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高考Ⅱ卷02)(參考答案)_第1頁
語文(新高考Ⅱ卷02)(參考答案)_第2頁
語文(新高考Ⅱ卷02)(參考答案)_第3頁
語文(新高考Ⅱ卷02)(參考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02語文(新高考Ⅱ卷)·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1.(3分)A2.(3分)D3.(3分)C4.(4分)①第一個“泥濘”指農民曾經生存的土地和鄉土的生活方式。②第二個“泥濘”指農民工進入城市后所面臨的困境,如他們在失去土地的空巢里的生活狀況,如他們在身份認同上的無處可依。(每點2分)5.(6分)①鄉土小說要表現真實的世界。鄉土人在失去土地的空巢里的生活狀況應該成為鄉土文學,尤其是鄉土小說描寫的焦點。②鄉土小說的創作應注重文學的真實性。應指向作者人性深處的良知,發出人姓的吶喊。③選擇自己獨特的表現方法去還原當下的真實世界,如閻連科所采取的“不真之真”的寫法就可以從完全的“不真”走向真實。(每點2分)6.(3分)A7.(3分)C8.(4分)①寫“我”看書時的汽車聲,突出一種靜謐的氛圍,為下文的離奇遭遇蓄勢。②寫晚會的音樂聲、話語聲、酒杯聲,對晚會的敘述越豐富細膩,越能透露出我的驚恐和好奇之情。(每點2分)9.(6分)①虛構的敘事方式,起到一種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作者以“百年舊宅的幽靈聚會”的情節來表現凱錫居住環境的寂靜,暗示著主人公內心潛藏絕望的孤寂;這種孤獨不易窺見,也不為人所理解。②“死亡沉睡”作為一種夸張的情節,象征著孤獨者之間的溝通。凱錫父親的去世使他斷裂了和親人感情和精神上的聯系,因而他是孤獨的,他也如父親一樣陷入昏睡,使他懂得了理解了父親的孤獨。(每點3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10.(3分)CEH11.(3分)A12.(3分)D13.(8分)(1)薛仁杲的部將大多臨陣投降,又(提出)返回城里取馬再來,李世民將他們放回。(“將”,將領;“復還”,又返回;“縱遣”,放回。每點1分,句意1分。)(2)(唐太宗)于是派能言善辯之士向敵人曉以禍福利害關系,城中驚懼,(薛仁杲)不知采取什么計策。(“縱”,派;“諭”,曉諭,告訴;“計無所出”,不知采取什么計策。每點1分,句意1分。)14.(3分)①薛仁杲有勇無謀。②糧草供應不上。③手下將士離心離德。(每點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是追擊敗逃的敵人,必須仔細了解對方敗逃的真假。如果敵人軍旗整齊有序,鼓聲呼應協調,指揮號令統一,隊伍眾而不亂,雖然后退而逃,卻并不是真正的敗退,其中必有奇謀異策,對此必須慎重考慮。倘若敵人軍旗參差不齊,鼓聲大小錯亂不協調,指揮號令喧鬧不統一,這才是真正的敗退,(對于這種敵人)應當全力以赴地進行追擊。兵法說:“凡是追擊撒退之敵,不可懈怠麻痹,如果敵人中途停駐不走,就要考慮其是否另有朗謀。”唐高祖武德元年,李世民征討薛仁杲,薛仁杲派部將宗羅睺領兵抵抗,在淺水原被唐軍打得大敗而逃。李世民親率騎兵追擊,一直追到折墌城,將據守該城的薛仁杲包圍起來。薛仁杲的部將大多臨陣投降,又(提出)返回城里取馬再來,李世民將他們放回。不一會兒,他們都各自乘馬而歸。李世民詳盡掌握了薛仁杲的虛實,于是進兵包圍了折墌域。李世民又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入城向敵人曉以禍福利害關系,薛仁杲于是被迫投降。眾將領都來向李世民祝賀,并借此機會詢問道:“大王您在大破宗羅睺軍之后,卻丟下步兵,又沒有攻城器械,卻率騎兵直迫折墌城下,當時大家都不相信能夠破城降敵,但最終竟攻下來了,這是什么原因呢?”李世民說:“這是采用權變之道而逼迫敵人,讓敵人來不及實施計策,因此戰勝了敵人。況且,宗羅睺所部將士都是隴西地區的人,我軍雖然大破其軍,然而擊殺俘獲的不多。如果緩慢追擊的話,潰敗的敵人都會逃入折墌城,薛仁杲把他們集中起來加以安撫,我們就不容易戰勝他們了;逼迫敵人(緊追不舍),敵人敗兵就會流散到隴西各地。(這樣一來)折墌域中自然空虛了,薛仁杲已經嚇破了膽,沒有時間另謀對策了,所以他只能畏懼而開城投降了。”材料二:唐太宗征討薛仁杲,率領手下兩千多騎兵,追擊直趨折墌城,趁機消滅敵人。薛仁杲在折墌城下排列陣勢,唐太宗依靠涇水,面對敵陣。敵人氣餒,不敢進兵出戰,薛仁杲的猛將渾干等幾人臨陣前來投降,(然后)請求回去取馬匹。唐太宗打發他們回去,于是那些降將各自騎乘好馬,一會兒工夫都回來了。唐太宗征討薛仁杲,乘勝逼近折墌城下,薛仁杲環城而守。唐太宗詳盡掌握了敵情,率領大軍前后來到城下,四面合圍。(唐太宗)于是派能言善辯之士向敵人曉以禍福利害關系,城中驚懼,(薛仁杲)不知采取什么計策。清晨,薛仁杲率領他的將士打開城門投降,唐太宗獲得精兵一萬多人。材料三:薛仁杲有勇無謀,再加上糧草匱乏、運糧不及,將士漸漸背離,他的內史令程長孫率領部眾前來投降。薛仁杲的妹夫偽左仆射鐘俱仇拿河州歸附于唐。唐太宗明曉此時可以攻打薛仁杲,就派將軍龐玉在淺水原攻打薛仁杲的將領宗羅睺。兩軍激戰,唐太宗率精銳部隊出其不意,奮力攻擊大敗敵人。乘勝通近薛仁杲盤踞的折塘城,薛仁杲陷入困境,率領偽百官打開城門請求投降。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投降。15.(3分)C16.(6分)①這些大臣只知獻媚邀寵,一味迎合皇帝口體欲望,卑鄙惡劣。②這些大臣在貢品方面花費心思,或不斷提高貢品的等級,或開創惡劣風氣,給百姓造成沉重負擔。(每點3分)17.(6分)(1)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3)風急天高猿嘯哀杜鵑啼血猿哀鳴(每空1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8.(3分)A19.(6分)①可知可感的具體事物②處處可感美好意境③用相機定格美好瞬間(每句2分)20.(3分)好的氛圍感,使我們在沉浸式體驗中獲得飽滿的情緒價值,在身心愉悅中創造出新的需求,為傳統商業轉型升級開辟出創新的路子。(兩處語病,改對1處得2分,改對2處得3分)21.(2分)①風吹雨打

②昏昏欲睡(無精打采)(每空1分)22.(6分)①原句中“有的”出現四次,更有利于突出“他們”性格的差異,且構成排比句式,增強了語勢。②原句都為短句,簡潔明快,節奏感強,與此段的語言風格更為相符。③原句將“他們都很自信”放在轉折之后,有突出強調之意,改句則相反,轉折后的語句強調了他們性格的差異,從全文來看,原句的表達更契合文章的中心內容。(每點2分)四、寫作(60分)23.(60分)例文:辯證看待精神內耗,抵達人生理想境界“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人生海海,征程漫漫,“精神內耗”如影隨形,青年立身于世,當辯證看待精神內耗,方能抵達人生理想境界。心理學家指出,“精神內耗”又叫心理內耗,其并不是身體勞累,而是心理資源不足導致的精神上的疲憊。如若任其發展,則會陷入無盡的內耗深淵,消耗自我能量,以致一事無成。然而精神內耗也并非洪水猛獸,不需談及色變,只要正確對待,巧妙轉化,也會成為我們成功的助力。警惕精神內耗,奮楫篤行致遠。青年一代應堅定自己內心、腳踏實地奮斗,以寵辱不驚的心態、奮楫篤行的實干活出精彩人生。楊絳先生有言:“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私以為然,所謂人生困境,不過是胡思亂想為自我設置的枷鎖,只有行動起來,才能戰勝迷茫。恰如《人民日報》所載“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崩潰中繼續前行,這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素養”,警世之言,醍醐灌頂,我輩青年當聽之信之,減少內耗,初心不改,一葦以航。豐富心理資源,擊退精神內耗。我輩青年應修煉頑強的精神意志,強大內心、涵養精神,以充盈的內在力量應對生活的風雨。且看蘇軾,面對政敵羅織的莫須有罪名,面對接二連三的貶謫流放,他卻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向世人詮釋了他無法打敗的強大內心;且看朱彥夫,沒有屈服于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他以頑強的精神意志與命運抗爭,向貧窮宣戰,成就中國的“保爾·柯察金”。青年立身于世,唯有鍛造強大的內心,豐富自我心理資源,方能于時代洪流中昂然立世,綻放光彩。正視精神內耗,尋找人生出口。我輩青年應善于利用精神內耗,轉壓力為動力,化不利為轉機,在壓力中突破自我,成就自我。正如羅翔教授所言“與其想方設法避免內耗,不如學會判別‘哪些值得去耗’,讓內耗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從而抓住危機中帶來的機遇”,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