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招學科適應性測試試卷九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6頁。共50分。2.試題卷上不要答題,選擇題請用2B鉛筆按要求涂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非選擇題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水筆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3.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一、選擇題(共20分)1.距今8000多年的內蒙古興隆洼遺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這些房屋排列整齊,內有石鋤、石鏟等生產工具及陶缽、陶罐等生活用具。據此可知,當時該地區()A.處于舊石器時代 B.形成了早期國家 C.出現了定居生活 D.產生了貧富分化2.“至于商朝的歷史,已大體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圍。”下列證據中,能夠佐證這一觀點且史料價值最高的是()A.刻有記錄殷墟文字的甲骨 B.商湯滅夏的神話傳說C.《史記·殷本紀》的記載 D.武王伐紂的歷史故事3.有學者認為“自周之襄、文王、周公勢力之瓦解也,國民之智力成熟于內,政治之紛亂乘之于外……于是諸子九流各創其學說。”該學者意在說明()A.中央集權制度建立 B.學術思想蓬勃興起C.獎勵軍功普遍實施 D.官學興起開啟民智4.漢武帝時期,不僅在西南夷地區初步建立起郡縣行政體系,還派蜀人司馬相如安撫蜀民,增強蜀地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這些措施有利于()A.大一統王朝的鞏固 B.光武中興局面的到來C.“推恩令”的實施 D.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5.在隋朝的廢墟上,強大的唐朝建立起來了,新王朝的統治者繼承和發展了隋朝在制度方面的諸多成就。在下列選項中可以佐證這一結論的是()A確立分封制 B.開創中央集權制度C.完善科舉制 D.地方實行行省制度6.宋代農書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較系統、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稈還田等)、耕作改良(薄耘、輪作等)外,還強調“用糞猶用藥”,以使地力“常新壯”。這表明,宋代()A.變法成效顯著 B.人力嚴重不足 C.農業技術先進 D.耕地面積擴大7.清朝乾隆時期,著名畫家徐揚創作了《盛世滋生圖》,該圖描繪了蘇州的市井風情。據統計,圖中共繪有人物12000有余,船近400只,橋50余座,店鋪200余家,中式房屋2000余棟。該圖反映了當時()A.開放包容的對外政策 B.尖銳的人地矛盾C.中西合璧建筑風格 D.繁華的城市風貌8.作家馮驥才說:“從歷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樓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證據:從文化角度看,它卻是本土文化一個奇異的創造。進而說,是在被動歷史背景下主動的文化創造。”在“西方入侵”過程中把天津開為商埠的是()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9.1895年,張之洞在給朝廷的電報中指出:“倭約萬分無理,地險、商利、兵力,一朝盡奪,神人共憤,意在吞噬中國,非僅占地而已。”與之相關的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0.五四運動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斗爭實踐中懂得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的振興,中國人民的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這說明五四運動()A.形成反侵略的統一戰線 B.成為了民主革命的開端C.促使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D.啟迪了民眾的思想覺悟11.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決定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他率領起義軍南下,在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自此,中國共產黨()A.從幼年走向成熟 B.正式創建了人民軍隊C.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 D.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2.1945年8月,毛澤東離開延安前說:“由于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外國的干預四個條件,這次去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據此判斷,毛澤東此行的目的地是()A.重慶 B.南京 C.西安 D.廣州13.1987年,鄧小平豪邁地告訴外賓:“現在我可以放膽地說,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決定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成功的。”這主要是因為當時()A.農村經濟改革順利推進 B.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C.深圳等地試驗成效明顯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14.“我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如需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來,這條以漢英雙語播發的通告從未間斷。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助力亞丁灣、索馬里這個世界上“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這表明中國海軍()A.裝備日趨完善 B.維護世界和平 C.防御體系健全 D.守護國土安全15.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在東方的土地上建立了眾多的城市,“東西方在這一時期頻繁互動和深度融合”。能為此提供直接證據的是()A.刻有希臘式長袍的印度佛像 B.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C.應用于航海的指南針 D.傳入中國的馬鈴薯16.穿越時空來到中世紀歐洲的大學,你可能看到()A.莊園法庭處理內部糾紛 B.學生學習天文知識C.學生公開宣揚異端言論 D.師生討論《進化論》17.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長安城的宮城都坐北朝南,都有東西兩市、棋盤式街道,甚至連名稱與走向都相同。能夠解釋這一現象的是()A.大和政權的建立 B.幕府統治的強化 C.大化改新的影響 D.明治維新的推動18.在《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下,1864年,歐洲各國工人建立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隨后的俄國十月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相繼展開。這表明馬克思主義誕生A.只適合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B.是中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經驗的總結C.只適合中俄兩國的暴力革命D.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19.1933年,羅斯福政府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將全國的工業劃分成17個部門,分別成立協商委員會,負責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等。該法的實施()A.整頓了金融體系 B.體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調整了農業政策 D.解決了商品生產過剩問題20.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法國、聯邦德國和意大利等經歷了“經濟奇跡”,發展為穩固的中產階級福利國家。“經濟奇跡”緣于()A.非軍事化的實行 B.歐洲的聯合 C.“經互會”的成立 D.歐盟的建立二、非選擇題(共30分)21.【船舶與中國制造】材料一戰國時期,造船技術有較大進步。船的種類很多,有運輸船、戰船等。圖是戰國銅壺壺身刻有的水陸攻戰圖案。從圖中看出,那時的人們已用長槳劃船。戰國銅壺壺身刻有的水陸攻戰圖案——摘編自楊槱《帆船史》材料二宋元時期,中國商船遍布東南亞和印度洋各港口。1974年,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海船。據考證,該船船體剖面里V字形,航行速度快,抗風浪能力強。一位西方學者寫道,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相南針、船尾舵等導航和連船技術,哥倫布不可能遠航到美洲。——摘編自何國衛《中國木帆船》材料三1982-2020年中國造船業成就一覽表年份成就1982年造船企業正式進入世界造船市場2009年船舶制造業躍居世界第一2020年出口船舶訂單量占國際市場份額40%以上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材料一,寫出從中獲取的戰國時期關于船舶的歷史信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宋元時期造船、航海技術對中國和世界影響。(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概述中國造船業發展的特點。22.近代以來,為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近代既是救亡圖存的時代,也是思想啟蒙的時代,這使救亡與啟蒙成為中國近代的歷史使命,他們提出的救亡綱領和啟蒙方案既是拯救中國的綱領,又是啟蒙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摘編自《論中國近代的救亡綱領、啟蒙方案與教育哲學》結合材料從下面的史事中任選兩例,以“救亡圖存·思想啟蒙”為題,寫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共一大抗日戰爭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沒有適當形式的政權機關,就不能代表國家。中國現在可以采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人民代表大會、縣人民代表大會、區人民代表大會直到鄉人民代表大會的系統,并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政府。——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鄧小平《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在國際舞臺上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序號內容1中國全面參與聯合國事務,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2積極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的各項活動32018年習近平主席4次出訪,足跡遍及非洲、西亞、歐洲、拉美和太平洋地區的13個國家(1)在材料一反映的構想基礎上,我國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是通過哪次會議確立的?(2)材料二中的科技成就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哪些新興工業的產生密切相關?(3)根據材料三,概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活動特點。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寫出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這些輝煌成就的共同原因。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一種全球性商品的興起——棉花①早期棉花的種植和織造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美洲。②1492年,哥倫布在美洲登陸,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強占了大量土地,使得美洲棉花的大規模單一種植成為可能。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歐洲人直接接觸到了印度棉紡織產品,不再依賴中間商。③15世紀末,以歐洲為中心的棉花全球貿易逐漸形成。④16世紀末,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17世紀末,英國打敗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⑤英國成為世界棉紡織品貿易中心,棉紡織工業豐厚的利潤大大刺激了資本家的熱情。——整理自《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材料二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英國1780-1830年棉紡織業技變革時間每紡織100磅棉花的工作時間(小時)1780年1001795年151830年7——整理自演化與創新經濟學叢書《光陰似箭》材料三國家或地區現象英國1833-1850年英國棉紡織工廠雇傭婦女和兒童現象極為普遍,大批婦女與兒童被放于工業資本的剝削之下,在工廠里,惡劣的條件、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傷殘或死亡等工傷事故常常發生。印度1813-1844年印度輸往英國的原棉由4100噸上升到40000噸,增加近10倍;1813-1835年英國布進入印度的數量由90萬碼增加到5100萬碼、英國通過不平等交換無窮無盡地榨取印度財富。非洲19世紀40年代,英國在非洲的奴隸貿易達到最高峰,年均輸入美洲的奴隸高達13.5萬,整個19世紀從非洲被運走的奴隸約400萬。美國1800-1850年美國南部蓄奴州的棉花年產值增加近20倍,向英國提供的廉價原棉每年增加12%,英國對棉花的需求進一步刺激美國南部種植園經濟的發展,美國南北方不同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整理自《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殖民主義史:非洲卷》等(1)將材料一的史實與以下觀點相對應。(填寫序號即可)英國成為世界棉紡織品貿易中心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棉紡織業生產效率的發展趨勢,并說出造成這一發展趨勢的主要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到19世紀中期以棉花為主的全球貿易對英國,印度非洲和美國的歷史影響。25.戰爭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形勢圖材料二你可以把它(戰爭)比作一場足球賽,我們就好像是預備隊員,閑坐在一旁的長凳上瞧人家。俄國和中國形成先上場的第一隊……在球賽進行到我們的先鋒隊員快要疲乏的時候,我們就該參加進去,做最后一擊,決定全局的勝利。——摘自1941年羅斯福的一次演講材料三兩次世界大戰基本情況比較表

歷時參戰國卷入人口死亡人數一戰4年多30多個約15億1000余萬二戰6年多60多個約20億5000余萬(1)根據材料一,分析德國在戰爭中最不利的因素是什么。一戰的性質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參加進去”的原因是什么。中國“上場”始于什么事件?(3)根據材料三,分析兩次世界大戰的共同影響。(4)對戰爭的反思,是一種良知的拷問,也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重建。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人類避免戰爭提出一條合理化的建議。

2025年中招學科適應性測試試卷九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6頁。共50分。2.試題卷上不要答題,選擇題請用2B鉛筆按要求涂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非選擇題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水筆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3.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一、選擇題(共20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A【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B【15題答案】【答案】A【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C【18題答案】【答案】D【19題答案】【答案】B【20題答案】【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30分)【21題答案】【答案】(1)歷史信息:造船技術進步,船的種類多,使用長槳劃船。(2)影響:對中國,促進海上交通的發展,促進宋元時期海外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繁榮;對世界,促進了新航路的開辟。(3)特點:歷史悠久;技術先進;規模大;領先世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2題答案】【答案】參考示例:救亡圖存·思想啟蒙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提出各種救國方案。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試圖通過變法實現救亡圖存目的,變法運動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起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23題答案】【答案】(1)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會議: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2)新興工業: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3)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