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2025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相關專業知識模擬試卷5單選題(共94題,共94分)(1.)下列選項中在DIC診斷中最為敏感的指標是A.血小板計數B.血漿纖維蛋(江南博哥)白原含量測定C.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測定D.血漿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E.血清FDP測定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DIC時FDP顯著高于正常值,一般大于40μg/L。本試驗被認為是DIC診斷中最敏感的指標之一。(2.)載脂蛋白AⅠA.組成LDL并維持其結構穩定的成分B.反映HDL顆粒合成與分解情況C.可以激活LPL,從而促進膽固醇酯化D.是血漿中濃度最低的載脂蛋白E.冠心病患者ApoAⅠ水平偏高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HDL的主要載脂蛋白是載脂蛋白AⅠ;ApoCⅡ為LPL必需的輔助因子;ApoAⅠ是血漿中濃度最高的載脂蛋白;冠心病患者該水平偏低。(3.)關于胰島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胰島素升高可見于2型糖尿病B.胰島素降低常見于1型糖尿病C.胰島素抵抗導致胰島素水平下降D.2型糖尿病空腹胰島素水平正?;蚵愿逧.1型糖尿病空腹胰島素水平低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胰島素拮抗物或受體數目減少,可能是空腹胰島素水平略高的原因。(4.)采用伊紅Y染色觀察精子存活率,死亡精子的特點是A.不著色B.易于著色C.呈黑色D.呈白色E.尾部腫脹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一般精子死亡后,細胞膜的完整性受損,失去屏障功能,易于著色,活精子不著色(白色)。精子尾部腫脹見于精子低滲腫脹試驗。黑色為制備伊紅Y染色干片相差顯微鏡油鏡下顯示的活精子的顏色。(5.)貧血患者抗貧血治療后,外周血中網織紅細胞達高峰時間為A.1~3天B.3~7天C.7~10天D.10~15天E.15~20天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貧血患者經抗貧血治療,用藥3~5天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7~10天達到高峰,治療2周后網織紅細胞逐漸下降,紅細胞及Hb才逐漸升高,因此網織紅細胞計數可作為貧血治療的觀察指標。(6.)紅細胞直徑>15μm常見于A.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B.再生障礙性貧血C.溶血性貧血D.缺鐵性貧血E.葉酸缺乏所致貧血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正常紅細胞直徑約為7μm,如紅細胞直徑>15μm見于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7.)屬于精子低滲腫脹試驗中,g型腫脹精子率參考值應A.<20%B.<50%C.>20%D.>50%E.>80%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精子尾部低滲腫脹試驗可作為體外精子膜功能及完整性的評估指標,預測精子潛在的受精能力,有研究表明,不育癥的精子尾部腫脹率明顯減低。g型腫脹精子(全尾部腫脹)率應>50%。(8.)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A.κ鏈和λ鏈B.γ鏈和α鏈C.ε鏈和κ鏈D.λ鏈和μ鏈E.μ鏈和δ鏈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輕鏈輕鏈有兩型,為κ鏈和λ鏈;(9.)下列對尿酮體檢測描述不正確的是A.Rothera法能檢出乙酰乙酸B.Rothera法能檢出丙酮C.Rothera法能檢出β-羥丁酸D.Rothera法對乙酰乙酸最敏感E.不同廠家的試劑帶對乙酰乙酸和丙酮的靈敏度不一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Rothera法在堿性條件下,亞硝基鐵氰化鈉可與尿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應呈紫色,但不與β-羥丁酸反應。(10.)在腦脊液中查找新型隱球菌采用A.巴氏染色B.瑞氏染色C.抗酸染色D.墨汁染色E.煌焦油藍染色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墨汁染色用于對新型隱球菌的染色,染色后在菌體周圍呈現明顯的未著色的莢膜??顾崛旧ǔS糜诮Y核桿菌染色,煌焦油藍染色通常對網織紅細胞進行活體染色,巴氏染色常用于上皮細胞染色或陰道涂片中觀察女性激素水平對上皮細胞的影響,瑞氏染色通常對血細胞進行染色。(11.)常被作為同一涂片中測量其他細胞大小的“標尺”是A.中性粒細胞B.淋巴細胞C.嗜酸性粒細胞D.漿細胞E.紅細胞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在非上皮細胞成分中,淋巴細胞是積液中最為常見的,以小淋巴細胞為主,因淋巴細胞核染色質清晰,大小較為一致,故常被作為同一涂片中測量其他細胞大小的"標尺"。(12.)真空采血法錯誤的敘述是A.特別適用于病房及野外流動采血B.不易污染實驗室和采血室環境C.不易控制采血量D.可減少溶血現象E.可避免對醫護人員的感染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真空采血法整個過程無血液外溢和污染,血標本轉運方便,特別適用于病房和野外流動采血,能避免對醫務人員的感染和患者血標本間的交叉污染,血樣無須容器之間的轉移,減少了溶血現象。故應選擇不易控制采血量。(13.)下列疾病中存在骨髓細胞核質發育不平衡的是A.缺鐵性貧血B.免疫性溶血性貧血C.失血性貧血D.再生障礙性貧血E.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缺鐵性貧血為增生性貧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主要以紅系增生為主,增生的紅系細胞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體積較正常為小,胞質少而著色偏藍,邊緣不整,呈鋸齒狀或破布狀,顯示胞質發育落后,血紅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濃縮塊狀,表現為“核老質幼”的核質發育不平衡改變。選項中其他貧血均無此改變。(14.)霍奇金病的骨髓穿刺涂片中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細胞是A.戈謝細胞B.尼曼-匹克細胞C.原始淋巴細胞D.R-S細胞E.原始漿細胞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霍奇金病的惡性細胞,即R-S(Reed-Stenberg)細胞,典型形態為巨大雙核或多核細胞。(15.)M1型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細胞應A.≥30%B.≥50%C.≥60%D.≥80%E.≥90%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原始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的骨髓特點是骨髓中原始細胞≥90%(NEC),早幼粒細胞很少,中幼粒細胞以下階段不見或罕見。此點特征與M2a相區別。(16.)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癥分為水腫細胞型、干細胞型,其依據是A.細胞內含水量B.貧血程度C.染色體分類D.紅細胞內Na、K的濃度E.紅細胞體積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癥依據口形紅細胞內Na、K的濃度分型。(17.)內源凝血途徑是指A.凝血酶原活化形成凝血酶的過程B.纖維蛋白原活化形成纖維蛋白的過程C.從FX的激活到纖維蛋白形成的過程D.從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復合物形成的過程E.從TF釋放到TF-FⅦa-Ca2+復合物形成的過程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選項A、B、C描述的均是共同途徑,E描述的是外源凝血途徑,該途徑的顯著特點是由組織因子(TF)進入血液,進而活化FⅦ。內源凝血途徑是指參與的凝血因子全部源自正常血液中存在的凝血因子和Ca2+,主要涉及的凝血因子包括FⅫ、FⅪ、FⅨ、FⅧ,但這一途徑已經不再是主要的凝血途徑,內源凝血途徑與外源凝血途徑并不是各自完全獨立,而是相互密切聯系的。(18.)在淋巴瘤檢驗中,提示來源于B細胞的是A.小鼠紅細胞玫瑰花結以及EAC玫瑰花結形成B.綿羊紅細胞玫瑰花結形成C.酸性磷酸酶染色D.CD3E.CD4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小鼠紅細胞玫瑰花結以及EAC玫瑰花結形成提示淋巴瘤細胞為B細胞來源,特別是在小細胞型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最適用。(19.)關于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說法正確的是A.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β地中海貧血B.臨床上一般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C.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雜合子型為重型D.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重型可見網織紅細胞和靶型紅細胞都增多E.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輕型時細胞內鐵增多,脆性試驗降低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β地中海貧血,臨床分為輕型、微型、中間型、重型等,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輕型是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雜合子型,可見網織紅細胞和靶型紅細胞都增多,重型時細胞內鐵增多,脆性試驗降低。(20.)正常骨髓中,粒細胞系統中比例最高的是A.早幼粒細胞B.中性中幼粒細胞C.中性晚幼粒細胞D.中性桿狀核粒細胞E.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早幼粒細胞(21.)M5a型白血病的骨髓中原始單核細胞應A.≥20%(NEC)B.≥30%(NEC)C.≥50%(NEC)D.≥80%(NEC)E.≥90%(NEC)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M5型白血病的骨髓中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異常增生,原始單核細胞≥80%(NEC)可診斷為M5a,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30%(NEC)可診斷為M5b。(22.)M0為A.原始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B.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C.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D.巨核細胞白血病E.紅白血病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M0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細胞≥30%,無T、B淋巴細胞標志,至少表達一種髓系抗原,免疫細胞化學或電鏡MPO陽性。(23.)蠕形螨寄生于人體的A.上皮細胞內B.皮膚隧道中C.外周血液中D.淋巴系統內E.毛囊深部或皮脂腺內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蠕形螨寄生于多種哺乳動物的毛囊、皮脂腺中,對宿主的特異性很強。寄生于人體內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兩種。(24.)對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進行糞檢時,應做到A.取任意部分檢查B.取黏液、膿血部分檢查C.取任意部分檢查應及時送檢并注意保溫D.取黏液、膿血部分檢查應及時送檢并注意保溫E.取黏液、膿血部分檢查注意送、檢均需保溫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一般在稀便或帶有膿血的便中滋養體多見,滋養體在外界抵抗力很弱,離體后會迅速死亡。故檢查時糞便應新鮮并快速檢測,溫度較低時要注意保溫,收集糞便及抽取物的容器應清潔,無化學藥品及尿液污染。(25.)下列符合杜氏利什曼原蟲特征的是A.前鞭毛體具有鞭毛四根B.前鞭毛體呈圓形或橢圓形C.無鞭毛體呈梭形D.無鞭毛體蟲體小,圓形或橢圓形E.無鞭毛體具有波動膜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無鞭毛體卵圓形,大小為(2.9~5.7)μm×(1.8~4.0)μm,瑞氏染液染色后,細胞質呈淡藍色或深藍色,內有一個較大的圓形核,呈紅色或淡紫色。動基體位于核旁,著色較深,細小,桿狀。從前端顆粒狀的基體發出一條根絲體。前鞭毛體呈梭形,長11.3~15.9μm,核位于蟲體中部,動基體在前部,基體在動基體之前,由此發出一根鞭毛游離于蟲體外。(26.)下列血漿蛋白質中可作為機體營養不良指標的是A.結合珠蛋白B.前清蛋白C.C反應蛋白D.銅藍蛋白E.轉鐵蛋白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前清蛋白在肝細胞合成,主要作為組織修補材料,是機體營養不良指標之一。(27.)速率法測定血清ALP選用的波長為A.450nmB.405nmC.560nmD.620nmE.340nm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速率法測定血清ALP時監測的是產物對硝基酚,它在405nm處有特異性光吸收。(28.)對于初診需明確甲亢診斷的患者,以下組合最合理的是A.T3+T4B.T3+T4+TSHC.FT3+FT4D.FT3+FT4+TSHE.T3+T4+FT3+FT4+TSH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首先TSH是反映垂體一甲狀腺軸最敏感指標,因此必須包括TSH。此外,游離甲狀腺激素的測定受影響因素較少??紤]以上兩點,應選擇D。(29.)進食將影響檢查結果的項目是A.血糖B.糖化終末產物C.糖化血清蛋白D.糖化血紅蛋白E.果糖胺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血糖波動受飲食影響極大,其余指標無影響。(30.)在急性胰腺炎時脂肪酶臨床意義表述正確的是A.出現早,持續時間長B.出現晚,持續時間長C.出現早,持續時間短D.出現早,上升幅度大E.上升幅度大,持續時間短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在急性胰腺炎時脂肪酶出現早,上升幅度大,持續時間長。(31.)有關Ⅲ型高脂血癥代謝性改變的敘述錯誤的是A.β-VLDL,經肝的ApoE受體清除受阻B.肝從CM殘粒獲得的外源性膽固醇減少,自身合成膽固醇并分泌VLDL增多C.VLDL過度生成而堆積在血漿中D.LPL活性升高E.VLDL不能轉變成LDL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LPL活性減低,VLDL不能轉變成LDL。(32.)溶血標本對測定結果最有影響的是A.CKB.LDC.ALTD.ALPE.GGT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乳酸脫氫酶(LD)在紅細胞中含量較高,溶血時對測定LD影響最大。(33.)克山病的發病原因之一是由于缺乏A.硒B.鐵C.磷D.錳E.鈣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克山病是以心肌壞死為主的疾病,缺乏硒是發病的主要原因。(34.)在人體內調節鈣磷代謝的物質是A.膽鈣化醇B.β-胡蘿卜素C.1,25-(OH)2D3D.7-脫氫膽固醇E.維生素D3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1,25-(OH)2D3是人體內調節鈣磷代謝的激素。(35.)以乳酸鹽為底物的乳酸脫氫酶活力測定,所用NAD+的濃度較理論計算所用的大得多,其原因為A.NAD+的價格低B.NAD+的Km大C.NAD+的Km小D.NAD+的穩定性差E.反應產物丙氨酸、樣品中乳酸脫氫酶和部分NAD+者可形成不活潑的中間體,大量NAD+可使反應右移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乳酸脫氫酶測定過程中的常見問題是反應產物丙氨酸、樣品中乳酸脫氫酶和部分NAD+三者可形成不活潑的中間體,大量NAD+可使反應右移。(36.)以下結果符合亞臨床甲亢的診斷的是(↑表示升高,↓表示下降,不變表示正常)A.T3↑,T4不變,TSH不變B.T3不變,T4↑,TSH不變C.T3不變,T4不變,TSH↑D.T3不變,T4不變,TSH↓E.T3↑,T4↑,TSH不變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根據亞臨床甲亢的定義,是指TSH降低,而甲狀腺激素正常,一般是早期甲亢或甲亢治療的恢復期,患者無自覺癥狀,故選擇D。(37.)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易感細胞是A.CD3T細胞B.CD4T細胞C.CD8T細胞D.CD2T細胞E.CD25T細胞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HIV感染T細胞的機制是HIV膜蛋白gp120與T細胞表面CD4分子結合,介導病毒與細胞膜融合,致使病毒核酸侵入細胞,CD4是HIV的主要受體。最佳答案為B選項。CD2、CD3所有T細胞均表達,CD25為IL-2的受體。(38.)參與急性排斥反應的主要細胞是A.CD8+TcB.CD4+ThC.DCD.BE.NK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急性排斥反應主要原因是細胞免疫應答。CD8+Tc能直接識別異體MHC分子,是重要的效應細胞。(39.)監測乳腺癌患者術后復發的最佳指標是A.CA19-9B.CA15-3C.NSED.CYFRA21-1E.CA125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CA15-3是監測乳腺癌患者術后復發的最佳指標。(40.)完全抗原具有A.抗原性B.免疫原性C.反應原性D.抗原性和反應原性E.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完全抗原即抗原,同時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反應原性);不論完全抗原還是半抗原均具有抗原性,抗原性是抗原固有性質。抗原性通過與相應抗體特異性結合表現出來,又稱為反應原性。(41.)具有抵償性特征的誤差是A.隨機誤差B.系統誤差C.測量誤差D.相對誤差E.引用誤差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隨機誤差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抵償性。(42.)ELISA常用的固相材料為A.NC膜B.聚苯乙烯C.磁性顆粒D.尼龍膜E.凝膠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聚苯乙烯蛋白吸附性能好,易于包被;可塑性能強,便于制作成各種形狀;透光性能好,便于檢測,故為最常用的固相材料。(43.)為加速抗原一抗體復合物的形成應在免疫比濁測定體系中加入A.補體B.高離子強度的鹽溶液C.高濃度的葡萄糖D.牛血清白蛋白E.聚乙二醇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聚乙二醇能夠加快抗原抗體的結合,促進免疫復合物形成,縮短反應時間。(44.)超急性排斥反應病理改變的特點為A.主要表現壞死性血管炎癥B.慢性纖維化C.細胞間質出現鈣化D.首先移植器官實質細胞壞死E.首先移植器官實質細胞溶解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患者體內預存抗體與移植物血管內細胞結合,壞死性血管炎癥是超急性排斥反應的主要病理改變。(45.)HIV感染的確診實驗方法是A.ELISAB.熒光免疫C.免疫印跡D.免疫層析E.發光免疫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通過免疫印跡實驗可同時檢測幾種HIV抗體,可作為確診實驗。(46.)用碘原子標記多肽或蛋白,是因為這類分子上有一種氨基酸,這種氨基酸是A.賴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E.亮氨酸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在正1價或0價狀態,碘原子可以取代酪氨酸分子上羥基鄰位的氫原子而標記在蛋白或多肽上。(47.)落射熒光顯微鏡的激發濾片應安裝在A.激發濾片與分色鏡之間B.物鏡與分色鏡之間C.光源與分色鏡之間D.分色鏡與目鏡之間E.物鏡與載玻片之間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激發濾片的作用是允許特定波長的激發光通過,安裝在光源與分色鏡之間。(48.)時間分辨熒光分析法最為常用的稀土金屬是A.釤B.鑭C.鋱D.銪E.鏑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的標記物是鑭系元素,包括銪、釤、鋱、釹、鏑等,它們的熒光壽命較長,其中銪和鋱的熒光壽命特別長且熒光強,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其中又以銪最為常用。(49.)以下不屬于奈瑟菌科的是A.淋病奈瑟菌B.巴斯德菌C.卡他布蘭漢菌D.腦膜炎奈瑟菌E.莫拉菌屬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和卡他布蘭漢菌是奈瑟菌科主要的致病菌。除此之外還有莫拉菌屬、金氏菌屬、不動桿菌屬等。巴斯德菌屬于巴斯德菌科。(50.)關于銅綠假單胞菌致病因子敘述正確的是A.過氧化氫酶、磷脂酶C等B.血漿凝固酶、磷脂酶A等C.觸酶、磷脂酶A等D.彈性蛋白酶、磷脂酶C等E.脂肪酶、磷脂酶E等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局部感染常見于燒傷或創傷后,它具有多種致病因子,包括黏附素、多糖莢膜、外毒素、綠膿素、彈性蛋白酶、磷脂酶C等。(51.)對氣單胞菌屬生物學特性敘述正確的是A.革蘭染色(-)、單極鞭毛(+)、芽胞(-)B.革蘭染色(+)、單極鞭毛(+)、芽胞(-)C.革蘭染色(-)、單極鞭毛(-)、芽胞(-)D.革蘭染色(-)、單極鞭毛(+)、芽胞(±)E.革蘭染色(-)、單極鞭毛(-)、芽胞(+)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氣單胞菌形態染色為單極鞭毛、運動活潑、無芽胞革蘭陰性短桿菌。(52.)幽門螺桿菌在生長時所需N2的最適濃度為A.65%N2B.30%N2C.25%N2D.20%N2E.85%N2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幽門螺桿菌是螺桿菌屬細菌,微需氧菌,其生長最佳氣體環境為5%氧氣、10%二氧化碳、85%氮氣。(53.)關于白喉桿菌形態特點敘述正確的是A.菌體粗短,一端或兩端膨大,革蘭陽性桿菌B.菌體細長微彎,一端或兩端膨大,革蘭陽性桿菌C.菌體細長微彎,一端或兩端膨大,革蘭陰性桿菌D.革蘭陽性球桿菌E.革蘭陰性球桿菌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白喉桿菌菌體細長微彎,一端或兩端膨大,革蘭陽性桿菌。(54.)立克次體與細菌的主要區別是A.有細胞壁和核糖體B.有DNA和RNA兩種核酸C.嚴格的細胞內寄生D.以二分裂方式繁殖E.對抗生素敏感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有細胞壁和核糖體、有DNA和RNA兩種核酸、二分裂繁殖、對抗生素敏感為立克次體與細菌的共同特征。細菌可在人工培養基中生長,而立克次體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物。(55.)流感嗜血桿菌培養特性敘述正確的是A.厭氧,最適生長溫度37℃B.需氧,最適生長溫度57℃C.需氧,最適生長溫度27℃D.需氧,最適生長溫度37℃E.厭氧,最適生長溫度57℃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本菌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7℃,對營養有特殊要求,培養時必須添加含有Ⅴ、Ⅹ因子的新鮮血液。(56.)下述菌無動力的是A.副傷寒沙門菌B.鼠疫耶爾森菌C.副溶血弧菌D.銅綠假單胞菌E.空腸彎曲菌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鼠疫耶爾森菌無鞭毛,無動力;副傷寒沙門菌、副溶血弧菌、銅綠假單胞菌、空腸彎曲菌均有鞭毛,有動力。(57.)共用題干一多發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漿PT、APTT延長,血小板數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血漿D-二聚體測定B.血清纖維蛋白降解產物測定C.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D.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E.束臂試驗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大約有1/3的狼瘡抗凝物質(LA)陽性的患者發生血栓,主要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自發性流產、多發性血栓形成和惡性腫瘤等,血栓類型常見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漿中特異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過結合磷脂復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發生凝血反應來干擾凝血過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過程均依賴磷脂參與,故這些患者在體外試驗中表現為抗凝效應,而在體內可刺激凝血過程,促進血栓形成。
篩檢試驗為陽性的血漿,若屬于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者,則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長的APTT被糾正,此為確診試驗。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測定值/確診試驗測定值為0.8~1.2。若篩檢試驗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都延長,且比值在正常范圍內,提示被檢血漿中無狼瘡抗凝物質存在,可能有其他異??鼓镔|存在;若篩檢試驗凝固時間延長,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縮短(被糾正),提示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
狼瘡抗凝物質的檢測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釋試驗進行檢測,該試驗不受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受檢血漿中肝素含量(58.)共用題干一多發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漿PT、APTT延長,血小板數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活性B.血漿纖溶酶原活化抑制物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檢測D.血小板生存時間E.狼瘡抗凝物質確診試驗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大約有1/3的狼瘡抗凝物質(LA)陽性的患者發生血栓,主要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自發性流產、多發性血栓形成和惡性腫瘤等,血栓類型常見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漿中特異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過結合磷脂復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發生凝血反應來干擾凝血過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過程均依賴磷脂參與,故這些患者在體外試驗中表現為抗凝效應,而在體內可刺激凝血過程,促進血栓形成。
篩檢試驗為陽性的血漿,若屬于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者,則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長的APTT被糾正,此為確診試驗。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測定值/確診試驗測定值為0.8~1.2。若篩檢試驗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都延長,且比值在正常范圍內,提示被檢血漿中無狼瘡抗凝物質存在,可能有其他異常抗凝物質存在;若篩檢試驗凝固時間延長,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縮短(被糾正),提示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
狼瘡抗凝物質的檢測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釋試驗進行檢測,該試驗不受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受檢血漿中肝素含量(59.)共用題干一多發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漿PT、APTT延長,血小板數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B.FⅡ及FX異常的影響C.FⅤ及FⅧ異常的影響D.FⅢ異常的影響E.FⅦ及FⅧ異常的影響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大約有1/3的狼瘡抗凝物質(LA)陽性的患者發生血栓,主要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自發性流產、多發性血栓形成和惡性腫瘤等,血栓類型常見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漿中特異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過結合磷脂復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發生凝血反應來干擾凝血過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過程均依賴磷脂參與,故這些患者在體外試驗中表現為抗凝效應,而在體內可刺激凝血過程,促進血栓形成。
篩檢試驗為陽性的血漿,若屬于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者,則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長的APTT被糾正,此為確診試驗。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測定值/確診試驗測定值為0.8~1.2。若篩檢試驗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都延長,且比值在正常范圍內,提示被檢血漿中無狼瘡抗凝物質存在,可能有其他異常抗凝物質存在;若篩檢試驗凝固時間延長,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縮短(被糾正),提示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
狼瘡抗凝物質的檢測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釋試驗進行檢測,該試驗不受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受檢血漿中肝素含量(60.)共用題干患者男性,15歲,河北省某縣農民。1985年9月中旬自感頭痛、發熱、乏力,服用APC等藥無效,已持續2周。體溫39.2℃,門診以“發熱待查”收入住院。體檢:血壓12/8kPa(90/60mmHg),脈率120次/分,貧血面容,牙齦少許出血,兩肺有輕度啰音,心臟(一),肝肋下2cm,脾肋下8cm,質軟,腋下及腹股溝處可觸及蠶豆大小淋巴結,無壓痛,化驗:RBC220*1010/L(220萬/mm3),WBC2.0*109/L(2000/mm3),血小板5.0*1010/L(5萬/mm3),Hb40g/L(4.0g/dl),A/G=0.58。病原學檢查:檢出杜氏利什曼原蟲。診斷:內臟利什曼病。問題:A.骨髓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體B.骨髓穿刺涂片查到無鞭毛體C.脾臟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體D.脾臟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體與無鞭毛體E.穿刺物培養檢出無鞭毛體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蟲的無鞭毛體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器官的巨噬細胞內,骨髓穿刺最為常用,因此骨髓穿刺涂片查到無鞭毛體即可確診。
貧血是黑熱病重要癥狀之一,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都減少,即全血象減少,這是由于脾功能亢進,血細胞在脾內遭到大量破壞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產生貧血的重要原因。(61.)共用題干患者男性,15歲,河北省某縣農民。1985年9月中旬自感頭痛、發熱、乏力,服用APC等藥無效,已持續2周。體溫39.2℃,門診以“發熱待查”收入住院。體檢:血壓12/8kPa(90/60mmHg),脈率120次/分,貧血面容,牙齦少許出血,兩肺有輕度啰音,心臟(一),肝肋下2cm,脾肋下8cm,質軟,腋下及腹股溝處可觸及蠶豆大小淋巴結,無壓痛,化驗:RBC220*1010/L(220萬/mm3),WBC2.0*109/L(2000/mm3),血小板5.0*1010/L(5萬/mm3),Hb40g/L(4.0g/dl),A/G=0.58。病原學檢查:檢出杜氏利什曼原蟲。診斷:內臟利什曼病。問題:A.無鞭毛體可破壞血細胞B.前鞭毛體可破壞血細胞C.脾功能亢進D.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E.無鞭毛體和前鞭毛體均可破壞血細胞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蟲的無鞭毛體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器官的巨噬細胞內,骨髓穿刺最為常用,因此骨髓穿刺涂片查到無鞭毛體即可確診。
貧血是黑熱病重要癥狀之一,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都減少,即全血象減少,這是由于脾功能亢進,血細胞在脾內遭到大量破壞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產生貧血的重要原因。(62.)反映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的參數是A.RDWB.HCTC.MCVD.MCHE.MCHC正確答案:D(63.)關于鎂功能表述錯誤的是A.鎂是常量元素之一B.鎂離子是多種酶的輔助因子C.鎂離子和鈣離子都分布在細胞內液D.鎂離子對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有抑制作用E.體內鎂50%以上存在骨骼中正確答案:C(64.)與強直性脊柱炎密切相關的HLA基因為A.HLA-DR3B.HLA-DR4C.HLA-B27D.HLA-DR9E.HLA-DR正確答案:C(65.)O157:H7不發酵A.葡萄糖B.乳糖C.麥芽糖D.山梨醇E.甘露醇正確答案:D(66.)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常用的非特異性刺激物是A.PHAB.PWMC.LPSD.Con-AE.SPA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T細胞表面具有PHA受體,能與PHA結合,促進體外培養的T細胞發生轉化并增殖。(67.)通過節肢動物叮咬致病的是A.鼠疫耶爾森菌B.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C.假結核耶爾森菌D.普通變形桿菌E.奇異變形桿菌正確答案:A(68.)血清轉鐵蛋白受體測定升高見于A.再生障礙性貧血B.缺鐵性貧血C.鐵粒幼細胞貧血D.腎衰竭E.巨幼細胞貧血正確答案:B(69.)生物轉化的效果是使藥物的A.活性升高B.活性降低C.活性滅活D.極性升高,有利于吸收E.極性升高,有利于排泄正確答案:E(70.)多次重復測定同一血清蛋白標本時,范圍包含全體的A.31.6%B.68.3%C.95.5%D.99.7%E.100%正確答案:C(71.)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在FAB形態學分型中是A.AML-M1B.AML_-M2C.AML-M3D.AML-M4E.AML-M6正確答案:D(72.)屬于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A.慢性甲狀腺炎B.系統性紅斑狼瘡C.類風濕關節炎D.混合性結締組織病E.干燥綜合征正確答案:A(73.)鈣在體內參與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但除外A.作用于細胞膜,影響膜的通透性及轉運B.細胞內Ca2+作為第二信使參與代謝調節C.作為凝血因子之一,參與血液凝固D.是維生素D-1α-羥化酶的抑制劑E.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正確答案:E(74.)急性細胞排斥反應中,最重要的效應細胞是A.巨噬細胞B.NK細胞C.DCD.CD4+Th細胞E.CD8+CTL細胞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CD8+CTL細胞直接識別異體HLA分子,直接殺傷異體組織細胞。(75.)酶活性即酶促反應速度,指在規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測定底物的減少量或以下哪項的生成量A.產物B.酶C.輔酶D.輔助因子E.激活劑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酶活性即酶促反應速度,指在規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底物的減少量或產物的生成量。(76.)檢測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基礎水平應選擇A.上午10~12時B.早晨8時C.下午2~4時D.下午任何時間E.夜間時間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白天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高,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夜間增高;上午波動大,下午較恒定。(77.)李斯特菌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常伴隨感染的病原體是A.紅斑丹毒絲菌B.陰道加特納菌C.單純皰疹病毒D.帶狀皰疹病毒E.EB病毒正確答案:E(78.)心肌梗死時血清LD同工酶升高最明顯的是A.LD5B.LD2C.LD3D.LD4E.LD1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LD有五種亞型,分別分布在不同組織中,LD1主要分布在心肌,LD5主要分布在肝細胞。(79.)財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因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主要是由于造血于細胞質量的異常引起的B.再障發病因素主要為先天性C.獲得性者常見于化學藥物、放射線等D.細胞毒性藥物可以誘發再障,如腫瘤化療藥E.殺蟲劑也可以引起再障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再障發病因素復雜,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細胞的質量異常,獲得性者常見于化學藥物、放射線、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細胞毒性藥物和抗生素可引起再障,殺蟲劑可能引起再障。(80.)血涂片經瑞氏染色后,Alder-Reilly畸形的形態特點是A.中性粒細胞中含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顆粒B.中性粒細胞中有數個直徑2~5μm的包涵體C.中性粒細胞常為桿狀或分兩葉D.中性粒細胞含有淡藍色大而圓的包涵體E.中性粒細胞胞質中出現呈紫紅色細桿狀物質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Alder-Reilly畸形,細胞質內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顆粒,染深紫色。(81.)對諾卡菌屬的敘述正確的是A.革蘭陽性球菌B.革蘭陰性桿菌C.革蘭陰性球菌D.革蘭陽性桿菌E.有芽胞正確答案:D(82.)精子體部形態異常主要是指A.著色異常B.腫脹和不規則C.皺縮和畸形D.有異常顆粒E.折斷和分裂正確答案:B(83.)不符合多發性骨髓瘤實驗室改變的是A.高尿酸血癥B.高鈣血癥C.高白蛋白血癥D.高黏稠血癥E.堿性磷酸酶增高正確答案:C(84.)診斷淋巴瘤最重要的實驗室診斷依據是A.骨髓涂片檢查B.骨髓細胞化學染色檢查C.淋巴結穿刺涂片檢查D.淋巴結活檢印片檢查E.淋巴結病理切片檢查正確答案:E(85.)鮮血便常見于A.上消化道出血B.細菌性痢疾C.阿米巴痢疾D.痔瘡E.潰瘍性結腸炎正確答案:D(86.)共用題干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骨髓中原始粒細胞占30%~89%(NEC),并可見到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成熟粒細脆>10%,約50%病例的白血病細胞內可見到Auer小體。A.M0B.M1C.M2aD.M3E.M4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M2a型與M1型的主要區別是后者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而前者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以及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成熟粒細胞>10%。
堿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細胞中,除巨噬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外,其他細胞均呈陰性反應,而M2a型時,多數細胞為原始細胞以及幼稚階段細胞,所以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或缺失。
M2a型的原始和幼稚細胞內出現Phi(φ)小體。(87.)共用題干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骨髓中原始粒細胞占30%~89%(NEC),并可見到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成熟粒細脆>10%,約50%病例的白血病細胞內可見到Auer小體。A.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或缺失B.多數原始粒細胞過碘酸-雪夫反應呈陽性C.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陰性反應D.白血病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呈陰性反應E.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可呈陽性反應,可被氟化鈉抑制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M2a型與M1型的主要區別是后者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而前者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以及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成熟粒細胞>10%。
堿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細胞中,除巨噬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外,其他細胞均呈陰性反應,而M2a型時,多數細胞為原始細胞以及幼稚階段細胞,所以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或缺失。
M2a型的原始和幼稚細胞內出現Phi(φ)小體。(88.)共用題干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骨髓中原始粒細胞占30%~89%(NEC),并可見到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成熟粒細脆>10%,約50%病例的白血病細胞內可見到Auer小體。A.細胞核形態B.核仁數量C.胞質顏色D.胞體大小E.Phi(φ)小體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M2a型與M1型的主要區別是后者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而前者骨髓中原始粒細胞<90%,以及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和成熟粒細胞>10%。
堿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細胞中,除巨噬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外,其他細胞均呈陰性反應,而M2a型時,多數細胞為原始細胞以及幼稚階段細胞,所以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或缺失。
M2a型的原始和幼稚細胞內出現Phi(φ)小體。(89.)共用題干陽性結果為胞質內出現紅色顆粒、塊狀或彌漫狀紅色。嗜酸性粒細胞的顆粒本身不著色,而顆粒之間的胞質呈紅色,嗜堿性粒細胞呈陽性反應,漿細胞一般為陰性反應。能幫助鑒別戈謝細胞和尼曼一皮克細胞。A.過氧化物酶染色B.過碘酸-雪夫反應C.堿性磷酸酶染色D.酸性磷酸酶染色E.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過碘酸-雪夫反應符合上述血細胞染色反應特征。過氧化物酶染色陽性反應呈棕黑色顆粒,堿性磷酸酶染色陽性反應呈灰褐色至深黑色顆粒,酸性磷酸酶染色陽性反應呈鮮紅色顆粒,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陽性反應呈紅色沉淀。
過碘酸-雪夫反應中,自早幼粒細胞至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均呈陽性反應,大多數淋巴細胞為陰性反應。
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中,過碘酸-雪夫反應在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和紅細胞均呈陰性反應。但在紅血病和紅白血病時,幼紅細胞可呈陽性反應,有時陽性反應幼紅細胞的百分比增高,陽性反應的程度也很強,有時紅細胞也呈陽性反應。(90.)共用題干陽性結果為胞質內出現紅色顆粒、塊狀或彌漫狀紅色。嗜酸性粒細胞的顆粒本身不著色,而顆粒之間的胞質呈紅色,嗜堿性粒細胞呈陽性反應,漿細胞一般為陰性反應。能幫助鑒別戈謝細胞和尼曼一皮克細胞。A.淋巴細胞B.早幼粒細胞C.中幼粒細胞D.晚幼粒細胞E.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過碘酸-雪夫反應符合上述血細胞染色反應特征。過氧化物酶染色陽性反應呈棕黑色顆粒,堿性磷酸酶染色陽性反應呈灰褐色至深黑色顆粒,酸性磷酸酶染色陽性反應呈鮮紅色顆粒,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陽性反應呈紅色沉淀。
過碘酸-雪夫反應中,自早幼粒細胞至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均呈陽性反應,大多數淋巴細胞為陰性反應。
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中,過碘酸-雪夫反應在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和紅細胞均呈陰性反應。但在紅血病和紅白血病時,幼紅細胞可呈陽性反應,有時陽性反應幼紅細胞的百分比增高,陽性反應的程度也很強,有時紅細胞也呈陽性反應。(91.)共用題干陽性結果為胞質內出現紅色顆粒、塊狀或彌漫狀紅色。嗜酸性粒細胞的顆粒本身不著色,而顆粒之間的胞質呈紅色,嗜堿性粒細胞呈陽性反應,漿細胞一般為陰性反應。能幫助鑒別戈謝細胞和尼曼一皮克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9 短詩三首 繁星(一五九)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2024年泰山版小學信息技術二年級上冊《3管理計算機的資源》教學設計
- 2023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第二節 看不見的運動教學設計 (新版)滬科版
- 4我對世界很好奇 教學設計二年級下冊心理健康同步備課系列(浙教版)
- 2024新教材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中古時期的世界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教學設計 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財務風險警示教育
- 激勵行業心態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 第3單元 第7課 第2框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成長紀事 第4課《傷仲永》教學設計1 滬教版五四制
-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二單元 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 第4課 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堤防、淤地壩運行一般危險源風險評價方法-風險矩陣法(LS法)介紹
- 鍶90敷貼器等設備技術參數及配置要求
- 國家開放大學《成本管理》形考任務(1-4)試題答案解析
- 2023年05月2023年江蘇南京市博物總館招考聘用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答案解析
- 信息技術基礎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海南師范大學
- 退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申請表
- 甘肅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考核評估細則
- 2023工會春游活動方案(7篇)
- 二年級音樂上冊 《大頭娃娃》教學課件
- 第四章莖尖分生組織培養
- 政治表現及具體事例三條經典優秀范文三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