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之奇諫假道_第1頁
宮之奇諫假道_第2頁
宮之奇諫假道_第3頁
宮之奇諫假道_第4頁
宮之奇諫假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12《宮之奇諫假道》示意圖3一、解題晉曾於僖公二年向虞國假道伐虢,故文中說“晉侯複假道于虞以伐虢”。此次借道,晉不懷好意,虞國大夫宮之奇力諫虞公不可再借。宮之奇從虢國對於虞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虞晉之間與虢晉之間的親密程度,依靠豐富潔淨的祭祀求神保佑的不可靠性等幾個方面進行勸諫,未被採納。最後,晉穿過虞國,滅虢,返回時順手滅了虞國。4虞國,位於山西晉南周初武王所封諸侯國,姬姓,虞國北城墻遺址5晉侯復①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②也。虢亡,虞必從之。①復:又。②表:《說文》:“上衣也,從衣,從毛。古者衣裘,以毛爲表。”上衣,外衣。所以,“表”有外面的意思。這裡指屏障。6再:數詞,二。①王充《論衡·骨相》:“禹耳三漏(孔隙),湯臂再肘,文王四乳。”《荀子·禮論》“故天子棺槨(guǒ)十重(chóng),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辨析:復、再7②第二《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注意,“再”在上古只有“二,第二”的意義,不同於現在用來表示行為的重複,如上古“再拜”是拜兩拜;”“三年再會”是說“三年之內會面兩次”,不是“三年之後再會。”古代表示行為重複,相當現代副詞“再”的是副詞“復”,《史記·項羽本紀》“復斬漢一都尉。”“再”較晚才發展出副詞用法,表行為重複。8大家有疑問的,可以詢問和交流可以互相討論下,但要小聲點9晉不可啟,寇③不可翫!一之為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④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③寇:《說文》:“寇,暴也。”《左傳·文公七年》:“兵作於內為亂,於外為寇。”④輔車:面頰和牙床骨之說,本杜注。《呂氏春秋·權勳篇》:“虞之與虢也,若車之有輔也,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上》:“余謂‘唇亡齒寒’,取諸身以為喻也;‘輔車相依’則取諸車以為喻也。”“輔”必為車的部件,具體形制不明。1011公曰:“晉,吾宗[同姓,姬姓]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宗廟在左的位次]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宗廟在右的位次]也。為文王卿士[執掌國政的大臣],勳在王室,藏於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部門]。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詞類活用,動詞活用為名詞],不唯偪[通假字偪通逼]乎?親以寵偪,猶尚害之,況以國乎?”12后稷(周始祖)大王(古公亶父,為后稷第十二代孫)大伯(大王長子)吳始祖,無子,傳位給仲雍

王季(即季歷)

文王(昌)王季之子

虢仲(西虢君)

虞仲(即仲雍)

季簡

(虞仲之子)

叔達

(季簡之子)

虞仲(周章之弟周武王封他于虞)

周章(叔達之子正式受周武王之封為吳君)

虢叔(東虢君)

武王(文王之子)

成王(武王之子)

唐叔虞(晉始祖)

穆侯

殤叔(穆侯之弟)

文侯(穆侯太子)

昭侯(文侯之子)

孝侯(昭侯之子)鄂侯(孝侯之子)

哀侯(鄂侯之子)

小子侯(哀侯之子)晉侯(哀侯之弟)桓叔(文侯之弟,名成師,昭侯封他于曲沃)

曲沃莊伯(桓叔之子)

晉武公晉獻公北虢吳王壽夢虞公13昭穆:古代宗廟中神主(牌位)的次序。始祖居中,其第二代子嗣在左為昭,其第三代(即第二代之子嗣)在右為穆,其第四代(即第三代之子嗣)在左為昭,其第五代(即第四代之子嗣)在右為穆,依此類推。“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叔死焉,王季之穆也”:大王於周為穆,故其子大伯、虞仲為“昭”;王季是大伯、虞仲是弟弟,也為“昭”,故其次子虢仲、三子虢叔為“穆”。14昭:本義為光明、明亮,《說文》:“昭,日明也。”引申為顯示、使彰明。又用以表示宗廟的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居左,稱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稱穆。天子七廟,始祖廟之外,三昭三穆;諸侯五廟,二昭二穆;大夫三廟,一昭一穆。宗廟中神主和墳地葬位的次序,也分昭穆,情況類似。15穆《說文》訓“穆”為“禾也”,段玉裁注云:“蓋禾有名穆者也。”假借表示“和”、“和諧”、“美好”、“恭敬”、“幽微”之義,又表宗廟次序,與“昭”相對。16古代宗廟的神主牌位17語法:1.其虞虢之謂也:賓語前置,“之”復指前置賓語“虞虢”。“其”是句首語氣詞。2.大伯不從,是以不嗣:是以,義即“以是”(因此),介詞“以”的賓語“是”前置。183.將虢是滅,何愛於虞:賓語前置,代詞“是”復指“滅”的前置賓語“虢”,疑問代詞“何”是“愛”的前置賓語。4.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這是一個特殊的倒裝結構。“其”指晉國(“其”的語法作用相當於“晉之”),“之”代“虞”。全句的意思是:“且晉之愛虞也,能親於桓莊乎?”19公曰:“吾享祀豐絜【通潔】,神必據[依附,這里相當于保佑]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大]天無親,惟德是依。’又曰:‘黍稷非馨①,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凴,古今字,簡化為“憑”]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使動用法]以薦[獻]馨香,神其[加強反問]吐之乎?”①馨:“香之遠聞者也”,在祭祀中常用到。如:垂~千祀20享:①用食物供奉鬼神。《尚書·盤庚上》:“茲(現在)予(我)大享于先王。”引申為“宴享,用食物招待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鄭伯享趙孟於垂隴。”(垂隴,地名),引申為“獻”:《考工記·玉人》:“璧琮(cónɡ)(一種玉器)九寸,諸侯以享天子。”②鬼神享用祭品。《孟子·萬章上》“使之主祭(讓舜主持祭祀)而百神享之。”引申為“享受”。21璧:玉器名。扁平、圓形、中心有孔。邊闊大於孔徑。古代貴族用作朝聘、祭祀、喪葬時的禮器,也作佩帶的裝飾。《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22232425262728琮cónɡ:瑞玉。方柱形,中有圓孔。用為禮器、贄品、符節等。《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29

良渚文化獸面紋琮高7.2厘米孔徑6.7厘米30良渚文化玉神人紋多節琮高32.1cm,孔徑6.3-7.2cm。

31323334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賓語前置,代詞“實”、“是”分別復指前置賓語“人”、“德”。明德惟馨、而明德以薦馨香:明,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昭明。35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率領,介詞]其族行,曰:“虞不臘[年終舉行的一種祭祀]矣!在此行也。晉不更[gèng,再]舉矣。”冬,十二月丙子朔[每月的第一天],晉滅虢。虢公醜①奔京師。師還,館[名詞活用為動詞]於虞,遂襲虞,滅之。①醜(醜)---與美相對醜-------------地支36宮之奇以其族行:連動結構,以用作動詞,率領。虞不臘矣:臘,古代年終舉行的祭祀活動,本是名詞,這裏活用為動詞,舉行臘祭。師還,館於虞:館,本是名詞(賓館),這裏活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