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三第三單元第六課一、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1.中華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下列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正確的是()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②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思維方式的滯后③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④源于秦漢大一統國家的建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中華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①正確;中華文化衰落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思維方式的滯后,②錯誤;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③正確;中華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并不是源于秦漢大一統國家的建立,④不選。故選B。2.(2019·江蘇卷)“犁”的古文字如圖,反映了農民驅使耕牛耕種的畫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對豐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過這個小小的漢字,我們仿佛可以看見先民們在田地里艱辛勞作的身影。由此可見()①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②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③中華民族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④中華文化兼收并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材料中“透過這個小小的漢字,我們仿佛可以看見先民們在田地里艱辛勞作的身影”說明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②正確;“農民驅使耕牛耕種”和“先民們在田地里艱辛勞作”體現了中華民族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③正確;材料沒有強調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排除①;材料強調漢字博大精深,具有厚重感,而沒有涉及中華文化兼收并蓄,排除④。故選C。3.漢字文化蘊含著諸多生活智慧。如,有衣穿有飯吃,就是福;舍得給予別人,自己能收獲快樂,就是舒;差人一等,比別人少出了力,就是劣……由此可見()①漢字文化源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②漢字是凝固的藝術,具有相對獨立性③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④漢字的詞義受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材料中對漢字的描述說明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漢字文化源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①③符合題意;傳統建筑是凝固的藝術,②錯誤;④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故選A。4.“中國智慧自成語境”。中國成語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承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大量成語出自古代經典著作,表達著人倫善惡的中國價值觀。材料體現了()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②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③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礎④中華文化呈現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中國成語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大量成語出自古代經典著作,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征,①符合題意;大量成語表達著中國價值觀,體現了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②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系,③不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5.我國自古就有整理文化典籍的傳統,無論是唐代的《貞觀政要》《群書治要》,還是宋朝的《資治通鑒》,清代的《四庫全書》《全唐文詩》,民國時期的《全宋詞》都是這方面的典范。如今,黨中央已經把整理中華典籍寫入“十三五”規劃,將古籍整理工作提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維度。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②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護傳統文化④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歷史經驗,保存歷史資料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我國自古就有整理文化典籍的傳統,如今,黨中央已經把整理中華典籍寫入“十三五”規劃,將古籍整理工作提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維度。這是基于文化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護傳統文化,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①③符合題意;優秀的文化典籍只有在指導人們的實踐中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②錯誤;世界上每個民族都非常重視本民族的歷史經驗和史料保存,④不是黨中央重視整理文化典籍的理由。故選B。6.廣西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嶺南左江流域當地壯族先民駱越人群體祭祀的遺跡。巖畫繪制年代可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地點分布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面之雄偉壯觀,為國內外所罕見。該景觀()①具有豐富絢麗的內涵和鮮明獨特的風格②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③記載了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成果④是中華文化能代代相傳的重要文明標志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廣西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國內外罕見,內涵豐富絢麗,風格獨特鮮明,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①②符合題意;漢字記載了中華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成果,③錯誤;統一的漢字成為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重要文明標志,④錯誤。故選A。7.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基于人類共同發展提出的理念,這源于中華文明的“天下”情懷:從“以和為貴”的和平思想,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處世之道,再到“計利當計天下利”的價值判斷,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綿延不絕。這表明()①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②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③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文化的力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特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基于人類共同發展提出的理念,這源于中華文明的“天下”情懷,這表明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②錯誤;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④顛倒了二者的關系,錯誤。故選B。8.磚雕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國的磚雕有多個流派,蘇派磚雕精細典雅,天津磚雕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臨夏磚雕技藝繁復多樣、風格獨特。由此可以看出()①中華文化能求同存異、兼收并蓄②各民族文化都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③中華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④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從我國各地磚雕的特色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③④符合題意;材料不體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①與題意不符;材料體現的是中華文化的區域性特點,不體現民族文化的共性,②與題意不符。故選D。9.2019年5月,“中國旅游文化周”活動在“歐洲首都”布魯塞爾成功舉行。此活動以“美麗中國”為主題,旨在向歐洲觀眾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美麗的文明古國。這說明()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中華文化逐漸成為世界主流文化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文化傳播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我國舉辦“中國旅游文化周”活動,以“美麗中國”為主題,旨在向歐洲觀眾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美麗的文明古國,這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①符合題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華文化不是世界主流文化,②錯誤;我國舉辦“中國旅游文化周”活動,向歐洲觀眾展示中華文明古國,說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符合題意;文化交流能夠促進文化傳播,但文化交流不僅僅是為了文化傳播,其目的在于促進文化的繁榮與發展,④錯誤。故選A。10.18世紀英國著名建筑師威廉·查布斯說:“中國人設計園林的藝術確實是無與倫比的,歐洲人在藝術方面無法和東方燦爛的成就相提并論,只能像太陽一樣盡量吸收它的光輝而已?!彼倪@句話揭示了()①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②科技成果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③科學技術對于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④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具有實用性和綜合性的特點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英國著名建筑師威廉·查布斯的話揭示了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科技成果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①②符合題意;文學藝術對于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③錯誤;材料中威廉·查布斯的話揭示了中國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體現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的特點,④與題意不符。故選A。11.中國傳統美學認為美有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徐悲鴻用“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這副對聯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個具體形象,分別象征兩種截然不同狀貌的美。前者是“氣概”,后者是“神韻”;前者是動態的剛性美,后者是靜態的柔性美,把中國人的審美意境表達得十分傳神。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①中國傳統文化能夠鮮活地表達中國人的審美②文化的價值就在于深切體驗不同的審美意境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④不同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徐悲鴻用“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精妙地概括了我國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狀貌的美,把中國人的審美意境表達得十分傳神。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華大地寬廣而遼遠,可謂氣象萬千,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中國傳統文化能夠鮮活地表達中國人的審美,①③符合題意;文化的價值就在于對人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而不是深切體驗不同的審美意境,②錯誤;不同的自然環境影響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不能決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④錯誤。故選B。12.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種完全封閉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其中最為典型的文化現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傳佛教。這種“本土化”現象()①體現了中華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②表明文化滲透是中華文化的特有魅力③是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原則的體現④有利于增強對其他民族文化的認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西部民族文化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這體現了中華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也是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原則的體現,①③正確;我國不搞文化滲透,文化滲透也不是中華文化的特有魅力,②錯誤;對其他民族文化要理解和尊重,但不一定要認同,④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變,字形采用“攴”作形旁,采用“”作聲旁,意為更改。字形演變過程如下圖所示。材料二隨著信息化時代、智能時代的到來,年輕一代對科技的依賴越發嚴重,有些人甚至成了“失寫一族”。據國內某知名民意調查機構對北京、上海和廣州等12個城市進行的“中國人書法”系列調查顯示,94.1%的人都曾有過提筆忘字的尷尬,其中26.8%的人經常會提筆忘字。為避免提筆忘字的尷尬,補救我們的“失寫癥”,我們該怎么做呢?(1)漢字具有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閱讀材料一,說明漢字獨特之美。(2)請運用中華文化的相關知識,為“失寫癥”的治療開出你的“藥方”?!敬鸢浮?1)漢字結構獨特,寓理于形,含音于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展現了中華文化之美。(從其他角度說明,言之成理也可)(2)①提高對漢字文化的認識。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②提高對漢字書寫重要性的認識。寫好漢字,不僅能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而且能激發民族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③號召全社會共同重視漢字書寫問題,尤其是通過教育這一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在學校教育中引導老師、學生和家長共同重視漢字書寫的重要性。④規范書寫漢字是每一個中華兒女起碼的文化修養,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自身的漢字書寫水平。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響應號召,江蘇省將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的思路促進省內區域統籌協調,推進“大運河三帶融合”突破發展困境,高質量建設“三帶”先導段、示范段、樣板段?!笆即呵?,成隋煬,出邗溝,連京杭。流過唐宋元明清,融通南北舉帆檣。”大運河沿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校鋼制工程門合同協議
- 宅基地租賃合同和協議
- 光電工程師證書考試模擬卷試題及答案
- 專業激光技術工程師考試題目試題及答案
- 關注知識點變化2024年西醫臨床試題及答案
- 專利申請的時間限制試題及答案
- 中考數學試題及答案寧波
- 專利代理人考試學習資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急救知識試題及答案
- 嬰幼兒飲食安全意識的培養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2個居間人內部合作協議書模板
- 【企業盈利能力探析的國內外文獻綜述2400字】
- 2025年4月自考自考13013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押題及答案
- 魯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適合山東科學技術版教材)
- 智慧閉店小程序操作指引
- 無人機駕駛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21年版)
- 天津市部分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建筑節能》理論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結核分枝桿菌利福平及異煙肼耐藥突變檢測試劑盒(熒光PCR熔解曲線法)(CSZ2300045)
- 穗的構造與穗分化
- 2024年山東省高中自主招生數學模擬試卷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