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法律專題復習二(八上第五課)(含解析)_第1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法律專題復習二(八上第五課)(含解析)_第2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法律專題復習二(八上第五課)(含解析)_第3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法律專題復習二(八上第五課)(含解析)_第4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二輪復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法律專題復習二(八上第五課)(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法律專題復習二做守法的公民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2022·福建尤溪·九年級開學考試)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網絡保護”明確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對這一規定,下列看法正確的是()①這一規定不合理,侵犯了公民的自由權利②手機是公民的合法財產,理應由未成年人自行保管③自由有界限,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④未成年人要尊法守法,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去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廣東荔灣·八年級期末)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屬于訴訟手段的是()A.市民小丁向環境監察部門投訴某企業的排污行為 B.張某為順利繼承遺產請公證處證明遺囑的合法性C.徐某到區人民法院起訴鄭某欠債不還的侵權行為 D.李某因企業拖欠其工資到法律援助中心請求幫助3.(2022·江西九江·八年級期末)人們行為的底線是()A.遵守道德 B.遵守紀律 C.不違反法律 D.聽老師的話4.(2022·遼寧望花·八年級期末)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未成年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要做到()①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②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同違法犯罪做斗爭③運用智慧,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同違法犯罪做斗爭④勇于斗爭,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2022·江西九江·八年級期末)______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A.協商 B.調解 C.訴訟 D.申訴6.(2022·四川新都·九年級期末)“十三五”期間,我國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依法治國的腳步愈發鏗鏘有力,法治中國建設實現全方位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是因為()①法治是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②法治反映統治者的意志和利益③法治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④法治反映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2022·遼寧鐵西·八年級期末)我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A.道德 B.刑法 C.法律 D.網絡8.(2022·遼寧莊河·八年級期末)如果有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又需要打官司,可以請求援助的部門是()A.人民檢察院 B.信訪局 C.人民法院 D.法律援助中心9.(2022·遼寧鐵西·八年級期末)“雙減”政策實施后,一些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倒閉,交完的報名費怎么辦?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是()①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②放棄維權,用“破財免災”來安慰自己③積極尋找負責人,強行索要欠款④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2022·河南·朱口一中八年級開學考試)同學周某在校園內撿拾到李某丟失的錢物(數額較小),拒絕歸還。經協商無效,李某起訴了周某,法院判決周某限期歸還。周某的行為是一種()A.行政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犯罪行為11.(2022·河南·漯河市召陵區實驗中學九年級開學考試)江蘇南京一位博士“虎爸”毛先生,逼7歲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和5歲上幼兒園的女兒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并且要學到深夜,孩子學不會還要被他謾罵和毆打。日前,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將保護令期限設定為三個月。這給我們的啟示是()①父母是孩子監護人,父親做法違背道德但不違法②父親做法違背家庭保護要求,影響子女健康成長③孩子應該努力學習知識,不辜負父母期望④父母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尊重教育規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2022·河南禹州·八年級期末)觀察下圖,你認為人們行為的底線應該是()A.不說謊 B.不理解 C.不違法 D.不抱怨13.(2022·江西九江·八年級期末)《刑法修正案(九)》將校車嚴重超員超速、違法運輸危化品等行為列人刑事處罰范圍。從犯罪的特征來看,這些行為具有()①行政違法性②刑罰當罰性③嚴重社會危害性④法律強制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2022·江西·大余縣教學研究室八年級期末)2021年8月7日,漯河市組織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在某小區核酸檢測點,因參加核酸檢測的人員較多,等待時間較長,葉某對工作人員不滿而大聲吵鬧、謾罵,現場維持秩序的民警制止時,葉某仍然拒絕配合并對民警進行謾罵,最終葉某被依法行政拘留七日。葉某的行為()①屬于民事違法行為②危害了社會公共秩序③屬于行政違法行為④只會受到道德的責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5.(2022·河南柘城·八年級期末)近年來,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斷上升,頻頻曝光的低齡未成年人極端惡性犯罪個案,不斷沖擊著杜會公眾的神經,成為社會無法回避之痛。2021年3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確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懲治未成年人犯罪多了“新武器”。這警示我們要()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②認真學習法律,依法維護權利③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④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遠離犯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情境探究題16.(2022·湖南武岡·八年級期末)下面是初中生小張和小李生活中遇到的兩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情景一小張發現有人偷偷的用水管連接王城公園公共廁所水龍頭沖洗自己的私家車……(1)小張的正確做法_____。理由:_____。情景二學校籃球隊準備和別校進行籃球比賽,有同學提議為打贏比賽,請一個校外高手進籃球隊,冒充本校學生,反正對方也不知道是不是本校的,作為籃球隊隊長的小李,此時……(2)小李的正確做法是_____。理由:_____。17.(2022·江蘇蘇州·八年級期末)[情境探究明理踐行]下面是小青同學生活中的兩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小青積極參加社區開展的“垃圾分類”體驗活動,并宣傳分類知識。(1)小青積極參加這一活動,養成親社會行為,對我們成長的意義在于:___________。情景二小青和同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兩名年輕人索要錢物。(2)小青和同學的正確做法: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18.(2022·安徽·定遠縣育才學校八年級期末)【情境探究明理踐行】以下是強強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1)情境一強強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別喜歡的乒乓球比賽。這時,幾個提前約好的同學來他家一起商量參加辯論賽的事。強強應該:______。理由:________。(2)情境二出版社未經強強爸爸的同意,就擅自出版了他寫的書,強強爸爸與出版社多次協商未成,強強建議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從訴訟類型來看,這一訴訟屬于_______訴訟。強強這樣建議的理由是:______。(3)情境三地鐵上,強強發現一名男子鬼鬼祟祟地將手伸進一位乘客的背包中。強強的正確做法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三、分析說明題19.(2022·廣西來賓·八年級期末)【法育未來呵護成長】材料一2020年11月1日,桂林市平樂縣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一女孩跪地被三人掌摑,該事件發生過程被目擊者用手機拍下視頻并經過網絡傳播,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20年11月2日,警方通報,根據《治安管理法》規定,三名打人學生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罰款500元。材料二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新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1)材料一中三名打人學生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2)材料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這一規定給我們未成年人哪些警示?(3)遭遇校園霸凌等違法犯罪行為,我們該如何應對?20.(2022·江西·大余縣教學研究室八年級期末)學校是我們學習新知識、收獲新友誼的場所,但是近些年校園里也時常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所以在校園里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學會與他人相處,健康快樂地成長。【案例解讀】小強原本是一個好學樂學、與人為善的學生。但是,在結交了一些所謂的“好友”后,小強就經常曠課、打架、偷盜。有一天,小強因為沒有錢上網,伙同他人毆打本校同學李某致其重傷,并搶劫人民幣25元。后來,李某在父母的陪同下將小強訴至法院。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小強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暴力手段劫取他人錢財,并致他人重傷,其行為已構成犯罪。法院依據量刑情節,判處小強有期徒刑,并賠償李某相應損失。(1)法院認定小強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據是什么?【健康成長】防范校園欺凌和暴力,建和諧校園,是每個中學生的責任。中學生既有可能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成為校園暴力的實施者。(2)在校園生活中,你會怎樣與同學相處?你會怎樣應對校園欺凌?21.(2022·山東萊蕪·八年級期末)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圍繞“違法與犯罪”這一主題,發表了以下觀點:“勿以惡小而為之”,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我們只有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預防犯罪。我們未成年人不僅要遠離違法犯罪,更要學會自我保護,萬一遇到不法侵害,我們可以這樣做……請你選擇其中一位同學的觀點補充完整。四、綜合探究題22.(2022·廣東荔灣·八年級期末)一起簡單的“狗咬人”事件,發展成一起社會事件,引發思考。【事件回放】9月20日,家住河南安陽年近八旬的耿女士在小區里散步時,被另一業主帶下樓遛彎的兩只巨型貴賓犬撲咬,身上留下多處傷口。盡管小區視頻監控完整記錄了狗咬人的過程,但狗主人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內,各種耍無賴“躲貓貓”,拒不承認咬人事實、拒絕向對方道歉。【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1)根據以上材料,從違反法律的類別看,事例中的養犬人的行為涉嫌________違法。【事件后續】安陽電視臺《小莉幫忙》欄目介入,連續做了9期節目報道,事情再經過網絡傳播,頻繁登上熱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大關注。11月19日晚,在經歷兩個月漫長等待后,受傷老人耿女士終于迎來了道歉。犬只主人王新剛來到耿女士家中,向受傷老人道歉,并表示不再在小區喂養涉事犬只。耿女士家人接受了道歉,但拒絕了經濟賠償。11月23日晚上,河南安陽通報了“大狗咬老人”事件中涉事當事人的處理結果:犬只主人王新剛被撤職,涉及的相關干部被誡勉談話和警告。(2)請結合“事件回放”和“事件后續”,運用“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的知識,從養犬人角度分析如何避免事件發生?【友善筑和諧】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也可以讓社會更和諧。2022年2月冬奧會即將在我國舉行。冬奧會是向世界人民展示一個開放、繁榮、文明的中國形象的好機會。針對一些社會現象,某中學學生會以“尊重他人,共筑和諧”,為主題,準備草擬一份給全體市民的倡議書。請你根據所學相關知識,將倡議書的主要內容補充完整,要求倡議的內容具體、可行。答案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學校名和學生名,否則視為作弊。“尊重他人,共筑和諧”倡議書親愛的全體市民:“文明”是廣州的素質。“友善”是廣州的底色。為建設“友善”羊城,我們需要從尊重他人做起。為此提出如下倡議: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我們攜起手來,友善相處,樹文明新風,尊重他人,共筑和諧而努力。廣州市某某中學全體學生2022年1月*日23.(2022·陜西澄城·八年級期末)社會與規則【現象列舉】當下社會,文化傳承中道德被淡忘,為人處世中規則和制度被漠視。(1)請你列舉一些生活中不遵守規則的現象,以警示大家。(至少兩例)【誠信社會】2021年以來,各地持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不斷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力度,使他們“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以此構筑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2)請你說明各地區加大失信懲戒力度的必要性。(3)構筑誠信的社會環境,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預防犯罪】2021年3月1日實施的修訂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了下調。其中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4)下調最低刑責年齡,對未成年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請你向全體同學提兩點建議。24.(2022·天津·耀華中學八年級期末)以“匯聚向上向善力量,攜手建設網絡文明”為主題的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北京舉行。【網絡建設要重視】當前,互聯網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推動人類文明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互聯網的普及便利了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但與此同時一些低俗文化也在網上傳播。比如,網絡詐騙、網絡謠言、畸形“飯圈”文化等等,把互聯網空間搞得烏煙瘴氣。鏟除網絡有害信息,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了人心所向。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和依法治網工作,印發了《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各部門積極響應,僅網信辦深入推進“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40余萬條,處置違規賬號2萬多個,群主6500多個,解散話題3000多個。(1)結合材料說明黨和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網絡行為要規范】此次大會“網絡法治”論壇,發布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網絡法治典型案事例》。2021年2月19日,仇某明在微博上使用其個人注冊賬號“辣筆小球”發布信息,貶低、嘲諷衛國戍邊的英雄烈士。相關信息在微博等網絡平臺迅速擴散,影響惡劣。南京市建鄴區檢察院依據新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依法對仇某明提起公訴和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建鄴區法院依法開庭審理,認定被告人仇某明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責令其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通過國內主要門戶網站及全國性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該案成為《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設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后的第一案。(2)上述案例中仇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譽的行為是一種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此案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網絡建設要參與】(3)如果你有機會參與此次網絡文明大會“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分論壇活動,請你確定發言主題,撰寫發言提綱。(要求主題明確,觀點清晰,層次分明,有一定的邏輯性。)五、辨析題25.(2022·海南瓊海·八年級期末)小明放學路上看到他的同桌被人欄路搶劫,他想都沒想立刻沖過去幫助,結果他倆都受傷了,他認為:看到違法犯罪的現象時,青少年應發揚見義勇為精神,奮不顧身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對此請你對上述觀點加以辨析。參考答案及解析1.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自由和遵章守法的認識。①:題文中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故①說法錯誤;②:帶手機雖然是公民的合法權益,但是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故②說法錯誤;③④:題文中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表明自由有界限,是法律之內的自由;未成年人要尊法守法,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故③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2.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依法維權的認識和理解。C: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徐某到人民法院狀告鄭某欠錢不還的侵權行為,是民事訴訟,C符合題意;A:是積極行使監督權的表現,A與題干不符;BD:屬于非訴訟的方式在維權,BD與題干不符;故本題選C。3.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法不可違。ABCD:依據教材知識,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的行為底線,故ABD不符合題意;C說法正確;故本題選C。4.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未成年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時,要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同違法犯罪做斗爭;運用智慧,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未成年人要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5.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訴訟的認識。ABCD:依據教材知識,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故ABD說法錯誤;C說法正確;故本題選C。6.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法治的相關知識。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是因為法治是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①正確;②:法治反映統治者的意志和利益屬于法治的本質,不是我國重視法治建設的原因,②錯誤;③: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是因為法治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③正確;④:法治反映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與題意無關,④錯誤;故本題選C。7.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依法維權。C:依據教材知識,法律是我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故本題選C。8.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善用法律的知識點。D:依據教材知識,如果有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又需要打官司討回公道的,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獲得幫助,D符合題意;AC:屬于司法機關,不符合題意;B:屬于行政機關,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9.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依法求助。①④:一些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倒閉,交完的報名費怎么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故①④正確;②③: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權,不能“忍氣吞聲”,也不能“以牙還牙”,故②③錯誤;故本題選D。10.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正確認識違法行為的類別。AB:題文中周某撿到遺失物不歸還失物的行為是違反了民事法律法規,屬于民事違法行為,A說法錯誤,B說法正確;CD:刑事違法行為也是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該受到刑罰處罰,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1.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家庭教育、家庭保護、正確的教育觀。②④:“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并且要學到深夜,孩子學不會還要被他謾罵和毆打”違背家庭保護要求,影響子女健康成長,“孩子學不會還要被他謾罵和毆打”啟示父母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尊重教育規律,②④正確;①:“謾罵和毆打”是違法行為,①排除;③:“孩子應該努力學習知識”是對材料的誤解,③排除;故本題選D。12.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行為底線的認識和把握。C: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漫畫內容可以看出人們行為的底線應該是不違法,所以C說法正確;ABD:不說謊、不理解、不抱怨,都是道德方面的要求,不是行為的底線,AB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3.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犯罪的特征。①④:行政違法性、法律強制性都不是犯罪的特征,故排除①④;②③:依據教材知識,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刑事違法性、嚴重社會危害性、刑罰當罰性,故②③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4.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違法行為類別的正確認識。①②③:題文中葉某拒絕配合并對民警進行謾罵,最終葉某被依法行政拘留七日,說明葉某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受到了行政處罰,①說法錯誤,②③說法正確;④:葉某的行為不僅僅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5.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預防違法犯罪。①③④:懲治未成年人犯罪,警示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遠離犯罪,①③④說法正確;②:我們要認真學習法律,依法履行法定義務,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6.(1)小張的正確做法是及時制止并向有關部門舉報。理由:愛護公共財產是我們的基本義務,我們要積極同違法行為作斗爭。(2)小李的正確做法是拒絕。理由:遵守規則,公平競爭,堅守誠信原則。【解析】【分析】考點考查:同違法行為作斗爭、誠信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法治觀念、道德品質(1)第一步:讀題,提煉材料中核心觀點:公共廁所水龍頭沖洗自己的私家車。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情境中小張的正確做法是及時制止并向有關部門舉報。論據:愛護公共財產是我們的基本義務,我們要積極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本題是情境探究題,首先先提煉情境中的觀點,然后結合教材知識,明確答題方向,力求做到條分縷析,言簡意賅。(2)第一步:讀題,提煉材料中核心觀點:請一個校外高手進籃球隊,冒充本校學生。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情境中小李的正確做法是拒絕。論據:遵守規則,公平競爭,堅守誠信原則。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本題是情境探究題,首先先提煉情境中的觀點,然后結合教材知識,明確答題方向,力求做到條分縷析,言簡意賅。17.(1)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2)先把錢物給他們,再找機會報警。面對犯罪分子,我們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小青同學生活中的兩個情境。考點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能力考查: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公共參與、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讀題,提煉材料核心觀點。情境一觀點:我們應積極養成親社會行為。情境二觀點:我們要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情境一觀點正誤。論據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論據②: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論據③: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論據④:有利于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第三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情境二觀點正誤。論據①:面對犯罪分子,魯莽行事,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論據②: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采取機智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第四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解答情境一時,學生可以根據教材知識直接作答即可;解答情境二時,要先指出小青和同學的正確做法,然后結合教材知識給出合理的理由。18.(1)停止看比賽,和同學一起商量參加辯論賽的事尊重他人需要我們考慮他人的感受,積極關注、重視他人;誠實守信(2)民事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保障(3)機智的提醒或報警青少年要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做一名有正義感的人等【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強強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考點考查:尊重他人、依法維權、同違法犯罪作斗爭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公共參與、法治意識(1)第一步:本題的情境是在強強看球賽時幾個提前約好的同學來他家一起商量參加辯論賽的事,聯系尊重他人的內容;第二步:面對此種情境的正確做法是停止看比賽,和同學一起商量參加辯論賽的事;論據①:尊重他人需要我們考慮他人的感受,積極關注、重視他人;論據②:誠實守信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本題是情境探究題,首先先提煉情境中的觀點,然后結合教材知識,明確答題方向,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條分縷析,言簡意賅。(2)第一步:本題的情境是強強建議爸爸把未經爸爸的同意就擅自出版了他寫的書的出版社告上法院,聯系依法維權的內容;第二步:從訴訟類型來看,這一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論據: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保障;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本題是情境探究題,首先先提煉情境中的觀點,然后結合教材知識,明確答題方向,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條分縷析,言簡意賅。(3)第一步:本題的情境是強強發現一名男子鬼鬼祟祟地將手伸進一位乘客的背包中,聯系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內容;第二步:面對此種情境的正確做法是機智的提醒或報警;論據:青少年要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做一名有正義感的人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本題是情境探究題,首先先提煉情境中的觀點,然后結合教材知識,明確答題方向,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條分縷析,言簡意賅。19.(1)行政違法行為。(2)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③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3)態度:①應對校園欺凌要有勇有謀;②要敢于并善于維護自己正當權益;③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校園欺凌等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具體做法:①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②或向家長和老師報告,請求他們的幫助;③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關內容考點考查:違法行為的類別、預防違法犯罪、依法維權的途徑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素養(1)第一步:審設問。本問的設問主體是材料一中的內容,需要調用對違法行為的類別的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一女孩跪地被三人掌摑,根據《治安管理法》規定,三名打人學生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罰款500元,可聯系行政違法行為。第三步:組織答案。得分點:行政違法行為。(2)第一步:審設問。本問的設問主體是材料二的內容,需要調用對預防違法犯罪的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可聯系預防違法犯罪的要求。第三步:組織答案。得分點: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3)本問考查如何善用法律的相關知識,結合教材知識組織答案。20.(1)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該受到刑罰處罰。(2)①相互尊重、友好相處。②依法求助。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依靠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有勇有謀,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采用機智靈活的方式與其斗爭。【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小強違法犯罪的歷程考點考查:犯罪的特征、如何應對校園欺凌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素養(1)第一步:審設問。本問的設問主體是小強,需要調用對犯罪的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小強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暴力手段劫取他人錢財,并致他人重傷,其行為已構成犯罪,可聯系犯罪的特征。第三步:組織答案。得分點: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該受到刑罰處罰。(2)第一小問第一步:審設問。本問的設問主體是學生,需要調用對尊重他人的相關知識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防范校園欺凌和暴力,建和諧校園,是每個中學生的責任,可聯系尊重他人、互敬互愛等。第三步:組織答案。得分點:相互尊重、友好相處。第二小問第一步:審設問。本問的設問主體是學生,需要調用對校園欺凌的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近些年校園里也時常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所以在校園里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學會與他人相處,健康快樂地成長,可聯系依法求助,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依靠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有勇有謀,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采用機智靈活的方式與其斗爭。21.答案一: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杜絕不良行為,遵紀守法。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④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答案二:①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法律救濟。④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⑤必要時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解析】【分析】背景素材:“違法與犯罪”的主題辯論考點考查:預防違法犯罪、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途徑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素養【詳解】第一步:讀題,提煉核心觀點。觀點①:“勿以惡小而為之”,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觀點②:我們未成年人不僅要遠離違法犯罪,更要學會自我保護。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①說法正確。論據:預防違法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②說法正確。論據:我們要掌握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途徑。第四步:組織答案。得分點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杜絕不良行為,遵紀守法+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得分點②: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法律救濟+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22.(1)民事違法。(2)①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社會規則明確了當有人破壞秩序時該如何處罰,從而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養犬人應該遵守社會規則,溜狗拴繩,不傷害他人,如果違反規則則要受到相應的處罰。②積極關注、重視他人;平等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欣賞他人。【解析】【分析】背景素材:近八旬的耿女士在小區里被狗咬傷考點考查:違法行為的分類、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尊重他人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健康成長(1)第一步:審設問。本題的設問主體是養犬人,聯系違法行為的分類;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民事違法行為;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民事違法行為。(2)第一小問:審設問。本題的設問主體是養犬人,聯系社會規則的相關內容;第二步:審材料。被另一業主帶下樓遛彎的兩只巨型貴賓犬撲咬,身上留下多處傷口。盡管小區視頻監控完整記錄了狗咬人的過程,但狗主人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內,各種耍無賴“躲貓貓”,拒不承認咬人事實、拒絕向對方道歉→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社會規則明確了當有人破壞秩序時該如何處罰,從而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養犬人應該遵守社會規則,溜狗拴繩,不傷害他人,如果違反規則則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第二小問:本題考查對尊重他人的理解,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回答。23.(1)在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闖紅燈等。(2)①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和信任。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一個價值準則,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也是一項民族原則。②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③誠信是企業的資本,是企業的無形資本和標識。④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3)①樹立誠信意識;②運用誠信智慧;③珍惜個人誠信記錄。(4)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遠離犯罪;②我們要杜絕不良行為等。【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不遵守規則的現象;各地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刑責年齡下調考點考查:規則、誠信的重要性、踐行誠信、預防違法犯罪能力考查:分析運用能力核心素養:法治意識、公共參與(1)本題考查生活中不遵守生活規則的現象,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步:審設問。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各地區,需要調用誠信重要性的有關知識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各地區加大失信懲戒力度的必要性→體現了誠信的重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首先對設問中進行題型轉換;其次,根據教材知識,從誠信重要性的角度組織答案。(3)本題考查中學生怎樣踐行誠信,可以根據教材知識進行回答。(4)第一步:審設問。本問的設問主體為你,需要調用預防違法犯罪的有關知識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有效信息:下調最低刑責年齡,對未成年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轉化為怎樣預防違法犯罪。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首先在讀懂問題的基礎上對設問進行題型轉換;其次,根據教材知識,從預防違法犯罪的角度組織答案。24.(1)①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推動社會進步;②網絡詐騙、網絡謠言、畸形“飯圈”文化會敗壞社會風氣,不利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