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卷_第1頁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卷_第2頁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卷_第3頁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卷_第4頁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卷考試時間:120分鐘?總分:150分?年級/班級:高二(1)班一、現代文閱讀(共20題,每題3分)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①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古老的文化和傳統因為種種原因而逐漸消失。然而,也有一些文化傳統得以延續,成為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中國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茶,作為一種飲品,起源于我國古代,有著悠久的歷史。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茶的藥用價值早在公元前2737年就已經被發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茶逐漸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它不僅是一種飲品的制作與享用,更是一種生活哲學、審美觀念和道德追求的體現。茶文化講究“和、敬、清、寂”,倡導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和諧。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道起源于唐代,經過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道文化。茶道講究禮儀、氛圍、器物和技藝,旨在通過茶事活動,使人們陶冶情操、修養身心。②在當今社會,茶文化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追求便捷,茶文化的傳統方式逐漸被人們忽視。另一方面,茶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偏差,如過度商業化、過分追求形式等。然而,盡管面臨著種種困境,茶文化依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了傳承和弘揚茶文化,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普及茶文化知識,提高人們的茶文化素養。2.弘揚茶道精神,倡導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和諧。3.創新發展茶文化,使之與時俱進。4.加強茶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讓茶文化走向世界。閱讀上述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中國茶文化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茶起源于我國古代,有著悠久的歷史。B.茶文化不僅是一種飲品的制作與享用,更是一種生活哲學、審美觀念和道德追求的體現。C.茶道起源于唐代,經過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道文化。D.茶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如過度商業化、過分追求形式等。2.下列關于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措施,不恰當的一項是()A.普及茶文化知識,提高人們的茶文化素養。B.弘揚茶道精神,倡導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和諧。C.創新發展茶文化,使之與時俱進。D.加強茶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讓茶文化走向世界,但需摒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二、文言文閱讀(共20題,每題3分)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①《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今,其孰能明之!”②《莊子·山木》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使此木得其所用,則已伐矣。故夫子曰:“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節選自《莊子》)閱讀上述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美”的意思是“美景”。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焉”的意思是“于是”。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旋”的意思是“轉身”。D.使此木得其所用,則已伐矣。“已”的意思是“已經”。2.下列對文中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3.下列對文中內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逍遙游》中鯤鵬的形象,象征著人要追求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B.《秋水》中河伯與北海若的對話,揭示了人生哲理:人不能自滿,要不斷進取。C.《山木》中莊子以大木為例,說明了“無用之用”的道理。D.《逍遙游》中鯤鵬的形象,展現了莊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三、古詩文默寫(共10題,每題2分)1.誰家玉笛暗飛聲,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2.千山鳥飛絕,__________。(王之渙《登鸛雀樓》)3.水光瀲滟晴方好,__________。(蘇軾《題西林壁》)4.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5.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6.竹外桃花三兩枝,_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7.月落烏啼霜滿天,__________。(張繼《楓橋夜泊》)8.春風得意馬蹄疾,__________。(杜甫《春望》)9.窗含西嶺千秋雪,__________。(杜甫《絕句》)10.獨在異鄉為異客,__________。(王之渙《登鸛雀樓》)四、作文(共50分)要求:根據下列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歲月如歌,時光荏苒。”這句話道出了時間的無情和寶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就一定能夠戰勝它們。請以“勇敢面對困難”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對這個話題的看法。五、綜合性學習(共20分)1.下列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B.《詩經》是我國第一部現實主義詩歌總集。C.《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D.《樂府詩集》是我國第一部現實主義詩歌總集。2.下列關于古代文學體裁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古體詩和近體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兩大流派。B.古體詩分為五言和七言,近體詩分為五言和七言。C.古體詩和近體詩都是按照格律創作的。D.古體詩和近體詩都是按照韻律創作的。3.下列關于古代文學作品的評價,正確的一項是()A.《離騷》是我國最早的長篇抒情詩。B.《史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C.《楚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實主義詩歌總集。D.《樂府詩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六、名著閱讀(共20分)1.下列關于《紅樓夢》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B.《紅樓夢》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C.《紅樓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衰落。D.《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具有反封建的精神。2.下列關于《水滸傳》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之一。B.《水滸傳》以宋江、武松等英雄好漢的故事為主線。C.《水滸傳》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敗和黑暗。D.《水滸傳》中的宋江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3.下列關于《西游記》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西游記》是我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之一。B.《西游記》以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為主線。C.《西游記》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傳播和影響。D.《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具有強烈的叛逆精神。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閱讀1.D解析:根據原文“茶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偏差,如過度商業化、過分追求形式等”,可知D項描述的是茶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而不是茶文化的特點。2.D解析:根據原文“為了傳承和弘揚茶文化,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普及茶文化知識,提高人們的茶文化素養。2.弘揚茶道精神,倡導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和諧。3.創新發展茶文化,使之與時俱進。4.加強茶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讓茶文化走向世界。”可知D項提到的摒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并非傳承和弘揚茶文化的措施。二、文言文閱讀1.B解析:根據原文“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可知“焉”的意思是“于是”,故選B。2.A解析:根據原文“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可知句子應斷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故選A。3.A解析:根據原文《逍遙游》中鯤鵬的形象,象征著人要追求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故A項描述不準確。三、古詩文默寫1.散入春風滿洛城2.人跡罕至絕云飛3.山色空蒙雨亦奇4.化作春泥更護花5.直下看山小6.春江水暖鴨先知7.江楓漁火對愁眠8.一騎紅塵妃子笑9.門泊東吳萬里船10.每逢佳節倍思親四、作文(略)五、綜合性學習1.A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