超過12個月。生產檔案管理應建立包括種植地塊位置、種源、使用肥料農藥、收獲、加工、銷售去向記錄等內容的生產檔案,并完整保存5年。

(資料性)

崗梅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病蟲害名稱防治時期推薦防治方法枝枯病3月~8月噴施甲基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對枝枯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如發生病害,應刮破病斑,施用多菌靈、甲基硫菌靈藥劑。按照農藥標簽使用。地衣病3月~5月嚴重時可用石灰乳液涂抹整個樹干,或用波爾多液或氧氯化銅噴有地衣寄生的樹干和枝條,按照農藥標簽使用。莖基腐病5月~8月采用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或代森錳鋅等藥劑灌根防治,按照農藥標簽使用。尺蠖12月~次年5月在1、2齡幼蟲期的尺蠖可噴施核型多角形病毒、殺螟桿菌、多角體病毒制劑或蘇蕓金桿菌制劑等進行生物防治。3齡幼蟲噴施滅幼脲、抑太保、苦參堿、印楝素等進行噴霧防治。按照農藥標簽使用。或采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